1、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1.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明清时期产生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要求,这个 “时代 ”指 ( ) 资本主义萌芽时代 封建制度衰落时代 资本主义形成发展时代 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代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从经济上看,资本主义萌芽已产生;从政治上看,明清是封建社会衰落的时期。 项中的 “形成发展时代 ”说法错误, 项中的 “高度发展 ”说法错误,故 C项正确。 考点:明清民主思想产生的背景 点评:社会意识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反映 2011年是王夫之诞辰 392周年
2、。与黄宗羲、顾炎武相比,下列各项中能体现王夫之思想特点的是 ( ) A “颠倒千万世之是非 ” B “天下为主,君为客 ” C “经世致用 ” D “天地之化日新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是李贽 “离经叛道 ”的思想特点; B项是黄宗羲的思想; C项是顾炎武之思想主张; D项是王夫之辩证唯物思想,故 D项正确。 考点:王夫之思想主张 点评:本题通过比较分析明清三大思想家的特点,考查对明清进步思想的准确理解。 明清之际, “工、商皆民生之本 ”思想的提出是 ( )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答
3、案: C 试题分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决定,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题干的工商皆本的思想正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背景下产生的社会思想, C项正确;工商皆本是黄宗羲经济上的观点,但 A项 “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说法是错误的;重农抑商与工商皆本的思想是相对立的, B项 “必然结果 ”说法错误; D项说法与史实不实,历代统治者推行的 是重农抑商政策。故选 C项。 考点:明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与理解能力,难度小。明清进步思想是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下产生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 在明清的反封建思想中,反封建的矛头首先指向程朱理学,这
4、是因为程朱理学 ( )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 B破坏传统文化 C反对任何意义上的社会进步 D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程朱理学是官方哲学,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然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摧残人性,这是明清反封建思想产生的思想背景,A项正确; B项 “破坏 ”说法错误; C项 “任何意义 ”说法错误;程朱理学虽然后面出现僵化,有着消极一面,但其注重气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有着积极和现实意义, D项说法错误。故选 A项。 考点:明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 点评:明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除思想上,还有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政治上封建制度的衰落的背景。 李贽著有焚书藏
5、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 “颠倒千万世之是非 ”,见解 “与世不相入 ”,只能 “藏之后世 ”。李贽通过这些著作 ( ) 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B大力宣扬道学思想 C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 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教材知识,李贽之思想是 “离经叛道 ”的,对正统思想发出了挑战,而题干中 “颠倒千万世之是非 ”、 “与世不相入 ”分析可知,李贽认为儒家经典也不是 “万世之至论 ”,说明李这著作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A 项正确;BC 项 “宣扬 ”说法错误; D项 “佛家学说 ”说法错误。故选 A。 考点
6、:考查李贽的思想主张 点评:此题考点还可从对李贽人物、思想的评价角度来考查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人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 ( ) 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 “人民为主 ” 主张 “工商皆本 ”,强调经世致用 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 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明清三大进步思想家带有民主色彩,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思想上主张经世致用,这是三者的共同主张。明清进步思想主张没有提出建立政治制度的主张, 项说不符合史实, 中的 “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 ”说法错误, A项正确。 考点:明清三大思想
7、家的共同主张 点评:明清三大思想家之思想具有进步性,但也有局限性,考查还可以从局限性、评价角度发入,认识明清早期启蒙思想 并没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也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并与西方启蒙思想的内容与影响相比较。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 “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 ”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咒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孙悟空是反封建的典型人物,紧箍咒象征着封建礼教,由
8、“自由自在、打个粉碎 ”分析可知,反映明代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CD项未能反映, A项正确。 考点:明清的进步思想 点评:本题把明清小说与明清进步思想结合进行考查,文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思想等方面。 王阳明说: “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 ”王夫之却说: “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 ”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 ) A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B心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 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 “经世致用 ”是顾炎武思想,说法错误; C 项 “
9、不同阶级 ”说法错误;D 项未能反映。王阳明是心学家,是主观唯心主义,而王夫之是辩证唯物思想。题干所反映的正是体现两种思想,故 A项正确。 考点:王夫之思想主张 点评:通过王阳明与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比较分析,考查比较分析能力。 王夫之坚持以儒家六经为自己的治学原则,但又不盲从,别开生面。他( ) A指出君主是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 ”的大害 B主张发挥孔子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的积极思想 C提出 “天地之化日新 ” D着重批判旧儒学的 “君为臣纲 ”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 AD项为黄宗羲的思想; B项为顾炎武的思想; “天地之化日新 ”意为世间的变化又是每一天在更新,这是王
10、夫之思想,由题干中的 “治学原则、不盲从 ”分析,与 C项思想是一致的。故 C项正确。 考点:王夫之思想主张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对王夫之思想的准确理解。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了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与 “亡国、亡天下 ”的思想,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感。 A项 “动摇 ”说法与史实不符; CD项所述影响与史实不
11、符; B项正确。 考点:顾炎武思想主张 点评:顾炎武思想还可考查经世致用主张,以及考查与 黄宗羲、王夫之的思想共同点等,此为考查频点。 “民贵君轻 ”思想以及 “天下为主,君为客 ”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 ( ) A民主思想 B儒家 “仁政 ”思想 C民本思想 D人民主权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比较分析孟子与黄宗羲思想的共同点,无论是民贵君轻,还是 “天下为主,君为客 ”,两者强调 “民 ”的重要,都是民本思想; “天下为主,君为客 ”是民主思想,但 “民贵君轻 ”不是, A项不是两者的共同点; B项是孟子思想; D项不是两者共同点。故 C项正确。 考点:黄宗羲思想主张 点评:本题以黄宗
12、羲思想主张与孟子思想主张相比较分析,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焚书 答耿中丞说: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非夫,而公谓我愿之欤? ”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 ) A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B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的权利 C揭露道学家们的虚假面目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焚书是李贽著作,题干反映的是李贽的进步思想。李贽之意为:每一个人自出生,都有每一个人的用处,不是说有像孔子那样的人就满足了,如果一定要有像孔子那样的人才可以为人的话,那么千百年前孔子未出世时
13、的历史就没有人了吗?反映了不要迷信于孔子的观点,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的权利, ACD项未能从题干体现, B项正确。 考点:李贽的思想主张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解读能力,难度中等。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是以其 (君主 )未得之 (天下 )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 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 “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 2: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14、。 材料 3:或曰:臣不与子并称呼?曰:非也。父子一气,子分父之身而为身。故孝子虽异身,而能日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 以上材料均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据材料 1指出君主和天下百姓实际上是一种什么关系?作者的主张具有一种什么政治倾向? (2)材料 2反映的思想的局限性又是什么? (3)根据 材料 3指出黄宗羲认为君臣与父子关系有何不同? 答案: (1)君主是天下百姓的
15、统治者和剥削者。反对腐朽的封建专制集权制度,认为君主专制是 “天下之大害 ”。 (2)通过古今对比,将对今世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期望寄托于对远古时代理想化社会的追求之中。在思想上还保留着传统的印迹。 (3)父子血缘关系不能更改,而君臣关系则是可以 “累变 ”的。 试题分析:第( 1)问,考查黄宗羲思想主张,由材料一中的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分析可知,君主是天下百姓的统治者和剥削者,共思想体现了反封建专制制度。第( 2)问,考查对黄宗 羲思想的评价,材料二反映的是黄宗羲 “天下为主,君为客 ”的思想,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但由 “古者以天下为主、今也以君为主 ”分析可知其对远古
16、时代理想化社会的追求与思想的传统印迹。第( 3)问,答案:源自于材料三 “父子一气 ”、 “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 ” 考点:综合考查黄宗羲思想 点评:此考点可以通过与李贽、王夫之、顾炎武等思想的比较,以及与西方启蒙思想的比较分析来考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曰: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 道。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朱熹近思录 致知 材料 2:日知录之刻, 意在拨乱涤污,法古用夏,启多闻于来学,待一治于后王。自信其书之必传,而未敢以示人也。 亭林文集 请回答
17、: (1)材料 1朱熹认为 “通众理 ”的方法是什么? (2)材料 2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治学思想?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求学的态度应是什么? 答案: (1)格物致知,不断积累,融会贯通。 (2)经世致用。 (3)踏实,认真,重实用价值等。 试题分析:第( 1)问,考查朱熹思想主张,答 案:源自于材料一的 “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 ”等分析可知是其方法论:格物致知;由 “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分析可知,朱熹认为须不断积累、融会贯通。第( 2)问,考查顾炎武思想内容,由材料二的“意在拨乱涤污、启多闻于来学、待一治于后王 ”等分析可得,因这说明日知录是寄托作者经世思想的一部书。第( 3)问,运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在前两问基础上,综合归纳朱熹 “日格一件 ”的踏实与认真的求学态度,以及顾炎武的 “经世致用 ”,重在实用价值。 考点:考查对朱熹与顾炎武的思想 比较分析 点评:此题还可以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来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