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迁移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195215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迁移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迁移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迁移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迁移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三节人口迁移学案湘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三节 人口迁移学习目标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3.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引起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变动的原因(1)人口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2)人口机械增长:迁入人口的增加值。2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2)分类(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不同)国际迁移: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它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国内迁移: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3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判断1人口变动指的是人口迁出或迁入。( )2出国留学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3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二、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1人口迁移的原因和作用力(1)根本原因:不协调的人地关系。(2)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2影响人口迁移的具体因素(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因素: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表现Error!(2)经济因素2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的影响一般来说,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经济因素改变的影响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3)政治因素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限制或鼓

3、励人口迁移,由此引起的人口迁移往往具有较强的组织性。战争:常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4)社会文化因素因素 影响文化教育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家庭和婚姻 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历史上也曾导致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3探究点一 人口的迁移与流动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迁移现象。人口流动通常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表示,规模庞大的人口迁移、流动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判断以下人口移动现象属于人

4、口迁移还是人口流动。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工的农民工。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答案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41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概念 人口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 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区别 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居住地改变 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的外出活动主要原因自然环境变迁、灾荒、战乱、宗教迫害、政策、政治、经济差别等短期的工作与学习、商务活动、旅游、探亲等

5、举例“闯关东” “下南洋” ,北宋末年人口南迁,定居海外获取“绿卡”外出探亲、出国考察、长假出游、 “民工潮”2.人口迁移的类型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两种类型。类型 国际迁移 国内迁移概念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范围 跨越国界 跨越行政区边界方式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招工、招生、分配等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人口迁移一般有三个判断标准,即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人口移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1)空间位移由迁出地到迁入地。(2)居住地变更跨越

6、行政区域界线。跨国界的人口迁移为国际人口迁移,跨省界的人口迁移为省际人口迁移。如图,A、B、C 是三个不同地区,人口从 B1到 A1、A 1到 B2、B 2到 C1常被称为是人口迁移;而从 B1到 B2、C 1到 C2是在区内流动,常被认为是人口流动。(3)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性。5人们在工作地与居住地之间的频繁往返、外出购物、旅游、出差等不属于人口迁移,游牧民的迁徙、季节工的季节性流动、拥有两处或多处居住地的人在不同居住地之间的流动等也不属于人口迁移。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 ,完成 12 题。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 B C D2与发展中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相同的有( )A

7、B C D答案 1.B 2.A解析 根据图例可知,跨越国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发展中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是国内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因此符合题意。探究点二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2017 年 3 月 2 日, 天津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工作方案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形式印发执行。该方案全面放开户籍人口迁移限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促进了地区间的人口迁移。下图是“1949 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6119491986 年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大方向?人口迁入的原因是什么?答案 一是从东部和中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二是流向东北部地区。人口向西部地区迁

8、移主要是国家为改变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而进行的移民;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主要是为了开发东北地区森林、矿产及荒地资源而进行的移民。2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人口流向是怎样的?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哪些?这些地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原因是什么?答案 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主要人口迁入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3为什么很多华侨总想“落叶归根”?答案 华人、华侨回国定居,反映了思乡的民族情感。4大量人口流向城市会给城市带来哪些不利影响?答案 在一定程度上对交通、教育、医疗卫生、经济秩序等造成压力,并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

9、题。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影响人口迁移到气候适宜地区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许多老年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畜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土壤 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农业社会人们为寻找肥沃的土壤而迁移7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大庆油田的开发等自然灾害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20 世纪 30 年代,旱灾使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农民西迁至加利福尼亚州(2)经济因素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经济发展地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10、越大,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高;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迁出率高发展中国家人口由农村迁往城市;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人口迁入国交通和通信其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减小了妨碍人口迁移的阻力,促进了人口迁移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大型建设项目布局、区域大规模开发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改变人口迁移的流量和流向新疆石油基地建设吸引人口迁入;西部大开发(3)政治因素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政策国家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与流向我国:20 世纪 60 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区;70

11、 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80 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政治变革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战争破坏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环境与秩序,导致大量人口迁出战乱区叙利亚内战爆发时大量人口外迁(4)社会文化因素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文化教育人们为了接受良好的教育,想方设法从文化水平低、教育设施落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接纳了大批来自其他国家的科技人才和著名学者8地区迁往文化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家庭婚姻婚姻是影响青年人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夫妻因解决两地分居而进行的迁移宗教信仰宗教信仰的不同,种族之

12、间、民族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历史上曾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印巴分治,印度境内约 1 500 万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有 200 万印度教徒迁入印度2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8浙江省湖州市上学期期末)2015 年度,重庆市人口净流入 23.6 万。下图为“2015 年度重庆市省际迁移人口年龄结构特征” 。据此完成 34 题。3影响 2015 年度重庆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鼓励 B经济发展9C交通改善 D工程建设42015 年度重庆市人口流动对重庆市的影响是( )A减缓人口老龄化趋势 B促进人口向城郊集聚C减缓乡村人口流出趋势 D减轻城市公共服务压力答案 3.B 4.A解析

13、 第 3 题,图示 2015 年度重庆市迁出、迁入人口年龄结构以劳动力人口(20 岁30 岁)为主,说明主要目的是务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B 对。我国政策没有鼓励人口迁移,A 错。区域交通改善、工程建设吸引人口迁入的原因,C、D 错。第 4 题,2015年度重庆市人口流动,迁入人口中 20 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重大,对重庆市的影响是减缓人口老龄化趋势,A 对。迁入人口主要向城区内集聚,B 错。不能减缓乡村人口流出趋势,C错。人口净流入 23.6 万,人口迁入会加重城市公共服务压力,D 错。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口迁移规模空前庞大,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务工与经商。据此完成 12

14、题。1下列对该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方向的描述,错误的是( )A乡村流向城市 B从欠发达到发达地区C从内地到沿海 D从东南迁往西北地区2影响该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资源因素 B政治因素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答案 1.D 2.C解析 第 1 题,该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的,以务工和经商为主,主要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所以人口流动主要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从欠发达到发达地区。D 错误。第 2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的,以务工和经商为主 , 主 要 是 为 了 获 得 更 好 的 经 济 收 入 。 所 以 影 响 该 时 期 人 口 迁 移 的 主

15、要 因 素 是 经 济 因 素 。 故 选C。“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 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居住地。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完成 34 题。3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A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104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的社会经济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A BC D答案 3.A 4

16、.B解析 第 3 题,老年人冬季怕冷,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对老年人生活有利。第 4 题,人口迁入对房地产、旅游有促进作用,老年人迁入对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另外,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文化交流也有一定的作用。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2010 年三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三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3)诸 如 北 京 、 上 海 、 广 州 这 样 的

17、超 大 城 市 是 否 应 限 制 外 来 人 口 ? 请 表 明 你 的 态 度 , 并 说 明 理由 。答案 (1)(地理位置)临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省份比例高。(2)三省与三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三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11间的文化交流。解析 第(1)题,对比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地的特点以及与各市地理位置的关系,可知共同特点

18、是外来人口主要来自临近三市的省份;人口大省外来人口比例高,中东部省份比例高。第(2)题,河南、四川、湖北三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有较大比例的原因主要与到这三个城市的距离、文化习俗的适应性、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等有关。第(3)题,此题为开放性问题,回答的理由能够充分支持自己的观点即可。近年来,离开“北上广”成为一个热门话题。2017 年第二季度全网移动用户的大数据显示 , “北 上 广 ”迁 出 的 人 群 主 要 流 向 了 重 庆 、 杭 州 、 成 都 、 厦 门 、 苏 州 等 地 。 据 此 完 成 1 2 题 。1与“北上广”相比,重庆等地( )A生活服务设施较完善 B房地产

19、价格较低C城市的拥堵指数更高 D人均消费水平更高2为吸引和留住从“北上广”迁出人群中的创业人员,重庆等地政府部门应当重点( )A承接劳动力指向型产业的转入B加强对迁入人口的职业培训C提高行政效率,加大政策优惠D加强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答案 1.B 2.C解析 第 1 题,生活成本高是导致流动人口外迁的推力因素,与“北上广”相比,重庆等地经济发达程度稍逊,生活服务设施稍差,城市拥堵指数和人均消费水平均低于“北上广” ,房地产价格较低,选 B。第 2 题,为吸引和留住从“北上广”迁出人群中的创业人员,重庆等地应当重点承接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转入,提高行政效率,加大政策优惠。对迁入人口的职业培训应是用人

20、单位或打工人员的自主行为,加强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不能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流入,选 C。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 20032015 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完成 34 题。123该城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2003 年 B2007 年 C2011 年 D2015 年4导致该市 2008 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A交通改善 B经济水平下降 C产业转移 D城市用地减少答案 3.D 4.C解析 第 3 题,读图,左纵轴是人口机械增长率,右纵轴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根据曲线判断,该市人口总增长率始终为正值,说明人口总量不断增加,最大值年份是 2015 年。第 4 题,2008 年后人口机

21、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最可能是该市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需要的劳动力人口减少。我国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 。2018 年春运期间,全国共发送旅客 29.7 亿人次,与 2017 年基本持平。读图回答 56 题。5影响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6关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D给迁入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13答案 5.D 6.B解析 第 5 题,从年龄段看,1934 岁人口迁移比重最大;人口迁移的因

22、素中,经济因素是经常性的、主要的因素;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获取较好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第 6 题,人口迁移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弥补了迁入地劳动力的不足,缩小了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经 济 发 展 差 距 , 但 也 会 给 公 路 、 铁 路 等 交 通 运 输 以 及 迁 入 地 的 生 态 环 境 和 社 会 治 安 等 造 成 压力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 78 题。7以下关于 A 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B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C该市外来人口多于本地人口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8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

23、响可能有( )缓解了人地矛盾 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促进了该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 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 B C D答案 7.B 8.C解析 第 7 题,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图中迁入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婚育年龄女性偏多,可能产生婚育方面的问题;本地人口数量未知,无法判断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多少;迁入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第 8 题,人口大量迁入该市,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地矛盾;人口迁入该市,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迁入该市,主要还是从事城市原有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不大;人口迁入该市,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人口密度也会变大,给城

24、市带来压力。14(2018浙江省金华十校联考)读“浙江省 2000 年和 2016 年省外流入人口年龄结构性别比(每百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情况折线图” ,完成 910 题。92016 年,浙江省外流入人口中( )A男性人口仍占多数 B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 4044 岁C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 D迁入人口性别比呈不平衡态势10与 2000 年比,2016 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A工程建设 B交通运输C家庭婚姻 D产业结构答案 9.A 10.C解析 第 9 题,读图可知,2016 年浙江省外流入人口中男性人口仍占多数,A 对。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 5054

25、 岁,B 错。少年儿童人口的性别比有增加的趋势,C 错。迁入人口性别比接近平衡态势,D 错。第 10 题,与 2000 年比,2016 年中年女性人口大量流入,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家庭婚姻,C 对。工程建设、交通运输以男性劳动力为主,A、B 错。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是产业升级,需要劳动力总量会减少,D 错。2014 年 2 月 7 日(正月初八)至 2 月 18 日(正月十九),杭州市某区共登记流动人口 21 285 人,同比去年增加 2 741 人,上升 14.78%,该区流动人口数量和增长较往年有所提升。下表为该区 2014 年春节后部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汇总情况。据此完成 1112 题。户籍地

26、 性别 年龄外地 本地 男 女 1645 岁 4659 岁 60 岁及以上312 人 70 人 262 人 120 人 330 人 48 人 4 人技能 就业 文化程度有 无 有工作 无工作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 大专及以上90 人 292人300 人 82 人 94 人 187 人 80 人 21 人11.该区节后流动人口的特点是( )A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15B以返城、返乡目的为主C流动人口持续增加D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占比最低12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旅游人口增多 B市内交通设施完善C就业环境改善 D返城的本地人口增加答案 11.A 12.C解析 第 11 题,

27、根据表中信息,该区流动人口年龄主要在 1645 岁之间,为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大部分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其以下且在该区有工作,说明该区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第12 题,根据上题分析,春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说明该区就业环境改善,外来流动人口节后回该区就业的意愿增强。13读“1850 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20 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什么?(2)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_(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3)引起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有(多选)( )A战争、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B新资源的开发

28、和新工业区的建立C环境质量的改善D环境难民的影响(4)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老工业区对其的拉力是_。答案 (1)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 ,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而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 ,环境较好。 (2)国内人口迁移(3)ABC (4)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解析 美国 19 世纪中期以来,国内人口流动非常频繁,曾出现四次国内人口迁移的高潮。第四次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由于东北部纬度较高,气候冷湿,环境污染严重,16地价上涨等推力因素(而西部和南部又开发了新资源、发展了新兴工业、阳光充

29、足和空气清新等拉力因素),促使人口从东北部老工业区的“冷冻地带”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又具备了城市环境改善和经济的重建等拉力因素,从而出现了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14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据国家农调总队抽样调查,我国每 3 个产业工人中就有 2 个来自农村。材料二 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2)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3)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4)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表明,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_。答案 (1)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2)有利影响: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促进了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加剧迁入地区人地矛盾,给城市基础设施增加了压力,给城市管理增加了困难。(3)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福建(4)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17考点题点细目表考点 题点 题目序号人口迁移的概念 1113,15人口迁移的分类 14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14社会经济因素 16,910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考点综合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8,1113,14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ISO 4833-1-2013 Microbiology of the food chain - Horizontal method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icroorganisms - Part 1 Colony-count at 30 degrees C by the pour plate technique (I.pdf DIN EN ISO 4833-1-2013 Microbiology of the food chain - Horizontal method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icroorganisms - Part 1 Colony-count at 30 degrees C by the pour plate technique (I.pdf
  • DIN EN ISO 4833-2-2014 Microbiology of the food chain - Horizontal method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icroorganisms - Part 2 Colony count at 30 degrees C by the surface plating techniq.pdf DIN EN ISO 4833-2-2014 Microbiology of the food chain - Horizontal method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icroorganisms - Part 2 Colony count at 30 degrees C by the surface plating techniq.pdf
  • DIN EN ISO 4869-2 Berichtigung 1-2007 Acoustics - Hearing protectors - Part 2 Estimation of effective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s when hearing protectors are worn (ISO 4869-2 .pdf DIN EN ISO 4869-2 Berichtigung 1-2007 Acoustics - Hearing protectors - Part 2 Estimation of effective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s when hearing protectors are worn (ISO 4869-2 .pdf
  • DIN EN ISO 4869-2-1995 Acoustics - Hearing protectors - Part 2 Estimation of effective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s when hearing protectors are worn (ISO 4869-2 1994) German ve.pdf DIN EN ISO 4869-2-1995 Acoustics - Hearing protectors - Part 2 Estimation of effective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s when hearing protectors are worn (ISO 4869-2 1994) German ve.pdf
  • DIN EN ISO 4869-3-2007 Acoustics - Hearing protectors - Part 3 Measurement of insertion loss of ear-muff type protectors using an acoustic test fixture (ISO 4869-3 2007) English ve.pdf DIN EN ISO 4869-3-2007 Acoustics - Hearing protectors - Part 3 Measurement of insertion loss of ear-muff type protectors using an acoustic test fixture (ISO 4869-3 2007) English ve.pdf
  • DIN EN ISO 4871-2009 Acoustics - Declar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noise emission values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SO 4871 1996)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ISO 4871 2009-11《声学 机器和设.pdf DIN EN ISO 4871-2009 Acoustics - Declar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noise emission values of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ISO 4871 1996)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ISO 4871 2009-11《声学 机器和设.pdf
  • DIN EN ISO 489-1999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the refractive index (ISO 489 1999) German version EN ISO 489 1999《塑料 折射指数测定》.pdf DIN EN ISO 489-1999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the refractive index (ISO 489 1999) German version EN ISO 489 1999《塑料 折射指数测定》.pdf
  • DIN EN ISO 4892-1-2016 Plastics - Methods of exposure to laboratory light sources - Part 1 General guidance (ISO 4892-1 2016) German version EN ISO 4892-1 2016《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方法 第1部分 通用.pdf DIN EN ISO 4892-1-2016 Plastics - Methods of exposure to laboratory light sources - Part 1 General guidance (ISO 4892-1 2016) German version EN ISO 4892-1 2016《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方法 第1部分 通用.pdf
  • DIN EN ISO 4892-2-2013 Plastics - Methods of exposure to laboratory light sources - Part 2 Xenon-arc lamps (ISO 4892-2 2013) German version EN ISO 4892-2 2013《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方法 第2部分 氙弧灯.pdf DIN EN ISO 4892-2-2013 Plastics - Methods of exposure to laboratory light sources - Part 2 Xenon-arc lamps (ISO 4892-2 2013) German version EN ISO 4892-2 2013《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方法 第2部分 氙弧灯.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