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聚焦教学重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姓名: 工作单位:学科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一、 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南屏晚钟是我国著名曲作家王福龄和词作家方达共同创作的,具有中国民族五声调式特点的歌曲。教材所采用的三声部合唱,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花城版音乐教材主编雷雨声老师编写的。音乐多采用弱起拍、连音线、倚音、反复记号和附点音符等,流行风格突出。 全曲为 ABA 曲式。A 段旋律起伏不大,节奏紧凑,力度适中,附点音符突出,具有跳跃、欢快的特点,表达人们喜悦、轻松的心情;B 段音区较高,旋律起伏较大,节奏疏松,比较悠扬抒情,有空旷、飘渺
2、的“回声”效果。加入三个声部后的音响效果更加立体丰满,仿佛将人们带到了美丽的西湖南屏山脚下,在夕阳西下时,听到远远传来净慈寺的钟声,悠远而怡然自得;第三部分是 A 段的重复。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1、 知识与技能: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能够唱准弱起拍、前倚音及符点音符;会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进行合唱。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视、击、唱、挥、析、创、分组与合作训练感受合唱的演唱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多声部合唱。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歌唱中感受音乐表达的思想感情及音乐风格,激发学生创作音乐的欲望。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3、(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音乐多采用弱起拍、倚音、反复记号和附点音符等,因而,学生唱准音符音高、时值是关键。引导学生关注多声部合唱的同时,杜绝跑调现象。农村学生音乐知识基础差,培养学生进行创作是本节课的升华和难点。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教法:讲授法,引导法。学法:讨论法,探究法,合作法。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本歌曲的重点和难点是 B 段三声部的和谐
4、合唱。高、中声部旋律明快、抒情,极易上口;低声部旋律低沉,多为同音高音符连续出现形式,极易跑调。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2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1、 播放儿歌小红帽 。提出问题: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向郊外,步入森林去感受!板书课题南屏晚钟 。聆听音乐回答问题用儿歌小红帽作为背景音乐,在音乐感情上形成鲜明对比。1、借助图片、文字简略介绍南屏晚钟及本歌曲作品。2、播放歌曲南屏晚钟 。提出问题: (1)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2) 、歌曲分为几个段落?曲式结构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3)它属于几拍子歌曲?速度呢?赏析图片完整聆听回答问题了解歌曲,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歌曲风格。培养学生在聆听中关注音乐要素的习惯。1、 (出示难点)B 段三声部的学习:引导学生击拍、唱乐谱,填歌词。指挥 B 段三声部合唱。2、 指导学生集体随琴学习 A 段单声部领唱部分。有感情的范唱 A 段单声部歌曲挑选出“班级好声音”学生领唱。3、指挥学生完整演唱。各声部组长带领本组学生进行各声部训练。唱准弱起拍、连音线、符点音符。进行 B 段三声部合唱训练。正确发声,感悟“回声”效果。唱准前倚音,注意反复跳越记号的唱法。加入捻指、击拍或身体
6、律动等,用优美的声音有感情的歌唱。先学习 B 段三声部,能在充足的时间解决难点。先分后合的训练,使每个学生在熟悉各自声部的前提下进行合唱,迅速达到和谐统一。良好的歌唱状态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吼唱。临时挑选“好声音”学生,激发学生们上好每节音乐课的自信心。在动中歌唱,享受愉悦。1、 播放不同版本的南屏晚钟 。2、 提出问题:你想唱出自己心中的南屏晚钟吗?欣赏感悟改编歌词 或改编曲谱在欣赏中激发学生的音乐创作灵感。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31(自评) 歌唱方面: 创作方面:2(他评) 歌唱方面: 创作方面: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南屏晚钟(领唱、合唱 ) 2/4 拍 稍慢 全曲为 ABA 曲式A 段跳跃、欢快 B 段悠扬、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