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突破大题高分瓶颈专题十八全国卷25分大题突破学案.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1198295 上传时间:2019-05-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突破大题高分瓶颈专题十八全国卷25分大题突破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突破大题高分瓶颈专题十八全国卷25分大题突破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突破大题高分瓶颈专题十八全国卷25分大题突破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突破大题高分瓶颈专题十八全国卷25分大题突破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板块五突破大题高分瓶颈专题十八全国卷25分大题突破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十八 全国卷 25 分大题突破一、考情分析1全国卷近五年考题统计年份卷型 模块 考查主题 设问2018课标 政治 基层社会治理(1)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 分)(2)简述清末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 分)(3)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 分)2018课标 经济中美历史上大豆的种植利用(物种交流)(1)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 分)(2)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 分)(3)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5分)2018课标 经济上海和曼彻斯特城市发展的比较(1)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9 分)(2)

2、说明 20 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10分)(3)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6 分)22017课标 政治近代中法两国的民族主义(1)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 分)(2)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 分)2017课标 经济清政府与新中国的矿业政策(1)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 19 世纪 70 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 分)(2)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 分)2017课标 政治郑成功收复台湾(1)概括

3、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15 分)(2)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10 分)2016课标 经济清中期人口问题(1)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 分)(2)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 分)2016课标 经济近代以来全球人口迁移(1)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 分)(2)指出 16 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 分)2016课标 经济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的比较(1)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实施的共同目的,并指出其

4、救济方式的异同。(18 分)(2)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7分)2015课标 文化 儒学发展 (1)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3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 分)(2)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 分)(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 分)2015课标 文化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 分)(2)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 分)2014课标 文化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比较(1)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5、(15分)(2)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 分)2014课标 经济 移民东北问题(1)概括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 分)(2)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2命题规律分析(1)经济模块命题最多,其次是政治模块,文化模块命题最少。(2)基本没有跨模块的题目。(3)同一模块中古代史与近代史结合命题的情况较多,多是中外比较或古今(近)贯通。(4)设问方式以两问的居多,能力要求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答题要求往往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信息概括特点、趋势。说明原因(背景)、影响、作用等,有的还要求进行历史评价等。(5)2018 年考题出现了一个新变化,设问变为三问,最后一

6、问紧扣考查主题或热点问题设问。二、解题方法思路典例 (2018新课标全国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4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 ,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 “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

7、要” 。1909 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三 20 世纪 80 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 1997 年底,全国共有 91 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 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

8、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 分)答题思路读材料审设问组答案。第一步:读材料(1)粗读以把握材料所要考查的时空观念。如本题三个材料开头的时间“宋代明清康熙九年” 、 “清末” 、 “20 世纪 80 年代后” ,内容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中国的局部历史;据三个材料中“乡约制度” 、 “地方自治”和“村民委员会”可知本题命题立意是对“基层社会治理”的考查。(2)精读旨在最大限度获取材料信息。如材料一:据出处可知本则材料介绍的是中国乡约制度;据标点符号可知讲了三个时期乡约制度的发展概况;据关键词“进行道德教化”到“宣讲圣谕 ”、

9、“建立民间组织”到“地方官吏广泛推行” ,体现了乡约制度的内容和发展推动力上的变化。第二步:审问题(1)审中心词。如本题第(1)问“变化” 、 “作用”是中心词。(2)审限定词。如“变化”的时间限制词“宋代到明清时期” ;知识范畴限制词是“乡约制度”。 “作用”的知识范畴限定词“乡约制度” ;特定限制词“积极”(不必答其消极作用)。(3)审分值。一般 23 分一个要点;1 分 1 个要点的情况很少见。如第(1)问 12 分,应答出46 个要点;第(2)问 9 分应答出 3 个要点;第(3)问 4 分应至少答出 2 个要点。第三步:组答案(1)段落化: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往往有几大

10、问,因此,要求考生在组答案5时要把每一大问的答案独成一段。如本题三问应答成三段。(2)序号化:文综高考历史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每一问都有 14 个答案要点,所以,要求考生组答案时把每一大问的答案要点用序号标明或将并列的要点用分号断开也可。(3)条理化:这里的条理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先后顺序条理,二是次序条理。有些答案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来回答,因此,考生组答案时要有次序条理,这样做既可避免重复,又可避免漏答,并且卷面整洁。答案 (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

11、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三、模拟练(2018广安、眉山、内江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美国独立后便将科技进步列入国家发展方向。1787 年宪法明确了联邦政府对科学技术的责任。联邦政府于 1790 年制定了保护专利权的第一部法律,并成立了联邦专利局,负责管理技术革命和发明创造的专利。1862 年,林肯政府推行土地赠与法,鼓励各州创建关于农业、科学和工业研究的学院。后又成立美国最高的学术

12、团体美国国家科学院。为了统一度量衡,1901 年成立了国家标准局。同年,成立了国家规划局,设有科学实验室,由政府拨款开展科学研究。一战前后,美国政府又更为直接地投资建立国家所属的实验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对于美国的基础研究、民用研究、军事研究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摘编自吴必康英美科技政策史材料二 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对科技奖励的力度日益加大,如授予同文馆总教习丁韪良三品衔。甲午战争后,主张科技奖励的声音越来越大。1898 年,清政府颁布的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规定:“能造出外国旧时所没有之机器或日用之物,授工部郎中实职,许以专利 30年。 ”此后,清政府陆续颁布了奖励各学堂章程和奖励游学章程(1903

13、 年),对办新式学校的,出国留学的予以奖励。1906 年,农工商部颁布了奖给商勋章程 ,对“创制新法新器,以及仿各项工艺确能挽回利权”者,分别奖给不同的职衔。1907 年,清政府又相继制定了垦荒官民给奖等章程,奖励在农业实践中创新生产技术。摘编自高建明晚清科技奖励政策评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政府在鼓励科技发展上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并说明其成效。(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在科技奖励政策上与美国的不同之处,并予以简要评析。6答案 (1)努力:建立有利于科技发展的法律体系;完善国家科技管理机构;鼓励发展科学教育;为科研提供财政支持;建立全国性学术领导机构与

14、科研机构。成效:提升了美国的科研实力,培育了美国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为科技创新的中心,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2)不同之处:以授予职衔为主要方式;突出对实业科技的奖励,具有实用性;缺乏长远的法律和制度建设;缺乏相应的机构组织。评析:清政府的科技奖励政策是在清政府面临严重统治危机的背景下所制定的,其根本目的是提升实力以巩固统治;有助于改变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促进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促进近代科技的发展;未建立起完善的科学体系,带有浓厚的官本位色彩,难以真正提升中国科技水平。1(2018天门、仙桃、潜江市质检)(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5、一 比较西方社会的转型与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态可知,明朝中后期的政治思想、商业资本运作和科学技术等保持着大体与西方社会同步发展和较为顺畅的交流。欧洲近代化开始于 15 世纪至 16 世纪初的环球航行之后。在倡导“人文主义精神”的文艺复兴蓬勃开展之际,中国的阳明心学也正在席卷中华大地,李贽等人的反封建思想之锐利也不逊色于欧洲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无论东南沿海、华北乡村,手工业和商业生产领域都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此时的中国与世界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中西间的政治、经济、宗教和科学技术活动交流日益密切,由西方传教士输入的欧洲近代科学知识,也为中国一些有识之士所接纳;中国的商品市场因为有许多国家的参与

16、而纳入世界体系。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册)材料二 西欧诸国的海上贸易和殖民活动,得到了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西欧各国王权实行的是重商主义政策,而中国的封建专制皇权则恰恰相反,实行的是“重农抑商”政策,大明皇帝对世界形势懵然不知,当葡萄牙人进入澳门时,他们仍处之泰然,丝毫没有感到这是处于重大转折中的西方殖民力量伸入东方繁荣的第一个触角。中国的私人海外贸易既然得不到政府的保护而未能充分发展,也就不能通过海外贸易而积累足够的货币资本,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明朝中后期中国和西欧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16 分)(2)

17、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推动社会转型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明朝中后期中国政府的主要行为并分析其主要原因。(9 分)答案 (1)西欧:环球航行,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新的活动场所,促进欧洲向资本主义过渡;7重商主义政策、殖民征服提供资本原始积累为转型准备了物质基础;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启蒙运动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初步发展;反封建思想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手工业和商业生产领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商品市场纳入世界体系有利于资本积累;中西间的交流日益密切。(2)行为: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私人海外贸易没有起到国家后盾的作用。原因:中国以传统农耕经济为基础,统治者不重视商品

18、经济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内核构筑的统治秩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2(2018德州模考)(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79 年,撒切尔当选为首相,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撒切尔把 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取消石油等领域垄断,废除了多项限制经济活动的规定。大量削减福利开支,扩大公共品市场化。英国经济增长从 1982 年的 2.2%回升至 1988 年的 5.9%,通货膨胀率从1980 年的 18%回落至 1986 年的 3.4%。但由于大量国有企业倒闭,失业率由 1979 年的 4.9%上升为 1983 年的 11.7%,此后逐渐有所下降。19841985 年,撒切

19、尔政府关闭非盈利煤矿、停止对煤矿工业的政府补贴,煤矿工会发动了 362 天的罢工。在她第 3 任期内,英国政府自50 年代以来的财政赤字终于转为盈余。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等材料二 1978 年到 1984 年,城市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扩权让利,使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1984 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同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 ”1984 年到 1988 年,国家指令性计划工业产品品种由 1 123 种减至 50 种。1983 年后,私营经济成批出现。1988 年,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0 年,

20、资产超百万元的私营企业已经达到 453 万个。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摘编自王玉茹中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的影响。(8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改革措施的相似之处,并说明各自的历史背景。(17 分)答案 (1)影响:促进了英国经济增长;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使英国摆脱了滞胀;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曾造成大量失业;一度激化了社会矛盾。(答出其中 4 点即可)(2)相似: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减少政府干预,注重市场作用;在所有制方面,推动私营经济发展。背景:英国:20

21、 世纪 70 年代经济危机,英国经济出现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社会福利支出庞大,造成沉重经济负担;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答出其中 3 点即可)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活力,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学习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模式;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打破旧有思想观念的束缚。(答出8其中 3 点即可)3(2018柳州模考)(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随着 1875 年宪法法案通过,第三共和国在政治制度层面上真正得到了确立。其后,共和派和人民为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普遍接受共和思想,农民的皇权思想也逐渐消退。在以后的

22、议会选举中,共和派取得胜利。议会对宪法作了修正和补充,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 月 14 日定为国庆日。宪法的一条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从此堵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材料二 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 268 年的清王朝,结束了持续 2 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并竖起民主共和国的旗帜。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却落到封建军阀的手中。军阀们或者打着共和的旗帜,实际却干着专制的勾当,或者干脆复辟帝制。孙中山目睹专制政治对人民的压迫比清代更加残暴,于是为维护共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这些斗争包括 1913 年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1916 年反对袁世凯

23、帝制复辟的斗争,1918 年和 1921 年的两次护法运动。其中除反对袁世凯帝制复辟的斗争由于和梁启超、蔡锷等人发动的护国运动相呼应而取得成功外,其余都失败了。为什么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都失败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法两国确立共和方式的相同点和维护共和方式的不同点。(10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法两国民主共和的不同结局,并简析其原因。(15 分)答案 (1)确立方式相同:资产阶级革命;颁布法律文件。维护方式不同:法国:宣传共和思想,发动民众参与;依靠议会,修正和补充宪法,打击复辟势力。中国:依靠武力斗争,脱离群众。(2)结局:法国:共和制度得以

24、巩固,稳定发展;中国:徒有共和之名,而无共和之实。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民众参与维护共和斗争。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革命派力量薄弱;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勾结破坏中国革命;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民众忠君思想浓厚。4(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占地面积 72 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故宫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在前,为阳)和内廷(在后,为阴)两部分,严格地按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原则。故宫全

25、部宫殿,建筑造型宏伟壮丽,9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星(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故宫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据百度百科等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转而追求整体的和谐与稳定,力求对称,并将设计与美感效果建立在数学和透视学的基础上:多数建筑通过基本的几何形体

26、来创造出理想的比例。在建筑设计及建造中大量采用(罗马时期的)梁柱系统与拱券结构混合应用;大型建筑外墙多用石材;色彩以白、灰、米黄为主色调,朴素淡雅;在方形平面上加鼓形座和圆顶;穹窿顶采用内外壳和肋骨。这些,都反映出结构和施工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结构、建筑风格是全新的,其中还包含了这一时期的许多科学技术上的成果,如力学上的成就、绘画中的透视规律、新的施工机具等。广场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很大的发展,早期空间多封闭,后期转向开放。张亦林浅谈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故宫与文艺复兴建筑在建筑艺术上的差异及产生这种差异的时代背景。(16 分)(2)根

27、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建筑艺术差异的看法。(9 分)答案 (1)差异:故宫为群体组合,注重平面构图,讲究中轴对称,整体风格是工整、内敛(或庄重、威严);文艺复兴建筑注重单体的建筑艺术效果,空间上垂直扩展,整体风格是外向、开放。故宫主要是土木制品,采用框架式结构;文艺复兴建筑材料主要是石质制品,采用围柱式、拱券式结构。故宫建筑色彩以红、黄、绿、蓝为主色调,鲜艳夺目;文艺复兴建筑色彩以白、灰、米黄为主色调,朴素淡雅。故宫讲究天人感应的宗教神秘主义;文艺复兴建筑则讲究反神权至上的世俗生活气息。故宫秉承传统,千篇一律,变化很小;文艺复兴建筑则不断创新,风格不断变化。(答出 4 点即

28、可)背景:经济方面:中国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并迅速发展。政治方面:中国专制主义强化,控制越来越严;欧洲资产阶级壮大,革命形势不断高涨。思想方面,中国理学僵化、保守;欧洲人文主义发展,追求个性解放和开放进取。外交方面:中国闭关锁国,与世界隔绝;欧洲对外扩张,推动世界联系加强。科技方面: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科技出现集大成式的总结而少创造;欧洲科技则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理性探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答出 4 点即可)(2)看法:这种差异是由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文化心理与时代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故宫反映了中国建筑的传统和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的等级森严和君权神授,而文艺复兴建筑则反映了欧洲建筑文化的特色和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基础上的个性解放和积极进取的世俗倾向。建筑艺术的发展既要坚持民族建筑文化的优秀传10统,又要学习外来建筑文化的合理因素,并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大胆探索,推陈出新。解析 (1)第一小问差异,可以从整体布局、结构、材料、色彩、理念等角度比较。第二小问背景,可以从经济、政治、思想、外交、科技等角度回答。(2)这种差异是由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文化心理与时代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结合史实加以简要论述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EN 14825-2016 Air conditioners liquid chilling packages and heat pumps with electrically driven compressors for space heating and cooling - Testing and rating at part load cond.pdf DIN EN 14825-2016 Air conditioners liquid chilling packages and heat pumps with electrically driven compressors for space heating and cooling - Testing and rating at part load cond.pdf
  • DIN EN 14829 Berichtigung 1-2010 Independent gas-fired flueless space heaters for nominal heat input not exceeding 6 kW German version EN 14829 2007 Corrigendum to DIN EN 14829 200.pdf DIN EN 14829 Berichtigung 1-2010 Independent gas-fired flueless space heaters for nominal heat input not exceeding 6 kW German version EN 14829 2007 Corrigendum to DIN EN 14829 200.pdf
  • DIN EN 14829-2007 Independent gas-fired flueless space heaters for nominal heat input not exceeding 6 kW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4829 2007-11《不超过6kW的普通供热用独立式燃气无烟筒对流加热器》.pdf DIN EN 14829-2007 Independent gas-fired flueless space heaters for nominal heat input not exceeding 6 kW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4829 2007-11《不超过6kW的普通供热用独立式燃气无烟筒对流加热器》.pdf
  • DIN EN 14830-2007 Thermoplastics inspection chamber and manhole bases - Test methods for buckling resistance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4830 2007-01《热塑性检查井和人孔底座 压曲抗力试验方法》.pdf DIN EN 14830-2007 Thermoplastics inspection chamber and manhole bases - Test methods for buckling resistance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4830 2007-01《热塑性检查井和人孔底座 压曲抗力试验方法》.pdf
  • DIN EN 14831-2005 Fasteners - Tightening performance - Torque Angle simplified test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4831 2005《紧固件 上紧性能 扭矩 角度简化试验法》.pdf DIN EN 14831-2005 Fasteners - Tightening performance - Torque Angle simplified test method German version EN 14831 2005《紧固件 上紧性能 扭矩 角度简化试验法》.pdf
  • DIN EN 14832-2005 Petroleum and related products - Determination of the oxidation stability and corrosivity of fire-resistant phosphate ester fluids German version EN 14832 2005《石油.pdf DIN EN 14832-2005 Petroleum and related products - Determination of the oxidation stability and corrosivity of fire-resistant phosphate ester fluids German version EN 14832 2005《石油.pdf
  • DIN EN 14833-2005 Petroleum and related products - Determination of the hydrolytic stability of fire-resistant phosphate ester fluids German version EN 14833 2005《石油和相关产品 耐火磷酸酯液体水解.pdf DIN EN 14833-2005 Petroleum and related products - Determination of the hydrolytic stability of fire-resistant phosphate ester fluids German version EN 14833 2005《石油和相关产品 耐火磷酸酯液体水解.pdf
  • DIN EN 14836 Berichtigung 1-2007 Synthetic surfaces for outdoor sports areas - Exposure to artificial weathering German version EN 14836 2005 Corrigenda to zu DIN EN 14836 2006-03 .pdf DIN EN 14836 Berichtigung 1-2007 Synthetic surfaces for outdoor sports areas - Exposure to artificial weathering German version EN 14836 2005 Corrigenda to zu DIN EN 14836 2006-03 .pdf
  • DIN EN 14836 Corrigendum 1-2007 Synthetic surfaces for outdoor sports areas-Exposure to artificial weathering Corrigendum 1 to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4836 2006-03《户外运动场地的合成表面 暴.pdf DIN EN 14836 Corrigendum 1-2007 Synthetic surfaces for outdoor sports areas-Exposure to artificial weathering Corrigendum 1 to English version of DIN EN 14836 2006-03《户外运动场地的合成表面 暴.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