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二)【基础题组】1(2016全国卷)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 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 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 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 ATP解析:选 B 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同时生成大量的 ATP;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属于扩散,不消耗 ATP;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 ATP;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时,将 Na 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 ATP。2如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叙述
2、正确的是( )A刺激 a 处,会导致 b 处兴奋或抑制,c 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 b 处,不会引起 a 和 c 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 c 处,a 和 b 处都会产生兴奋D刺激 a 处,b、c 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解析:选 A 刺激 a 处,会导致 b 处兴奋或抑制,c 处也发生电位变化;刺激 b 处,不会引起 a 处发生电位变化,但能引起 c 处发生电位变化;刺激 c 处,b 处会发生兴奋,a 处不会发生兴奋;刺激 a 处,b 处先兴奋或抑制,c 处后兴奋或抑制。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B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此反射活动能准
3、确、快速完成C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该过程共穿过了 0 层生物膜,该过程的发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解析:选 B 突触小泡在运输时所需的能量由神经元中的线粒体提供;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在突触前膜上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至突触间隙,即突触小泡和突触前膜融合,该过程共穿过了 0 层生物膜,该过程的发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表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A神经递质存在于中
4、,它的释放需要参与B图中构成突触,其中为突触后膜C在突触后膜上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解析:选 C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它的释放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图中是突触前膜,是突触后膜,是突触间隙,构成突触;在突触后膜上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前膜传向后膜)。5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如图表示的是检测时的三种连接方法与刺激前的电位状态,图中的刺激点与两电极的距离相等。在刺激点给予刺激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微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B图中的
5、微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C图中的微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D图与图中的微电流计指针两次偏转的方向不同解析:选 B 图中随着动作电位向刺激点两侧移动,当到达两电极处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微电流计发生一次与图示相反的偏转,随着动作电位的继续移动,两连接处均恢复静息电位,此时,微电流计指针再发生一次偏转,恢复到图示状态;图中,两极均连在膜内,无论是静息电位时,还是刺激后,动作电位移动到两电极所在的位置时,由于两电极所处位置的电位相等,故电流计指针均不发生偏转;给予中的刺激点适宜刺激后,随着动作电位的传导,当左侧电极为动作电位时,右侧电极尚处于静息电位状态,因而指针会向左偏转,
6、当动作电位传到右侧电极时,左侧电极处已恢复为静息电位,因而,指针会向右偏转一次;图中的两次偏转为先右后左,图中的为先左后右。6你幸福吗?最近研究表明,当人感到开心时一种被称为 hypocretin(多肽)的神经递质显著增加;而当人感到悲伤时该多肽水平减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hypocretin 在突触后膜中形成Bhypocretin 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无关C人开心时,较多 hypocretin 进入组织液3Dhypocretin 在神经元间双向传递解析:选 C 神经递质在突触小体中形成;hypocretin 是分泌蛋白,动物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离不开核糖体、内质网、高
7、尔基体、细胞膜和线粒体;开心时 hypocretin 增加,说明有较多的 hypocretin 被释放进入组织液;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7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A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温度感受器位于下丘脑D位于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解析:选 A 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但其控制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但可以写字;温度感受器通常位于皮肤和内脏,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呼吸中枢位于脑干。8下图甲、乙分别表示同一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静息电位是指之间的膜
8、内电位差B兴奋由图甲部位传导至图乙部位时,不需要消耗能量C在兴奋传递过程中图示细胞高尔基体活动较明显D图甲传导的兴奋在图乙部位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解析:选 C 静息电位是指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的电位,而代表的都是膜外电位;兴奋的传导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图甲传导的兴奋在图乙部位将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在突触后膜再转换为电信号;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能力题组】9如图表示一个完整反射弧结构,其中腓肠肌既与传入神经相连,又与传出神经相连,且传出神经末梢与腓肠肌细胞接触部分类似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大脑既能接受兴奋,又能传递兴奋,故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双向的B突触小
9、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4C刺激腓肠肌,电流表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D刺激 M 点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相同方向的偏转解析:选 C 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兴奋传递到突触前膜时,电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传递到突触后膜时,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刺激腓肠肌 传入神经 兴 奋 大脑(神经中枢) M 点 电流计左电极(指针偏转一次) 电流计右电极(指针又发生一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腓肠肌。因此,该过程中电流表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刺激 M 点,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10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
10、,被称为“沉默突触” 。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A BC D解析:选 A 突触小体是轴突末端膨大形成的球状或杯状结构,细胞核位于神经细胞的细胞体内,具有正常功能神经元的细胞核不位于突触小体内。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突触前膜没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11.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在 s 处给予刺激,则在 a 处可测到电位差的变化B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不属于内环境C若兴奋由 a 传导到 e,则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递质形式传递的D若兴奋由 a 传导到 e,则 ab
11、 的传导速度大于 de 的传导速度解析:选 C c 为突触小泡,所在位置为突触前膜,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突触间隙中充满了组织液,属于内环境;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的;ab 与 de 均为神经纤维,兴奋在二者上的传导速度相同。12下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准确( )A B C D解析:选 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神5经冲动能在被刺激的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错误;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不能传递到上一个神经元,错误;但神经冲动能通过突触结构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错误,正确。13某人脚掌不慎被一枚
12、长钉扎入,猛然抬脚,大叫一声“哎呀,我的天啊” 。图为该人某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E、M、N 为反射弧上位点,D 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与 B、C 类似的突触。请据图作答:(1)若对 A 施加一强刺激,则 A 处细胞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若刺激图中 M 点,则 A 点_(填“能”或“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是由图中_处只能单向传递兴奋所致。(2)人感觉痛之前就有了抬脚反应,这是因为_中有调节该活动的低级中枢。人感冒注射药物时,该人手脚并不缩回,这说明缩手、抬脚反射可以受_的调控。(3)该人大叫一声“哎呀,我的天啊” ,与之有关的是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_区。解析:(1)A 点受刺激后,细胞膜
13、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细胞膜内电位变化是由负变正;兴奋经过突触 B、C 时,只能单方向传递,所以刺激图中 M 点时,A 点不能产生兴奋。(2)脊髓中有调节生命活动的低级中枢,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调控。(3)大脑皮层言语区中的 S 区与说话有关。答案:(1)由负变正 不能 B、C(2)脊髓 大脑皮层 (3)S14请据图回答问题:(1)突触由_组成,N 释放神经递质是否耗能?_(填“是”或“否”)。(2)甲图中刺激 e 点时,电流表偏转_次。(3)某种药物可以阻断青蛙的屈肌反射活动,但不能确定该药物是抑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还是抑制突触间隙兴奋性递质的传递,甲图中各点可作为投药或者刺激的
14、位点。第一步:电刺激 e 点用以检测肌肉是否具有生理机能:若出现肌肉收缩,这种现象是否属于反射?_(填“是”或“否”)。6第二步:药物投放在 b 处,刺激_点无反应,刺激 c 点_(填“有”或“无”)反应,证明药物抑制突触间隙兴奋性递质的传递。第三步:药物投放在 d 处,刺激_点无反应,刺激_点有反应,证明药物抑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解析:(1)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前膜释放(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分泌过程需要消耗 ATP。(2)兴奋在突触部位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在刺激甲图中的 e 点后,其他 4 个点中,只有 d、c 点兴奋,即电流表只能偏转一次。(3)由于直
15、接刺激传出神经引起肌肉收缩的过程没有完整反射弧参与,因此不属于反射。若药物抑制突触间隙兴奋性递质的传递,当药物投放在 b 处时,则刺激 a 点,肌肉没有反应,刺激c 点,肌肉会发生反应;若药物抑制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当药物投放在 d 处时,刺激c 点,肌肉没有反应,刺激 e 点,肌肉有反应。答案:(1)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是 (2)1 (3)否 a 有 c e15如图为反射弧模式图,a、b 分别是放置在传入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 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 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反射弧的感受器
16、具体是由_神经元的_构成的。(2)在 a 处给以刺激,该处膜外电位变化是_,所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_的形式传导的。(3)兴奋传到神经中枢,中枢内会有信号的转换过程,即电信号导致突触前膜释放_,通过_(结构)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_上的受体,引起下一级神经元的兴奋。(4)刺激 a 处后,c 处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_。(5)若刺激 b 处,电位计指针是否偏转?_,原因是_。解析:(1)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树突末梢)的特殊结构,广泛分布于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内。(2)a 处是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位点,若给以刺激,膜外的电位将由原来的正电位变为负电位,并以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3)神经中枢
17、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集中的部位,当兴奋传到神经中枢时,要通过突触的结构来完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4)a 处受刺激时,产生的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的分析7综合后传导到 c 处,c 处由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变为动作电位(外负内正),然后恢复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导致电位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5)用 b 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传出神经,故不能在 c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因为传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突触 d,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一的,只能由传出神经传到肌细胞,而不能由肌细胞传到传出神经。答案:(1)感觉(传入) 树突末梢 (2)由正变负 神经冲动(局部电流) (3)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4)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5)不偏转 d 处为突触,兴奋只能单向传递(或者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由 c 传向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