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述类文本提速练(一)(时间:30 分钟 满分:27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根本标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并明确提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凸显了党和政府对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教学水平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凸显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占据基础地位,是大学教育的主体组成部分。本科教育质量是大学办学声誉的重要载体。因此,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
2、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建设一流大学必须建设一流本科。坚持“本科为本” ,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选择。纵观国外一流大学,普遍将本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世纪之交,美国提出“重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 ,推动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改革。近年来,美国一些研究型大学持续深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斯坦福大学2012 年出台了本科教育研究报告 ,开启了新一轮大规模本科教学改革。国外高水平大学对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和做法,对我们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适应新形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新
3、形势、新要求。从世界形势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综合国力竞争越发激烈。从我国改革发展形势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一系列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举措;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动力转换、结构调整、方式转变、产业升级任务紧迫。从教育对象特点看,90 后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 ,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与上一代学生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我们以往熟悉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方式、管理手段等,迫切需要作出相应调整。“985 工程” “211 工程”高校拥有最好的生
4、源,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支撑和引领未来发展的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的重要使命。这些高校要深入研究新形势新变化,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提出的新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加快改革创新,加快推动人才培养链与国家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大力提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摘编自林蕙青一流大学要办好一流本科教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党和国家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是基于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根本性地位。2B高校要坚持“双一流”建设,是因为本科教育质量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的关键。C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从根本上说是教育对象已经发生了
5、很大的变化。D “985 工程” “211 工程”高校的生源特质决定了它们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解析:选 A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 项,强加因果。 “双一流”指一批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一流的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 ,虽然二者都是有关学校发展的问题,但不是因果关系。C 项,缩小范围。原文的第三段列举的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有三个:一是世界形势,二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形势,三是教育对象的特点。D 项,说法错误。原文的“拥有最好的生源” “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支撑和引领未来发展的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的重要使命”是并列关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
6、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立论前提,论证了建设一流大学要办好一流本科的问题。B 第二段援引美国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办学经验,意在通过对比使论证更加深刻有力。C 文章第三段从三个方面阐述建设一流本科的迫切性,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D 文章的论证思路是先交代背景,再提出观点,紧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提出努力的方向。解析:选 B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 项, “通过对比使论证更加深刻有力”错误,这里没有对比论证,应该是举例论证,即作者列举美国一流大学的做法,以此来证明我国的本科教育要借鉴这样的经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7、分)( )A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建设一流本科,才能建设一流大学。B如果不进行改革调整,高校教育会跟不上新形势,难以实现 “双一流 ”的建设目标。C借鉴国外经验,办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的本科教育应当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的共识。D在推动人才培养进程中,加强 “985工程 ”“211工程 ”高校的本科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解析:选 C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 项,于文无据。文中没有“应当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的共识”的相关表述。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大国气质指的是一个大国基于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而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
8、。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它的气质是怎样的呢?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而且,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其他文明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一场不曾停息的长跑;而其他的文明,有的消失了,比较好的也只是接力赛。欧洲文明的发展就像是接力赛,第一棒是希腊文明,第二棒是罗马文明,第三棒是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接着是近现代欧洲文明。可以说,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的历史底蕴之深厚,是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这也使中国的大国气质更稳定,更具有持续性。3中国的大国气质包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极其丰富,中国哲学非常
9、关注变易发展、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整体联系等问题。中庸是中国传统中最典型的思维方式。 “中庸”最早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来的范畴。 论语中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执两用中,不走极端;二是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追求平和;三是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四是允执其中,保持平衡;五是有原则地折中。中庸的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人都有重要影响。有序性与整体性密切联系是中国哲学思维的基本特性之一。顺序而生、循序而动是天人共有的规律,只有因循于此,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所以,有序性的发展趋向是与和谐性的价值理想相协调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塑造其大国气质的重要因
10、素。中国的大国气质隐含着中国人鲜明的行为方式。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人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义,志以天下为芬” ;强调“君子喻于义” “君子坦荡荡”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强调“失信不立” “一诺千金” ;强调“仁者爱人” “与人为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强调“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都有重要影响,并体现在中国的大国气质中。从总体上看,中国所表
11、现出来的大国气质是:以和为贵而不愿树敌,求稳而非激进,顺势而变而非逆势而行。(摘编自熊光清中国大国气质的基本禀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个大国的气质必然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有其相对稳定的个性、风范和气度。B 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历史最长的国家,因此,中国的大国气质中沉淀着深厚的历史底蕴。C中国人特有的思维特点和传统中庸的思维方式联系紧密,是塑造中国大国气质的重要因素。D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催生出独特的价值体系,这对中国的大国气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解析:选 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 “必然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说法绝对。一个大国的气质基于
12、其文化传统,但并非所有大国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 。B项, “中国是所有国家中历史最长的国家”错误。原文第二段说的是“中国是所有国家中有最长的连续历史的国家” 。D 项, “中国人独特的行为方式催生出独特的价值体系”错误。从原文第四段“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它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可以看出,是独特的价值体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4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由 “大国气质 ”这一概念说起,从而引出后文对 “中国的大国气质 ”的分析论述。B文章用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阐述了其他大国不能比拟的中国大国气质的独
13、特性。C文章分别从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等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述了中心论点。D文章善用引证,大量的经典名言警句,为作者论证其观点提供了充实而有力的论据。解析:选 C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逐层深入地论述”错误。历史底蕴、思维特点、行为方式三者之间是并列关系,不能说“逐层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一个大国没有其文化传统和长期的行为特征,那么它就谈不上有什么大国气质。B如果没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就无法形成中国的大国气质,更谈不上形成持续稳定的大国气质。C只有遵循顺序而生、循序而动这一天人共有的规律,才能有天地万物的和谐生成。D中
14、国所表现出来的“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源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行为方式。解析:选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以和为贵” “自强不息”都是中国人行为方式的表现,它们都影响着中国的大国气质,但直接说“以和为贵的大国气质” ,属于以偏概全。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京剧表演的是中国的故事,京剧摄影是将表演的精彩瞬间生动而完美地呈现出来。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剧中人在舞台上,或静如处子,或动如脱兔。人一动,则水袖翩翩,及至扇子,髯口,帽翅的开合、抖动、高扬,以及打出手、云里翻等,都刻画着人物性格,演绎着剧情。那刚柔相济的飘逸
15、之美,流动着艺术的韵律,恰似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源于舞台,又高于舞台,可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动态的瞬间是形,传神的瞬间是眼。京剧演员的眼睛,经过长期的训练,灵动有神,顾盼生辉,因而在剧中,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细腻的感情、性格、思想与意念等。这是京剧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俗称“一身的戏在脸上,一脸的戏全在眼上” 。摄影家要把京剧的拍摄提升到一个新的创作境界,应在动态抓拍中以人物为中心,画龙点睛,以眼传神。果如此,自觉抓拍的人物眼睛喜怒哀乐悲恐惊的变化,或是忧愁思忆病醉疯的状态,会有神来之笔,提挈全片,摄
16、影作品自会有灵魂、灵动和灵气。剧场抓拍,并非易事,除了摄影者要具备专业的摄影技术外,还需要他们能够多做功课,包括多读剧本、熟悉剧情、了解人物以及知道一场文戏或武戏的表演特点和出彩之处,即哪时眼睛最传神,哪时表演的神与情独具魅力等。同时,进行抓拍创作时,又不可按预想刻舟求剑,要手握相机随表演的新变化盯住剧中人,用虚实、远近、渲染、衬托、对比、5夸张、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变换光圈和快门速度等,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京剧艺术荟萃中华艺术之美。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以及对圣君贤相、清官廉吏的尊崇,对公平正义、美好生活的追求,融会贯通为舞台上的真善美,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单从
17、表演之美观察,它是写意之美、虚拟之美、程式之美与夸张之美的集成,是京剧摄影艺术丰富多彩的素材、激发创作灵感的要素,也是对京剧摄影艺术如何升华的挑战。京剧摄影艺术和其他文艺创作相类,虽然工具是相机,是快门,但一样“功夫在画外” 。有志于京剧摄影艺术的专业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需要向京剧演员学习,以他们“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信念为鞭策,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冲动,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摘编自靳国君京剧摄影也需画外功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京剧舞台上,剧中人表现的美就像一幅幅流动的水墨画,拓宽了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B优秀的京剧演员在舞台
18、上都会通过眼睛来传神,再由形体来配合,从而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的感情。C技术精湛的摄影家也需要多做功课并且随机应变,方可从容得神来之笔。D京剧艺术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真善美的文化传统,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解析:选 C A 项,根据原文“摄影家在构思中,以此抓拍而完成的二度创作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的空间” ,可知拓宽读者欣赏与想象空间的是摄影者的抓拍;B 项,根据原文“因而在剧中,优秀演员总会用眼神配合形体,表达剧中人物复杂细腻的感情、性格、思想与意念等” ,可知是用眼神配合形体,而不是形体配合眼神;D 项, “真实地展现”不当,根据原文“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国情怀抽象幻化出内化心灵、外愉耳目之美”可知,京
19、剧高于生活,艺术性地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的中心观点是,京剧摄影要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也需要画外功。B文章立论的前提是,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具有直观性、独特性。C文章在论证中阐述京剧表演形和眼的瞬间,是为了突出剧场抓拍的难度。D文章最后两段分别将两种艺术之美进行类比论证,强调京剧摄影不能急于求成。解析:选 D D 项,文章倒数第二段没有采用类比论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摄影家需抓拍京剧舞台上动态与静态的变化,才能完美表现摄影艺术的特质。B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京剧摄影家抓拍京剧表演形
20、的瞬间和眼的瞬间也需 “画外功 ”。6C仰拍、特写、全景等手法的运用,变换光圈和快门速度等技术并不属于 “画外功 ”。D京剧摄影家需向京剧演员学习,学习他们刚柔相济的表演美,这也是“画外功” 。解析:选 D D 项,无中生有。原文说“需要向京剧演员学习留下京剧艺术的传神瞬间” ,并没有提及京剧摄影家需要学习京剧演员刚柔相济的表演美。论述类文本提速练(二)(时间:30 分钟 满分:27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民族传统手艺及其价值,正在被人们认识,其独特的技艺和工艺价值,也正在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而被人们关注。在许多地方,传统手艺正在成为一种人文资源,被用来建构全球一体化
21、语境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同时也被激活成当地文化和经济的新的建构方式。这无疑是一种文化的转型,也是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保护方法。民族传统手艺生态化保护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是要想办法让其“活”在当下。留住手艺,就是留住文化记忆。为了留住文化记忆,就要进行本真性传承。在当代语境中,传统手艺并非只是传统农耕文化遗留下来的“古俗”或“遗物” ,其容纳了丰富的历史社会信息,表达了一方水土的集体情感和意志,具有情感交流与生活交际的价值。存活于乡土社区的传统手艺,其价值和意义是在乡土语境中生成和实现的。由于全球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无论是其技艺传承还是生产规模,都不可逆转地在现代社会走向衰落。生
22、态化保护的首要任务不在于其产品,而是要确保其核心技艺不再失传,它涉及技艺本身的传承与记录、传承人的保护和手艺生态语境的恢复三个方面。留住手艺,只有本真性保护是不够的,赋予传统手艺以生命,让其“活”在当下,尚需很好地对其进行开发与利用。衍生性生产就是在充分尊重传统手艺形式、内涵和基本元素的前提下,通过题材的转换、内容的变化、功能的放大或用途的改变,赋予其新的形式和内涵。仅就功能而言,既可从物用形态向精神形态衍生,也可从物用形态向文化形态衍生。如由景德镇陶瓷工艺的现代转型衍生出的美术陶瓷,使现代景德镇陶瓷发展出了对新的审美性、艺术性、文化性的追求。再如,传统的刺绣枕片、石雕木雕等非常实用的产品,已
23、纷纷被移植到显示古老文明和民俗的装饰之中。从生态学角度看,这种衍生性生产不仅保护了传统手艺,而且还通过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增强了传统手艺“自我造血”的能力,赋予了手艺与时俱进的品格。生态化保护还需让传统手艺创意性发展。文化生态论认为,文化传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手艺的传承也需要创意性发展,它不是新与旧的简单更迭,而是传统智慧与当代生活的有机融合,需要汲取更多传统手艺的理念和经验,形成面向生活的应用和表达。传统手艺及其对物的循环再造、对生态自然的依存,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的理念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在当代,一批有眼光的设计师走出工作室,
24、走进田间地头,与传统手艺人有效合作,取得了可贵的创意。以此创意生活,7不仅可以继承和延续传统,而且彰显了一种具有积极的时代性的生活态度。(摘编自王祖龙生态化保护:让民族传统手艺“活”在当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代表着民族政治、文化主体意识的传统手艺,正成为地方文化和经济新的建构方式。B传统手艺的生态化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保存核心技艺,特别是对手艺生态语境的恢复性保护。C实现传统手艺产品从物用形态转向精神或文化形态,是进行衍生性生产的途径之一。D将传统智慧和当代生活有机融合,就能保护和传承文化传统并彰显积极的生活态度。解析:选 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5、的能力。A 项, “代表着民族政治、文化主体意识的传统手艺”错,原文说传统手艺是一种“被用来建构全球一体化语境中的民族政治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的人文资源。B 项, “特别是对手艺生态语境的恢复性保护”中“特别”一词错误。原文中“手艺生态语境的恢复”只是保存核心技艺的三个方面中的一个。D 项,说法绝对。原文意思为这样做可以保护和传承文化传统并彰显积极的生活态度,并没有说这是唯一的条件。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围绕民族手艺的留传问题,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传统手艺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行方法。B 文章以当代语境下民族传统手艺必然衰落为立论前提,由此引出生态化保护的观
26、点。C文章以景德镇陶瓷工艺的现代转型为例,表明了传统手艺衍生性生产的重要意义。D 文章第一段提出论点,总领全文,并与末段遥相呼应,形成 “总 分 总 ”的结构。解析:选 D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全文是“总分”结构,第一段总写民族传统手艺生态化保护,第二、三、四段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民族传统手艺能成为地方文化的象征并得到人们关注,就有可能避免走向衰落。B 因为民族传统手艺对乡土社区的高度依存,所以建设生态化新乡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C将民族传统手艺完整地保留在博物馆中,这不是对传统手艺真正有效的保护和传承。D继承延
27、续民族传统手艺,使其创意性发展,能够让其在当代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价值。解析:选 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 项,于文无据,强加因果。原文并未提及建设生态化新乡村,也不能说因为民族传统手艺高度依赖乡土社区就需要建设生态化新乡村。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8量。但乡土社会不是人治,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 “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28、。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这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传统。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用以获得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
29、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传统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传统有了敬畏之感。 “礼”字本来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 。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 论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显然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
30、。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只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
31、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们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B 礼和法律同中有异:它们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但两者用以维持行为规范的力量不同。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D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9解析:选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 “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错误,原文所阐述的意思是:在我国,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C
32、项, “被动形成”错,原文中说“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 ,所以说应该是人们主动遵循礼而形成的。D 项, “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错,文中只是讨论了两者的区别,并没有表明谁更优越,也不能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就说它更优越。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一段先由“人们”的观点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并强调了礼治和人治的不同。B第二段首先阐述礼的内涵,然后比较礼和法的异同,最后说明传统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性。C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论证法。D文章引用了论语中“颜渊问
33、仁”的相关文字,这是为了说明人们遵循礼应具有主动性。解析:选 C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 项, “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错,本文论证的中心是中国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乡土社会中,礼的运行并不需要有形的国家机构来维持,它依靠的是长期沿袭下来的传统。B乡土社会虽然从某种角度说是“无法”的社会,但并不是混乱的,它依然是个有秩序的社会。C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只要按照传统去做,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反之就可能受挫。D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传统的效力无从发挥;礼在乡土社会中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缺乏变化。解析:选 D
34、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 项, “传统的效力无从发挥”过于绝对,原文说“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由此可知,在现代社会,传统也会发挥作用。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漫谈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敦煌莫高窟几百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虽然飞天的起源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融合为一的结果。10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
35、十六国北凉到北魏,这是飞天的兴起时期。此时期的飞天深受印度和西域的影响,大体上是西域式飞天。北凉时期的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窟顶藻井装饰中、佛龛上沿和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物的头上。其造型和艺术特点是:头有圆光,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饰环珰,头束圆髻,或戴花蔓,或戴印度五珠宝冠,身材粗短,上体半裸,腰缠长裙,肩披大巾。由于晕染技法变色,成为白鼻梁、白眼珠,与西域龟兹等石窟中的飞天十分相似。初创时期,运笔豪放,着色大胆,显得粗犷朴拙。莫高窟北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范围扩大了。还画在说法图、佛龛内两侧。有一些洞窟里的飞天形象,逐步向中国化转变。飞天的脸型已由丰圆变得修长,眉清目秀,鼻丰嘴小,五官
36、匀称谐调。头有圆光,或戴五珠宝冠,或束圆髻。身材比例逐渐修长。飞翔姿态也多种多样了,有的横游太空,有的振臂腾飞,有的合手下飞,气度豪迈大方,势如翔云飞鹤。飞天起落处,朵朵香花飘落,颇有“天花乱坠满虚空”的诗意。从西魏到隋代,这是创新时期。此时期的敦煌飞天,处在佛教天人与道教羽人、西域飞天与中原飞天相交流、相融合、创新变化的阶段,是中西合璧的飞天。莫高窟西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位置大体上与北魏时期相同,只是西魏时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其中一种是西域式飞天。西域式飞天继承北魏飞天的造型和绘画风格,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作为香音神的乾闼婆抱起了各种乐器在空中飞翔,作为天乐神的紧那罗亦飞翔于天空。
37、两位天神合为一体,成了后来的敦煌飞天,亦叫散花飞天和伎乐飞天。一种是中原式飞天。是东阳王元荣出任瓜州(古敦煌)刺史期间,从洛阳带来的中原艺术画风在莫高窟里新创的一种飞天。这种飞天是中国道教飞仙和印度佛教飞天的融合:中国的道教飞仙失去了羽翅,裸露上体,脖饰项链,腰系长裙,肩披彩带;印度的佛教飞天失去了头上的圆光和印度宝冠,束起了发髻,戴上了道冠。人物形象完全是中原“秀骨清像”形,身材修长,面瘦颈长,额宽颐窄,直鼻秀眼,眉细疏朗,嘴角上翘,微含笑意。从初唐到晚唐,这是鼎盛时期。唐朝时,敦煌飞天进入成熟时期,艺术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这时期的敦煌飞天已少有印度、西域飞天的风貌,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了
38、。唐代前期的飞天具有奋发进取、豪迈有力、自由奔放、奇姿异态、变化无穷的飞动之美,这与唐王朝前期开明的政治、强大的国力、繁荣的经济、丰富的文化、开放的国策、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唐代后期的飞天,在动势和姿态上已没有了前期那种奋发进取的精神和自由欢乐的情绪,在艺术造型上人体已由丰满娇美变为清瘦朴实,衣饰上已由艳丽丰厚转为淡雅轻薄,神态上已由激奋欢乐变为平静忧思。从五代至元代,敦煌飞天在造型动态上无所创新,逐渐走向公式化,失去了原有的艺术生命。(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敦煌飞天起源于印度,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合的复合体。B从十六国北凉到
39、北魏时期的飞天,运笔豪放,着色大胆,显得粗犷朴拙。11C中原式飞天,是中原洛阳人在莫高窟里塑造的,完全是中原“秀骨清像”形。D成熟时期的唐代飞天,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唐代前期的飞天具有飞动之美。解析:选 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 “敦煌飞天起源于印度”错,原文是说“飞天”这种艺术形象起源于印度,我们不能将其理解为“敦煌飞天”起源 于印度。 B 项,外延扩大。 “运笔豪放 ”等特点是北凉时期的飞天。 C 项,偷换概念。不是“中原洛阳人 ”,而是 “从洛阳带来的中原艺术画风 ”;不是简单的 “塑造 ”,而是 “新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40、)A文章按照兴起、创新、鼎盛、衰落四个时期的顺序论述了敦煌飞天的演变过程。B文章从飞天所画的范围、造型、艺术特点等方面论述了北凉与北魏飞天的差异。C介绍西魏时期的两种飞天主要是为了论证这时期的飞天大体上与北魏时期相同。D在论述敦煌飞天的演变过程时,时时描述不同时期的飞天形象,使文章具体可感。解析:选 C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原文明确指出西魏时期的飞天只是所画的位置大体上与北魏时期相同,而介绍西魏时期的两种飞天主要是为了说明此时期的敦煌飞天有哪些创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有一些飞天形象,逐步向中国化转变,所以北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范围扩大了。B如果没有中国道教飞仙和印度佛教飞天的融合变化,也就可能没有中原式飞天。C唐后期的飞天在动势和姿态造型上与唐前期有很大的不同,这与时代的变化有关。D 敦煌飞天的衰落说明:即使是最成功的艺术,一旦走向公式化,就会失去其生命力。解析:选 A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强加因果,文中“所画的范围”不是指所画的对象,而是指所画的位置。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