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课时跟踪检测(八)《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1205593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课时跟踪检测(八)《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课时跟踪检测(八)《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课时跟踪检测(八)《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课时跟踪检测(八)《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课时跟踪检测(八)《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官场现形记兄弟阋墙(时间:40 分钟 满分:55 分)一、基础巩固(12 分,每小题 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刚刚参观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政协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畅所欲言。屏东县检方认为,陈荣华等人行贿不成老羞成怒,造谣毁人名节,后来仍不思悔改,请求法官从重量刑。井上雄彦要将灌篮高手继续连载下去的消息传出后,很多粉丝激动得捶胸顿足,但很快便被证实这是个假消息。为何上海电气的自主创新总是能与市场需求丝丝入扣?首席技术官黄瓯一语道出天机:“用户支持是根本,在研发过程中要与用户紧紧捆绑。 ”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马克扎克伯格,于 2006年创办自

2、己的公司Facebook,如今已是亿万富翁。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江河日下。如今各国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积极采取补救措施。A BC D解析: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老羞成怒:因羞愧之极而大发脾气。使用正确。捶胸顿足:形容非常懊丧,或非常悲痛。不合语境。丝丝入扣:比喻文章和艺术表演做得十分细腻准确。使用对象不当。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使用正确。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使用正确。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上百万次点击,见证着百姓参与两会的热情。教育、医疗、住房、就业见诸于报端的重头报道无不回应着百

3、姓的关切,努力寻找着问题的答案。B 舌尖上的中国 2摄制组历时半年,遍访各地美食,足迹踏遍全国各个省份以及部分海外城市,走访拍摄近 100个地点。C天津市决定自今年 5月 31日起,停止外省市户籍人员购买商品住房、投资兴办企业和引进人才的方式办理蓝印户口。D几个月间,兰州自来水连续两次出状况,这一次水污染的情况尤其严重,不仅惊动了省里,甚至惊动了中央;至于说给兰州市民带来的不便、造成的恐慌,更是有目共睹。解析:A 项, “见诸”跟“于”重复,去掉“于” 。B 项, “足迹”与“踏遍”搭配不当。- 2 -C项,成分残缺,在“外省市户籍人员”后添加“通过” 。答案:D3下列各项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4、( )A主持人得知嘉宾的父亲刚刚因病逝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B某学生去看望自己中学时代的班主任,一见面,就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身体还好吧?”C主持人向小朋友讲述她的旅行见闻:“一条小溪哗啦啦地流着,水里有好多圆溜溜的石头,像鸡蛋似的,可好看了!”D一位到养老院采访的记者动情地对老人们说:“看到耄耋之年的您们,仍如此精神矍铄,我就放心了!”解析:A 项, “家父”改为“令尊” 。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 。B 项, “久仰”改为“久违” 。初次见面说“久仰” ,好久不见说“久违” 。D 项,“您

5、们”的称谓错误, “耄耋之年” “精神矍铄”过于书面化, “我就放心了”不合语境。答案:C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何创造领导愿意“听真话”的条件呢?_。_。_,_。_。_,在制度上和法律上消除人们的顾虑。一方面,要建立促进“听真话”需求的科学机制只强调领导有“听真话”的道德勇气,强调干部的修养胸襟,还远远不够还包括改变唯上的干部考核机制另一方面,要有“讲真话”的激励机制和保护机制这包括改革干部的选拔机制不但要让“讲真话”的人得到好处,还要保证“讲真话”的权利A BC D解析:四个选项首句就是与的区别。从内容上看谈的是“远远不够”的“道德勇气”和“修养胸襟”

6、 ,其余各句均是谈除此之外的“制度” ,由此可知为首句。排除 A、D两项。从逻辑关系上看,应在后,由此排除 B项。答案:C二、阅读鉴赏(33 分)(一)课内阅读(19 分)阅读课文从“何藩台听了这话”至“搭讪着就溜之乎也” ,回答问题。- 3 -5三荷包为什么要“先下手为强”?结合选文第一段文字分析。(4 分)答:_解析:何藩台明码标价卖官,三荷包做黑中介,想两头搜刮,结果遭到何藩台的训斥,那么三荷包为何变脸也就知道了。答案:“一脱” “卷了卷” “扑” ,动作干净利索。面前的哥哥在他眼中看来是眼中钉、肉中刺,因为哥哥使他的发财梦落空。6兄弟二人打架,旁人有何表现?写旁人的表现有何作用?(5

7、分)答:_解析:概括归纳旁人的表现,在文中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概括。第二问要注意相关字眼,抓住此时旁人的心理。如“不敢则声” “不敢进来劝” 。答案:(1)“起先他兄弟俩斗嘴的时候,一众家人都在外间,静悄悄的不敢则声。等到后头闹大了,就有几个年纪大些的二爷进来相劝老爷放手。 ”“一个从身后抱住三老爷用了多大的力也拖不开” ,小跟班“不敢进来劝” ,太太“使尽生平气力,想拉开他两个。那里拉得动!”(2)通过对其他人的描写来表现两人争斗之激烈,矛盾之深。7选文第二段文字集中表现了两人的矛盾冲突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说明了什么?(5 分)答:_解析:分析此题,需要找到两人产生矛盾的原因,把握了故事情节便知道

8、是金钱和利益,再借两人的关系来反映社会。答案:说明了在两人的心目中,金钱至上,利益唯高,为了金钱和利益,什么风险也不顾,什么后果也不想。骨肉亲情尚且如此,那社会上的其他人便可想而知了。8有人认为没有最后一段, “兄弟阋墙”的故事也能起到戛然而止的效果,你的看法呢?(5分)- 4 -答:_解析:本题可从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上入手,思考有这一段有什么效果,假设没有又会怎样。答案:不能。结尾三荷包撞倒有孕在身的嫂子,使故事情节达到了高潮,二人的矛盾冲突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从而更深化了主题,因此最后一段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不能没有它。(二)课外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头条新闻周 波那

9、天,市报张编辑打来电话。“你的稿子明天见报。 ”他说。“暂时不要发。 ”我说。“为啥不发?都编排好了。 ”张编辑不解地问。“等等,过几天再发。 ”我嘿嘿一笑。张编辑是我的朋友,平时很要好。自从我调到 D县县委报道组之后,我们俩关系越发亲密。每当县里举办大型活动或者有领导感兴趣的新闻时,通过他就能顺利发稿,为此我常得到领导的赞许。过了几天,张编辑又催我。“稿子不是写得很好嘛,咋不发?”他问。 “再等等,我让你发时你再发。 ”我说话的腔调像是他上级。 “搞啥鬼?下回再来稿子我全封了它。 ”他笑着说。“宁愿让你封了其他稿子,这个稿子我现在是绝对不发的。 ”我说。 “那你这么早寄来做啥?”他很好奇。

10、“随时准备着发稿,谁说我不发了?”我说。 “这么重要?”他说。 “确实很重要。 ”我哈哈笑着说。一个月后,我主动打电话给张编辑。“星期三请把这篇稿子发出来。 ”我说。“你是市委领导还是我的上级呀?想发就发,想不发就不发。 ”他有点生气。 “求你了,帮兄弟一把,我有要紧事。 ”我压低声音,怕被旁人听见。“真搞不懂你,好吧,我答应你星期三发出来。 ”张编辑说话时声音里满是疑惑。 “要发在头条哟。 ”我说。“啥,发头条?这报社是你家办的呀?上次可以帮你发头条,这回不敢保证。 ”张编辑- 5 -有点火了。“无论如何都要发头条,下次来我请你上县城最好的馆子。 ”我说。“不行。星期三还不知道有啥重要事要登

11、呢。报社的规矩你是知道的,中央领导重要讲话必须放在头条,再说还不知市里有没有重大新闻呢。 ”张编辑说得很认真。“那至少放在很显眼的位置,不放头条就放二条,报眼也行。 ”我挖空心思想着各种办法。 “你小子越来越不像话了,好吧,看你的命了,我能帮就帮。 ”张编辑说完就挂了电话。星期三早上,省里来了大领导,带队的是水利厅厅长。厅长和一帮专家学者风尘仆仆地赶到市里,准备先在宾馆里听各县区主要负责人汇报。 “报纸出来了吗?”我一大早打电话给张编辑。 “你吉人吉相,横头条,大三栏。 ”张编辑挖苦我。 “真的呀,太激动了!请再帮兄弟一个忙,速送到阳光大酒店大堂和所有房间,尤其是 301房间必须送到。 ”我急

12、切地说。“我给你打工呀?”张编辑口气有点不耐烦。 “省水利厅厅长来了,上午要听各县区汇报海塘建设情况,我们书记、县长已经赶过去了。 ”我说。 “你小子原来在搞大策划呀,怪不得一直等着不让发稿子,连我也被你蒙了一个月。 ”张编辑哈哈大笑起来, “好,再帮你一次,我马上让送报员送过去。 ”阳光大酒店外悬挂着条幅:“热烈欢迎省领导及海塘工程视察组莅临我市指导!”横幅迎风招展。301 房间内,厅长津津有味地看着刚十万火急送达的当日报纸。“建千里海塘,筑钢铁长城 ,好!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这么脚踏实地地去做,D 县的经验值得在全省推广。 ”厅长满面春风地对 D县县长说。“我们的工作做得还不够,以后要更加努力

13、去做。 ”县长也兴奋地说。 “我看这次其他地方就不去了,现在就去 D县看看。 ”厅长吩咐随行秘书。 “厅长还没听我们汇报呢”其他各县区的领导面面相觑,嘀咕着。“还要听啥?房间里能听出啥名堂来?你们看人家 D县工作做得多到位,做出成绩就要奖励嘛。 ”厅长边说边拿着报纸走出了门。据说,狼多肉少,各县区都在积极争取,那笔海塘资金原定落至 A县,A 县已预先吃了“定心丸” 。却料不到,厅长把 1 000万海塘资金放到了 D县。年底,那篇头条新闻获了奖。县长被调到市里当水利局一把手,想不到,他点名要我跟他一起走马上任。(有删改)9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作品以“官

14、场”为背景,将对官场世态切入肌理的叙述巧妙地融入“头条新闻”的设计与发表上,彰显了作品的内涵和深度。B张编辑一再催促“我” ,急着要发那篇稿子, “我”却说:“再等等,我让你发时你再发。 ”这里通过对比,表现了二人一个急躁,一个沉稳。- 6 -C阳光大酒店外悬挂着条幅:“热烈欢迎省领导及海塘工程视察组莅临我市指导!”这个场面描写暗含着对所谓领导的讽刺。D水利厅厅长不喜欢在房间里听汇报,而是注重调查研究,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他看 D县工作做得到位,就要给予 D县奖励。解析:B 项, “表现了二人一个急躁,一个沉稳”错,张编辑根本不知道“我”的心思,被蒙在鼓里,所以一直在催促“我” ;而“我”

15、却在等待时机。C 项,这句话属于环境描写,并没有暗含着讽刺领导之意。D 项, “不喜欢在房间里听汇报,而是注重调查研究,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有些臆测。答案:A10作品中的“我”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5 分)答:_答案:善于钻营,善于取巧,费尽心思策划头条新闻;善于搞关系,为方便发稿子和编辑打得火热;深谙“机关之道” ,为了升迁绞尽脑汁。11作品为什么以县长点名要“我”跟他一起走马上任为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 分)答:_答案:艺术结构上,具有戏剧性效果,小说以“我”的升迁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人物形象上,既使钻营取巧的“我”的形象更加丰满,也表现了县长这一人物喜欢将投

16、机钻营者为己所用的形象特点;思想内容上,通过这样的结尾,批判了现实社会中官场的潜规则,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情节上,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三、语言表达(10 分)12仿照下文中的句式结构,仿写一句话,与前文构成排比句。(5 分)读经典名著,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了解社会人生。读西游记 ,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疾恶如仇;读红楼梦 ,我们能体会到封建社会大家庭衰落的必然;读官场现形记 ,_。答案:我们能看到一个即将没落的朝代的官场的龌龊与腐败- 7 -13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话语,使前后文连贯,衔接合理,符合人物的心理与性格。(5 分)清代某私塾先生有四个学生。一天,当地来了戏班,四个学生都想去看戏。先生见此情景便说:“我提一个问题,如果谁答得妙,我就允许谁去看戏。 ”我的问题是:“读书好还是看戏好?”学生甲不多想便说:“_。 ”先生生气地说:“你就知道玩!”学生乙回答:“_。 ”先生笑着说:“此老生常谈也,谁都会说。 ”学生丙采用了圆滑的说法:“_。 ”先生不以为然地说:“此调停两可之说,恰似汝之为人。 ”学生丁灵机一动答道:“_。 ”先生十分满意:“好,好,此言得之矣。 ”答案:甲:看戏好 乙:自然是读书好 丙:书也须读,戏也须看 丁:读书即是看戏,看戏即是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