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三章小说阅读专题二群文通练四乡土情怀(含解析).docx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1212999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0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三章小说阅读专题二群文通练四乡土情怀(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三章小说阅读专题二群文通练四乡土情怀(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三章小说阅读专题二群文通练四乡土情怀(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三章小说阅读专题二群文通练四乡土情怀(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加练半小时第三章小说阅读专题二群文通练四乡土情怀(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群文通练四 乡土情怀主题解说 乡土情怀是基于自己熟悉的故乡的风土人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厚地域风俗的高尚心境。现当代小说以其质朴优美的文字、浓厚的乡土人情、凝重的历史积淀、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高考语文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的核心要义在于“人文” ,表现为三个鲜明的特征:对“土地”的悦纳,对“家”的牵挂,对“自然”的回归。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竹林的故事废 名出城一条河,过河西走,坝脚下有一簇竹林,竹林里露出一重茅屋,茅屋两边都是菜园:十二年前,它们的主人是一个很和气的汉子,大家呼他老程。老程有一个小姑娘,非常的害羞而又爱笑,有一回见了老程呼“阿三” ,我们从此就呼她三姑娘。一天我

2、们的先生不在家,我们大家聚在门口掷瓦片,老程家的捏着香纸走我们的面前过去,不一刻又望见她转来,不笔直的循走原路,勉强带笑的弯近我们:“先生!替我看看这签。 ”我们围着念菩萨的绝句,问道:“你求的是什么呢?”她对我们诉一大串,我们才知道她的阿三头上本来还有两个姑娘,而现在只要让她有这一个,不再三朝两病的就好了。老程除了种菜,也还打鱼卖。四五月间,霪雨之后,河里满河山水,他照例拿着摇网走到河边的一个草墩上,老程老像乘着划船一般站在上面把摇网朝水里兜来兜去;倘若兜着了,那就不移地的转过身倒在挖就了的荡里,三姑娘的小小的手掌,这时跟着她的欢跃的叫声热闹起来,一直等到蹦跳蹦跳好容易给捉住了,才又坐下草地

3、望着爸爸。三姑娘渐渐把爸爸站在那里都忘掉了,只是不住的抠土,嘴里还低声的歌唱;头毛低到眼边,才把脑壳一扬,不觉也就瞥到那滔滔水流上的一堆白沫,顿时兴奋起来,然而立刻不见了,偏头又给树叶子遮住了使得眼光回复到爸爸的身上,是突然一声“啊呀”!这回是一尾大鱼!而妈妈也沿坝走来,说盐钵里的盐怕还够不了一飧饭。老程由街转头,茅屋顶上正在冒烟,叱咤一声,躲在园里吃菜的猪飞奔的跑,三姑娘也就出来了,老程从荷包里掏出一把大红头绳:“阿三,这个打辫好吗?”三姑娘抢在手上,一面还接下酒壶,奔向灶角里去。 “留到端午扎艾蒿,别糟蹋了!”妈妈这样答应着,随即把酒壶伸到灶孔烫。三姑娘到房里去了一会又出来,见了妈妈抽筷子

4、,便赶快拿出杯子家里只有这一个,老是归三姑娘照管踮着脚送在桌上;然而老程终于还是要亲自朝中间挪一挪,然后又取出壶来。 “爸爸喝酒,我吃豆腐干!”老程实在用不着下酒的菜,对着三姑娘慢慢的喝了。三姑娘八岁的时候,就能够代替妈妈洗衣。然而绿团团的坡上,从此也不见老程的踪2迹了这只要看竹林的那边河坝倾斜成一块平坦的上面,高耸着一个不毛的同教书先生用的戒方一般模样的土堆,堆前竖着三四根吊着被雨粘住的纸幡残片的竹竿,就可以知道是什么意义。然而那也并非是长久的情形。母女都是那样勤敏,家事的兴旺,正如这块小天地,春天来了,林里的竹子,园里的菜,都一天一天的绿得可爱。老程的死却正相反,一天比一天淡漠起来,只有鹞

5、鹰在屋头上打圈子,妈妈呼喊女儿道:“去,去看外面放的鸡娃。 ”三姑娘才走到竹林那边,知道这里睡的是爸爸了。到后来,青草铺平了一切,连曾经有个爸爸这件事实几乎也没有了。正二月间城里赛龙灯,大街小巷,真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惊不了母女两个,正如惊不了栖在竹林的雀子。鸡上埘的时候,比这里更西也是住在坝下的堂嫂子们,顺便也邀请一声“三姐” ,三姑娘总是微笑的推辞。妈妈则极力鼓励着一路去,三姑娘送客到坝上,也跟着出来,看到底攀缠着走了不;然而别人渐渐走得远了,自己的不还是影子一般的依在身边吗?三姑娘的拒绝,本是很自然的,妈妈的神情反而有点莫名其妙了!用询问的眼光朝妈妈脸上一瞧,却也正在瞧过来,于是又掉头

6、望着嫂子们走去的方向:“有什么可看?成群打阵,好像是发了疯的!”这话本来想使妈妈热闹起来,而妈妈依然是无精打采沉着面孔。“阿三!我就是死了也不怕猫跳!你老这样守着我,到底”妈妈不作声,三姑娘抱歉似的不安,突然来了这埋怨,刚才的事倒好像给一阵风赶跑了,增长了一番力气娇恼着:“到底!这也什么到底不到底!我不欢喜玩!”我在祠堂里足足住了六年之久。三姑娘这时已经是十二三岁的姑娘,因为是暑天,穿的是竹布单衣,颜色淡得同月色一般这自然是旧的了,然而倘若是新的,怕没有这样合式,不过这也不能够说定,因为我们从没有看见三姑娘穿过新衣:总之三姑娘是好看罢了。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阴雾天气,打算去郊外看烧香,走

7、到坝上,远远望见竹林,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风吹起波皱了。正在徘徊,从竹林上坝的小径,走来两个妇人,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我的三姐,就有这样忙,端午中秋接不来,为得先人来了饭也不吃!”那妇人的话也分明听到。再没有别的声息:三姑娘的鞋踏着沙土。我急于要走过竹林看看,然而也暂时面对流水,让三姑娘低头过去。1924 年 10 月1小说情节由三个片段组成,请简要概括三个片段及各自传达出的美好情感。答:_3_2请简析小说中“我”这一角色的作用。答:_3小说题目为“竹林的故事” ,行文自始至终都有“竹”的骨架在其中。请结合文本探究“竹”的丰富意蕴。答:_二、阅读

8、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河 上汪曾祺在乡下住了这些日子,什么都惯了。起先有些不便住,原谅说这是乡下,将就着过去,住了些时,连这些不便都觉不到了,对于乡下的爱慕则未消减一分,而且变得更固执,他不断在掘发一些更美丽的。清晨真好,小小的风吹进鲜嫩的叶子里,在里面休息一下,又吹了出来,拂到人脸上,那么顽皮的,要想绷起脸,那简直是不可能。“山外青山楼外楼。 ”他笑了,不知是为了这声音,还是因为这声音所唱出的歌,还是低着头也照样用假嗓子接唱下句:“情郎哥哥住在村后头。 ”“早啊,少爷。昨晚上在秧池里又弄到两尾鲫鱼,过会儿跟你送来吧?”“今儿我上城去一趟,你养在水缸里吧,晚上我自己来拿,你要点什么我给带来

9、,怎么样,还是酒我知道!”“不敢领,不敢领,谢谢了。 ”他回头看看,老头子笑着转了河湾,还拾起一块石头往河里一丢,又嘬起嘴吹起嘹亮的哨子,逗那歇在柳梢上逞能的画眉。要不是医生说我神经衰弱我怎么会来这里疗养呢,这一住真不知到什么时候才回去,我现在才知道乡下人为什么那么看重他们的家。可是他们还一直叫我城里人!“蛇,蛇,蛇,一条大土谷蛇!”他猛地吓了一跳,但很快地辨出这是谁的声音,便不怕了。4“你才是蛇,蛇会变个好看的女人迷人,三儿。 ”三儿不理他,跳蹦着回家去了。迎出来的是王大妈。“早,少爷,我们马上就要下田了。早饭这就好了,吃了跟我们一块车水去。 ”“王大妈我今儿要上城去一趟呢。问你借样东西,你

10、把那条双舞剑借给我!”“不借,不借,船是妈的,妈是我的,我不借!”“妈,我先下田去了。 ”“下田干嘛要换身新衣裳,嗨。 ”王大妈到屋后浅湾头找船,船不在了,岸上有新渍的水。转过村头,三儿一个人,把船摇在河中央,自由自在一身轻。“我要到越娃沟去采野蔷薇去,不等到船上装不下时不回来!”“三儿,再不划回来妈要生气了。 ”岸上人互相笑笑。他一直由岸上赶着,赶到快到越娃沟,才找个地方跳上了船。河滩上的绿草长得齐齐的,野花的香气飘过来飘过去,脚踏下去惊起的几只蚂蚱,格格地飞了,露出绿翅里红的颜色。“三儿,你说我这回上城干什么,我几乎有点厌恶城里,既然?”“我哪知道?”“你知道。 ”“你,哼,你是去看有没有

11、信,那个人的!”“谁的?”“谁!谁!谁!那个挂在你桌子前面的那个大照片的人的!”“随你说罢!”三儿看见他平板的脸像腌过一般,忍不住笑了。两岸的柳树交拱着,在稀疏的地方漏出蓝天,都一桨一桨落到船后去了。城楼的影子展开了,青色。平凡又微丑的。“三儿,到我家,我掐许多花给你。现在能开的花我家的园里都有。 ”“我不要,你家那条大黄狗也看不起乡下人。我不去。小姐们会说我要是换上旗袍多好,我不愿而且你家里知道你成天跟我们乡下女孩儿玩,一定要骂你,他们会马上要你搬回去。啊,到码头了,你到前面去插上船椿。我的脸红不红?”“不,不要插上船椿,划回去,我不要回家了。 ”“唔?”“你等等,我跳上去买一点吃的来。 ”

12、“唔?”5码头上有各色的颜面与计谋,有各种声音与手势,城里的阴沟汇集起来,成了不小的数股流入河里。一会儿是屠宰户的灰红色,一会儿是染布坊的紫色,还有许多夹杂物,这么源远深长的流着使其出口处不断堆积起白色的泡沫。三儿看着想这些污水会渐渐带到乡下去的,是的会带去“这是甜瓜,这不是你喜欢的牛角酥么,你驶船,我替你剥去瓜子,剥了瓜皮。三儿,你看月亮已经上来。浮萍上有萤火虫在住家了。 ”“三儿,我将永远不回城里。 ”“永远住在乡下,妈会煮了新剥的茆豆等我们,还有茄子,还有虾,还有豆油炒鸡蛋哈哈。 ”拴上船,三儿奔向妈的怀里。“李老爹来过一趟,送来两条鲫鱼,我给你们清炖了。 ”“哦,酒忘了!”(选自中央日

13、报文艺1941 年 7 月第 71 期,有删改)4小说中的城里少爷对乡下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答:_5城乡对照是汪曾祺小说的叙事模式,请概括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答:_6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河上”为题的作用。答:_6答案精析1(1)三姑娘陪老程抓鱼:通过乡村恬然自安的生活场景,展现出父女之间的脉脉温情。(2)“赛龙灯”母女争执:母女两人因为都太为对方着想而起争执,展现出母女之间善良的品性,清苦生活中相互体谅相互关爱的深厚情意。(3)再见三姑娘:糅合了“我”对故土的回忆,对三姑娘命运的关切与同情。2(1)“我”是文中人物之“我” ,是故事的亲历者(参与者、见证者),是小说情节的线索人物,通过

14、“我”的眼睛,从侧面展现主人公的情状及乡村的人情美,起到勾勒形象、穿针引线的作用。(2)“我”是叙事者之“我” ,通过“我”的叙述,可以通视全盘,有全知全能的功用,补充人物之“我”的视野所不及,更好地抒写作者对他们一家人的命运的感慨。3(1)“竹”是环境的标志、生活的点缀,开篇就是一幅竹林田园的图景,寥寥数语,便将小说的基调与风格定下来了,展现了人物恬然而微苦的生活场景。(2)“竹”是人生形式的自然象征,人生的自然消长,生活在自然中的人们,既有“竹”般的直,又有“竹”般的节,生命就是一段又一段的向上延展。(3)“竹”还秉承了传统意象的坚挺与清峻的人格美,人与竹相互辉映。(4)“竹”是三姑娘命运

15、的象征。文章结尾又现竹林流水的图景,不仅回应文中的基调,还暗示了主人公的现状,用几近晦涩的写意指向了三姑娘美丽得让人揪心的命运与朦胧难解的未来。4由“不习惯乡下生活”到“习惯了乡下生活”再到“逐渐喜爱乡下生活”到最后“不愿离开乡下” 。5(1)城乡人物方面:把自然率真、重义善良的乡下人物与善于计谋、歧视乡下人的城市人物进行对比。(2)城乡色彩方面:把自然纯净的乡村颜色与灰暗压抑的城市颜色进行对比。(3)城乡动物方面:把乡村活力生机的动物与城市势利凶恶的动物进行对比。(4)城乡河水方面:把乡村清澈灵动的河水与城市肮脏污杂的河水进行对比。(答出其中两点即可)6(1)环境:河上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所。(2)人物:以河上两端之景映衬城乡人物的彼此性情。(3)主旨:以河上城市污水会带到乡下象征现代工业文明将给封闭古朴的乡村世界带去的冲击。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