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返校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1218648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返校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返校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返校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返校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北省辛集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返校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辛集市第一中学 2019 年寒假返校考高一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留得青山在吴钟麟施蛰存教授最初留给我的印象是风趣幽默。1957 年我就读于华师大,在钱谷融教授论文学是人学的研讨会场,钱教授致开场白:“有位先生原有妻室,社交中又认识了某女士,他很苦恼,尽管爱她,却不敢挽着她的手臂走进社交场合。诸位,我就是那位先生,那位女士就是我的论文学是人学 。今天,我终于把她带到大庭广众中来了!”会场笑声一片。主持人是施教授,他说:“钱老师的大作很精彩,可惜我没拜读完, ”我纳闷,怎么这样说?“而钱老师的开场白更精彩,讲了个三角恋爱,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拿出讨论三角恋爱的热情来研讨论文。开始吧!

2、”会场像炸开了锅。这是初识风采。我们文学社请施教授指导小说创作,他开口就一个字:“抄。 ”大家傻了,他还引经据典:“天下文章一大抄嘛!”大家更傻了:这不是误导吗?不仅如此,他还现身说法教我们如何抄得巧妙不露破绽:“我熟悉东欧文学,就头抄波兰,手抄罗马尼亚,脚抄匈牙利的,谁能认出来!”大家如坠云里雾里,不过颇觉有趣。他见大家目瞪口呆,话锋一转:“大家练毛笔一定写过描红,要按笔顺涂满框框,这就是我说的抄,也就是先要模仿,等摸到规律就可以创造了。我说匈牙利什么的,意思是阅读面要广,见多才识广,基础大,金字塔才高。 ”听罢顿觉施教授博学多才,慈祥可爱。施教授后来教我们明清文学,可他的自我介绍却让我久久

3、不解:“我叫施蛰存,就是鲁迅鲁老夫子所骂的洋场恶少是也,听我的课要用批判眼光,小心中毒。 ”这难道也是幽默?好像又不全是,虽然校党委书记说过,教你们的是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学问有,但意识是资产阶级的,你们要批判吸取,但施教授何以要自损形象呢?讲西游记 ,施教授语出惊人,评猪八戒为农民典型,教室顿时沉寂。那时称工人为领导阶级,农民为同盟军,这不是丑化农民吗?施教授还摆出根据:“钉耙不是农民翻地的铁搭吗?猪八戒饭量大,农民劳动强度大肚量也大;猪八戒较笨,农民的脑筋不是没城里人转得快吗?” 周围有些骚动,有不少工农子弟。施教授提高声调:“但猪八戒最可贵的是诚朴忠厚,这也是农民兄弟的特色。 ”这下教室里

4、的紧张气氛轻松了。他又补了一句:“这是我个人意见,批判对待,当心中毒。 ”应该说这个评析颇有见地,在那种大气候下无2所顾忌地提出来,体现了知识分子艺术至上的传统本色,而他为何给自己脸上抹黑呢?不久风云突变,中国大地上那场政治运动让教授们渐次落马,不由得担心起施教授能否继续教我们。谢天谢地,开学了,他依然踏上讲台,却这样开头:“我是主动向党委认错的,因为态度好,所以被允许继续讲课。 ”其实施教授没有发表什么过激言论,在高年级同学恳请下才写了才与德 。那是因为看到党支部书记只是小学程度,却要当教授扎堆的中文系的领导,实在勉为其难,于是只能带着孙女在走廊晒太阳。施教授说老同志对革命有功,应该感谢,但

5、不妨授以禄,不一定授以位,否则既误事也难受。他的心情是真诚的,然而又自责:“我是出于好心,但思想方法有问题,有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之嫌。 ”施教授说的我们亲眼目睹,也有同感,感觉不到错在哪儿,干嘛要检讨?但我们庆幸可以继续聆听他幽默风趣又见解独到的讲课。我毕业离校,只知道后来他被赶到资料室。十年动乱开始,我坐不住了。教我课的恩师纷纷关牛棚,挨批斗,像施老师那样三十年代就挨批的还能有好果子吃吗?走遍凄冷校园,见不到一位老师,失望之余在布告栏发现了老师们的改造日记,我又读到施教授的文字:“今日劳改项目是清扫落叶。我扫啊扫,忽然想到昨天不是扫干净了吗,怎么今天又这么多了呢?深入一思考领悟了,昨天扫的是旧

6、的,今天扫的是新的,要不停地扫。这好比我们这批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要不停地改造,改造一辈子。此为劳改一得。 ”我顿觉轻松:施老师健在。再读禁不住笑了。施老师写得巧妙,说他改造得不认真,他时刻在触碰灵魂;说认真,又没有实质内容,幽默笔调打了个擦边球,引人发笑又容易得到宽恕。风暴过后是晴朗,施老师终于迎来第二春,重返讲台,先后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敬慰奖” ,满载荣誉在 98 岁高龄仙逝。直到此时,半个世纪前萦绕我心头的结终于解开:在风浪迭起的年代,施教授的低调、忍耐,原来只为留得青山在。施教授不仅是学贯中西的名家,还是善渡险滩恶浪的智者,更是我人生征途的导师。(文汇报2011 年 7 月

7、25 日,有删改)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施蛰存在研讨会上承接钱教授开场白的即兴发言很是幽默风趣,但作者认为施教授没有读完钱教授的作品,实在是不应该的。B. 施教授在才与德一文中,批评小学程度的党支部书记担任教授扎堆的中文系的领导是外行领导内行,学生们比较认同。3C. 施教授评猪八戒为农民典型,这虽然只是他的一种学术观点,但在那种大气候下提出来,体现了知识分子艺术至上的传统本色。D. 施教授有关打扫落叶的劳改日记批判了所谓的劳动改造,引人发笑,同时又不容易让别人抓住他的把柄,实在是高妙。2. 本文介绍了施蛰存先生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3. 怎样理解施蛰存先生

8、指导小说创作时所说的“抄”?【答案】1. C 2. 生活中,幽默风趣,慈祥可爱。学识上,博学多才(学贯中西) ,见解独到。在动荡中,低调忍耐又机智灵活,是善渡险滩恶浪的智者。 3. 施蛰存所说的“抄”是一种幽默诙谐的说法,其中暗含着小说创作的技巧和规律。“抄”是模仿,从模仿走向创作是初学者的必由之路,符合创作规律。 “我说的抄,也就是先要模仿,等摸到规律就可以创造了。 ”“抄”是开阔眼界, “阅读面要广,见多才识广,基础大金字塔才高。 ”“抄”是指创造性地吸收借鉴。多所借鉴才能博采众长。 “天下文章一大抄” , “抄得巧妙不露破绽” 。【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

9、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辨析。A 项, “作者认为实在是不应该”的说法不恰当。从第 1 段中,施蛰存说“没有拜读完” ,只是一种调侃,体现的是他幽默风趣的特点,而作者也只是“纳闷” ;B 项, “批评小学程度的党支部书记担任教授扎堆的中文系的领导是外行领导内行”说法不符合文意,原文第 7 段中是“有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之嫌”是在做自我检讨,而才与德一文中并没有这方面的明确表述;D 项, “批判了所谓的劳动改造”程度过重,从第 9 段“施老师写得巧妙,说他改造得不认真,他时刻在触碰灵魂;说认真,又没有实

10、质内容,幽默笔调打了个擦边球,引人发笑又容易得到宽恕”可知不是批判,而是一种巧妙的敷衍和自我保护,客观上有讽刺的效果而已。故选 C。【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本题时,在文中找出描写施蛰存先生的相应地方,再找出关键词、关键句,加以概括分析即可。从原文第 1 段的“施蛰存教授最初留给我的印象是风趣幽默” ,第 3 段“听罢顿觉施教授博学多才,慈祥可爱”可知,施蛰存先生在生活中风趣幽默、慈祥可爱;从第 3 段中,可见其学识上博学多才,而从第 54段其讲西游记时,语出惊人,见解独到;从第 9 段,其改造日记和最后一段中“在风浪迭起的年代,施教授的低调、忍耐,原来只为留

11、得青山在” “施教授不仅是学贯中西的名家,还是善渡险滩恶浪的智者” ,又可看出低调忍耐又机智灵活,是善渡险滩恶浪的智者。据此组织答案即可。【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应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内容,联系上下文,判断文中是否已经给出解释,如有解释,则直接引用原文或稍加扩展即可,若无解释,则需根据相关内容分析概括答案要点,注意要从表至里多方面解释。第 3段“这就是我说的抄,也就是先要模仿,等摸到规律就可以创造了”中的这句话给出了直接的解释,所以说“抄”是模仿,从模仿走向创作是初学者的必由之路,符合创作规律;从“阅读面要广,见多才识广,基础大金字塔才高”可知, “

12、抄”是开阔眼界的方法;从“天下文章一大抄” , “抄得巧妙不露破绽”可知, “抄”则是指创造性地吸收借鉴。据此组织答案即可。【点睛】人物传记类文本的主观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组织答案时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春之怀古张晓风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

13、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亊: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5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

14、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并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

15、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选自张晓风散文集 )注释烟囱:文中指工厂向空中排放工业废气的管道。踯躅:停留。湮远:久远。4. 下面对这篇散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文章第段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所有生命在黯淡和严寒中坚韧、执着地坚守,终于盼来了春天。B.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这句话如一条丝线将其他珠玉一样的文字巧妙的串联起来,使这篇文章达到了条理清晰,读来一目了然的效果,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凝”的特色。C. 本文通过对自然春景的想象、怀念和向往,表现了作者对烟囱如林的都市生活的某种厌倦。D. 本文作者把自然界中难以言表的春的意象,比拟成可感知的人的形象和人的姿态,给读者以形

16、象逼真的感受。5. 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 (从划线词运用的角度赏析)(2)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6. 仔细阅读文章第节,联系题目和全文,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4. C 5. (1) “攻陷”一般指在战争中某个地方被敌军占領,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写桃花“攻陷”山村水廓,就把曾经的春天桃花开遍了山村水麻的景象写活了。 (2)运用了排比和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蜂蝶翩飞、春花烂漫、春意盎然的景象,句式整6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愉悦之感。 6

17、. 作者笔下唯美的春天都是作者所怀想的“必然曾经是这样的”古典中的春天,是“春之怀古” ,而现实则多是“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 ,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对自然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的遗憾,以及对美好的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向往。【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考查内容涉及理解散文作品的内容,语言,表现手法,主旨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要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然后仔细阅读选项,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C 项, “表现了作者对烟囱如林的都市生活的某种厌倦”分析错误,由最后一段“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

18、湮远年代中的春天”可知,这篇散文描述的是现代环境污染对自然的破坏。故选 C。【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鉴赏能力。此类问题的答题思路主要为:回答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说明这种表现手法在文中描写了什么内容,分析这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好处或效果,并结合语境加以说明。第一句描写的是冬天过后春天忽然到来的情形,将桃花开遍山村表述为桃花“攻陷”了山村, “攻陷”一词运用拟人手法,从而更加形象地突出了春天来临的迅速,以及桃花的丰盛艳美。第二句采用三个连续的相同句式相互衔接,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同时“数” “编册” “纵宠”运用了拟人手法,从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鸟语花香,春意盎然的

19、景象,且音韵和谐,让人身临其境。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时,需要考生在把握文章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围绕题目进行多角度的归纳和概括,需要分点陈述。文章题目为“春之怀古” ,是对远古春天的某种怀念和想象,而文中不断出现这样的句子,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 “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亊”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 ,都说明了文中所描写的美好春天其实只是作者自己完美的构想罢了。当最后一段作者回望现实,看到“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时,她知道那样的春天在现代文明之下已经不复存在了, “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仍心

20、怀希望,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7【点睛】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分为以下几方面: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描写手法:白描,虚实,动静关系,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间接描写:衬托,烘托,渲染。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用典,对比、反衬,通感等等。遇到此类题目,根据文本选择恰当手法,并结合文本分析即可。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思 远 人 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7.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21、5 分)8. “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答案】7. 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8. 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解析】【7 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 ,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

22、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8 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吏诬诉, 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稍迁大理丞,岁中断久狱万七千人,时称平恕。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仁杰奏不应死,帝怒曰:“是使我为不孝子,必杀之。 ”仁杰曰:8“陛下之法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

23、主?”帝意解,遂免死。数日,授侍御史。左司郎中王本立怙宠自肆,仁杰劾奏其恶,有诏原之。仁杰曰:“陛下惜有罪,亏成法,奈何?臣愿先斥,为群臣戒。 ”本立抵罪。出为宁州刺史,抚和戎落,得其欢心,郡人勒碑以颂。时越王兵败, 支党余两千人论死, 仁杰疏曰:“此皆非本恶, 诖误至此。 ”有诏悉谪戍边。会为来俊臣所构,守者浸弛,即丐笔书帛,置褚衣中。谓吏曰;“方暑,请付家彻絮。 ”仁杰子光远得书,因免死。万岁通天中契丹陷冀州河北震动擢仁杰为魏州刺史前刺史惧贼至驱民保城修守具。仁杰至,曰:“贼在远,何自疲民?万一虏来,吾自办之,何预若辈?”悉纵就田,民为立祠。突厥入赵、定,时民多胁从于贼,贼已去,惧诛,逃匿

24、。仁杰上疏曰:“愿赦河北,一不问罪。 ”诏可。后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以问宰相,众莫敢对。仁杰曰:“匈奴犯边,陛下使梁王三思募勇士於市,逾月不及千人。庐陵王代之,不浃日,辄五万。今欲继统,非庐陵王莫可。 ”初,李昭德数请还太子,而后意不回,唯仁杰每以母子天性为言,故卒复唐嗣。后将造浮屠大像,度费数百万。仁杰谏曰:“物不天降,终由地出。不损百姓,且将何求?既失农时,是为弃本。 ”后由是罢役。圣历三年卒,年七十一。9.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是A. 有诏原之原:追究根源 B. 郡人勒碑以颂勒:刻C. 故卒复唐嗣卒:最终 D. 既失农时,是为弃本失:耽误10.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狄仁杰平

25、恕忠直的一组是仁杰子光远得书,因免死 仁杰奏不应死 此皆非本恶, 诖误至此 驱民保城,修守具 愿赦河北,一不问罪 既失农时,是为弃本A. B. C. D. 11.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万岁通天中/契丹陷冀州/河北震动/擢仁杰为魏州刺史/前刺史惧贼至/驱民保城/修守具B. 万岁通天中/契丹陷冀州河北/震动擢仁杰为魏州刺史/前刺史惧/贼至驱民/保城修守具C. 万岁通天中/契丹陷冀州/河北震动/擢仁杰为魏州刺史/前刺史惧/贼至驱民/保城修守具D. 万岁通天中/契丹陷冀州河北/震,擢仁杰为魏州刺史/前刺史惧贼至/驱民保城/修守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

26、确的是A. 狄仁杰体恤百姓,契丹攻陷冀州,他坚持让百姓回家种田:武则天想造佛像,他以误农时、弃根本为由加以劝阻。9B. 狄仁杰敢于直言劝谏。权善才、范怀义误用斧头砍伐昭陵的柏树,高宗很生气,要杀他们,狄仁杰上奏直谏,高宗免去二人的死罪。C. 狄仁杰忠于唐室,在立太子的关键问题上,他用招募勇士这件事把武三思和庐陵王做了对比,让武则天明白了人心所向。D. 狄仁杰能力出众,黜陟使阎立本惊异他的才干,推荐他做大理丞,他一年就决断了大量积压的案件,受到人们称赞。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陛下之法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会为来俊臣所构,守者浸弛,即丐笔书帛,置褚衣中。【答案】9.

27、 A 10. B 11. A 12. D 13. 陛下的法律本来就有差别,犯人不该死而处死他们,为什么呢?适逢狄仁杰被来俊臣诬陷,守卫逐渐松懈,就求笔写信,放进棉衣内。【解析】【9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做本题时,除了将实词放入上下文推断它的语境义,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也是判断正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A 项,原:原谅,赦免。这句话意思是,皇帝下诏原谅他。故选 A。【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准确判断主要信息,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句为子光所为,使狄仁杰免死,句为前刺使作为,句

28、是在建造佛像时的谏言,可以表现其“忠直” ,没有体现“平恕” 。故选 B。【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 “冀州” “河北”为两个地名, “冀州”作“陷”的宾语,之后断开,排除 BD;“贼至”作“惧”的宾语,之后断开,排除 C。这句话意思是:万岁通天年间,契丹攻陷冀州,狄仁杰被提拔担任魏州刺使。前任刺使惧怕敌人来到,驱谴百姓保卫城池,修缮守城器械。故选 A。【12 题详解】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

29、容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D 项, “黜陟使阎立本惊异他的才干,推荐他做大理丞”理解错误,由原文 “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稍迁大理丞” 可知,文中并没说做大理丞是阎立本推荐的。故选 D。【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首先浏览句子,看有无特殊句式,有无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以及通假之类的词语,然后将句子放回原文,结合上下文进

30、行翻译。翻译时一定注意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 (1)固,本来;差等,差别;至,到;致,施加,施行,在这里可意译为“判处” ;何,为什么。 (2)为所,表被动;构,诬陷;浸,逐渐;弛,松懈;丐,乞求。参考译文:狄仁杰字怀英,是并州太原人。他被小吏诬告,黜陟使阎立本召见讯问,为他的才能惊异。后来升任大理丞,一年中决断积压的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余人,当时人们称赞他公平宽恕。权善才,范怀义因误用斧头砍伐昭陵的柏树而犯罪,高宗下令杀他们。狄仁杰奏称他们不该被处死,皇帝生气的说:“这是使我成为不孝之子,我一定要杀了他们。 ”狄仁杰说:“陛下的法律本来就有差别,犯人不该死而处死他们,为什么呢?如今误伐一棵柏树而

31、杀死两位臣子,后世人们说陛下是什么样的君主呢?”皇帝情绪平静了,于是免去了他们的死罪。左司郎中王本立依仗恩宠肆意妄为,狄仁杰弹劾上奏他的罪行,皇帝下诏原谅他。狄仁杰说:“陛下怜惜有罪的人,使原有的法律受损,我愿意先被贬斥,作为群臣的警示。 ”王本立抵偿其罪。狄仁杰出京担任宁州刺使,抚慰戎族部落,郡中百姓刻碑来赞颂他。当时越王兵败,余党两千多人该判死罪。狄仁杰上书说:“这些人都不是本性恶劣,只是受牵累犯了错。 ”皇帝下诏让他们全部戍守边塞。适逢狄仁杰被来俊臣诬陷,守卫逐渐松懈,就求笔写信,放进棉衣内,对监狱吏说:“天气正热,请交给家中拆除棉絮。 ”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得信诉冤,于是免于死罪。万岁通

32、天年间,契丹攻陷冀州,狄仁杰被提拔担任魏州刺使。前任刺使惧怕敌人来到,驱谴百姓保卫城池,修缮守城器械。狄仁杰到任后说:“敌人在远处,为何自己先使百姓疲劳?万一敌人前来,我自己处理这件事,何必预先劳烦你们呢?”全部把百姓放回到田间,百姓为他建立祠堂。突厥入侵赵州,定州,11当时百姓很多都被胁迫跟着做坏事,贼人离开后,百姓害怕被杀,都逃跑藏起来了。狄仁杰书说:“希望赦免河北百姓,都不问罪。 ”皇帝答应了。武则天想立三思为太子,拿这件事情问宰相,众人都不敢回答。狄仁杰说:“匈奴侵犯边境,陛下让武三思招募勇士,过了一个月还不到千人。庐陵王代替他,不足十天就五万人。如今要继承皇位,非庐陵王不可。 ”当初

33、,李昭德多次请求迎还太子,但是武则天都不答应,唯有狄仁杰常以母子天性来劝说,所以最终恢复了唐朝继承人。武则天想要造大佛像,估计费用数百万钱。狄仁杰劝谏说:“物品不会从天而降,最终由土地产出。不损害百姓利益,又从哪里得到呢?已经耽误农时,是放弃根本。 ”武则天因此罢除了这次劳役。圣历三年去世,终年七十一岁。【点睛】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

34、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五、名句名篇默写(8 分)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_,_”两句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说法,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2)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驾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不知道哪里是尽头,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达到融合的境地的语句是: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 “_”;而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 “_ ”,所以不必羡慕江水和明月。(4)在

35、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 ”【答案】 (1).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2). 齐彭殇为妄作 (3).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4). 而不知其所止 (5).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6).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7). 亦余心之所善兮 (8). 虽九死其犹未悔【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分析语境,然12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固、诞 、殇、

36、冯、御、瞬 。六、语言文字运用15.下列各组诗句中,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蕴含的哲理最相近的一项是A.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B.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D.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思是经过千百次的寻觅,突然不经意间一次回头,却在灯火稀疏的地方发现了她。所以词句蕴含的哲理是:过长期的努力奋斗而无所收获,正值困惑难以解脱之际,突然获得成功的

37、心情。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乃恍然间由失望到愿望达成的欣喜。与此寓意最接近的是 D 项,“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尽日寻春,踏破芒鞋,入岭穿云,但却一直找不到春天的踪迹。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诗人寻春不得,兴尽而归,哪知道笑拈梅花而嗅,才发现春在枝头,已经昂然十分了-春天竟在自家的门庭内!故选 D。16.“月送花香浮小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选出下联中最好的一句A. 绿叶红花映山前 B. 风摇竹影到幽斋C. 梦随春风到天明 D. 风吹萤火到满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此类题,要根据句子的意境、对仗、形似和神似等方面综合考虑。如从意境方面,题干中上联

38、点出了月夜、花香飘荡、小院的意境;而 B 项竹影、幽斋所表现出的意境跟上联相吻合。从形似神似方面看,月对风,花香对竹影,也非常吻合。所以选 B。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道家所谓的“身重于物” ,是指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应摆正“名”(功名、权位)、 “利”13(金钱、货财)与“身”(生命)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只有摆正这三者的关系,清醒地认识到“ ”对人的生命的危害性,牢固地树立“身重于物”的生命理念,做到不为“外 物”(名、利)所累,才能做到“潇洒走一回” 。那么,如何摆正“名” “利”与“身”的关 系呢?三者相比,哪一个更为重要呢?( )。对此

39、,历来有两种 的人生价值取向: 一是世俗之人的“物重于身” ,即认为三者中,名与利重于生命;二是道家提出的珍惜生命、 爱护生命的“身重于物”的价值理念。在春秋战国的动乱时代,道家学派力倡“身重于物“的 价值观,在名利权势背后,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生发了人类的主体意识。这是一种 之论,在这里,老子对人类文明存在的问题做出剖析和反省,由物质文明造成的争利之 心和由道德文明造成的争名之心,激起人们对财富、权力、贤名的强烈占有欲,驱使人们去 争夺、盗窃、抢掠、杀害,以致出现了“重物轻身”的 的现象。对此,清代学者金 樱指出, “以外物言,无论功名富贵” ,主张“毋嗜欲杀身” 。17. 文中画横线

40、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在名利权势背后,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唤醒了人类的主体意识B. 在名利权势背后,召唤了人类的主体意识,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C. 在名利权势背后,唤醒了人类的主体意识,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D. 在名利权势背后,发现了人类自身的生命价值,召唤了人类的主体意识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每个人都要回答这个人生问题 B. 这是每个人都要回答的人生问题C. 这人生问题是每个人都要回答的 D. 这是都要回答每个人的人生问题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名缰利锁 大相径庭 骇人听闻 本末倒置B. 蝇

41、头微利 截然不同 骇人听闻 舍本求末C. 蝇头微利 大相径庭 耸人听闻 舍本求末D. 名缰利锁 截然不同 耸人听闻 本末倒置【答案】17. A 18. B 19. D【解析】【17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14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画线句中, “召唤”与“意识”搭配不当,应将“召唤”改为“唤醒” 。因此排除 BD 两项。句中顺序也不当,应该是先“发现”

42、 ,再“唤醒” 。因此排除 C 项。故选 A 项。【18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补写方法: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内容,把握文段层次;2.明确空缺句子所处的位置,判断补写句子与前后句的关系;3.勾画出能够选用或参照的信息;4.选词造句;5.串读检查。括号前面的内容是分析如何摆正“名” “利”与“身”的关系,三者相比,哪个更重要。括号内是对前文的总结性分析评论。应选 B 项,这是每个人都要回答的人生问题。 “这”指代前面所有的问题,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也是括号内应填句子的主语,因此排除 AC 两项。“这”是个人生问题, “人生问题”

43、是对“这”的定位和判断,因此排除 D 项,并且 D 项,“都要回答每个人的”作“人生问题”的定语,表达很晦涩,不流畅。故选 B 项。【19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名缰利锁,比喻名利束缚人就像缰绳和锁链一样。蝇头微利,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语境表达的是名利对人的束缚。因此应选用“名缰利锁”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大相径庭,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语

44、境表达的是历来流行的两种人生价值取向没有共同之处,一是“物重于身” ,即认为三者中,名与利重于生命;一是道家提出的珍惜生命、爱护生命的“身重于物”的价值理念。因此应选用“截然不同” 。骇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不好的事情) 。耸人听闻,意思是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语境表达的是道家学派力倡“身重于物“的价值观让人听了很震惊,惊异,因为这个观点与世俗的价值观完全不同。而这种观点又不是指不好的事,因此应选用“耸人听闻”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舍本求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语境表达的是按道家

45、观点,人们本应“重身轻物” , “身”是主要的, “物”是次要的。可是,事实上,人们是“重物轻身” ,把主要和次要的弄颠倒了。因此应选用“本末倒置” 。故选D 项。【点睛】成语使用要注意几个方面。1不要望文生义。成语误用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对15成语一知半解,以今律古。如“文不加点、明日黄花、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五风十雨、狗尾续貂”等。2注意感情色彩的区别。如“有口皆碑、方兴未艾、无所不至、过江之鲫、粉墨登场”等。3注意适用对象。许多成语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不能乱用。如“大言不惭、天花乱坠、豆蔻年华、美轮美奂、汗牛充栋”等。4注意谦敬成语。如“抛砖引玉、鼎立相助、敬谢不敏、蓬荜生辉”等。5注

46、意两用成语。如“想入非非、异想天开、灯红酒绿、一针见血”等。6注意有的成语不能跟宾语。如“出奇制胜、漠不关心、求全责备”等。7还有一类成语,其本身已经含有的意思在文中再加以阐述而导致重复或者出现矛盾。如“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妄自菲薄自己、三令五申地强调、一天天地日臻完善、一个莘莘学子”等。考生要注意普通成语与熟语的合并考查,重视含有近义、双义、多义的成语与熟语,注意准确区分其或本义、或喻义、或引申义、或感情色彩的使用特征。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扇不在大,有品则名。扇艺术,集中国书韵之妙,享华夏画魂之美。这盖因扇艺术与文人情趣相勾连,消暑纳凉, 。扇中思绪,似言似语;哲言

47、靓画,摇曳生姿。这些书画流韵,与扇子的手持功用刚好相合。一般来说,扇面之书画创作,以美态愉悦于人;而制作裱糊之时,却以精妙工艺潜化自身。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新会火画扇、自贡竹丝扇,江苏麦秆扇, 。书画家在扇面作字取景,不求形似,但求神韵。飘逸造清凉,执扇祛暑气。汉字的神韵,在名扇中可谓 。 晋书有言,大书法家王羲之居住蕺山,遇一卖扇老妪。 ( ) , 慨然题字。老妪看着白扇变墨扇,怕更为难卖。王羲之劝她不必担心,尽管去卖。竟是市人见之,出价十倍争买。缘是书扇文字,行气纵横,无限匠心留其中。明代大书家祝枝山,曾喻书扇为美女舞于瓦砾,乃盆景之象。其实,书扇环肥燕瘦,气候虽小,却能做到风云际会。

48、吴子深、张大千等人的行书扇,文字如神龙升腾,达数十万港元之高价,令世人刮目。任伯年和赵之谦联袂的扇面,墨笔与金石同在,似有高格名士相谈,更价值不菲。喜好收藏明清闺秀折扇小楷的张中行,最爱其“形娟秀而神柔婉” 。明清的书法扇面,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有薛素素、黄媛介、叶小鸾、周淑禧、李陀那、董小宛和马守真,16或闺阁气韵,或工笔娟秀,或运风挟雷。20.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千娇百媚 声名遐迩 鬼斧神工 天马行空B. 风情万种 声名遐迩 巧夺天工 龙飞凤舞C. 风情万种 如雷贯耳 鬼斧神工 龙飞凤舞D. 千娇百媚 如雷贯耳 巧夺天工 天马行空2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

49、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王羲之看到很少有人买老妪的扇子 B. 王羲之看到老妪的扇子很少有人买C. 王羲之惜其扇少人问津 D. 王羲之非常同情老妪2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明清的书法扇面,女性手迹是最出众的B. 明清的书法扇面中,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C. 最出众的明清书法扇面,是女性手迹的D. 明清最出众的书法扇面,是女性手迹的【答案】20. B 21. C 22. D【解析】【20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第一处,千娇百媚:形容女子姿态长得美丽动人。风情万种:原意指人的仪表举止,多指女性,意思说这个人的仪表举止有很多种,也可用于形容美丽的风景。此处是用来形容扇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