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 讲 古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商鞅变法 (一)变法背景1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1)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2)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改革变法。(3)军事上:春秋争霸,战国兼并,诸侯割据混战。(4)思想文化上:文化繁荣, “百家争鸣” ,其中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武器。2具体原因(1)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3)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4)商鞅的
2、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二)变法内容措施 内容 影响废井田、开阡陌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使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以农求富统一度量衡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对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促进作用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保证了社会统治秩序,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使秦国的兵源得到保证普遍推行县制 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加强集权制订秦律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
3、扩大了统治基础思想控制 “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思想控制,也压制了人民的思想,使我国文化典籍遭受重大损失2改革旧俗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室居住;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发展了小家庭生产,有利于增加国家赋税,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三)变法评价1积极作用(1)政治上: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3)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2历史局限(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苛。(2)加重了广大人民
4、所受的剥削与压迫。(3)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四)变法成功的原因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2改革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重要因素)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改革背景1有利条件(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2)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2社会矛盾(1)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2)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3)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二)改革内
5、容概况时期 措施 内容 作用3推行均田制与租调制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设立三长制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建立各种新制度整顿吏治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筹集和发放北魏吏治有所好转迁都洛阳 公元 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打击了保守势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融合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推行汉化措施 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
6、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巩固了北魏统治(三)改革评价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四)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1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发展了汉族文化。2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3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文
7、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讲,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4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五)比较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孝文帝改革 商鞅变法不同点 目的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4侧重点 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侧重于富国强兵相同点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都受到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碍,结果都取得了成功王安石变法 (一)历史背景1社会危机(1)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
8、锐。(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宋初集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并加剧了积贫积弱的局面。(3)封建统治出现危机:农民反抗斗争不断,财政入不敷出。2有利条件(1)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2)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二)变法内容项目领域 措施 内容 作用青苗法青黄不接之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保证灌溉,防洪抗灾募役(免役)法纳钱代役有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市易法 在东京设市易务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
9、例外增加了政府收入,农民得到实惠经济上富国之法(改变积贫局面)均输法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节省费用,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保甲法 把农民编为保甲,实行连坐法 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军事上强兵之法 (改变积弱局面)保马法 鼓励百姓养马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的质量和数量5将兵法 在各路设“将”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军器监 监督制造兵器 武器的产量、质量提高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诸科,改革进士科;设明法科整顿太学编纂教科书,太学生成绩优异者直接为官,设专门学校政治上取士之法 (培养变法人才)唯才用人 重改革、破成规有利于选拔和培养人才;有利于推动改革;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三)改革评
10、价1历史作用(1)积贫局面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2)积弱局面的改善: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2历史教训(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4)改革家要有远见的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魅力。(四)正确认识王安石变法1从背景看: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面临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2从内容看:主要是调节农民、封建国家与大
11、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3从措施和结果看: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因此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之下,新法很快被废除。4从性质看: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5从目的看: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6综合来看:这场变法在当时取得一定成效。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局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61商鞅自魏国入秦,宣讲法家理论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励军功等发展战略,被秦孝公任命为左庶长,支持变法。商鞅被秦孝公重用的关键在于
12、( )A秦孝公下决心要变法图强B当时群雄并起争霸战争不断C变法主张迎合了现实需要D奴隶主贵族势力已普遍衰落解析:选 C 由材料可知商鞅入秦宣讲法家理论从而被秦孝公重用,说法商鞅被秦孝公重用的关键在于商鞅的变法主张迎合了秦国的现实需要,故 C 项正确。2商鞅认为“一教则下听上” ,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因此对民众必须加强“法治”教育。这主要反映了商鞅( )A力图建立并维护专制局面B竭力提高民众的法治观念C主张统治者要有民本意识D重视教育和法治的统一性解析:选 A 根据材料“商鞅认为一教则下听上 ,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因此对民众必须加强法治教育”可知,商鞅力图通过
13、法律来加强专制君王的统治,故 A 项正确。3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这是因为这次改革( )A结束了分裂状态 B为民主制的发展奠基C促进了民族融合 D改变了国家贫弱局面解析:选 C 材料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中国统一的步伐,结合改革措施可知原因在于其促进了民族融合,故选 C 项;北魏孝文帝并没有结束当时中国分裂的状态,A 项错误;B、D 两项与“统一”并无关联,排除。4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行了( )A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 B募役法和保甲法C将兵法和均输法 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
14、新法解析:选 A 题干中“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 ,结合设问“为根本上解决问题”和所学知识,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的实施,既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有利于国家增加财政收入,故 A 项正确。5王安石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等,初入学为外舍生经年考月试便能逐渐升为上舍生;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可以免试授官,中等的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殿试后也可授官,从而使学校教育与仕进的结合更加紧密。这反映了王7安石教育改革的特点是( )A教育与仕进相结合 B提高教学质量C培养变法人才 D培养实用人才解析:选 A 材料核心是“使学校教育与仕进的结合更加
15、紧密” ,故 A 项正确;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变法人才、培养实用人才只是教育改革的目的,不是特点,故 B、C、D 三项错误。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公元前 361 年,商鞅带着实践法家思想的梦想投奔秦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商鞅变法拉开了序幕。农耕是强国之道,战争是称霸之路。秦国决心以发展农业为手段来实现称霸天下的梦想。而在秦孝公和商鞅这两位变法主角的背后,却是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深刻矛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始于公元前 342 年的商鞅变法,就成为秦国能否由弱小走向强盛的重要标志。从“秦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阡陌,东雄诸侯”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商鞅变法最基本的内容,是强化军事
16、力量,发展农业生产。短短 20 年,秦国便从一个为六国所不齿的西戎小国一跃而激变为战国七雄之首。摘编自纪录片大秦岭第一集 宏基伟业解说词(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措施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化解“游牧与农耕两种文明的深刻矛盾”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的实质。(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答案:(1)特点:农战结合(耕战结合);依法治国(实行法治)。(2)措施: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鼓励贵族建立军功;普遍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移风易俗。实质:封建化。(3)废
17、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据魏书拓跋澄传记载:在一次朝会之后,孝文帝命令左右侍从退下,对任城王拓跋澄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今山西大同),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当时北魏官方用的是鲜卑文,今已不存),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任城以为何如?”拓跋澄对这件事非常赞叹。但事物从来都是有两面性的,对此,清人赵翼看得清楚。他在其著作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
18、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之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一传而宣武,再传而孝明,而鼎祚移矣。盖徒欲以文治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8弛也。 ”孝文帝迁都改风,结果导致武备松弛,虽然他想以文治比肩古代贤王,但事实是孝文帝迁都以后,国势便开始衰落。三十四年以后,北魏瓦解。摘编自潘元超孝文帝改革北魏迁都洛阳豪赌国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迁都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否同意清朝学者赵翼的观点?请说明理由。答案:(1)原因: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改革会受阻;经济上,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军事上,受北方强敌柔然的侵扰,很不安全;地理上,平城地理位置
19、遥远,管理中原有困难;文化上,洛阳汉文化发达,迁都便于接受汉族先进文化。(2)同意,理由:孝文帝改革放弃了本民族的文化,丧失了本民族的优势;以文治完全取代武功,致使武备松弛,导致国势衰落;迁都导致统治阶层的内部分裂,激化社会矛盾。不同意,理由:孝文帝迁都有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了统治;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8免役法和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推行全国、贯彻始终的法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王安石的一些变法令上,往往有“皆以为民” “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的言论。在他秉政期间,发布的第一道免役令规定,开封府的乡村四、五等户不纳役钱。可是在向全国推行时,乡村下户被变法派
20、很普遍地强加了役钱负担。待到役钱收入固定下来,宋廷又变相恢复了差役。在乡役方面既出免役钱,又服差役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南宋末。青苗法公布时宣称“公家无所利其入” “依陕西青苗例钱”不收利息。在各地推行时,有的收息二分,有的收息三分,而且坊郭户和乡村上户都被抑配青苗钱。农民在纳苗、役钱时大量支付钱币,使得“钱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 。大臣孙傅后来对宋钦宗说:“祖宗法惠民,熙丰(宋神宗年号)法惠国。 ”摘编自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的动机,分析免役法和青苗法实施的实际效果。(2)据材料归纳免役法和青苗法推行过程中的共同问题,据此谈谈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启示。答案:
21、(1)动机:富国强兵;保护农民利益。实际效果: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农民的劳动时间并未得到保证;造成钱荒,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2)共同问题:强行摊派;失信于民。启示:改革要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改革要坚持顶层设计与有效执行相结合。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材料 北魏短暂统一北方后,分裂为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以宇文泰为首的西魏(北周)统治集团进行了军事改革,建立起府兵制度。宇文泰设置六个柱国大将军,以合周礼六军之制。周武帝宇文邕时,将柱国统帅的兵士改称为侍官,使兵士具有皇帝卫队的性质。士兵最初由豪强子弟充任,后以平民子弟为主。士兵装备自给,免除课税,战时打仗,闲隙农耕,有了兵农合一的趋势。府兵制的确立是北周军制的重大改革,周武帝死后,北周大权落入外戚杨坚手中。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周府兵制改革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周府兵制改革的主要影响。答案:(1)融合汉族礼制;削弱武将权力,加强皇权;兵农合一。(2)增强了部队的战斗能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兵农合一有利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恢复;为隋朝统一奠定基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