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29.240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 / GDW 1571 2014 代替 Q / GDW 571 2010 大截面导线压接工艺导则 Crimping technology guide for large cross-section conductor 20141015发布 20141015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 Q/GDW I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一般规定 1 5 压接前的准备 2 6 导线接续管压接 3 7 导线耐张线夹压接 6 8 液压操作规定与质量检查 9 编制说明 10 Q/GDW 15712014 II
2、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Q/GDW 571-2010,与 Q/GDW 571-2010 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增加了钢芯对接接续工艺; 增加了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的压接工艺; 修改了钢芯铝绞线钢芯搭接操作工艺;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部、北京送变电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万建成、孙涛、朱宽军、郎福堂、赵江涛、刘臻、司佳钧、贾聪彬、朱任翔、牛海军、刘玉杰、郑怀清、周立宪、刘龙、王二江; 本标准 2010 年首次发布, 2014 年第一次修订。 Q/GDW 15712014 1 大截面
3、导线压接工艺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架空送电线路用大截面导线的压接工艺。 本标准适用于架空送电线路所采用的大截面导线。大跨越导线和其它导线的压接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79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GB/T 2314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 2317.1-2008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 第 1 部分 机械试验 GB 50233 110 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4、本文件。 3.1 大截面导线 large cross-section conductor 以多根镀锌钢线或铝合金绞线为芯,外部同心螺旋绞多层硬铝线,导体标称截面不小于 800mm2。 3.2 顺压 crimping from one side of splice to anthother 从(牵引场侧)接续管铝管的拔梢端(含拔梢)开始连续施压至压接定位印记;跨过不压区从压接定位印记开始连续施压至接续管铝管的另一侧拔梢端(含拔梢)。 3.3 倒压 crimping from the thin end of strain clamp 从耐张线夹铝管的拔梢端开始连续施压至压接定位印记。 3.4 导线
5、设计计算拉断力 design calculation tensile force 等同于设计使用拉断力,为导线额定拉断力( RTS)的 95。额定拉断力由 GB/T 1179 查取,或由相关文件给定。 3.5 预偏 premore against crimping direction 在穿管时,将倒压的耐张铝管向施压顺序的反方向移动铝管伸长量长度,将顺压的接续铝管向施压顺序的反方向移动铝管伸长量长度的一半,以补偿因铝管压接而产生的伸长量;预偏值是指倒压和顺压前分别按试验得到的铝管伸长量的经验值。 4 一般规定 4.1 在操作前,应编制压接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中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导线的
6、具体规格及有关参数; b)所采用的液压管的外形与尺寸(包括公差) ; c)各种压接管压前在导线“定位印记”用到的量尺尺寸; d)耐张线夹钢锚环与铝管引流板相对位置的要求; Q/GDW 15712014 2 e)压接机型号及压接模具规格; f)压接管压后尺寸等要求; g)压接每次合模时的压强参考值; h)施工流程和工艺设计; i)其它特殊要求。 4.2 液压施工的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持有操作许可证方能进行操作。 4.3 操作人员应在操作前经过技术交底,在操作时应有质量检查人员在场进行监督。 4.4 应对所用导线的规格、结构以及金具外观、尺寸、公差进行检查,应与作业指导书要求相符。测量各
7、种内外直径时,应使用精度不低于 0.02mm 的游标卡尺,测量长度时可采用钢尺。导线的外观、尺寸、公差应符合 GB/T 1179 的要求;金具外观、尺寸、公差应符合 GB/T 2314 的要求。 4.5 导线的受压部分压接前应圆整完好,距管口 15m 范围内不存在需要处理的缺陷。 4.6 导线端部在切割前应校直,并采取防止散股的措施。切割时应与轴线垂直,切断铝股时不应伤及钢芯或铝合金芯。 4.7 量尺画印的定位印记在画好后应立即复查。 4.8 耐张线夹铝管与钢锚凹槽处压接时,应从铝管压接标记处钢锚凹槽端部开始,并覆盖所有凹槽。 4.9 在完成耐张线夹倒压与接续管顺压压接后,应保证铝股端面不顶压
8、钢管。 4.10 在架线施工前应按要求制作导线压接试件, 经对试件进行工艺性评定合格后方可进行握力试验。工艺性评定内容包括导线外观无明显的松股、背股,压接管弯曲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握力值应达到相应标准的要求,并已通过试验获得预偏值。 5 压接前的准备 5.1 液压设备的准备 5.1.1 液压机的选用 根据导线接续管、耐张线夹、引流线夹及钢锚的外形尺寸,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铝模、钢模及液压机的类型。 5.1.2 钢模标准尺寸 a)对边距:考虑压后金属的弹性变形及尽量减少压后飞边的出现,且最大尺寸不能超过本标准的最大允许值,对边距按下式设计: 0.10.20.86SD ( 1) b)压口长mL 值( m
9、m)按下式计算: mkPLHB D( 2) 式中: P 液压机出力, N; k 液压机使用系数( 1000kN 液压机: k =0.09; 2000、 2500、 3000kN 液压机: k =0.08) ; HB压接管材料的布氏硬度, N/mm2; D压接管标称外径, mm。 5.2 液压设备检验 5.2.1 在使用液压设备之前,应检查其完好程度,油压表应处于有效检定期内。 5.2.2 在使用液压设备之前,应检查模具的使用状况和模具的尺寸。 5.3 清洗 5.3.1 接续管、耐张线夹和引流线夹在使用前应清洗管内壁的油垢,清除影响穿管的锌疤与焊渣。清Q/GDW 15712014 3 洗后短期内
10、不使用时,应将管口临时封堵,并以包装物加以封装。 5.3.2 对去除铝线后裸露的芯线部分应清除残留的油垢,清除后应进行检查,确认不存在任何残留物后方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穿管工序。穿管前应清除导线外表面的油垢,对于先套入接续铝管或耐张铝管端的导线应不短于铝管套入部位,对于用于接续的另一端导线的清除长度应不短于压接长度的 1.2 倍。 5.4 涂电力脂 涂电力脂的范围为铝股进入铝管部分;将电力脂薄薄地均匀涂上一层,以将外层铝股覆盖住;用钢丝刷沿绞线轴线方向对已涂电力脂部分进行擦刷,将液压后能与铝管接触的铝股表面全部刷到。 6 导线接续管压接 6.1 接续管钢管的穿管方式 6.1.1 钢芯搭接式的接续管
11、穿管前剥铝线 钢芯搭接式的接续管穿管前剥铝线如图 1 所示。 a)用钢尺测量接续管钢管的实长 L1及接续管铝管的实长 L2; b) 用钢尺自导线端头 O向线内量 L1 L1 L2 65 并标定为 P 点, 在 P 点用绑线或卡箍扎牢 ( L1伸长量, L1约为 L1的 11%) ; c)将需接续的一根导线 P1处绑线或卡箍解开,将接续管铝管套入,铝管穿入时顺铝线绞制方向,向内旋转推入直至露出铝线端头; d)自导线端头 O向线内量 L1 L1 25mm 处标记为 N; e)在 N 处向线内量 20mm 标记为 P1,在 P1处用绑线或卡箍扎牢; f)在 N 处切断铝线,并将 P1处绑线或卡箍解开
12、。 6.1.2 钢芯对接接续管穿管前剥铝线 钢芯对接接续管穿管前剥铝线如图 2 所示。 a)用钢尺测量接续管钢管的实长 L1及接续管铝管的实长 L2; b)用钢尺自导线端头 O 向线内量 0.5( L1 L1) L2 65 并标定为 P 点,在 P 点用绑线或卡箍扎牢( L1约为 L1的 11%) ; c)将需接续的一根导线 P1处绑线或卡箍解开,将接续管铝管套入,铝管穿入时顺铝线绞制方向,向内旋转推入直至露出铝线端头; d)自导线端头 O向线内量 0.5( L1 L1) 25mm 处标记为 N; e)在 N 处向线内量 20mm 标记为 P1,在 P1处用绑线或卡箍扎牢; f)在 N 处切断
13、铝线,并将 P1处绑线或卡箍解开。 1导线 图 1 剥铝线图(用于搭接式接续管) 1导线 图 2 剥铝线图(用于对接式接续管) Q/GDW 15712014 4 6.1.3 接续管钢芯搭接穿管 接续管钢芯搭接穿管如图 3 所示: a)将一端已剥露的钢芯表面残留物全部清擦干净后进行钢芯搭接,对于 7 股钢芯应全部散开呈散股扁圆形,对于 19 股钢芯应散开 12 根层钢线,保持内部 7 股钢芯原节距钢芯; b)自钢管口一端下侧向钢管内穿入后,另一端钢芯保持原节距状态,自钢管另一端上侧向钢管内穿入,注意是相对搭接穿入不是插接,直穿至两端钢芯在钢管管口露出 12mm 为止。 1导线;2接续管钢管;3接
14、续管铝管;P 1绑线或卡箍 图 3 接续管钢管穿管方式(搭接) 6.1.4 接续管钢芯对接穿管如图 4 所示: a)测量钢芯穿入钢管长度,并在钢芯上做定位标记; b)将已剥露的钢芯表面残留物全部清擦干净后进行钢芯对接接续工作,保持钢芯原节距,自钢管口一端穿入,穿入长度为钢管长度一半; c)另一端钢芯以同样方式从钢管另一侧穿入,检查两侧钢芯穿入长度一致。 1导线;2接续管钢管;3接续管铝管;P 1绑线或卡箍 图 4 接续管钢管穿管方式(对接) 6.1.5 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的铝合金芯采用对接方式接续, 其剥铝线与穿管工艺参考钢芯对接工艺。 6.2 接续管钢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 6.2.1
15、钢芯搭接式钢管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 钢芯搭接式钢管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 5 所示。 12 31导线;2接续管铝管;3钢芯搭接式接续管钢管; ()施压序号 图 5 导线钢芯搭接式钢管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 a)首先检查接续管钢管内钢芯是否符合要求; b)第一模压模中心应与接续管钢管中心相重合,然后分别依次向管口端连续施压。由一侧压至管口后再压另一侧。 6.2.2 对接式钢管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 对接式钢管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 6 所示。 Q/GDW 15712014 5 12 43 51导线;2接续管铝管;3对接式接续管钢管; ()施压序号 图 6 导线钢芯对接式钢管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 a)首先检查
16、接续管钢管内钢芯是否符合要求; b)第一模压模中心应与接续管钢管中心相重合,然后分别依次向管口端连续施压。由一侧压至管口后再压另一侧。 6.2.3 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的铝合金芯采用对接方式接续, 其铝合金管的压接工艺参考钢芯对接工艺。 6.3 接续管铝管的穿管方式 接续管铝管的穿管方式如图 7 所示。 a)当接续管钢管(铝合金管)压好后,用钢尺量 NN L3,记录 L3的长度; b)用钢尺自切割印记 N 分别向导线两侧量取231()2NA L L处画铝管定位印记 A; c)将铝管沿外层铝线绞制方向松开绑线或卡箍 P1,向另一端旋转推入后,松开另一端绑线或卡箍 P1,继续推入直至铝管两管口与
17、铝线上两端定位印记 A 重合为止; d)穿管后旋转铝管使铝股复位、紧密; e)画压接印记,在接续管铝管上从 A1向管内量取1231()2AB L L处画铝管压接印记 B1,从A2向管内量取2231()2AB L L处画另一个铝管压接印记 B2。 f)预偏,在牵引场侧导线上从 A 点向牵引侧量 L4标记为 A1,将铝管管口从 A 点调整对齐到 A1,在另一侧管口导线上作标记 A2。 注:此步骤的目的是为顺压接续管预留伸长余量,压接时应从 A1侧开始压接。 a)预偏前 b)预偏后 1导线;2接续钢管(或铝合金管) ;3接续管铝管 图 7 接续管铝管的穿管方式 6.4 接续管铝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
18、 大截面导线接续管铝管宜采用顺压方式。 导线接续管铝管顺压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 8 所示。 Q/GDW 15712014 6 不压区910111213141516123456781导线;2接续管钢管(或铝合金管) ;3接续管铝管; ()施压序号 图 8 导线接续管铝管顺压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图 a)首先检查导线接续管铝管的两端口与定位印记 A1及 A2是否重合; b)内有接续管钢管部分( N 到 N 处)的接续管铝管为不压区,第一模压在直线接续管铝管的管口 A1压接至压接位置 B1,然后另一侧从压接定位印记 B2处开始施压,连续压至管口 A2。 7 导线耐张线夹压接 7.1 钢锚穿管方式
19、7.1.1 耐张线夹穿管前剥铝线 耐张线夹穿管前剥铝线如图 9 所示. a)用钢尺测量耐张线夹钢锚的压接部位长度 L5,耐张线夹铝管长度 L6; b)用钢尺自导线线端头 O 向线内量 L5 L5 L6 65mm 处以绑线或卡箍扎牢并标记为 P(耐张线夹钢锚的压接部位伸长量 L5约为压接部位实长 L5的 18%;耐张线夹铝合金管伸长量 L5约为铝合金管长度 L5的 14%) ; c)将耐张线夹铝管套入,铝管顺铝线绞制方向,向内旋转推入直至露出铝线端头; d)自导线端头 O 向线内量 L5 L5 25mm 处标记为 N; e)在 N 处向线内量 20mm 标记为 P1,在 P1处用绑线或卡箍扎牢;
20、 f)在标记 N 处切断铝线。 1导线; P、P 1绑线或卡箍 图 9 剥铝线图(用于耐张线夹) 7.1.2 钢芯铝绞线的耐张线夹钢锚穿管如图 10 所示 ,将钢芯向耐张线夹钢锚管口穿入,穿入时应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至管底(若剥露的钢芯已不呈原绞制状态,应先恢复其至原绞制状态) ,在钢管端部芯线处标记 A。 1导线;2耐张线夹钢锚;3耐张线夹铝管;P1绑线或卡箍 图 10 钢锚穿管图(用于钢芯铝绞线) Q/GDW 15712014 7 7.1.3 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的耐张线夹钢锚穿管如图 11 所示 ,将钢锚向 过渡 铝合金管的一侧穿入至极限位置;将铝合金芯向 过渡 铝合金管的另一侧管口
21、穿入,穿入时应顺绞线绞制方向旋转推入(若剥露的铝合金芯已不呈原绞制状态,应先恢复其至原绞制状态) ,直至铝合金芯抵到钢锚,在 过渡 铝合金管端部的芯线处标记 A。 1导线;2耐张线夹钢锚;3过渡铝合金管;4耐张线夹铝管;P1绑线或卡箍 图 11 钢锚穿管图(用于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 7.2 导线耐张线夹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 7.2.1 导线钢管耐张线夹钢锚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 导线钢管耐张线夹钢锚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 12 所示。 1231导线;2耐张线夹钢锚;3耐张线夹铝管; ()施压序号 图 12 钢锚的施压顺序图(用于钢芯铝绞线) a)首先检查耐张线夹钢锚压接部位与芯线上的定位印
22、记 A 是否重合; b)第一模自耐张线夹钢锚长圆环侧开始,依次向管口端连续施压。 7.2.2 导线铝合金管耐张线夹钢锚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 导线铝合金管耐张线夹钢锚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 13 所示。 12341导线;2耐张线夹钢锚;3过渡铝合金管;4耐张线夹铝管; ()施压序号 图 13 钢锚的施压顺序图(用于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 a)首先检查 过渡 铝合金管端部与芯线上的定位印记 A 是否重合; b)第一模自耐张线夹钢锚长圆环侧开始,依次向管口端连续施压。 7.3 耐张线夹铝管穿管 7.3.1 穿耐张线夹铝管及压接位置确定 穿耐张线夹铝管及压接位置确定如图 14 所示: a)当钢锚压
23、好后,在铝管所能穿到钢锚极限位置处画一定位印记 B; b)在耐张线夹钢锚压接末端处标记 C,测量 BC 长度为 L7,测量 B 到铝线端头的距离 BN 长度为L8; c)将铝管顺铝绞线绞制方向,向耐张线夹钢锚端旋转推入至绑线或卡箍,松开绑线或卡箍 P,继Q/GDW 15712014 8 续推入直至耐张线夹铝管耐张侧管口与 B 重合为止,在导线侧管口处导线上作标记 D; d)穿管后旋转铝管使铝股复位、紧密; e)画压接印记,在耐张铝管上从钢锚侧管口向内量 L7并标记为 C,从钢锚侧管口向内量 L8并标记为 E; f)预偏,从 D 点向导线量取 L9标记为 D1,将铝管管口从 D 点调整对齐到 D
24、1,在耐张钢锚侧耐张铝管管口处导线上作标记 B1。 注:此步骤的目的是为倒压耐张线夹预留伸长余量。 a)预偏前 b)预偏后 图 14 耐张线夹铝管穿管图 7.3.2 耐张线夹钢锚环与铝管引流板的相对方位确定 a)液压操作人员根据该工程的压接作业指导书,确定耐张线夹钢锚挂环与铝管引流板的方向,在耐张线夹钢锚与铝管穿位完成后,分别转动耐张线夹钢锚和铝管至规定的方向; b)耐张线夹钢锚环定位:用标记笔自耐张铝管至钢锚画一直线,压接时保持耐张铝管与钢锚的标记线在一条直线上。 7.4 导线耐张线夹的铝管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 耐张线夹铝管倒压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如图 15 所示。 9不压区101234567
25、8()施压序号 图 15 导线耐张线夹铝管倒压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图 a) 首先检查耐张线夹铝管与导线上的定位印线 D1, 及与耐张线夹钢锚上的定位印记 B1是否重合; b)检查耐张线夹铝管上的不压区定位印记 C、 E 是否标注; c)第一模压在耐张线夹铝管拔梢端的铝管出口处,从 D1压接到 E; d)施压前应调整引流板与钢锚环的夹角,压接时保持耐张铝管与钢锚的标记线在一条直线上,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e)跨过不压区,用量尺确认钢锚凹槽端头是否与 C 点重合。当有误差时,从新印记起压到规定Q/GDW 15712014 9 尺寸。在此位置施压一模或两模。 8 液压操作规定与质量检查 8.1 液压操
26、作规定 8.1.1 液压时所使用的压模应与压接管相配套。凡上模与下模有固定方向时,应有明显标记,液压机的缸体应垂直地面,并放置平稳。 8.1.2 压接前,首先确认液压管位置正确,检查定位印记是否处于指定位置,压接操作人员双手把住管、线后合上模。此时应使导线与压接管保持水平状态,并与液压机轴心相一致,以避免管受压后产生弯曲,然后开动液压机。 8.1.3 液压机的操作应使每模合模,且多模压接应连续完成。 8.1.4 施压时相邻两模重叠应不小于 5mm。 8.1.5 各种压接管在第一模压好后应检查压后对边距尺寸,符合标准后再继续液压操作。 8.1.6 压模应进行定期检查,如有变形或磨损时应予以更换。
27、 8.1.7 当压接管压完后有飞边时,应将飞边锉掉,铝管应锉为圆弧状,同时用细砂纸将锉过处磨光。管子压完后因飞边过大而使对边距尺寸超过规定值时,应将飞边锉掉后重新施压。 8.1.8 钢管压接后对锌皮脱落处应涂富锌漆以防生锈。 8.2 检验性试件检查 a)架线工程开工前应针对该工程实际使用的导线相应的液压管和配套的液压机及压接钢模,按本标准规定的操作工艺制作检验性试件。每种形式的试件不得少于 3 根,允许接续管与耐张线夹做成一根试件。依据 GB/T 2317.1 的要求开展握力试验。 GB50233 中规定,线路中试件的握着力均不应小于导线设计计算拉断力的 95。 b)如有一根试件的握力值未达到
28、规定,应查明原因,改进后做加倍的试件再试,直至全部合格。 c)同一工程中,各施工标段所使用的导线接续管、耐张线夹、引流线夹、液压设备、钢模相同(或不论相同与否) ,施工单位如果不同,应以施工标段为单位,进行上述项目的试验。 8.3 液压管压后尺寸检查 8.3.1 各种液压管压后对边距尺寸 S( mm)的允许最大值为: S=0.860D+0.2 (3) 式中: D压接管实际外径, mm。 但三个对边距只应有一个达到允许最大值,超过此规定时应更换钢模重压。 8.3.2 钢管压接后钢芯应露出钢管端部 3mm 5mm。 8.3.3 凹槽处压接完成后,应采用钢锚比对等方法校核钢锚的凹槽部位是否全部被铝管
29、压住。 8.4 其它质量检查 8.4.1 液压后铝管不应有明显弯曲,弯曲度超过 1应校正,无法校正割断重新压接。 8.4.2 各液压管施压后,操作者应检查压接尺寸并记录,经自检合格并经监理人员验证后,双方在铝管的指定部位打上钢印。 Q/GDW 5712014 10 大截面导线压接工艺导则 编 制 说 明 Q/GDW 5712014 11 目 次 1 编制背景 12 2 编制主要原则 12 3 与其它标准文件的关系 12 4 主要工作过程 12 5 标准结构及内容 13 6 条文说明 13 Q/GDW 5712014 12 1 编制背景 2010 年前,国内用到的最大导线截面为 720mm2,铝
30、股为三层结构; 1000mm2大截面导线的研制成功并投入工程运用将开创我国使用四层铝线的大截面导线作为架空导线的时代。依据 SDJ 226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进行 1000mm2大截面导线压接时,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松股现象,表明该规程已不能适应四层铝线的液压施工,为了 1000mm2大截面导线的工程应用开展了压接工艺研究工作。本标准将 1000mm2大截面导线的压接工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形成压接工艺指导性文件, 对宁东 -山东 660kV 直流输电示范工程的参建单位进行培训, 通过 14 个施工单位在全线 1300 km 线路上压接实践,总结经验、修正不足,将压接工艺指导性
31、文件上升为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571-2010大截面导线压接工艺导则 。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下达 2014 年度公司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国家电网科 201464 号)安排,组织开展了大截面导线压接工艺导则的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工作在原导则的基础上,结合 1250mm2与 1520mm2导线压接研究,增加了钢芯对接接续工艺、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的压接工艺,同时修改了钢芯铝绞线钢芯搭接的部分操作工艺,形成了 Q/GDW 1571-2014。 2 编制主要原则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专项任务的要求,在广泛调研和认真总结大截面导线液压施工工艺的基础上,修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体现了创新
32、性和传承性的统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 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本标准未有特别指出的内容,遵照现行标准执行。本标准编写过程中参考引用了以下标准: GB/T 1179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 GB/T 2314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 2317.1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 第一部分 机械试验 GB 50233 110 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4 主要工作过程 2014 年 1 月,建立标准修订工作组,明确修订工作总体目标,落实人员工作内容,开展前期研究工作。 2014 年 2 月,开展调研、收资,并编制征求意见稿。 2014 年 3 月,编写组开展第一次集中编研。在广泛调
33、研收集和技术交流的基础上,对标准内容和标准大纲进行了深化和完善。 2014 年 4 月,发函至多家特高压直流参建单位、施工单位,开始意见征求工作,收集意见并分析后确定采纳与否。 2014 年 5 月,再次进行集中编写工作,对标准内容和格式进行全面修改和完善,完成标准文本的送审稿。 2014 年 5 月底,国家电网公司在北京召开送审稿评审会,提出了专家评审意见。 2014 年 6 月,开展第三次集中编研。根据送审稿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完成了标准文本的报批稿。 Q/GDW 5712014 13 5 标准结构和内容 本标准依据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编写要求进行编制。标准的主要结构和内容如下
34、: a) 目次; b) 前言; c) 标准正文共设 8 章: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压接前的准备、导线接续管压接、导线耐张线夹压接、液压操作与质量检查; 6 条文说明 本标准第 3.1 条中,大截面导线定义不包含中强铝合金绞线。 本标准第 6.1.3 条中,根据大量试验研究结果,本标准规定了接续管钢芯搭接穿管工艺,明确“对于 7 股钢芯应全部散开呈散股扁圆形,对于 19 股钢芯应散开 12 根层钢线,内部保持原节距钢芯”。 本标准第 6.1.4 条中,规定了钢芯铝绞线的钢芯对接式接续管穿管工艺,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导线参照执行。 本标准第 6.2.2 条中,规定了钢芯铝绞线的钢芯对接式接续管的压接部位与操作顺序,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导线参照执行。 本标准第 7.1.3 条中,增加了用于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的钢锚穿管工艺及示意图。 本标准第 7.2.2 条中,增加了用于铝合金芯高导电率铝绞线的钢锚压接工艺及示意图。 本标准第 8.4.1 条中,弯曲度由 2%提高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