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知识点整理.pdf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1268834 上传时间:2019-09-07 格式:PDF 页数:49 大小:78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史知识点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国建筑史知识点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国建筑史知识点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国建筑史知识点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国建筑史知识点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节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知识 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脉络 中国古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变化得十分缓慢,故对其进行历史分期、断代是颇具困难的。以下断代方式可供参考: 创立时期:先秦之前,建筑技术处于探索时期。此阶段与古埃及、古西亚直至希腊建筑时期相对应。 成熟时期:秦汉时代,木构建筑体系初步成熟。此阶段与希腊化时期、罗马建筑时期相对应。 融汇时期:融汇外来佛教文化 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此阶段与欧洲早期基督教建筑、拜占庭建筑时期 相对应。 全盛时期:隋唐时代,建筑技术高度成熟。此阶段与拜占庭、罗马纳斯克(即罗马风)及早期 哥特式建筑时期相对应。 定型化时期:宋、辽、金、元是对隋唐建筑的继承发展时期。此阶

2、段与西方哥特式建筑时期相对应。 延续时期:明清时代,留下了大量的建筑实物,是封建时代的终结时期。此阶段与文艺复兴以及其后产生的各种建筑时期相对应。 1.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 最古老的建筑形式是人工营建的穴居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住所是天然岩洞 , 易 系辞曰 “ 上古穴居而野处 ” 。旧石器时代,这种自然天赐的洞穴是当时用作住所的一种较普遍的方式。 严格地讲,这种住所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因为它并非是人工构筑的产物。然而,当先民们有 意识地营建洞穴的时候,便是建筑真正的起源。 礼记 礼运中有“营窟”之说,其疏曰:“营,累其土而为窟,地高则穴于地,下则窟于地上”。显然,这样的洞穴是人工营建的,

3、应当视为最古老的建筑。 穴居的平面形式以圆形或方形圆角为多,空间形式有竖穴、土壁横穴(类似于后来的靠崖窑)、地坑式窑穴,以上三种形式在中国建筑文化史上称为“全地穴式”穴居。后来,“全地穴式”穴居发展为“半地穴式”穴居,进而演化为原始地面房屋。 稍后于穴居的是巢居 韩非子 五蠹曾记载有巢居的传说: “ 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 这等于解释了巢居产生的原因。另外,始学篇中载:“上古皆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有巢氏。”可见,巢居的产生当在穴居之后。此外 孟子 滕文公 载 : “ 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可见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穴居和巢居是并

4、存的 ,巢居 用于 地势低洼地 带(南方地区较适宜),穴居用于地势高亢地带(北方地区较适宜) 。 另据 礼记载, “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 ” ,可见 “ 巢 居” 与 “ 穴居 ” 也非因地域而截然分开。 无论是穴居还是巢居,都是原始初民们依据动物天然居住方式的模仿性创造。 地面房屋遗址 约六七千年前,出现了两种代表性的地面房屋建筑。 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建筑:单体典例(西安半坡村 F22 遗址),聚落遗址典例(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不同的建筑功能出现了分区布置); 长江流域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典例(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建筑遗址,是我国最早采用榫卯技术

5、的木构建筑实例)。 单体建筑的形状有圆形、方形,还出现了套间式、分隔式的房屋。 除了居住建筑外,还有祭坛和神庙这两种祭祀建筑。祭坛有方形和圆形,以土筑或石块堆垒,如浙江余姚瑶山和汇观山、内蒙古大青山、辽宁喀左县东山 嘴的祭坛遗址。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是辽宁建平县的女神庙遗址。 营造技术:采用石器工具,北方地区仰韶文化时期的建筑木构件之间以绑扎法相连接,木构架与墙体结构分工明确,地面墙面多采用烧烤陶化处理,甚至出现了白灰抹面。 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 采用夯土地基, 室内地面上开始广泛 使用 白灰面层, 墙体土坯砖或木骨泥墙,在山西陶寺村遗址 的 白灰墙面上 有 刻画的图案,这是我国已知的最古老的居

6、室装饰。 2.奴隶社会建筑 公元前 2070 年到公元前 476 年的夏、商、周及春秋时期,是建筑发展的一次飞跃,灿烂的青铜文化为木构技术及板筑技术提供了很 大的便利。尤其在公元前 11 世纪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度后,筑城和宫室的制度日趋完善。 夏代建筑遗址 夏朝的城市遗址有距今 4000 多年的河南嵩山王城岗遗址,豫东淮阳平粮台城址,遗址山西夏县城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代表性的宫殿遗址有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有建筑遗址数十座,其中一号宫殿规模最大,夯土台基( 108 100 米),殿堂柱列整齐、开间统一(采用了偶数开间,可能与当时的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有关),檐柱两侧有永定柱遗迹,四周为封闭

7、的廊院,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庭院式木架夯土建筑。 商周建筑遗址及建 筑技术 商代城址主要有早期的郑州商城、河南尸沟乡城址,湖北盘龙城遗址以及后期的殷都遗址(商曾六次迁都,最后定都于殷)。其中尸沟乡城址已出现宫城、内城、外城的格局,宫殿区内的主殿(长达 90 米)是迄今所知最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殷墟宫殿遗址可分为宫殿宗庙区(中区)、王室居住区(北区)和祭祀区(南区),其建筑基址已基本探明,还发现了少量建筑石雕品和壁画残片。 西周的都城是丰京和镐京(在探寻中),东周都城是洛阳(遗址已发现),春秋时期的诸侯王城较多,如邯郸赵故城、山西侯马晋故城苏州吴阖闾城等。西周时建立了等级严明的 宗

8、法分封制度,诸侯城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等级进行建制,不得僭越。 陕西岐山凤雏的 西周 早期遗址是我国 已 知最早、 型制 型制最严 整的四合院 建筑 , 二进院落,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大门前有影壁。另外一个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是湖北坼春的干阑式建筑。 当时 已 有标准化的居住制度和等级秩序,中原建筑型制已发展得较为成熟。 西周建筑技术上的突出成就是瓦的发明,出现了半瓦当,此外还出现了铺地方砖和三合土(白灰 +砂 +黄泥)墙体抹面。 春秋时期建筑的新变化 春秋之后周天子威严扫地,诸侯割据各霸一方,城市及建筑均冲破了西周礼制的限制,该时期宫 殿建筑的特点是“高台榭,美宫室”。陕西凤翔秦雍城遗址中出土

9、了 36cm 14cm6cm 的青砖和有表面纹饰的空心青砖(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用砖实例)。许多遗址中发现了筒瓦、板瓦、半瓦当和全瓦当。此外,建筑装饰及色彩也有极大的进步(如宫殿建筑的斗拱、梁柱、椽等构件均有彩漆或彩画)。 3.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战国时期建筑 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兴起,土地所有制发生巨大改变。加之当时战事频繁,各国纷纷“筑城以卫君,筑郭以保民”,此前对诸侯城址大小的限制已失去控制,城市规模扩大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同时由于手工业、商业繁荣的刺 激,掀起了一个城市建设的高潮,如齐临淄、赵邯郸、楚鄢郢、魏大梁等都是工商业大都市。 战国时高台宫室建筑依然盛行,如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是一座以夯土

10、台为核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构架建筑环绕的台榭式建筑,并具有采暖、排水、冷藏、洗浴等设施。在河北平山县出土了战国中山王墓“兆域图”,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实物( 也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铜质建筑平面设计图 )。 平山县战国中山国灵寿故城遗址发现的中山守丘石刻,约刻立于公元前 378 年前后,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最早的)碑碣石刻。另外一个值得指出的建筑现象是 许多诸侯国修建了抵御外侮的土筑长城。 铁器、铁制工具出现,建筑技术得以长足的进步。木结构榫卯制作精确,筒瓦、板瓦在宫殿建筑中广泛应用,地下墓室出现了大块空心砖建造的墓壁和墓底,还出现了装修用的砖。建筑物散水、柱础和路面已

11、开始用加工平整的石板。 秦汉时期的建筑高潮 秦灭六国,在咸阳北坂仿建六国宫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技术、建筑风格的交流。天下一统后,在咸阳大筑都城、宫殿和陵墓等主要建筑,其中阿房宫、骊山陵遗址尤存(近些年考古界认为阿房宫在当时未能完全建成,其原因仍在探究中)。除咸阳宫外,还在东部沿海地区建 有行宫,如辽宁绥宁县渤海湾西岸的行宫遗址。此外,秦还大修驰道,扩建长城形成 3000 余公里的防御线。 西汉时长安城建有大规模的宫殿、坛庙、陵墓和苑囿。汉代木构建筑技术日趋成熟,已出现抬梁式、穿斗式这两种主要的建筑结构,而且多层木构建筑也普遍出现(尤其是东汉,木楼阁十分盛行)。斗拱形式虽不统一,但已普遍出现

12、。屋顶形式以悬山、庑殿为多,也有歇山和屯顶。 汉代的砖石建筑技术也有了巨大进步。西汉时除了空心条砖外,还创造了楔形砖和有榫卯的企口砖,墓室中出现了砖砌筒拱。东汉的墓室中还出现了四角起棱的砖穹隆顶。石建筑主要是 石墓和石祠,石墓有崖墓(如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石拱券墓和石梁板墓(如东汉末年山东沂南石墓)。墓穴地上也出现了石阙、石兽及石墓表等石建筑,如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和石辟邪、北京西郊东汉秦君墓表、山东孝堂山郭巨墓祠(该建筑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式房屋建筑)。 汉代是封建社会前期的建筑高潮,中国建筑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到汉代已基本确立。木构架体系、院落式布局等特点已基本定型。 佛教建筑东渐

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长期分裂。这个时期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中国佛教 最早在东汉明帝时期 由印度经西 域传入内地,初期佛寺布局与印度相仿,而后佛寺进一步中国化 (“舍宅为寺”是重要的动因之一) ,不仅把中国的庭院式木架建筑使用于佛寺,而且使私家园林也成为佛寺的一部分。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形成了建康、洛阳南北两个佛教中心,当时规模较大的佛寺有北魏洛阳的永宁寺(在北魏杨衒之著的洛阳伽蓝记中记述甚详)。 佛塔是为埋藏舍利,供佛徒绕塔礼拜而作,具有圣墓性质。传到中国后,将其缩小成塔刹,和中国东汉已有的各层木构楼阁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木塔 (如永宁寺塔,是当时最高的佛塔)

14、。除木塔外,还发现有石塔和砖塔 (如北魏时期河 南登封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 。 石窟寺是 是该时期另外一种重要的佛教建筑类型 。 它自印度传入,与中国本土的崖墓技术结合,很快得以推广。 最早是在新疆,其次是甘肃敦煌莫高窟 、 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等 (这四个石窟后被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 石窟主要可分为塔院型、佛殿型和僧院型几种类型。除了石窟寺外,还有一些精美的建筑石刻,如河北定兴北齐石柱、南梁萧景墓表、石辟邪等。 这一时期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之一,是琉璃瓦件的出现(此前虽已有琉璃,但未应用到建筑中,北魏时期创造了彩色的琉璃吻兽, 代替了过去灰瓦上涂

15、色的方法)。 三国时曹魏的邺城是已知中国最早的轮廓方正的都城,后来的隋唐长安很可能就是以它作为蓝本进行设计的。 魏晋南北朝是山水审美的自觉时期,这极大地促进了自然山水风景园林的发展。 4.封建社会中期建筑 隋至宋是我国古建筑的成熟时期,在城市建设、木构建筑、砖石建筑以及设计、施工、装饰等方面均有巨大进步。 隋唐伟构 隋代在建筑上的成就有都城大兴城( 隋文帝时所建 , 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 )和东都洛阳城( 隋炀帝时所建 )的建设,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和长城的修建,以及仁寿宫离宫遗址、山东历城神通寺四 门塔、河北赵县安济桥(跨度达 37 米,是世界最早的敞肩拱桥)等。 唐代的建筑成就首先表现为宏

16、大严整的城市规划,其都城长安是构图最为严整的里坊制城市典范,对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城京 (今奈良市)和平安京(今京都市) 影响深远。 唐代宫殿、陵墓等建筑群体的 布局突破了汉代重要礼制建筑纵横对称的形式,更加强调纵轴方向的空间序列,这些特点对后世直至明清的建筑群体布局都有着深远地影响。 唐代的木构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大明宫麟德殿的面积相当于明清故宫太和殿的 3 倍。唐代最宏伟的建筑当推武则天时期所建的“明堂”,文 献记载它是一座底部为方形(约 98 米见方)而顶部为圆形的三层楼阁(高约 86 米)。 隋唐时期佛教进入鼎盛时期,现存最早的木构佛殿是山西五台山唐建中三年(公元 78

17、2年)修建的南禅寺大殿,建于公元 857 年的佛光寺东大殿则是现存唐代木构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此外,唐代现存的木构建筑还有四处:山西平顺天台庵和芮城五龙庙,甘肃敦煌196 窟窟檐,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 唐代的砖石佛塔多有存世,有楼阁式塔(如西安大雁塔、长安县兴教寺玄奘墓塔)、密檐式塔(如河南登封法王寺塔、西安荐福寺小雁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单层塔(如河 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墓塔、山西平顺海会院明惠禅师墓塔等)。 唐代还出现了伊斯兰教建筑。 五代时期留下的建筑也以佛教建筑为主。代表性的佛教殿堂有山西平遥镇国寺大殿和福州华林寺大殿(是南方地区最早的木构建筑)。较知名的石塔有南京栖霞山舍利塔

18、、杭州闸口白塔和灵隐寺双石塔,砖木混合结构的佛塔有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杭州保俶塔,铁塔有广州南汉的光孝寺东西铁塔。 全面成熟的宋辽建筑 两宋 时期 由于手工业与商业发达, 引 起了城市结构和布局根本变化 ,封闭的里坊制被开放的街巷制所取代,形成商业城市的面貌。这是我国城市建设史上一个重 要的转折点。 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新 的 高度 。 北宋时政府颁布 了 营造法式,是第一个用文字确定下来的政府颁布令。 其中“以材为祖”的木作做法是 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重要例证。一些单体建筑的体量及屋顶组合复杂,显示了极高的建筑技艺(如宋画滕王阁和黄鹤楼图)。建筑群体空间组合方面进一步发展了隋唐以来强调纵深

19、轴线的做法(如河北正定的隆兴寺)。 宋代留存至今的木构殿堂尚有不少,以山西晋祠圣母殿、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浙江宁波保国寺大殿和山西晋城青莲寺中殿为代表。砖石建筑以佛塔为主,如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是我国现存最高 的砖塔(高 84 米);河南开封佑国寺塔(俗称铁塔),是第一座砌琉璃面砖的塔;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是现存最高的石塔,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 宋代大兴造园之风,从宫廷、州县公署到市肆和一般士庶,都热衷于造园。宋徽宗的“艮岳”更是皇家园林的经典之作。 辽代现存最著名的木构建筑有两大处,一处是天津蓟县独乐寺的山门和观音阁(是现存最大的木构楼阁),另一处是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现存唯一

20、的楼阁式木塔,塔高 67.31米)。此外还有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河北新城开善寺大殿以及山西大同华严寺大殿和善化寺大殿等。现存的砖石塔 以北京天宁寺塔、山西灵丘觉山寺塔和河北易县泰宁塔为代表。金代建筑常出现减柱造、移柱造的做法,如五台山佛光寺文殊殿便是减柱造的典例。此外,北京西郊的卢沟桥也是金代的重要建筑实例。 5.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元代的建筑新风 元代在建筑上的一个重大成就是大都城的兴建,其规划设计人有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达尔,城市水系的设计者为郭守敬。元代的木构建筑趋于简化,用料及加工都比较粗放,斗拱缩小,柱与梁多直接联络,常用彻上明造及减柱法。宗教建筑兴盛,代表者如山西洪洞县广胜下寺(其正

21、殿用减柱法)和永济县永乐宫(现迁至芮城,其壁 画是元代艺术的典范)。藏传佛教建筑兴起,代表者如大都妙应寺白塔(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此外,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造的观星台是现存最早的天文台。 元代在城市中突出了钟鼓楼的地位,多将其置于市中心或城市的中轴线上,许多小城市更建“市楼”作为商业中心的标志。 硕果累累的明清建筑 明代的北京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集大成者,轴线突出、结构清晰,各种坛庙完备,其宫城紫禁城是院落式建筑群的最高典范。明代著名的木构建筑有十三陵长陵稜恩殿和稜恩门,北京的太庙和智化寺,故宫中的角楼和保和殿,青海乐都瞿坛寺等。砖建筑应用更为广泛,如砖砌的长城、民居中砖墙的大量应用、无梁

22、殿(如南京灵谷寺、北京故宫皇史窚、太原永祚寺及苏州开元寺的无梁殿)的出现。琉璃饰面技术更进一步,如南京报恩寺塔(太平天国时被毁)、山西大同九龙壁和洪洞上寺飞虹塔等。明代还增加了金刚宝座塔这一新的佛塔类型,典型者如北京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 明代的官式建筑日趋定型化,私园高度发达(出现了园冶这样的造园专著)。建筑群布局高度成熟,其中故宫、天坛、明孝陵及十三陵等都是优秀的建筑实例。著名的建筑工匠有蒯祥和徐杲,出现了鲁般营造正式的木工行业术书。 清代杰出的木构建筑 有北京天坛祈年殿、故宫太和殿、颐和园佛香阁等,这些建筑在国外常被视为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经典代表。 清代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都十分兴盛,其影

23、响远及欧洲。还大量兴建藏传佛教建筑(如西藏布达拉宫等),并出现了汉、藏建筑式样相结合的新型建筑,如承德“外八庙”中的普宁寺、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等。清朝官式建筑在明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定型化,出现了官方规范工程做法,改宋代的“材”、“栔”模数系统为“斗口”模数系统,甚至出现了“样式雷”、“算房刘”等建筑世家。 二 .中国古 代建筑 概说 1.古代建筑的特征 建筑 特征 所谓特征,是指不同于西方建筑的独特之处。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征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 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取材方便,易于加工,富有自然天趣和人情味。第二,保持构架制原则 , 以柱 、 梁 屋架等组成的结构骨架

24、与墙体等维护结构分工明确,内部空间可自由分隔,门窗设置不受限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第三, 创造斗拱 这一独特的 结构形式 。第四,采用模数制的方法,各种构件可标准化批量制作并进行现场拼装,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并有助于各种工作之间的整体协调。第五,有较好的整体结构性能,抗震效果良好。第六, 单体建筑标准化 , 其外观均由阶基、屋身、屋顶 (屋盖 )三部分组成 ,屋顶形式成为彰显建筑特点的重要标志。因此形成 外部轮廓特征明显 、 迥异于他建筑 体系的特质。第七, 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布局原则是内向含蓄的,多层次的,力求均衡对称。单体建筑很少是露出全部轮廓,中国建筑的

25、完整形象必须从组群院落整体去认识。第八, 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 木结构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彩画。 木构建筑体系也存在一些缺点,如破坏生态环境,不易形成大跨度的空间,耐久性、防腐性、防潮性较差,且易 于失火等。 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来看,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基址的选择(甚至出现了风水术),讲求与环境的和谐,采取因地制宜的手法来营造建筑。 文化特征 从中国古建筑的文化性格来看具有如下特征:首先是注重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强调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其次是淡于宗教而浓于伦理的文化传统,这使得中国古建筑具有鲜明的人文性和社会性(这从礼制对建筑无孔不入的影

26、响可资印证)。其三是具有“亲地”和“恋木”的倾向,建筑不同于西方的石构建筑体系,不盲目追求高峻而是遵循“百尺为形”的人性化尺度,以“和”为美而非以“崇高”为美。其四是具 有鲜明的“人本主义”和“实用理性”精神,一般性建筑不求万世永存但求满足现世需要,以木构为主流的建筑传统可以反映这种文化心理,而陵墓、佛塔等一些有永恒涵义的建筑则用砖石建造。第五是对“精神居住”的关注甚于“物质空间”,物质空间是有限的,而其所表达的文化意境则是无限的,后者正是中国古代建筑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第六是注重建筑群体的“整体协调”,单体建筑的“个性表达”服从前者。 建筑单体 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只是在有特殊用途的情况下,才

27、采取方形、八角形、圆形等;而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取扇形、万字形、套环形等 平面。 立面多为奇数开间(汉代之前偶数开间较普遍),由中央到两边依次称为“明间”(即“当心间”)、次间、梢间和尽间。 屋顶有庑殿、歇山、录顶、悬山、硬山、攒尖等形式 , 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的形式。各种屋顶各有与之相适应的结构形式。各种单体建筑的各部分乃至用料、构件尺寸、彩画都是标准化、定型化的,在应用上,要遵照礼制的规定。宋营造法式中对各种单体建筑作了概括的原则的记述。清工部工程做法对官式建筑列举了27 种范例,对应用上的等级差别、做工用料都作出具体规定。 建筑群体 建筑组群的一 般平

28、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 (即四合院,此外还有三合院、廊院等形式) 。 在建筑群的组成观念中,“院”是一个基本的组织单位。 大规模建筑组群平面布局更加注重中轴线的建立,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甚至城市规划也依此原则,以全城气势最宏伟、规模最巨大的建筑组群作为全城中轴线上的主体。 虽然,强调南北中轴线、规划整齐、组织层次分明均衡对称等是中国古典建筑平面布局的主流模式,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建筑物的平面形式都绝对如此,园林建筑以及座落在地形起伏的自然环境中的庙宇殿堂等就明显地表现为另外一种布局形式 。可以说,中国古建筑创造了两种不同的人工环境,一种是表现得极为理性的严整构图,另一

29、种就是虽由人工营造但却极富自然天趣的灵活构图。 2.大木作 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木构架房屋建筑中负担结构构件的制造和木构架的组合、安装、竖立等工作的专业。由于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因此房屋的设计也归属大木作。 由考工记所载 “攻木之工七 “,可知周代木工已分工很细,以后各代分工不同。 从远古到汉代的木结构的形式迄今未能完全了解,未能得出系统的结论,只能 各个时期的建筑遗址中 看出一些脉络: 殷商的墓室均用井干式结构,后代虽不 普遍使用,但在木结构发展史中却有重要作用。 自商代至战国宫殿遗址中已发掘的平面柱网布置,均纵向成行列而横向常不成行列。据此可推断屋架构造,系以纵架为主,直至汉代仍有应

30、用,故纵架应是早期普遍使用的构造形式。后来,辽金时期偶然也有使用纵架承托横架的构造,那是经过改进提高的纵架。 自西周开始已用栌斗作为结合柱、梁的构件,以后逐步发展成栌斗上用拱、昂等组合成铺作(见斗拱)的复杂构造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在唐初就已经定型化 、 标准化 , 由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宋营造法式中,已载有一套包括设计原则、标准规范 并附有图样的材份制(即古代的模数制)。材份制一直沿用到元末。明初,大量营建都城宫室,已不再用材份制。清初颁布的清工部工程做法基本上使用了斗口制。 现在知道最早的关于具体的结构形式的记录,是宋代营造法式中的殿堂结构、厅堂结构、簇角梁结构三种。根据现存

31、实例,可以推断这三种结构至少在唐初即已普遍应用。它们的特点如下所述。 殿堂结构:全部结构按水平方向分为柱额、铺作、屋顶三个整体构造层 , 自下至上逐层安装 , 叠垒而成。如造楼房,只须增加柱额和铺作层(平坐)即可。应用这种结构的房屋,平面均为长方形。有四种地盘分槽 形式,即金箱斗底槽、双槽、单槽和分心斗底槽。 厅堂结构:用横向的垂直屋架。每个屋架由若干长短不等的柱梁组合而成,只在外檐柱上使用铺作。每两个屋架间用椽、襻间等连接成间。每座房屋的间数不受限制,屋架只要椽数、相应步架的椽平长相等,各屋架所用梁柱数量、组合方式可以不同,因此不必规定平面形式。厅堂结构施工较殿堂结构简便,但不宜建造多层房屋

32、。用厅堂结构建造小规模房屋,不用铺作,称为 “ 柱梁作 ” ,应用普遍。现存实例中,还有一种综合殿堂和厅堂结构的形式,如奉国寺大殿,用纵、横、竖三个方向的柱、梁、铺作等构件,互相交错,组 成一个整体,施工繁难,辽金以后未见再用。 簇角梁结构:用于正圆或正多边形平面的建筑,每个柱头上的角梁与中心的枨杆(雷公柱)相交,组成圆或方锥形屋顶。 在明清官式建筑中 , 殿堂结构仅存表面形式 , 实际均为厅堂结构,称 “ 大木大式 ” 。普遍应用的 “ 柱梁作 ” ,称为 “ 大木小式 ” 。而簇角梁,则称为 “ 攒尖 ” ,多用于小型亭榭。 此外,在长江流域和东南、西南地区,习惯用穿斗式构架。它与厅堂结构

33、同属横向垂直的屋架,但厅堂结构由逐层抬高而减短的梁承受檩和屋顶的重量,故称抬梁式构架。穿斗架用柱直接承檩,不用梁,柱间穿枋仅是连系构件。 大 木作结构构件,按功能可分为 12 类。其中拱、昂、爵头、斗 4 类属铺作构件。其余8 类 是: 柱 : 按外形分为直柱、梭柱 , 截面多为圆形 (还有方形、八边形等) 。按所在位置 分为外檐柱 ( 在房屋最外圈的柱子 )、 金柱(外檐柱以内的屋内柱) 、 角柱等。柱有侧脚 , 即向中心倾斜;有生起,即自中间柱向角柱逐渐加高。 额枋 : 包括阑额(大额枋)、由额(小额枋或由额垫板)、普拍枋(平板枋)、屋内额、地伏、绰幕(后演化为雀替)等,是连接柱头或柱脚的

34、水平构件。 梁 : 按长短 分 单步梁( 也称 搭牵 , 长 一 椽 ,即一步架 ) 、 双步梁( 也称 乳伏 , 长两椽) 、三架梁( 也 称平梁) 、 五架梁(四椽伏), 以此类推, 乃至长八椽的称九架梁(八椽伏)。露 明 的或在天花以下的梁称为明伏 ( 按外形分为直梁、月梁 ) 。隐蔽在 天花 以上的梁称为草伏。 蜀柱、驼峰托脚、叉手等 , 是各架梁之间的构件。 替木 : 与椽、枋平行,用于两构件对接的接口之下,以增加连接的强度,并产生缩短跨距的作用。替木在唐宋是必用的,明清官式建筑已不用。 檩 和襻间 : 截面圆形的称椽(檩或桁),矩形的称承椽枋。襻间用于 檩 下,是联系各梁架的重要构

35、件,以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有单材、两材、实拍等组合形式。明清时期檩下只用垫板、枋,合称一檩三件,废 除替木、襻间。 阳马(角梁) : 下用大角梁(老角梁)、 上接 子角梁 ,以 承受翼角椽尾。子角梁上,逐架用隐角梁(由戗)接续。 椽 、 飞子(飞檐椽)。椽子截面圆形,首尾钉在上下两椽上。每一条水平长度即椽的间距,称为一椽或一架、一步架,如用飞檐,即在檐椽上钉截面矩形的飞子。 抬梁式构架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

36、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通过它传到柱上)。 抬梁式构架至迟在春秋时已经有了。目前所见最早的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东汉庭院画像砖。唐代它已发展成熟,并出现了以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山西平顺天台庵正殿为代表的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类型。 宋代 营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主要讲的 是抬梁式构梁,明确提出较重要建筑的构架有殿堂型、厅堂型两个类型 。 殿堂型构架内、外柱同高,柱头以上为一水平铺作层,再上即为贯通整个房屋进深方向,随屋面坡度叠架的梁。厅堂型构架内柱升高,没有贯穿整 幢房屋进深方向的大梁,在柱间使用较短的梁叠架起来。 清官式

37、建筑 抬梁式 构架有大式、小式之分。大式建筑等级较高,多用斗拱。有的檐柱、内柱同高,上加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斗拱层,上承梁架,近似宋式殿堂构架 ,多数则近似宋式厅堂构架。大式也有不用斗拱的 ,用材较为粗壮。小式建筑规模小,不用斗拱,用料也较节省。但无论大式或小式建筑均无明伏、草伏的区别。 抬梁式木构架示意图可参考中国建筑史教材图 0-2。 抬梁式构架所形成的结构体系,对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材料。 穿斗式构架 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是沿房屋的进深方向按檩数立一排柱,每柱上架一檩,檩上布椽,屋面荷载直接由檩传至柱,不用梁。每排柱子靠穿透柱身的穿枋横向贯穿

38、起来,成一榀构架。每两榀构架之间使用斗枋和纤子连接起来,形成一间房间的空间构架。斗枋用在檐柱柱头之间,形如抬梁构架中的阑额;纤子用在内柱之间。斗枋、纤子往往兼作房屋阁楼的龙骨。 每檩下有一柱落地,是它的初步形式。根据房屋的大小,可使用 “ 三檩三柱一穿 ” 、 “ 五檩五柱二穿 ” 、 “ 十一檩十一柱五穿 ” 等不同构架。随柱子增多,穿的层数也增多。此法发展到较成熟阶段后,鉴于柱子过密影响房 屋使用,有时将穿斗架由原来的每根柱落地改为每隔一根落地 , 将不落地的柱子骑在穿枋上 ,而这些承柱穿枋的层数也相应增加。穿枋穿出檐柱后变成挑枋,承托挑檐。这时的穿枋也部分地兼有挑梁的作用。穿斗式构架房屋

39、的屋顶 ,一般是平坡 , 不作反凹曲面。有时以垫瓦或加大瓦的叠压长度使接近屋脊的部位微微拱起,取得近似反凹屋面的效果。 穿斗式构架以柱承檩的作法,可能和早期的纵架有一定渊源关系,已有悠久的历史。在汉代画像石中就可以看到汉代穿斗式构架房屋的形象。穿斗式构架在长江中下游的民居 中最为常见 。这些地区 在建造 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 时 , 则 采 用 穿斗式构架与抬梁式构架相结合的办法:在山墙部分使用穿斗式构架,当中的几间用抬梁式构架 。 井干式结构 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这种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形如古代井上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

40、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 中国商代墓椁中已应用井干式结构,汉墓仍有应用。目前所见最早的井干式房屋的形象和文献都属汉代。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器中就有双坡顶的井干式房屋。 井干式结构需用大量木材,在绝对尺度和开设门窗上都受很大限制,因此通用程度不如抬 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中国目前只在东北林区、西南山区尚有个别使用这种结构建造的房屋。 斗拱 斗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 。 斗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 ,是斗拱的初创时期 。西周铜器上已有 栌斗 形象,战国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 45 斜

41、置拱的形象。汉代的石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斗拱 先是用于柱顶, 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 出现(最早的是 人字拱 ) 。 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个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 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 , 使斗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面的梁交织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这时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现在称为 “ 铺作层 ” ,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现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

42、拱,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实例。 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开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 加密。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拱中 , 而是压在斗拱最上一跳之上 ,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 。 举架 中国传统建筑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这种建筑在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 , 从而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 , 这样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独有的风貌。这种方法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为举架 , 在宋营造法式中名为举折 ,在记述江南建筑做法的营造法源中谓之提栈。举

43、架、举折、提栈的作用和目的相同,只是由于 时代或地区的不同,具体做法略有差异。 举架 主要用于北方官式建筑中。为保证雨雪的排泄,规定各种大小建筑的檐步架都是五举(即步架举高和步架长度之比等于 5:10),飞椽为三五举,其余各步架之间的举高,取决于房屋的大小和檩数的多少。城楼或亭子的脊步架,其坡度需酌情增陡,可达九五举乃至十举以上。 举折与举架的主要差别在于举折先定脊椽的高度,在前后撩檐枋上皮的连线中点举起1/3 至 1/4 总进深 ( 房屋的前后撩檐枋心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总进深 ) 作为脊椽上皮的高度 (即举高 ) 。再自上而下用 “ 折 ” 的办法 , 依次降低各缝椽的位置 , 从而定出 屋顶

44、曲线。 提栈的方法与举架基本相同,也是从檐檩推算至脊檩,只是用词和坡度换算系数不同。 翼角 中国古代建筑屋檐的转角部分,因向上翘起,舒展如鸟翼而得名,主要用在屋顶相邻两坡屋檐之间。 现存最早的屋角做法表现在东汉石阙上,檐口是直的,在 45 线上有斜置的角梁。翼角的具体形象最早见于南北朝石刻中。最早的实物是五台县南禅寺大殿的翼角。 宋代以前 , 屋角的水平投影都是直角。北宋开始 , 角梁向外加长,角椽也随之逐根加长,屋角的水平投影呈尖角状 , 宋营造法式中称为 “ 生出 ”, 清代称为 “ 出翘 ” 或 “ 冲 ” 。出翘加强了翼角翘起 的效果。 目前最常见的翼角做法,北方是清代官式做法,南方是

45、主要流传于江浙地区的发戗 (分水戗发戗 和 嫩戗发戗 ) 做法。 3.石作与瓦作 主要指台基、墙壁、屋顶等部位的结构或构造做法。 台基、踏道、栏杆、铺地 最早的台基是新石器晚期的夯土台基,周代出现高台建筑。后来,土台基表面出现了包砌的砖石。大约从南北朝起,除了普通台基外,就已出现了须弥座的高级台基(最早的实例见于北朝石窟,后常见于宫殿、坛庙及塔幢的基座)。 踏道主要有阶梯形踏步和坡道两种。前者有单阶、双阶和多阶等形式,按具体形式又分为两边置垂带石的踏道(最早 见于东汉的画像砖)和“如意踏步”(不用垂带石只有踏步)。 石制栏杆主要用于石桥及重要建筑台明的四周。由于材料性能所限,其形制绝大多数都是

46、以望柱、栏板相间安置。宋代以后在踏步下端石栏结束处设抱鼓石(实例最早见于金代的卢沟桥)。栏板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种是整块栏板(即不漏空),上雕寻杖,下雕地栿,中间满雕龙兽花卉(现存实例以河北赵县安济桥为最早);第二种是仿木构的斗子署柱式(最早的实例也在安济桥),宋代又有单勾阑、和重台勾阑之分,元明清现有重要木构古建筑的台明四周一律用石雕单勾阑式样;第三种为尺栏式,多用 于较简易的桥栏(如宋代的福建福清县龙江桥,望柱间仅设石条一根)。 铺地分室内铺地和室外铺地。晚周已出现铺地砖,东汉时出现了磨砖对缝地砖。从材料看主要有砖墁地(方砖类和条砖类)和石墁地(条石地面、方石板地面、毛石地面、冰裂纹

47、地面和卵石地面等)的做法。 墙壁 我国古建筑墙体大体分编壁和实体墙两大类型。编壁的做法应用很早,原始社会的木骨泥墙即属此类,唐宋时编壁技术已十分精细(现存最早实例为辽代独乐寺观音阁的上层编壁),宋以后该做法逐渐消失。实体墙在古建中更为常见,按材料分主要有夯土墙、土坯墙、砖墙和石墙等。 夯 土墙是实体墙最古老的形式,早在原始社会的城址中便已出现,商代城墙出现了“版筑”技术,晋代之后出现了砖包夯土墙的做法。土坯墙以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遗址为最早。 砖的出现虽然很早,但完全使用条砖垒砌建筑墙身的做法出现的却很晚。除墓室、砖塔及无梁殿外,木构建筑墙体完全采用砖砌大约从明初开始,明中叶以后才比较普遍。

48、砖墙主要有空心砖墙、条砖墙和空斗墙几种(目前的实物挖掘以空心砖出现的最早)。 石墙早在原始社会已然出现,采用天然石块垒砌的方式。汉墓墓室中出现了整齐的石墙壁和石券顶,之后除了墓室和佛塔外,重要建筑很少用 石墙。 拱券 据现有考古资料,最早的拱券实例应是东周末年洛阳韩君墓的墓门,为石拱构造。最早的砖拱券应是战国时期平顶的空心砖墓。 大约从西汉始,出现了条砖砌筑的筒拱砖墓。西汉晚期,在平面近方形的墓室出现了穹窿砖顶。东汉末年出现了叠涩拱,唐代以后叠涩拱应用渐多,宋至明清的圆形拱顶大都采用此种形式。 屋顶 早在原始社会应已有两坡顶、四坡顶和圆锥顶。后来四坡顶演变为最高等级的庑殿顶,实物以汉代诸石阙和

49、唐佛光寺大殿为最早(后者是最早的木构建筑庑殿顶的实例)。歇山顶的出现晚于庑殿顶,其形象最早见于汉代明器,其形象最 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后见于周代铜器、汉代明器及画像石中,南禅寺大殿是现存最早的实例。悬山顶主要用于民间建筑,最早的建筑实物是山东肥城孝堂山汉代郭巨石祠,稍后有北魏宁懋石室。攒尖顶最早见于北魏石窟,最早的实物是北魏嵩岳寺塔。盝顶(平顶四周加短檐)最早见于河北定兴县北齐石柱的屋顶。硬山出现于宋代,明清时期应用较普遍。 屋面 中国古代官式建筑多用陶瓦(筒瓦和板瓦)和琉璃瓦作为屋面材料。 目前发掘的陶瓦最早可溯至西周时期(陕西岐山凤雏村建筑遗址),该时期筒瓦已有半圆形瓦当,秦汉时期瓦当逐渐演变为圆形,南北朝之后半圆 形瓦当已渐绝迹,此后全为圆形。目前发现最早的设滴水的檐口板瓦是在汉代,此后至唐代板瓦滴水多为带形或齿形,唐宋之际出现了尖形滴水,后世一直沿用。 琉璃瓦正式使用于屋面是南北朝时期。宋之后使用渐广,明代进入高潮。 周代的建筑仅以陶瓦覆盖屋脊,还未曾出现特殊的脊饰。战国时期,正脊两端和中部已出现脊饰构件(如河南辉县固卫村战国墓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考研笔记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