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 -试卷 20 及答案解析 (总分: 5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9,分数: 38.00) 1.毛泽东同志说:“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这句名言的寓意是强调 ( )。(分数: 2.00)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则破解了“人是什么”之谜 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分数: 2.00) A.一切社会关系的
2、总和 B.所有人属性的综合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D.社会角色的总和 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分数: 2.00)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4.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种两重性是指 ( )。(分数: 2.00) A.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 会性 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C.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 D.人既有社会性又有阶级性 5.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 ( )。(分数:
3、 2.00) A.人的本质问题 B.社会存在的问题 C.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D.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6.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 )。(分数: 2.00)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自然属性 7.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 ( )的辩证统一。(分数: 2.00) A.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 面发展 B.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C.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 D.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 8.关于社会进步的评价标准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单纯的人的尺度 B.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 C.个人的发展 D.自然人的本质 9.历史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
4、根本原因是 ( )。(分数: 2.00) A.社会的发展具有与自然界发展的不同特点 B.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顽强而持久的反抗 C.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 D.自然灾害的危害和人的自私观念作祟 10.“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 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这种观点属于 ( )。(分数: 2.00)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社会学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1.宋代陆象山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句话体现了 ( )观点。(分数: 2.00) A.辩证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2.“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5、的说法是 ( )。(分数: 2.00)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 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的观点属于 ( )。(分数: 2.00) A.主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14.“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 )。(分数: 2.00) A.唯心主义决定
6、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15.“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属于 ( )。(分数: 2.00)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16.“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 )。(分数: 2.00)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 17.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 )。(分数: 2.00)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
7、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18.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法观点的是 ( )。(分数: 2.00) A.“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屏障”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 D.“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1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蕴含的哲学原理是 ( )。(分数: 2.00)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 单一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8,分数: 16.00) 2
8、0.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分数: 2.00) 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 B.“理在事先”“未有天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 C.“物质世界”是永恒的“理念世界”的不完全的复制品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1.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分数: 2.00)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上帝创 造世界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和摹仿的原型 22.每一个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 DNA 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这段话蕴涵的哲理有 ( )。(分数: 2.00) A.整体和
9、部分是相互渗透的 B.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整体等于部分之和 D.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23.下列说法中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的是 ( )。(分数: 2.00)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24.从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和物质关系的观点来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纸上谈兵 B.水中捞月 C.望梅止渴 D.实事求是 25.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标志是 ( )。(分数: 2.00) A.哲学的贫困 B.资本论 C.共产党宣言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 2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
10、征是 ( )。(分数: 2.00) A.实践性 B.革命性 C.科学性 D.民主性 27.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 )。(分数: 2.00) A.生产实践 B.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 D.思维活动 三、判断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28.在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分别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和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29.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主要是推动历史发展。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知识) -试卷 20 答案解析 (总分: 58.00,做题时间: 90 分钟 )
11、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19,分数: 38.00) 1.毛泽东同志说:“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这句名言的寓意是强调 ( )。(分数: 2.00)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解析: 2.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则破解了“人是什么”之谜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分数: 2.00)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所有人属性的综合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D.社会角色的总和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认
12、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 )。(分数: 2.00)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解析:解析: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4.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 两重性,这种两重性是指 ( )。(分数: 2.00) A.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 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C.人既
13、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 D.人既有社会性又有阶级性 解析:解析: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就是由于“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即 B 项正确。人作为个体存在,他具有自我价值;人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他必须具有社会价值。人作为个体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体决定了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5.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 ( )。(分数: 2.00) A.人的本质问题 B.社会存在的问题 C.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D.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解析:解析:人的价值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 6.马克思主义揭示
14、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 ( )。(分数: 2.00) A.人的自身需要 B.人类的共同利益 C.人的社会关系 D.人的自然属性 解析:解析: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很显然,马克 思是从 C 项“人的社会关系”,即社会属性而不是人的自然属性或其他特点给人的本质加以规定的。 7.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 ( )的辩证统一。(分数: 2.00) A.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B.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C.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 D.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 8.关于社
15、会进步的评价标准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单纯的人的尺度 B.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 C.个人的发展 D.自然人的本质 解析:解析 :社会进步的评价标准是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有两个:一个是生产力尺度,一个是人的发展尺度。生产力尺度,是一种客观的尺度,它标志人类认识、利用、支配、改造自然和维护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能力。人的发展尺度,是一种综合的尺度,它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四个方面的关系之中,包括人利用、改造自然及维护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能力;社会的公正合理程度及社会对人的发展提供平等机会的程度;人与人之间在平
16、等、互助、友好基础上的竞赛发展程度;人的丰富个性的发展程度,等等。其核心 内容则是人的个性的发展程度。包括人的品德、智力、体力、审美等方面的发展程度。前一种尺度,使马克思区别于一般的人道主义和乌托邦空想;后一种尺度,使马克思与经济决定论区别开来。两种尺度,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有机统一,体现了马克思科学主义视野和人文主义关怀的有机融合。 9.历史进步的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是 ( )。(分数: 2.00) A.社会的发展具有与自然界发展的不同特点 B.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顽强而持久的反抗 C.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 D.自然灾害的危害和人的自私观念作祟 解析:解析: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
17、方向和趋势是前进的或上升的,但其发展又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出现这种曲折性和反复性的根本原因就是旧的社会势力和反动阶级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他们要同进步势力进行顽强而持久的反抗。所以应选 B。 10.“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这种观点属于 ( )。(分数: 2.00)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社会学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解析: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社会劳动的产物。社会生产劳动对意识的产生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而劳动一开
18、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也是在社会性的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而语言的产生使人能够用词来概括各种感觉材料进行抽象思维活动;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这就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由此可见,人类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直接产物。所以马克思认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离开社会,离开实践 (劳动 ),就不可 能对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作出科学解释。 11.宋代陆象山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句话体现了 ( )观点。(分数: 2.00) A.辩证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解析
19、: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产生于人自身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感觉、经验、观念、意志、心等作为世界的本原,整个物质世界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陆象山认为“吾心”是整个宇宙的本原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12.“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 )。(分数: 2.00)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 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解析:解析:“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一种夸大心理因素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可见,D 符合题意。主张物质与意识具有统一性的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故 A
20、项本身不正确也不符合题意。主张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把意识说成与物质一样的东西,是 B 项所述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是 C 项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3.“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 近的特性”的观点属于 ( )。(分数: 2.00) A.主观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解析:解析:反映特性是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的属性,它是物质形态在同他物的相互作用中复制、再现他物属性并留下“痕迹”的属性和能力。高等动物的长期进化则产生了人类和人的意识。这说明人的意识这种高级反映形式不是凭空突然产生的,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因此,此观点是辩证唯物
21、主义观点。 14.“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 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 )。(分数: 2.00)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解析:解析:本题中的观点坚持用物质世界本身具有的某种特性来解释自然界,但是它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考查客观事物,看不到自然界的一切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所以是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15.“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属于 ( )。(分数: 2.0
22、0)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解析:解析:本命题尽管以客观事实 (天下之事物 )为研究对象,但是在研究的过程中认为古今之天下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具有相同内涵的同一模式随时间推移的简单重复,这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考查客观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16.“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 )。(分数: 2.00)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 解析:解析 :题干是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关于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
23、界的本原常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即“金、木、水、火、土”等观点。这种物质观承认和坚持了物质的客观性,但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缺乏科学的抽象。 17.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 )。(分数: 2.00)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 主义 解析:解析:列宁指出:“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问之内才能运动。”列宁的前半句话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一切
24、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种种表现形态,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这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18.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法观点的是 ( )。(分数: 2.00) A.“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屏障”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 D.“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解析:解析: “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体现的是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是辩证法的观点。 A 项将认识与存在孤立开来, B 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 项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不承认相对静止。故正确答案为 C。 1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蕴含的哲学原理
25、是 ( )。(分数: 2.00)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与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与静止密不可分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本题题干中的诗句即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 (总题数: 8,分数: 16.00) 20.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分数: 2.00) 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 B.“理在事先”“未有天
26、地万物已有天地万物之理” C.“物质世界”是永恒的“理念世界”的不完全的复制品 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解析:解析:客观唯心主义认 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A 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它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 (即题干中的概念 )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 BCD 中的“理”“理念”“道”都是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另一种表述。因此 BCD 为正确答案。 21.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分数: 2.00) A.存
27、在就是被感知 B.上帝创造世界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理念是事物 存在的根据和摹仿的原型 解析:解析: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A、 C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 (或现象世界 )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 B、 D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22.每一个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 DNA 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
28、有性状的遗传信息。这段话蕴涵的哲理有 ( )。(分数: 2.00) A.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 B.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整体等于部分之和 D.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解析:解析:四个选项中, A、 B、 D 体现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法,应予以选择。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的“总和”,而是各部分的有机统一。所以选项 C 应予以排除。 23.下列说法中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的是 ( )。(分数: 2.00) 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解析:解析: C 项体现质量互变原理, A、 B、 D 符合题意。 24.从马
29、克思主义对意识和物质关系的观点来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数: 2.00) A.纸上谈兵 B.水中捞月 C.望梅止渴 D.实事求是 解析:解析:纸上谈兵和水中捞月都是片面强调了主观意识的作用, C 项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 D 项既肯定了物质的决定作用,又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 25.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标志是 ( )。(分数: 2.00) A.哲学的贫困 B.资本论 C.共产党宣言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 解析:解析: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世。 2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 ( )。(分数: 2.00) A.实践性 B.革命
30、性 C.科学性 D.民主性 解析:解析:实践性、革命性 (阶级性 )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27.实践的基本形式有 ( )。(分数: 2.00) A.生产实践 B.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 D.思维活动 解析:解析:实践的基 本形式包括生产实践、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三、判断题 (总题数: 2,分数: 4.00) 28.在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分别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和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在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分别是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和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 29.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主要是推动历史发展。 ( )(分数: 2.00) A.正确 B.错误 解析:解析:历史人物是指那些给重大历史事件打上明显印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 个人。可以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前者推动历史发展,后者阻碍历史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