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309903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95 大小:3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及答案解析(总分:22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5,分数:85.00)1.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 )。 A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 C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D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分数:1.00)A.B.C.D.2.“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句话的实质是( )。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辩证唯物主义 D相对主义(分数:1.00)A.B.C.D.3.“客体”这一概念是指( )。 A客体就是客观世界 B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2、C客体产生并决定主体 D由主体自由创造的对象(分数:1.00)A.B.C.D.4.下列关于意识形态的说法,哪项是不正确的?( ) A在阶级社会,超阶级的意识形态不存在 B意识形态就是意识形式 C在阶级社会中,各阶级对于善与恶往往有各自的标准与看法 D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分数:1.00)A.B.C.D.5.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 )n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否认运动的存在 D否认静止的存在(分数:1.00)A.B.C.D.6.黑格尔说:从人身体上割下来的手,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这句话说明了( )。 A系统的整体性 B系统的结构性

3、C系统的层次性 D系统的开放性(分数:1.00)A.B.C.D.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规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分数:1.00)A.B.C.D.8.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是指( )。 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 B实践不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践有历史局限性,它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 D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分数:1.00)A.B.C.D.9

4、.社会规律的特点是( )。 A同自然规律一样自发实现 B与自然规律不一样有其阶级性 C客观的,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D主观的,因为它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自觉活动(分数:1.00)A.B.C.D.10.“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古人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人可以得于长处,也可以失于长处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分数:1.00)A.B.C.D.11.最抽象的、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是( )。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规范 C文学艺术 D哲学思想(分数:1.00)A.B.C.D.12.人类社会的

5、物质基础是( )。 A社会存在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分数:1.00)A.B.C.D.13.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分数:1.00)A.B.C.D.14.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 )。 A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分数:1.00)A.B.C.D.15.

6、生产方式是( )。 A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统一(分数:1.00)A.B.C.D.16.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 )。 A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B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C人与劳动对象的关系 D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分数:1.00)A.B.C.D.17.正确理解主客体关系的关键在于( )。 A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B意识第一性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分数:1.00)A.B.C.D.18.在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劳动资料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 A生产工具系统 B信息传递系统 C自动化控制系统 D能源动力

7、系统(分数:1.00)A.B.C.D.19.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分数:1.00)A.B.C.D.20.社会结构的内涵是指社会的( )。 A阶级结构 B部门结构 C各种组织之间的关系 D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分数:1.00)A.B.C.D.2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性质的是( )。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分数:1.00)A.B.C.D.22.社

8、会的观念结构或意识形态是指( )。 A一切思想观点的总和 B一切精神现象的总和 C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思想、观点的总和 D反映一定社会形态的情感、风俗习惯、情绪的总和(分数:1.00)A.B.C.D.2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 )。 A历史唯物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对立统一规律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数:1.00)A.B.C.D.24.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分数:1.00)A.B.C.D.25.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一团

9、永恒的活火。”这是一种( )。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分数:1.00)A.B.C.D.26.认识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就是( )。 A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B由理性到实践的飞跃 C在理性认识阶段达到理性具体的过程 D由抽象概念到具体事物的过程(分数:1.00)A.B.C.D.27.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 C思想关系 D法律关系(分数:1.00)A.B.C.D.28.下列社会意识形式中,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是( )。 A语言学 B哲学 C道德 D艺术(分数:1.00)A.B.C.D.29.社会运动的

10、物质基础是( )。 A自然环境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分数:1.00)A.B.C.D.30.人类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决定性环节( )。 A概念、判断、推理 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C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D客体、主体、客体(分数:1.00)A.B.C.D.31.经过二十多年的现代化建设,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体现了( )。 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C物质运动和时空不可分割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分数:1.00)A.B.C.D.3

11、2.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 )。 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分数:1.00)A.B.C.D.33.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 )。 A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 D否认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分数:1.00)A.B.C.D.34.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

12、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分数:1.00)A.B.C.D.35.“树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遇良医得生,遇庸医致死”这说明( )。 A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C外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 D外因不一定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分数:1.00)A.B.C.D.36.社会形态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根源于( )。 A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D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运动(分数:1.00)A.B.C.D.37.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政党 B国家政权 C法律 D哲学(分数:1.00)A.B.C.D.3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13、( )。 A在阶级社会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B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C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D在任何社会都受历史条件制约(分数:1.00)A.B.C.D.39.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不包括( )。 A向唯一一个方向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坏向好的方向转化 D由低级向高级转化(分数:1.00)A.B.C.D.40.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规范 C文学艺术 D哲学思想(分数:1.00)A.B.C.D.41.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指( )。 A同一性和斗争性 B运动性和静止性 C时间性和空间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

14、(分数:1.00)A.B.C.D.4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对同一物理事件和物理过程进行时空度量,所得结果可能不一样。在认识论上来说是由( )。 A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所造成 B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所造成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变化所造成 D由于主观认识的错觉所造成(分数:1.00)A.B.C.D.43.“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分数:1.00)A.B.C.D.44.“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15、,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A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分数:1.00)A.B.C.D.45.人生价值之所以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由于人的存在具有两重性,这两重性是指( )。 A人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 B人既是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 C人既存在正当的个人利益又存在自私观念 D人既有社会性又有阶级性(分数:1.00)A.B.C.D.46.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是单独的自然界

16、本身。”这说明( )。 A认识是主体的反映 B认识是客体的反映 C认识的内容和模式是客体提供的 D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分数:1.00)A.B.C.D.47.所谓客观真理,主要是指( )。 A客观存在 B认识的客体 C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D人的正确认识中所含有的客观内容(分数:1.00)A.B.C.D.48.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 A产品的分配关系 B产品的交换关系 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D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分数:1.00)A.B.C.D.49.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的逻辑过程的起点是( )。 A客观事物 B社会实践 C感性认识 D思维抽象(分数:1.

17、00)A.B.C.D.50.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 2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说明( )。 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认识的发展 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D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分数:1.00)A.B.C.D.51.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 )。 A政党 B国家政权 C法律 D哲学(分数:1.00)A.B.C.D.52.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

18、说明( )。 A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 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 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分数:1.00)A.B.C.D.53.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 A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 B人们可以改造或消灭社会规律 C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分数:1.00)A.B.C.D.54.2008年 9月 25日,我国神州七号航天飞船成功飞人太空,这说明( )。 A人们不仅可以认识规律,而且可以改造规律 B规律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浮现在事物表面的

19、东西 C规律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D人们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利用规律(分数:1.00)A.B.C.D.55.“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及其他等等,一句话,那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的、不是荒唐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C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分数:1.00)A.B.C.D.56.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地表现为( )。 A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B对社会存在的巨大反作用 C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D社会意识形式的相互

20、作用和相互影响(分数:1.00)A.B.C.D.57.下列活动属于精神生产实践的有( )。 A科学实验 B阶级斗争 C地质考察 D天文观察(分数:1.00)A.B.C.D.58.主要矛盾是指( )。 A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B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C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D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矛盾(分数:1.00)A.B.C.D.59.中国古人说“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说明( )。 A事物是由量变引起质变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发展变化

21、的 D事物的本质是由现象展示的(分数:1.00)A.B.C.D.60.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准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人的意识在历史活动中有能动作用 B个别人物在历史上的突出作用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知识分子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分数:1.00)A.B.C.D.61.先有工程设计图,然后施工建成大厦,这一事实说明( )。 A意识产生物质 B意识转化为物质 C意识决定物质 D意识创造物质(分数:1.00)A.B.C.D.62.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 A量变质变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分数:1.00)A.B.C

22、.D.63.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人类( )。 A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 B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能力的范畴 C利用、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D进行政治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分数:1.00)A.B.C.D.64.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 A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C政治思想、逻辑学、语言学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分数:1.00)A.B.C.D.65.“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旺,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的说法是( )。 A否认必然性的非决定论观点 B否认偶然性的宿命论观点

23、C承认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辩证法决定论观点 D只承认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分数:1.00)A.B.C.D.66.人的价值在于( )。 A自我价值 B社会价值 C自我选择、自我设计 D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分数:1.00)A.B.C.D.67.“历史活动中,英雄人物是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剧中人”,这是( )。 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B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C历史机械论观点 D历史辩证法观点(分数:1.00)A.B.C.D.68.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 )。 A社会物质财富和成果 B社会文化财富和成果 C社会一切成果和财富的总和 D社会政治文明成果(分数:1.00)A.B.C.

24、D.69.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范畴的关系是( )。 A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分数:1.00)A.B.C.D.70.社会意识就是( )。 A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 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 C人民群众的意识 D一切意识因素和精神活动的总和(分数:1.00)A.B.C.D.71.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D能动的反映论和直观的反映论(分数:1.00)A.B.C.D.72.恩格斯指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

25、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在认识论上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超过了社会实践的发展速度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分数:1.00)A.B.C.D.73.“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是指( )。 A事物的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 B事物的联系是多样性的联系 C事物的联系是通过自身体现出来的联系 D联系是相互区别的具体事物、现象之间的联系(分数:1.00)A.B.C.D.74.在知识经济时代( )。 A知识生产决定物质生产 B物质生产决定知识生产 C知识生产取代了物质生产的基础地位 D知识生产成了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26、分数:1.00)A.B.C.D.7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 A劳动发展史 B阶级斗争史 C思想发展史 D国家发展史(分数:1.00)A.B.C.D.76.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 D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分数:1.00)A.B.C.D.7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世界发展动力问题(分数:1.00)A.B.C.D.78.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规律是( )。 A阶级斗争规律 B上层建筑适合经济状况的规

27、律 C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对立统一规律(分数:1.00)A.B.C.D.79.辩证唯物论认为运动是( )。 A物质的承担者 B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 C物体的位置移动 D事物的显著变化(分数:1.00)A.B.C.D.80.关于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它们是真理的两重属性 B它们同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是不相联系的 C它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D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分数:1.00)A.B.C.D.81.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必须分清主流和支流,而且要看到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不迷失方向,坚定前进信心。这在哲

28、学上是坚持了( )。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运动发展的观点 C肯定与否定的观点 D“两点论”与“重点论”结合的观点(分数:1.00)A.B.C.D.82.社会中发生的事件说明( )。 A社会是有规律的,所以社会事件具有可逆性 B社会是有规律的,但社会事件不具有可逆性 C社会是有规律的,社会有的事件具有可逆性 D社会是有规律的,规律与社会事件没有关系(分数:1.00)A.B.C.D.83.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存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观念外化或异化的结果。黑格尔的观点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分

29、数:1.00)A.B.C.D.84.实际工作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的错误在于忽视了(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分数:1.00)A.B.C.D.85.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 A反映和被反映的实践关系 B改造与被改造的认识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90,分数:90.00)86.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主要有( )。(分数:1.00)A.对人们的思想起指导、控制作用B.调控人的实践活动C.维护或批判社会现实D.调控社会运行8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30、)。(分数:1.00)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D.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88.经济基础在社会关系中属于( )。(分数:1.00)A.物质关系B.阶级关系C.经济关系D.思想关系89.“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说( )。(分数:1.00)A.真正的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总是与它的时代相互作用的C.哲学是绝对真理的表达D.哲学用它特有的方式反映和把握时代90.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是( )。(分数:1.00)A.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

31、因C.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9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具有两层基本的含义,它们是指( )。(分数:1.00)A.实践具有观念的特性B.实践具有理论的特性C.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D.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92.下列属于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是( )。(分数:1.00)A.司法人员办案B.艺术家表演C.运动员训练D.农民育种93.划分新生事物的标志是( )。(分数:1.00)A.时间上后出现的事物B.形式上、现象上新奇的事物C.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D.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的事物94.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们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

32、神境界中的作用是( )。(分数:1.00)A.为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B.为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供开阔的政治视野和深沉的时代情怀C.为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铸造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D.帮助人们解决一切问题95.社会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其基本结构有( )。(分数:1.00)A.人口结构B.观念结构C.物质经济结构D.政治结构96.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并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这是说实践之所以高于认识是因为( )。(分数:1.00)A.实践包含着认识,而认识不能包含实践B.实践是实现思想目的的感性物质活动C.实践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实践的

33、产物D.实践可以离开理论认识的指导97.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反复,这一事实表明( )。(分数:1.00)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螺旋式的B.新生事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C.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依据发生了改变D.历史有时会向后做出巨大的跳跃E.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98.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关系到能否坚持( )。(分数:1.00)A.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B.唯物主义路线的问题C.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D.世界可知性的问题99.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分数:1.00)A.“天地变化,二端而已”B.“自动自休,自峙自流”C.“吁炎吹冷

34、,交错而功”D.“万物莫不有对”100.下列各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有( )。(分数:1.00)A.生物学、物理学、数学B.思维科学、逻辑学、语言学。C.艺术、法律、政治思想D.小说、诗歌、戏剧101.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要求人们( )。(分数:1.00)A.认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B.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C.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发现和利用社会规律D.在改造社会中驾驭社会规律102.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35、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分数:1.00)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C.认为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D.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103.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是( )。(分数:1.00)A.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相对和绝对的关系C.解决好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就容易得到解决D.非主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影响作用104.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分数:1.00)A.多元论的思想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C.朴

36、素辩证法的思想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105.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关系是( )。(分数:1.00)A.二者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互不相干B.人的自觉活动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C.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得到实现D.人的自觉活动可以改造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06.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分数:1.00)A.科学技术是否发达B.生产力是否先进C.上层建筑不同D.生产关系不同107.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功能表现在( )。(分数:1.00)A.促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B.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C.引导我国社会主义

37、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D.创造先进的生产力108.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是( )。(分数:1.00)A.世界统一于存在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109.凡是唯物主义都主张( )。(分数:1.00)A.世界是可知的B.世界是不可知的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110.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分数:1.00)A.意识根源于物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11

38、1.时间、空间同物质运动不可分表明( )。(分数:1.00)A.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统一性B.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性C.时间、空间是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D.时间、空间是感觉系列整理了的体系112.人类文明主要包括( )。(分数:1.00)A.政治文明B.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C.社会风俗习惯D.情感、意志、幻想1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 )。(分数:1.00)A.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B.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C.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D.是贯穿于辨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114.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

39、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 )。(分数:1.00)A.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B.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C.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D.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115.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要( )。(分数:1.00)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一切从国情出发,在实践中学习、探索、提高B.抛弃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C.抛弃那些对社会主义的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D.抛弃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思想116.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内容和实质是( )。(分数:1.00)A.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B.

40、事物运动变化的曲折过程C.事物运动的上升性、前进性D.事物经过漫长的历程又旧地重游,江山依旧117.马克思说过:“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段话说明( )。(分数:1.00)A.动物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本领B.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C.动物的活动是本能活动D.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118.一切科学的定律、学说、理论之所以是真理,因为( )。(分数:1.00)A.它们对实践有反作用B.它们的内容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41、相符合C.它们为大多数人所公认D.它们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认识119.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做“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这一事例说明( )。(分数:1.00)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C.客观规律起作用是无条件的D.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120.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表现在( )。(分数:1.00)A.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B.客观规律限制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C.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D.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