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第三中学高考模拟历史.docx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3647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第三中学高考模拟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第三中学高考模拟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第三中学高考模拟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第三中学高考模拟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第三中学高考模拟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 年山东省威海市第三中学高考模拟历史 一、选择题(每题 3分,共 21题, 63 分) 1.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面 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 )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解析: 据材料甲骨文和楷书的对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有象形的特点,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故 D项正确;楷体汉字形态不是直接演化于甲骨文,中间还有其它汉字形态,故 A项错误;草书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不是楷书,故 B项错误;甲骨文字是

2、可以识读的刻画符号,故 C项错误。故选 D。 答案: D 2.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 “ 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 ” 材料反映了 ( )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解 析: A 表述绝对化。 C 错误,表述绝对化。 D 错误,当时的政府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反映了当时部分人以经商而致富,后不归乡,这说明了社会风气的变化。故选 B。 答案: B 3.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 “ 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 中央 有 大同 ( 中央 、 大同

3、均为当时报纸名称)。 ” 这一描述表明 ( )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解析: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可知强调报纸的教化作用。 A、 B、 D题干材料中无法在体现,是错误的解读。故正确答案选 C。 答案: C 4.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 “ 凡未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 “ 违制 ” 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 A.诏

4、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 的定制 解析: 据题干中 “ 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 ”等信息可得出皇帝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故 A项正确;据所学可知门下省的职责是审议,而中书省的职能是决策,不具备监察地方政务的职能,故 B、 C 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执行职能方面的阐释,故 D项排除。 答案: A 5.一位学者评价说: “ 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

5、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 这一观点 认为新文化运动 (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解析: A项中“反对旧道德”的说法与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使传统重现光芒”不符;由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可知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持部分否定及部分继承的科学态度,故 B 项“混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应排除;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体现出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故 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 D。 答案: D 6.光绪大清会典载:

6、 “ 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 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 )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清朝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故 A项中 “ 专管军务 ” 、 D项中 “ 专理邢狱 ” 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B 项中 “ 设有官衙 ” 的表述由题目中无法看出。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 “ 光绪 谕军机大臣 凡有旨 皆书于册 议大政 得旨则与 ” 可知清朝的军机大臣可参与政务,但无

7、决策权,得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故 C项的表述符合题意。 答案: B 7.“ 高产卫星 ” 是 “ 大跃进 ” 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 “ 高产卫星 ”一词 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 1958年共 85篇, 1959年共 15篇,而 1960年只有 1篇,并且还是 “ 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 1958 年种的 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 不尊重 庄稼生长的规律 了 ” ,下列对 “ 大跃进 ” 的准确认识有 ( ) “ 大跃进 ” 只在农业领域展开 “ 高产卫星 ” 折射 “ 大跃进 ” 浮夸盛行 1958年 “ 大跃进 ” 快速推进 1960年基层队 “ 大跃进 ” 有所反思 A.

8、B. C.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涉及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农业以粮为纲,工业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由此可知 错误,排除含 的选项即可。其余 三个选项均符合大跃进的实情,故正确答案选 D。 答案: B 8.据新华社对 1972 年 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 1972 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 88 个,和 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 )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解析

9、: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A项应为 1955年 亚非会议后, B项应为新中国的成立,均早于题目中的时间 “1972 年 ” ,故排除; C项开始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晚于题目中的时间 “1972 年 ” ,故排除; 1972 年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大批西方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故本题应选 D项。 答案: D 9.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 “ 甲线段 ” 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 )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

10、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由图表可知,甲段是在 1990-1995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大幅提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该时期的重大事件主要是 1992 年邓小平的 “ 南方谈话 ” 和中共十四大。邓小平 “ 南方谈话 ” 的重要内容之一,即提出 “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 的理论;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上可知, 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A 项主要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排除; B 项 “ 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 ” 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排除;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

11、 ” 的观点,是邓小平在 20 世纪 8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且不是经济理论,排除 D。故选 C。 答案: C 10.吕氏春秋 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一个农夫耕种的产品足以养活一家人,这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 成,故 A选项正确;战国时期手工业和商业仍然在发展,没有受到农业的抑制,故 B 选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

12、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的增加的原因,不是结果,故 C选项错误;农业收益的增加与土地私有制下的土地兼并没有直接联系,故不可能阻碍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故 D选项错误。故选 A。 答案: A 11.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 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民间崇拜”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等,材料主旨即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透过现象看本质,

13、这实质上是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其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的结果, 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 答案: C 12.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 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 此事反映了 (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解析: A项,如材料所述,宋太祖之所以闷闷不乐,是因为 “ 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 ” 。此一点,也正体现了宋太祖重视史书的记载、重视后人的评说,故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符合题意。故 A 项正确。 B项,由于史书为史官所撰,而史官

14、在撰史的过程中难免存在个人主观色彩以及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故全部真实可信表述错误。故 B项错误。 C项,材料主要阐述了宋太祖由于其重视史书记载而闷闷不乐的状况,对于史官与君主之间存在尖锐矛盾并没有展开论述。故 C项错误。 D项,材料中宋太祖闷闷不乐的原因是 “ 偶有误失,史官必书 之 ” ,表达的是宋太祖对史书记载的惧惮,而非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故 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A。 答案: A 13.下表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

15、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解析: 表格表明从唐宋到明清时期,河南地区状元人数逐渐减少,而江苏地区的状元人数逐渐增多,这种变化本质上反映随着经济重心南移,低处东南的江苏经济发展超过地处北方的河南,而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的繁荣,故选 B;理学对河南和江苏都有影响,排除 A;经济重心在南方,但是并不表明中原地区急剧衰退,排除 C;明清时期祝孩子重心依然在北方,排除 D。故选 B。 答案: B 14.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 “ 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 。这种状况表明 ( )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 代自

16、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 “ 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 说明中国的生活用品被外国市场占领,日常生活也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 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 A 项错误, “ 开始丧失 ” 于 1842 年南京条约; B项 “ 取代 ” 一词错误,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D项“ 主动开放 ” 与近代中国史实不符,排除。故选 C。 答案: C 15.申报 “ 时评 ” 栏目曾评述说: “ 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 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17、” 这一时局出现在 (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解析: 材料中 “ 皖直交斗 ” 的关键信息说明了当时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正在混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应该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D项。 答案: D 16.1943年 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 “ 亲日派 ”“ 长征时代 ”“ 争取民主 ”“ 国共合作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等归为 “ 谬误名词 ” ,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18、 解析: 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此举抹杀了其他党派对抗战的贡献,而不是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故 A项错误;从题干中 “ 亲日派 ”“ 国共合作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等归为 “ 谬误名词 ” 可看出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并不能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而是损坏其团结抗日的形象,故 B项错误;国民党把 “ 国共合作 ” 作为 “ 谬误名词 ” ,可知其否认国共合作,但并没有涉及抗战的领导权问题,故 C项错误;从题干中 “ 亲日派 ”“ 争取民主 ”“ 国共合作 ”“ 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 ” 等归为 “ 谬误名词 ” 可看出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反对与其他党派民主协商,以维护国民党一党专制

19、独裁,故 D项正确。 答案: D 17.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 1937年的 17.9%上升到 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 )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解析: A 选项错在 “ 实现 ” 二字,根据所学知识,中美关系正常化是 1972年; C选项错在 “ 全方位 ” ,是在新时期; D选项是在 20世纪 7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已经不复存在,所以做了外交政策的调整,故选 B。 答案: B 18.1933 年到 1937 年上半年,国民

20、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 “ 围剿 ” 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解析: 从时间和地理位置看,完成重要塞区建设以及构筑工事,是做好对日抗战的准备 工作,故答案为 C。 A 项从地理位置上看不符合,沿海和华北并不是当时反蒋激烈的地区;从地理位置上看,不符合 “ 围剿 ” 红军的目的,红军主要是在华南和西北活动,排除 B; D 项从材料看不出国民政府有这样的目的。

21、答案: B 19.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 ) A.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相关内容。英国光荣革命后, 1689 年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征税权、军事权、立法权等诸多权力,排除 A。内阁制的确立在 1721年以后,排除 C项。权利法案颁布后行政权依然掌握在国王手里,所以题干中安妮女王解除辉格党人行政职务的做法在国王权限范围内,并不是对权利法案的破坏,排除 D。英国君

22、主立宪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故 B项正确。 答案: B 20.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 “ 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 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 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解析: 材料体现了 18 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还掌握媾合与开战的权力,但是必须要让议会参加,这说明了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D 项。

23、 18 世纪中叶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发展,尤其责任内阁制形成后英国国王逐渐 “ 统而不治 ” ,排除 AB。题干的主旨是国王与议会的关系,没有体现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排除 C。 答案: D 21.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督促欧洲国家方面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急事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 美国对欧洲政策 ( )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解析: 根据材料 “ 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 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 ” 有利于欧洲的联合,

24、1951年,西欧部分国家组建煤钢联营共同体, B正确; “ 平等关系 ” 不符合美国的主观目的和国家利益,排除 A;二战后,西欧国家部分走向联合, 1967年欧共体成立,欧洲一体化加快,排除 C;德国分裂的根源是美苏国家利益冲突的结果,排除 D。所以选 B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第 40题 25 分,第 41题 12分,第 45、 46、 47、 48题各 15分,任选做一题。共 52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

25、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 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 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 “ 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 ”“ 田地贵少,寸土为金 ” ,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材料二 :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 “ 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 早谋移迁徙 ” 。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休止的,食疗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实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人口增加的快 “ ;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

26、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高程,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了清代人口增长的相关内容。由 “ 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 、 复种 、 多熟等农作制。玉米 、 甘薯等耐寒 、 耐旱 、 高产作物不断推广 ” 可知清代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有社会稳定 ;政府取消人头税,进行赋税改革 ; 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 高产农作物的推广 ; 土地的开垦等。人口的增长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劳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但另一方面也造成资源紧张

27、环境破坏和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答案: 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等等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缓解人口压力措施的认识和理解。由 “ 康有为认为, 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 、 蒙古 、 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 早谋移迁徙 。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 ” 可知康有为主张向人口较少地区迁移,严复则主张兴办实业 ; 由“ 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 可知还有人主张晚婚晚育。对这

28、些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都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探讨和评价。 答案: 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办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 极面。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 =科学技术 (劳动力

29、+劳动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是今年新 课标卷的一大亮点。解答时既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解答时可结合三次科技革命来解答,比如可选择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牛顿力学体系与瓦特改良蒸汽机或工厂制度

30、的关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磁感应理论与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动机)、生产流水线、公司等关系;第三次科技革命与 “ 经营者革命 ” 等关系。无论哪种必须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 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 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 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 从秦朝铸造 “ 半两 ” 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 “ 五铢 ” 钱, “ 重如其文 ” ,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

31、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 “ 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 ” 。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 621)唐高祖下诏铸 “ 开元通宝 ” 钱,即在钱币上铸 “ 开元通宝 ” 字样(或识读成 “ 开通 元宝 ” ),大小仿汉 “ 五铢 ” ,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 “ 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 ” ,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 “ 钱 ” 取代 “ 铢 ” 成为 “ 两 ” 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 “ 通宝 ” 或 “ 元宝 ” ,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

32、制,如 “ 熙宁通宝 ”“ 光绪元宝 ” 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贷币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解析: 从材料中归纳概括即可,材料信息 “ 这(铸造开元通宝)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 ” 、 “ 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 ” 等可归纳为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等。 答案: 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解析: 注意材料信息 “ 钱 取代 铢 成为 两 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 通宝 或 元宝 ,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

33、逐渐成为常制,如 熙宁通宝 光绪元宝 等 ” 可归纳出 “ 终止了 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 ”“ 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 等,依据所学知识可从 “ 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 ” 、 “ 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 等角度补充。 答案: 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行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5.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 1721 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 1783 年,下议院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

34、题,被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 1835 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从此,质询成为英国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进入 20 世纪后,质询时间固定为一到星期四每天下午 1小时间,对于普通质询,被咨询人可在 7天内答复,对于紧急质询,被咨询人必须 3 天内答复。 70 年代后,下议院设立了与政府向对应的多个专门委员会,各委员会可以分别就政府的内 政和外交问题向有关政府官员提出质询,发现政府工作中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加以改善。 摘编自埃佛尔 詹宁斯英国议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议会质询制度的发

35、展变化,并指出这一制度的实质。 解析: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对 1783年和 1835年质询制度的叙述,可以看出质询从可以拒绝答复到必须答复;依据材料中 “ 进入 20世纪后,质询时间 被咨询人必须 3天内答复 ”可以看出质询时间的变化;整合质询制度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质询制度不断完善和规范,专业化、制度化程度逐步提高。第二小问,从材料可以看出,质 询制度是 “ 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和问责的一项固定制度 ” ,是英国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可由此归纳质询制度的实质。 答案: 发展变化:质询时间由不固定到固定;由可拒绝回答到有问必答;专业化、制度化程度逐步提高。 实质:立法机构监督、问责行

36、政机构的民主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议会咨询制度的积极作用。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议会质询制度加强了对公务员的监督和敦促,这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工作,保持廉洁清正的政治氛围;质询制度有利于及时有效地处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是英 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大发展。 答案: 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推动政府改善工作;进一步完善民主制度。 2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 1940 年 6 月,当法国政府战败投降之际,戴高乐将军发起了 “ 自由法国 ” 运动,向法国人民发出了坚持抵抗的号召,他通过英国电台多次向法国人民发表演讲,指出法国输掉一场战役,但没

37、有输掉这场战争;法国并不是孤立的,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 在英国政府帮助下,戴高乐重新组建了法国军队,并且很快投入到盟国在非洲和欧洲战场 的战斗中。 1941 年 9 月,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成立, 1943 年改组为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并与各盟国建立了外交联系。 1944 年 6 月,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改组为法国临时政府。诺曼底登陆后,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 1944年 10 月,英、苏、美等国先后承认了法国临时政府。联合国成立后,法国和美、英、苏、中一起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38、 摘编自戴高乐战争回忆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戴高乐将军号召法国人民坚持抵抗所持的理由。 解析: 比较简单,概括材料 “ 法国并 不是孤立的,在它的后面还有一个广大的法兰西帝国;法国可以和英国结成同盟,它还可以利用美国取之不尽的资源。 ” 等信息可以归纳出法国可以依托海外殖民地继续战斗、可以借助英美军事力量和经济援助等。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自由法国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为法兰西民族利益而战。 答案: 自由法国的事业是正义的,是为法兰西民族利益而战;法国本土虽然沦陷,但可以依托海外殖民地继续战斗;可以借助英美军事力量和经济援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复兴的历史经验。

39、解析: “ 总结历史经验 ” 以材料为依托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 “ 指出法国输掉一场战役,但没有输掉这场战争 ” 说明法国具有战胜法西斯侵略的坚定信念; “ 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法国临时政府 ” 说明法国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 法军与盟军一起参加了解放法国的战斗,并在盟军协助下解放了巴黎 ” 说明与反法西斯盟国互相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补充依靠人民坚持军事斗争。 答案: 具有战胜法西斯侵略的坚定信念;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与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合作;依靠人民坚持军事斗争。 2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 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 族将士组成的 “ 蕃兵 ”“ 蕃将 ” ,成

40、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都护府,镇守西域,天宝六年( 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 “ 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 。 天宝八年( 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番薯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暹罗西域(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 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

41、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解析: 依据材料,高仙芝生活在唐朝天宝年间,结合所学,这一时期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外交往密切,民族政策灵活开放,允许少数民族参军,同时唐朝在西部边疆奉行积极的防御政策,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这些都为高仙芝开疆拓土的行动提供了保障。 答案: 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书高仙芝 的功过。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高仙芝远征西域, “ 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 ,这有利于巩固唐朝的统治,促进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依据材料中 “ 天宝八年 掠得大量金银珠宝, 皆入其家 ” ,可以由于高仙芝个人贪婪所带来的战争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极不利于唐朝对西域的开拓。 答案: 维护唐朝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