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高考一模化学.docx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36510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高考一模化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7年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高考一模化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7年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高考一模化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7年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高考一模化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7年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高考一模化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年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高考一模化学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 ) 1.(3分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MgO和 Al2O3在工业上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也可用于电解法冶炼 Mg、 Al B.水泥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C.高空臭氧层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反应 3O2 2O3有单质参加,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向水中加入明矾进行杀菌消毒 【考点】 14: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解析: A.工业上冶炼镁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镁,氧化镁熔点较高不易熔融,冶炼铝是电解氧化铝的

2、冰晶石熔融体,故 A错误; B.烟尘是胶体,在电场中发生电泳,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利用了胶体的性质,故 B正确; C.3O2 2O3中没有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 C错误; D.明矾不具有强氧化性,可水解生成胶体净化水,但不能消毒杀菌,故 D错误 。 答案: B 2.(3分 )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 A.Cl2O7、 P2O5、 SO3、 C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Na2O、 Na2O2为相同元素组成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3、【考点】 25: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及作用; 3A: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6:胶体的重要性质; D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解析: A、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 Cl2O7、 P2O5、 SO3、 CO2均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 A正确; B.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但是过氧化钠不是,故 B错误; C.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 C错误; D、依据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故 D错误 。 答案: A 3.(3分 )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

4、错误的是 ( ) A.将 1 mol NH4NO3溶于稀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 NH4+数目为 NA B.60 g SiO2含有的化学键数目为 4NA C.CO2通过 Na2O2使其增重 a 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aNA/56 D.常温常压下, 14.9 g KCl 与 NaClO的固体混合物中阴离子的数目为 0.2NA 【考点】 4F: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 A、将 1 mol NH4NO3溶于稀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n(NH4+)+n(H+)=n(OH )+n(NO3 ),由于溶液显中性,故有 n(H+)=n(OH ),则 n(NH4+)=n(NO3 )=1mo

5、l,个数为 NA个,故 A正确; B、 60g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为 1mol,而 1mol二氧化硅中含 4mol硅氧键,故含 4NA个,故 B正确; C、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时,当 1mol 二氧化碳参与反应时,固体增重 28g,转移 1mol电子,设当增重 ag 时,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xmol,则有: 28a = 1x,解得 x= a28mol,个数为 a28NA个,故 C错误; D、 KCl 与 NaClO 的摩尔质量均为 74.5g/mol,故 14.9g 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 0.2mol,且两者均有一个阴离子和一个阳离子构成,故 0.2mol混合物中含 0.2NA个阴离子,故

6、D正确 。 答案: C 4.(3分 )下列类比关系正确的是 ( ) A.AlCl3与过量 NaOH溶液反应生成 AlO2 ,则与过量 NH3H2O反应也生成 AlO2 B.Al与 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则与 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 C.Fe与 Cl2反应生成 FeCl3,则与 I2反应可生成 FeI3 D.Na2O2与 CO2反应生成 Na2CO3和 O2,则与 SO2反应可生成 Na2SO3和 O2 【考点】 GK: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解析: A.氯化铝和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Al3+3NH3H2O=Al(OH)3 +3NH4+,故 A错误; B、铝热反应是铝在高温下来还原一

7、些高熔点的金属单质,并且放出大量的热,所以 Al 与Fe2O3能发生铝热反应,与 MnO2也能发生铝热反应,故 B正确; C.碘单质氧化性弱和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化合物, Fe 与 Cl2反应生成 FeCl3,则与 I2反应可生成 FeI2 ,故 C错误; D.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钠,不生成亚硫酸钠和氧气,故 D错误 。 答案: B 5.(3分 )(2016青岛二模 )如表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满足相应要求的是 ( ) 选项 离子 要求 A K+、 Cl 、 SO42 、 MnO4 c(K+) c(Cl ) B Na+、 Ca2+、 I 、 NO3 c(H+)/c(OH )

8、=1 1014 C Al3+、 NH4+、 SO42 、 CH3COO 滴加 NaOH溶液立刻有气体产生 D Na+、 Mg2+、 Ag+、 NO3 滴加氨水先有沉淀产生,后沉淀部分溶解 A.A B.B C.C D.D 【考点】 DP:离子共存问题 解析: A.c(K+) c(Cl )不遵循电荷守恒,应 c(K+) c(Cl ),故 A错误; B.c(H+)/c(OH )=1 1014,显酸性, H+、 I 、 NO3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 B错误; C.滴加 NaOH溶液,先与铝离子反应,则不能立即生成气体,故 C错误; D.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滴加氨水与 Mg2

9、+、 Ag+反应先有沉淀产生,后 AgOH沉淀溶解,故 D正确 。 答案: D 6.(3分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 A.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HCO3和 Ba(OH)2两溶液混合: HCO3 +Ba2+OH BaCO3 +H2O B.向 NH4Al(SO4)2 溶液中滴入 Ba(OH)2 恰好使 SO42 完全沉淀: 2Ba2+4OH +Al3+2SO42 2BaBO4 +AlO2 +2H2O C.向 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NaOH溶液: Mg2+2HCO 3+4OH Mg(OH)2 +2CO32 +2H2O D.向 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硝酸: 3F

10、e2+4H+NO3 3Fe3+NO +2H2O 【考点】 49: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 A.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HCO3和 Ba(OH)2两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 HCO3 +Ba2+OH BaCO3 +H2O,故 A 正确; B.向 NH4Al(SO4)2 溶液中滴入 Ba(OH)2 溶液恰好使 SO42 完全沉淀,离子方程式为:2Ba2+NH4+Al3+2SO42 +4OH Al(OH)3 +NH3H2O+2BaSO4 ,故 B错误; C.向 Mg(HCO3)2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离子方程式: Mg2+2HCO 3+4OH Mg(OH)2 +2CO32 +2H2O

11、,故 C正确; D.向 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硝酸,离子方程式: 3Fe2+4H+NO3 3Fe3+NO +2H2O,故 D正确 。 答案 : B 7.(3分 )(2015上海模拟 )已知 X、 Y、 Z、 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部分产物已略去 ).则 W、 X不可能是 ( ) W X A 盐酸 Na2CO3溶液 B NaOH溶液 AlCl3溶液 C CO2 Ca(OH)2溶液 D O2 Na A.A B.B C.C D.D 【考点】 GS:无机物的推断 解析: A.X 为 Na2CO3, W 为盐酸时,碳酸钠和少量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钠

12、和过量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故 A不选; B.NaOH溶液和与过量 AlCl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NaOH溶液与少量 AlCl3溶液反应可生成偏铝酸钠,氢氧化铝可与偏铝酸钠相互转化,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故 B不选; C.X 为氢氧化钙, W 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钙和碳酸氢钙间可以相互转化,符合转化关系,故 C不选; D.钠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与反应的量无关,故 D选 。 答案: D 8.(3分 )下列描述或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 ) A.向 Fe(0H)

13、3胶体中滴加稀硫酸,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 B.向铜粉中加入稀硫酸,铜粉不溶解,再加入硝酸钾固体,铜粉逐渐溶解 C.氯碱工业和金属钠的冶炼都用到了 NaCl,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都是: 2Cl 2e Cl2 D.向明矾 (KAl(SO4)212H2O)溶液中滴入 Ba(OH)2溶液, SO42 恰好完全沉淀时的离子方程式为:Ba2+3OH +Al3+SO BaSO4 +Al(OH)3 【考点】 66:胶体的重要性质; 49: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DI:电解原理; EG:硝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 A.加入稀硫酸是电解质溶液,会引起氢氧化铁胶体聚沉,继续加入稀硫酸,氢氧化铁沉淀会溶解,故 A

14、正确; B.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加入硝酸铜溶液中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铜,铜粉溶解,故 B正确; C.氯碱工业阳极反应为 2C1 2e =C12 ,金属钠的冶炼阳极反应为 2C1 2e =C12 ,阳极反应都是: 2C1 2e =C12 ,故 C正确; D.反应生成偏铝酸根: Al3+2SO42 +2Ba2+4OH 2BaSO4 +AlO2 +2H2O,故 D错误 。 答案: D 9.(3 分 )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 KI 溶液,产生白色 CuI 沉淀,溶液变棕色 .向反应后溶液中通入过量 SO2,溶液变成无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滴加 KI溶液时, KI 被氧化, CuI是

15、还原产物 B.通入 SO2后,溶液变无色,体现 SO2的还原性 C.整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 Cu2+ I2 SO2 【考点】 B1: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A.滴加 KI溶液时, I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KI 被氧化, Cu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 CuI是还原产物,故 A正确; B.通入 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S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体现其还原性,故 B正确; C.发生 2CuSO4+4KI 2K2SO4+2CuI +I2、 SO2+2H2O+I2=H2SO4+2HI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复分解反应,故 C错误; D.2

16、CuSO4+4KI 2K2SO4+2CuI +I2反应中 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 I2是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物质的氧化性: Cu2+ I2, SO2+2H2O+I2=H2SO4+2HI中碘元素化合价由 0 价降低为 1 价, I2是氧化剂, SO2被氧化,所以物质氧化性 I2 SO2,所以氧化性 Cu2+ I2 SO2,故 D正确 。 答案: C 10.(3分 )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 A.除去 CO2中的 HCl B.制备 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C.验证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 D.分离苯和酒精 【考点】 U5: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17、 解析: A.由于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则除去二氧化碳中的 HCl,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故 A错误; B.Fe 为阳极,反应中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由于煤油将空气隔开,则该装置可制备 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故 B正确; C.挥发出来的 HCl能够与硅酸钠溶液反应,干扰了检验,故 C错误; D.酒精能够溶于苯,混合液不分层,无法通过分液分离,故 D错误 。 答案: B 11.(3 分 )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可能是 K+、 Ba2+、 A13+、 Mg2+、 AlO2 、 CO32 、 SiO32 、 Cl 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18、: 取少量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无沉淀生成 . 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加入 5mL0.2molL 1盐酸,发生的现象是: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 . 在上述 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 0.43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该溶液中一定不含 Ba2+、 Mg2+、 A13+、 SiO32 、 Cl 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K+、 AlO2 、 CO32 、 Cl C.该溶液是否有 K+需做焰色反应 (透过蓝色钴玻璃片 ) D.可能含有 Cl 【考点】 DG: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解析: 向溶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无

19、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与氢氧化钠生成沉淀的离子: A13+、 Mg2+; 向原溶液中逐滴加入 5mL0.2molL 1盐酸,开始产生沉淀并逐渐增多,沉淀量基本不变后产生气体,最后沉淀逐渐减少至消失;滴加盐酸产生和溶解的沉淀为氢氧化铝,气体为二氧化碳,说明原溶液中存在 AlO2 和 CO32 ,所以一定不存在不溶于盐酸的 SiO32 和与 CO32 反应的 Ba2+,再根据溶液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唯一的阳离子: K+; 在 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 0.43g,沉淀为 AgCl,物质的量为: 0.43g143.5g/mol 0.003mol; 中加入的氯

20、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n(HCl)=0.2mol/L0.005L=0.001mol n(AgCl),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 0.02mol Cl ,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 Ba2+、 Mg2+、 A13+、 SiO32 ,一定存在 Cl ,故 A错误; B、由分析可知: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K+、 AlO2 、 CO32 、 Cl ,故 B正确; C、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可以判断,溶液中一定存在钾离子,不需要通过焰色反应判断钾离子是否存在,故 C错误; D、根据生成氯化银沉淀的物质的量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氯离子,故 D错误 。 答案: B 12.(3分 )已知电离平衡常数: K(H2C

21、O3) K(HClO) K(HCO3 ),氧化性: HClO Cl2 Br2 Fe3+ I2.下列有关离子反应或离子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向 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2=2Fe3+2Cl B.向溴水中加入足量氯化亚铁溶液能使溴水变成无色 C.向 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 2ClO +CO2+H2O=2HClO+CO32 D.能使 pH试纸显深红色的溶液中, Fe3+、 Cl 、 Ba2+、 Br 能大量共存 【考点】 49: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DF: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解析: A、还原性 Fe2+ I ,向碘化亚铁中滴

22、加少量氯水,氯气先将碘离子氧化,后氧化亚铁离子,故 A错误; B、氧化性: Br2 Fe3+,向溴水中加入足量氯化亚铁溶液溴单质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浅黄色的三价铁离子,故 B错误; C、碳酸酸性强于次氯酸,向 NaClO 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的离子方程式: ClO+CO2+H2O=HClO+HCO3 ,故 C错误; D、能使 pH 试纸显深红色的溶液是强酸性溶液,强酸性溶液中 Fe3+、 Cl 、 Ba2+、 Br 能大量共存,故 D正确 。 答案: D 13.(3 分 )一块 11.0g 的铁铝合金,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合金完全溶解,然后加 H2O2至溶液中无 Fe2+存在,加热除去多余的

23、H2O2,当加入 200mL 6molL 1 NaOH 溶液时沉淀量最多,且所得沉淀质量为 26.3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合金中铁的质量为 5.6g B.合金与稀硫酸反应共生成 0.45mol H2 C.该合金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6NA D.所加的稀硫酸中含 0.6molH2SO4 【考点】 M3: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解析: 最终得到的沉淀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铁的混合物,则生成沉淀时消耗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26.3g;11.017g/mol =0.9mol,则铁和铝的总物质的量为: 0.9mol3 =0.3mol,设合金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x、铝的物质的

24、量为 y,则 56x+27y=11.0、 x+y=0.3,解得: x=0.1mol、 y=0.2mol; 200mL 6molL 1 NaOH 溶液中含有 NaOH 的总物质的量为: 6mol/L 0.2mol=1.2mol,生成沉淀最多时溶质为硫酸钠,则所加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1.2mol2 =0.6mol; A.根据计算可知,合金中含有 0.1mol铁,其质量为: 56g/mol 0.1mol=5.6g,故 A正确; B.0.1mol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0.1mol氢气, 0.2mol 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0.3mol 氢气,总共生成 0.4mol氢气,故 B错误; C.铁不与氢 氧化钠溶

25、液反应, 0.2mol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为: 0.2mol 3=0.6mol,转移的电子数为 0.6NA,故 C 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所加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0.6mol,故 D正确 。 答案: B 14.(3 分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中 c(SO42 )+c(NO3 )=2.5molL 1,取 200mL 该混合酸,则能溶解铜的最大质量为 ( ) A.12.8 g B.19.2 g C.32.0 g D.38.4 g 【考点】 54: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解析: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u+2NO3 +8H+=3Cu2+2NO +4H2O,要使溶解铜的质量最大,则氢离子

26、和硝酸根浓度满足化学计量数 4: 1,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 设硫酸浓度为 x,则硝酸浓度为: 2.5mol/L x,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共: 2x+(2.5mol/L x), 则2x:(2.5molLx )5mol/L =4: 1, 解得: x=1.5mol/L, 则硝酸浓度为: 2.5mol/L x=1mol/L,硝酸得物质的量为: 0.2L 1mol/L=0.2mol, 3Cu+8H+2NO3 =3Cu2+2NO +4H2O 3 64g 2mol m 0.2mol 则能溶解铜的最大质量为: m=364g0.2mol2mol =19.2g。 答案: B 15.(3分 )已知:还原性 HSO3

27、I ,氧化性 IO3 I2.在含 3mol 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NaIO3溶液 .加入 NaIO3的物质的量和析出的 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 (不考虑 I2+I I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点时消耗 NaHSO3的物质的量为 1.2 mol,得到的氧化产物为 SO42 B.b c段的反应可用如下离子方程式表示: IO3 +5 I +6H+ 3I2+3H2O C.滴加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一直逆向移动 D.从 c点后所得混合液中分离出碘的操作为:加四氯化碳萃取分液,然后蒸馏 【考点】 BQ: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解析: A、 a点碘酸钾的物质的量是 0.4mol,发生以下

28、反应离子方程式: IO3 +3HSO3 I +3SO42 +3H+,则消耗 NaHSO3 的物质的量 =0.4mol1 3=1.2mol,所以氧化产物为硫酸根离子,故 A正确; B、由图可知, b点到 c点由于生成 I2,故发生反应: IO3 +6H+5I =3H2O+3I2,故 B正确; C、当碘酸钠过量时,碘酸根离子的水解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所以当 c 点后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 C错误; D、应用相似相溶,碘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所以加四氯化碳萃取分液,然后蒸馏,故 D 正确 。 答案: C 二、填空题 (本题包含 4个小题,共 55 分 ) 16.(10 分 )高锰酸钾溶液常用于物质的定

29、性检验与定量分析 。 (1)实验室里欲用 KMnO4固体来配制 480mL 0.1000molL 1的酸性 KMnO4溶液 。 需用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 。 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偏大的是 (填序号 )。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容量瓶底部有少量蒸馏水 c.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补上 d.天平的砝码生锈 解析: 由于实验室无 480mL容量瓶,故应选用 500mL容量瓶,应配制 500mL溶液,需要称量、溶解、移液、定容等操作,需用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以及500mL 容量瓶,故需用的仪器除了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外,

30、还需要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故 a正确; b.容量瓶底部有少量蒸馏水,对浓度无影响,故 b错误; c.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是正常的,又加水补上则浓度偏小,故 c错误; d.天平的砝码生锈,会导致砝码的质量偏大,则称量出的药品的质量偏大,浓度偏高,故 d正确 。 答案: 胶头滴管、 500mL容量瓶 ad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新配制的酸性 KMnO4溶液来测定某试剂厂生产的 FeSO4溶液中 Fe2+的物质的量浓度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 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小组在测定过程中发现,测得的 Fe2+的物质的

31、量浓度比标签上的标注值要低,在滴定操作准确的前提下,可能导致该测定结果的原因如下: 猜想一: FeSO4溶液变质;证明方法是 猜想二: 。 【考点】 O9:溶液的配制; RD: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解析: 在反应中, Fe2+做还原剂,被氧化为 +3 价,即生成 Fe3+, 1molFe2+失 1mol 电子; MnO4 做氧化剂,锰元素被还原为 +2 价,即生成 Mn2+, 1molMnO4 得 5mol 电子,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来配平可有: 5Fe2+MnO4 +8H+ Mn2+5Fe3+4H2O,猜想一: FeSO4溶液变质后生成 Fe3+,检验方法是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32、 KSCN 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硫酸亚铁变质;猜想二:在滴定过程中,部分 Fe2+被氧气氧化 。 答案 : 5Fe2+MnO4 +8H+ Mn2+5Fe3+4H2O 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硫酸亚铁变质;滴定过程中,部分 Fe2+被氧气氧化 17.(4 分 )某强酸性反应体系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物质: PbO2、 PbSO4(难溶盐 )、Pb(MnO4)2(强电解质 )、 H2O、 X(水溶液呈无色 )、 H2SO4,已知 X 是一种盐,且 0.1mol X 在该反应中失去啊 3.01 1023个电子 。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3、; 解析: X是一种硫酸盐,且 0.1mol X在该反应中失去 0.5mol 电子,即 1molX在该反应中失去 5mol电子,根据元素守恒知,该元素是锰元素,生成物中锰元素是 +7价,则 X中锰元素显 +2价,所以 X是 MnSO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配平方程式,该反应方程式为: 2MnSO4+5PbO2+2H2SO4=Pb(MnO4)2+4PbSO4+2H2O。 答案 : 2MnSO4+5PbO2+2H2SO4=Pb(MnO4)2+4PbSO4+2H2O (2)该反应体系中,若用浓盐酸代替硫酸,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后果: 。 【考点】 48: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49:离子方程式的

34、书写 解析: 该反应体系中,若用浓盐酸代替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铅、氯气和水,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PbO2+4H+2Cl Pb2+Cl2 +2H2O。 答案 : PbO2+4H+2Cl Pb2+Cl2 +2H2O 18.(12 分 )铬铁矿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 FeOCr2O3,还含有 MgO、 Al2O3、 Fe2O3等杂质,以铬铁矿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 (K2Cr2O7)的工艺如下 (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 .将铬铁矿和碳酸钠混合充分焙烧 。 .焙烧后的固体加水浸取,分离得到溶液 A和固体 A。 .向溶液 A中加入醋酸调 pH约 7 8,分离得到溶液 B和固体 B。 .再向溶液 B中继续加醋酸酸化

35、,使溶液 pH小于 5。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氯化钾,得到重铬酸钾晶体 。 (1) 中焙烧发生的反应如下,配平并填写空缺: FeOCr2O3+ Na2CO3+ = Na2CrO4+ Fe2O3+ CO2 ; Na2CO3+Al2O3 2NaAlO2+CO2 。 解析: 反应中 Fe、 Cr 元素化合价升高,方程需要降价的元素,又反应后有氧原子,反应前也应该有,则缺陷物质为氧气, Fe 元素化合价由 +2 价升高为 +3 价, Cr 元素化合价由 +3 价升高为 +6价,总升高 +7价, O元素化合价由 0价降低为 2价,共降低 4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为 28,故 FeOCr2O3的系数为 4

36、,氧气系数为 7,再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后方程式为:4FeOCr2O3+8Na2CO3+7O2 8Na2CrO4+2Fe2O3+8CO2。 答案 : 4 8 7O2 8 2 8 (2)固体 A中主要含有 (填写化学式 )。 解析: 焙烧时 MgO未反应,焙烧后的固体加水浸取,分离得到固体 A为 Fe2O3、 MgO。 答案 : Fe2O3、 MgO (3)已知重铬酸钾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2CrO42 +2H+Cr2O72 +H2O. 中调节溶液 pH 5时,其目的是 。 解析: 由于存在反应平衡 2CrO42 +2H+Cr2O72 +H2O,加入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右移,作用是使 CrO42

37、 转化为 Cr2O72 。 答案 :由于存在反应平衡 2CrO42 +2H+Cr2O72 +H2O,加入酸,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右移,作用是使 CrO42 转化为 Cr2O72 (4)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r2O7+2KCl=K2Cr2O7 +2NaCl,已知如表数据 物质 KCl NaCl K2Cr2O7 Na2Cr2O7 溶解度 (g/100g水 ) 0 28 35.7 4.7 163 40 40.1 36.4 26.3 215 80 51.3 38 73 376 该反应能发生的理由是 。 获得 K2Cr2O7晶体的操作有多步组成,依次是:加入 KCl固体、 、 、过滤、洗

38、涤、干燥得到晶体 。 解析: 由图可知:温度对氯化钠的溶解度影响小,但对重铬酸钾的溶解度影响较大,利用复分解反应在低温下可以得到重铬酸钾;加入 KCl固体后,利用溶解度不同,温度对溶解度影响,再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以得到 K2Cr2O7晶体 。 答案 :温度对氯化钠的溶解度影响小,但对重铬酸钾的溶解度影响较大,利用复分解反应在低温下可以得到重铬酸钾 加热蒸发;冷却结晶 (5) 中固体 B 中主要含氢氧化铝,还含少量镁、铁的难溶化合物及可溶性杂质,精确分析固体 B中氢氧化铝含量的方法是:称取 n g样品,加入过量 (填写试剂名称 )、溶解、过滤、再通入过量的 CO2、 灼烧

39、、冷却、称量,得干燥固体 m g.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 m、 n的代数式表示 )。 【考点】 U3: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 固体 B中主要含氢氧化铝,还含少量镁、铁的难溶化合物及可溶性杂质,为精确分析B中氢氧化铝含量,先利用氢氧化铝的两性,用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氢氧化铝,过滤除去不溶物,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重新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灼烧得到氧化铝固体, 根据 Al 元素守恒,样品中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 =mg102gmol278g/molng =26m17n; 答案 :氢氧化钠溶液 26m17n 19.(13 分 )某研究所对含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工业废料进行相关的研究 .实验

40、过程如图 1: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的成分为 ,操作 的名称为 。 解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为 Fe、 Cu,操作 为过滤 。 答案: Fe、 Cu 过滤 (2)图 1溶液 B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解析: B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Fe2+O2+8NH3+10H2O=8NH4+4Fe(OH)3 。 答案 : 4Fe2+O2+8NH3+10H2O=8NH4+4Fe(OH)3 (3)实验要求向溶液 B 中通入过量的空气,证明通入空气过量的方法是 。 解析: 向溶液 B中通入过量的空气,证明通入空气过量,即亚铁离子不存在,其方法是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1、,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不变 (无变化 )。 答案 :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不变 (无变化 ) (4)操作 第一步需要的仪器除了酒精灯、铁架台外,还需要 。 解析: 操作 为蒸发结晶,还需要的仪器为蒸发皿、玻璃棒 。 答案 :蒸发皿、玻璃棒; (5)某同学利用图 2装置制备氢气并利用氢气还原某金属氧化物,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 H2 的还原性并检验其氧化产物,其装置连接顺序是 A D (除 D 装置外,其它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最后 D装置中所加药品为 ,其作用是 。 点燃 B处酒精灯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考点】 U3

42、: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 含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工业废料,结合流程可知,过量还原性试剂 A 为 Fe,置换出Cu,则操作 为过滤,滤渣中为 Cu和过量的 Fe;溶液 B中主要含硫酸亚铁,通入空气和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氢氧化铁,操作 为过滤,固体为氢氧化铁,操作 为加热,生成红色的氧化铁;溶液 C 为硫酸铵溶液,则操作 为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铵晶体, 根据验证 H2的还原性并检验其氧化产物,装置顺序依次为制取氢气装置 A、干燥氢气装置 C、还原金属氧化物 B、检验还原产物 D、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装置 D,连接顺序为: A C B D D, D装置中所加药品碱石灰,其作用为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前面装

43、置中; 因氢气为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应检验氢气的纯度 。 答案 : C B D 碱石灰 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 入前面装置中 检验氢气的纯度 . 20.(10 分 )三氟化氮 (NF3)是一种新型电子材料,它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蒸气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产物有: HF、 NO和 HNO3,请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解析: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 N(被氧化 ) (5 3)=N(被还原 ) (3 2),所以 N(被氧化 ): N(被还原 )=1: 2。 答 案 : 1: 2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反应中生成 0.2mol

44、HN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个 。 解析: 依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从方程式右边着手不难配平, 3NF3+5H2O 2NO+HNO3+9HF,生成 0.2 mol HNO3,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2 mol (5 3) NA=0.4NA,或 2.408 1023。 答案 : 3NF3+5H2O 2NO+HNO3+9HF 0.4NA (3)NF3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但一旦 NF3在空气中泄漏,还是易于发现 .你判断该气体泄漏时的现象是 。 解析: NF3泄漏产生 NO, NO 遇空气中的 O2生成红棕色气体 NO2, HNO3、 HF气体均有刺激性气味且在空气中易形成酸雾 。 答案 :产生红

45、棕色气体、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白雾 (4)一旦 NF3泄漏,可以用 NaOH 溶液喷淋的方法减少污染,其产物除 NaNO2、 NaF、 H2O 外,还肯定有 (填化学式 )。 【考点】 BQ: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EK: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 由题意可写出: F3+H2OHF + O+H O3, NF3与 H2O 反应产生 HNO3, HNO3和 NaOH 反应必生成 NaNO3。 答案 : NaNO3 21.(6 分 )(1)已知 Fe(OH)3能与次氯酸盐发生如下反应 (未配平 ): Fe(OH)3+ClO +OH FeO 4n +Cl +H2O 已知有 10.7g

46、Fe(OH)3参加反应,共转移了 0.3NA个电子,则 n= , FeO4n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 FeO4 能和下列 (填序号 )物质反应 。 A.KMnO4 B.SO2 C.H2S D.O2 解析: n(Fe(OH)3)= 10.7g107g/mol=0.1mol,设 Fe 被氧化生成的 FeO4n 中 Fe 元素化合价为 x,则0.1mol (x 3)=0.3mol, x=6,由化合价代数和为 0可知, n=2, FeO42 中 Fe 为 +6价,具有强氧化性,可与还原性物质反应, B、 C符合, 答案 : 2 +6 B、 C (2)一定条件下,向含硝酸的废水中加入 CH3OH,将 HNO3还原成 N2.若该反应消耗 32g CH3OH,转移 6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考点】 BQ: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解析: 消耗 32g(1mol)CH3OH 转移 6mol 电子,由 CH3OH 中碳原子的化合价升高 6,所以反应后碳的化合价为 +4,产物为 CO2,根据质量守恒和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得: 5CH3OH+6HNO35CO2+3N2+13H2O,反应中氧化剂是硝酸,还原剂是甲醇,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5: 6。 答案 : 5: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