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1-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6,分数:100.00)1.商品经济是_(分数:4.00)A.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B.不存在社会分工的经济形式C.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D.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2.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出发点是_(分数:4.00)A.生产关系B.经济规律C.商品和商品经济D.货币3.商品经济的主要内容是_(分数:4.00)A.商品流通B.商品存储C.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D.商品消费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_(分数:4.00)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劳动力成为商品
2、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是_(分数:2.00)A.劳动力成为商品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社会分工D.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6.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_(分数:2.00)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生产关系D.交换关系7.下述关于使用价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使用价值即劳动产品的有用性C.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D.使用价值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8.关于劳动二重性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B.具体劳
3、动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C.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不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D.具体劳动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不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9.价值是商品的_(分数:2.00)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D.存在形式10.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_(分数:2.00)A.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11.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_(分数:2.00)A.使用价值B
4、.价值C.交换价值D.剩余价值12.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_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分数:2.00)A.活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个别劳动13.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揭示了_(分数:2.00)A.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B.价值的惟一源泉是剩余劳动C.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D.价值的惟一源泉是活的抽象劳动14.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_(分数:2.00)A.脑力劳动B.体力劳动C.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D.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15.具体劳动_(分数:2.00)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16.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由生产的客观标
5、准条件决定的因素是_(分数:2.00)A.生产条件B.劳动强度C.劳动熟练程度D.生产规律1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_(分数:2.00)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18.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_(分数:2.00)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9.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_(分数:2.00)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20.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
6、叫做_(分数:2.00)A.商品的社会价值B.商品的个别价值C.商品的生产价值D.商品的劳动价值21.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_(分数:2.00)A.增加B.降低C.不变D.无法判断2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_(分数:2.00)A.成正比B.成反比C.不成比例D.反向变化23.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生产部门的_(分数:2.00)A.平均劳动生产率B.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C.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D.多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24.同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的劳动生产率是_(分数:2.00)A.某企业的劳动生产率B.某个人的劳动生产率C.某部
7、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D.全社会各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25.货币的本质是_(分数:2.00)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流通手段D.价值的表现形式26.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_(分数:2.00)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D.价格标准职能27.与商品的赊购赊销相联系的货币职能是_(分数:2.00)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28.贵金属货币和纸币在执行何种职能时其作用有较大区别?_(分数:2.00)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D.贮藏手段职能29.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体现了
8、货币的_(分数:2.00)A.贮藏手段职能B.支付手段职能C.世界货币职能D.流通手段职能30.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_(分数:2.00)A.自由竞争规律B.追求垄断利润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D.价值规律31.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_(分数:2.00)A.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B.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矛盾D.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的矛盾32.商品交换中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表现为_(分数:2.00)A.价格总是高于价值B.价格总是低于价值C.价格总是等于价值D.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_(分数:2.00)A.商品价格同价值相等B.
9、商品价值同价格相等C.商品价值围绕价格波动D.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34.在私有制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导致小商品生产者_(分数:2.00)A.都成为资本家B.都成为雇佣工人C.两极分化D.彻底破产35.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_(分数:2.00)A.带来剩余价值B.买到生产资料C.买到生活资料D.实现价值36.使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完全胜利和最终确立的是_(分数:2.00)A.阶级斗争B.原始积累C.产业革命D.民主法治37.从较长时期看,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物质内容_(分数:2.00)A.不会有根本变化B.会不断扩大C.会不断缩小D.只能有小幅度微调38.劳
10、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_(分数:2.00)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39.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对各因素都有影响和渗透作用的因素是_(分数:2.00)A.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的费用C.教育培训费用D.历史和道德因素4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_(分数:2.00)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B.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C.劳动力成为商品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4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_(分数:2.00)A.生产资料B.劳动力C.劳动资料D.劳动对
11、象4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_(分数:2.00)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43.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是_(分数:2.00)A.物质财富创造过程B.价值形成过程C.价值增殖过程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过程44.剩余价值是_(分数:2.00)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但要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D.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45.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_(分数:2.00)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
12、通资本D.流动资本46.准确反映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概念是_(分数:2.00)A.利润率B.利息率C.剩余价值率D.平均利润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1-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6,分数:100.00)1.商品经济是_(分数:4.00)A.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B.不存在社会分工的经济形式C.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D.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解析:解析 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有的生产活动,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因此,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
13、和商品交换的总称。2.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出发点是_(分数:4.00)A.生产关系B.经济规律C.商品和商品经济 D.货币解析:解析 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需从分析商品和商品经济开始。3.商品经济的主要内容是_(分数:4.00)A.商品流通B.商品存储C.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D.商品消费解析:解析 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也即,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_(分数:4.00)A.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14、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解析:解析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第二个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也是决定性的条件。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是_(分数:2.00)A.劳动力成为商品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社会分工 D.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解析:解析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其中,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6.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_(分数:2.00)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
15、的关系 C.生产关系D.交换关系解析:解析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所决定。也即其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7.下述关于使用价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使用价值即劳动产品的有用性C.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D.使用价值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解析:解析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所决定的,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8.关于劳动二重性理论,下列说法正
16、确的是_(分数:2.00)A.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 B.具体劳动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C.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不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D.具体劳动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不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解析:解析 劳动的二重性就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9.价值是商品的_(分数:2.00)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D.存在形式解析:解析 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它是商品的社会属
17、性。10.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_(分数:2.00)A.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解析:解析 商品必然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可能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则寓于使用价值之中。本题所述即体现没有使用价值也就没有价值,也即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为前提。11.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_(分数:2.00)A.使用价值B.价值 C.交换价值D.剩余价值解析:解析 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
18、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12.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_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分数:2.00)A.活劳动 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个别劳动解析:解析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就在于揭示了,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是由活劳动实现的,价值的惟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13.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揭示了_(分数:2.00)A.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B.价值的惟一源泉是剩余劳动C.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D.价值的惟一源泉是活的抽象劳动 解析:解析 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就在于揭示了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是由活劳动实现的,
19、价值的惟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14.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_(分数:2.00)A.脑力劳动B.体力劳动C.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D.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解析:解析 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也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所以,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也即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15.具体劳动_(分数:2.00)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D.创造剩余价值解析:解析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其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
20、关系。16.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决定的因素是_(分数:2.00)A.生产条件 B.劳动强度C.劳动熟练程度D.生产规律解析:解析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即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和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也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也就是现时某一生产部门中大多数同类商品的生产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条件,以及所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1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_(分数:2.00)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解析:解析 商品的社会价值是指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通常所说的商品价值在不指明是
21、个别价值的情况下,都是指商品的社会价值。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由此可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18.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_(分数:2.00)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解析:解析 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即商品的个别价值小于社会价值,但仍能按其社会价值进行交换,该商品生产者也就可以获得较多盈利,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19.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以_(分数:2.00)A.具体劳动
22、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解析:解析 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即以此为尺度。20.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叫做_(分数:2.00)A.商品的社会价值 B.商品的个别价值C.商品的生产价值D.商品的劳动价值解析:解析 商品的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而商品的个别价值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形成的价值量。21.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会导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_(分数:2.00)A.增加B.降低 C.不变D.无法判断解析:解析 劳动生产率通常由单位劳动时
23、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劳动生产率越高,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但所形成的价值总量却不变,从而平均到单位商品内的价值量就越少。2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该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_(分数:2.00)A.成正比 B.成反比C.不成比例D.反向变化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基本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3.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生产部门的_(分数:2.00)A.平均劳动生产率 B.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C.大企业的劳动生产率D.多数企业的劳动生产
24、率解析:解析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而不取决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24.同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的劳动生产率是_(分数:2.00)A.某企业的劳动生产率B.某个人的劳动生产率C.某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D.全社会各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解析:解析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但是,如果一个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有该部门中的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则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会发生变化,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不变。这是因为,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
25、产率。25.货币的本质是_(分数:2.00)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流通手段D.价值的表现形式解析:解析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26.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_(分数:2.00)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 D.价格标准职能解析:解析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是货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27.与商品的赊购赊销相联系的货币职能是_(分数:2.00)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
26、手段 解析:解析 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的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是指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当到期偿还货款时货币所执行的还款职能,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28.贵金属货币和纸币在执行何种职能时其作用有较大区别?_(分数:2.00)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D.贮藏手段职能 解析:解析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贵金属货币和纸币在执行此职能时的作用有较大区别。29.货币越出一国的范围,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这体现了货币的_(分
27、数:2.00)A.贮藏手段职能B.支付手段职能C.世界货币职能 D.流通手段职能解析:解析 本题是对货币各职能概念的考查,题干所述即为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30.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_(分数:2.00)A.自由竞争规律B.追求垄断利润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D.价值规律 解析:解析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在纷繁、复杂、多变的商品经济活动背后,是价值规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运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31.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_(分数:2.00)A.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B.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矛盾D.抽象劳动与具体劳动的矛盾解析
28、:解析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32.商品交换中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表现为_(分数:2.00)A.价格总是高于价值B.价格总是低于价值C.价格总是等于价值D.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解析:解析 随着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但商品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受价值所制约,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3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_(分数:2.00)A.商品价格同价值相等B.商品价值同价格相等C.商品价值围绕价格波动D.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解析
29、:解析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但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反而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34.在私有制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导致小商品生产者_(分数:2.00)A.都成为资本家B.都成为雇佣工人C.两极分化 D.彻底破产解析:解析 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各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存在很大差别。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者有可能发财致富。而那些生产条件差的商品生产者有可能亏本,甚至破产。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引起商品生产者的贫富两极分化。35.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_(分数:2.00)A.带来剩余价值 B.买到生产资料C.买到生活资料D.实现价值解析:
30、解析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只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起着媒介的作用,不会发生价值的增殖。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由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然后再将商品卖出,换回更多的货币,实现了价值的增殖。这个增殖额就是剩余价值。所以,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可见,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本质区别在于能否带来剩余价值。36.使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完全胜利和最终确立的是_(分数:2.00)A.阶级斗争B.原始积累C.产业革命 D.民主法治解析:解析 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取得完全胜利和最终确立。37.从较长时期看,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物质内容_(分数:2.00)A.不会有根本变化B.会
31、不断扩大 C.会不断缩小D.只能有小幅度微调解析:解析 雇佣劳动者的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要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国家风俗和习惯的制约。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也会增加,质量和结构会发生变化,劳动力价值的物质内容会不断扩大。38.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_(分数:2.00)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 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解析:解析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39.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价值的因素中对各因素都有影响和渗透作用的因素是_(分数:2.00)A
32、.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延续和养育后代所需的费用C.教育培训费用D.历史和道德因素 解析:解析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雇佣劳动者的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要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国家风俗和习惯的制约。这一因素对决定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价值的各因素都有影响和渗透作用。4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_(分数:2.00)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B.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解析:解析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4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在流通中购买到_(分数:2.00)A.生产
33、资料B.劳动力 C.劳动资料D.劳动对象解析:解析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是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价值的商品,只有在流通领域购买到劳动力,才可能实现货币转化为资本。4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_(分数:2.00)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解析:解析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在购买了劳动力之后,就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43.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是_(分数:2.00)A.物质财富创造过程B.价值形成过程C.
34、价值增殖过程 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过程解析:解析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此即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44.剩余价值是_(分数:2.00)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但要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 D.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解析:解析 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它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在流通流域实现价值增值的。45.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属于_(分数:2.00)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C.流通资本D.流动资本解析:解析 不变资本是指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的资本。46.准确反映资本主义剥削程度的概念是_(分数:2.00)A.利润率B.利息率C.剩余价值率 D.平均利润率解析:解析 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为准确地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应该用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即剩余价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