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3806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6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6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6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6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6 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 24 分) 1.下列 划线 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 2 分) A.贻 误( y) 烙 印( lo) 田 圃 ( b) 叱 咤 风云( ch) B.风 靡 ( m) 笨 拙 ( zhu) 分 娩 ( wn) 芳草如 茵 ( yn) C.解 数( xi) 吞 噬 ( sh) 粗 犷 ( gung) 呕 心沥血( u) D.蕴 含( yn) 妖 娆 ( lo) 袅 娜 ( n) 含辛 茹 苦( r) 解析 : 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 A.田圃 ( p) , 叱咤( zh)风云 。 B.风靡( m) , 分娩( min)。D.妖娆( ro)

2、 , 袅娜( nu) 。 答案 : C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 分) 温泉寺的 qio 壁上,刻着“山泉水暖”四个大字,苍劲挺秀的大字上长了青 ti,显得这温泉寺更加古雅质朴。 qio_壁青 ti_ 解析 :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 “峭”形似字较多。青苔是是水生苔藓植物。注意“艹”。 答案 : 峭苔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2 分) A.2016 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 2000 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3、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解析 : A.“约”或“余”去掉一个。 C.关联词语搭配不当,“而是”改为“还”。 D 成分残缺。改为: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答案 : B 4.古诗文默写 。 ( 8 分) 子曰:“ 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李煜相见欢) 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造化钟神秀, _。(杜甫望岳) 在陋室铭一文中,刘禹锡写出了自己在陋室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之后,又以“ _, _”两句抒发了自

4、己悠然自得的心情。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作者委婉地表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_,_?”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注意积累,别写错别字。 答案 : 见贤思齐焉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枯藤老树昏鸦 阴阳割昏晓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持节云中 何 日遣冯唐 5.名著阅读( 5 分) 我根据自己的情况,拟定了选择住所的几个条件:第一,必须如我上面所说的,要卫生,要有淡水;第二,要能遮荫;第三,要能避免猛兽或人类的突然袭击;第四,要能看到大海,万一上帝让什么船只经过,我就不至于失去脱险的机会,因为我始终存有一线希望,迟早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我按上述条件去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发现在一

5、个小山坡旁,有一片平地。小山靠平地的一边又陡又直,像一堵墙,不论人或野兽都无法从上面下来袭击我。在山岩上,有一块凹进去的地方,看上去好像是一个山洞的进口,但实际上里面并没有山洞。 在这山岩凹进去的地方,前面是一片 平坦的草地,我决定就在此搭个帐篷。这块平地宽不过一百码,长不到二百码。 若把住所搭好,这块平坦的草地犹如一块草皮,从门前起伏连绵向外伸展形成一个缓坡,直至海边的那块低地。这儿正处小山西北偏北处,日间小山正好挡住阳光,当太阳转向西南方向照到这儿时,也就快要落下去了。 搭帐篷前,我先在石壁前面划了一个半圆形,半径约十码,直径有二十码。 沿这个半圆形,我插了两排结实的木桩;木桩打入泥土,仿

6、佛像木橛子,大头朝下,高约五尺半,顶上都削得尖尖的。 至于住所的进出口,我没有在篱笆上做门,而是用一个短梯从篱笆顶上翻进来,进入里面后再收好梯子。这样,我四面都受保护,完全与外界隔绝,夜里就可高枕无忧了。 不过,我后来发现,对我所担心的敌人,根本不必如此戒备森严。 ( 1)选文选自 _国作家 _的 _。( 3 分) 解析: 此题 考查名著的识记与积累。 答案 : 英 笛福 鲁滨逊漂流记 ( 2)请结合选段具体内容概括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 分) 解析: 此题 考查 对名著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并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答

7、案 : 一是思维缜密,考虑周全。二是吃苦耐劳,勤奋能干。三是意志坚强,适应能力极强。 6.综合性学习( 5 分) 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学校将组织一次“网络与语文”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 1)活动一:网络时代,取一个好的网名,既能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能体现高雅的志趣,如“柳暗花明”、“夜雨时”、“挑灯看剑”等。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网名要求积极健康)。( 3 分) 示例: 网名:柳暗花明 由来和含义:出自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喻人们在处于困境、遭遇挫折时,经过一番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薪的

8、天地。表现了对未来生活充满乐观与自信。 网名: _ 由来和含义: _ 解析 : 此题 考查 的古典文学素养,根据的所学,选择合适的网名,符合自己的志趣,并能够了解出处。网名彰显正能量。 答案 : 示例一:网名:小桥流水 由来和含义:出自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桥流水人家”。潺潺的流水、纤小的小桥、温暖的茅屋,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那么的生机勃勃。蕴含了对自然恬静的生活的向往。 示例二:网名:一江春水 由来和含义:出自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如蓝,丹心似火,从多彩的生活汲取不竭的动力,用满怀的热情期待美好的明天。 ( 2)活动二: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飞。是的,

9、花季雨季的我们,拥有灿烂的天真笑容,拥有五彩的青春梦想,但只有珍惜美好的青春岁月,不要让似水的年华付之东流,用我们的活力、智慧、汗水去拼搏、去奋斗,才能谱写一曲无悔的青春之歌。 结合本段材料,清将下面个性签名补充完整。( 2 分) 个性签名:拥有青春五彩梦, _ 解析: 围绕主题,给出下联即可。从对联的特点考虑,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 答案 : 示例一:莫让年华付水流 示例二:谱写青春无悔歌。 二、诗词鉴赏与阅读理解( 44 分) (一)阅读诉衷情,完成后面小题。( 4 分)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

10、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7.诗中“觅封侯”用了 _(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使用了 _修辞手法。(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答案 : 班超 排比 8.“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 分) 解析: 此题 考查 的对抒情方式的了解,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本诗属于直接抒情。“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直接表达出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答案 : 抒情(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 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二)阅读出师表(节选)

11、,完成后面小题。( 12 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9.解释下列句中 划线 词的意义 。 ( 2 分) 躬 耕于南阳( ) 先帝不以臣 卑鄙 ( )

12、 解析: 本题考查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 : 躬:亲自,自身 。 卑鄙:低微鄙陋。 10.下列句子中 划线 的“以”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以”意思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 A.不以物喜,不 以 己悲 B.以 为妙绝 C.蒙辞 以 军中多务 D.皆 以 美于徐公 解析: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咨臣以当世之事”中的“以”课解释为:“用”、“拿”, A:因为;B:认为 C:用,拿; D:认为。故选 C。 答案 : C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 4 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解析: 本题考查 理解或翻译文

13、中的句子。 答案 :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 12.选文第一段中“由是感激”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诸葛亮正是由于感恩,才倾尽毕生精力去完成先帝托付。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感恩”的理解。( 4 分) 解析: 此题 考查 理解能力,注意“请用原文回答”,联系上文即可。然后联系现实写出自己对“感恩”的理解。 答案 : 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理解:略。能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10 分)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

14、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 以示不拘礼法。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如果说

15、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 之大。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

16、状况密切相关的。 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 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 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

17、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 。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 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 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本文有删改) 13.文章以 _为顺序,说明了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演变过程。( 1 分)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的顺序。 通读全文不难发现,本文是很据朝代的发展顺

18、序来阐述服装的变迁。 答案 : 时间 14.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 3 分) 魏晋时期:个性解放 ( l)唐朝前期: _ ( 2)宋朝: _ ( 3)明朝: _ 解析: 阅读全文,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本文说明对象特征即可。注意朝代的变迁,其特点也不同。 答案 : ( 1)对美的大胆追求 ( 2)纯朴淡雅 ( 3)华丽异常 15.阅读两段,回答下列问题。( 4 分) ( 1)第段中引用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什么? ( 2)第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解析: 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

19、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作引用。 答案 : ( 1)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突出魏晋时期服饰审美追求自然,个性解放。( 2)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意识。 16.简要分析第节画线句中“绝不能”的表达效果。( 2 分) 解析: 此题 考查 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把 “绝不能” 去掉,分析与原句含义的区别。从说明文语言特点方面考虑。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绝不能”语气坚决,不容置疑。突出强调清朝等级森严,黄色服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戴。 答案 : “绝不能”语气坚决,不容置疑。突

20、出强调清朝等级森严,黄色服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戴。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8 分) 平常之心 古人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能够保持如此镇定的人必怀有一颗平常之心。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面 对人生的大起大落,而保持着一颗无价的平常之心。淡泊名利的陶渊明在罢官之后,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唱“大江东去”的苏东坡,面对人生和自然的风风雨雨,只轻轻一挥手,便“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些风流人物不单凭借他们骄人的才华引人瞩目,而他们坦然面对人生的种种境遇的心态更令世人佩服。 伟大之人尚有一颗平常之心,何况我们平凡之辈呢?

21、有人将人生比作是一场游戏,想“游戏人间”。殊不知,即使是游戏,也应遵循游戏规则,否则“游戏”只会不欢而散。对待人生的每一条规则,我们都须保持平常之心,比如成功与失败。人生 不可能一成不变,朝来暮去,潮起潮落,有的人在鲜花和掌声中飘飘然而欲仙,有的人在孤寂与失意中自甘沉沦。其实,一切成功与失败,都是人生经历的偶然和必然,在成与败面前拥有一颗平常之心,只要心中的原野没有冬季,即使冰封万里又算得了什么?迎着黎明的朝阳开始新的每一天,摆脱内心的浮躁与迷惘,给自己营造起温馨的心灵港湾,让自己平静坦然。 荣氏集团的奠基人荣德生先生从一名学徒做起,成为当时蜚声中外的实业巨子,拥有亿万财富,而在他的居室里却挂

22、着一幅亲书的横幅:“立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这是何其平常而又不寻常啊!德国 前总理科尔,在任时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他从任上退下来后,自愿去做了一位花工,并且做得认认真真,平心静气。没有一颗对待生活和事业的平常心,能达到这种境界吗? 平常心不是知足常乐,不是随遇而安,而是乐观自信、坦然宽容、谦虚清醒、乎和释然。保持一颗平常心,会给我们以勇气和力量,帮助我们在人生征途上一路走好。 用一颗平常之心对待事业,宠辱不惊,我们终将赢得成功。 用一颗平常之心对待成败,不骄不躁,我们终将铸就辉煌。 用一颗平常之心对待生活,我们会真切感受到人生的喜、怒、哀、乐,体味到人生的真谛。 17.请你用一句

23、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 分) 解析: 此题 考查 对论点的掌握。议论文的论点一般是题目或含在第一段中、最后一段中。是一句话的形式呈现的。仔细分析本文,结合题目,可知,本文的论点是:要怀有一颗平常之心。 答案 : 珍爱平常心(或者要怀有一颗平常心) 18.文中第段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 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属于引用论证。陶渊明和苏东坡属于举例论证 。 答案 :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19.结合语境,联系实际,解释“只要心中的原野没有冬季,即使冰封万里又算得了什么?”一句

24、中“冰封万里”一词的含义。(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答案 : 绝望的境遇、沉重的打击、事业的惨败、孤寂与失意等。 20.读了本文后,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是怎样看待“平常心”的。(文中出现的事例不得重复)( 2 分) 解析: 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面对得失心要淡泊,心态要正,只要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等。 答案 : 示例:当考试失利的时候,我不能气馁,认识到“失败乃成功之母”,进而调整心态重新奋起。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10 分) 老海棠树 史铁生 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

25、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 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 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

26、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或 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

27、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 “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

28、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 ”“奶奶!”“奶奶 ”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竞无对我的责备。 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21.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3 分) 解析: 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比如本题,学生应围绕“老海棠树”这一主题事物来概括,当然,在概括时,还要

29、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答案 : 树下唤孙、送饭、糊纸袋,补花,洗菜,扫院子,灯下学习 等。 22.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人物的心理状态。( 2 分) 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 解析: 此题 考查 对人物描写的把握。根据提示: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心理活动。 答案 : 对奶奶的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奶奶对一份有尊严的工作的渴望和对孩子不理解自己的不满。 23.文章是回忆奶奶的,为什么要在第段写“我”在老海棠树上的活动?( 2 分) 解析:

30、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 答案 : 表现“我”在老海棠树的快乐,借以反映奶奶对“我”的关心;我下文进一步写“我”与浓浓的亲情做铺垫。 24.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题有什么好处?( 3 分 ) 解析:本题考查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答案 : 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老海棠树象征了奶奶,在“我”的记忆里与奶奶的形象不能分开;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三、作文( 52 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双翅膀:年幼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独立”的翅膀,能挣脱父母无微不至的庇护;长大后,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追梦”的翅膀,能达到自己

31、努力追寻的地方;苦痛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超越”的翅膀,能帮助自己飞过绝望,看到希望;被束缚时,我们渴望拥有一双“自由”的 翅膀,到达一个任由心灵翱翔的世界 请以“翅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整洁。 解析 : 本题是一篇 材料 作文,“翅膀”借鸟儿来谈及人生,这是文章主题深化的方式。而当人在生活中也会处于各种环境,人生所处的环境是多方面的,比如:残疾,失畋,挫折,坎坷,磨难等等都是人的险恶环境,也有比如优越,富贵等好的环境环境,每个人都可能遇上,如果不想被社会淘汰,有所作为,就得有一双 “

32、翅膀 ”, 这个翅膀是什么?可以是理想,信念,才华,楕神,实力等等。 “ 翅膀”,应是他实现腾飞的方式。表达方式:本文适合前半部分使用记叙表达方式,文章最后以议论收尾,照应标题 , 夹叙夹议也可。 答案 : 翅膀 大多人认为,只有居住在蓝天白云上的宫殿里,住在里面的美丽“天使”才有那凡人所没有的翅膀。上帝,只把纯洁美丽的翅膀装饰在天使身上,凡人是没有这样的资格。而“天使”这个名,是因为有那凡人梦寐以求的翅膀而取的神圣名称。 而在真理中,其实我们这些凡人,每一个人身后都有一双翅膀,它也是纯洁美丽。像白云一样的颜色,时时在我们身后紧贴着我们的身躯,在后面闪闪发光。它在类形里属于隐形类,所以便名于“

33、隐形的翅膀”所以我们不一定要可以看到的翅膀才叫做有了翅膀,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这样的话:“不要盲目地去羡慕到人拥有的,羡慕别人,倒不如自己去追求来得实际”。这句是真理。 所以,在别人拥有事物的同时,自己不要光是羡慕,也不要原地踏步,而是要带着自己身后的“隐形的翅膀”奔跑、奋斗、拼搏、争取和得到了力量,才能使成为实体,不再隐形。才有力气,飞向 自己等待以久的地方。 我们这个时候,还不适合飞翔,现在,只适合世间我们所需的力量,和给予我们的力量,在我们身后还没成实体的翅膀时,只怕没有 2 米高,便会落下。所以,等我们有了力量的翅膀才不怕落下在另一个角度“隐形的翅膀”,它也能给我们冲劲。它犹如我们的一种坚韧不拔意志,契而不舍的精神。它也时刻提醒人们,它需要力量才能高飞,就如做自己遇到困难的事情,只有不断追求、探索、不放弃才有成功的胜算,试都不试的人,注定失败。 那么,就要抓住机会,这样就不用羡慕别人可以拥有翅膀,从而飞向蓝天那间宫殿,自己也可以拥有。我们称 它不“勇于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