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138314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真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 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真题语文 第卷(选择题 共 24 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 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愧 怍 zu 寥 阔 lio 爵 士 ju 哺 育 b B.酷 肖 xio 砭 骨 bin 鞭 挞 t 攲 斜 q C.恣 睢 zh 瓦 砾 l 窥 伺 s 殷 红 yn D.伫 立 zh 哂 笑 shn 鄙 夷 b 啜 泣 chu 解析: C“ 恣 ”读 z。 答案 : C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亵读 吊唁 群蚁排衙 有例可援 B.拮据 逞辩 万贯家私 如坐针毡 C.襁褓 寒禁 不容置疑 世外桃园 D.

2、泯灭 蓬蒿 轻飞慢舞 奄奄一息 解析: A“读”为“渎”; C“禁”为“噤”; D“慢”为“漫”。 答案 : B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 溅起 波浪的飞沫。 B.他不想让颠沛在外的同乡 承受 阴影,于是,他信口说,走错了人家。 C.社会在飞速发展,为生活忙碌奔波的 芸芸众生 应停下脚步等等自己的灵魂。 D.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那天,前来乐山大佛观光的中外游客 鳞次栉比 。 解析: A“溅起”应为“掠起”, B“承受”应为“蒙受”, D“ 鳞次栉比 ”形容楼房多而排列整齐,不能形容游客。 答案 : C 4.下列

3、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B.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 D.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解析: A 句“出现”后面的宾语部分缺少中心语“问题”; C 句“难道”后面的句子应该为“没有影响吗”; D 句“辉煌”应修饰“战绩 ”。 答案 : B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一位老先生为学徒留下了一段精彩的题词:“待人应守 ,治事应持 ,创业酌

4、用 ,养心可奉释家之超脱,行文当如 ,读书当如 。”如此博采百家学问而集于一身,必能成为贤者。 兵家之权变 儒家之忠诚 纵横家之灵活 墨家之兼爱 法家之严明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能力。 答案 : B 二 、文言文阅读 (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8 题。 魏文侯轶事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

5、,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 选自资治通鉴) 6.对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命驾将 适 野 (前往) B.知 文侯以讲于己也 (知道, 明白 ) C.乃往,身自 罢 之 ( 罢免 ) D.文侯怒,任座 趋 出 ( 快走 ) 解析: C 句中的

6、“ 罢 ”为“取消”的意思。 答案: C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韩借师 于 魏以伐赵 魏由是始大 于 三晋 B.克之,以封 其 子击 其 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文侯应 之 亦然 呼尔而与 之 ,行道之人弗受 。 D.使翟璜召任座 而 反之 民殷国富 而 不知存恤 解析: C 项中的“ 之 ”皆为代词。 答案: C 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魏文侯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为了不违狩猎之约,弃宴亲自前往。 B.魏文侯坚持外交原则,曾惹怒了实力不弱的韩、赵两国。 C.针对魏文侯封地于子的不当做法,任座敢于仗义执言,体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7、D.魏文侯一会儿“怒”,一会儿“悦”,若非翟璜的巧妙解说,任座定会小命难保。 解析: D 解说不妥, 魏文侯 是“仁德之君”,不会滥杀无辜。 答案: D 第部分(非选择题 共 126 分) 三、翻译、鉴赏与默写 。 ( 22 分) 9.翻译下列句子。( 6 分,每小题 3 分)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上文魏文侯轶事 ) 答案: 刚才(先前)任座的言辞正直(直率 ),我因此才知道这一点(我因此才知道)。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答案 : 皇宫中和朝廷里,都是一个整体 , 奖惩功过、好坏(扬善惩恶),标准不应该不同(标准不应该有差异)。 解析: 理解或翻

8、译文中的句子。 10.诗歌鉴赏。( 4 分 , 每小题 2 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宋)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 解析:阅读全词,根据词中描写的作者的行为活动理解作者的精神表现。 答案: 出猎时英姿潇洒(装束气派),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 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划线的句子。 解析:了解词句的典故,结合词作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答案: 将拉开的弓箭比作满月,

9、运用“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或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11.在横线上写出古代诗文的原句。( 12 分,每小题 2 分) ,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 翼论诗) 答案: 江山代有才人出 白头吊古风霜里,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答案: 老木沧波无限悲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 白行路难其一) 答案: 闲来垂钓碧溪上 欲问行人去那边? 。(王 观送鲍浩然之浙东) 答案: 眉眼盈盈处 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 三峡) 答案: 猿鸣三声泪沾裳 酿泉为酒, ,山肴野蔌(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 泉香而酒洌 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四、 议论文阅读( 12 分,每

10、小题 4 分) 从拴象说开去 印度的养象人有个习俗:在象幼年时期,用绳子将它拴在柱子上,象年幼体弱,无法挣脱。待象成年,有能力挣脱木柱时,它的脑海中却早已烙印下了“木柱不可能挣断”的想法,养象人便能轻而易举地对象群进行管理。 束缚住象的不是木柱,而是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我们在感叹养象人聪明智慧之时,也不免为大象唏嘘:环顾身旁,有多少人深深陷在思维定势的泥沼之中无法自拔,人们一提到空谷便想到悬崖峭壁,一提到春天就想到百花争艳 因此,唯有摆脱思维定势,才能找到通往成功的桥梁。 思维定势,是经过岁月淘洗、沉淀的产物,是人们世代相传的“金科玉律”,人们往往因循守旧,不曾探寻过这些“不假思索”背后那片广

11、阔的天地。 看到苹果,你往往会想到其甜美的肉质。而牛顿却用苹果作为钥匙,打开了思维殿堂的大门,触碰到数千年来无人“染指”的真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地基。同样一个苹果,乔布斯以它的模板设计出简约大气的新一代“苹果”产品,渡边淳一以它为引子创作出了失乐园。每天有无数人吃苹果,但只有少数挣脱思维定势束缚的人能看到其潜在的巨大价值,并以此为桥梁。走向成功的彼岸,实现人生价值。 来源 :学科网 数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国人祖祖辈辈在天地中耕耘,“任劳任怨”,有多少人想到如何能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 又有多少人持之以恒地去钻研呢?袁隆平着手水稻研究后不久,一位高级教授曾鄙夷地说:“

12、水稻极难优化杂交,放弃吧!”袁隆平却毫不气馁,数十年如一日地埋头于实验田中,最终成功地研制出“东方魔稻”,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只需勇敢地撕开一直穿着的“紧身上衣”,就会轻松向前奔跑。 一路脚踏实地,不顾流言蜚语,即使最后山穷水尽,也不过是无害的尝试,大可拍拍身上的尘土,从头再来。如果柳暗花明,那么历史就会记住你的名字。 不要以为摆脱思维定势离我们太过遥远,我们身娇体弱无法闯出新路。李德斯,一名普通工人,见妻子长期被厨房油烟所困 扰,便决心打破“煮菜必油烟”的定势,苦心钻研,发明了冷花生油,不但大大改善了自家厨房环境,还受到鲁花集团青睐,开启了财富源泉。只要留心生活,勇于创新,摆脱思维定势并非难

13、事。 大象拴在柱上不能挣脱,而人却能斩断捆绑思维的绳索,开拓新的领域,走向成功。 (改自犬牙参差开蜀道一文) 12.文章阐述的中心观点是什么?它是怎样提出的? 解析: 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 答案: 唯有摆脱思维定势,才能找到通往成功的桥梁。它是对印度人拴象的故事进行分析后提出的。 13.第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 作用? 解析: 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答案: 运用了比喻论证 。把传统观念和权威思想比喻成“紧身上衣”,形象地阐述了打破传统观念和权威思想对人束缚的重要性,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14.请结合本文,说说我们怎样才能摆脱定势思维的束缚? 解析: 首先要理解什

14、么是“定 势 思维”,然后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勇于创新等角度来谈。 答案: 首先我们要摒弃常规思维,常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其次要敢于冲破传统观念,挑战专家权威(大胆质疑);第三要留心身边的生活,勇于打破常规。 五、散文阅读 (18 分 ) 老师 ! 老师! 阎连科 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喜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我老师张梦 庚的一生

15、,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生于上世纪的 20 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 1949 年 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 43 个春秋的

16、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 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 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 惧,我便邀了班里

17、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 ,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 mo di,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

18、,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 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 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

19、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 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选自读者 2015.10 有删改) 15.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 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 3 分) 解析: 阅读全文,找到“我”初中生活的内容,根据“我”的行为活动来概括主要情节。 答案: 我在酷暑的一天带同学逃课帮母亲捉蚜虫,还强词夺理顶撞张老师。 16.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 ? ( 4 分) 解析: 点名修辞方法,说明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根据全文内容

20、说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带给读者的感受。 答案: 文章题目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和感叹号(感叹句)。这样既强调了人物的身份,又表达了作者对老师崇敬和赞美的强烈感情,起到吸引、震撼读者的作用。 17.结合文章,理解第段划线句子的含义。( 3 分) 解析: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答案: 虽然张老师的背影在眼前消失了,但是张老师的形象和精神还留在我心中,让我像听心跳一样时常清晰记起, 这表达了我对张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深情难忘。 18.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 4 分) 解析: 阅读全文,从张老师生活的清苦、命运的坎坷来理解“寒”的 含义;从其为教育事

21、业作出的贡献 和其家庭幸福来理解“暖 ” 的含义。 答案: 张老师默默扎根教育,辗转多校,过着一种平凡清贫的教书生活,他的一生“清寂”。他事业有成,为教育做出了贡献;子女成才,家庭幸福 。因此充满了“暖意”;但是,他一生清苦 ,命运坎坷,不被人重视,不被人记起,因此他的人生充满“寒凉”。 19.作者说 , 就是觉得 老师伟大。结合全文,说说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 4 分) 解析: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答案: 他热爱教育,默默坚守教坛 43 年,一生的金贵岁月奉献给了教育,培养学生成才;他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受学生敬仰。 六、综合性学习( 14 分) 20.非连续性材

22、料解读。( 4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下面三则关于“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材料一: 近年我国国民电子阅读情况调查表 材料二: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阅读载体也多样化,我国国民对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长略有减少。2013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 13.43 分钟,比 2012 年减少了 1.95 分钟。 2013年,我国成年国 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 21.70 分钟,比 2012 年增加了 5.18 分钟。 材料三:上 海市的 调研显示, 58.22%的青少年认为“纸质读物”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青少年青睐纸质图书的主要原因包括“阅读习惯”、“需要深度阅读”、“为

23、了收藏”、“内容查找方便”、“需要记录或做读书笔记”等。 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析: 根据表中项目和数据的对比说明目前我国国民电子阅读的状态。 答案: 说明了我国国民运用电子阅读的人数逐年增加 ,而对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间有所减少。 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该怎样处理“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关系? 解析: 阅读材料二、三,了解“电子阅读”的利弊,分析原因,说明处 理两种阅读方式的方法。 答案: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阅读已成为阅读的重要方式,我们要适度利用。 但是我们依然要重视阅读效果最好的纸质阅读。 21.综合性学习活动。( 4 分,每小题 2 分) 阅读情景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有一次

24、,俞敏洪回答大学生如何实现个 人价值时,他说:“很多人一辈子有两个追求,一个是有钱,一个是值钱。有钱不一定值钱,值钱的人早晚有钱。”他又说:“同学们不要把自己变成 储钱罐 ,因为没有人能够靠储钱变富;但一定要把自己变成 印钞机 ,需要钱的时候可以随时靠能力去取。但要想使自己值钱,只有不断吃苦、不断努力、不断奋斗才有可能。你越值钱,你的价值就会越大,你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多。”刚说完,台下掌声雷动。 请解释俞敏洪先生讲话中“储钱罐”和“印钞机”的含义。 储钱罐: _ 印钞机: _ 解析: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答案: 储钱罐:指依靠传统方式,被动积累钱财的人;印钞机:指凭借自身能力,不断创造财富

25、的人 。 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说说俞敏洪先生这段话有什么特色? 解析: 抓住文中的比喻句,说明比喻说理的好处。 答案: 用了两个新颖独特的比喻,形象生动地诠释了个人价值这个抽象的问题。 22.名著阅读与文学常识。( 6 分,每小题 3 分) 下列对童年的表 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品从“我”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 B.阿廖沙的外祖父 是开染坊的,但随着家业的衰败,外祖 父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 C.在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D.

26、小说的基调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在这悲剧氛围中让人们无法看到战胜悲剧命运的曙光。 解析: D 句“ 让人们无法看到战胜悲剧命运的曙光 ”解析不妥,其实在书中作者写了其外祖母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其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答案: D 阅读简爱精彩片段节选后,填空。 明媚的仲夏照耀着英格兰;天空如此明净,太阳如此灿烂,在我们这波涛围绕的地方,难得有一个这样的天气,现在却接连很多天都这样。干草已收了进来;桑菲尔德周围的田地一片青翠树木郁郁葱葱,十分茂盛;树篱和树林枝繁叶密,色泽浓重,和它们之间满地阳光的明 亮的牧草地形成很好的对比。 这段景物描写

27、渲染出 的氛围,暗示了简爱同罗切斯特的误会将 ,爱情将 。 解析: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 答案: 明快愉悦或生机勃勃;误会消除(解决、冰释);确立 (持续、发展) 。 七、作文( 60 分) 23.半命题作文。( 60 分) 人的成长需要丰富的物质养料,更需要丰厚的精神养料。物质养料强健我们的体格,精神养料强大我们的灵魂 失败让我们坚强,批评让我们成熟,艰难让我们上进,感动让我们珍惜,阳光让我们温暖 请寻找成长中那些曾给你精神滋养的东西,以“ 也是一种养料”为题,写一篇600 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 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得套作抄袭; 文中不能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姓名、地名、校名。 答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