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社会发展)-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sofeeling205 文档编号:1388894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社会发展)-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社会发展)-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社会发展)-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社会发展)-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社会发展)-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与社会发展)-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全民教育偏重于普及教育,而终身教育倾向于( )。(分数:2.00)A.高等教育B.非义务教育C.继续教育D.社会教育3.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最主要因素是( )。(分数:2.00)A.政治经济制度B.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C.科学技术D.民族文化传统4.人口的( )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分数:2.00)A.性别结构B.文化结构C.年龄结构D

2、.阶级结构5.在德国,至今从小学到大学仍把宗教课作为必修课,这是教育内容受( )制约的标志。(分数:2.00)A.生产力水平B.文化传统C.政治经济制度D.教育者自身的素质6.教育独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分数:2.00)A.陶行知B.蔡元培C.胡适D.梁漱溟7.1995 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 )。(分数:2.00)A.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B.“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调教育的突出战略位置C.“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D.“在全国实科教兴国”战略8.学记中“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强调的是( )。(分数:2.00)A.

3、教育对政治 制度的作用B.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C.教育对文化的作用D.教育对经济基础的作用9.文化对教育的制约支配作用尤为明显地表现在( )。(分数:2.00)A.教育方法与途径B.教育内容C.教育目的D.教育规模与速度10.涂尔干说:“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使儿童适应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 )。(分数:2.00)A.教育具有社会性B.教育是社会复制的工具C.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D.儿童对成人施加的影响不是教育二、辨析题(总题数:5,分

4、数:10.00)11.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1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分数:2.00)_13.教育功能是指牧育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分数:2.00)_14.教育发展要先于经济的发展。(分数:2.00)_15.教育是具有生产性的。(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6.说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分数:2.00)_17.简述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分数:2.00)_18.简述人口状况叶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分数:2.00)_19.简评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分数:2.00)_20.简述教育的社会化理论。为什么要讲教育先行?(分数

5、: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13,分数:26.00)21.必答题(分数:2.00)_22.论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分数:2.00)_23.论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分数:2.00)_24.论述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内容。(分数:2.00)_25.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分数:2.00)_26.试分析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数:2.00)_27.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分数:2.00)_28.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如何推进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分数:2.00)_29.论教育应对社会发展和人的需求的挑战时应采取的策略。(分

6、数:2.00)_30.联系实际,论述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分数:2.00)_31.简述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分数:2.00)_32.试述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分数:2.00)_3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其中蕴涵的教育思想,并围绕这种思想论述教育应如何主动回应现代社会发展与个少成长需求的挑战。 仅从数量上满足对教育的那种无止境的需求(不断地加重课业负担)既不可能也不合适。每个人在人生之初积累知识,尔后就可无限期地加以利用,这实际上已经不够了。他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不断变革的世界。(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

7、基础综合(教育与社会发展)-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全民教育偏重于普及教育,而终身教育倾向于( )。(分数:2.00)A.高等教育B.非义务教育C.继续教育 D.社会教育解析:3.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最主要因素是( )。(分数:2.00)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C.科学技术D.民族文化传统解析:4.人口的( )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分数:2.00)A.性别结构B.文化结构C.年龄

8、结构 D.阶级结构解析:5.在德国,至今从小学到大学仍把宗教课作为必修课,这是教育内容受( )制约的标志。(分数:2.00)A.生产力水平B.文化传统 C.政治经济制度D.教育者自身的素质解析:6.教育独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分数:2.00)A.陶行知B.蔡元培 C.胡适D.梁漱溟解析:7.1995 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 )。(分数:2.00)A.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B.“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强调教育的突出战略位置C.“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D.“在全国实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8.学记中“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

9、强调的是( )。(分数:2.00)A.教育对政治 制度的作用 B.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C.教育对文化的作用D.教育对经济基础的作用解析:9.文化对教育的制约支配作用尤为明显地表现在( )。(分数:2.00)A.教育方法与途径B.教育内容 C.教育目的D.教育规模与速度解析:10.涂尔干说:“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所实施的影响。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使儿童适应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这种论断正确地指出了( )。(分数:2.00)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是社会复制的工具C.教育要促进人的个性化D

10、.儿童对成人施加的影响不是教育解析:二、辨析题(总题数:5,分数:10.00)11.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1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由教育来实现。国家的发展要以教育为根本,人们对于教育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经济对教育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1)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3)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总之,经济发展为教育的发

11、展提供了条件,也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客观要求。 同时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要看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能盲目发展教育,甚至打着“教育”的口号,作出违背社会和教育规律的事情,应注意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发展。)解析:13.教育功能是指牧育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在通常意义上,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在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它往往指向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者将

12、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和产生的作用。所谓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教育对于维系社会运行,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作用。教育不仅具有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而且还具有文化功能和人口功能。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变革与进步,而且作用日益突出。)解析:14.教育发展要先于经济的发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教育的发展之所以要超前于经济发展,是因为教育的周期性长,十年树人,百年树木,未来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必须提前培养。在现代化的生产中,知识是生产体系的心脏和大脑,没有科学的知识,就不能从事生产和发展生产,而科学技术人才

13、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因而,经济要腾飞,教育须先行。 为了发展经济,必须先考虑教育的发展,办教育要有战略眼光、要有预见性、要面向未来,根据若年后经济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要来安排当前的教育。要在不影响生产和人民生活温饱情况下,提高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使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超过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并要根据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去培养人,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区武装学生。 提出教育先行只是为了突出教育在整个国家、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不是忽视经济的基础作用,只有重视经济发展的战略作用,才能为教育提供物质保障。)解析:15.教育是具有生产性的。(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14、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具有生产性的。)解析: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16.说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中的一些教育规律不会因为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变化而被否定,它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是相对独立的。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特

15、点,同样不同历史阶段的教育呈现不同的特点,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一方面,教育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的发展而存在。另一方面,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能产生高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新教育思想和观念。再有,教育的发展虽然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但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却成为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解析:17.简述文化传统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不同的文化类型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目标。 (2)文化本体影响教育内容。文化传统反映了民族文化特定的内涵,不同的文化传统塑造了不同的教育。 (3)文化观念影响

16、人的教育观念。文化观念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态度和行为,文化观念影响着教育思想。 (4)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方法和思想导向。)解析:18.简述人口状况叶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人口数量即一定历史阶段内某一区域内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决定着教育需求,因而也就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可能规模。 (2)人口结构影响改育结构。人口结构包括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人的自然结构是指人口中性别和年龄的构成情况。人口的社会结构是指人口总体中的阶级、文化、职业、地域和民族等方面的构成情况。人口的年龄结构会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而人口的社会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17、更为显著。 (3)人口质量影响救育质量。人口质量是指人口的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首先,人口的生理素质是教育活动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其次,人口总体的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着教育环境的优化和教育资源的科学调配和合理利用,从而影响教育的质量;再次,社会总人口的质量决定了师资的来源和构成,反映出师资的质量高低,最后反映在教育的质量上。)解析:19.简评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9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先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1996 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

18、景目际,“科教兴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 “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解析:20.简述教育的社会化理论。为什么要讲教育先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学中的社会化理论属于教育经济学范畴,它试图从结构和功能方面解说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其基本观点是:教育的经济价

19、值源于它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远比教育提高认知技能对经济的影响重要。 教育先行是指在经济建设中,在进行物力投资时,要超前考虑人的培养。教育先行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这表现在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和专业化。而人才的培养是具有较长的周期性,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完成的。其次是,如果在经济建设中物力投资搞得很好,但是没有相应的人才为之服务,那么这些投资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讲教育先行也并不是要教育事业的发展超越经济、超越生产力的发展。因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基础的,它不能任意超越生产力发展所能承受的阈限。)解析: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13,分数:26.

20、00)21.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22.论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生产力对教育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 当然,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生产关系的影响,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 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

21、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解析:23.论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它的政治力量来颁布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定教育的目的和制度,规定教育的内容,派遣和任免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控制教育的经费,按照他们的思想政治要求去教育受教育者,通过这些手段,把教育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谁有无受学校教育的权利,谁有无受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权利,都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22、(3)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教育要培养什么人,使受教育者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方向,以及为实现教育目的进行什么样的政治,哲学和道德的教育内容,是由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在历史上出现的古代形态的教育、现代形态的教育无不证明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解析:24.论述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基于自己的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 (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2)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3)教育方法手

23、段的现代化。 (4)教育管理的现代化。 (5)教师素质的现代化。)解析:25.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 (2)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3)教育实现了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4)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1)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 (2)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3)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的政治活动,把学生作为现实的政治力量使用。 (4)通过教育

24、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5)教育推进政冶民主化。 (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交流功能。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四)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2)教育可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 (3)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4)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五)教育的科技功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科学文化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促进科技革命命和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能直接生产科学技术。教

25、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本身就具有生产力的性质。)解析:26.试分析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长期以来,一些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发挥着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具体体现在: (1)教育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基地。 (2)教育是自主创新的主阵地。 (3)教育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站”和传统技术改造的服务站。 (4)教育是科学技术知识的推广站。 (5)教育是创新文化的中心。)解析:27.什么是创新

26、型人才?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学校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是: (1)确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3)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探究性学习,重视创新能力培养。 (4)重视教学的个性化,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5)改善教育教学管理,营造宽松自由的人才成长环境。)解析:28.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如何推进教

27、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当前,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育观念特别是人才观陈旧。(2)教学管理制度僵化、划一。 (3)教学模式单一。 (4)过分强调接受学习,忽视探究性学习。 (5)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教育创新的基本措施包括: (1)观念创新,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学习观、教育观; (2)制度创新,建立灵活多样的管理制度; (3)内容创新,建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平衡的课程体系; (4)方法创新,加强个性化教学和探究性学习; (5)评价创新,突出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6)文化创新,营造宽松自由的成长

28、氛围。)解析:29.论教育应对社会发展和人的需求的挑战时应采取的策略。(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社会的现代化、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社会与多元文化都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 (1)现代化与教育变革 教育现代化是指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的教育研究成果,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的教育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包括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和观众层面的现代化。这就对教育的变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全球化与教育变革 全球化是指近代以来,以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增长为动力,人们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

29、全球范围内不断获得物质和信息的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在众多方面制定共同纲领,采取共同行动的过程。其显著特征是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开放大度不断加大竞争也随之激化。 在全球化趋势下我国教育应采取的对策是:正确把握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巩固交往与发展的定位;辨识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有意识地抵御全球化的风险;拓展视野,增强全球意识和国际理解的教育;加强道德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知识经济与教育变革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简称;它直接依赖于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是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基础上的经济;其劳动主体是与时代相适应的有

30、知识的人;内在动力是提升知识和技术领域的创造力,价值取向是崇尚能力本位;教育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经济需要大量知识型劳动者,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劳动者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 (4)信息社会与教育变革 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之后,信息起主要作用的社会;信息化社会改变了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促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使得教育管理便捷化。 (5)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多元文化是指一个集体群体、社会共同体、区域联合体中共存的且有一定联系的多种文化,其核心原则是所有文化都应该得到尊重,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并对其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多元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促成了教育观念和

31、思维方式的改变,有利于确立平等、接纳和宽容的态度度和价值观;促成了教育民主的发展,促进了教育公平;促进了教育模式的多元化;推动了教育的不断变革。 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培养变得非常重要,而培养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就体现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并且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育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在继承本国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借鉴外国的先进教育理念,来充实本国的教育教学,但不能照抄照搬,在现在的教育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创新,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树立终身教育意识,让人的知识和素养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育是推动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主导力

32、量,教育的现代化是应对社会发展和人的需求的重要策略。 总之,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依靠创新教育;迎接社会的挑战和需求,教育要进行创新。)解析:30.联系实际,论述教育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首先,教育是一种公共资源,其分配有别于商品,如果分配不公平将会造成政府形象和作用的扭曲,触及社会公正的底线;其次,经研究证明,教育具有通过促进社会流动和改变收入分配,进而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弱势社会群体可以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教育不公平将阻塞下层群体向上流动的通道;第三,教育具有复制和放大现有社会秩序的作用,教育的不公平能使现有

33、的社会不公平加剧并使其范围大,不公平的教育将大规模地再生产社会不公平;第四,教育凝结着社会对未来的期望,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体现,也是人发展的起点。因此,教育不公平既是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不公平的反映,又不同于社会其他领域的不公平,会损害公众对社会发展的预期,更容易使社会心理失衡。 (2)教育公平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育机会公平。它的一个极端是教育机会均等,但在现有条件下,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谁能享受这些教育资源要有相应的选择机制。选择标准是什么,是经济实力还是考试成绩?另一个是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均能得到充分、全面、和谐的发展。虽然必定存在发展的差异,但是不应该存在自由

34、学生家庭背景、性别、民族和学校条件、教师态度等外部原因引起的个体差异。 (3)当今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从表面上看,主要集中反映于某些“点”上。例如农村初中生辍学、中学阶段的择校、不同省区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城市打工者子女人学及某些教育腐败等。这些问题是显性的,直接与某些人群的利益相关,对社会心理具有相当大的冲击力,反映的是弱势群体受教育机会不公平问题。如果从系统、全面的角度认识和分析,我国当前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为城乡差异、地域差异和阶层差异明显。 (4)在教育机会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论上,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一种观点主张,从实现社会公平的理想出发,教育的发展必须以公平为最高原则。这种观点认为:

35、社会应当把受教育看成是社会成员的权利,全体学龄儿童必须有完全平等的教育机会。为实现此目标,社会应当不遗余力地扩大教育机会,增加教育投资总量,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绝对平等地分摊到所有学龄人口身上,从而实现教育机会的完全平等。这种观点被人们认为是带有强烈的平等主义倾向。第二种观点认为,必须以效率为最高原则,教育机会的公平程度应绝对服从经济效率的需求。这种观点主张,只有生产力得到了高速度的发展,教育的公平才能保障,否则就没有解决公平问题的物质基础。第三种观点主张,公平与效率并重、互相兼顾。这种观点认为,效率是改善社会公平状况的物质保证。反过来,公平又是提高经济效益的社会保证。没有效率就没有真正的公平,没

36、有公平也不会有真正的效率。二者相互制约和依存。 总之,追求教育的高质量和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改革的时代特征。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使大多数人接受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方向。)解析:31.简述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创新型人才主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等三个方面的素质。所谓创新精神,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是进行创新的动力。所谓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创作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想象能力,创造性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所谓创新人格,主要包括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执着的爱、顽强的意志、毅力,能经受挫折、失败的良好心态,以及坚韧顽强的性格。 为此,创新教育应具有以下特征: (1)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N ISO 6179-2017 en Rubber vulcanized or thermoplastic - Rubber sheets and rubber-coated fabrics - Determination of transmission rate of volatile liquids (gravimetric technique).pdf EN ISO 6179-2017 en Rubber vulcanized or thermoplastic - Rubber sheets and rubber-coated fabrics - Determination of transmission rate of volatile liquids (gravimetric technique).pdf
  • EN ISO 6185-1-2001 en Inflatable Boats - Part 1 Boats with a Maximum Motor Power Rating of 4 5 kW《充气艇 第1部分 最大电动机功率为4 5KW的小艇 ISO 6185-1-2001》.pdf EN ISO 6185-1-2001 en Inflatable Boats - Part 1 Boats with a Maximum Motor Power Rating of 4 5 kW《充气艇 第1部分 最大电动机功率为4 5KW的小艇 ISO 6185-1-2001》.pdf
  • EN ISO 6185-2-2001 en Inflatable Boats - Part 2 Boats with a Maximum Motor Power Rating of 4 5 kW to 15 kW Inclusive《充气艇 第2部分 最大电动机功率为4 5KW至15KW的小艇 含ISO 6185-2-2001》.pdf EN ISO 6185-2-2001 en Inflatable Boats - Part 2 Boats with a Maximum Motor Power Rating of 4 5 kW to 15 kW Inclusive《充气艇 第2部分 最大电动机功率为4 5KW至15KW的小艇 含ISO 6185-2-2001》.pdf
  • EN ISO 6185-3-2014 en Inflatable boats - Part 3 Boats with a hull length less than 8 m with a motor rating of 15 kW and greater《充气艇 第3部分 全长小于8米且额定功率在15千瓦或高于15千瓦的充气艇(ISO 6185-3 2014.pdf EN ISO 6185-3-2014 en Inflatable boats - Part 3 Boats with a hull length less than 8 m with a motor rating of 15 kW and greater《充气艇 第3部分 全长小于8米且额定功率在15千瓦或高于15千瓦的充气艇(ISO 6185-3 2014.pdf
  • EN ISO 6185-4-2011 en Inflatable boats - Part 4 Boats with a hull length of between 8 m and 24 m with a motor power rating of 15 kW and greater《充气艇 第4部分 船体长度在8 m和24 m之间 电机额定功率为15 k.pdf EN ISO 6185-4-2011 en Inflatable boats - Part 4 Boats with a hull length of between 8 m and 24 m with a motor power rating of 15 kW and greater《充气艇 第4部分 船体长度在8 m和24 m之间 电机额定功率为15 k.pdf
  • EN ISO 6186-1998 en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Pourability《塑料 浇注性的测定 ISO 6186-1998》.pdf EN ISO 6186-1998 en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Pourability《塑料 浇注性的测定 ISO 6186-1998》.pdf
  • EN ISO 62-2008 en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absorption《塑料 吸水性的测定》.pdf EN ISO 62-2008 en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absorption《塑料 吸水性的测定》.pdf
  • EN ISO 6218-2015 en Inland navigation vessels - Manually-and power-operated coupling devices for pushing units and coupled vessels -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main dimensions《内河航行船舶 .pdf EN ISO 6218-2015 en Inland navigation vessels - Manually-and power-operated coupling devices for pushing units and coupled vessels -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main dimensions《内河航行船舶 .pdf
  • EN ISO 6222-1999 en Water Quality - Enumeration of Culturable Micro-Organisms - Colony Count by Inoculation in a Nutrient Agar Culture Medium《水质 可培养微生物的计数方法 营养琼脂介质中接种法进行群落计数法》.pdf EN ISO 6222-1999 en Water Quality - Enumeration of Culturable Micro-Organisms - Colony Count by Inoculation in a Nutrient Agar Culture Medium《水质 可培养微生物的计数方法 营养琼脂介质中接种法进行群落计数法》.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