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71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1389077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71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71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71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71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71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71 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分数:2.00)A.1877 年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B.1886 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C.1899 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D.1903 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3.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分数:2.00)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

2、.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4.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当儿童认识到“物体不论其形态如何变化,其物质总量是恒定不变的”,表明儿童已获得( )概念。(分数:2.00)A.守恒B.客体永久性C.自我D.逻辑5.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数:2.00)A.思维B.语言C.智力D.活动6.下列属于学生学习的特点的是( )(分数:2.00)A.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B.是一种完全自发的活动C.不需要指导D.主要是直接经验的掌握7.班杜拉认为个体在进行观察学习时,影响其注意的因素不包含( )(分数:2.00)A.观察者自身特点B.榜样行为的特征C.榜样自身的外部特征D.个

3、体与榜样的关系8.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特点是( )(分数:2.00)A.主观性B.客观性C.普遍适用性D.永恒性9.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实验中,食物属于( )(分数:2.00)A.无条件刺激B.条件刺激C.中性刺激D.非刺激10.在罗杰斯的眼中,有意义学习指的是( )(分数:2.00)A.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学习B.发现学习C.能在主体内部建构完形的学习D.全身心的学习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应当以外部动机为主,内部动机为辅B.应当尽多地给成绩好的学生奖励,作为强化C.老师应根据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别,鼓励学生的学习D.激励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展竞赛12.父母离异会使哪

4、种需要的满足受到影响?( )(分数:2.00)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3.“那个人长什么样我不记得了,但是再见面时我能认得出来”,这种能力属于( )(分数:2.00)A.回忆B.再认C.想象D.联想14.“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是( )(分数:2.00)A.认知发现理论B.认知接受理论C.认知目的理论D.认知建构理论15.对于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操作技能的对象是具体的物质实体,心智技能的对象是观念性的B.操作技能的执行过程是外显的,心智技能的执行过程是内潜性的C.操作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心智技能的

5、动作则不能合并D.操作技能的动作不能合并,必须切实执行;心智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16.将一篇在电脑上打好的文章按一定格式排版所属的学习类型是( )(分数:2.00)A.动作技能B.心智技能C.言语信息D.态度17.以下哪一个不是资源管理策略?( )(分数:2.00)A.习惯在固定的一个地方上自习B.相信自己努力就可以学好C.碰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D.常常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18.随着学习的任务学得越来越好,所要求的注意力就越来越少,这样的过程称为( )(分数:2.00)A.排除干扰B.自动化C.过度学习D.前摄促进19.下面哪一种是晶体智力?( )(分数:2.00)A.记性超强B.反应敏

6、捷C.博学多才D.思维敏锐20.把某一学科的方法、理论运用到另一学科,这种培养创造性的方法叫作( )(分数:2.00)A.类比模拟法B.设问探究法C.移植法D.列举法21.依照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智力活动操作的是( )(分数:2.00)A.视觉B.符号C.记忆D.行为22.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杜拉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 )(分数:2.00)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3.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24.简述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主要特点。(分数:2.00)

7、_25.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数:2.00)_26.简述智力三元论。(分数:2.00)_三、名词解释(总题数:1,分数:2.00)27.负强化(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71 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分数:2.00)A.1877 年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B.1886 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C.1899 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D.1903

8、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解析:解析:1903 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首次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诞生。3.若问小明“为什么偷东西是不对的?”他的回答是“抓住了会挨打”。据此可以判断小明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分数:2.00)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解析:解析:科尔伯格将人的道德发展水平分为“三水平六阶段”,三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09 岁)、习俗水平(915 岁)、后习俗水平(15 岁以后)。前习俗水平,包括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儿童具有是非善恶的观念,但纯粹

9、是外在的,是基于行为结果和自身利益关系来进行道德判断。4.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当儿童认识到“物体不论其形态如何变化,其物质总量是恒定不变的”,表明儿童已获得( )概念。(分数:2.00)A.守恒 B.客体永久性C.自我D.逻辑解析:5.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数:2.00)A.思维B.语言 C.智力D.活动解析:6.下列属于学生学习的特点的是( )(分数:2.00)A.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B.是一种完全自发的活动C.不需要指导D.主要是直接经验的掌握解析:7.班杜拉认为个体在进行观察学习时,影响其注意的因素不包含( )(分数:2.00)A.观察者自

10、身特点B.榜样行为的特征C.榜样自身的外部特征D.个体与榜样的关系 解析:8.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特点是( )(分数:2.00)A.主观性 B.客观性C.普遍适用性D.永恒性解析:9.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性实验中,食物属于( )(分数:2.00)A.无条件刺激 B.条件刺激C.中性刺激D.非刺激解析:10.在罗杰斯的眼中,有意义学习指的是( )(分数:2.00)A.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的学习B.发现学习C.能在主体内部建构完形的学习D.全身心的学习 解析: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应当以外部动机为主,内部动机为辅B.应当尽多地给成绩好的学生奖励,作为强化C.老师应根据学生学习

11、动机的差别,鼓励学生的学习 D.激励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展竞赛解析:12.父母离异会使哪种需要的满足受到影响?( )(分数:2.00)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解析:13.“那个人长什么样我不记得了,但是再见面时我能认得出来”,这种能力属于( )(分数:2.00)A.回忆B.再认 C.想象D.联想解析:14.“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是( )(分数:2.00)A.认知发现理论B.认知接受理论 C.认知目的理论D.认知建构理论解析:15.对于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操作技能的对象是具体的物质实体,心智技

12、能的对象是观念性的B.操作技能的执行过程是外显的,心智技能的执行过程是内潜性的C.操作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心智技能的动作则不能合并 D.操作技能的动作不能合并,必须切实执行;心智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解析:16.将一篇在电脑上打好的文章按一定格式排版所属的学习类型是( )(分数:2.00)A.动作技能B.心智技能 C.言语信息D.态度解析:解析: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格式排版属于心智技能。17.以下哪一个不是资源管理策略?( )(分数:2.00)A.习惯在固定的一个地方上自习B.相信自己努力就可以学好C.碰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D.常常思考自己的学

13、习方法是否正确 解析:18.随着学习的任务学得越来越好,所要求的注意力就越来越少,这样的过程称为( )(分数:2.00)A.排除干扰B.自动化 C.过度学习D.前摄促进解析:19.下面哪一种是晶体智力?( )(分数:2.00)A.记性超强B.反应敏捷C.博学多才 D.思维敏锐解析:解析:晶体智力是指后天习得的,与文化、经验积累有关的智力。20.把某一学科的方法、理论运用到另一学科,这种培养创造性的方法叫作( )(分数:2.00)A.类比模拟法B.设问探究法C.移植法 D.列举法解析:21.依照吉尔福特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下列选项中属于智力活动操作的是( )(分数:2.00)A.视觉B.符号C.

14、记忆 D.行为解析:22.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杜拉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 )(分数:2.00)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解析:解析:班杜拉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提出者,强调榜样在行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该理论对于道德行为发展具有解释力。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3.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根据对“道德两难”问题的回答,柯尔伯格把人的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各包括两个阶段。于是,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理论: (1)前习俗水平(09 岁)。 这个水平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

15、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的。这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取向。 这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处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没有真正的准则概念。 第二阶段: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工具性取向。 这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偶尔也包括满足他人需要的行动,他们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得益,那么为别人效劳就是对的。 (2)习俗水平(915 岁)。 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赞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伴、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或称因循水平。他

16、们都能顺从现有的社会秩序,而且有维持这种秩序的内在欲望;规则已被内化,自己感到是正确的。因此,行为价值是根据遵守那些维护社会秩序的规则所达到的程度。 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 这一阶段的儿童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避免非议以赢得赞赏,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决于人的,有助于人的或为别人所赞赏的行为。他们希望保持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和谐的关系,已能根据行为的动机和感情来评价行为。 第四阶段: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 这个阶段的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认为每个人应当承担社会的义务和职责。判断某一行为的好坏,要看他是否符合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 (3)后习俗水平(15

17、岁以后)。 这一水平又称“原则水平”,它的特点是道德行为由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普遍的道德准则支配,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们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了。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 这一阶段的道德推理具有灵活性。他们认为法律是为了使人们能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加以改变,认为反映大多数人意愿或最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 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取向。 他们认为应运用适合各种情况的道德准则和普遍的公正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根据,背离了一个人自选的道德标准或原则就会产生内疚或自我谴责感。)解析:24.简述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主要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

18、答案:“非指导”不等于不指导,罗杰斯所提出的非指导可以说是指导的另一种特殊形式。它强调指导的间接性、非命令性,以区别于传统教学中的那种直接告诉、简单命令、详细指示式的指导。罗杰斯始终强调教师的“非指导性”原则和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原则。 “非指导性”教学法的特点: (1)无结构教学:课程大部分的进程缺乏连贯性和方向性。指导教师则聚精会神地、认真地倾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他并不在乎学生发言是否切题。 (2)鼓励思考。 (3)接受的重要性:罗杰斯认为,如果一个人被人们接受,而且完完全全地被接受不是对他评头论足,而是体贴和同情这个人就能够面对自己,产生丢开戒备心理和正视自己的勇气。 (4)一种新型的方

19、法论:学生以真实的自我与他人进行交流,产生了亲密关系和热烈气氛,与一般课程上的那种非人格化的课程内容恰恰形成了对比。 罗杰斯将他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移植到教学过程中,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与策略。“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信任、安全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我实现潜能,自动自发地进行学习,教师要遵守以下原则: (1)教师要以真诚、关怀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并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2)学习的决策是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学生单独或协同制定学习方案,并对其后果分担责任; (3)学习班

20、集体的着眼点放在促进学习过程的发展上,学习内容退居第二位; (4)课程安排是无结构的,主要从事自由讨论; (5)教师是一个非强制的知识资源,在学生问到时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并鼓励学生也把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纳入这种资源中,形成“滚雪球效应”; (6)自律是学习达到目的的必备条件,学生必须把自律看作自己的责任; (7)学习评估主要由学生自己做; (8)促使学习以一种更快的速度更加深刻地进行,并渗透到学生广泛的生活和行为中去。)解析:25.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学习动机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的方法。 (2)设置榜样。 (3)培养对

21、学习的兴趣。 (4)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5)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根据归因理论,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努力、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的学生认为,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和方法不当,不会对学生的坚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正相反,失败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学习经验,在一些任务中的失败能够促使学生设立更合理的目标,尝试新的策略,发展自己对挫折的承受力。而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能力)的学生往往认为他们没有成功的能力,他们无力避免失败,也不去追求成功,对学生的坚持性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会产生失落感、无力感,这就是学习无助感

22、。归因倾向是后天形成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培养。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的帮助措施: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为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改变他们的归因倾向,让他们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而不是缺乏能力,使他们明白,只要付出努力便会成功的道理。 教学生学会何时完成他们的计划,并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反馈。)解析:26.简述智力三元论。(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智力三元论是由斯腾伯格提出的,他试图说明更为广泛的智力行为。斯腾伯格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与经验的关系和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从而提出了智力三成分理论。包括

23、: (1)智力成分亚理论。 此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三种过程,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元成分是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 (2)智力情境亚理论。 此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 (3)智力经验亚理论。 此理论认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任务、情境和个体三者间存在相互作用。信息加工自动化的能力也是智力的重要成分,人们在进行复杂任务的操作时,需要运用许多操作的过程。只有许多操作自动化后,复杂任务才容易完成。 智力成分亚理论是三元智力理论中最早形成和最为完善的部分,它揭示了智力活动的内部机制。)解析:三、名词解释(总题数:1,分数:2.00)27.负强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负强化是指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或减少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即消极强化。比如,当学生表现不好,受到学校或教师的处罚,一旦处罚解除,这时对学生也会产生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就是消极强化。)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