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389095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试卷15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试卷 15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研究有效课堂时,研究者设计了结构化观察的表格,以单位时间内教师的提问以及学生的有效回答为观察对象。这一研究属于(分数:2.00)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定性研究D.定量研究3.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从人与动物类比的角度出发,得出对人进行教育时要遵循适应自然原则。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夸美纽斯的研究处于(分数:2.00)A.直觉观察时期B.以分析为主的方

2、法论时期C.形成独立学科时期D.教育研究的变革期4.目前,出现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合流,基础研究与行动研究的综合等现象。这些现象反映了(分数:2.00)A.教育科学研究的自然化、生态化B.教育科学研究的综合化C.教育科学研究的跨文化趋势D.教育科学研究的现代化5.中学教师将自己的教育硕士论文题目定为“省校园安全问题的调查研究”,导师否定了他的题目。这一选题违背了(分数:2.00)A.问题有研究价值B.问题提出有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C.问题表达必须具体明确D.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6.下列对研究假设的要求陈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简单明了B.疑问句C.言简意赅D.明确具体7.在“小学生阅

3、读能力”的研究中,研究者从所在城市的全部小学中抽取 1000 名小学生作为样本,研究者从全市的小学中随机抽取了 30 个班级。这一抽样的方法是(分数:2.00)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8.为研究中华民国时代大学教授的生活状况,某研究者以“吴宓、鲁迅等人的书信、日记”为研究载体进行研究。这些书信、日记属于(分数:2.00)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9.某研究者要研究“近 30 年来院校研究的历史”,从我国教育类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院校研究的文献开始查阅到现在。该研究者所运用的查阅方法是(分数:2.00)A.顺查法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

4、法10.既是对文献的综合,又是对文献的评价的是(分数:2.00)A.文献综述B.研究报告C.学术论文D.咨询报告11.小张为了验证延迟满足实验,将 6 位幼儿分成三组,分别带入情境不同的实验室内,并在室外通过单向可视玻璃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是(分数:2.00)A.自然观察B.实验室观察C.间接观察D.参与式观察12.身为发展心理学教师的可可妈妈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过程。翻开她的记录本,并没有天天记录,而是记录孩子的一些特殊事件,并分析了这些特殊行为产生的可能影响因素。这种观察记录法是(分数:2.00)A.描述法B.取样记录C.行为核定D.事件核定13.某研究者在运用问卷开展调查的过程中,先进行了试测

5、,并将测得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题目 3、题目 8、题目 15 可以合并。于是研究者就将这三个题目合并,并修订了问卷。这位研究者的做法保证了(分数:2.00)A.灵活性不足的问题B.主试无法记录被试回答时的反应C.问卷效度问题D.问卷的信度问题14.小葛同学在进行访谈的时候,准备了“访谈提纲”。在访谈的过程中,他又对访谈提纲进行了严格的、忠实的执行。小葛做的访谈是(分数:2.00)A.结构性访谈B.非结构性访谈C.重复性访谈D.集体访谈15.下列统计方法,适合称名变量的是(分数:2.00)A.百分比B. 2 分析C.t 检验D.Z 检验16.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

6、0)A.难度越大,区分度越大B.选拔型的考试,区分度大C.鉴定分等的考试,区分度大D.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某一知识的考试,区分度不高17.下列关于探索性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探索性实验是一种开创性的实验研究B.探索性实验有科学的理论假设C.探索性实验有严格合理的条件控制D.探索性实验追求尽可能大的外部效度18.某县教育局在重点校的重点班开展了一项教育实验研究,效果不错。该项教育实验研究的负责人打算将此项实验研究推广到一些普通学校,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对,该负责人不解。请问,该负责人这一做法没有考虑(分数:2.00)A.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B.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C.实验安

7、排的效应D.多重处理的干扰19.下列关于“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局限性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很难找到同质被试B.可能产生前测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影响外在效度C.不能对被试的缺失加以控制D.没有控制组做比较,不能控制历史、成熟及统计回归20.下列选项中对行动研究的质量影响程度最小的是(分数:2.00)A.使用设计缜密的手机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B.对研究者和同事之间的合作的促进C.为教育的知识基础所做的贡献D.对研究者的实践的影响21.下列选项中描述统计的是(分数:2.00)A.积差相关B.参数估计C.t 检验D.方差分析22.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是(分数:2.00

8、)A.中数B.密集数C.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23.某教育实验结束后测量出学生成绩数据一组,另一组数据是标明参与测量的学生是否来自实验班(1:是;0:否)。计算成绩是否与教育实验有关所应使用的相关系数是(分数:2.00)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二列相关D.二列相关24.有研究者对“中世纪大学与书院”的特点进行了比较。这种定性的分析方法是(分数:2.00)A.因果分析B.归纳分析C.比较分析D.系统分析25.面对众多的定性分析的资料,研究者进行研究的切入点应是(分数:2.00)A.编码B.寻找本土概念C.比较分析D.归纳分析26.在教育调查研究中,交代清楚调查目的、意义、任务和方法的部分是(

9、分数:2.00)A.题目B.前言C.正文D.结论建议27.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好的学术论文题目的要求的是(分数:2.00)A.准确概括论文内容,能反映研究方向、范围和深度B.文字简练、具有新颖性C.便于分类D.吸引眼球,提升文章的阅读量二、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28.简述教育观察研究实施的程序。(分数:2.00)_三、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9.必答题(分数:2.00)_30.某中学为提高物理课堂的实效性,开展了一项实验研究。在该校高二年级读书的 900 人中物理成绩排名后 90 的学生参与实验。并用配对法将学生分为两个班,一个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另一个班级采取自主

10、探究式教学方法。实验持续一年,实验前后对两组同学都进行同质的试卷 A、B 的测量。通过实验前后测试的成绩对比分析,发现实验效果显著。 (1)为该实验设计一个课题名称和研究假设。 (2)指出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3)写出该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和格式。 (4)该抽样方法存在什么问题?对实验效度会产生什么影响?(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研究方法)-试卷 15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研究有效课

11、堂时,研究者设计了结构化观察的表格,以单位时间内教师的提问以及学生的有效回答为观察对象。这一研究属于(分数:2.00)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定性研究D.定量研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类型。对教育研究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三个维度:(1)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任务,将教育研究分为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2)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3)根据教育研究的范式不同,将教育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其中定量研究是指事先建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按照预定程序搜集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用数字或度量表述研究结果,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包括

12、调查、测验、实验、结构化观察等方式。定性研究通常指在自然环境下,运用现场实验,开放式访谈、参与观察和个案调查等方法,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并通过证伪、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加以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因此,本题的答案是 D。3.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从人与动物类比的角度出发,得出对人进行教育时要遵循适应自然原则。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夸美纽斯的研究处于(分数:2.00)A.直觉观察时期B.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 C.形成独立学科时期D.教育研究的变革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包括四个阶段:直觉观察时期、以分析为主的方法

13、论时期、形成独立学科时期、教育研究的变革时期。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培根、笛卡尔、康德、夸美纽斯。因此,本题的答案是 B。4.目前,出现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合流,基础研究与行动研究的综合等现象。这些现象反映了(分数:2.00)A.教育科学研究的自然化、生态化B.教育科学研究的综合化 C.教育科学研究的跨文化趋势D.教育科学研究的现代化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有:生态化、综合化、跨文化化、现代化。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合流,基础研究与行动研究的综合的现象体现了教育科学研究的综合化。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5.中学教师将自己的教育

14、硕士论文题目定为“省校园安全问题的调查研究”,导师否定了他的题目。这一选题违背了(分数:2.00)A.问题有研究价值B.问题提出有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C.问题表达必须具体明确D.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选题的基本要求。选题的基本要求有:问题有研究价值,问题提出有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问题表达必须具体明确,问题研究要具有可行性。本研究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也具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表述也较为清楚。但作为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中学教师,选题关注“省校园安全问题研究”,不符合其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6.下列对研究假设的要求陈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简单明

15、了B.疑问句 C.言简意赅D.明确具体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研究假设表述的规范性要求。研究假设的表述应简单明了,明确具体。研究假设要以陈述句的形式提出,不能用问句或含糊不清的陈述句形式。研究假设还应简要,避免使用不必要的复杂概念,做到言简意赅。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7.在“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中,研究者从所在城市的全部小学中抽取 1000 名小学生作为样本,研究者从全市的小学中随机抽取了 30 个班级。这一抽样的方法是(分数:2.00)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抽样的方法。概率抽样的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16、、多段抽样。本题运用的是整群抽样。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8.为研究中华民国时代大学教授的生活状况,某研究者以“吴宓、鲁迅等人的书信、日记”为研究载体进行研究。这些书信、日记属于(分数:2.00)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四次文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的等级。教育文献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其中一次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二次文献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三次文献一般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和专题研究报告。D 项的四次文献是干扰项。因此,问题的答案为 A。9.某研究者要研究“近 30 年来院校研究的历史”,从我国

17、教育类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院校研究的文献开始查阅到现在。该研究者所运用的查阅方法是(分数:2.00)A.顺查法 B.逆查法C.引文查找法D.综合查找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有: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综合查找法。顺查法是按照时间范围,以所检索的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0.既是对文献的综合,又是对文献的评价的是(分数:2.00)A.文献综述 B.研究报告C.学术论文D.咨询报告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文献分析报告的重要形式,是对某一学科、某一研

18、究领域或某一研究问题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状况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综合概括与评论。它反映了作者对已有研究及未来研究的认识与判断,是作者利用大量文献对有关研究历史发展、现状与趋势之见解的论证。文献综述不仅是对文献的综合,还包括对文献的评价。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1.小张为了验证延迟满足实验,将 6 位幼儿分成三组,分别带入情境不同的实验室内,并在室外通过单向可视玻璃进行观察。这种观察是(分数:2.00)A.自然观察B.实验室观察 C.间接观察D.参与式观察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根据分类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按照观察数据是在自然条件下取得还是在人为干预和控

19、制条件下取得,可以将观察分为自然情景中的观察和实验室观察。本题中的王老师是在实验室进行观察,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12.身为发展心理学教师的可可妈妈记录了孩子的成长过程。翻开她的记录本,并没有天天记录,而是记录孩子的一些特殊事件,并分析了这些特殊行为产生的可能影响因素。这种观察记录法是(分数:2.00)A.描述法 B.取样记录C.行为核定D.事件核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教育观察研究的记录方法有描述记录(包括: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连续记录法)、取样记录和行为检核表。D 项是干扰项。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3.某研究者在运用问卷开展调查的过程中,先进行了试测,并

20、将测得的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题目 3、题目 8、题目 15 可以合并。于是研究者就将这三个题目合并,并修订了问卷。这位研究者的做法保证了(分数:2.00)A.灵活性不足的问题B.主试无法记录被试回答时的反应C.问卷效度问题 D.问卷的信度问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卷法的缺点。问卷法的缺点有:问卷的灵活性问题;主试无法直接观察每个被调查者,无法记录被试回答问题时的反应;问卷的效度问题也需要关注。研究者对问卷进行试测和分析,并修订了问卷,这一做法保证了问卷的效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14.小葛同学在进行访谈的时候,准备了“访谈提纲”。在访谈的过程中,他又对访谈提纲进行了严格的、忠

21、实的执行。小葛做的访谈是(分数:2.00)A.结构性访谈 B.非结构性访谈C.重复性访谈D.集体访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访谈调查的类型。根据访谈过程中是否有经过严格设计的访谈问卷和访谈提纲,实际访谈过程中是否严格按计划进行访谈调查可以分为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其中结构性访谈又称为结构式访问、定向访谈、标准化访谈、口头式问卷。非结构访谈又称为非结构式访问、非定向访问。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5.下列统计方法,适合称名变量的是(分数:2.00)A.百分比 B. 2 分析C.t 检验D.Z 检验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测量调查的变量特点。定名测量既无绝对零点,又无相等单位,不能进行量化分析

22、,不能比较大小,也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它适用的统计方法有次数、百分比。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6.下列关于区分度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难度越大,区分度越大 B.选拔型的考试,区分度大C.鉴定分等的考试,区分度大D.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某一知识的考试,区分度不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测量工具的评价指标。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验的心理特征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通常情况下,用于选拔和鉴定分等的测验,需要有较高的区分度,即能最大限度地区分或鉴别出个体在所测量的心理品质上的水平差异。相反,目的主要是为了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规定的知识、技能的测验,对区分度的要求不高。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

23、。17.下列关于探索性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探索性实验是一种开创性的实验研究B.探索性实验有科学的理论假设C.探索性实验有严格合理的条件控制D.探索性实验追求尽可能大的外部效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根据实验的场所和情境将实验划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根据教育实验的目的和功能将实验研究划分为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根据施加实验因素的多寡将实验研究划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根据实验的控制程度和内外效度的高低,将实验分为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探索性实验是指为了一个前人从未探索过的新的教育理论问题或教育实践中的新问题,从事的一种开创性的实验研究。它有科

24、学的理论假设,严格合理的条件控制,比较规范的实验程序以及对资料数据的统计处理,寻求尽可能大的内部效度,并以科学理论解释实验结果。探索性实验追求内部效度,而验证性实验则追求外部效度。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18.某县教育局在重点校的重点班开展了一项教育实验研究,效果不错。该项教育实验研究的负责人打算将此项实验研究推广到一些普通学校,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对,该负责人不解。请问,该负责人这一做法没有考虑(分数:2.00)A.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 B.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C.实验安排的效应D.多重处理的干扰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研究的外在效度。外在效度及教育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性、一般

25、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研究结果是否能被正确地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其他变量条件及其他时间、地点、总体中去的程度。坎贝尔和斯坦利认为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霍桑效应);多实验处理的干扰。本题出现了取样偏差,将重点校的结果应用到普通学校,被试取样没有代表性。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19.下列关于“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局限性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很难找到同质被试B.可能产生前测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影响外在效度 C.不能对被试的缺失加以控制D.没有控制组做比较,不能控制历史、

26、成熟及统计回归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设计的方法的局限性。在本题中,A 项是所罗门四组的缺点。C 项是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的缺点。D 项是单组前后测设计的局限性之一。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20.下列选项中对行动研究的质量影响程度最小的是(分数:2.00)A.使用设计缜密的手机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B.对研究者和同事之间的合作的促进C.为教育的知识基础所做的贡献D.对研究者的实践的影响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行动研究的基本内涵。行动研究不依赖于严格的数据整理。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21.下列选项中描述统计的是(分数:2.00)A.积差相关 B.参数估计C.t 检验D.方差分析解析:解析

27、:本题考查的是定量分析的方法。定量统计的方法有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两个方面。描述统计包括集中量数、差异量数、地位量数、相关系数。推论统计包括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本题中的 A 项积差相关是相关系数中的一种,因此是描述统计。本题中的 C、D 项是统计检验中的一种。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22.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是(分数:2.00)A.中数B.密集数 C.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集中量数中的众数。在次数分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的数值是众数,又称范数、密集数、通常数。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23.某教育实验结束后测量出学生成绩数据一组,另一组数据是标明参与测量的学生是

28、否来自实验班(1:是;0:否)。计算成绩是否与教育实验有关所应使用的相关系数是(分数:2.00)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二列相关D.二列相关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相关的运用。表明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的量数,有积差相关、等级相关、质量相关(点二列相关、二列相关)。其中点二列相关的适用条件是一列变量为正态连续变量,而另一列数据为二分称名变量,如性别、婚否等。二列相关要求两列数据均是正态连续变量,其中一列数据被人为地划分为二分变量。表示这两类变量的相关,称为二列相关。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24.有研究者对“中世纪大学与书院”的特点进行了比较。这种定性的分析方法是(分数:2.00)A.因果分

29、析B.归纳分析C.比较分析 D.系统分析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定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因果分析、归纳分析、比较分析和系统分析。本题的研究者使用的是比较分析中的横向比较。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C。25.面对众多的定性分析的资料,研究者进行研究的切入点应是(分数:2.00)A.编码 B.寻找本土概念C.比较分析D.归纳分析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定性分析的方法。在资料阅读后,在运用归纳分析、因果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前,研究者应先对研究资料进行编码,甚至是通过不断降维的编码来整理资料。即编码是资料整理过程中的一种方法。而后才能依据定性分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寻找本土概念则是在

30、编码过程中需要运用的一种手段。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26.在教育调查研究中,交代清楚调查目的、意义、任务和方法的部分是(分数:2.00)A.题目B.前言 C.正文D.结论建议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教育调查研究报告包括题目、前言、正文、结论建议和附录。其中需要交代清楚调查目的、意义任务和方法的是前言部分。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B。27.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好的学术论文题目的要求的是(分数:2.00)A.准确概括论文内容,能反映研究方向、范围和深度B.文字简练、具有新颖性C.便于分类D.吸引眼球,提升文章的阅读量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术论文的题目的规范性。一个好的学术论

31、文题目,一般应符合三个方面要求:一是准确概括论文内容,能反映研究方向、范围和深度;二是文字简练,具有新颖性;三是便于分类。好的论文题目不仅使人从题目上能判断该研究属于什么学科范畴,而且能使人抓住该课题在相关领域研究中的位置与特点。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D。二、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2.00)28.简述教育观察研究实施的程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首先,界定研究问题,明确观察目的和意义。 其次,编制观察提纲,进入研究情境。 再次,实施观察,搜集、记录资料。 最后,分析资料,得出研究结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教育观察研究是身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

32、一种研究方法。教育工作者可以随时随地展开研究。因此,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三、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29.必答题(分数:2.00)_解析:30.某中学为提高物理课堂的实效性,开展了一项实验研究。在该校高二年级读书的 900 人中物理成绩排名后 90 的学生参与实验。并用配对法将学生分为两个班,一个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另一个班级采取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实验持续一年,实验前后对两组同学都进行同质的试卷 A、B 的测量。通过实验前后测试的成绩对比分析,发现实验效果显著。 (1)为该实验设计一个课题名称和研究假设。 (2)指出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

33、变量。 (3)写出该实验设计类型的名称和格式。 (4)该抽样方法存在什么问题?对实验效度会产生什么影响?(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课题:两种物理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比较研究。 研究假设:物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效果优于传统班级教学。 (2)自变量:物理教学模式。 因变量:教学效果(学业成绩)。 无关变量:学生的物理基础、教师的水平,教学的条件等。 (3)名称: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格式: R O 1 X 1 O 2 O 3 X 2 O 4 (4)以物理考试后 10的同学为样本,其代表性不高,会影响实验的外在效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实验研究,既考查研究设计,又考查研究的效度问题。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考生需要推测本研究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考生也应该熟知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影响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ETR 121-1994 Universal 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 (UPT)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ities for Interworking《全球个人通信(UPT) 互通的架构和功能》.pdf ETSI ETR 121-1994 Universal 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 (UPT)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alities for Interworking《全球个人通信(UPT) 互通的架构和功能》.pdf
  • ETSI ETR 122-1994 Network Aspects (NA) Connectionless Broadband Data Service (CBDS) CBDS over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网络方面(NA) 无连接宽频带数据业务(CBDS) 使用异步传输模式(ATM)的CBDS》.pdf ETSI ETR 122-1994 Network Aspects (NA) Connectionless Broadband Data Service (CBDS) CBDS over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网络方面(NA) 无连接宽频带数据业务(CBDS) 使用异步传输模式(ATM)的CBDS》.pdf
  • ETSI ETR 123-1996 Broadband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B-ISDN) Parameters and Mechanism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 Relevant for Charging in B-ISDN Second Editio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pdf ETSI ETR 123-1996 Broadband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B-ISDN) Parameters and Mechanism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 Relevant for Charging in B-ISDN Second Editio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pdf
  • ETSI ETR 123-1996 Broadband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B-ISDN) Parameters and Mechanism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 Relevant for Charging in B-ISDN Second Editio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_1.pdf ETSI ETR 123-1996 Broadband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B-ISDN) Parameters and Mechanism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 Relevant for Charging in B-ISDN Second Editio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_1.pdf
  • ETSI ETR 124-1994 Error Handling for the Directory《目录的错误处理》.pdf ETSI ETR 124-1994 Error Handling for the Directory《目录的错误处理》.pdf
  • ETSI ETR 125-1994 Introduction to OSI Directory Functional Standards《OSI目录功能标准的介绍》.pdf ETSI ETR 125-1994 Introduction to OSI Directory Functional Standards《OSI目录功能标准的介绍》.pdf
  • ETSI ETR 126-1994 Transmission and Multiplexing (TM) Applications of Optical Fibre Amplifiers in Long Distance and Optical Access Networks《传输和复用(TM) 在远距离和光纤接入网中光纤放大器的应用》.pdf ETSI ETR 126-1994 Transmission and Multiplexing (TM) Applications of Optical Fibre Amplifiers in Long Distance and Optical Access Networks《传输和复用(TM) 在远距离和光纤接入网中光纤放大器的应用》.pdf
  • ETSI ETR 127-1994 Equipment Engineering (EE) Electrostatic Environment and Mitigation Measures for Public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PTN)《设备工程(EE) 公共电信网(PTN)的静电环境和减轻措施》.pdf ETSI ETR 127-1994 Equipment Engineering (EE) Electrostatic Environment and Mitigation Measures for Public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PTN)《设备工程(EE) 公共电信网(PTN)的静电环境和减轻措施》.pdf
  • ETSI ETR 128-1995 European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ETSI Object Identifier Tree Common Domain Mobile Domai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 & M) Managed Ob.pdf ETSI ETR 128-1995 European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ETSI Object Identifier Tree Common Domain Mobile Domai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 & M) Managed Ob.pdf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