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 (1)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1390492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 (1)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 (1)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 (1)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 (1)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考研类试卷】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 (1)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 (1)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植物生理学(总题数:15,分数:15.00)1.在气孔张开时,水蒸气分子通过气孔的扩散速度( )。A与气孔面积成正比 B与气孔周长成正比C与气孔面积无关,与周长有关 D不决定于气孔周长,而决定于气孔大小(分数:1.00)A.B.C.D.2.缺乏下列哪种元素时,缺素症首先在植物的老叶表现?( )AN BCaCFe DB(分数:1.00)A.B.C.D.3.细胞壁纤维素微纤丝沉积方向决定于( )。A微丝 B内质网C微管 D高尔基体(分数:1.00)A.B.C.D.4.爱默生效益说明( )。A光合作

2、用放出的氧来自水 B光反应由两个不同的光系统串联而成C光呼吸和光合作用是同时进行的 D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分数:1.00)A.B.C.D.5.证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的是( )。A环割试验 B蚜虫吻针试验C同位素 14C 示踪技术 D空种皮技术(分数:1.00)A.B.C.D.6.除了光周期、温度和营养三个因素外,控制植物开花反应的另一重要因素是( )。A光合磷酸化的反应速率 B有机物在体内运输速度C植物的年龄 D土壤溶液的酸碱度(分数:1.00)A.B.C.D.7.在淀粉种子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 )。A逐渐降低 B逐渐增高C变化不大 D不确定(

3、分数:1.00)A.B.C.D.8.花粉落在柱头上的事件称为( )。A授粉 B受精作用C花粉的萌发 D识别作用(分数:1.00)A.B.C.D.9.叶片衰老时,植物体内的 RNA 含量( )。A显著下降 B显著上升C变化不大 D不确定(分数:1.00)A.B.C.D.10.植物体内受干旱胁迫的影响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的氨基酸是( )。A丙氨酸 B脯氨酸C天冬氨酸 D甘氨酸(分数:1.00)A.B.C.D.11.影响蒸腾作用的最主要外界条件是( )。A光照 B温度C空气的相对湿度 D气孔(分数:1.00)A.B.C.D.12.根和茎与重力的方向有关的生长是( )。A向光性 B向化性C向重力性 D向地

4、性(分数:1.00)A.B.C.D.13.雄配子与雌配子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称为( )。A授粉 B受精作用C种子的形成 D坐果(分数:1.00)A.B.C.D.14.植物受到盐胁迫时,光合速率( )。A上升 B下降C变化不大 D不确定(分数:1.00)A.B.C.D.15.植物根部吸水主要发生于( )。A木质部 B韧皮部C根毛区 D微管组织(分数:1.00)A.B.C.D.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16.若给作物施肥过量,作物会产生伤害,试述其原因。(分数:8.00)_17.植物的叶片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时,叶片为什么又会变黄色?(分数:8.00)_18.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有何

5、应用?(分数:8.00)_三、实验题(总题数:1,分数:10.00)19.如何用试验证明植物的某一生理过程与光敏色素有关?(分数:10.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6.00)20.试述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措施。(分数:13.00)_21.试述植物响应逆境的一般生理机制。(分数:13.00)_五、生物化学(总题数:15,分数:15.00)22.( )在波长 280nm 左右有特征吸收峰。A大多数蛋白质 B大多数核酸C大多数核苷酸 D大多数氨基酸(分数:1.00)A.B.C.D.23.蛋白质变性后( )。A多肽链断裂 B天然构象改变C溶解度增加 D对蛋白酶抗性增加(分数:1.00)

6、A.B.C.D.24.下述关于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是多亚基蛋白 B血红蛋白是同聚体蛋白C血红蛋白是单亚基蛋白 D血红蛋白含有 4 种亚基(分数:1.00)A.B.C.D.25.NAD+( )。A是 NADPH 的氧化态 B是 NADPH 的还原态C是 NADH 的还原态 D是 NADH 的氧化态(分数:1.00)A.B.C.D.26.米氏方程( )。A表述了 Km与 Vmax的关系B表述了酶反应初速度与 Km的线性关系C表述了酶反应初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定量关系D表述了 Km与底物浓度的线性关系(分数:1.00)A.B.C.D.27.构成生物膜的脂类分子以( )为主体。A磷脂

7、B游离甘油三酯C糖脂 D胆固醇(分数:1.00)A.B.C.D.28.下述不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 )。A3-磷酸甘油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三磷酸腺苷 D乙酰 CoA(分数:1.00)A.B.C.D.29.线粒体( )。A电子传递链含有 3 个质子泵B电子传递链最终电子受体是 CytcC电子传递链中的 Cytc 和末端氧化酶形成稳定复合体D电子传递链组分 CoQ 是膜蛋白复合体的一部分(分数:1.00)A.B.C.D.30.下列化合物中,参与葡萄糖异生途径而不参与糖酵解途径的是( )。A草酰乙酸 B3-磷酸甘油醛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D6-磷酸葡萄糖(分数:1.00)A.B.C.D.31.在丙酮酸

8、脱氢酶复合体与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中相同的酶是( )。A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 B-酮戊二酸脱氢酶C二氢硫辛酸琥珀酰转移酶 D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分数:1.00)A.B.C.D.32.下列关于乙醛酸循环的陈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和微生物中该途径是物质降解的途径B在植物和微生物中该途径是物质合成的途径C乙醛酸循环是 TCA 循环途径的支路DB 和 C(分数:1.00)A.B.C.D.33.下列因素不参与 EMP 途径中磷酸果糖激酶调节的是( )。A胰高血糖素 B3-磷酸甘油酸C2,6-二磷酸果糖 DpH(分数:1.00)A.B.C.D.34.下列关于密码子的陈述,( )是不正确的。A几乎所

9、有的生物都通用一套密码簿B一些密码子并不专一编码一个氨基酸C一个密码子的前两个核苷酸足以决定特定的氨基酸D一些氨基酸共用同一个密码子(分数:1.00)A.B.C.D.35.下列( )没有直接参与嘌呤核苷酸 IMP 的合成过程。AAsp BGluCGln DGly(分数:1.00)A.B.C.D.36.糖原合成时,UTP 的消耗与( )有关。A己糖激酶 B葡萄糖激酶C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DUDPG 焦磷酸化酶(分数:1.00)A.B.C.D.六、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37.下图为 IgG 的 Y 形分子结构示意图,请指出重链、轻链、抗原结合部位、可变区。举例说明 IgG 在蛋白质鉴

10、定中的用途。(分数:8.00)_38.请写出葡萄糖异生的四步关键反应。(分数:8.00)_39.试写出胸腺嘧啶二聚体造成 DNA 损伤的三种修复方式。(分数:8.00)_七、实验题(总题数:1,分数:10.00)40.解释“氨基酸等电点”的含义。“等电聚焦”和“酸碱滴定”哪个方法适合丙氨酸的等电点测定?请简述基本实验步骤。(分数:10.00)_八、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6.00)41.比较 mRNA、tRNA、rRNA 在结构上的共性和特性,讨论三者在功能上的关系。(分数:13.00)_42.NAD+参与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脂肪酸 -氧化、氨基酸降解以及嘌呤碱基降解过程

11、的关键反应,请写出上述生成 NADH 反应的过程及催化反应的酶。(分数:13.00)_农学硕士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1 (1)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植物生理学(总题数:15,分数:15.00)1.在气孔张开时,水蒸气分子通过气孔的扩散速度( )。A与气孔面积成正比 B与气孔周长成正比C与气孔面积无关,与周长有关 D不决定于气孔周长,而决定于气孔大小(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气孔蒸腾。解析 气体扩散的小孔定律表明气体通过小孔表面的扩散速率不是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是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2.缺乏下列哪种元素时,缺素症首先在植物的老叶表现?

12、( )AN BCaCFe DB(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植物必需元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缺素症。解析 一般情况下,缺素症首先在植物的老叶表现出来的是一些容易重复利用的元素,如N、P、K、Mg、Zn。缺素症首先在植物的幼叶表现出来的是一些难以重复利用的元素,如B、Ca、Fe、Mn、S、Cu。3.细胞壁纤维素微纤丝沉积方向决定于( )。A微丝 B内质网C微管 D高尔基体(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细胞骨架。解析 在间期细胞中,微管大致相互平行地排列在细胞膜下,形成植物细胞独特的周质微管列阵。周质微管列阵通过控制细胞壁纤维素微纤丝的沉积方向,从而进一步控制细胞的

13、生长。4.爱默生效益说明( )。A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来自水 B光反应由两个不同的光系统串联而成C光呼吸和光合作用是同时进行的 D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过程(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光能吸收与传递。解析 爱默生效益包括红降和双光增益现象,说明了在光合系统中存在两个相互串联的光反应中心(系统)。如果仅一个反应中心(系统)活化,光合效率下降,两个反应中心(系统)都被激发时,电子传递效率就会提高。5.证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的是( )。A环割试验 B蚜虫吻针试验C同位素 14C 示踪技术 D空种皮技术(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14、压力流动学说及其实验证据。解析 目前源端和库端的膨压差可采用蚜虫吻针法进行精确地测定。让蚜虫将吻针刺入筛管分子,然后将吻针与虫体分离,再与微压力计或压力传感器连接,测定筛管分子的膨压。6.除了光周期、温度和营养三个因素外,控制植物开花反应的另一重要因素是( )。A光合磷酸化的反应速率 B有机物在体内运输速度C植物的年龄 D土壤溶液的酸碱度(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幼年期与花熟状态。解析 目前发现决定和诱导植物开花的主要因素有两类,即自身发育年龄的因素和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光、温度和营养条件等。7.在淀粉种子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 )。A逐渐降低 B逐渐增高C变化不大

15、 D不确定(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解析 淀粉种子以贮藏淀粉为主,在发育过程中,由可溶性糖转变为淀粉。8.花粉落在柱头上的事件称为( )。A授粉 B受精作用C花粉的萌发 D识别作用(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受精生理。解析 花粉传递到柱头的过程叫授粉。9.叶片衰老时,植物体内的 RNA 含量( )。A显著下降 B显著上升C变化不大 D不确定(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衰老的生理生化变化。解析 衰老促进编码核酸酶基因的表达,从而引起核酸的降解,RNA 总量迅速下降。10.植物体内受干旱胁迫的影响含量发生显著变

16、化的氨基酸是( )。A丙氨酸 B脯氨酸C天冬氨酸 D甘氨酸(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植物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解析 干旱时植物体内游离的氨基酸增多,特别是脯氨酸,可以增加数十倍甚至上百倍。11.影响蒸腾作用的最主要外界条件是( )。A光照 B温度C空气的相对湿度 D气孔(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因素。解析 植物绝大多数水分的蒸腾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行的。光照是引起气孔运动的主要环境因素。12.根和茎与重力的方向有关的生长是( )。A向光性 B向化性C向重力性 D向地性(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向地性运动及其机制。

17、解析 植物感受重力的刺激,在重力方向上发生生长反应的现象称为向重力性。13.雄配子与雌配子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称为( )。A授粉 B受精作用C种子的形成 D坐果(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受精生理。解析 受精是指雄配子体把雄配子输送到雌配子体中与雌配子结合的过程。14.植物受到盐胁迫时,光合速率( )。A上升 B下降C变化不大 D不确定(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盐分胁迫对植物的危害。解析 植物受盐胁迫时,体内代谢的总趋势是呼吸消耗量多,光合速率下降,净光合生产率低,不利于植物生长。15.植物根部吸水主要发生于( )。A木质部 B韧皮部C根毛区 D微管组织

18、(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根系吸水的部位与途径。解析 水的吸收主要发生在根毛区和伸长区,特别是根毛区。根毛扩大了根吸收水分的面积,紧密了与土壤颗粒的接触,有利于水分的吸收。二、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16.若给作物施肥过量,作物会产生伤害,试述其原因。(分数:8.00)_正确答案:(答题要点 施肥过量,会使土壤溶液的水势变低,若植物的根部水势高于土壤溶液的水势时,植物根部不但吸不了水,反而会向外排水,时间一长,植物就会产生缺水,表现出萎蔫。)解析:解析 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解析 从植物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与体内的水分关系方面分析。17.植物的叶片为什么是

19、绿色的?秋天时,叶片为什么又会变黄色?(分数:8.00)_正确答案:(答题要点 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吸收很少,故植物的叶片呈绿色。秋天树叶变黄是由于低温抑制了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已形成的叶绿素也被分解破坏,而类胡萝卜素比较稳定,所以叶片呈黄色。)解析:解析 影响叶绿素代谢的因素。解析 从叶片的颜色与体内色素含量的关系方面分析。18.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中有何应用?(分数:8.00)_正确答案:(答题要点 (1)人工春化处理:利用春化处理可在春天补种冬小麦;对春小麦种子进行人工春化处理,可适当晚播,以避免春季“倒春寒”造成的伤害,同时可提早成熟。(2)引种:在南、北方地区之间引种时,

20、必须了解品种对低温的要求,北方的品种引种到南方,就可能因当地温度较高而不能满足它对低温的要求,植物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结实,从而造成损失。(3)控制植物开花:低温处理可使秋播的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改为春播,当年开花;越冬贮藏的洋葱鳞茎在春季种植前用高温处理以解除春化,防止它在生长期抽薹开花而获得大的鳞茎,增加产量。)解析:解析 春化作用。解析 由于植物原产地不同,形成了开花对温度的不同需要,并在农业生产中有多方面应用。三、实验题(总题数:1,分数:10.00)19.如何用试验证明植物的某一生理过程与光敏色素有关?(分数:10.00)_正确答案:(答题要点 莴苣种子是需光种子,光敏色素参与了莴苣种

21、子萌发的调控。利用莴苣种子的萌发情况,证明莴苣种子的萌发与光敏色素有关。选取 4 份莴苣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当用红光照射时促进种子萌发,而用远红光照射时,则抑制萌发。当红光照射后再照以远红光,则红光的效果被消除;当用红光和远红光交替照射时,种子的萌发状况决定于最后照射的是红光还是远红光,前者促进萌发,后者抑制萌发。)解析:解析 光敏素在光周期反应中的作用。解析 光敏色素有红光吸收型 Pr 和远红光吸收型 Pfr 两种存在形式,这两种形式可在红光和远红光照射下发生可逆反应,互相转化。依据这一特征,可用红光与远红光交替照射的方法,观察其所引起的生理反应,从而判断某一生理过程是否有光敏色素参与。四、分

22、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6.00)20.试述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措施。(分数:13.00)_正确答案:(答题要点 光能利用率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中所贮存的化学能占照射到该土地面积上太阳能的百分比。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主要有:增加光合面积,合理密植、改善株型;延长光合时间,提高复种指数、延长生育期、补充人工光照;提高光合速率,增加田间 CO2浓度、降低光呼吸。)解析:解析 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解析 从植物整体水平分析对光能利用的提高。21.试述植物响应逆境的一般生理机制。(分数:13.00)_正确答案:(答题要点 植物响应逆境的生理及分子机制包括:通过调节自

23、身的生长发育使其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积累保护性物质、膜组分和结构发生改变;进行渗透调节;增强活性氧清除能力;激素平衡发生变化;诱导形成逆境蛋白等。)解析:解析 植物对逆境适应的生理机制。解析 植物在逆境下通过调节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细胞的结构和代谢变化以适应逆境。五、生物化学(总题数:15,分数:15.00)22.( )在波长 280nm 左右有特征吸收峰。A大多数蛋白质 B大多数核酸C大多数核苷酸 D大多数氨基酸(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核酸、核苷酸特征吸收峰在 260nm;只有少数几种氨基酸,即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在 280nm 左右有特征吸收峰。大多数蛋白质含有这几

24、种氨基酸,极少数不含。23.蛋白质变性后( )。A多肽链断裂 B天然构象改变C溶解度增加 D对蛋白酶抗性增加(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蛋白质变性破坏的是次级键,多肽链不会断裂;变性后,多肽链伸展,构象改变,疏水氨基酸外露,溶解度下降,蛋白酶更容易接近肽键导致其水解。24.下述关于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是多亚基蛋白 B血红蛋白是同聚体蛋白C血红蛋白是单亚基蛋白 D血红蛋白含有 4 种亚基(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血红蛋白含 4 个亚基,由 、 两种亚基各 2 个组成,即 2 2,因此为异四聚体。25.NAD+( )。A是 NADPH

25、的氧化态 B是 NADPH 的还原态C是 NADH 的还原态 D是 NADH 的氧化态(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辅酶NAD +是 NADH 的氧化态;NADPH 为辅酶,多一个磷酸基团。26.米氏方程( )。A表述了 Km与 Vmax的关系B表述了酶反应初速度与 Km的线性关系C表述了酶反应初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定量关系D表述了 Km与底物浓度的线性关系(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米氏方程本身表述的是酶反应初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定量关系,表现在图上为双曲线而非线性关系。K m和 Vmax是酶的动力学常数。27.构成生物膜的脂类分子以( )为主体。A磷脂 B游离

26、甘油三酯C糖脂 D胆固醇(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为脂双层,磷脂分子是形成脂双层的根本物质。游离的甘油三酯并不构成生物膜,糖脂和胆固醇占比例也少,而且胆固醇并非出现在所有细胞的生物膜中。28.下述不属于高能化合物的是( )。A3-磷酸甘油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三磷酸腺苷 D乙酰 CoA(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3-磷酸甘油不含高能键,而其他三个均含。29.线粒体( )。A电子传递链含有 3 个质子泵B电子传递链最终电子受体是 CytcC电子传递链中的 Cytc 和末端氧化酶形成稳定复合体D电子传递链组分 CoQ 是膜蛋白复合体的一部分

27、(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复合物、为质子泵;最终电子受体是 O2;Cytc 游离存在于内膜外表面;CoQ 单独存在,易运动,不构成蛋白质复合体。30.下列化合物中,参与葡萄糖异生途径而不参与糖酵解途径的是( )。A草酰乙酸 B3-磷酸甘油醛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D6-磷酸葡萄糖(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3-磷酸甘油醛、磷酸烯醇式丙酮酸、6-磷酸葡萄糖是葡萄糖异生途径和糖酵解共有的中间产物,而草酰乙酸则参与葡萄糖异生途径和 TCA 循环等路径的反应。31.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与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中相同的酶是( )。A二氢硫辛酸

28、转乙酰基酶 B-酮戊二酸脱氢酶C二氢硫辛酸琥珀酰转移酶 D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二氢硫辛酸转乙酰基酶属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而 -酮戊二酸脱氢酶、二氢硫辛酸琥珀酰转移酶属于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只有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在两个复合体中催化相同的反应。32.下列关于乙醛酸循环的陈述,正确的是( )。A在植物和微生物中该途径是物质降解的途径B在植物和微生物中该途径是物质合成的途径C乙醛酸循环是 TCA 循环途径的支路DB 和 C(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乙醛酸循环存在于植物和微生物中,是由非糖物质合成碳水化合物,再由碳水化合物合成其他物

29、质的路径,因此它应该具有物质合成途径的功能,同时该途径与 TCA 循环有许多共同反应,通常被认为是 TCA 循环的支路。33.下列因素不参与 EMP 途径中磷酸果糖激酶调节的是( )。A胰高血糖素 B3-磷酸甘油酸C2,6-二磷酸果糖 DpH(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磷酸果糖激酶是 EMP 途径调节的关键酶,参与调节该酶活性的因素有胰高血糖素、2,6-二磷酸果糖和 pH,而 3-磷酸甘油酸不是调节因素。34.下列关于密码子的陈述,( )是不正确的。A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通用一套密码簿B一些密码子并不专一编码一个氨基酸C一个密码子的前两个核苷酸足以决定特定的氨基酸D一些氨基酸共

30、用同一个密码子(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在密码子中,没有任何一个密码子可以编码两个氨基酸或两个以上的氨基酸。35.下列( )没有直接参与嘌呤核苷酸 IMP 的合成过程。AAsp BGluCGln DGly(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参与嘌呤核苷酸 IMP 的合成的氨基酸是 Asp、Gln 和 Gly。36.糖原合成时,UTP 的消耗与( )有关。A己糖激酶 B葡萄糖激酶C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DUDPG 焦磷酸化酶(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糖原合成时由 UDPG 提供葡萄糖,而 UDPG 的生成是在 UDPG 焦磷酸化酶催化下,由葡萄

31、糖-1-磷酸和 UTP 反应生成。六、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24.00)37.下图为 IgG 的 Y 形分子结构示意图,请指出重链、轻链、抗原结合部位、可变区。举例说明 IgG 在蛋白质鉴定中的用途。(分数:8.00)_正确答案:(答题要点 (1)结构标注:)解析:解析 免疫球蛋白 IgG 分子结构、抗原结合部位;IgG 应用。知识扩展 抗体与抗原虽然不是生物化学的重要内容,但因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常出现在考题中。抗体分子有多种形式,IgG 是抗体中的一种形式,也是最常用于研究的抗体种类。它含两条重链,两条轻链。轻链上有一个可变区,一个恒定区;重链上有一个可变区,3 个恒定区。Ig

32、G 分子有两个抗原结合位点,分别位于“Y”字形结构的两个“臂”端,即多肽链的 N 端。蛋白质鉴定有多种技术,如免疫印迹、免疫共沉淀、ELISA、细胞免疫荧光标记等,都需要针对目标蛋白的特异抗体以及带有标记(酶或荧光基团)的二抗,大多数用 IgG 形式的抗体。38.请写出葡萄糖异生的四步关键反应。(分数:8.00)_正确答案:(答题要点 (1)写出概念,即葡萄糖的异生作用是指由非糖物质,如丙酮酸、草酰乙酸等化合物,合成葡萄糖的过程。(2)以丙酮酸为例,葡萄糖异生的四步关键反应:丙酮酸草酰乙酸,由丙酮酸羧化酶催化,需要 ATP。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羧激酶催化,需要

33、 ATP 或者 GTP。1,6-二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由果糖-1,6-二磷酸酶催化。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对于有些生物需要这步反应,而有些生物则不需要该步反应。由一分子丙酮酸形成葡萄糖共消耗 6 分子 ATP,或者 2 个 GTP 和 4 个 ATP。)解析:解析 葡萄糖异生的概念和反应路径及催化反应的酶。知识扩展 葡萄糖异生途径的其他相关知识包括:常见的参与葡萄糖异生途径的物质;葡萄糖异生途径的细胞定位;葡萄糖异生途径的调节等。例如:“乳酸作为前体,通过( )进入葡萄糖异生途径。A磷酸二羟丙酮;B草酰乙酸;C乙酰 CoA;D丙酮酸。”选择 D。因为乳酸在乳酸脱氢酶

34、的催化下产生丙酮酸,而后丙酮酸通过上述反应合成葡萄糖。甘油是通过磷酸二羟丙酮,天冬氨酸通过草酰乙酸,乙酸通过乙酰 CoA 进入葡萄糖异生途径。又如:“葡萄糖异生途径发生在细胞质中”,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丙酮酸羧化酶存在于线粒体,因此,丙酮酸生成草酰乙酸的反应在线粒体中进行,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羧激酶的定位不同生物则不同,有的生物定位在细胞质中,有的定位在线粒体中。所以,葡萄糖异生途径的反应不仅发生在细胞质,而且也发生在线粒体中。39.试写出胸腺嘧啶二聚体造成 DNA 损伤的三种修复方式。(分数:8.00)_正确答案:(答题要点 (1)直接修复:生物体内存在一种光裂合酶,在可见光存在

35、下,可以直接切断嘧啶二聚体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使 DNA 损伤修复。(2)切除修复:可以画图,标注主要的酶,并说明过程。(3)重组修复:在 DNA 进行复制时,当一条 DNA 的某一部分存在嘧啶二聚体时,则 DNA 的复制酶系无法在损伤部位以碱基配对方式合成新的 DNA 子链,因此 DNA 的复制酶系跳过损伤部位,继续以后面正常 DNA 为模板合成 DNA 子链,空缺的部分由损伤 DNA 链的互补链移动相应的片段弥补。具体过程如下:在复制时,DNA 的复制酶系跳过损伤部位合成 DNA 1链;新合成的 DNA 1链有缺陷部位,缺陷部位由与 1 号链互补的 2 号 DNA 链将相应片段重组移给 DN

36、A 链 1链补齐空缺部分;2 号 DNA 链的空缺部分,由 DNA 复制酶系以DNA 2链为模板重新合成。)解析:解析 DNA 修复方式。七、实验题(总题数:1,分数:10.00)40.解释“氨基酸等电点”的含义。“等电聚焦”和“酸碱滴定”哪个方法适合丙氨酸的等电点测定?请简述基本实验步骤。(分数:10.00)_正确答案:(答题要点 (1)氨基酸等电点即 pI,就是氨基酸分子所带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净电荷为零)时溶液的 pH。(2)酸碱滴定适合丙氨酸等电点的测定。(3)酸碱滴定测定氨基酸等电点的基本实验步骤是:在一组丙氨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增加的盐酸,测定溶液 pH;在另一组丙氨酸溶液中分别加

37、入等量增加的碱,测定溶液 pH。以 pH 为纵坐标,以酸、碱加入量为横坐标,绘出滴定曲线。滴定曲线上将出现两个拐点,它们所对应的 pH 即丙氨酸的 pK1和 pK2。利用公式 pI=1/2(pK1+pK2)即可计算出丙氨酸的 pI 值。)解析:解析 氨基酸 pI;等电聚焦;氨基酸两性解离;氨基酸 pI 测定。知识扩展 生物化学中提到等电聚焦时,往往指“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是用于蛋白质分离和蛋白质 pI分析的一种电泳形式。氨基酸属于有机小分子,不能用凝胶电泳分析其 pI。八、分析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6.00)41.比较 mRNA、tRNA、rRNA 在结构上的共性和特性,讨论三者在功能上

38、的关系。(分数:13.00)_正确答案:(答题要点 (1)共性:三者都由核苷酸组成,都是具有极性的单链多聚核苷酸;核苷酸之间以 3,5-磷酸二酯键相连。(2)特性:tRNA 分子含有较多稀有碱基,分子较小,不同种类 tRNA 分子大小相近;tRNA 3末端为 CCA,为接受活化氨基酸的部位;tRNA 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三级结构为倒 L 形,反密码子环上含有反密码子。mRNA 分子大小差异很大,大多数真核细胞 mRNA 5末端有一个“帽子”结构,3末端有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 A)结构。rRNA 分子柔性大,高级结构复杂,既含有碱基配对的双螺旋区,也有局部存在的单链、突起、内环、发夹结构等。

39、(3)mRNA、tRNA、rRNA 均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mRNA 是合成蛋白质的模板,tRNA 用于转运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rRNA 构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核糖体)。)解析:解析 mRNA、tRNA、rRNA 三种核酸的基本结构;三种核酸在蛋白质合成中的生物功能。知识扩展 这个题回答起来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题意将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按层次回答全面。在分析特性时,尽可能将知道的多答一些。有关三种核酸结构与功能的考题形式有多种,如 tRNA的结构特点是什么?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mRNA 结构的区别是什么?等等。只要掌握了基本内容,就可以回答自如。42.NAD+参与葡萄糖彻底氧

40、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脂肪酸 -氧化、氨基酸降解以及嘌呤碱基降解过程的关键反应,请写出上述生成 NADH 反应的过程及催化反应的酶。(分数:13.00)_正确答案:(答题要点 (1)糖代谢: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包括 EMP 途径、丙酮酸脱氢脱羧和 TCA 循环三个阶段,分别生成了 NADH。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丙酮酸乙酰 CoA 丙酮酸脱氢酶异柠檬酸-酮戊二酸 异柠檬酸脱氢酶-酮戊二酸琥珀酰 CoA -酮戊二酸脱氢酶苹果酸草酰乙酸 苹果酸脱氢酶(2)脂代谢:脂肪酸 -氧化中的第二步脱氢反应,在 L-羟脂酰 CoA 脱氢酶催化下,生成 1 分子N

41、ADH。-羟脂酰 CoA-酮脂酰 CoA(3)氨基酸代谢:氧化脱氨基反应,在谷氨酸脱氢酶催化下完成。谷氨酸-酮戊二酸+NH 4+NADH/NADPH(4)核苷酸代谢:腺嘌呤形成次黄嘌呤,鸟嘌呤脱氨形成黄嘌呤。由次黄嘌呤黄嘌呤,再由黄嘌呤尿酸都是在黄嘌呤脱氢酶的催化下进行的,NADH 分别在这两步反应中生成。)解析:解析 糖代谢、脂质代谢和氨基酸降解以及核苷酸降解代谢中的脱氢反应,是比较综合的一类考题。知识扩展 通过这类考题,促使学生注重代谢中一些共性的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比较、总结,进而答题。例如 2009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农学门类联考题生物化学部分第 37 题“请用中文或符号写出糖原(或淀粉)、脂肪酸和蛋白质多肽链生物合成中的单体活化反应式。”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比较总结练习出题,并给出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DIN 25404-1991 Nuclear technology symbols《核技术 符号》.pdf DIN 25404-1991 Nuclear technology symbols《核技术 符号》.pdf
  • DIN 25405-1970 Aspects of a safe design of thermal reactors with regard to their reactivity behaviour《与反应特性有关的热反应堆的安全设计观念》.pdf DIN 25405-1970 Aspects of a safe design of thermal reactors with regard to their reactivity behaviour《与反应特性有关的热反应堆的安全设计观念》.pdf
  • DIN 25407 Bb 1-2012 Shielding walls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 - Supplement 1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alls made of bricks《防电离放射屏蔽墙 补充件1 铅制砖墙构筑的推荐规范》.pdf DIN 25407 Bb 1-2012 Shielding walls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 - Supplement 1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alls made of bricks《防电离放射屏蔽墙 补充件1 铅制砖墙构筑的推荐规范》.pdf
  • DIN 25407-1-2011 Shielding walls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 - Part 1 Bricks《防电离辐射的屏蔽墙 第1部分 砖块》.pdf DIN 25407-1-2011 Shielding walls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 - Part 1 Bricks《防电离辐射的屏蔽墙 第1部分 砖块》.pdf
  • DIN 25407-2-2011 Shielding walls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 - Part 2 Special construction elements for lead shielding walls《防电离辐射的屏蔽墙 第2部分 铅屏蔽墙用特殊构件》.pdf DIN 25407-2-2011 Shielding walls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 - Part 2 Special construction elements for lead shielding walls《防电离辐射的屏蔽墙 第2部分 铅屏蔽墙用特殊构件》.pdf
  • DIN 25407-3-2012 Shielding walls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 - Part 3 Construction of lead hot cells《防电离辐射的屏蔽墙 第3部分 铅热室结构》.pdf DIN 25407-3-2012 Shielding walls against ionizing radiation - Part 3 Construction of lead hot cells《防电离辐射的屏蔽墙 第3部分 铅热室结构》.pdf
  • DIN 25409 Bb 1-2015 Remote handling devices for use behind shielding walls Supplement 1 Recommendations for use《在护壁后面使用的遥控操作装置 补充1 使用推荐说明》.pdf DIN 25409 Bb 1-2015 Remote handling devices for use behind shielding walls Supplement 1 Recommendations for use《在护壁后面使用的遥控操作装置 补充1 使用推荐说明》.pdf
  • DIN 25409-1-2015 Remote handling devices for use behind shielding walls - Part 1 Remote handling tongs - Dimensions《屏蔽墙后面用遥控搬运装置 第1部分 遥控搬运抓手 尺寸》.pdf DIN 25409-1-2015 Remote handling devices for use behind shielding walls - Part 1 Remote handling tongs - Dimensions《屏蔽墙后面用遥控搬运装置 第1部分 遥控搬运抓手 尺寸》.pdf
  • DIN 25409-2-2015 Remote handling devices for use behind shielding walls - Part 2 Master-slave manipulators with three pivots - Dimensions《屏蔽墙后面用遥控搬运装置 第2部分 带三个枢轴仿效机械手 尺寸》.pdf DIN 25409-2-2015 Remote handling devices for use behind shielding walls - Part 2 Master-slave manipulators with three pivots - Dimensions《屏蔽墙后面用遥控搬运装置 第2部分 带三个枢轴仿效机械手 尺寸》.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