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towelfact221 文档编号:1390710 上传时间:2019-1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 20及答案解析(总分:7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伊斯兰教文化中著名的历史学著作黄金草原的作者是( )。(分数:2.00)A.马苏迪B.阿维森纳C.泰伯里D.拉齐斯3.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于 8世纪中叶建立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的帝国是( )。(分数:2.00)A.阿拉伯帝国B.古希腊C.古代波斯D.奥斯曼土耳其4.下列属于伊斯兰教创立者的活动是( )。(分数:2.00

2、)A.献身科学,发现杠杆定律、浮力定律B.征服麦加,加速阿拉伯半岛的统一C.实行改革,建立天皇制的封建国家D.钳制思想,成为西欧封建精神支柱5.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把包括零在内的 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人西方的是( )。(分数:2.00)A.古代印度人B.古代罗马人C.古代阿拉伯人D.古代日本人6.倭马亚王朝时期进行税制改革的著名哈里发是( )。(分数:2.00)A.穆阿维叶B.欧麦尔二世C.马蒙D.曼苏尔7.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等故事出自民间文学( )。(分数:2.00)A.荷马史诗B.伊索寓言C.一千零一夜D.安徒生童话8.中国史书中的“白衣大食”是指阿拉伯的( )。(分

3、数:2.00)A.倭马亚王朝B.阿拔斯王朝C.法蒂玛王朝D.阿格拉布王朝9.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以此作为新都,将该城改名为( )。(分数:2.00)A.安卡拉B.伊斯坦布尔C.敖德萨D.亚得里亚那堡10.穆罕默德出生于麦加哪个家族?( )(分数:2.00)A.古莱两B.倭马亚C.哈希姆D.玛克苏姆11.“哈里发”的意思是指( )。(分数:2.00)A.安拉B.先知C.安拉的继承人D.先知的继承人12.阿拉伯数字的最早发明人是( )。(分数:2.00)A.古巴比伦人B.古代埃及人C.古代印度人D.古代阿拉伯人13.在阿拉伯半岛上,被誉为“先知之城”的是( )。(分数:

4、2.00)A.耶路撒冷B.麦加C.麦地那D.巴格达14.阿拉伯帝国形成是在( )。(分数:2.00)A.欧麦尔在位时期B.奥斯曼在位时期C.倭马亚王朝D.阿拔斯王朝15.倭马亚王朝的都城在( )。(分数:2.00)A.科尔多瓦B.大马士革C.麦地那D.麦加16.被誉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的是( )。(分数:2.00)A.花剌子密B.阿维森纳C.马苏迪D.泰伯里17.阿拉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体形态是( )。(分数:2.00)A.柴明达尔B.卡提亚C.普洛尼亚D.伊克塔18.花剌子密不是( )。(分数:2.00)A.数学家B.文学家C.地理学家D.天文学家19.什叶派一直主张( )及其后代才能继承

5、哈里发。(分数:2.00)A.阿里B.阿卜杜拉C.奥斯曼D.穆阿维叶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2,分数:24.00)20.名词解释 21-28小题。(分数:2.00)_21.倭马亚王朝(分数:2.00)_22.阿拔斯王朝(分数:2.00)_23.塞尔柱帝国(分数:2.00)_徙志_25.怛罗斯战役(分数:2.00)_26.伊克塔(分数:2.00)_五功_28.穆斯林公社(分数:2.00)_29.米勒特制(分数:2.00)_30.幕藩体制(分数:2.00)_31.锁国令(分数:2.00)_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8.00)32.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分数:4.00)_阅读下列材料

6、,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你们当铭记真主所赐你们的恩典,当时,你们原是仇敌,而真主联合你们的心,你们借他的恩典才变成教胞 材料二:你们当崇拜真主当孝敬父母,当优待亲属,当怜悯孤儿,当救济贫民,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当款待旅客,当宽待奴仆。 古兰经(分数:4.00)(1).材料一反映了伊斯兰教的什么作用?(分数:2.00)_(2).材料二反映出古兰经的什么特点?(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3.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并对其评价。(分数:2.00)_34.概述日本幕府制度的历史。(分数:2.00)_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

7、试卷 20答案解析(总分:7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单项选择题 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伊斯兰教文化中著名的历史学著作黄金草原的作者是( )。(分数:2.00)A.马苏迪 B.阿维森纳C.泰伯里D.拉齐斯解析:解析:此题考查阿拉伯文化。黄金草原是 10世纪时马苏迪编写的伊斯兰教著名的历史地理著作。3.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于 8世纪中叶建立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把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的帝国是( )。(分数:2.00)A.阿拉伯帝国 B.古希腊C.古代波斯D.奥

8、斯曼土耳其解析:解析: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奠定了伊斯兰文明的基本范围。4.下列属于伊斯兰教创立者的活动是( )。(分数:2.00)A.献身科学,发现杠杆定律、浮力定律B.征服麦加,加速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实行改革,建立天皇制的封建国家D.钳制思想,成为西欧封建精神支柱解析:解析: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杰出的政治家、宗教领袖,率领阿拉伯人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穆斯林都公认他是伊斯兰先知,认为他是安拉派遣到人间的最后一位使者。5.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把包括零在内的 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人西方的是( )。(分数:2.00)A.古代印度人B.古代罗马人C.古代阿拉伯人 D.古代日

9、本人解析:解析: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但是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的,阿拉伯人在文化上起了传播者的作用。6.倭马亚王朝时期进行税制改革的著名哈里发是( )。(分数:2.00)A.穆阿维叶B.欧麦尔二世 C.马蒙D.曼苏尔解析:解析:欧麦尔二世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是阿拉伯帝国国家机器完善的重要阶段。7.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等故事出自民间文学( )。(分数:2.00)A.荷马史诗B.伊索寓言C.一千零一夜 D.安徒生童话解析:解析:一千零一夜属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故事源于印度,最初是梵文,后相继译成波斯文、阿拉伯文,在伊拉克、叙利亚一带流传。8.中国史书中的“白衣大食”是指阿拉伯的(

10、)。(分数:2.00)A.倭马亚王朝 B.阿拔斯王朝C.法蒂玛王朝D.阿格拉布王朝解析:解析:倭马亚王朝旗帜尚白,中国史籍称之为“白衣大食”。9.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以此作为新都,将该城改名为( )。(分数:2.00)A.安卡拉B.伊斯坦布尔 C.敖德萨D.亚得里亚那堡解析:解析:1453 年,土耳其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使基督教世界失去了东部的桥头堡,对基督教徒产生了巨大的震慑作用。10.穆罕默德出生于麦加哪个家族?( )(分数:2.00)A.古莱两B.倭马亚C.哈希姆 D.玛克苏姆解析:解析:此题考查伊斯兰教的兴起。穆

11、罕默德出生于麦加城古莱西部落哈希姆族的一个没落商人贵族家庭。11.“哈里发”的意思是指( )。(分数:2.00)A.安拉B.先知C.安拉的继承人D.先知的继承人 解析:解析:632 年,伊斯兰教的创始人先知穆罕默德死后,其继任者称为“哈里发”,意为安拉使者(先知)的继承人。12.阿拉伯数字的最早发明人是( )。(分数:2.00)A.古巴比伦人B.古代埃及人C.古代印度人 D.古代阿拉伯人解析:解析: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13.在阿拉伯半岛上,被誉为“先知之城”的是( )。(分数:2.00)A.耶路撒冷B.麦加C.麦地那 D.巴格达解析:解析:622 年,穆罕默德及其

12、门徒被迫出走到雅特里布,随后,穆罕默德在此建立穆斯林公社(“乌玛”),雅特里布被更名为“先知之城”麦地那。14.阿拉伯帝国形成是在( )。(分数:2.00)A.欧麦尔在位时期B.奥斯曼在位时期C.倭马亚王朝 D.阿拔斯王朝解析:解析:公元 661年,倭马亚家族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位哈里发,以大马士革为首都,建立了倭马亚王朝,阿拉伯帝国正式形成。15.倭马亚王朝的都城在( )。(分数:2.00)A.科尔多瓦B.大马士革 C.麦地那D.麦加解析:解析:661 年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夺取了哈里发阿里的权位,开始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661750),定都大马士革。16.被誉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的是(

13、)。(分数:2.00)A.花剌子密B.阿维森纳C.马苏迪 D.泰伯里解析:解析:马苏迪的黄金草原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地理、政治、宗教、风俗、文物和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该书是研究阿拉伯帝国历史及当时世界的重要文献。17.阿拉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主体形态是( )。(分数:2.00)A.柴明达尔B.卡提亚C.普洛尼亚D.伊克塔 解析:解析:伊克塔,阿拉伯语“Iqta”的音译,意为“分割”。系伊斯兰国家的封建土地制度。18.花剌子密不是( )。(分数:2.00)A.数学家B.文学家 C.地理学家D.天文学家解析:解析:花刺子密编写了天文表,推算出地球的体积和圆周,编写了算术和阿拉伯的第一部代数学著作。1

14、9.什叶派一直主张( )及其后代才能继承哈里发。(分数:2.00)A.阿里 B.阿卜杜拉C.奥斯曼D.穆阿维叶解析:解析:阿里的追随者坚持认为哈里发或伊玛目应是阿里与他的妻子法蒂玛的直系后裔。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2,分数:24.00)20.名词解释 21-28小题。(分数:2.00)_解析:21.倭马亚王朝(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倭马亚王朝:661 年,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夺取了哈里发的权位,开始了倭马亚王朝的统治(661 一 750)。倭马亚王朝以“圣战”为口号,积极对外扩张,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中国史书称之为“白衣大食”。倭马亚王朝实行土地国有制度,农民成为

15、封建国家的依附农民。倭马亚王朝后期各种矛盾激化,747 年爆发了呼罗珊起义,750 年起义军攻陷大马士革,倭马亚王朝灭亡。)解析:解析:倭马亚王朝初年,主要致力于镇压反对派,巩固统治。而后在“圣战”的口号下继续大规模扩张。22.阿拔斯王朝(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阿拔斯王朝:750 年,倭马亚王朝被起义军所灭。伊拉克大贵族阿布.阿拔斯夺取胜利果实,建立阿拔斯王朝(750 一 1258),762 年迁都巴格达。王朝最初的百余年是阿拉伯帝国的黄金时代,确立了封建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农业、工商业发达,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中国史书称之为“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进一步发展军事封土制。王

16、朝后期,各种矛盾激化,起义爆发。1258 年,蒙古军队攻陷巴格达,阿拔斯王朝灭亡。)解析:解析:阿拔斯王室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呵拔斯.伊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卜的后裔。23.塞尔柱帝国(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塞尔柱帝国:11 世纪塞尔柱土耳其人建立的伊斯兰帝国。塞尔柱土耳其人是中国北方游牧部落中突厥人的两部分支,约 10世纪中期在其酋长塞尔柱的率领下,从久居的中亚北部草原迁居至小亚细亚,在锡尔河下游一带定居,皈依了伊斯兰教。1055 年进军巴格达,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实际统治者。至马立克统治时期,塞尔柱土耳其帝国确立,其版图西起地巾海东岸,南达阿拉伯海,北至基辅罗斯边界,东

17、与中国接壤,是一个以突厥军事贵族为主体,与波斯和阿拉伯官僚及法学家联合专政的军事封建帝罔。1092 年,马立克去世,塞尔柱帝国渐衰,不久便分裂成许多小国。)解析:解析:13 世纪中叶,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连同大部分塞尔柱小国最终从西亚、中亚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塞尔柱人的兄弟奥斯曼土耳其人。徙志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徙志又译“希吉拉”,意为“迁徙”,指 622年先知穆罕默德自麦加迁到麦地那以避迫害之事。610 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一神教伊斯兰教,随即进行早期传教活动。622 年,穆罕默德及其门徒被迫出走到雅特里布,随后,穆罕默德在此建立穆斯林公社(“乌玛”),雅特里布被更名为“先知之城”麦地那

18、。此即伊斯兰教的所谓“希吉拉”,它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622 年被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解析:解析:当年追随穆罕默德迁到麦地那的门徒称撒哈比(圣门弟子)。25.怛罗斯战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怛罗斯战役是 751年中国唐朝军队与阿拉伯军队的一次会战。7 世纪中叶,中亚大部分地区归唐朝安西都护府管辖。8 世纪初,中阿两国在中亚地区开始发生明显冲突。750 年唐朝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讨伐石国,石国向阿拔斯王朝求援。751 年在石围的怛罗斯城,高仙芝率领 3万大军与阿拉伯军激战 5日,唐军战败。阿拉伯人俘获大量唐朝官兵,其中不少人曾是造纸工匠,他们被带到

19、中亚后,遂将造纸术传给了当地人。9 世纪起,造纸技术在伊斯兰世界自东向西广泛传播,并通过西班牙传人欧洲。)解析:解析:中国的四大发明经由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26.伊克塔(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伊克塔为阿拉伯语“分割”的音译,系伊斯兰国家的封建土地制度。这种制度始于四大哈里发时期,原是阿拉伯帝国赐予行政和军事官员作为俸禄收入来源的土地,后逐渐演变为国家土地制度,盛行于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并在中亚、印度等其他地区的伊斯兰国家内流行。)解析:解析:伊克塔制与西欧的采邑制及拜占庭的普洛尼亚制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异。五功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五功(五项功课):伊斯兰教的

20、宗教义务内容之一,包括念功、拜功、斋功、课功、朝功。念功,即背诵“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拜功,每天朝麦加方向拜 5次(破晓、中午、下午、日落、晚上);斋功,每年回历 9月斋戒一个月,斋戒期间只能每天日落的时候进食;课功,每个穆斯林每年缴纳财产的 25为捐税;朝功,每个穆斯林一生中至少要到麦加朝拜一次。)解析:解析:此题考查伊斯兰教义。伊斯兰教义包括六大信仰和五项功课。28.穆斯林公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穆斯林公社:阿拉伯语“乌玛”的意译,是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的政教合一政权组织。622 年 9月,伊斯兰教创始人及阿拉伯领袖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遭到倭马亚

21、家族苏非扬一派的竭力反对,穆罕默德被迫率领一批亲信出走到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乌玛”,并制定了“麦地那宪章”作为公社的法律准则。公社打破原始氏族部落的以血缘为关系纽带,重新建立以地域为纽带的新型社会关系,它既是宗教组织,又是军事和行政组织,穆罕默德以安拉使者的身份集军、政、教大权于一身,为公社的最高首脑。)解析:解析:穆斯林公社的建立使伊斯兰教首先在麦地那站稳脚跟,奠定了阿拉伯政教合一的国家体制基础,并为后来统一阿拉伯做好了准备。29.米勒特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米勒特制:奥斯曼帝国的宗教宽容政策。这是土耳其人从阿拉伯人那里继承下来并赋予新的内容的宗教自治制度。主要内

22、容是:非穆斯林宗教团体或氏族(即“米勒特”)在不损害帝国利益并承担规定的捐税义务的基础上,可以保持本民族语言文字、拥有专门的宗教文化和教育机构,享受充分的内部自治权。历代奥斯曼统治者曾经批准成立了希腊正教、犹太教、亚美尼亚格利高利教、天主教等米勒特。)解析:解析:这种制度有助于多民族、多宗教国家的稳定,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30.幕藩体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7 世纪日本德川家康建立了由幕府和藩国共同统治的封建制度,称“幕藩体制”。在幕藩体制下,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幕府是国家的最高政权机关。幕府统治全国各地的藩国。各藩的统治者是大名,效忠于幕府,幕府对他们实行交替参觐制

23、度。大名仍拥有很大的独立性,他们在自己的领地上拥有行政、司法、军事和税收等权力。全国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各领主的土地均按份地由农民耕种,农民须交地租,履行各种封建义务。)解析:解析:幕藩体制反映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31.锁国令(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锁国令是日本江户幕府关于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法令。16 世纪中叶起,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西欧列强先后来日本传教、贸易。为禁止天主教传播,防止商人豪富与幕府对立,巩固幕藩体制,幕府的对外政策开始向锁国政策转变。1616 年,规定欧洲船只只能在平户、长崎两港停泊交易。1624年,拒绝与西班牙通商。20 世纪 30年代后,连续 5次发

24、布锁国令。日本维持锁国政策达 200多年之久,一直到 1853年在美国炮舰政策的压力下才重新开放。)解析:解析:锁国令并不是完全封锁,而是限制对外贸易。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8.00)32.史料分析题 29-30小题。(分数:4.00)_解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绳索,不要自己分裂。你们当铭记真主所赐你们的恩典,当时,你们原是仇敌,而真主联合你们的心,你们借他的恩典才变成教胞 材料二:你们当崇拜真主当孝敬父母,当优待亲属,当怜悯孤儿,当救济贫民,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当款待旅客,当宽待奴仆。 古兰经(分数:4.00)(1).材料一反映了伊斯兰教的

25、什么作用?(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伊斯兰教规范了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避免了阿拉伯人内部的争斗,团结了阿拉伯半岛的部落,为阿拉伯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解析:(2).材料二反映出古兰经的什么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其中规定了穆斯林需要恪守的道德规范,反映出伊斯兰教的社会政策。说明古兰经不仅是伊斯兰教经典,还是阿拉伯国家关于宗教、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的经典。)解析:解析:古兰经是基于阿拉伯传统基础上的法典,对阿拉伯世界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规范,成为穆斯林的行为准则。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3.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并对其评价。(分数:2.

26、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内容:645 年,日本深受留唐朝学生影响的中大兄和中臣镰足发动政变,一举消灭了专横跋扈的苏我氏一族的势力,推举孝德天皇即位,建年号大化。646 年,孝德天皇正式颁布改革诏书,主要内容:剥夺贵族所拥有的一切土地和人民,归属国家。实行班田收授法,推行租庸调制。废除世袭制度,确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郡、国、里。因这场改革开始于大化年间,故史称“大化改新”。改革持续了 50年左有,至 701年文武天皇制定大宝律令才告完成。 (2)评价:大化改新的性质目前仍有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大化改新废除了日本型的奴隶制一部民制,使

27、班田制下的农民成为封建农民,因此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进入封建社会。但也有一说(少数)认为,大化改新后,日本仍保留了奴录制的生产关系。大化改新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是日本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解析:解析:大化改新也有历史的局限性:一是农民负担沉重,不堪其苦;二是土地私有制以职田、位田、功田等变种的方式被贵族官僚继续占有,为后来的土地兼并留下了隐患。34.概述日本幕府制度的历史。(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幕府制度是日本武士封

28、建贵族建立的军事独裁政权。幕府原是将军出征时的营幕,转意为将军的官邸和武士政权的中心。日本幕府政治由 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开始,中经室町幕府,直至 1868年明治维新时德川幕府的废除,长达 676年之久。幕府统治期间,天皇名存实亡,武士集团执掌政权,其最高首领是征夷大将军,掌握着国家军政经等一切大权。 幕府政治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首先是班田制的废止和庄园制的发展。贵族封建主纷纷在其领地上建立庄园,日渐成为社会经济主体;其次是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的逐渐崩溃和武士阶层的必起。蒙强贵族借此成为融合各种身份的军事贵族封建主,割据称雄一方,直至建立全国幕府统治。武士阶层是

29、幕府统治的基础。 武士阶层迅速发展,12 世纪日本形成了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两大武士集团、1192 年,源氏集团的源赖朝获胜,建立了镰仓幕府。镰仓幕府下的制度有:中央实行公武政体,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形式上天皇任命幕府将军,实际上将军才是真正的掌权者,天皇朝廷空有其名,幕府成为实际的中央政府,故称幕府政治;地方上,镰仓幕府实行御家人制,将军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有主从关系的武士,即御家人从将军那里领受封地,条件是效忠将军,世代为将军服军役;非御家人的地方武士也必须接受将军的管辖和指挥。 1333 年,后醍醐天皇乘幕府势衰,联合武士贵族推翻了镰仓幕府,但不久政权落入足利尊

30、氏手中。1336 年,室町幕府建立,与镰仓幕府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不同,室町幕府实行地方分权制度,因此室町幕府的统治很不稳固。1334 一 1603年,日本国处于南北朝和战国的混乱时期。1573 年,织田信长消灭了室町幕府。织田信长死后,其部将丰臣秀吉继续统一事业。1603 年,德川家康在汀户设立幕府,日本进入德川幕府时期。 德川幕府建立了“幕藩体制”。“幕藩体制”包括:没收全国土地,富庶和险要者为将军直辖地,其余土地分赐给大名,建立藩国;藩主在其领地内享有行政、司法、征税和指挥军队的所有权利,但必须接受幕府的严格监督。 17 世纪中期,由于幕藩体制的确立,日本封建社会达到顶峰,其后即走向落,最终在 1868年被叫治维新废除。)解析:解析: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幕府政治作为武士封建贵族建立的军事独裁政权,阻碍了历吏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