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ventdump275 文档编号:847286 上传时间:2019-0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1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 1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的宗教是( )。(A)犹太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琐罗亚斯德教2 中古时代著名的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的代表作是( )。(A)古兰经注(B) 医典(C) 黄金草原(D)地形学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3 丕平献土4 查理大帝5 凡尔登条约6 末日审判书7 行会8 汉萨同盟9 卡诺莎觐见10 阿维农之囚11 十字军东征12 自由大宪章13 经院哲学1

2、4 英法百年战争15 红白玫瑰战争16 收复失地战争17 黄金诏书18 诺曼征服19 沃姆斯宗教协定20 南特敕令21 模范国会22 农奴制23 清教运动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24 根据以下萨利克法典的条文,分析公元 56 世纪法兰克人的社会状况:第 3 章,关于偷窃牛羊。(1)如果有人偷窃一头公牛或带犊的母牛,应罚付 1 400银币,折合 35 金币。第 27 章,关于各种盗窃。(6)如果有人闯入人家的园地,意图窃盗,应罚付 600银币,折合 15 金币,另加所窃东西的价值和损失赔偿。第 27 章,关于聚众害人案。(1)任何人杀死一个自由法兰克人或遵

3、守萨利克法律而生活的蛮人,而经破获者,应罚 8 000 银币,折合 200 金币。(3)如果有人杀死替国王服务的男人或同样的自由妇女,应罚付 24 000 银币,折合 600 金币。(5)如果有人杀死罗马人国王的共桌人而被揭发,应罚付 12 000 银币,折合 300 金币。(6)如果有人杀死罗马人土地所有者而非国王的共桌人,应罚付 4 000 银币,折合100 金币。(7)如果有人杀死负有纳税义务的罗马人,应罚付 63 金币。第 45 章,关于迁移。(3)如果有人搬入一个村庄,在 12 个月的时间内,并没有人提出任何抗议,(迁入者)应和他的邻人一样不受侵犯。第 59 章,关于自由份地。(1)

4、如果有人死去而无嗣子者,如果他的母亲还在,她应接受遗产。(2)如果母亲已不在,又如果他有兄弟姊妹,他们应当接受遗产。(3)如果没有他们,母亲的姊妹应接受遗产,如果没有母亲的姊妹,父亲的姊妹应接受遗产。(4)如果以后这些辈分中有了较近的亲属,他应接受遗产,(5)土地遗产无论如何不能传给妇女,而应把全部土地传给男性,就是兄弟。第 60 章,关于愿意脱离氏族关系。他应出席司法会议站在县长面前,在头顸上折断作为肘尺的三根木棍,把它们向四面抛洒,并当场声明:放弃共同宣誓义务,放弃遗产权,不再用这些肘尺来计算任何东西。四、论述题25 简述采邑制的内容及其影响。26 简述诺曼征服的过程及其影响。27 简述

5、10 一 13 世纪大垦殖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28 论述十字军运动(十字军东征)发生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29 简述英法百年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30 评述中世纪两欧文化。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模拟试卷 1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阿拉伯半岛上的各部落民众在伊斯兰教旗帜的引导下走上了建立统一国家的历程。【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阿拉伯文化。伊本.西纳,西方称为阿维森纳,是伊斯兰世界著名医学家和哲学家

6、,著有医学百科全书医典。【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3 【正确答案】 丕平献土:751 年,法兰克宫相查理.马特之子矮子丕平与罗马教廷相勾结,自己登上王位,建立了加洛林王朝。754 年,教皇为丕平加冕。为了报答教皇,丕平率军进攻威胁教皇的伦巴德人,把夺得的意大利中部的部分赠与教皇,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这一事件史称“丕平献土” 。“丕平献土”影响了后来欧洲的政治宗教进程,创造了教皇国,教会势力开始拥有世俗权力从而权势日增。日耳曼蛮族文化与罗马基督教文化的结合,构成了中世纪欧洲文化的底色。【试题解析】 “丕平献土”说明教会需要依靠一

7、个强有力的世俗力量来保护。【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4 【正确答案】 查理大帝是矮子丕平的儿子,在其统治时期,加洛林王朝臻于极盛。查理大帝在位 46 年,通过开疆扩土,形成了一个版图广大、民族众多的帝国。公元 800 年的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圣彼得教堂为其举行加冕礼,称其为“罗马人的皇帝 ”。他在政治上加强世俗政权与教权结合。推行封君封臣制,同时发展文化事业,在其统治时期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文艺复兴,称为“加洛林文艺复兴” 。【试题解析】 查理大帝(查理曼)被称为西方的皇帝,希望取代拜占庭皇帝获得最高的合法性权力。【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5 【正确答案】 凡尔登条约:814 年法兰

8、克国王查理大帝死后,加洛林帝国即告分裂。843 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签订凡尔登条约,三分帝同。三人所统治的区域虽然独立发展,但仍旧延续加洛林王朝的世系,直至 10 世纪。查理曼帝国解体后的二部分成为后来法兰两、德意志、意大利三国的雏形。【试题解析】 法兰克封建化完成的标志是自由农民人身自由的丧失与大土地所有者司法、行政权的获得。这同时也是王权衰落、地方封建主地位加强的过程,因此随着法兰克封建化的完成,法兰克王国也宣告解体。【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6 【正确答案】 末日审判书又称土地赋役调查簿。1086 年,英王威廉一世下令对全国土地进行调查,对土地的归属、财产状况、耕作者身份等,作了详

9、细的调查与登记,制成土地赋役渊查簿作为征收赋税、征调徭役和确定政策的依据。它确立了英国的封建土地均受自国王的观念。【试题解析】 末日审判书反映了英国王权相对强大的现实。【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7 【正确答案】 行会是中世纪西欧手工业者按行业组成的同业团体组织。行会几乎与城市同时出现,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规章,对作坊的人数、生产设备、产品的数量、规格以及工作时间和产品的售价都有统一的规定,以免同行业的竞争。在手工业兴起之初,行会保护了小手工业者的利益,在同封建主、城市贵族的斗争中,起了组织和领导的核心作用,后期则阻碍了生产的发展而逐渐瓦解。【试题解析】 行会是欧洲城市的重要组织,是城市自治的

10、重要部分。【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8 【正确答案】 汉萨同盟兴起于 13 世纪后半叶,14 世纪达到鼎盛,入盟城市达80 多个,遍及西欧、北欧诸国及东欧,盟主为吕贝克。章程规定,在盟主吕贝克每三年召开一次同盟代表大会。同盟完全垄断了波罗的海和北海的贸易,有武装力量。15 世纪中叶后,贸易垄断被打破,各城市贸易衰落,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贸易中心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汉萨同盟逐渐瓦解。【试题解析】 汉萨同盟是德意志城市同盟的代表,反映出王权衰落情况下商业城市的自保现象。【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9 【正确答案】 卡诺莎觐见指中世纪德国皇帝被迫屈服并向教皇请罪的事件。1075 年,教皇格里高

11、利七世宣布废除德国皇帝的主教授职权,并试图将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德国境内的王权与神权的“主教授职权之争” 正式掀起。1075 年 1 月,德皇亨利四世针锋相对地宣布罢免教皇。1075 年 2 月,格里高利开除亨利四世的教籍,取消亨利的皇帝资格,并解除德国臣民对亨利四世的效忠,德国贵族和封建主为反对王权的集中也趁机积极支持教皇。在内外压力下,亨利四世不得不屈服于格里高利,1077 年 1 月,亨利四世冒着大雪到卡诺莎请求格里高利的宽恕,几经刁难后,教皇恢复了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统治权力。此即著名的“卡诺莎觐见” 。它是中世纪西欧王权与神权激烈斗争的产物和表现。【试题解析】 此后,王权不可避免地日益屈

12、服于神权,“卡诺莎觐见”是这种屈服的开始。【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0 【正确答案】 阿维农之囚:随着法国国王权势的扩大,法王对法国教会开始逐步实行政治上控制、经济上剥夺的政策。法王腓力四世时期开始向教会征税,为此受到教皇的激烈反对。1303 年他派兵到意大利囚禁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305 年新当选的教皇克莱门特五世是法国人,他宣布取消卜尼法斯加于法王的一切罪名,并移居法王控制下的阿维农。包括他在内的连续 7 任教皇都是法王控制下的傀儡,都驻在阿维农,史称“ 阿维农之囚 ”。【试题解析】 此题考查中世纪的基督教。“阿维农之囚”是教皇权力由盛入衰的反映。【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1

13、 【正确答案】 十字军东征:自 11 世纪末年开始,西欧封建主在宗教的旗帜下对地中海东岸各国发动的军事殖民远征,史称“十字军东征” 。其根本原因是西欧各国的教俗封建主企图到先进的东方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十字军东征从 1096 年开始,到 1291 年结束,先后进行了 8 次,其中,第一次和第四次影响最大。随着1291 年十字军在东方的最后一个据点被攻破,十字军东征彻底宣告失败。【试题解析】 十字军东征对于地中海世界三大文明圈都有重大影响。【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2 【正确答案】 自由大宪章是英国于 1215 年订立的拉丁文政治性授权文件,是封建贵族用来对抗英国国王(主要是针对当时的约翰

14、)权力的封建权利保障协议。订立自由大宪章的主因是教皇、英王约翰及封建贵族对王室权力出现意见分歧。自由大宪章要求王室放弃部分权力,尊重司法过程,接受王权受法律的限制。自由大宪章是英国建立宪法政治的长远历史过程的开始。【试题解析】 自由大宪章实质是剥夺王权,保护封建贵族的特权。【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3 【正确答案】 经院哲学又称“烦琐哲学” ,是西欧中世纪的官方意识形态,也是西欧统治阶级的御用哲学。起源于古代的教父哲学。生长于 9 世纪,12 一 13 世纪达到鼎盛,14 世纪趋于衰落。其任务是用哲学的形式对基督教教义和信条作进一步论证,使其更理论化、思辨化,更具有欺骗性。托马斯.阿奎那

15、是经院哲学集大成者。【试题解析】 经院哲学是教会理性化变革的表现,是为教会利益服务的。【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4 【正确答案】 英法两国长期以来争夺大陆上领土,最终导致了“百年战争”(1337一 1453)。战争的导火索是王位继承问题,其根源则在于领土的争夺:一是争夺英王在大陆上的土地,二是争夺工商业发达的弗兰德尔。百年战争可分三阶段:13371360 年,法国屡战屡败,以双方签订布勒丁尼合约而结束;1369 一1380 年,法国收回大部分失地,英军只占有少数沿海据点;1415 一 1453 年,英军一度占领北部半个法国,但最终被法国军民驱逐出去,最后仅控制加来港一地。【试题解析】 百

16、年战争加速了英法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5 【正确答案】 红白玫瑰战争:英、法百年战争后,英国的国内矛盾激化,陷入了长期内战。战争的一方是兰开斯特家族,支持者主要是经济比较落后,政治上称霸一方的北部封建主集团;另一方则是约克家族,支持者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南部封建主集团以及力图建立强大王权的城市市民和乡绅。由于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族徽,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族徽,故这次战争史称“红白玫瑰战争”(1455 一 1485)。1485 年 8 月,兰开斯特家族的远亲亨利.都铎击败所有对手,自立为王,成为亨利七世,从此开始了都铎王朝的统治,红白玫瑰战争也随之结束。【试题解析】 红

17、白玫瑰战争又被称为玫瑰战争或蔷薇战争。【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6 【正确答案】 收复失地战争:西哥特人于 415 年进入西班牙北部巴塞罗那地区,建立国家。6 世纪初,法兰克人占领了西哥特人在比利牛斯山脉以北的领土,两哥特人把首都迁到托勒多,统治两班牙 200 多年。711 年,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从此西班牙成为阿拉伯国家的一部分。失去土地的西班牙人从 9 世纪起就开始了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同被占领的领土的斗争。这个斗争史称“收复失地运动” 。1492 年,两班牙军队攻陷格林纳达,收复阿拉伯人占据的最后一个据点。西班牙从此成为统一的独立王国:【试题解析】 收复失地战争与天主教在西班牙的十字军

18、东征有关。【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7 【正确答案】 黄金诏书:从 13 世纪起,德国实行选举皇帝的制度。1356年皇帝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使选举皇帝制度法律化。黄金诏书规定,皇帝由七大选侯选举产生;并规定,诸侯在领地内政治独立,享有征税权、铸币权与司法权,皇帝不得干涉诸侯内政。这样,诏书成为诸侯割据的合法依据。【试题解析】 黄金诏书实质上是维护封建割据的诸侯的特权,进一步削弱皇权。【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8 【正确答案】 诺曼征服是以诺曼底公爵威廉为首的法国封建主对英国的征服。1066 年年初,英王忏悔者爱德华死后无嗣,威廉以亲属关系要求继承王位,遭到英国的拒绝。同年 9 月

19、未,威廉在教皇及其他封建主的支持下,率兵侵入英国,10月 14 日,在关键的哈斯丁战役巾大败英军,新选国王哈罗德一世战亡。12 月 25日,威廉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为英国国王,即威廉一世(征服者),建立了诺曼工朝(1066 一 1135)。此即英国史上著名的诺曼征服。【试题解析】 诺曼征服及后来威廉一世的统治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极大地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并给英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变化。【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9 【正确答案】 沃姆斯宗教协定是德皇亨利五世与教皇签订的权力妥协协定。1075 年,神圣罗马帝国掀起了“主教授职权之争” ,几经斗争后的双方签订了 沃姆斯宗教协定。协

20、定规定:帝国境内的主教由教士选举产生;皇帝可列席选举会议,并有权裁决有争执的决议;被选举的主教必须接受皇帝授予的世俗权标和教皇授予的神权指环及牧杖。沃姆斯宗教协定是王权和神权激烈斗争的产物,它的签订使“主教授职之争 ”暂告一段落。【试题解析】 德皇的主教授职权由皇帝和教皇共同拥有,皇权遭到削弱,随着后来神圣罗马帝国的日益分裂,皇权逐渐屈服于神权,德国成为欧洲宗教压迫最为严重的地区。【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0 【正确答案】 南特敕令是法国国王亨利四世颁布的宗教宽容敕令。胡格诺战争使法国遭受严重破坏,为履行承诺、恢复国力以巩固统治,1598 年,借战争之机登上王位的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其

21、主要内容有:不追究胡格诺战争中任何一方的责任;宣布天主教为法国国教;胡格诺教徒宗教信仰自由,享有天主教徒同等的各项权利。南特敕令是欧洲中世纪第一个宗教宽容的文件,它的颁布标志着胡格诺战争的结束,胡格诺教取得合法地位。【试题解析】 天主教会和高等法院并不承认南特敕令,亨利四世去世后,敕令也未得到真正执行。【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1 【正确答案】 模范国会是英王爱德华一世召开的会议。为建立更具群众基础的会议以防止国王出现再次越权,1265 年,贵族领袖西蒙.孟福特召开了英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会议,除贵族外,还邀请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这次会议被认为是英国议会的原型。1295 年,英王爱德华一

22、世为筹集军费,仿照 1265 年的会议,亲自召开了一个由贵族、骑士和市民参加的议会,此后议会以此为模型经常召开,故这次会议被称为“ 模范国会”,英国正式确立了国会制度。【试题解析】 英国国会从一建立起,就既同国王相互勾结剥削底层群众,又相互斗争,彼此制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会的权力逐渐扩大。【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2 【正确答案】 农奴制是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剥削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农民以奴役性条件从封建领主的庄园里取得份地,世代耕种,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对封建主和封建国家处于人身依附地位,成为农奴;封建主迫使农奴提供劳役、缴纳实物或货币地租,

23、并可以任意惩罚、出卖农奴,或没收其财产;农奴要向封建领主提供徭役、缴纳贡税,毫无政治权利。中世纪时,农奴制在欧洲各国占主要地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农民暴动和大规模的起义,农奴制渐趋解体。【试题解析】 15 世纪时,西欧多数国家基本上废除了农奴制;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到 19 世纪中叶才废除。【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3 【正确答案】 清教运动是英国圣公会内部的改革运动。16 世纪中后期,日益成长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强烈要求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英国国教成为众矢之的,他们要求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余和繁文缛节,提倡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清教运动由此得名。清教运动的发

24、动者为卡特赖特,理论基础是加尔文教。运动后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试题解析】 清教运动表现了一种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精神,成为后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极大地促进了革命的进展。【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24 【正确答案】 (1)土地已分给公社成员世袭使用,但只准许男性继承,牲畜完全私有。(2)氏族血缘关系进一步瓦解。(3)法律已保护私有财产。(4)阶级分化和等级观念已十分明显。【试题解析】 萨利克法典反映出法兰克人在军事民主制后期的社会状况,是研究 56 世纪法兰克历史的重要文献。【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四、论述题2

25、5 【正确答案】 (1)采邑制的内容:采邑意为必须承担义务的封地,系中世纪西欧国家的监领地制度。采邑制的具体规定及其运行是:第一,国王占有一定的国家土地,这些土地由国王强行没收或征服而来,王权越集中的国家和时期,同王的土地越多;第二,国王将土地及土地上的依附农一起授予贵族、骑士和教会,并为他们提供庇护;第三,采邑受封者享有封地的行政管理权,可向附属农民征收赋税,并可继续向下继续分封;第四,采邑受封者必须随时效劳国家和为国王服骑兵役,不履行义务的受封者可以被剥夺采邑所有权;第五,采邑可终身享有,但没有所有权,不得世袭,受封者死时,采邑必须归还封主。(2)影响:采邑制的实施,使过去土地的无偿性分封

26、变为履行一定义务下的分封;土地的可以私有化继承变为不可继承,它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西欧社会的封建化进程,西欧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农民和土地的捆绑性分封,加强了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性,自由民的农奴化大大加强;采邑制的实施,暂时加强了国家和军队的实力,维护了王国的统治;封主和封臣的这种受授关系,成为后来欧洲封建等级制度的萌芽,并为中世纪西欧骑士制度奠定了基础。但采邑制本身也存在巨大的缺陷,一是土地的非私有化暂时性地促进了封建化进程,但同私有制度这一封建根本制度相背离,不可避免地被后来世袭领地制所代替;二是采邑制的这种私人分封制度滋养了西欧封建割据势力,各国内部诸侯林立,派系横生,法兰克王国也短促地瓦解

27、为三个国家,自此西欧再也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试题解析】 采邑制与封君封臣制是表里关系。【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6 【正确答案】 征服过程:1066 年,英王信教者爱德华去世,诺曼底公爵威廉以有姻亲关系为由要求继承英国王位,但英国的贤人会议推举英国人哈罗德为王。诺曼底公爵率约 5 000 人的军队进攻英国,同年 9 月,在英格兰南部登陆,在 10 月14 日的哈斯丁斯战役中英军战败,哈罗德战死,威廉进入伦敦,加冕称王,即威廉一世,史称征服者威廉。诺曼征服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影响。首先,这一征服为英格兰王权确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1086 年,威廉完成了对全国土地的赋役状况的调查、登记、造册工

28、作,确立了英国的封建土地均受国王的观念。其次,这一征服为英格兰王权奠定强大的阶级基础,确立了不同于大陆的封建原则:“我的附庸的附庸还是我的附庸” 。再次,威廉一世通过王室法庭将王权的统治范围扩大到全国。【试题解析】 诺曼征服开始了英国封建化的进程,使其与欧洲大陆的联系更加紧密。【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7 【正确答案】 大垦殖运动发生在 10 世纪中叶到 13 世纪中叶,其参与者有贵族、教会、农民等。其类型有二:一是对西欧内地那些尚未耕作的土地,如森林、沼泽、草地等进行内向型垦殖;二是对西欧周边地区的外向型扩殖,如对中欧斯拉夫地区的移民垦荒和对西班牙半岛上的阿拉伯人土地的争夺和开辟。社会

29、意义:首先,这场运动使两欧内陆的广大地区首次成为农耕地区,奠定了后世西欧农业经济的基本轮廓,也使西欧的地理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并确立起扩大耕地面积、促进粮食供应的增长模式。其次,大垦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西欧农耕技术的不断改进,铁制农具、行走较快的骡马普遍用于农耕。最后,大垦殖运动带动了社会发展,为西欧社会进步提供了前提条件,11 一 13 世纪,西欧的人口有了较大增长。【试题解析】 中世纪的西欧发生多次大垦殖运动,与生产力的变革有关,影响了社会的发展。【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8 【正确答案】 十字军东征是两欧教俗封建主对近东发动的系列侵略战争。战争在“十字架反对弯月 ”的旗帜下进行

30、,从 1096 年到 1270 年,持续近两个世纪之久,因出征部队士兵带有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其主要原因有:西欧城市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传说中东方的富庶,刺激了西欧封建主对占有东方财富的贪婪心,这是十字军东征的根本原因;长子继承制下的西欧,出现了大批无土地、无财富、空有贵族头衔的“穷光蛋骑士” ,这些人成了十字军的最重要的力量; 西欧的封建化,造成了大量农民破产,农奴饱受残酷剥削,再加上灾荒连年,他们急于借东征寻求新的出路;西欧商人,特别是意大利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积极支持十字军东征,目的是打败竞争对手,实现对东方贸易的垄断;教会是这场侵略战争的组织者和发动者,一度衰落却开始复苏的教会

31、欲借此重塑权威,实现统治东方教会,击溃伊斯兰教势力的目的;下层民众的宗教狂热,前往耶路撒冷朝圣赎罪的要求与耶路撒冷被穆斯林占领以及基督徒对穆斯林近似仇恨的矛盾最终成了这次东征的导火线。1095 年 11 月,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召开宗教会议,正式动员西欧各阶层参与东征,不久十字军第一次东征开始。1099 年十字军攻占了耶路撒冷,大肆杀掠一番后,建立了一些封建王国,实行西欧式的封建统治。1144 年塞尔柱突厥人起兵反抗,教廷号召组织了第二次东征,德、法国王亲自出征,但一路损兵折将,一无所获。1187 年,埃及民族英雄萨拉丁攻陷耶路撒冷,1190 年西欧教皇及统治者匆忙组织第三次东征,英、法、

32、德国王再次亲征,付出惨重代价后同萨拉丁议和,耶路撒冷王国首都改为阿克,保留有沿海小片领地,穆斯林占有耶路撒冷,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202 年,处于教皇权力巅峰的英诺森三世组织了目标为埃及的第四次东征,但在威尼斯商人的唆使下,1204 年转而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一度灭亡了同是基督国的拜占庭帝国,并建立了持续到 1261 年的拉丁帝国。此次东征既不是收复失地,也不是反对异教徒,而是充分暴露了十字军侵略和掠夺的本质。此后教廷又组织了四次东征,但声势渐小,最后终于彻底失败。十字军东征是一场落后对先进、野蛮对文明的侵略战争,它持续时间之长,涉及国家之广,参与者之多,地理范围之大,旷世奇有,对东西方世界

33、都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首先,十字军东征毫无疑问是一次灾难:对近东和拜占庭来说,大量社会财富被抢掠或毁坏,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对东欧来说,东侵后近东通往东欧的商路逐渐衰落,加速了古代罗斯的衰落;对西欧各国人民来说,也是一场灾难,几十万十字军死于非命,无数财富被白白消耗。不过东征也给西欧带来众多的积极影响:从政治上来说,东征造成大批封建主死亡,削弱了封建主阶级的力量,农奴借机摆脱了封建主的控制,加速了农奴制的解体;从经济上来说;摧毁了阿拉伯和拜占庭商人对东方商路的垄断,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从文化上来说,西方人借此直接接触到东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丰富了西方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34、对西欧社会来说,东征把 “穷光蛋骑士”及社会无业游民引向东方,有利于西欧的社会稳定;对宗教来说,东征削弱了罗马教廷的势力和威望,为英、法等国中央集权的实现创造了条件。【试题解析】 十字军运动是东地中海世界的一次巨大灾难。【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9 【正确答案】 13371453 年间,英、法两国之间发生百年战争。(1)百年战争爆发的原因: 长期的领地纠纷。自 1066 年诺曼征服以来,历代英王都在法国拥有许多领地。到 13 世纪初,法王已收回大部分领地,并试图夺回全部领地。英王则极力保护在法国的领地。争夺富庶的弗兰德尔。弗兰德尔是靠近法国的一处伯爵领地,名义上归属法王,12 世纪以前因

35、法王权力弱小而处于实际上的独立地位。这里工商业发达,但它的呢绒业却依赖于进口英国羊毛。英、法为控制弗兰德尔展开争夺。复杂的王位继承问题。英、法两国王室之间长期通婚,由此带来复杂的王位继承问题。法王查理四世死后无嗣,英王爱德华三世企图以查理四世外甥的身份继承王位,而法国以男系继承为由排除英王的继承权,推举查理的堂兄为王,双方就王位继承问题进行斗争。(2)英法百年战争的过程:1336 年法王代表路易下令逮捕弗兰德尔的英国商人,英王针锋相对地下令禁止对法国的羊毛出口,导致战争爆发。战争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3371360 年为第一阶段,法国在克勒西战役和普瓦提埃战役中大败;13691380 年为第二阶

36、段,法王获胜;14151453 年为第三阶段,英军在阿让库尔战役中大败法军,后大举南下,围攻通往法国南部的要塞奥尔良。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农家少女贞德挺身而出,成功解救奥尔良并收复失地。在贞德爱国精神的鼓舞下,法兰西人民举起民族解放的大旗,最终在 1453 年赢得战争的胜利。除加来外,英国军队全部撤出法国。(3)百年战争对英法两国的深远影响:一方面,两国人民饱受战争屠戮,加剧了社会矛盾,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争也激化了英国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不久英国就陷入红白玫瑰战争的泥潭,另一方面,战争也带来积极的因素,促进了法旧民族意识的觉醒,涌现出贞德那样的民族英雄,法国民族国家初步形成;战争还沉重地打击了

37、法国封建贵族,为法国建立君主专制政权铺平了道路。【试题解析】 百年战争的前两个阶段,是一次英法封建王争权夺力的封建混战;第三阶段则是英国灭亡法国的侵略战争,法国是有争议的反侵略战争。【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30 【正确答案】 (1)西欧中世纪文化发展特点:基督教在西欧中世纪的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深刻影响了整个时代的精神文化;随着城市的兴起、市民阶层的形成,中世纪文化中孕育着新的因素,预示着巨大的文化变革的到来。(2)中世纪两欧主要文化成果: 经院哲学。经院哲学又称“ 烦琐哲学”,是中世纪西欧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哲学,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服从神学,目的在于使基督教信条系统化,以维护教会

38、和封建主的统治。经院哲学兴起于 9 世纪,13 世纪达到全盛。托马斯.阿奎那是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其代表作神学大全被奉为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经院哲学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神学信条。这种思维方式对西欧思想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哲学思想的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文学上,中世纪早期流行的是教会文学,即由教士们写作的歌颂上帝的赞美诗,以及宣扬禁欲主义和宗教迷信的诗歌、神话等。在 11 一 13 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诞生了骑士文学,抒情诗和叙事诗是骑士文学的基本体裁,作品大多反映了骑士的道德标准和理想追求,代表作有罗兰之歌。骑士文学对近代欧洲诗歌、小说具有较大影响。在巾世纪城市复兴后,又产生了市民文学

39、,其具有明显的封建与教会色彩,代表作有列那狐的故事等。晚期市民文学开近代资产阶级文学之先河。教育上,大学兴起。随着城市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新兴的市民阶层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要求开展世俗教育,同时教会为了更大范围地传播神学,大学由此创办。大学最早出现于 11 世纪末,大学世俗教育性质有助于学术摆脱教会控制,动摇了教会在文化领域的垄断地位,为日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3)评价: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文化阻碍了思想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然而,对基督教文化不能全盘否定。基督教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古典文化,其哲学思想的传承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教会对大学的支持,推动了世俗教育的开展。中世纪两欧的世俗文化中包含积极的人文因素,尤其是城市兴起后,市民阶层的需求给文化带来了新的气象,文化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控制,发展迅速。【试题解析】 中世纪文化反映了西欧封建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发展,中世纪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近代文艺复兴的基础。【知识模块】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