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 30 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46.00)1.单项选择题_2.率先将实证方法应用于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是(分数:2.00)A.费希纳B.詹姆士C.艾宾浩斯D.冯特3.一位心理学教师在其开设的选修课中要求学生必须作为被试参加某项实验,如果不参加实验,将没有最后的课程成绩。该教师的行为明显违背了心理学实验所须遵循的哪一项伦理原则(分数:2.00)A.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B.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C.保护被试免遭伤害D.保密原则4.实验心理学研究通常要遵循课题确定、被试选择、实验控制、数据整
2、合和研究报告撰写等基本程序,其中,确定实验类型一般是在(分数:2.00)A.课题确定阶段B.被试选择阶段C.实验控制阶段D.数据整合阶段5.关于心理学研究伦理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研究者要尊重被试,与被试建立良好的关系B.研究者要同样对待所有被试C.研究者要尽力消除实验所造成的有害后果D.研究者要允许被试自主决定是否参加实验6.拉丁方实验设计属于(分数:2.00)A.被试内设计B.被试间设计C.混合设计D.对照组设计7.在一个 22 的被试内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 30 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分数:2.00)A.30B.60C.90D.1208.在一个 32 的混合
3、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 3 种水平,若每种处理使用 30 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分数:2.00)A.30B.60C.90D.1 809.在 23 的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 2 种水平。在这个实验中,研究的因素有(分数:2.00)A.2 个B.3 个C.5 个D.6 个10.在探讨情绪(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活动性质(丰富、单调)、估计方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评估、事后回忆)对时间估计的影响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分数:2.00)A.二因素设计B.三因素设计C.四因素设计D.三水平设计11.在探讨情绪(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活动性质(丰富、单调)
4、、估计方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评估、事后回忆)对时间估计的影响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处理有(分数:2.00)A.3 科B.7 利C.6 种D.12 种根据下述材料,回答下面题。 某研究者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学习动机量表调查了 180 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该研究者计算出每名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的 9 个维度上的得分并根据每名学生在 9 个维度上得分状况确定他们的家庭教养方式类型(专制型、民主型、放纵型、混乱型),同时也计算出每名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分数。(分数:6.00)(1).研究者计算了家庭教养方式的 9 个维度与学习动机的 2 个维度的相关系数,则该研究设
5、计是(分数:2.00)A.相关研究设计B.准则组设计C.自然实验设计D.修补设计(2).研究者对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则该实验设计是(分数:2.00)A.相关研究设计B.准则组设计C.修补设计D.被试间设计(3).研究者对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则该实验设计是(分数:2.00)A.单因素设计B.二因素设计C.四因素设计D.四水平设计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 为两个自变量,S 为被试),回答下面题。 (分数:6.00)(1).这种设计是(分数:2.00)A.ABBA 设计B.被试间设计C.被试内设计D.混合设计(2).该实验设计
6、方案中的实验处理数为(分数:2.00)A.3B.4C.5D.6(3).在该实验设计中,存在的系统误差主要是(分数:2.00)A.各处理组被试之间的差异B.顺序误差C.练习与疲劳误差D.组内被试之间的差异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 为两个自变量,S 为被试),回答下面题。 (分数:6.00)(1).这种设计是(分数:2.00)A.ABBA 设计B.被试间设计C.被试内设计D.混合设计(2).该实验设计方案中的被试数为(分数:2.00)A.4B.8C.12D.24(3).在该实验设计中,不存在的误差是(分数:2.00)A.被试间的差异B.顺序误差C.自变量之间的影响D.疲劳误差根据下表所示
7、的实验设计方案,回答下面题。 (分数:6.00)(1).这种设计属于(分数:2.00)A.被试间设计B.混合设计C.ABBA 设计D.拉丁方设计(2).采用这种设计可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是(分数:2.00)A.顺序误差B.期望误差C.实验者效应D.动作误差(3).该实验的实验测量次数是(分数:2.00)A.2 次B.4 次C.8 次D.32 次12.在实验研究中,衡量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的程度的指标是(分数:2.00)A.统计结论效度B.外部效度C.构思效度D.内部效度二、多选题(总题数:4,分数:8.00)13.下面关于研究假设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研
8、究假设在文字表述方面应该简明扼要B.研究假设是对研究问题的表述C.研究假设应该具有充分的理论与实证依据D.研究假设具有可验证性14.事后回溯设计包括(分数:2.00)A.相关研究设计B.准则组设计C.时间序列设计D.修补设计15.影响实验的外部效度的因素包括(分数:2.00)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B.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C.测量工具的局限性D.主试一被试的相互作用16.影响实验构思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分数:2.00)A.单一操作的偏差B.单一方法的偏差C.实验者期待和被试猜测D.不同处理的交互影响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17.撰写实验研究报告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分数:2.00)_18
9、.有人试图研究智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他使用学绩测验对学生进行了施测,收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后他将学习成绩排在前 27的学生称之为智力高组,将学习成绩排在后 27的学生称之为智力低组。然后比较这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无显著性差异。指出该研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重新进行实验设计。(分数:2.00)_19.简述影响实验外部效度的因素。(分数:2.00)_20.怎样才能避免自变量的混淆?(分数:2.00)_四、综合题(总题数:3,分数:6.00)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一培训机构开发出一种独特的记忆术,他们认为使用这种记忆术会大大提高记忆成绩。在一项实验中,他们随机选取了三组成
10、人被试,第一组要求他们利用简单复述的方式记忆一张词表(机械识记组),第二组要求他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识记词表(意义识记组),第三组则先教会他们该机构开发出的记忆术之后,让他们利用此种记忆术对词表进行识记(记忆术组),三组被试的识记时间相同,随后进行自由回忆并比较三组被试回忆成绩的差别。为了表明三组被试是相匹配的,实验者在实验之后让所有被试都补充完成了智力测验和记忆广度测验。结果发现,在记忆广度测验上,三组被试的差别明显。 请问: (1)该项实验属于哪种实验设计? (2)该实验中的重要额外变量是什么?应如何控制? (3)考虑到记忆广度这一额外因素,请设计一个更合理的方案改进该实验。(分数:2.00
11、)_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一项实验中,要求所有被试都在电脑前利用鼠标来控制一个小球的运动,这项任务需要被试控制鼠标动作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实验之前,对全部被试进行同样的移动小球的训练。实验时,其中一种情况下,被试很容易操纵小球完成任务,另一种情况下,小球较难操纵,但所有人最终都能完成该任务。研究者随机选取 180 名大学生被试,并随机分配到 6 个组中。第一组被试在电脑前训练10 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二组被试训练 30 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三组被试训练 60 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四组被试训练 10 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第五组被试训练 30 分钟,然后完成
12、较难的任务;第六组被试训练 60 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最后记录每个被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 实验的结果发现,在比较难的任务中,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显著减少;但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所有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都很短且几乎相同。 请问: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因变量是什么? (3)该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分数:2.00)_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心理学家对一种抑郁症新疗法的效果感兴趣,他招募了 25 名想减轻抑郁的人。在研究的开始,他让所有被试完成了一份抑郁量表。测验结果表明被试的平均分数处于严重抑
13、郁状态。在随后的两个月里,这个心理学家对被试实施这种新的疗法。两个月后,被试再次接受同样的抑郁量表测验。测验的平均分数表明他们只有轻微的抑郁。于是,该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这个新疗法是有效的,即新抑郁症疗法能有效改善被试的抑郁症状。 请问: (1)这个设计属于哪种类型? (2)该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结合所给材料具体分析原因。 (3)请重新设计一种真实验的方案研究该疗法的效果。(分数:2.00)_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实验心理学)模拟试卷 30 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46.00)1.单项选择题_解析:2.率先将实证方法应
14、用于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是(分数:2.00)A.费希纳B.詹姆士C.艾宾浩斯 D.冯特解析:解析:艾宾浩斯开辟了用实证方法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的先河,从而构造出了实验心理学的雏形。所以,应选择 C。3.一位心理学教师在其开设的选修课中要求学生必须作为被试参加某项实验,如果不参加实验,将没有最后的课程成绩。该教师的行为明显违背了心理学实验所须遵循的哪一项伦理原则(分数:2.00)A.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B.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 C.保护被试免遭伤害D.保密原则解析:解析: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是涉及人类被试的实验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伦理原则之一,它要求研究者必须尊重被试的自由,允许被试在任何时候放弃或
15、退出实验,被试应当被告知自己有权利随时选择放弃实验。本题中,教师以参与实验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唯一标准,因此,剥夺了被试退出的权利,故选择B。4.实验心理学研究通常要遵循课题确定、被试选择、实验控制、数据整合和研究报告撰写等基本程序,其中,确定实验类型一般是在(分数:2.00)A.课题确定阶段 B.被试选择阶段C.实验控制阶段D.数据整合阶段解析:解析:确定课题的过程包括选择课题、确定实验类型和提出假设三个步骤。所以,本题选择 A。5.关于心理学研究伦理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研究者要尊重被试,与被试建立良好的关系B.研究者要同样对待所有被试 C.研究者要尽力消除实验所造成的有害后果D
16、.研究者要允许被试自主决定是否参加实验解析:解析:研究者要特别保护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是指那些更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研究者应根据易感人群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因此本题选 B。6.拉丁方实验设计属于(分数:2.00)A.被试内设计 B.被试间设计C.混合设计D.对照组设计解析:解析:ABBA 法和拉丁方设计是被试内设计中平衡实验材料顺序误差的两种方法。因此本题选 A。7.在一个 22 的被试内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 30 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分数:2.00)A.30 B.60C.90D.120解析:解析:在被试内设计中,每个被试接受所有的处理,因此每种处理使用多少被试,整个实
17、验就需要多少被试,因此本题选 A。8.在一个 32 的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 3 种水平,若每种处理使用 30 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分数:2.00)A.30B.60C.90 D.1 80解析:解析:在这个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 3 种水平,说明共有三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在被试内因素上进行两种处理,使用同样的被试。因此,三个实验组共需 90 名被试。故本题选 C。9.在 23 的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 2 种水平。在这个实验中,研究的因素有(分数:2.00)A.2 个 B.3 个C.5 个D.6 个解析:解析:当实验设计用 AB 表示时,说明研究的因素有
18、两个,研究因素的数量与设计类型和每种因素涉及的水平数没有关系。因此本题选 A。10.在探讨情绪(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活动性质(丰富、单调)、估计方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评估、事后回忆)对时间估计的影响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分数:2.00)A.二因素设计B.三因素设计 C.四因素设计D.三水平设计解析:解析:实验设计名称中的因素就是自变量。该研究中有三个自变量,因此是三因素实验设计。故本题选 B。11.在探讨情绪(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活动性质(丰富、单调)、估计方式(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评估、事后回忆)对时间估计的影响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处理有(分数:2.00)A.
19、3 科B.7 利C.6 种D.12 种 解析:解析:该研究是 322 实验设计,因此共有 12 种实验处理。故本题选 D。根据下述材料,回答下面题。 某研究者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学习动机量表调查了 180 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该研究者计算出每名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的 9 个维度上的得分并根据每名学生在 9 个维度上得分状况确定他们的家庭教养方式类型(专制型、民主型、放纵型、混乱型),同时也计算出每名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分数。(分数:6.00)(1).研究者计算了家庭教养方式的 9 个维度与学习动机的 2 个维度的相关系数,则该研究设计是(分数:2.00)A.
20、相关研究设计 B.准则组设计C.自然实验设计D.修补设计解析:解析:相关研究设计是指从一个被试组观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并试图探讨这些变量间的某种特定关系的设计类型。因此本题选 A。(2).研究者对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则该实验设计是(分数:2.00)A.相关研究设计B.准则组设计 C.修补设计D.被试间设计解析:解析:该设计是准则组设计。准则组设计是指以被试已有的一种状态特征为依据设立准则组,以缺乏这种状态特征的被试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的设计类型。通过准则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来判断这种状态特征对因变量的影响,以便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准则组设
21、计又称为自然实验设计。本题中,各种家庭教养方式并不是研究者操纵的,而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的。因此本题选 B。(3).研究者对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则该实验设计是(分数:2.00)A.单因素设计 B.二因素设计C.四因素设计D.四水平设计解析:解析:该研究是单因素设计,有四个水平。故本题选 A。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 为两个自变量,S 为被试),回答下面题。 (分数:6.00)(1).这种设计是(分数:2.00)A.ABBA 设计B.被试间设计 C.被试内设计D.混合设计解析:解析:在该实验设计中,我们看到每种实验处理的被试都是不同的,因此该设计是被
22、试间设计。故本题选 B。(2).该实验设计方案中的实验处理数为(分数:2.00)A.3B.4C.5D.6 解析:解析:该研究是 23 实验设计,因此实验处理数为 6。故本题选 D。(3).在该实验设计中,存在的系统误差主要是(分数:2.00)A.各处理组被试之间的差异 B.顺序误差C.练习与疲劳误差D.组内被试之间的差异解析:解析:一般来说,被试间设计存在的主要的系统误差是不同处理组之间被试的差异,一般采用匹配法和随机化法消除这一误差。因此本题选 A。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 为两个自变量,S 为被试),回答下面题。 (分数:6.00)(1).这种设计是(分数:2.00)A.ABBA
23、 设计B.被试间设计C.被试内设计 D.混合设计解析:解析:在该实验设计中,我们看到每种实验处理的被试都是相同的,因此该设计是被试内设计。故本题选 C。(2).该实验设计方案中的被试数为(分数:2.00)A.4 B.8C.12D.24解析:解析:从表中可知,本实验中有 4 名被试。故本题选 A。(3).在该实验设计中,不存在的误差是(分数:2.00)A.被试间的差异 B.顺序误差C.自变量之间的影响D.疲劳误差解析:解析:被试内设计消除了被试的个别差异对实验的影响,因此本题选 A。根据下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回答下面题。 (分数:6.00)(1).这种设计属于(分数:2.00)A.被试间设计B
24、.混合设计C.ABBA 设计 D.拉丁方设计解析:解析:从表中可知,本实验中有两种处理方式,两种处理方式的排列方式是 ABBA,BAAB。该种设计方法被称为 ABBA 法。因此本题选 C。(2).采用这种设计可控制的主要额外变量是(分数:2.00)A.顺序误差 B.期望误差C.实验者效应D.动作误差解析:解析:ABBA 法主要用来控制顺序误差。因此本题选 A。(3).该实验的实验测量次数是(分数:2.00)A.2 次B.4 次C.8 次 D.32 次解析:解析:从表中可知,该实验中共有 4 名被试,2 个实验因素,共进行了 8 次实验测量。因此本题选C。12.在实验研究中,衡量实验结果能够普遍
25、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的程度的指标是(分数:2.00)A.统计结论效度B.外部效度 C.构思效度D.内部效度解析:解析:在实验研究中,衡量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的程度的指标是外部效度,也称生态效度。因此本题选 B。二、多选题(总题数:4,分数:8.00)13.下面关于研究假设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研究假设在文字表述方面应该简明扼要 B.研究假设是对研究问题的表述C.研究假设应该具有充分的理论与实证依据 D.研究假设具有可验证性 解析:解析:研究假设是对研究问题可能的结论的一种预期,这种预期要有理论和实证依据,是可验证的,对它的表述要简明扼要。它
26、不是对研究问题的表述。因此本题选 ACD。14.事后回溯设计包括(分数:2.00)A.相关研究设计 B.准则组设计 C.时间序列设计D.修补设计解析:解析:事后回溯设计是指所研究的对象是已发生过的心理或行为事件,研究者既不需要选择和分配被试,也不需要施加处理或操纵自变量,而是在已经发生的“实验处理”之后考察这种自然发生的实验处理的效果,并将这种自然的实验处理与已经发生的心理或行为事件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以探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相关研究设计和准则组设计属于事后回溯设计。因此本题选 AB。15.影响实验的外部效度的因素包括(分数:2.00)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 B.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 C.
27、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D.主试一被试的相互作用解析:解析:在实验研究中,衡量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的程度的指标是外部效度,也称生态效度。实验环境的人为性、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以及测量工具的局限性都会影响研究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主试一被试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实验的内部效度。因此本题选 ABC。16.影响实验构思效度的主要因素有(分数:2.00)A.单一操作的偏差 B.单一方法的偏差 C.实验者期待和被试猜测 D.不同处理的交互影响 解析:解析:构思效度是指实验研究假设的理论构思及其转换的有效性。为了使一项实验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构思效度,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研究的理论构思
28、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形成对问题假设的结构网络。(2)针对理论构思的特点,对实验研究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作出严格的操作性定义,并对自变量的操作水平和因变量的测量指标做出明确的界定。影响这两个条件得以满足的因素包括:(1)研究者是否具备相应的心理学专业领域的知识。(2)对于实验研究假设的解释。(3)实验过程操作的单一性。(4)实验方法的局限性。(5)实验者的期待和被试的猜测。(6)自变量水平选择的误差造成的混淆。(7)不同实验处理的相互影响。因此本题选 ABCD。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17.撰写实验研究报告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研究者需要
29、回顾与研究有关的前人工作。 (2)研究者应该清晰明确地描述实验设计和研究过程,报告实验所涉及的重要信息。 (3)实验报告应能做到使专业领域的同行可以据此重复研究者的工作,以保证必要情况下研究结论能够得到科学的反复检验。 (4)实验报告中的客观描述和研究者本身的主观解释应当能清晰地区分开来。)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研究报告撰写时需注意的一些要点。18.有人试图研究智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他使用学绩测验对学生进行了施测,收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后他将学习成绩排在前 27的学生称之为智力高组,将学习成绩排在后 27的学生称之为智力低组。然后比较这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无显著性差异。指出该研究设计中存在的
30、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重新进行实验设计。(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该实验设计存在的问题 该实验设计存在的问题是混淆了自变量和因变量。该实验设计的自变量是智力水平,因变量是学习成绩。本研究中研究者只获得了被试的学习成绩,将学习成绩既当做自变量又当做因变量。 (2)新的实验设计 该研究应获得的自变量的数据是学生的智商分数,应获得的因变量的数据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研究者应通过智力测量获得学生的智商分数,并将学生分成智力高组和智力低组。同时,研究者通过学业测验获得学生的学习成绩,然后对智力高组和智力低组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差异检验,分析智力差异对于学习成绩是否存在影响。)解析:
31、解析:实验设计之前首先要明晰研究的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以及无关变量有哪些。这样实验设计时就能有的放矢,知道如何操纵自变量、如何获得因变量的指标、如何控制无关变量。 本题中涉及的实验设计属于准则组设计,这种设计实际上是一种非实验设计,因为研究者并未对自变量进行操纵,如本题中研究者并不能对智力进行操纵。研究者只是对两类被试进行比较,追溯可能存在的原因。19.简述影响实验外部效度的因素。(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总体效度 总体效度指的是实验结果对于研究者最终关心的总体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实验研究样本的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实验的总体效度,而实验研究的总体效度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
32、响着实验的外部效度。 (2)实验变量的定义和测试方式 实验中必须明确地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作出操作性定义和描述,否则就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外部效度。同时,还应给自变量和因变量规定明确的测验指标和测试方式,以有利于提高测量的效度。这样,不但可以明确实验处理的效果,而且还增加了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或可验证性,从而提高了外部效度。 (3)对测量的敏感化 由于研究程序中有的实验组采用了事前测量,从而使本组被试对事后测量发生了敏感效应,从而影响了实验结果;或者由于事前测量而干扰了实验处理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实验的结果就不能推广到那些没有接受事前测量的群体中去,而只能应用于以前做过事前测量的被试样本,因此,降低和
33、损害了实验的外部效度。此外,事后测量也会产生敏感化效应,使测量接受者在事后测量中学到了实验处理期间没有获得的东西,这样的实验结果也只能推广到接受过事后测量的被试样本。 (4)多重实验的干扰 由于种种原因,当被试多次接受实验处理或者同时参加多项实验时,他们就会累积一些参加实验的经验,对实验产生敏感效应,这样再采用这些群体进行实验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结果的普遍性。 (5)特异性效应 特异性效应是指由于实验采用了新异的方法、特殊的材料以及奇特的经历,或者是改变了被试已经熟悉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和环境特点,从而使被试所产生的暂时性的新异反应,这种反应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6)实验者效应 实验者效
34、应是指实验主持人自身的个性特征、研究动机以及当时的情绪状态或者其他细微而无意识的行为影响了被试,结果把实验的目的,甚至对实验结果的期望也在无意识中传递给了被试,从而使实验结果的外部效度受到限制。(7)实验和实际情景的相似性 实验和实际情景的相似性是影响外部效度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来说,这种相似性越高,实验结果的可应用推广性也就越高。此外,实验中所应用的变量强度和范围,特别是对自变量的水平强度的操作,也应该尽可能地与实验结果所要推广的实际情况相似。这样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 (8)被试选择和实验处理之间的交互作用 这种交互作用是指参加实验的被试的各种特征会使得实验处理的效果具有特
35、定的含义,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普遍性。这时,在被试的选择和实验处理之间,实际上已经存在着交互作用。具体来说,被试的志愿性、年龄、性别、实验处理的时机等因素都比较容易造成实验处理和被试选择之间的交互作用,并使得实验的外部效度降低。)解析:解析:在实验研究中,衡量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的程度的指标是外部效度,也称生态效度。因此造成实验情境和真实情境不一样的因素都会影响外部效度。20.怎样才能避免自变量的混淆?(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如果应该控制的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这时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
36、,这种情况就被称为自变量混淆。避免自变量混淆的方法包括: (1)消除法,即消除额外变量; (2)恒定法,即使额外变量在实验中保持恒定; (3)匹配法,即使各组被试的被试属性相等; (4)随机化法,即随机抽取和分配被试: (5)抵消平衡法; (6)统计控制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在实验室中对自变量的混淆的控制方法。四、综合题(总题数:3,分数:6.00)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一培训机构开发出一种独特的记忆术,他们认为使用这种记忆术会大大提高记忆成绩。在一项实验中,他们随机选取了三组成人被试,第一组要求他们利用简单复述的方式记忆一张词表(机械识记组),第二组要求他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
37、识记词表(意义识记组),第三组则先教会他们该机构开发出的记忆术之后,让他们利用此种记忆术对词表进行识记(记忆术组),三组被试的识记时间相同,随后进行自由回忆并比较三组被试回忆成绩的差别。为了表明三组被试是相匹配的,实验者在实验之后让所有被试都补充完成了智力测验和记忆广度测验。结果发现,在记忆广度测验上,三组被试的差别明显。 请问: (1)该项实验属于哪种实验设计? (2)该实验中的重要额外变量是什么?应如何控制? (3)考虑到记忆广度这一额外因素,请设计一个更合理的方案改进该实验。(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该实验的设计类型:该实验属于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 (2)该实验中的
38、额外变量与控制方法:该实验的额外变量是记忆广度。记忆广度可以作为协变量进入统计分析,进行统计控制。 (3)新的实验方案:使用随机区组设计。 首先,把被试按记忆广度测验的结果分成记忆广度高中低三组,然后,分别把这三组被试随机分到三个实验组中,这样,三个实验组中的被试在记忆广度上就会相匹配了,再对三个实验组实施材料中的实验程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额外变量的控制和真实验设计中的完全随机设计和随机区组设计的掌握情况。其中,对额外变量的统计控制可以作为事后的控制手段;随机区组设计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实验自变量无关的额外因素。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一项实验中,要求所有被试都在电脑前利
39、用鼠标来控制一个小球的运动,这项任务需要被试控制鼠标动作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实验之前,对全部被试进行同样的移动小球的训练。实验时,其中一种情况下,被试很容易操纵小球完成任务,另一种情况下,小球较难操纵,但所有人最终都能完成该任务。研究者随机选取 180 名大学生被试,并随机分配到 6 个组中。第一组被试在电脑前训练10 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二组被试训练 30 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三组被试训练 60 分钟,然后完成容易的任务;第四组被试训练 10 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第五组被试训练 30 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第六组被试训练 60 分钟,然后完成较难的任务。最后记录每个被
40、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 实验的结果发现,在比较难的任务中,随着训练时间的增加,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显著减少;但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所有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时间都很短且几乎相同。 请问: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因变量是什么? (3)该实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该实验的目的:不同的训练时间和任务难度对控制鼠标动作的稳定性和精确度的影响。 (2)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本实验有两个自变量;分别是训练的时间有三个水平(10 分钟、30 分钟和 60 分钟)和任务难度有两个水平(难、易);因变量是操
41、纵小球任务的完成时间。 (3)该实验存在的问题:在较容易的任务上,被试完成任务的时间都很短且几乎相同,这表明出现天花板效应或高限效应。)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多因素实验设计和因变量敏感性的问题。因变量的敏感性是指自变量不能引起相应的因变量的变化,这样的因变量是不敏感的。不敏感有两种情况:高限效应和低限效应。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心理学家对一种抑郁症新疗法的效果感兴趣,他招募了 25 名想减轻抑郁的人。在研究的开始,他让所有被试完成了一份抑郁量表。测验结果表明被试的平均分数处于严重抑郁状态。在随后的两个月里,这个心理学家对被试实施这种新的疗法。两个月后,被试再次接受同样的抑郁量表测验
42、。测验的平均分数表明他们只有轻微的抑郁。于是,该心理学家得出结论,这个新疗法是有效的,即新抑郁症疗法能有效改善被试的抑郁症状。 请问: (1)这个设计属于哪种类型? (2)该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结合所给材料具体分析原因。 (3)请重新设计一种真实验的方案研究该疗法的效果。(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该实验设计的类型:属于准实验设计中的单组前测一后测设计。 (2)该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分析:该结论不可靠。 因为单组前测一后测设计的内部效度较低,不能得出因果关系。比如材料中被试抑郁症状减轻可能是由于随着时间自然减轻;也可能是由于被试做后面的抑郁量表时受到前面做同样量表的影响
43、而导致分数的改变:还可能由于该实验中所选择的抑郁测验分数较高的被试受统计回归的影响而出现分数的改善,总之,这些额外因素会降低实验的内部效度,导致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推论不足。 (3)新设计的实验方案:使用抑郁量表对一个较大的样本施测,从中选择分数达到某一标准(抑郁状态严重)的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控制组。利用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进行实验。 设计的模式如下: 实验组 O 1 X O 2 控制组 O 3 O 4 实验组给予新的疗法,而控制组则不施加处理。)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了单组前测一后测设计的不足,而利用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的真实验设计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