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江汉油田中考真题生物.docx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139618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江汉油田中考真题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年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江汉油田中考真题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年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江汉油田中考真题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年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江汉油田中考真题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年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江汉油田中考真题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 年湖北省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江汉油田中考 真题 生物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 1.(2 分 )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食物网中有 4 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是捕食关系,也是竞争关系 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 D.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甲 解析: A、该食物网中有 3 条食物链, A 错误; B、该食物网中,由于戊以丁为食物,戊与丁是捕食关系,又由于它们在同一营养级,也是竞争关系, B 正确; 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毒素最多,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获得的能量最少

2、, C 错误 D、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太阳能, D 错误; 答案: B 2.(2 分 )下列有关生命的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除病毒外都能生长和繁殖 B.变黄的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 C.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解析: A、病毒具有繁殖等生物的特点属于生物, A 错误; B、变黄的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 B 正确; C、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

3、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C 错误; D、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属于环境影响生物, D 错误。 答案: B 3.(2 分 )下列是有关 “ 观察人体血液涂片 ” 的表述,其中与实际不相符的一项是 ( ) A.用显微镜观察涂片时,两眼同时睁 开,并用左眼注视目镜 B.观察涂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偏右侧,应将涂片向右侧移动 C.白细胞的体积比红细胞大,所以在显微镜视野中最容易找到它 D.在低倍镜视野中观察到红细胞的数目最多 解析: A、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两眼都要同时睁开。我们是习惯用右手写字,所以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画图及记录。但有不少同学往往做

4、不到这一点,喜欢用右眼睁开、左眼闭或左眼睁开、右眼闭,这是不符合实验的观察要求的,这种不良习惯会造成左眼疲劳,同时也不能做到边观察边画图。 A 正确; B、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 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 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如果视野中的物像偏右方,要使物像居视野中央,应该向右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 B 正确; CD、在三种血细胞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在视野中观察到数量最多的细胞是红细胞。在视野中清晰地看到许多红细胞,却看不到白细胞,已知白细胞比红细胞大,但白细胞

5、数量少,不容易找到它, C 错误, D 正确。 答案 : C 4.(2 分 )水稻是江汉平原的主要农作物。下列有关水稻描述正确的 是 ( ) A.水稻每个体细胞内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 DNA 和基因 B.水稻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C.一粒稻子就是水稻的一粒种子 D.水稻的结构层次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同 解析: A、水稻每个体细胞内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 DNA 和基因, A 正确; B、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各种组织。细胞的分化不会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6、 B 错误; C、水稻是颖果,稻谷是果实,果皮内部是种子,由胚珠发育来的才是种子, C 错误; D、水稻的结构层次比人体的结构层次少系统, D 错误。 答案: A 5.(2 分 )关于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 A.小麦的胚乳和大豆的子叶都具有贮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B.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和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分别是伸长区和成熟区 C.切断植物的嫩茎,从茎的横切面上流出的汁液主要来自导管运输的物质 D.木本植物茎的长高、长粗都与形成层有关 解析: A、所有植物的种子都包括种皮和胚两部分,其中胚又由胚芽、胚轴、 胚根和子叶四部分构成,菜豆种子的子叶有两片,营养物质贮存在

7、子叶中。玉米的种子只有一片子叶,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 A 正确; B、成熟区:是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最主要部位。伸长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属分生组织。根冠:对根尖有保护作用,属保护组织。 B 正确; C、掐断的植物的嫩茎,由于导管输送的水分和无机盐是自下而上的,所以从断面流出的汁液最有可能是导管的运输物。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根据运输物质的方向。 C 正确; D、木本植物茎的长高是由于茎顶端的生长点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木本植物茎能不断 长粗是在韧皮部和木质部间有形成层。 D 错误。 答案: D 6.(2 分 )下列有关植物体的生理活动及意义叙述中,错误的是 ( )

8、A.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B.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蒸腾作用可促进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D.白天,植物只能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解析: A、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A 正确; B、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B 正确; C、蒸腾作用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 C 正确; D、光合作用必须有光才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白天有光,所以植物能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 错误。 答案: D 7.(2 分 )关于人体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描述

9、,不正确的是 ( ) A.人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在子宫内 B.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C.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完成传粉和受精 D.“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 ” 中的红帐子是由珠被发育而来 解析: A、人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在输卵管内, A 错误; B、胎儿通 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B 正确; C、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完成传粉和受精, C 正确; D、 “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 ” 中的红帐子是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 D 正确; 答案: A 8.(2 分 )有关人体营养物质叙述正确的是 (

10、 ) A.糖类是备用的能源物质 B.维生素 D 可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 C.蛋白质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D.铁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解析: A、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脂肪是备用的能源物质,错误; B、维生素 D 可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正确; 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 细胞的基本物质,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错误; D、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错误。 答案: B. 9.(2 分 )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雾霾天气的形成与工业废水的排放有关 B.用鼻呼吸时,鼻毛和黏膜有阻止雾霾中的颗粒物进入体内的功能 C.戴

11、特殊功能的口罩,对雾霾的侵害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D.植树造林、绿化环境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解析: A、由于工业生产中使用煤等矿物作为燃料,大量向空气中排放污染物,加上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以及冬季取暖也向空气中排放粉尘,致使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颗粒悬浮在大气中,形成雾霾,与工业废水的排放无关, A 错误; B、用鼻呼吸时,鼻毛和黏膜有阻止雾霾中的颗粒物进入体内的功能, B 正确; C、戴特殊功能的口罩,对雾霾的侵害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C 正确; D、植物能净化空气,有吸附和吸收多种有害污染物的功能,大面积植树造林、绿化环境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D 正确。 答案: A. 10.(2 分 )如图

12、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叙述正确的是 ( ) A.呼吸系统由 组成 B. 既是气体通道,又是食物通道 C. 进入 后反复分支,在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 D.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解析: 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其中,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 膈不属于呼吸系统, A 产物; B、 为咽既是气体通道,又是食物通道, B 错误; C、 支气管,它进入肺后反复分支,在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 肺由许多肺泡构成, C 正确; D、 肺是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D 错误。 答案: C 11.(2 分 )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描述中,

13、属于动脉特点的是 ( ) 管壁较厚 弹性较小 血流呈喷射状 管径由小变大 管壁薄 弹性较大 管径由大变小 血流速度较慢。 A. B. C. D. 解析: 解: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 管壁管腔血流速度 动脉最厚,弹性大较小最快 静脉较厚,弹性小较大较慢 毛细血管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非常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非常慢 答案: C 12.(2 分 )如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肾单位包括 B. 和 内流动的血液分别是动脉血和静脉血 C. 内液体与 内的液体相比, 内没有葡萄糖

14、D.人大量饮水后排尿量增加,说明 重吸收能力有限 解析: A、肾单位包括 肾小囊、 肾小球、 肾小管,不包括 入球小动脉、 出球小动脉, A 不正确; B、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只发生了过滤作用,没有进行气体交换,因此 和 内流动的血液分都是动脉血,而不是 和 内流动的血液分别是动脉血和静脉血, B 不正确; C、血液通过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都会滤过到 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 内液体与 内的液体相比, 内没有大分子蛋白质,都有葡萄糖, C 不正确; D、人大量饮水后排尿量增加,说明 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有限, D 正确。 答案: D. 13

15、.(2 分 )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 ) A.视觉形成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B.谈虎色变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 C.反射活动可 能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D.侏儒症、呆小症都是由于幼年时期相关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 解析: A、视觉形成的部位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A 正确; B、谈虎色变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 B 正确; C、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

16、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C 错 误 D、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得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得巨人症;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得肢端肥大症。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得呆小症, D 正确 答案: C 14.(2 分 )此表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实验记录,该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课题是( ) 试管编号 一号 二号 三号 四号 加入物质 馒头碎屑 2ml 唾液 馒头碎屑 2ml 清水 馒头块 2ml 唾液 馒头碎屑 2ml 唾液 温 度 37 37 37 5 时 间 10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不变蓝 变

17、蓝 变蓝 变蓝 A.探究唾液对馒头中淀粉的消化作用 B.探究牙齿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D.以上三项都是该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课题 解析: A、一号和二号,实验变量是唾液,探究唾液对馒头中淀粉的消化作用, A 正确; B、一号和三号,实验变量是牙齿的咀嚼,探究牙齿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B 正确; C、一号和四号。实验变量是温度,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 C 正确; D、以上三项都是该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课题, D 正确; 答案: D 15.(2 分 )此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选项类别 传染病 病原体 传染源 A 艾滋病( AIDS) HIV 病毒

18、 艾滋病患者 B 血吸虫 血吸虫病 钉螺 C H7N9 病毒 H7N9 病禽 H7N9 禽流感 D 乙 肝 乙肝患者 乙肝病毒 A.A B.B C.C D.D 解析 : A、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后期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传染源是艾滋病患者, A 正确 B、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是由病原体通过皮肤浸入人体后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由于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唯一中间寄主,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 B 错误 C、 H7N9 病毒是正粘病毒科所属的禽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

19、颗粒外膜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型为血细胞凝集素 (即 HA),一型为神经氨酸酶 (即 NA), HA 又分 18 个亚型, NA分 11 个亚型。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 H5、 H7、 H9、 H3 可以传染给人,其中 H5 为高致病性。 H3 为人兽共患 (狗型流感 H3N8),依据流感病毒 HANA 的特征,理论上存在 198 种亚型, H7N9 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这个病毒的生物学特点、致病力、传播力,还没有依据进行分析判断。 C 错误 D、乙肝的病原体是乙肝病毒,传染源是乙肝病毒, D 错误; 答案: A

20、 二、简答题 (本大题包括 2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 16.(6 分 )如图是人体的呼吸、体内物质的运输等生理活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器官 A 内的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的过程叫 _。 (2)若 a 代表人体下肢的某处血管,其结 构中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是 _。 (3)若 F 是人体某处的组织细胞,血液流经此处时,氧气与 _发生分离;再以_方式进入 F;此过程血液的变化是 _。 (4)若体内细胞产生的尿素主要通过 G 排出体外,而排出的液体成分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可能是 _分泌过少造成的。 解析: (1)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

21、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而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 交换的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细胞中的气体交换; (2)若 a 代表人体下肢的某处血管,其结构中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是静脉瓣; (3)若 F 是人体某处的组织细胞,血液流经此处时,氧气与血红蛋白发生分离;再以气体的扩散作用方式进入 F;此过程血液的变化是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如图所示: (4)若体内细胞产生的尿素主要通过 G 排出体外,而排出的液体成分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则可能是胰岛素分泌过少造成的。 答案 : (1)肺的通气; (2)静脉瓣;

22、(3)血红蛋白、气体的扩散; (4)胰岛素。 17.(4 分 )鸽子是和平的象征。有一品种的鸽子,羽毛的颜色黑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通过人为干预让它们按下表 (甲 )方式配对,想得到黑白相间的花鸽子,结果不理想。接着又做了乙、丙两组配对实验,全部统计结果见表。若用 R 表示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r 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请你根据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和表格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代 子代 雄性 雌性 黑色(只) 白色(只) 甲 黑色 白色 40 0 乙 黑色 黑色 30 10 丙 白色 白色 0 40 (1)亲代的羽毛颜色为黑色,子代的羽毛颜色为白色,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_。 (2

23、)通过乙组的数据分析:亲代雄性和雌性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_;其子代中某一只羽毛为黑色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_。 (3)通过三组的数据分析:隐性基因 _(填 “ 能 ” 或 “ 不能 ”) 遗传。 解析: (1)亲代的羽毛颜色为黑色,子代的羽毛颜色为白色,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因此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 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乙组亲代都是黑色,子代有白色,表明黑色是显性性状,亲代黑色的基因组成是 Rr。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亲代雄性和雌性控制羽毛颜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Rr、 Rr;其子代中某一只羽毛为黑色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RR 或 Rr。 (3)通过三组的数据分析:隐性基因能遗传。 答案 : (1)变异; (2)Rr、 Rr; RR 或 Rr; (3)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