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民法学绪论、民事法律关系、自然人(二)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feelhesitate105 文档编号:1400494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民法学绪论、民事法律关系、自然人(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民法学绪论、民事法律关系、自然人(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民法学绪论、民事法律关系、自然人(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民法学绪论、民事法律关系、自然人(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专业基础课-民法学绪论、民事法律关系、自然人(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业基础课-民法学绪论、民事法律关系、自然人(二)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法上的物的是_。(分数:2.00)A.金银制品B.空气C.货币D.枪支2.下列权利中,属于相对权的是_。(分数:2.00)A.配偶权B.抵押权C.邻接权D.债权3.下列各组财产中,构成主物与从物关系的是_。(分数:2.00)A.赵某的房屋和房门B.李某的手表和孙某的表带C.钱某的电视机和遥控器D.周某的汽车和车轮4.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_。(分数:2.00)A.甲男与乙女之间的恋人关系B.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

2、技术转让关系C.甲公司与其分支机构之间的业务指导关系D.甲教育局与乙中学之间的管理关系5.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_。(分数:2.00)A.王某报考公务员B.孙某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C.崔某请李某吃饭D.林某代孪生妹妹举行结婚仪式6.下列民事权利中,属于支配权的是_。(分数:2.00)A.甲对无权代理的追认权B.乙对自身肖像的使用权C.丙因受欺诈享有的撤销合同的权利D.丁被他人打伤享有的请求赔偿的权利7.关于事实行为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2.00)A.事实行为是合法行为B.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C.事实行为能够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D.事实行为不同于民事法律事实8.属于民事

3、法律事实的是_。(分数:2.00)A.打鼾B.友谊C.先占D.开花9.关于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2.00)A.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之一B.权利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C.人身权的客体为人身利益D.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与一定的物质利益相联系10.下列选项中,属于事件的是_。(分数:2.00)A.某人精神失常B.拾得遗失物C.善意取得D.立遗嘱11.属于行为的是_。(分数:2.00)A.梦游B.地震C.结婚D.生子12.不属于事实行为的是_。(分数:2.00)A.不当得利B.债的标的的给付行为C.无因管理D.先占13.关于事实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

4、数:2.00)A.事实行为并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人的出生属于事实行为C.所有权的继受取得方式为事实行为D.事实行为指的是不能产生任何法律后果的行为14.关于民法上的物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物存在于人体之外,故长在头上的头发不能成为物B.日月星辰可以成为民法上的物C.尸体不能成为民法上的物D.各种能源不能成为民法上的物15.关于特定物和种类物的区分,错误的是_。(分数:2.00)A.特定物为“独一无二”的物B.种类物可经当事人选择确定为特定物C.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客体只能是特定物D.特定物灭失,权利人只能要求损害赔偿16.关于主物和从物区分的表述,错误的是_。

5、(分数:2.00)A.主物所有权转移,从物所有权也随之转移,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B.主物不符合合同约定导致合同被解除的,解除合同的效力及于从物C.主物和从物属于同一人时,主物被抵押的,从物也应一并抵押,除非另有约定D.动产质权的效力及于质物的从物,无论从物是否转移占有17.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不满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_。(分数:2.00)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有民事行为能力人18.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自战争结束之日起满_,提出失踪人死亡宣告的申请。(分数:2.00)A.1 年B.2 年C.3 年D.4 年19.刘某 15 周岁,智

6、力超群,为某歌舞团演员,生活可以自理,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刘某是_。(分数:2.00)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0.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_。(分数:2.00)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1.祖父母、外祖父母是未成年人_顺序的监护人。(分数:2.00)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22.间歇性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实施的民事行为,应当认定为_。(分数:2.00)A.有效B.无效C.效力待定D.部分有效23.参与合伙组织的合伙人,不能以_作为出资形式。(分数

7、:2.00)A.劳务B.信用C.工业产权D.房产24.行为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实施的民事行为,应当认定为_。(分数:2.00)A.有效B.无效C.效力待定D.部分有效25.公民年满 16 周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可以视为_。(分数:2.00)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有部分行为能力人26.撤销死亡宣告以后,依照_取得财产的公民和组织应当返还原物。(分数:2.00)A.买卖B.继承C.添附D.善意取得27.甲、乙、丙成立合伙组织,三人约定,甲不参与合伙经营,但出资并分享利润,对外承担有限责任,则该类合伙属于_。(分数:2.00)A.有限合

8、伙B.隐名合伙C.商事合伙D.连带合伙28.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宣告制度适用于_。(分数:2.00)A.不满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年满 10 周岁B.未成年人已成年C.精神正常的人经司法鉴定诊断为痴呆症人D.利害关系人29.以下关于死亡宣告被撤销的法律后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被宣告死亡人与配偶的夫妻关系自行恢复B.被宣告死亡人有权要求分得其财产的人返还其财产,但原物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不予退还C.被宣告死亡人在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D.如果被宣告死亡人的子女被他人收养,则收养关系无效30.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是_。(分数:2.00)A.婚姻关系解除B

9、.失踪人民事主体资格消灭C.财产发生代管D.财产发生继承31.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_。(分数:2.00)A.有效B.无效C.部分有效D.在撤销死亡宣告后有效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8.00)32.下列现象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有_。(分数:4.00)A.甲被宣告死亡B.乙参加朋友的婚礼C.丙抛弃旧电脑D.丁参加当地人大代表的选举33.民事权利的私力救济方式包括_。(分数:4.00)A.自卫行为B.民间调解C.自助行为D.民事仲裁34.属于延期抗辩权的有_。(分数:3.00)A.不安抗辩权B.同时履行抗辩权C.先履行抗辩权D.先诉抗辩权35.属于

10、事实行为的有_。(分数:3.00)A.善意取得B.发现埋藏物C.侵权行为D.无因管理36.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_。(分数:3.00)A物B.行为C.智力成果D.人身利益37.属于民事实体权利的有_。(分数:3.00)A.申请回避权B.申请执行权C.抵押权D.名誉权38.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类别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A.任何民事法律关系中都必须有义务主体B.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都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财产关系C.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都是特定的D.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都是特定的39.依照我国民法的规定,_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分数:2.00)A.公民B.个人合伙C.个体工商户

11、D.国家40.根据法律的规定,公民有下列情况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_。(分数:2.00)A.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 2 年的B.下落不明满 2 年的C.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 1 年的D.战争期间下落不明,自战争结束之日起满 4 年的41.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某人为失踪人的利害关系人包括_。(分数:2.00)A.被申请人的兄弟姐妹B.被申请人的子女C.被申请人的配偶D.被申请人的债权人42.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_。(分数:2.00)A.可以被法院剥夺B.公民个人可以放弃C.随着公民的死亡而终止D.不因精神疾病而丧失43.关于公民民事权利能力

12、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民事权利能力可以转让或者抛弃B.民事权利能力仅指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的资格C.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能分离D.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由法律加以规定44.王某智力超群,是 15 岁的大学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王某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王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王某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署名权D.王某有权因发明获得专利权45.甲 13 岁,精神病人,在甲父母双亡的情况下,能够成为第一顺序法定监护人的有_。(分数:2.00)A.祖父母B.外祖父母C.成年姐姐D.叔叔46.关于个人合伙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个

13、人合伙的人格具有相对独立性B.个人合伙属于非法人组织C.个人合伙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体D.个人合伙须签订合伙协议专业基础课-民法学绪论、民事法律关系、自然人(二)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民法上的物的是_。(分数:2.00)A.金银制品B.空气 C.货币D.枪支解析:解析 民法上的物是指存在于人体之外,能为人所控制并且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有体物。民法上的物必须存在于人体之外;能为人所控制;能够满足人类需要;是有体物。只有 B 项表述不符合上述特征,故选 B 项。2.下列权利中,属于相对权的是_。(分数

14、:2.00)A.配偶权B.抵押权C.邻接权D.债权 解析:解析 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和继承权属于绝对权,债权是相对权。本题中,配偶权属于人身权,抵押权属于物权,邻接权属于知识产权,它们都是绝对权,只有债权是相对权,故选 D 项。3.下列各组财产中,构成主物与从物关系的是_。(分数:2.00)A.赵某的房屋和房门B.李某的手表和孙某的表带C.钱某的电视机和遥控器 D.周某的汽车和车轮解析:解析 两种以上的物互相配合、按照一定的经济目的组合在一起时,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物,配合主物的使用而起辅助作用的是从物。典型的主物和从物的关系包括鼠标和鼠标垫、门锁和钥匙、空调和遥控器、领带和领带夹等。可见,C

15、项表述的情形构成主物和从物的关系,故选 C 项。在主物和从物的关系中,主物和从物都必须是独立的物,从物不能是主物的组成部分。因此,房屋和房门、房屋和窗户、房门和门把手等,都不能认定为主物和从物的关系。可见,A、D 项表述不构成主物和从物的关系,故不选A、D 项。在主物和从物的关系中,主物和从物的所有权必须属于同一人。因此,B 项表述的情形不构成主物和从物的关系,故不选 B 项。4.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_。(分数:2.00)A.甲男与乙女之间的恋人关系B.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技术转让关系 C.甲公司与其分支机构之间的业务指导关系D.甲教育局与乙中学之间的管理关系解析:解析 B 项表述

16、是技术转让合同法律关系,合同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故选 B 项。A 项表述的恋人关系不属于民法调整范围,不是民事法律关系,故不选 A 项。C 项表述是广义的行政隶属或行政指导关系,不是民事法律关系,故不选 C 项。民事法律关系发生于平等主体之间,D 项表述的教育局和受其管理的中学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故不选 D 项。5.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_。(分数:2.00)A.王某报考公务员B.孙某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 C.崔某请李某吃饭D.林某代孪生妹妹举行结婚仪式解析:解析 民事法律事实即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备选项中,只有 B 项表述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

17、,因而是民事法律事实,具体而言,B 项表述的情形是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实行为,故选 B 项。A 项表述不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故不选 A 项。民事法律事实能够引起一定民事法律后果,C 项表述仅是单纯的社会生活事实,不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不是民事法律事实,故不选 C 项。民事法律事实须为民事法律规范支配的事实,生活中的仪式、道德等,不能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不是民事法律事实,故不选 D 项。6.下列民事权利中,属于支配权的是_。(分数:2.00)A.甲对无权代理的追认权B.乙对自身肖像的使用权 C.丙因受欺诈享有的撤销合同的权利D.丁被他人打伤享有的请求赔偿的权利解析:解析 根据权利的作用,

18、可以将民事权利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支配权是对物的直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B 项表述中,乙对自身肖像的使用是乙行使支配权的表现,故选 B 项。A 项表述的追认权、C 项表述的撤销权是形成权。D 项表述的是请求权,而非支配权。7.关于事实行为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2.00)A.事实行为是合法行为 B.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C.事实行为能够引起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D.事实行为不同于民事法律事实解析:解析 事实行为可因合法行为而发生(如无因管理),也可能因不合法行为而发生(如侵权行为)。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因此又称为“非表意行为”,以区别于民事行为和民事法

19、律行为。事实行为中虽然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产生、变更和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但客观上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法律后果。事实行为具有行为人的意志因素,民事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行为,其内涵广于事实行为。8.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_。(分数:2.00)A.打鼾B.友谊C.先占 D.开花解析:解析 民事法律事实具有法律规定性,以此区别于客观事实。打鼾、友谊、开花属于客观事实。9.关于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2.00)A.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之一B.权利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C.人身权的客体为人身利益D.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与一定的物质利益相联系解析:解析 民事法律关系

20、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要素构成;权利在特定情形下也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如权利质押);人身权的客体为人身利益;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体现了一定的物质利益,势必与一定的物质利益相联系。10.下列选项中,属于事件的是_。(分数:2.00)A.某人精神失常 B.拾得遗失物C.善意取得D.立遗嘱解析:解析 备选项中,只有某人精神失常是事件,因为精神失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选 A 项。拾得遗失物和善意取得是事实行为,立遗嘱是法律行为。11.属于行为的是_。(分数:2.00)A.梦游B.地震C.结婚 D.生子解析:解析 行为是有人的意志因素的,梦游、地震、生子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属于客观事实而不是行为。

21、12.不属于事实行为的是_。(分数:2.00)A.不当得利 B.债的标的的给付行为C.无因管理D.先占解析:解析 通说认为,不当得利属于事件,而不是事实行为。无因管理、侵权行为、先占、给付行为(如给付货款)、收取收益、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善意取得、创作作品等都属于典型的事实行为。13.关于事实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事实行为并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人的出生属于事实行为C.所有权的继受取得方式为事实行为D.事实行为指的是不能产生任何法律后果的行为解析:解析 事实行为属于非表意行为,与行为人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无关,如拾得遗失物,并不要求行为人具备相应的

22、民事行为能力,这不同于民事法律行为。B 项错在:人的出生属于事件,而不是事实行为。C 项错在:一般而言,所有权的继受取得属于民事法律行为,而所有权的原始取得属于事实行为(因原始取得诸方式中不需要当事人作出相应的意思表示)。D 项错在:事实行为也能产生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如先占导致所有权的产生,无因管理导致必要费用支付请求权的产生,等等。14.关于民法上的物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物存在于人体之外,故长在头上的头发不能成为物 B.日月星辰可以成为民法上的物C.尸体不能成为民法上的物D.各种能源不能成为民法上的物解析:解析 民法上的物须存在于人体之外,长在头上的头发自然不能成为物

23、,故 A 项表述正确。民法上的物不同于物理学意义上的物,民法上的物须能够为人所控制,日月星辰无法被人所控制,不能成为民法上的物,故 B 项表述错误。尸体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民法上的物,如遵照死者的遗愿依法对眼角膜、肾脏等器官的捐赠,此时即可成为民法上的物,故 C 项表述错误。各种能源,如光能、电能、热能等,由于能够为人所控制,能够成为民法上的物,故 D 项表述错误。注意:“阳光”不同于“光能”,阳光能够满足人类的无限需要,不能成为民法上的物,以阳光作为买卖法律关系的客体,毫无实际意义。15.关于特定物和种类物的区分,错误的是_。(分数:2.00)A.特定物为“独一无二”的物 B.种类物可经当

24、事人选择确定为特定物C.所有权法律关系的客体只能是特定物D.特定物灭失,权利人只能要求损害赔偿解析:解析 特定物并非仅是“独一无二”的物,如果权利人将种类物指定化,即便不是“独一无二”的物,也属于特定物,故 A 项表述错误,B 项表述正确。所有权法律关系、租赁关系的客体只能是特定物,故 C 项表述正确。特定物灭失,义务人无法交付,权利人只能要求损害赔偿,故 D 项表述正确。16.关于主物和从物区分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2.00)A.主物所有权转移,从物所有权也随之转移,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B.主物不符合合同约定导致合同被解除的,解除合同的效力及于从物C.主物和从物属于同一人时,主物被抵押的

25、,从物也应一并抵押,除非另有约定D.动产质权的效力及于质物的从物,无论从物是否转移占有 解析:解析 物权法第 115 条规定,主物转让的,从物随主物转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据此,A 项表述正确。合同法第 164 条规定,因标的物的主物不符合约定而解除合同的,解除合同的效力及于从物。因标的物的从物不符合约定被解除的,解除的效力不及于主物。据此,B 项表述正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担保法解释)第 63 条规定,抵押权设定前为抵押物的从物的,抵押权的效力及于抵押物的从物。但是,抵押物与其从物为两个以上的人分别所有时,抵押权的效力不及于抵押物的从物。据此,

26、C 项表述正确。担保法解释第 91 条规定,动产质权的效力及于质物的从物。但是,从物未随同质物移交质权人占有的,质权的效力不及于从物。据此,D 项表述错误。17.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不满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_。(分数:2.00)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有民事行为能力人解析:解析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不满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18.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自战争结束之日起满_,提出失踪人死亡宣告的申请。(分数:2.00)A.1 年B.2 年C.3 年D.4 年 解析:解析 提出死亡宣

27、告申请有下列三种情形:一是在一般情况下,离开其住所地或最后居住地下落不明满 4 年;二是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 2 年;三是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从战争结束之日起满 4 年。19.刘某 15 周岁,智力超群,为某歌舞团演员,生活可以自理,根据我国民法的规定,刘某是_。(分数:2.00)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解析:解析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题中刘某不符合上述

28、任何一项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条件,因此应当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0.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_。(分数:2.00)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解析:解析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和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1.祖父母、外祖父母是未成年人_顺序的监护人。(分数:2.00)A.第一 B.第二C.第三D.第四解析:解析 父母属于未成年人当然的法定监护人,因此父母不能列入监护人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未成年人父母双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前提下,成为第一顺序的监护人。22.间

29、歇性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实施的民事行为,应当认定为_。(分数:2.00)A.有效B.无效 C.效力待定D.部分有效解析: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简称民通意见)第 67 条的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为,确能证明是在发病期间实施的,应当认定无效。23.参与合伙组织的合伙人,不能以_作为出资形式。(分数:2.00)A.劳务B.信用 C.工业产权D.房产解析:解析 公民参与合伙组织,可以资金、技术、劳务、工业产权、专有技术、实物和土地使用权出资,但绝对不能以信用和人格出资。24.行为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实施的民事行为,应当认定为_。(分数:2.

30、00)A.有效B.无效 C.效力待定D.部分有效解析:解析 根据民通意见第 67 条的规定,行为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所实施的民事行为,应当认定为无效。25.公民年满 16 周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可以视为_。(分数:2.00)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有部分行为能力人解析:解析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有两种情形:一是 18 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是 16 周岁以上不满 18 周岁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

31、为能力人。26.撤销死亡宣告以后,依照_取得财产的公民和组织应当返还原物。(分数:2.00)A.买卖B.继承 C.添附D.善意取得解析:解析 善意取得排除返还原物请求权的适用;买卖或者存在善意取得的情形,或者依据有效交换而取得所有权,自然不能返还原物。添附可能因加工行为导致所有权转移。27.甲、乙、丙成立合伙组织,三人约定,甲不参与合伙经营,但出资并分享利润,对外承担有限责任,则该类合伙属于_。(分数:2.00)A.有限合伙 B.隐名合伙C.商事合伙D.连带合伙解析:解析 有限合伙指的是至少由一名普通合伙人和至少一名有限合伙人组成的合伙,其中的有限合伙人只向合伙出资并分享利润,但不参与有限合伙

32、的经营,仅以出资为限对合伙承担清偿责任,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隐名合伙中的隐名合伙人并不显名,因此,排除 B 项。商事合伙的合伙人为商人,而不单纯是合伙人个人,因此,排除 C 项。没有连带合伙这种合伙类别,因此,排除 D 项。28.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宣告制度适用于_。(分数:2.00)A.不满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年满 10 周岁B.未成年人已成年C.精神正常的人经司法鉴定诊断为痴呆症人 D.利害关系人解析:解析 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宣告制度仅限于精神病人,而不适用于未成年人,故排除 A 项和B 项。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法律宣告制度不仅限于利害关系人,本人也可以提出申请,故排除 D 项。2

33、9.以下关于死亡宣告被撤销的法律后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被宣告死亡人与配偶的夫妻关系自行恢复B.被宣告死亡人有权要求分得其财产的人返还其财产,但原物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不予退还 C.被宣告死亡人在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D.如果被宣告死亡人的子女被他人收养,则收养关系无效解析:解析 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销时,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其配偶再婚以及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可见,A 项表述错误。被宣告死亡和自然死亡的时间不一致的,被

34、宣告死亡所引起的法律后果应当有效,其自然死亡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与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相抵触的,则以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为准。可见,C 项表述错误。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被宣告死亡的人在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仅以未经本人同意而主张收养关系无效的,一般不应准许,但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同意的除外。可见,D 项表述错误。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请求返还财产,其原物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不予返还。但依继承法取得原物的公民或者组织,应当返还原物或者给予适当补偿。占有人返还原物时,为管理财产所支付的费用,可以请求补偿。可见,B 项表述正确。30.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是_。(分数

35、:2.00)A.婚姻关系解除B.失踪人民事主体资格消灭C.财产发生代管 D.财产发生继承解析:解析 公民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仅为一项:为失踪人指定财产代管人。31.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_。(分数:2.00)A.有效 B.无效C.部分有效D.在撤销死亡宣告后有效解析:解析 根据民法通则第 24 条第 2 款的规定,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8.00)32.下列现象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有_。(分数:4.00)A.甲被宣告死亡 B.乙参加朋友的婚礼C.丙抛弃旧电脑 D.丁参加当地人大代表的选举解析

36、:解析 民事法律事实是指依法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甲被宣告死亡,能够引起婚姻关系终止、继承开始,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也一并终止,即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因此属于民事法律事实,故选 A 项。乙参加朋友的婚礼,属于一般性的生活事务,法律不调整,基于这类关系发生的事实不是民事法律事实。此外,法律不调整的友谊关系、爱情关系、非常远的血亲关系或姻亲关系等都不是民事法律关系。故不选 B 项。丙抛弃旧电脑属于抛弃所有权的单方法律行为,能引起所有权消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故选 C 项。丁参加当地人大代表的选举,属于宪法关系中选举关系的范畴,不是民事法律关系,因此参加选举不能

37、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动,不是民事法律事实,故不选 D 项。33.民事权利的私力救济方式包括_。(分数:4.00)A.自卫行为 B.民间调解C.自助行为 D.民事仲裁解析:解析 民事权利的公力救济方式包括提起诉讼、申请仲裁、向有关机关提出保护权利的请求等。私力救济方式包括依法行使请求权、自卫行为、自助行为等。可见,选 A、C 项。34.属于延期抗辩权的有_。(分数:3.00)A.不安抗辩权 B.同时履行抗辩权 C.先履行抗辩权 D.先诉抗辩权 解析:解析 抗辩权是指对抗请求权或者否认对方权利主张的权利,其重要功能在于通过行使这种权利而使对方的请求权消灭,或者使其效力延期发生。消灭对方请求权的抗辩

38、权称为消灭的抗辩权,此种抗辩权因可以使请求权的行使永远被排除,故又称为永久性抗辩权。使对方请求权效力延期发生的抗辩权称为延期抗辩权,又称为一时抗辩权。行使不安抗辩权的目的不在于消灭自己所负的债务,而在于在后履行方财产状况显著恶化等情形发生后,使自己的履行得以延期,因此,不安抗辩权属于延期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一般保证人享有的先诉抗辩权也属于延期抗辩权。时效经过抗辩权属于永久性抗辩权,即以时效经过为抗辩,使得对方请求权永远消灭。大多数抗辩权为永久性抗辩权,但先诉抗辩权和双务合同履行中的三大抗辩权属于延期抗辩权。35.属于事实行为的有_。(分数:3.00)A.善意取得 B.发现埋藏物 C.侵权行为

39、 D.无因管理 解析:解析 善意取得、先占、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添附、无因管理、侵权行为等都不以人的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因此属于事实行为。36.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_。(分数:3.00)A物 B.行为 C.智力成果 D.人身利益 解析:解析 民事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和特定情形下的权利。37.属于民事实体权利的有_。(分数:3.00)A.申请回避权B.申请执行权C.抵押权 D.名誉权 解析:解析 起诉权、上诉权、仲裁请求权、辩论权、和解权、管辖异议权、撤诉权、申诉权、申请回避权、申请执行权等都属于民事诉讼权利。而抵押权、不安抗辩权、撤销权、专利权、隐私权、优先受偿权

40、、扶养权、名誉权等属于民事实体权利。38.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类别的表述,正确的有_。(分数:2.00)A.任何民事法律关系中都必须有义务主体 B.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都属于民事法律关系中的财产关系 C.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主体都是特定的 D.民事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都是特定的解析:解析 任何民事法律关系都必须有义务主体,也必须有权利主体;财产关系包括物权关系、债权关系、知识产权关系等;任何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都是特定的,而义务主体、可能是特定的(如债权关系),也可能是不特定的(如物权关系)。39.依照我国民法的规定,_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分数:2.00)A.公民 B.个人合伙 C.个体工

41、商户 D.国家 解析:解析 公民(含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私营独资企业等)、法人、一定条件下的非法人组织、国家甚至国际组织,都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40.根据法律的规定,公民有下列情况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_。(分数:2.00)A.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 2 年的 B.下落不明满 2 年的C.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 1 年的D.战争期间下落不明,自战争结束之日起满 4 年的 解析:解析 提出死亡宣告申请有下列三种情形:一是在一般情况下,离开其住所地或最后居住地下落不明满 4 年;二是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

42、满 2 年;三是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从战争结束之日起满 4 年。41.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某人为失踪人的利害关系人包括_。(分数:2.00)A.被申请人的兄弟姐妹 B.被申请人的子女 C.被申请人的配偶 D.被申请人的债权人 解析:解析 申请宣告失踪的利害关系人包括被申请宣告失踪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被申请宣告失踪人的债权人、合伙人等其他与被申请宣告失踪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42.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_。(分数:2.00)A.可以被法院剥夺B.公民个人可以放弃C.随着公民的死亡而终止 D.不因精神疾病而丧失 解析:解析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

43、生,终于死亡。公民民事权利能力不能被无故剥夺,不能任意抛弃,也不因精神疾病而丧失。43.关于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民事权利能力可以转让或者抛弃B.民事权利能力仅指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的资格C.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能分离 D.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由法律加以规定 解析:解析 民事权利能力不能转让、抛弃;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包括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具有与人身不可分离性,民事权利的内容都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44.王某智力超群,是 15 岁的大学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王某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王某为限制民事

44、行为能力人 C.王某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署名权 D.王某有权因发明获得专利权 解析:解析 王某未满 18 周岁,应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创作作品属于事实行为,事实行为往往与民事行为能力的有无没有关联。获得专利权属于王某受益的行为,他人不能以王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主张其无权获得发明的专利权。45.甲 13 岁,精神病人,在甲父母双亡的情况下,能够成为第一顺序法定监护人的有_。(分数:2.00)A.祖父母 B.外祖父母 C.成年姐姐D.叔叔解析:解析 未成年精神病人的监护适用未成年人监护的规定。46.关于个人合伙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个人合伙的人格具有相对独立性 B.个人合伙属于非法人组织 C.个人合伙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体 D.个人合伙须签订合伙协议 解析:解析 人格的独立性是个人合伙从事民事活动的基础;个人合伙属于非法人组织体;个人合伙成立的目的在于营利;个人合伙须签订合伙协议,以明确合伙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ISO IEC 8825-4-201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SN 1 encoding rules XML Encoding Rules (XER)《信息技术 ASN 1编码规则 XML编码规则(XER)》.pdf ISO IEC 8825-4-201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SN 1 encoding rules XML Encoding Rules (XER)《信息技术 ASN 1编码规则 XML编码规则(XER)》.pdf
  • ISO IEC 8825-5-201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SN 1 encoding rules Mapping W3C XML schema definitions into ASN 1《信息技术 ASN 1编码规则 将W3C XML模式定义映射到ASN 1》.pdf ISO IEC 8825-5-201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SN 1 encoding rules Mapping W3C XML schema definitions into ASN 1《信息技术 ASN 1编码规则 将W3C XML模式定义映射到ASN 1》.pdf
  • ISO IEC 8825-6-201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SN 1 encoding rules Regist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ER encoding instructions《信息技术 ASN 1编码规则 PER编码说明书的注册和应用》.pdf ISO IEC 8825-6-201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SN 1 encoding rules Regist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ER encoding instructions《信息技术 ASN 1编码规则 PER编码说明书的注册和应用》.pdf
  • ISO IEC 8825-7-201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SN 1 encoding rules - Part 7 Specification of Octet Encoding Rules (OER)《信息技术 ASN 1编码规则 第7部分 八位字节编码规则 (OER) 规范》.pdf ISO IEC 8825-7-201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SN 1 encoding rules - Part 7 Specification of Octet Encoding Rules (OER)《信息技术 ASN 1编码规则 第7部分 八位字节编码规则 (OER) 规范》.pdf
  • ISO IEC 8859-7-200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8-bit single-byte coded graphic character sets - Part 7 Latin Greek alphabet《信息技术 8位单字节编码图形字符集 第7部分 拉丁 希腊字母》.pdf ISO IEC 8859-7-2003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8-bit single-byte coded graphic character sets - Part 7 Latin Greek alphabet《信息技术 8位单字节编码图形字符集 第7部分 拉丁 希腊字母》.pdf
  • ISO IEC 8877-199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interface connector and contact assignments for ISDN basic .pdf ISO IEC 8877-199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interface connector and contact assignments for ISDN basic .pdf
  • ISO IEC 8878-199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use of X 25 to provide the OSI connection-mode network serv.pdf ISO IEC 8878-199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use of X 25 to provide the OSI connection-mode network serv.pdf
  • ISO IEC 8881-1989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data communications use of the X 25 packet level protocol in local area networks《信息处理系统 数据通信 局域网中使用X 25包级协议》.pdf ISO IEC 8881-1989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data communications use of the X 25 packet level protocol in local area networks《信息处理系统 数据通信 局域网中使用X 25包级协议》.pdf
  • ISO IEC 8882-1-199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 X 25 DTE conformance testing - Part 1 General princip.pdf ISO IEC 8882-1-1996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 X 25 DTE conformance testing - Part 1 General princip.pdf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