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综合课法理学-9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cleanass300 文档编号:1405572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综合课法理学-9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课法理学-9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课法理学-9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课法理学-9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类试卷】综合课法理学-9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综合课法理学-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关于责任自负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B.不能让没有实施侵害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C.反对株连或者变相株连D.不否定责任转承2.下列情况,属于免责情形的是(分数:2.00)A.13 岁的流浪儿童小亮盗窃中医院仓库贵重药材数额较大B.新司机小李为了避开突然冲出向道路的小孩撞坏了饭店橱窗和货物C.某网络传媒公司大范围散播演员邓超出轨的假新闻,邓超没有起诉该公司D.特警小张探亲时见义勇为勇斗歹徒,打伤四名歹徒,其中重伤一人3.关

2、于劳动教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劳动教养是一种行政处罚方式B.劳动教养是行政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C.劳动教养由法院判决作出,由监狱执行D.劳动教养主要针对违法的行政相对人作出4.关于法律制裁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法律制裁只能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作出和执行B.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之一C.法律责任都有对应的法律制裁方式D.法律制裁有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违宪制裁四类5.下列关于法与国家一般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分数:2.00)A.国家政体受法的渊源的影响B.法律是国家存在的政治基础C.国家意志只能通过法律形式来表现D.法的实现以国家政权的运

3、行为必要条件6.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正确的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体系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为基础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引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7.下列关于民主、法治、人治、德治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西方“民主”一词源于古罗马B.法治与德治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治国方略C.依照人治的理论,治理国家不需要法律D.依照传统的德治理论,国家主要通过道德教化进行治理8.关于法制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法制只关注法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要求

4、严格的依法办事B.法制一般只包括了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和制度C.法制也要建立在民主宪政的基础上D.专制时代只可能有法制,而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9.在古希腊,人治强调的是(分数:2.00)A.君主专制或代表少数人意志的贵族政治B.圣贤的智慧及其解决问题的个别指引作用C.通过对社会成员的道德教化来治国D.为政在人基础上的严刑峻法10.关于法治和德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我国古代的德治和法治是由对立走向统一的,最终体现为礼法结合的统治模式B.古代法治思想主要是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推行的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治国思想C.现代的意义上的法治与德治作为两种社会控制手段,在目标一致基础上实现了

5、优势互补D.一个社会选择法治还是德治,主要是它的社会治理模式所属类型决定的11.民主与法治之间的矛盾是(分数:2.00)A.是否存在一个最高权威B.是否采取代议制C.是否具有稳定性D.是否适合社会主义国家12.下列各选项中,有关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我国现阶段的民主和法治建设还不完善,但却是处于发展进步过程中的B.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时候要注意与我国国情紧密结合考虑C.要防止西方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乘虚而入D.要强调民主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让民主的激情推动我国法治的快速发展13.关于法治的基本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法律至上

6、原则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根本标志,也是法治的首要条件B.权力制约原则特别强调对行政权力的制约,要求严格依法行政C.权利保障原则内容中的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法治的终极性的目的价值D.正当程序原则最早源于古代罗马法,理论根据是自然公正原则14.法治国家的各项标志中,作为法治国家组织保证的是(分数:2.00)A.完备而良善的法律体系B.健全而高效的法律运行体制C.高素质的法律职业队伍D.较高的全民法律意识15.市场经济对法治的推动作用不包括(分数:2.00)A.市场经济有助于培育和激发人们追求自由、平等、财产等权利的法律积极性B.市场经济对法律规范的需要促进了法律规范体系的健全和完善C.市场经济培育了社会

7、的自治能力,有助于创造一支从外部制约政府权力的经济力量D.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有助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法律职业队伍1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四项主要内容中,加强法治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属于_的具体内容(分数:2.00)A.完备良善的法律规范体系B.公正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C.科学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D.充分有力的法治保障17.下列关于正当程序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正当程序原则是法治在程序方面的基本原则B.正当程序原则包含不能作自己的法官和听取当事人意见两项具体提内容C.正当程序原则的理论根据是自然公正原则D.正当程序原则是针对国家公权力而言的,私权利的享有

8、无所谓正当程序问题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54.00)18.关于法律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3.00)A.承担法律责任就意味着接受法律的制裁B.每个法条都有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C.每个法律责任应该有相对应的法律规定D.法律责任跟法律义务并无本质区别19.关于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3.00)A.法律责任就是法律制裁B.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互为因果C.法律责任是前提,法律制裁是结果D.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20.关于法律责任的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有(分数:3.00)A.法律责任的主体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单位B.损害结果应当是可以确定大小的现实损害C

9、.因果关系是指施害人和受害人之间应该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D.违法行为的构成中,一般要求行为人有主观过失21.下列行为中,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是(分数:3.00)A.高中生小王高考中偷看邻桌答案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B.五保老人张大爷 1998 年去世,整理遗物时发现新中国成立前欠地主刘某三升高粱米的欠条C.13 岁的小华因长期遭受继父打骂,在继父茶里下毒将继父毒死D.仓库管理员因与老板有过节,放火意图焚烧仓库,但见火势渐大,又打开自动灭火装置扑灭了大火,造成一定损失22.下列情形中,不属于法律制裁的是(分数:3.00)A.私企职员赵某因为盗窃单位电脑被单位开除B.党员钱某因生活作风问题严重被开除党籍C

10、.孙某因违约被仲裁机构裁决赔偿对方损失三万元D.李某搬家时重物从车上坠落砸伤行人吴某,李某主动支付了一百元医药费23.下列关于刑事制裁的说法,能够成立的是(分数:3.00)A.刑事制裁的目的是打击和预防犯罪,也涉及补救被害人损失B.刑事制裁一般由检察机关以国家名义提出,也有受害人自诉的C.刑事制裁中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等财产刑都是为了尽可能补救被害人损失D.刑罚是最严厉的法律制裁24.吴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没收财产,这是一种(分数:3.00)A.财产责任B.个人责任C.刑事责任D.过错责任25.下列选项中,属于刑事制裁的是(分数:3.00)A.拘留B.拘役C.罚款D.罚金26.下列关于法治的表述,正

11、确的有(分数:3.00)A.法治的核心在于保障人权B.依法治国的重心是依法治权C.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治国的方略,而后者是一种依法办事的原则D.法治与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主要支柱,但法治与民主并不是天然统一的27.下列关于法律与国家的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分数:3.00)A.法律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B.法律决定国家的性质C.法律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D.法律确认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28.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有(分数:3.00)A.法制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B.法制与法治的区别之一在于是否要求“良法之治”C.法治社会也可能出现严格遵守法律制度却牺牲个案正义的情况D

12、.法治要求法律全方位介入社会生活,但并非完全取代其他社会规范29.下列选项中,属于法治基本原则的有(分数:3.00)A.法律至上B.权利保障C.权力制约D.正当程序30.下列关于法治的说法,正确的是(分数:3.00)A.法治基本的意义是依法治国,就是在治国的总方略上要依法来进行B.法治只能是良法之治,恶法即便得到很好的遵守也不能称之为法治C.法治包含了特定的价值追求,各国实施法治的价值追求是完全一致的D.法治在不同时代可能有不同的社会内涵和意义,但最终表现为一种良好的法律秩序31.现代民主制是最易与法治原则相融合的制度,体现在(分数:3.00)A.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B.法治将

13、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为民主提供法律保障C.法治为民主创造一个可操作的、稳定的运行和发展空间,将民主引向理性的轨道D.民主是现代社会中法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2.关于法治的权力制约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分数:3.00)A.权力制约主要是针对国家权力而言的B.权力如何分配和制约是法治国家权力结构的基本问题C.法治所强调的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D.权力制约最为强调的是对立法权的制约,因为立法涉及根本问题33.下列各选项中,关于法治和法制区别的说法,正确的有(分数:3.00)A.法治是动态意义上的,法制是静态意义上的B.法治强调实质和形式两方面都合法,法制侧重于形式即法律制度和及其实施

14、C.法治与人治是对立的,而法制与人治是可以融合的D.法治的政治基础是民主宪政,法制的政治基础则是专制独裁34.权利保障原则的内容包括(分数:3.00)A.尊重和保障人权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不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D.权利与义务相一致35.关于法律与国家的一般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3.00)A.法律确认国家的建立,没有法律就没有国家B.法律制约和监督国家权力的运行C.法律组织和完善国家的权力机构体系D.法律促进国家职能的实现三、简答题(总题数:1,分数:6.00)36.简述我国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 (分数:6.00)_四、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6.00)

15、37.甲于 1992 年 2 月 1 日向乙借了人民币 1 万元,期限 6 个月。期限届满后,甲一直未还钱给乙。1995年 1 月 5 日将欠款本金及利息一并偿还给乙。同年 1 月 10 日甲以不知时效已过为由要求乙返还财产,乙拒绝。于是甲诉至法院。 提问:甲的主张是否能得到法院的支持?请用法律责任相关理论解释原因。 (分数:6.00)_综合课法理学-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关于责任自负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B.不能让没有实施侵害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 C.

16、反对株连或者变相株连D.不否定责任转承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一节中的责任自负原则。责任自负原则要点有三:其一,违法行为人应当为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其二,不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其三,不否定责任转承。由此,A、C、D 选项好理解,B 选项错在将“没有实施违法行为的人”改成了“没有实施侵害行为的人”,这里如果将实施侵害行为狭义地理解成为直接作用于受害人的行为的话,则是不妥的,典型的如教唆犯,就不直接对受害人实施侵害行为;D 选项的责任转承也是由不实施侵害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还有就是所谓法律规定产生法律责任的情况,没有实施侵害行为的人也可能承担法律责任。总之 B 选项错

17、误。2.下列情况,属于免责情形的是(分数:2.00)A.13 岁的流浪儿童小亮盗窃中医院仓库贵重药材数额较大B.新司机小李为了避开突然冲出向道路的小孩撞坏了饭店橱窗和货物C.某网络传媒公司大范围散播演员邓超出轨的假新闻,邓超没有起诉该公司 D.特警小张探亲时见义勇为勇斗歹徒,打伤四名歹徒,其中重伤一人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一节中的免责与“无责任”的区别。免责,也称法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免责不同于“不负责任”或“无责任”,因为免责以法律责任的存在为前提,而后两者并不存在责任。不应把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精神失常、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

18、不负法律责任的条件当做免除责任的条件。A 选项未成年人的盗窃行为属于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而不负责任;B 选项小李因为紧急避险而不负责任;D 选项勇斗歹徒打伤对方属于正当防卫免责。C 选项传媒公司的行为构成对邓超名誉的侵犯甚至诽谤罪,但是由于受害人邓超没有起诉,故而属于不诉免责,即因为受害人的不起诉而免责,注意这种情况下责任是存在的,但因为不诉而免除了。3.关于劳动教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劳动教养是一种行政处罚方式B.劳动教养是行政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 C.劳动教养由法院判决作出,由监狱执行D.劳动教养主要针对违法的行政相对人作出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是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二节中的行

19、政制裁。劳动教养与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并列,是行政制裁的一种方式,因此属于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因此 A 选项错误,B 选项正确;劳动教养由公安机关作出,一般由专门的劳教场所执行,C 选项错误;劳动教养也不一定只针对行政相对人,而是对违反行政法规、危害社会秩序和他人人身安全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者都可以适用,D 选项错误。劳动教养制度在 2013 年已经被废止了,但是作为我国曾经长期存在的一种行政制裁制度,可以了解一下。4.关于法律制裁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法律制裁只能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法作出和执行B.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之一C.法律责任都有对应的法律制裁方式 D.法

20、律制裁有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违宪制裁四类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二节中的法律制裁概念。因为法律制裁涉及对人身或者财产的限制或者减损,所以必须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法来实施;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承担方式之一,是因为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可以分为补偿性方式和制裁性方式,后者就是法律制裁,一般而言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等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严格地说是补偿性方式,而不是制裁方式。进而法律责任也不一定都有对应的法律制裁方式,C 选项错误;法律制裁的四种分类就是与法律责任的四类相对应的,D 选项正确。5.下列关于法与国家一般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分数:2.00)A.国家政体受法的渊源的影响B.

21、法律是国家存在的政治基础C.国家意志只能通过法律形式来表现D.法的实现以国家政权的运行为必要条件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三节中的法与国家的一般关系。法律与国家的一般关系为国家是法律存在的基础,法律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由此,国家政体决定了法律的形式即法的渊源,例如,民主国家和专制国家里法律产生主要方式分别为民主方式和专制方式,A 选项错误;国家产生以后才在其基础上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反映其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B 选项错误;国家意志可以通过法律、政策、国家活动等多种方式来表现,C 选项错误;法的实现必须依靠国家的立法机关、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等一系列国家政权机关的运作,D 选项正确。

22、6.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正确的是(分数:2.00)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体系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为基础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引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解析:解析 本题考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四节中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严格地说,理念与制度是相对的概念,前者为指导理论,后者为制度实践,因此,社会主义发展理念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制度实践体系的指导理论,并非隶属于后者,A 选项错误;这种指导当然也包括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引,C 选项正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基础主要是马克思

23、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而不是其政治经济学,B 选项错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国国情,其中也包括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因此必然存在一定的继承关系,D 选项错误。7.下列关于民主、法治、人治、德治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西方“民主”一词源于古罗马B.法治与德治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治国方略C.依照人治的理论,治理国家不需要法律D.依照传统的德治理论,国家主要通过道德教化进行治理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一节、第二节中的民主、德治、法治等基本概念。“民主”一词在民主思想兴盛的古希腊就已经产生了,因此古希腊才是它的源头,A 选项错误;法治与德治虽然存在一

24、定的不同、乃至对立之处,但是根本上都是为了治理国家,故可以协调来实现更好地治理国家,B 选项错误;人治理沦并非主张不需要法律,而是强调人的因素高于法的因素或者从我国几千年封建人治时代来看,其间法律不但需要,而且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C 选项错误;D 选项的说法正是德治的基本内涵,正确。8.关于法制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分数:2.00)A.法制只关注法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要求严格的依法办事B.法制一般只包括了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和制度C.法制也要建立在民主宪政的基础上D.专制时代只可能有法制,而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一节中的法制概念。相对于法治而言,法制更关注法的

25、规范性和有效性,但不是“只关注”,普遍性、公开性、乃至一定意义上的公正性,法制都可能关注,A选项错误。法制包括两种意义:一种是静态意义上的法制,即法律和制度;另一种是动态意义上的法制,即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活动和过程。故而不只是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和制度,B 选项错误。法制不一定建立在民主宪政的基础上,专制社会照样可以建立起法制,甚至为了维护统治,专制社会的法制更加森严,C 选项错误。“专制”与“法治”是有着内在的矛盾的,要么专制,要么法治,不能并存。因此专制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它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法治。注意从法制与法治的对比中去理解法治的意义。9.在古希腊,人治强调的是(分数:2.00

26、)A.君主专制或代表少数人意志的贵族政治B.圣贤的智慧及其解决问题的个别指引作用 C.通过对社会成员的道德教化来治国D.为政在人基础上的严刑峻法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一节中的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一般而言,相对于法治而言,人治是一种落后的不可取的治国方略,但是必须辩证地看待问题:人治也有它的积极一面,即法律作用的局限性,如抽象性和社会现实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之类的,在人治这里刚好可以得到解决,这也是古希腊柏拉图等人主张贤人治国,以圣贤的智慧及其解决问题的个别指引作用的原因。故而 B 选项为正确选项。10.关于法治和德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我国古代的德治和法治是

27、由对立走向统一的,最终体现为礼法结合的统治模式B.古代法治思想主要是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推行的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主流治国思想 C.现代的意义上的法治与德治作为两种社会控制手段,在目标一致基础上实现了优势互补D.一个社会选择法治还是德治,主要是它的社会治理模式所属类型决定的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一节中的法治与德治。B 选项错在我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强调的是德治,而不是法治。A、C、D 三选项是这一知识点中比较需要注意的细节:德治和法治最开始是儒家和法家的对立,长期发展之后才实现了礼法结合这一具有我国特点的统治模式;礼法结合的模式实际上也说明了法治和德治可以在具体运作中实现优

28、势互补,共同发挥更好的作用;而具体社会更强调法治还是德治,主要取决于具体的治理模式类型。总之,关于法治与德治,我们强调的是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和优势互补,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挥作用。11.民主与法治之间的矛盾是(分数:2.00)A.是否存在一个最高权威 B.是否采取代议制C.是否具有稳定性D.是否适合社会主义国家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二节中的法治与民主的一般关系。一般而言,近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总是与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紧密结合的,强调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从最严格意义上看,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理论上的逻辑矛盾,即法治强调除了法律之外不存在别的最高权

29、威,也就是严格地依法办事。但是民主实际上强调了另一个最高权威:公意或者多数。这就是两者之间的矛盾。但现实中这一矛盾影响并不明显,因为通过民主可以对法治进行调整,但是这种调整又在很大程度上被基本的法治要求即程序规则所限制,因而实现了民主制与法治原则的结合。12.下列各选项中,有关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我国现阶段的民主和法治建设还不完善,但却是处于发展进步过程中的B.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时候要注意与我国国情紧密结合考虑C.要防止西方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乘虚而入D.要强调民主的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让民主的激情推动我国法治的快速发展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

30、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二节中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关系。对于现代化中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而言,一个最基本的定位是我国的民主和法治建设还不完善,处于发展过程当中;所以才需要在建设过程当中去注意一些问题,一方面是要与我国国情紧密结合,强调从国情出发,另一面则是要防止简单的全盘西化和某些西方极端思想的乘虚而入;同时在变革发展过程中,为了确保民主法治建设的稳步进行,更应该强调的是法治的保驾护航作用,而不是任由民主的激情随意发展,由此可见 D 选项错误。上述也就是我国进行民主与法治建设的一些基本考量中的逻辑关系。13.关于法治的基本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法律至上原则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根

31、本标志,也是法治的首要条件B.权力制约原则特别强调对行政权力的制约,要求严格依法行政C.权利保障原则内容中的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法治的终极性的目的价值D.正当程序原则最早源于古代罗马法,理论根据是自然公正原则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三节中法治的各项基本原则。法治与人治区别的根本标志就是以人还是以法为最高权威,法律至上就是法律是最高权威的另一种说法;权力制约原则中特别强调的是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原因在于行政权力掌握大量日常公共生活的组织指挥权能,直接对日常生活进行干预,且具有广泛性、主动性和单方面性等特点;法律作为一个事物出现和存在的意义都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即人权,换言之,人权当然

32、也就是法治的终极性目的价值;正当程序原则最早源于英国,而不是古代罗马,古代罗马乃至古希腊都已经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强调程序的意义,但是在法律上正式确立却是1215 年英国国王约翰签署的自由大宪章,其中对正当程序原则作了初步规定,其理论根据是自然公正原则没错。14.法治国家的各项标志中,作为法治国家组织保证的是(分数:2.00)A.完备而良善的法律体系B.健全而高效的法律运行体制C.高素质的法律职业队伍 D.较高的全民法律意识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三节中的法治国家的标志。就“组织保证”而言,一般都是关于人的组织,故而只有 C 选项。本题强调的是通过对对各个标志在法治建设中的具体作用

33、或者意义来理解法治以及如何建设法治:完备而良善的法律体系是基本的规范基础,健全高效的运行体制是权限和程序两方面来保障实施,高素质的法律职业队伍是执业者或者说组织层面的保障,全民法律意识是基础和土壤,良好的法律秩序是目标和结果。15.市场经济对法治的推动作用不包括(分数:2.00)A.市场经济有助于培育和激发人们追求自由、平等、财产等权利的法律积极性B.市场经济对法律规范的需要促进了法律规范体系的健全和完善C.市场经济培育了社会的自治能力,有助于创造一支从外部制约政府权力的经济力量D.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有助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法律职业队伍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四节中的建设社会

34、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市场经济对法治建设的推动作用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对人们法律意识的培养、在需求中完善法律规范体系、从经济层面促使社会的多元化形成法治所需要的制约力量,简单说就是观念意识、规范体系、制约力量三方面,即 A、B、C 三选项。市场经济虽然是法制经济,但是并不能直接对法律职业队伍的打造起作用,D 选项错误。1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四项主要内容中,加强法治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属于_的具体内容(分数:2.00)A.完备良善的法律规范体系B.公正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C.科学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D.充分有力的法治保障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四节中的中国

35、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内容。上述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从规范体系、制度安排、监督体制、组织队伍建设来进行展开的,能够这样抽象地理解相关知识点才能明确清晰地掌握其本质,才可以摆脱死记硬背的低效学习方法。17.下列关于正当程序原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正当程序原则是法治在程序方面的基本原则B.正当程序原则包含不能作自己的法官和听取当事人意见两项具体提内容C.正当程序原则的理论根据是自然公正原则D.正当程序原则是针对国家公权力而言的,私权利的享有无所谓正当程序问题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三节中法治的正当程序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在考试分析中主要提及了这么几个方面

36、内容:两项具体内容、理论依据、历史发展、针对公权力,以及在我国被采用的必然。学习时候要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去全面理解。选项 D 错在否认了私权利享有时的正当程序问题,事实上,尽管很多私权利的享有不需要严格的程序,但是并没有否认私权利也存在需要按照正当程序原则来进行的情形。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54.00)18.关于法律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3.00)A.承担法律责任就意味着接受法律的制裁B.每个法条都有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C.每个法律责任应该有相对应的法律规定 D.法律责任跟法律义务并无本质区别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一节中的法律责任的概念。承担法律责任不一定

37、是接受法律制裁,比如因为法律规定而产生的责任,实质上是一种义务的履行,而不是制裁,当然大多数法律责任都意味着制裁;法条不一定是法律规范,可能是法律原则和序言中的非规则性规定,即便法条是律规范也不一定都规定了法律责任,B 选项错误;法律责任与其他社会责任的区别在于它的最终依据是法律,因此每个法律责任一定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作为其依据,C 选项正确;除了由法律规定的责任外,法律责任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由于违法引起的应当承受的某种不利的后果,因而两者都是由于法律规定而产生的特殊的义务,并无本质区别,D 选项正确。19.关于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分数:3.00)A.法律责任就是法律制裁

38、B.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互为因果C.法律责任是前提,法律制裁是结果 D.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一种承担方式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中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之间的关系。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肯定不是等同的,法律制裁是由特定国家机关对责任人实施的相应的惩罚性措施,是一种特定的责任承担方式;同时,这也说明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结果。综上,A、B 选项错误,C、D 选项正确。20.关于法律责任的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有(分数:3.00)A.法律责任的主体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单位B.损害结果应当是可以确定大小的现实损害 C.因果关系是指施害人和受害人之间应该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39、D.违法行为的构成中,一般要求行为人有主观过失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一节中的法律责任的构成。单位和个人都可以成为法律责任的主体,A 选项正确,但是各自又都有具体的要求,需要注意;损害结果应该具有确定性,是指损害必须是确定的现实存在的事实,而不一定是实际损害结果,比如刑法中的危险犯,只需要有危险存在即可,而不一定有损害结果,B 选项错误;因果关系是说违法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而不是施害人和受害人之间,C 选项错误;违法行为要求行为有主观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不能因为日常生活中“过错”和“过失”意思相近就随意使用,D 选项错误。21.下列行为中,需要承担

40、法律责任是(分数:3.00)A.高中生小王高考中偷看邻桌答案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B.五保老人张大爷 1998 年去世,整理遗物时发现新中国成立前欠地主刘某三升高粱米的欠条C.13 岁的小华因长期遭受继父打骂,在继父茶里下毒将继父毒死 D.仓库管理员因与老板有过节,放火意图焚烧仓库,但见火势渐大,又打开自动灭火装置扑灭了大火,造成一定损失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一节中的法律责任概念以及免责概念。考试轻微舞弊行为不是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可能受到相关纪律处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高考中的某些严重透题泄密的行为可能构成刑事违法,并不是说考试作弊一律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41、;五保老人49 年前的欠条超过了民法上的诉讼时效,属于时效免责,即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13 岁儿童完全不负刑事责任,但不意味着不需要负其他责任如民事赔偿之类的;放火焚烧仓库后采取有效灭火措施,一般而言还是要对造成的一定损失承担责任。综上 C、D 为正确答案。22.下列情形中,不属于法律制裁的是(分数:3.00)A.私企职员赵某因为盗窃单位电脑被单位开除 B.党员钱某因生活作风问题严重被开除党籍 C.孙某因违约被仲裁机构裁决赔偿对方损失三万元 D.李某搬家时重物从车上坠落砸伤行人吴某,李某主动支付了一百元医药费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二节中的法律制裁概念。私企不具有国家机关性质

42、,故其开除行为不属于法律制裁,如果赵某是国家公务员或者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则可能属于行政处分;党内纪律制裁不是国家机关的制裁,违犯党纪也不同于违反法律,故而党员违犯党纪被开除党籍不属于法律制裁;仲裁机构也是民间机构,不能进行法律制裁;李某的主动支付医药费是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由相关国家机关强制制裁时才被动接受的制裁的行为。由此可见,某一情形是否属于法律制裁,一般要看作出相关制裁决定的主体和依据两方面是否同时满足国家机关和依照相关法律进行的制裁。综上,A、B、C、D 四选项均不属于法律制裁。23.下列关于刑事制裁的说法,能够成立的是(分数:3.00)A.刑事制裁的目的是打击和预防犯罪,也涉及补

43、救被害人损失B.刑事制裁一般由检察机关以国家名义提出,也有受害人自诉的 C.刑事制裁中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等财产刑都是为了尽可能补救被害人损失D.刑罚是最严厉的法律制裁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二节中的刑事制裁概念。刑事制裁的目的只是打击和预防犯罪,刑事案件中补救被害人损失的是附带的民事赔偿责任,不属于刑事责任;刑事案件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两者都可以引起刑事制裁;刑事制裁中财产刑罚设的财产都是出于打击和预防犯罪目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目的需上缴国家的,补救被害人是由民事赔偿部分来解决的;刑罚是最严重的法律制裁,因为它所针对的刑事犯罪活动不但对受害人造成了损害,更重要的是还损害了

44、社会公共利益。综上,B、D 选项正确。24.吴某被人民法院判处没收财产,这是一种(分数:3.00)A.财产责任 B.个人责任 C.刑事责任 D.过错责任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二节中的刑事责任。首先,没收财产首先肯定是一种财产责任而不是人身责任;被告是吴某而没有提到组织或者法人,故而属于个人责任;没收财产属于刑罚而不是治安处罚,因为它是比较重的处罚方式了,一般而言民事财产责任只会要求赔偿相应损失之类的,行政责任一般采取的是罚款或者没收违法所得之类的,而不会涉及财产的没收;刑事责任显然是过错责任。综上 A、B、C、D 四选项均正确。25.下列选项中,属于刑事制裁的是(分数:3.

45、00)A.拘留B.拘役 C.罚款D.罚金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二章第二节法律制裁中的易混淆概念。拘留和拘役、罚款和罚金虽然都只有一字之差,但却属于不同性质的制裁,处罚的力度也有不同,其中拘留和罚款是行政处罚,拘役和罚金是刑事制裁,可以结合刑法相关知识点进行记忆,之所以有这种区别就是因为刑事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通常而言要远远大于行政违法。26.下列关于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有(分数:3.00)A.法治的核心在于保障人权 B.依法治国的重心是依法治权 C.法治与法制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治国的方略,而后者是一种依法办事的原则D.法治与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主要支柱,但法治与民主并不是天然统

46、一的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三节中的法治国家。此类题目表面上看都是口号式说法,一般情况下,只要没有明显的错误,就都可以选为正确答案,例如本题,A、B 选项都是基本正确的,C 选项说法制是一种依法办事的原则,显然是太过狭隘的,C 选项错误;D 选项中,前半句话也没错,后半部分可以思考一下,法治与民主虽然同为现代文明社会的支柱,有很大程度上有着一致性,但从最基本的意义上看,法治是以法为规范,不存在任何其他最高权威,但是民主却以公意或者多数意见为权威,在此意义上,两者并非天然统一。当然,即便是口号式的说法,也需要细致琢磨相关定性说法,看是否有明显的定性或者定位错误。27.下列关于法

47、律与国家的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有(分数:3.00)A.法律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B.法律决定国家的性质C.法律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 D.法律确认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三节中的法律与国家的一般关系。法律与国家的一般关系是:国家是法律存在的基础,法律保障国家职能的实现。具体说来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表现国家意志的,由此,说法律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以及法律决定国家性质,显然都是错误的,应该是国家决定法律的性质,A、B 选项错误。作为多选题,已经可以确定 C、D 是正确选项了,从内容上看,C、D 选项正是法律保障国家职能实现的具体体现。28.下列关于

48、法治与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有(分数:3.00)A.法制的核心是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B.法制与法治的区别之一在于是否要求“良法之治” C.法治社会也可能出现严格遵守法律制度却牺牲个案正义的情况 D.法治要求法律全方位介入社会生活,但并非完全取代其他社会规范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一节中的法治与法制。在区分法治与法制时,必须有一个基本认识是:法制的侧重在于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法治则更加强调法律至上、权利保障以及相关法律价值追求等实质意义上的要求,即所谓“良法之治”。由此,A 选项错误,B 选项正确;法治社会不可能是万能或者完美的,当然可能出现为了整体法治要求而牺牲个案正义的情况,C 选项正确;法治的要求之一就是法律能取得贯穿社会生活上上下下的全方位效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法律完全取代其他社会规范,这一点也可以从法律作用的局限性来理解,因此必须要有其他社会规范来共同调整和规范社会生活,D 选项正确。29.下列选项中,属于法治基本原则的有(分数:3.00)A.法律至上 B.权利保障 C.权力制约 D.正当程序 解析:解析 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十三章第三节中的法治的基本原则。本题可以通过简单的识记来解决,但是记忆的时候也可以从这四方面的必要性上来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