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二)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1407910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二)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魏晋南北朝(二)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关于魏晋时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魏晋时期,标志着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转型的是九品中正制的确立最终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匈奴西魏、隋及唐前期在国家政权中处于核心地位的集团,陈寅恪先生称为关陇集团对“王与马共天下”的正确理解是王氏代司马氏执掌东晋大权南朝时期,进行“检籍”的是宋东晋政府为安置北方移民和侨姓大族而采取的措施是侨置郡县(分数:2.00)A.B.C.D.2.南北朝时期,对南朝士族冲击最大的政治动乱是( ),导致西晋王朝走向崩溃的历史事件是( )。(分数:2.00)A.

2、桓玄之乱,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永嘉之乱C.侯景之乱,八王之乱D.王敦之乱,河阴之变3.“王敦之乱”实质上反映了( )。(分数:2.00)A.土族门阀的发展,激化了同皇权的矛盾B.王敦本人有野心C.南北民族的矛盾尖锐D.东晋时期,阶级矛盾尖锐4.下列关于三国两晋时期的史实,全都不正确的是( )。曹操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推行均田三国称帝的先后顺序是蜀、魏、吴,灭亡的先后顺序是魏、蜀、吴蜀汉确立在南中统治的是诸葛亮南征,诸葛亮北伐的直接目的是以攻为守争取主动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的政变是高平陵事变大陆人民大规模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的记录出现在东汉前期(分数:2.00)A.B.C.D.5

3、.下列属于诸葛亮治蜀措施的是( )。“整肃吏治、严明赏罚” 推行九品官人法大力开展屯田修竣都江堰、积极发展农业征服山越平定南中八郡(分数:2.00)A.B.C.D.6.南朝寒人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是( )。寒人典掌机要寒人执掌兵权寒人出任地方典签寒人出任地方中正官寒人社会地位超过了士族(分数:2.00)A.B.C.D.7.曹操占据“天时”的重要举措是( ),孙权占据“地利”的重要标志是( ),刘备占据“人和”的重要标志是( )。(分数:2.00)A.挟天子令诸侯,继承父兄基业,三顾茅庐B.尊王攘夷,占据合肥,兴复汉室C.依附董卓,派卫温到台湾,依附刘表D.篡汉称帝,和父兄建立基业,占领关中8.十

4、六国时期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分界线是( )。(分数:2.00)A.永嘉之乱B.淝水之战C.北魏统一北方D.元嘉之战9.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局面开始向北强南弱转化的转折点是( ),南强北弱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分数:2.00)A.赤壁之战,淝水之战B.侯景之乱,八王之乱C.元嘉之战,侯景之乱D.淝水之战,永嘉之乱10.研究东晋门阀制度的力作是( )。(分数:2.00)A.唐长孺的山居存稿B.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C.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D.周一良的东晋门阀制度11.建议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的是( )。(分数:2.00)A.陈群B.刘晔C.荀彧D.毛阶12.曹操统一北方

5、的关键战役是( )。三国鼎立的关键之战是( ),蜀国由盛转衰的关键之战是( )。(分数:2.00)A.白马之战,淝水之战,背水一战B.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C.赤壁之战,元嘉之战,昆阳之战D.淝水之战,赤壁之战,荥阳之战13.经六朝时期的发展,南方形成了三个农业发达地区即( )。(分数:2.00)A.四川、江汉、江浙地区B.巴蜀、江汉、交广地区C.云贵、江汉、江浙地区D.巴蜀、岭南、江浙地区14.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特点与前一历史阶段的明显不同之处是( )。(分数:2.00)A.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传播B.士族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D.农业、手工业的发展15.

6、东吴允许官僚大族所占有的佃客免除赋役,这种制度称为( )西晋推行的新田制是( )。(分数:2.00)A.世袭领兵制,屯田制B.占田制,均田制C.侨置郡县,限田制D.复客制,占田制16.永嘉之乱的后果不包括( )。(分数:2.00)A.西晋的灭亡B.“五胡乱华”C.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D.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出现17.黄巾大起义后的东汉出现军阀混战局面,导火线是( ),关东军阀组建联盟军队讨伐董卓,其盟主是( )。(分数:2.00)A.袁绍屠阉,曹操B.曹操起兵,孙坚C.董卓乱京,袁绍D.袁曹交兵,吕布18.下列与三国时吴国经济发展无关的是( )。(分数:2.00)A.气候温暖,雨水充沛,自然条件优越

7、B.大力推广军屯和民屯C.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D.山越人出山,与汉族人共同开发江南19.东晋和南朝时期,谱学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分数:2.00)A.战乱使同一宗族的人口流散B.士族用谱学维持自己的地位,区分士庶C.区别“华夏”与“夷狄”D.区别地主与农民20.永嘉之乱后,北方的政局是( )。西晋短暂统一的终结北方长期处于多个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和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曾统一过北方民族交往和民族斗争交织在一起民族大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大分裂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分数:2.00)A.B.C.D.二、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80.00)21.桓

8、温北伐(分数:10.00)_22.永嘉之乱、元嘉之治,永嘉南渡、元嘉北伐(分数:10.00)_23.占田制、屯田制(分数:10.00)_24.河阴之变(分数:10.00)_25.华阳国志(分数:10.00)_26.北周武帝灭佛(分数:10.00)_27.北魏六镇(分数:10.00)_28.王与马,共天下(分数:10.00)_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60.0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汉末民谣材料二:时灵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刘)焉以为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暴乱。乃建议改置牧伯,镇安方夏,请选重臣以居其任。出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

9、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皆以本职居职。州任之重,自此而始。后汉书刘焉传材料三:曹操总是抓住汉献帝不放手,企图躲在汉献帝的背后完成作皇帝的一切准备。他把皇袍当作衬衣穿在里面。翦伯赞请回答:(分数:30.00)(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的是什么史实?(分数:15.00)_(2).材料三揭示的是一种什么现象,历史上叫做什么?(分数:15.00)_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藉世资,用相凌驾,都正俗士,斟酌时宜,品目少多,随事俯仰。岁月迁讹,斯风渐笃,

10、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宋书恩幸传材料二:魏氏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举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晋书卫瑾传材料三:中正则由政府委任,这样就把私人的月旦评变作官家的品第,强迫清议与政府一致,同时使原来与政府有矛盾的大族名士与政府取得协调。政府控制了舆论,而当中正的既是大族名士,他们的私家操纵也由此取得了合法地位。唐长孺回答问题:(分数:30.00)(1).材料一说明汉末人才机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数:15.00)_(2).材料二、三都提到清议,什么是清议?在当时有什么作用?(分数:15

11、.00)_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120.00)29.论述三国鼎立的原因和评价。(分数:40.00)_30.评价曹操、孙权和刘备各自成败的原因。(分数:40.00)_31.试论北魏孝文帝改革。(分数:40.00)_魏晋南北朝(二)答案解析(总分:3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关于魏晋时期的描述,正确的是( )。魏晋时期,标志着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转型的是九品中正制的确立最终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是匈奴西魏、隋及唐前期在国家政权中处于核心地位的集团,陈寅恪先生称为关陇集团对“王与马共天下”的正确理解是王氏代司马氏执掌东晋大权南朝时期,进行

12、“检籍”的是宋东晋政府为安置北方移民和侨姓大族而采取的措施是侨置郡县(分数:2.00)A. B.C.D.解析:2.南北朝时期,对南朝士族冲击最大的政治动乱是( ),导致西晋王朝走向崩溃的历史事件是( )。(分数:2.00)A.桓玄之乱,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永嘉之乱C.侯景之乱,八王之乱 D.王敦之乱,河阴之变解析:3.“王敦之乱”实质上反映了( )。(分数:2.00)A.土族门阀的发展,激化了同皇权的矛盾 B.王敦本人有野心C.南北民族的矛盾尖锐D.东晋时期,阶级矛盾尖锐解析:4.下列关于三国两晋时期的史实,全都不正确的是( )。曹操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推行均田三国称帝的先后

13、顺序是蜀、魏、吴,灭亡的先后顺序是魏、蜀、吴蜀汉确立在南中统治的是诸葛亮南征,诸葛亮北伐的直接目的是以攻为守争取主动司马懿夺取曹魏政权的政变是高平陵事变大陆人民大规模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的记录出现在东汉前期(分数:2.00)A.B. C.D.解析:5.下列属于诸葛亮治蜀措施的是( )。“整肃吏治、严明赏罚” 推行九品官人法大力开展屯田修竣都江堰、积极发展农业征服山越平定南中八郡(分数:2.00)A.B.C.D. 解析:6.南朝寒人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是( )。寒人典掌机要寒人执掌兵权寒人出任地方典签寒人出任地方中正官寒人社会地位超过了士族(分数:2.00)A.B.C.D. 解析:7.曹操占据“天

14、时”的重要举措是( ),孙权占据“地利”的重要标志是( ),刘备占据“人和”的重要标志是( )。(分数:2.00)A.挟天子令诸侯,继承父兄基业,三顾茅庐 B.尊王攘夷,占据合肥,兴复汉室C.依附董卓,派卫温到台湾,依附刘表D.篡汉称帝,和父兄建立基业,占领关中解析:8.十六国时期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分界线是( )。(分数:2.00)A.永嘉之乱B.淝水之战 C.北魏统一北方D.元嘉之战解析:9.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局面开始向北强南弱转化的转折点是( ),南强北弱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分数:2.00)A.赤壁之战,淝水之战B.侯景之乱,八王之乱C.元嘉之战,侯景之乱 D.

15、淝水之战,永嘉之乱解析:10.研究东晋门阀制度的力作是( )。(分数:2.00)A.唐长孺的山居存稿B.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C.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 D.周一良的东晋门阀制度解析:11.建议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的是( )。(分数:2.00)A.陈群 B.刘晔C.荀彧D.毛阶解析:12.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战役是( )。三国鼎立的关键之战是( ),蜀国由盛转衰的关键之战是( )。(分数:2.00)A.白马之战,淝水之战,背水一战B.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C.赤壁之战,元嘉之战,昆阳之战D.淝水之战,赤壁之战,荥阳之战解析:13.经六朝时期的发展,南方形成了三个农业发达地区即( )。

16、(分数:2.00)A.四川、江汉、江浙地区 B.巴蜀、江汉、交广地区C.云贵、江汉、江浙地区D.巴蜀、岭南、江浙地区解析:14.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特点与前一历史阶段的明显不同之处是( )。(分数:2.00)A.先进生产方式向边疆传播B.士族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D.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解析:15.东吴允许官僚大族所占有的佃客免除赋役,这种制度称为( )西晋推行的新田制是( )。(分数:2.00)A.世袭领兵制,屯田制B.占田制,均田制C.侨置郡县,限田制D.复客制,占田制 解析:16.永嘉之乱的后果不包括( )。(分数:2.00)A.西晋的灭亡B.“五胡乱华”C

17、.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D.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出现 解析:17.黄巾大起义后的东汉出现军阀混战局面,导火线是( ),关东军阀组建联盟军队讨伐董卓,其盟主是( )。(分数:2.00)A.袁绍屠阉,曹操B.曹操起兵,孙坚C.董卓乱京,袁绍 D.袁曹交兵,吕布解析:18.下列与三国时吴国经济发展无关的是( )。(分数:2.00)A.气候温暖,雨水充沛,自然条件优越B.大力推广军屯和民屯 C.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D.山越人出山,与汉族人共同开发江南解析:19.东晋和南朝时期,谱学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分数:2.00)A.战乱使同一宗族的人口流散B.士族用谱学维持自己的地位,区

18、分士庶 C.区别“华夏”与“夷狄”D.区别地主与农民解析:20.永嘉之乱后,北方的政局是( )。西晋短暂统一的终结北方长期处于多个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和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曾统一过北方民族交往和民族斗争交织在一起民族大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大分裂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分数:2.00)A.B.C. D.解析:二、名词解释(总题数:8,分数:80.00)21.桓温北伐(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东晋大将桓温进行的征讨北方、收复故土的举措。桓温北伐共有三次,354 年第一次北伐,一直进军至关中,后为前秦符雄所败,被迫退兵;356 年第二次北伐,攻占了洛阳,但得而复失,无果而还

19、;369 年第三次北伐,出兵徐、兖,连战连捷,后因缺粮而退兵。桓温的三次北伐基本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南北双方呈现对峙状态。)解析:22.永嘉之乱、元嘉之治,永嘉南渡、元嘉北伐(分数:10.00)_正确答案:(1)永嘉之乱是西晋末年的北方匈奴、羌少数民族内犯,攻陷洛阳并掳走怀帝的动乱。惠帝八王之乱后,朝廷日益腐败。304 年,匈奴贵族刘渊起兵于离石,国号汉。310 年,刘渊死,其子刘聪继立。次年,刘聪遣石勒歼晋军十余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并俘杀太尉王衍等人。又遣刘曜破兵洛阳,俘虏怀帝,杀士兵百姓三万余。史称“永嘉之乱”。永嘉之乱加剧了西晋政局的动荡,破坏了北方的经济和生产秩序,导致了大量人口南迁。(2

20、)南朝宋文帝在位时出现的治世局面。宋文帝继续推行武帝刘裕的治国方略,整饬吏治、抑制豪强、奖励耕织、减轻赋税。刘宋前期的国势和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特别是文帝元嘉后期,出现了东晋以来少有的兴旺,成为南北朝时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3)永嘉南渡是西晋永嘉之乱后,出现的北方士族及百姓南徙的局面。当时五胡内犯,北方汉族人民为逃避战乱和民族冲突,纷纷举族南迁,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渡淮南下者超过百万,南迁时间持续了两个世纪之久。中国古代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潮。(4)元嘉北伐也叫元嘉之战,是南北朝时期刘宋与北魏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刘宋文帝时,出现治世局面,北魏武帝拓跋焘统一

21、北方后,国势日上,双方互有攻灭对方之心,战争不可避免。450 年 2 月,北魏军队进攻宋之悬瓠。同年 7 月,宋分别以王玄漠和柳元景统东西两路大军北伐受挫,魏军乘机南下直至长江北岸。宋沿江六百里布防,加之天寒地冻、粮草不济,魏军于次年正月退兵。元嘉之战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刘宋受到沉重打击,防线逐次由河北推至淮北,最后退守淮南。南北对峙局面向北强南弱转化。)解析:23.占田制、屯田制(分数:10.00)_正确答案:(占田制是西晋武帝时颁布的土地及田赋制度。西晋时期,曹魏的屯田制度已遭到破坏,西晋颁布了新的占田制。主要内容有:普通百姓男子一人占田 70 亩,女子 30 亩。丁男课田 50

22、亩,丁女 20 亩,次丁男减半,次丁女不课。户调。丁男立户者,每年缴纳绢三匹,绵三斤;丁女及次丁男立户者,纳半数。边郡及少数民族地区酌情减少。士族地主有占田、荫客及荫亲属的权利。一品官可占 50 顷,至九品占 10 顷,每品之间递减 5 顷;另依官品高低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世;一品官至九品官还可以荫客十五户到一户,荫衣食客三人到一人。占田制将农民占田合法化,对士族占田给予了一定限制,但也给予了士族地主大量特权,对超限占田和土地买卖没有限制。屯田制为曹魏恢复、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军需而实行的政策。196 年,曹操接受了枣祗的建议,下令实行屯田。屯田又可分为民屯和军屯,民屯即将流民按军事编制组织

23、起来,垦荒种田,由政府提供农资,收成与官府四、六分成;军屯即在军队驻扎地区,由士兵及其家属耕种土地。屯田制的实行,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军队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军需供应。但屯田制下剥削率较重,百姓和士兵逃亡或反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解析:24.河阴之变(分数:10.00)_正确答案:(北魏末年爆发的一场内乱。当时,胡太后专权,毒死孝明帝,另立幼帝元钊。528 年,大将尔朱荣以此为借口进军洛阳,立元子攸为帝,执胡太后及小皇帝元钊,沉之于河阴,并召集文武百官加以痛斥,被杀者有两千多人,史称“河阴之变”,加剧了北魏政局的动荡。)解析:25.华阳国志(分数:10.00)_正确答案:(东晋时常璩所著

24、关于巴蜀地区的方志史书。全书共十二卷约 11 万字,记事上起巴、蜀两国的传说时期,下至东晋时期成汉政权的灭亡。其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前四卷主要记述巴蜀、汉中、南中各郡的地理概况;卷五至卷九,以编年体形式记述了西汉末至东晋末巴蜀地区的历史;卷十至卷十二,记述了梁、益、宁三州的历史人物的事迹。华阳国志是我国保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地方志史书,对研究西南地区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解析:26.北周武帝灭佛(分数:10.00)_正确答案:(北周武帝时期没收寺院经济、遣散僧侣的举措。北周时期,佛教势力恶性发展,寺院、僧侣数量空前,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兵员、财源。北周武帝为了消灭北齐,“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

25、于塔庙之下”,下诏禁断佛、道二教,将僧侣地主的寺字、土地、铜像、资产全部没收,以充军国之用。僧尼和寺院所属的僧祗户、佛图户被编人民籍,强制编人府兵。)解析:27.北魏六镇(分数:10.00)_正确答案:(北魏初年为防备柔然进攻在北部边境建立的六个重要军镇,分别是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最初,六镇作为拱卫首都平城的军事要地,受到特别重视。但随着柔然的衰落及北魏的迁都,军镇地位逐渐衰落,镇兵和下层军官的地位下降。北魏末年,六镇爆发起义,给统治者以沉重打击。)解析:28.王与马,共天下(分数:10.00)_正确答案:(对东晋世家大族与皇帝共执权柄的形象说法。西晋灭亡后,南渡的

26、侨姓大族与江南吴姓大族共同拥立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门阀士族几乎把持了全部朝政,王导及其族兄王敦功劳最大,故东晋诸帝对王导待以殊礼。元帝时,王导任丞相,王敦任镇东大将军,两人把持着朝政及军事大权,所以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解析:三、史料分析题(总题数:2,分数:60.0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汉末民谣材料二:时灵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刘)焉以为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暴乱。乃建议改置牧伯,镇安方夏,请选重臣以居其任。出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皆以本职居职。州任之重,自此而始。后汉书刘焉传材

27、料三:曹操总是抓住汉献帝不放手,企图躲在汉献帝的背后完成作皇帝的一切准备。他把皇袍当作衬衣穿在里面。翦伯赞请回答:(分数:30.00)(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的是什么史实?(分数:15.00)_正确答案:(黄巾起义。)解析:(2).材料三揭示的是一种什么现象,历史上叫做什么?(分数:15.00)_正确答案:(挟天子以令诸侯。)解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藉世资,用相凌驾,都正俗士,斟酌时宜,品目少多,随事俯仰。岁月迁讹,斯风渐笃,凡厥衣冠,莫非

28、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宋书恩幸传材料二:魏氏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举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晋书卫瑾传材料三:中正则由政府委任,这样就把私人的月旦评变作官家的品第,强迫清议与政府一致,同时使原来与政府有矛盾的大族名士与政府取得协调。政府控制了舆论,而当中正的既是大族名士,他们的私家操纵也由此取得了合法地位。唐长孺回答问题:(分数:30.00)(1).材料一说明汉末人才机制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数:15.00)_正确答案:(汉末人才机制发生变化,皇帝下诏指名征聘的征,公卿或州郡长官聘为掾属的辟都有

29、所减弱,宦官和后宫干政日多,于是出现了清议。)解析:(2).材料二、三都提到清议,什么是清议?在当时有什么作用?(分数:15.00)_正确答案:(东汉时期的清议在当时起到了激浊扬清的作用。材料二、三中清议是当局控制社会舆论的手段之一。)解析:四、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120.00)29.论述三国鼎立的原因和评价。(分数:40.00)_正确答案:(赤壁之战后,魏据北方,蜀据巴蜀,吴据江东,形成了三国鼎立的格局。此种格局的出现是由各方面的条件造成的:从客观条件上看,在地理条件上,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之险,易守难攻。在经济上,蜀汉占有的益州,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30、;吴国占据的江东地区,在东汉以来经济也有一定的发展。这两方面因素,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从主观因素看,三大集团的领袖、谋臣、武将在水平上势均力敌,并各自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人才群体。曹操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刘备、诸葛亮以诚待人,知人善任;孙权用人,与臣下同舟共济,忘短贵长。这种人才智力因素上的均衡,使得当时三大集团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虽波澜起伏,时有消长,但能基本维持一种均势。再加上孙刘联盟,攻虽不足,守则有余。能动的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结合,便出现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鼎立的形成,是局部的统一,是走向全国统一的必要步骤。它较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局面,是一个较大的进步。它在

31、推动三个相对独立区域内的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方面,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解析:30.评价曹操、孙权和刘备各自成败的原因。(分数:40.00)_正确答案:(从自身性格特征,经济,天时,地利,人才,战略持续性等。)解析:31.试论北魏孝文帝改革。(分数:40.00)_正确答案:(1)北魏孝文帝拓跋寿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北方后,内部仍存在着众多问题,如经济落后,政令不举,阶级和民族矛盾交织等。经济方面,受鲜卑游牧传统的影响,无数农田被圈占为牧场,农业生产难以满足社会对粮食的需求;行政方面,大小坞堡的存在,威胁了国家的统一,大量的隐户,也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民族政策方面,北魏政权

32、对汉族存在歧视,奴役汉族普通百姓,与汉族地主之间也存在矛盾。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在此种背景下展开的。(2)北魏孝文帝拓跋寿改革的内容改革分两期进行。484 年开始,辅政的冯太后任用李冲等人进行第一期改革,主要是改革政治经济制度。490 年孝文帝亲政,进行第二期改革,着重改革拓跋部人的生活习俗。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整顿吏治和实行三长制。484 年规定:守宰任期按治绩好坏决定,不固定年限,后又颁行俸禄制度,官吏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官品定期发放。同时,加大对官吏的力度,贪污、受贿或盘剥百姓者一律处死。486 年,废除宗主都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

33、长。三长负责清查户口、田亩,征收赋税,调发徭役。三长制的实行,进一步加强了北魏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第二,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主要内容有:丁男(15 岁以上)受露田 40 亩、桑田 20 亩或麻田 10 亩,妇女受露田 20 亩、麻田 5 亩。实际授田时,露田加倍,以备休耕。奴婢受田与平民数量相同。耕牛每头受露田 30 亩,限 4 牛。狭乡之民可以迁往宽乡受田,宽乡之民可任力耕垦,不受限制。地方官吏随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刺史 15 顷,太守 10 顷,治中、别驾各 8 顷,县令、郡丞各 6 顷,离职时移交下任。一夫一妇年纳租粟 2 石,调帛 1 匹;15 岁以上的未婚男女 4 人、从事耕织的奴婢

34、 8 人、耕牛 20 头,各纳相当于一夫一妇的租调。均田制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小块土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大族对土地的兼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对官吏、地主做出了让步,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均田制为后世隋唐所沿袭。第三,迁都洛阳。为了摆脱拓跋贵族守旧势力的影响,加强对中原的控制,494 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第四,采取了一系列改易拓跋旧俗的汉化措施,主要内容是:禁穿胡服,服饰依汉制;废说北语,改说汉话;变革姓氏,改从汉姓;革新婚俗,实行胡汉通婚。同时,改革官制,修订法律,尊孔崇儒,兴立学校,在国家体制和思想文化方面全面接受汉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3)北魏孝文帝拓跋寿改革的意义孝文帝改革是西、北各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斗争、融合的一次总结。改革顺应了北魏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极大地提高了拓跋鲜卑族的文明程度,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建设,加速了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使胡族由游牧经济或半农半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经济为主。改革也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北魏国力强盛,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N 4537-2-2009 en Aerospace series - Bushes flanged in corrosion-resisting steel with self-lubricating liner elevated load - Part 2 Dimensions and loads - Inch series《航空航天系列 高负荷自润滑.pdf EN 4537-2-2009 en Aerospace series - Bushes flanged in corrosion-resisting steel with self-lubricating liner elevated load - Part 2 Dimensions and loads - Inch series《航空航天系列 高负荷自润滑.pdf
  • EN 4538-003-2010 en Aerospace series - Bearings spherical plain in corrosion resisting steel with self-lubricating liner elevated load under low oscillations - Narrow series - Dime.pdf EN 4538-003-2010 en Aerospace series - Bearings spherical plain in corrosion resisting steel with self-lubricating liner elevated load under low oscillations - Narrow series - Dime.pdf
  • EN 4538-2-2014 en Aerospace series - Bearings spherical plain in corrosion resisting steel with self-lubricating liner elevated load under low oscillations - Narrow series - Dimens.pdf EN 4538-2-2014 en Aerospace series - Bearings spherical plain in corrosion resisting steel with self-lubricating liner elevated load under low oscillations - Narrow series - Dimens.pdf
  • EN 4539-003-2010 en Aerospace series - Bearings spherical plain in corrosion resisting steel with self-lubricating liner elevated load under low oscillations - Wide series - Dimens.pdf EN 4539-003-2010 en Aerospace series - Bearings spherical plain in corrosion resisting steel with self-lubricating liner elevated load under low oscillations - Wide series - Dimens.pdf
  • EN 454-2014 en Food processing machinery - Planetary mixers - Safety and hygiene requirements《食品加工机械 行星搅拌器 安全和卫生要求》.pdf EN 454-2014 en Food processing machinery - Planetary mixers - Safety and hygiene requirements《食品加工机械 行星搅拌器 安全和卫生要求》.pdf
  • EN 4540-2011 en Aerospace series - Bearings spherical plain in corrosion resisting steel with self-lubricating liner elevated load under low oscillations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pdf EN 4540-2011 en Aerospace series - Bearings spherical plain in corrosion resisting steel with self-lubricating liner elevated load under low oscillations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pdf
  • EN 4549-2014 en Aerospace series - Pipe coupling in heat resisting steel or in heat resisting nickel alloy - Coupling end welded - Design configuration - Inch series《航空航天系列 耐热钢或耐热镍.pdf EN 4549-2014 en Aerospace series - Pipe coupling in heat resisting steel or in heat resisting nickel alloy - Coupling end welded - Design configuration - Inch series《航空航天系列 耐热钢或耐热镍.pdf
  • EN 455-1-2000 en Medical Gloves for Single Use - Part 1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for Freedom from Holes《一次性用医用手套 第1部分 防洞要求和试验 代替EN 455-1-1993》.pdf EN 455-1-2000 en Medical Gloves for Single Use - Part 1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for Freedom from Holes《一次性用医用手套 第1部分 防洞要求和试验 代替EN 455-1-1993》.pdf
  • EN 455-2-2015 en Medical gloves for single use - Part 2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for physical properties《一次性医用手套 第2部分 物理性能的要求和试验》.pdf EN 455-2-2015 en Medical gloves for single use - Part 2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for physical properties《一次性医用手套 第2部分 物理性能的要求和试验》.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