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七)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140790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七)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七)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七)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七)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考研类试卷】魏晋南北朝(七)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魏晋南北朝(七)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东汉末年著名的官渡之战所争夺的地区是_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C关中地区 D山东地区(分数:2.50)A.B.C.D.2.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不包括_A官渡之战 B讨伐袁氏余党C消灭乌桓头人 D赤壁之战(分数:2.50)A.B.C.D.3.夷陵之战的交战双方是_A曹魏与孙吴 B孙吴与蜀汉C蜀汉与西南少数民族 D孙吴与东南少数民族(分数:2.50)A.B.C.D.4.下列选项中,对曹魏的选官政策描述不正确的是_A把才能和道德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B选用了不少平民庶族

2、出身的有才之士C曹丕继位后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 D打破了东汉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分数:2.50)A.B.C.D.5.曹魏时的翻车和唐时的筒车最大的不同是_A用途 B动力 C原理 D功效(分数:2.50)A.B.C.D.6.中国历代王朝在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性的基础上,都曾给予其一定的自主权,在行政管理上则实行羁縻的民族政策,下列选项中,属于羁縻政策的是_A孙吴招抚山越 B蜀汉控制南中C前秦征服鲜卑 D曹操击败乌桓(分数:2.50)A.B.C.D.7.今天的海南岛在三国时期被称为_A琼州 B夷洲 C朱崖洲 D儋耳(分数:2.50)A.B.C.D.8.户调式是西晋基本的经济和财政制度,它的

3、内容中不包括_A土断 B占田制 C户调制 D品官占田荫客制(分数:2.50)A.B.C.D.9.三国时期下列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_A黄河流域 B西南地 C江东地区 D荆州地区(分数:2.50)A.B.C.D.10.下列选项中,属于东晋设侨置后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_引起了版籍的混乱造成吴姓士族的不满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南渡的民众反对北伐A B C D(分数:2.50)A.B.C.D.11.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西汉与北宋设置的官职分别是_御史大夫 刺史 知州 通判 参知政事A B C D(分数:2.50)A.B.C.D.12.关于东晋末年农民起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A打乱了东晋王朝的统治

4、秩序 B连年战争破坏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使东晋的世家大族受到沉重打击 D北府兵的控制权落入寒门地主之手(分数:2.50)A.B.C.D.13.同曹魏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最接近的是_A西晋 B东晋 C刘宋 D南齐(分数:2.50)A.B.C.D.14.六朝时期,江南的农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_A江南的商品经济提高较快,起到了推动作用B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C江南的气候适宜农业生产D南方人勤劳智慧的结晶(分数:2.50)A.B.C.D.15.我国灌钢法的发明是在_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分数:2.50)A.B.C.D.16.下列事件中发

5、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有_法显赴印度取经纸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一年养八辈蚕海外贸易远至阿拉伯地区A B C D(分数:2.50)A.B.C.D.17.下列政权中不属于“五胡”建立的有_A北燕 B冉魏 C前赵 D南燕(分数:2.50)A.B.C.D.18.后赵的建立者石勒在巩固自己的政权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不包括_A笼络汉族士人,作为自己的幕僚 B重用羯人和赵人,组成禁卫军C设立太学,提倡尊孔读经 D提高本族人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分数:2.50)A.B.C.D.19.“瓜步之战”发生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_A北魏同刘宋 B西魏同萧梁 C北齐同陈 D前秦同东晋(分数:2.50)A.B.C.D.2

6、0.下列选项中,控制了西域政权的是_A前秦 B后赵 C前凉 D代(分数:2.50)A.B.C.D.21.“封锢山泽”是指将山林圈为私有,不允许百姓开垦或者从事其他农业活动,下列选项中,实行了这一做法的是_A前秦 B北魏 C前燕 D刘宋(分数:2.50)A.B.C.D.22.下列政权中统一了北方的是_北魏前秦北周北齐A B_ C D(分数:2.50)A.B.C.D.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选官制度的是_A九品中正 B察举 C九品混通 D流外入流(分数:2.50)A.B.C.D.24.下列改革措施中,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是_A实行均田制 B建立宗主督护C实行三长制 D改用汉姓(分数:2.50)A

7、.B.C.D.25.南北朝寺院经济的共同点不包括_A都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寺院庄园经济 B都拥有佃农C都经营高利贷 D都拥有国家拨予的犯罪者充当寺户(分数:2.50)A.B.C.D.26.关于我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发展,下列描述错误的是_A逐渐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发展 B税种逐渐增多,税制逐渐完备C征税的时间逐渐固定化 D征税对象由人丁向田亩转化(分数:2.50)A.B.C.D.27.范缜的神灭论一书,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_A佛教转生来世的学说 B寺院经济加重了百姓的负担C佛教在利用天命观进行欺诈 D寺院影响到政治发展(分数:2.50)A.B.C.D.28.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环境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8、_A环境状况急剧恶化 B环境状况良好C对环境的破坏加剧 D对环境的破坏得到缓解(分数:2.50)A.B.C.D.29.下列关于均田制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_A均田制创制于魏晋时期 B是府兵制的经济基础C是国家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D其最根本的受益者是农民(分数:2.50)A.B.C.D.30.下列选项中,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发展成就的是_A冶铁业开始采用铸铁柔化技术 B扬州成为著名的造纸业中心C秘色瓷已经在制瓷业中出现 D养蚕缫丝技术开始向西方传播(分数:2.50)A.B.C.D.31.灭亡西晋的胡族是_A匈奴 B鲜卑 C氐族 D羌族(分数:2.50)A.B.C.D.32.下列选项中,对西

9、晋实行的户调制和北魏实行的户调制二者描述均正确的是_A都加重了自耕农的负担 B都以户为征收单位C赋税征收比前代更重 D都加重了地主阶级的负担(分数:2.50)A.B.C.D.33.在北魏实行的三长制中,不包括_A邻长 B里长 C乡长 D党长(分数:2.50)A.B.C.D.34.下列我国的石窟艺术中,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凿的有_大足石刻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A B C D(分数:2.50)A.B.C.D.35.下列对北朝商业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A洛阳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商业城市 B城市设有平仓,荒年可以抛售粮食C农村出现了定期交易的草市和墟市 D市场上以货币为交换手段的交易增多(分数:2.

10、50)A.B.C.D.36.北魏末年各民族大起义所造成的结果不包括_A使北魏末期的黑暗统治陷于崩溃 B调整了原有的土地关系C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D关陇集团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分数:2.50)A.B.C.D.37.下列政权中,没有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是_A前秦 B北魏 C北周 D北齐(分数:2.50)A.B.C.D.38.下列选项中,对魏晋玄学描述不正确的是_A在政治上主张无为、无君的思想 B以儒家的经典为核心理论C采取崇尚自然、反对名教的做法 D玄学始于曹魏时期(分数:2.50)A.B.C.D.39.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南北朝时期的是_A孔雀东南飞 B文心雕龙 C诗品 D敕勒歌(分数:2.50

11、)A.B.C.D.40.完成于南北朝时期的史学作品不包括_A后汉书 B三国志 C宋书 D南齐书(分数:2.50)A.B.C.D.魏晋南北朝(七)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100.00)1.东汉末年著名的官渡之战所争夺的地区是_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C关中地区 D山东地区(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董卓西逃以后,逐渐形成了几个较大的割据势力,其中袁绍占据了冀州、青州和并州地区,而曹操的势力范围大概在兖州和豫州地区,所以官渡之战双方争夺的地区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本题考查考生对东汉末年割据势力基本方位的掌

12、握。2.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不包括_A官渡之战 B讨伐袁氏余党C消灭乌桓头人 D赤壁之战(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赤壁之战是曹操为吞并江南与刘备、孙权进行的战争,而前三项是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考生需要对这一过程有基本的掌握,此知识点容易在细节题中出现。3.夷陵之战的交战双方是_A曹魏与孙吴 B孙吴与蜀汉C蜀汉与西南少数民族 D孙吴与东南少数民族(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公元 222 年,刘备率大军出巫峡,希望夺回被孙吴夺取的荆州。但是孙吴以陆逊为大都督,以逸待劳,用火攻的方式大败蜀军,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地点就在夷陵,在这次战争之后,蜀汉和

13、孙吴的势力达到了均衡,为了共同抵抗曹魏,之后又恢复了联盟的关系,考生需要对三国时期著名的战例有所了解。4.下列选项中,对曹魏的选官政策描述不正确的是_A把才能和道德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B选用了不少平民庶族出身的有才之士C曹丕继位后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 D打破了东汉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曹魏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唯才是举,反对东汉时期把“门第”、“道德”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所以 A 项不正确。5.曹魏时的翻车和唐时的筒车最大的不同是_A用途 B动力 C原理 D功效(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翻车以人工为动力,而筒车则以水流为动力。6

14、.中国历代王朝在认识到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性的基础上,都曾给予其一定的自主权,在行政管理上则实行羁縻的民族政策,下列选项中,属于羁縻政策的是_A孙吴招抚山越 B蜀汉控制南中C前秦征服鲜卑 D曹操击败乌桓(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三国时的南中地区民族众多,关系复杂,且交通极为不便,蜀汉的控制薄弱,经过诸葛亮攻心为上的策略,对彝族首领孟获的七擒七纵,最终将南中平定,并在这里实行羁縻政策,任用本地或本民族的首领为地方官吏。考生应注意了解羁縻政策在历朝历代的沿革。7.今天的海南岛在三国时期被称为_A琼州 B夷洲 C朱崖洲 D儋耳(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海南岛在

15、西汉武帝时期设立了珠崖、儋耳两郡;三国时期为孙吴管辖,称朱崖洲;梁代建立崖州;隋朝为珠崖郡;元代为琼州路;明为琼州府;清代改称琼州道。考生对历史地理应有大致了解,尤其是台湾、海南的历史沿革。8.户调式是西晋基本的经济和财政制度,它的内容中不包括_A土断 B占田制 C户调制 D品官占田荫客制(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西晋灭吴,统一中国后开始实行户调式,目的是为了平均分配土地,防止土地兼并,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它包括三点内容: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而土断是东晋时实行的。考生应注意对魏晋时期经济制度的掌握。9.三国时期下列地区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_A黄河流

16、域 B西南地 C江东地区 D荆州地区(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曹魏所在的中原地区即黄河流域,本身是历史发展最长的地方,其他地区的发展时间尚短,再加上曹魏实行屯田制,屯田民由国家组织、保护,给予优惠的政策,为了经济和军事的需要,还先后开凿和修整了许多的水利设施,所以这个时期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10.下列选项中,属于东晋设侨置后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_引起了版籍的混乱造成吴姓士族的不满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南渡的民众反对北伐A B C D(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由于许多的侨人散居在不同的州县之内,而且经常流动,所以侨州郡县经常性的变更,就引起了版籍的

17、混乱。又因为侨州郡县和侨人是不征租税徭役的,所以士族地主们乘机占田,大量地隐瞒户口,严重地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徭役征发。11.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西汉与北宋设置的官职分别是_御史大夫 刺史 知州 通判 参知政事A B C D(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武帝元封初,废诸郡监察御史。继之,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巡行郡县,以“六条”问事。宋初,武将解除兵权之后,以朝臣身份出守州郡,为了防止州郡官尾大不掉,在州郡设通判,作为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并负责监督官员。12.关于东晋末年农民起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_A打乱了东晋王朝的统治秩

18、序 B连年战争破坏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使东晋的世家大族受到沉重打击 D北府兵的控制权落入寒门地主之手(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前后延续十多年,遍及东晋全境,给东晋的统治集团和门阀世族以沉重的打击,但是由于起义给东南八郡的士族地主以沉重打击,所以使不少的土地回到了农民的手中,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3.同曹魏时期实行的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最接近的是_A西晋 B东晋 C刘宋 D南齐(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刘裕掌权后,决定改变东晋时期依据门第选拔官吏的标准,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设时的精神来选拔人才,重

19、用有学识的寒门人士。这是刘裕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的内容之一,考生应对刘宋进行的改革有一定的了解。14.六朝时期,江南的农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_A江南的商品经济提高较快,起到了推动作用B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C江南的气候适宜农业生产D南方人勤劳智慧的结晶(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从北方南来的人口中,有许多的农民,他们的到来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尤其是多种铁制农具及深耕细作、积肥粪田等技术的推广,使得南方的农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5.我国灌钢法的发明是在_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隋

20、唐时期(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手工业的大发展时期,炼钢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陶弘景的灌钢法就是把生铁和熟铁放在一起冶炼,再加以锻打,就可以成为优质的钢。考生应注意对南北朝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成就加以掌握。其他方面如制瓷业、纺织业、造船业和造纸业也有长足的进步。16.下列事件中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有_法显赴印度取经纸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一年养八辈蚕海外贸易远至阿拉伯地区A B C D(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远的海外贸易只抵达天竺和波斯,并未到达阿拉伯地区。另外由于造纸技术的发展,纸的成本降低了,质量提高了,所以代替简

21、帛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17.下列政权中不属于“五胡”建立的有_A北燕 B冉魏 C前赵 D南燕(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在西晋灭亡之后,黄河流域成为各民族争权夺利的主战场,这一时期被称为“五胡十六国”,但是还有一些在“五胡”之外的民族参与了斗争,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包括代、冉魏和西燕。考生应能准确地掌握十六国的建立民族和时间顺序。18.后赵的建立者石勒在巩固自己的政权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不包括_A笼络汉族士人,作为自己的幕僚 B重用羯人和赵人,组成禁卫军C设立太学,提倡尊孔读经 D提高本族人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后赵政权是这一

22、时期比较重要的政权之一,它的建立者石勒是十六国时期的代表人物,考生对此应有大致了解,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组成禁卫军的不包括赵人,因为羯人所称的赵人就是汉族人,是不可能组成禁卫军的。19.“瓜步之战”发生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间?_A北魏同刘宋 B西魏同萧梁 C北齐同陈 D前秦同东晋(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瓜步之战”是在北魏和刘宋之间展开的,北魏拓跋焘率大军南下同要进行北伐的刘宋军队进行作战,经过这一战,刘宋军队再也无力北伐,从而在军事上确立了北强南弱的局面,双方的防线不断地南移。考生应对这场战争的意义有所了解。20.下列选项中,控制了西域政权的是_A前秦 B后赵 C前凉

23、 D代(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公元 370 年,苻坚灭前燕,374 年,夺得东晋的益州,376 年,灭前凉和代,382 年,控制了西域,至此,前秦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考生应对前秦对北方的统一过程有大致的了解。21.“封锢山泽”是指将山林圈为私有,不允许百姓开垦或者从事其他农业活动,下列选项中,实行了这一做法的是_A前秦 B北魏 C前燕 D刘宋(分数:2.50)A.B.C. D.解析:22.下列政权中统一了北方的是_北魏前秦北周北齐A B_ C D(分数:2.50)A. B.C.D.解析: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选官制度的是_A九品中正 B察举 C九品混通 D流外入流(分数

24、:2.50)A.B.C. D.解析:解析 九品混通是北魏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九品是赋税高低的品级,国家在征收赋税的时候,不是平均地分给各户,而是分为三等九品。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得到严格的贯彻,只是徒有虚名。24.下列改革措施中,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是_A实行均田制 B建立宗主督护C实行三长制 D改用汉姓(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北魏的太武帝改革和孝文帝改革都是需要考生重点掌握的,注意区别两者的具体措施,其中建立宗主督护是太武帝时期的改革措施。25.南北朝寺院经济的共同点不包括_A都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寺院庄园经济 B都拥有佃农C都经营高利贷 D都拥有国家拨予的犯

25、罪者充当寺户(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D 项为北魏时期所形成的,考生应注意对南北朝寺院经济的掌握,是这个时期经济发展最独特的一点,注意南北之间的比较和不同时代佛教发展的比较。26.关于我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发展,下列描述错误的是_A逐渐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发展 B税种逐渐增多,税制逐渐完备C征税的时间逐渐固定化 D征税对象由人丁向田亩转化(分数:2.50)A.B. C.D.解析:27.范缜的神灭论一书,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_A佛教转生来世的学说 B寺院经济加重了百姓的负担C佛教在利用天命观进行欺诈 D寺院影响到政治发展(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范缜发展

26、了魏晋以来的无神论思想,同佛教和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斗争,很明确地阐述了人生贫富的偶然性,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学说。考生应注意对这个时期哲学思想的把握。28.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环境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_A环境状况急剧恶化 B环境状况良好C对环境的破坏加剧 D对环境的破坏得到缓解(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这个时期由于大量的农民南迁,北方从事农业的人口下降,垦荒的步伐放缓,所以对环境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29.下列关于均田制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_A均田制创制于魏晋时期 B是府兵制的经济基础C是国家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D其最根本的受益者是农民(分数:2.50)

27、A.B. C.D.解析:解析 均田制是北魏孝文帝时期的改革内容之一,名为均田,实际上是基本保持原有的土地占有不均的状况不变,实际受益的是大族地主,他们用隐瞒土地的手段对付政府,同时又因为拥有大量的奴婢和耕牛,能获得更多的土地。30.下列选项中,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发展成就的是_A冶铁业开始采用铸铁柔化技术 B扬州成为著名的造纸业中心C秘色瓷已经在制瓷业中出现 D养蚕缫丝技术开始向西方传播(分数:2.50)A.B. C.D.解析:31.灭亡西晋的胡族是_A匈奴 B鲜卑 C氐族 D羌族(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匈奴贵族刘渊在汾河流域起兵,自称汉王,随后称帝,其子刘聪继位后

28、,攻破洛阳和长安,最终灭亡了西晋。32.下列选项中,对西晋实行的户调制和北魏实行的户调制二者描述均正确的是_A都加重了自耕农的负担 B都以户为征收单位C赋税征收比前代更重 D都加重了地主阶级的负担(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北魏的户调制实行后,改变了之前赋税征收混乱的局面,按定额收税,实际上对自耕农来说,减轻了负担,但是对大地主来说加重了负担。而西晋的户调制不分贫富,实际上对农民是很不利的。由于二者名称相同,考生应注意区分。33.在北魏实行的三长制中,不包括_A邻长 B里长 C乡长 D党长(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三长制为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

29、里立一党长,它代替了宗主督护作为地方的基层行政制度,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三长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生要着重理解记忆。34.下列我国的石窟艺术中,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凿的有_大足石刻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A B C D(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佛教石窟艺术是这个时期的代表性艺术,其中莫高窟开凿于前秦时代,而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均开凿于北魏时期。考生应对此有大致了解,可能在细节题中出现。35.下列对北朝商业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A洛阳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商业城市 B城市设有平仓,荒年可以抛售粮食C农村出现了定期交易的草市和墟市 D市场上以货币为交换手段的交易增多

30、(分数:2.50)A.B.C. D.解析:解析 北魏统一北方以后,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恢复发展,商业也随之恢复发展,其中农村中定期的草市和墟市交易出现于唐朝,并非北魏,所以是错误的。考生应注意对北魏商业发展情况的掌握。36.北魏末年各民族大起义所造成的结果不包括_A使北魏末期的黑暗统治陷于崩溃 B调整了原有的土地关系C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D关陇集团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分数:2.50)A.B.C.D. 解析:解析 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是鲜卑、匈奴、汉族等民族的联合起义,共同反抗北魏的鲜卑贵族统治集团和汉族大地主集团的斗争,D 项是错误的,其他三项都是这次起义的意义和影响。37.下列政权中,没有

31、统一过黄河流域的是_A前秦 B北魏 C北周 D北齐(分数:2.50)A.B.C.D. 解析:38.下列选项中,对魏晋玄学描述不正确的是_A在政治上主张无为、无君的思想 B以儒家的经典为核心理论C采取崇尚自然、反对名教的做法 D玄学始于曹魏时期(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魏晋玄学主要盛行于魏晋的士人阶层之中,以道家的唯心主义理论来解释易为其核心理论,考生对玄学需要有大致的了解。39.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南北朝时期的是_A孔雀东南飞 B文心雕龙 C诗品 D敕勒歌(分数:2.50)A. B.C.D.解析:解析 孔雀东南飞成于建安时期,并非南北朝时期;敕勒歌为北朝民歌,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则为南朝齐、梁时人;诗品是南朝梁人钟嵘所作。考生应对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有大致的了解,可能在细节题中出现。40.完成于南北朝时期的史学作品不包括_A后汉书 B三国志 C宋书 D南齐书(分数:2.50)A.B. C.D.解析: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学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官家、私家都注重修史,其中后汉书为刘宋时的范晔所做;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的陈寿;宋书作者是南朝梁人沈约;南齐书为南朝梁人萧子显所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