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含答案).docx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4108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3 年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题卷 语 文 一、书写水平考查 ( 共 5 分 ) 1根据作文的书写质量酌情计分。 ( 5 分 ) 二、积累与运用考查 ( 共 30 分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 A妖娆 ( ru) 伫立 ( ch) 法家拂士 ( f) B瑟索 ( sh) 拮据 ( j) 吹毛求疵 ( c) C怄气 ( u) 沉湎 ( min) 气吞斗牛 ( du) D雎鸠 ( j) 阴霾 ( l) 孜孜不倦 ( z) 3下列各组成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 A契而不舍 一 泄千里 B繁花似锦 不言而喻 C留连忘返 格尽职守 D段章取义 鞠躬尽萃

2、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 A恻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 B荫庇:大树枝叶遮蔽阳光,比喻包庇别人的过失错误。 C有例可援:有先例可参照。援,引用。 D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5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 伟人的伟大之处, 在于其丰功伟绩, 在于其非凡的人格。法国哲学家 伏尔泰就是这样的伟人。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伟大作家雨果表达了对这位人类先贤的崇高 ,同时,也发出了对人类社会良知的 。 A尽管 也 称赞 呼唤 B不仅 更 称赞 呐喊 C尽管 也 礼赞 呐喊 D不仅 更 礼赞 呼唤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2 分 ) A诗经,也称 “ 诗三百 ” ,收录诗歌 300 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 赋 ”“ 比 ”“ 兴 ” 三个部分。 B戴望舒,我国现代诗人,他的 诗作我用残损的手掌选自戴望舒诗全编,其诗 集还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等。 C契诃夫,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D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名霑, 清代小说家。 7汉语基础知识考查。 ( 4 分 ) ( 1) 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 今年 6 月,国家环保部门发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报告表明,贵阳市的空气质量处于全国上游水平。 ” 句中加点词依次是名词、形容词。 B “ 贵阳冬无严寒,夏无

4、酷暑,真是个爽爽的城市。 ” 句中加点的 “ 严寒 ” 和 “ 酷暑 ”是一组反义词。 C “ 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 ” 句中加点词都是褒义词。 D “ 赏心悦目 ”“ 热爱生命 ”“ 音乐之声 ” 三个短语的类型依 次是:并列短语、动 宾短 语、偏正短语。 ( 2) 下列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2013 年 4 月,贵阳城市轨道交通 1 号线可行性报告获得国家批复。 ” 一句的主干是:报告获得批复。 B “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 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C “2013 年 6 月 11 日 17 时 38 分,我国神舟十号飞船

5、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是一个单句。 D “ 受苦,虽然有时痛彻心扉,却能刺激我们神志清明,性灵觉醒。 ” 是 个递进复句。 8名著阅读考 查。 ( 4 分 )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 “ 不懂 ” ,比不真诚的 “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文段选自 ( 书名 ) 。这封信的内容由 ( 人名 ) 乐曲的特点谈 起,论及了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真诚。信中父亲还要求 ( 人名 ) 在做一 切

6、小事时,要养成一种 的习 惯。 9诗文默写填空。 ( 凡错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 分; 8 分 ) ( 1) 请将下列诗文的句子默写完整。 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 2)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 ( 词 ) 句。 渔家傲 秋思中,表现了将士们虽然思念家乡,但由于还没有建立军功而不能回去 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沁园春雪中,总括上片写景,引出下文对历代英雄评论的过渡句是: , 。 ( 3) 选择性默写。 ( 在下面四句中任选两句默写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文天祥过零丁洋 ) 万里赴戎机, 。 ( 乐府民歌木兰诗 ) ,谁言天

7、地宽。 ( 夏完淳别云间 ) 明月松间照, 。 ( 王维山居秋瞑 ) 10语文活动。 ( 4 分 ) 下面有两幅图,请选择其中一幅,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后,说说自己从图中读出了什么。( 读出的内容要求准确、具体 ) 图一:知音 图二:希望 读出的内容: 三、阅读能力考查 ( 共 43 分 ) 文段 ( 一 ) 一棵进城的古树 曹春雷 那天早晨,一棵百年古树正像往常一样,站在村外的原野上,沐浴阳光,呼吸清新的空气,与白云招手,与春风嬉戏。 突然来了一群人和一些车。几个人围着它指指划划。还没等它明白是咋回事,挖掘机就轰隆隆开过来,围着它开始一铲一铲挖土。不一会儿,它四周就被挖空了,自己深扎在泥土里的

8、根渐渐暴露出来。 它害怕了,大喊着: “ 不要这样,不要这样 !” 但没人听见它的喊声。 当它所有的根都被暴露出来时,挖掘机将巨大的铲子伸过来,插入它身下,将它连同它身下的部分泥土铲起来,恶狠狠地把它摔在了地面上。 接着,又有人将它带着泥土,用塑料袋裹住根部,然后再用绳子将枝干绑起来。吊车呜呜开动,勾住它,颤悠悠地将它吊进一辆大车里。 “ 你们要干什么,你们要干什么 ?你们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 ?” 它大喊着,但始终没人听得到。 它终于躺倒在车里,全身颤栗着流下了伤心的泪,尽管这泪,没人看得到。 汽车颠簸着,驶出了这片原野,驶出了它曾经站立了上百年的土地。 它看见车驶上铺着黑油子的路,风驰电掣,

9、驶向未知的远方 它离故土越来越远了。 车驶进了高楼林立的城市,在一处宽阔的厂区广场上 停了下来。等在那里的吊车伸出长长的手臂,鲁莽地将它从车里吊了出来,放进一个早已挖好的树坑里。 从此,它在这个地方安下了家。脱离了原野故土的滋润,它水土不服,一直病恹恹的。几位穿绿色衣服的人天天围着它转,给它打上了吊瓶输液。后来,它知道,他们都是负责厂区绿化的工人。 11 渐渐地,它的枝叶开始复苏。 12 它开始打量这个叫做繁华都市的地方:座座的高楼、穿梭的轿车、五彩的灯光、络绎不绝的人流 真是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但是,它始终有 “ 身在异乡为异客 ” 的感觉。 13 它开始想念那片原野了,想念那里的草地,那里

10、的野花,那些常栖息在它身上的鸟儿,还有那只经常奔跑过它身边的野兔。但,已经回不去了 从今以后它再也听不见林中的鸟鸣,也闻不到原野的芬芳,只得默默地、孤独地将根扎在异乡的泥土里了。 14 每天,广场上都会来很多人,唱歌的,跳舞的,散步的, 干什么的都有。有些人会围着它看,指着它苍劲的枝,幽绿的叶,称赞着什么。 15 一天一天,它对自己被强行移植的抱怨,渐渐少了些。有时它也想过:一棵树,不论站在哪里,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或者是做家具,或者被当做柴烧,或者仅仅是为这个星球增添一些绿意。然而,它还是每天都在尽力地将目光越过层层高楼,深情地眺望着故土所在的方向。 16 有一天早晨,一个小女孩围着它拍照,看

11、着镜头里的图像,小女孩兴奋地向身边的母亲嚷着: “ 妈妈,看啊,树叶上有露珠,多美啊 !” 17 也许,小女孩永远都不会知道,那晶莹的露珠,一滴一滴,都是它思乡的泪。 ( 本文有改动 ) 11填空:这篇文章以第 人称的口吻,按 顺序,主要运用 、 这两种表达方式,介绍了一棵百年古树被 ( 填 2 至 4 字 ) 这件事。 ( 5 分 ) 12第 段中加点词 “ 只得 ” ,表现了这棵树当时怎样的心情 ?( 2 分 ) 13第 15 段中画线句子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和理解。 ( 3 分 ) 14阅读上文,联系课文那树进行分析比较,选出下列四项中表述不恰当的

12、一项:( 2 分 ) A两篇文章都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从自然的生存到有情的生命,赋予了 “ 树 ” 以真 实的性灵,以两棵树不幸的命运来敲击读者内心的感知。 B两篇文章都表达了由 “ 树 ” 的命运所引发的深重思考和感慨。那树认为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棵进城的古树认为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要违背 “ 树 ” 的意愿,强行改变 “ 树 ” 的命运,否则我们可能会顾此失彼。 C两篇文章的语言形象生动,有的词语充满了强烈的感情色彩,有些句子凝练含蓄,引人深思,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了自己的情感态度。 D两篇文章从体裁来看,都是小说。不同点在于:那树写的是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最终又

13、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而一棵进城的古树则是从环保的角度写了一棵古树远离家乡后,欣然为美化城市做贡献的感人故事。 文段 ( 二 ) 石头王国 石头寨 石头寨是贵州的一个布依族村寨,南距黄果树大瀑布约 6 公里。传说是 600 年前有一姓伍的布依人到此定居逐步繁衍而成寨的。这里整寨不见一砖一瓦,房屋用石块砌墙,以片石为瓦,院落的墙垣、寨中的通道、村前的小桥、梯田的堡坎也都用石头修筑,家中的用具,如碓、磨、钵、槽、缸,全是用石头做成。到了这里仿佛进入 “ 石头王国 ” 。 石头寨依山傍水,四周有秀丽挺拔的群山,寨前田连阡陌,寨后绿树成荫,寨边有宽阔的石头河,河水清澈见底,常见游鱼成群,互相追逐。河上有

14、30 多米长、 5 米宽的五孔石桥,弧形石拱与倒影连成一个个圆的洞门,对岸绿水青山,分别映在圆洞里,正如五幅不同画面的山水彩屏。竹林、果树 相间的岸边,石屋村寨在阳光辉映下,如片片白云,散落在青山绿水间,形成一派独特的山村美景。 石头寨的石屋布局、结构和造型极具特色。石屋沿着一座岩石嶙峋的山坡自上而下修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依山林立,布局井然有序。有的石屋房门朝向一致,一排排参差并列;有的组成一正两厢院落,一幢幢纵横交错;有的石屋是石砌围墙,由一石拱朝门进出的单独院落。村头寨边的竹林柳荫下,还安置了许多的石凳石椅。房屋不用一瓦一砖,用木料作屋架,屋架有 7 柱、 9 柱、 11 柱不等,无论

15、是三间或是五间一幢,中间多作堂屋,下为实地地面,左右两 边多作卧室,上铺地板,下为 “ 地下室 ” 关牲口,结构紧凑合理。在建房时,首先用石头砌好两个较高的屋基,一般在 2 米以上,然后将木柱房架立在上边。正因为屋基较高,家家都得砌石阶进门。房架立好后,就砌石墙四面封山,用薄石板盖房,有的用石料间隔,石柱支撑。这些房屋的墙,有的用块石、垫石垒砌或浆砌,有的用锤针剔打平整的料石安砌,有的用乱石堆砌再用石灰或混凝生在墙面勾缝成虎皮墙。砌石接缝紧密,线条层次匀称,工艺精湛,房屋造型美观大方。 由于附近多石山和水层页岩,提供了天然的石料资源,加上长期建筑实践中造就了大批的 能工巧匠,石木建筑水平得以不

16、断提高。就地取材盖成的这些石屋,不仅造价低廉,节约木材,不怕火灾,而且舒适耐用,冬暖夏凉,间隔性强。特别是不用烧砖瓦,节约土地、节约能源等优点,一直受到专家们的称赞。 ( 本文有删改 ) 15认真阅读本文后,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在下面表格内 A、 B、 C、 D、 E、 F、 G 处分别填上 恰当的内容。 ( 9 分 ) 文章 结构 文章 段落 说明对象 说明语言 事物特点 说明顺序 画线句的 说明方法 A 段 地理位置、历史 沿革争主要特点 平实说明 石 头 段 自然环境 生动说明 依山傍水 美丽独特 F G 寨 B 段 C E 段 资源优势与建筑 的性能特点 D 16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任意选

17、择一个对象,并根据下面提供的句式,写一段说明或描 写性文字。 ( 答案中不能出现与考生相关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并非仿写本文中 的句子 )( 5 分 ) 句式: 很有特色。有的 ;有的 ;还有的 。真是 !这些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段 ( 三 ) 陈涉世家 ( 节选 )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銍、酂 、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 “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

18、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7解释文段中加点的字。 ( 4 分 ) 下: 乃: 兵: 刑: 18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 ( 2 分 )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翻译: 19起义军从 “ 至陈 ” 到 “ 计事立王 ” 的这部分内容可分为四个阶段,请从文段中找出能 高度概括另外两个阶段的词组,并依次填写在下面方框内。 ( 每空两字 )( 2 分 ) 至陈 计事立王 20在陈涉世家一文中,陈胜在起义前分析天下各种形势时,提出了 “ 诈自称公子扶 苏、项燕”的策略,得出了起义“宜多应者”的判断。文段中的哪两句话可以证 明陈胜

19、的这个判断是正确的 ?( 写出句子的序号即可 )( 4 分 ) 文段 ( 四 ) 青春寄语 作者:佚名 孩子,你们的眼眸里 青春在哗哗作响 流向那等待开垦的时光 这是你们的早晨 黎明的歌声多么嘹亮 希望栖息在阳光的肩膀上 你们的梦想 还挂在青青的葡萄架上 风一吹,一粒粒绿色的青春叮叮当当 孩子,从现在起 你们要学会仰视,要学会自强 让目光永远飞向靠近太阳的地方 青春美啊 美在热情 美在力量 美在自信 美在坚强 美在血脉里有崇高的理想在流淌 孩子,青春是一支动听的歌谣 它也是人生的一次重要起航 人要活,就活得热烈,活得充实 要活得像一团火焰,把周围照亮 任凭千里冰封,鸟兽藏迹 你们也要燃烧出人生

20、的精彩和辉煌 ( 本诗有删改 ) 21阅读上面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 5 分 ) 四、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 ( 共 12 分 ) “语文与其他学科渗透”专题 材料 ( 一 ) 【地理学科】 云贵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 贵州高原位于多雨的季风区,雨量充足。 云南高原宽广平坦,地面起伏和缓。 大致以乌蒙山为界分为云南高原和贵州高原两部分。 云贵高原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完美、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22 将上面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 A B C D 材料 ( 二 ) 【物理学科】 弹力是一种力。 弹力是物体在外界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后产生的。 弹力

21、是物体要恢复原来形状时产生的。 23提取上面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给 “ 弹力 ” 下一个定义。 ( 可适当增删词 语,不得改变原意。 )( 3 分 ) 弹力是 材料 ( 三 ) 【数学学科】 在运用提取公因式法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首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时,可以直接提取公因式,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当多项式的各项公因式是一个多项式时,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一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 24阅读上面材料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作答。 ( 3 分 ) 材料主要介绍了运用 来解决因式分解的数学方法,强调了运用该方 法时的两种情形。材

22、料中涉及到的两种情形分别是: 材料 ( 四 ) 【音乐学科】 第一段:在这离别之际,我们别情依依,走一回校园的小路,踏一回教室的楼梯,心中荡起甜蜜的回忆。再见吧同学 !再见啊再见 !亲爱的同学再见,盼望你早日成功的消息。 第二段:在这离别之际,我们有千言万语,看一眼先生的白发,摸一把老师的坐椅,腮边挂满滚烫的泪滴。再见吧老师 !再见啊再见 !敬爱的老师再见,请接受我们深情的敬礼。 歌词告别母校 ( 作者:田德 芳 ) 25在离别之际,同学们心里一定会荡漾起对老师的许多感激怀念之情。请联系生活,仍然以 “ 老师 ” 为题,模仿歌词中相应的句子,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4 分 ) 在这离别之际,

23、我们有万千思绪, , ,胸中荡起感激的涟漪。再见吧老师 !再见啊再见 !敬爱的老师再见,您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里。五、写作能力考查 ( 共60 分 ) 青春,正是中学生五彩缤纷、朝气蓬勃、思想逐渐趋向成熟的季节。今天,大家即将向三年的初中生活作别。在这令人激动而又让人依恋的时刻,我们可以做一次心灵的梳理和人 生的反思:今天的中学生真的失掉什么了吗 ? 26请联系实际或参考下面内容,以 “ 中学生失掉 了吗 ?” 为题,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作文。 参考内容: 自信、诚信、自尊心、青春朝气、动手能力、自控能力、鲜明的个性、纯洁的友情、多彩的生活、良好的习惯、勤俭的美德、敬老孝亲的美德、宽容忍让的品质、抗挫折的能力、相互理解的能力 、积极乐观的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助人为乐的精神、探究创新的精神、强健的体格、人生的理想抱负 写作要求: 1在题目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2立意健康,写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议论、记叙,也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可以立论,可以驳论,也可以有破有立; 5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相关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