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省宿迁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试卷.pdf

上传人:卡尔 文档编号:142877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4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江苏省宿迁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9年江苏省宿迁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9年江苏省宿迁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试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9年江苏省宿迁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试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9年江苏省宿迁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试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省宿迁市 2009 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一部分( 30 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30 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4 分) 闻一多先生目不窥园,足不下楼, u ( )心沥血地从事唐诗研究。他手不sh( ) 卷, qi( )而不舍。为了研究,他珍惜每一分光阴,头发零乱,也无 xi( )顾及。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网上的信息资源可以说包罗万象,既让人大开眼界,又令人眼花缭乱。 B亚历山大想尽办法要试一师,结果还是踌躇满志,后来他拔出剑,将结劈成两半。 C,为了筹建长城站,他费尽心血;长城站落

2、成时,这位作风凌厉的男子也流泪了。 D不少学问渊博的人,不知融会贯通,终身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 。 3默写古诗文。 ( 10 分) ( 1) ,白露为霜。 ( 诗经 ) ( 2)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 ( 3)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 ) ( 4)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 ( 5)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夜雨寄北 ) ( 6)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 ( 7)绿杨烟外晓径寒, 。 (宋祁木兰花 ) ( 8)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 ( 9)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 , 。 论语 ) 4请仿照画

3、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句子。 ( 4 分) 让我怎样感谢你 让我怎样感谢你 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 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5相约名著。 ( 4 分) 中外名著中塑造了许多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学校读书节将举行“名著人物阅读交流”活动,某班同学推荐了以下几个人物,请根据你的理解,选择一个人物,完成题目。 汤姆索亚 贝多芬 鲁智深 关羽 选择人物: 简介事迹: 点评精神品质: 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 5 分) 兰亭中学校报开设了一个新栏目青春的舞台 ,目的是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展示个性和才艺。 假如你担任该栏目的主编,请围绕“青春”的主题,为该栏目设计一段卷首语。要求:表现栏目创意,至少运用一

4、种修辞手法。 卷首语: 第二部分 ( 60 分) 二、诗歌赏析。 ( 6 分) 7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 6 分)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 春 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1)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2 分) ( 2)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 4 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1 题。 (14 分) 【甲】 蒋氏大戚,汪然涕曰: “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吾不为斯役, 则久已病矣 。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积于今六十岁矣, 而乡邻之生日蹙, 悍吏之来吾

5、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 “苛政猛于虎也。 ”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乙】 贞观九年,岷州都督高甑生,坐违李靖节度, 又诬告靖谋逆, 减死徙边。时有上言者曰: “旧秦府功臣,请宽其过。 ”太宗曰: “虽是旧劳,诚不可忘,然理国守法,事须画一,今若赦之,使开侥幸之路。若甑生

6、获免,谁不觊觎?我必不赦者,正为此也 。 ” (节选自贞观政要 ) 8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4 分) (1) 而乡邻之生日蹙 (2)又安敢毒耶? (3) 坐违李靖节度 (4) 诚不可忘 9下列个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A 积于今六十岁矣 余将告于莅事者 B今以蒋氏观之 跪而拾之以归 C而乡邻之生日蹙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D请宽其过 其如土石何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 我必不赦者,正为此也。 ” 11阅读上面选文,完成题目。 (3 分) 根据甲文,概括将氏悲惨遭遇的根本原因: ; 根据乙

7、文,概括唐太宗的有关治国策略: 。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10 分) “烫手”的电子废弃物 (1)在高科技电子信息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越来越多便利的同时,电子废弃物也对各国环境构成了很大威胁。 随着电子产品消费日增,产品生命周期日减,电子废弃物的产量逐渐增加,且增长速度逐年加大。我国作为电子电器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国内每年产生的电子蠡垃圾总量达 820 多万吨,据估算,到 2010 年,我国城镇部分电子电器产品报废总重将达到 13 亿台。电子废弃物,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全新挑战。 电子电器产品种类繁多,材料各异,电子废弃物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千差万别。一台个人电脑就含有

8、700 多种化学原料,几十种金属、有机物。其中显示器含有铅、汞、聚氯乙稀塑料和溴化阻燃剂等物质,机箱和磁盘驱动器中含有铬、汞等元素,印刷电路板含有铜和溴化阻燃剂,开关和位置传感器中含有汞、砷等物质。 电子废弃物中含有的汞、铅等金属元素和塑料、橡胶等化学物质,多为有毒有害物质及环境难降解物质。 汞可以破坏中枢系统, 影响肾脏功能及胎儿发育; 铅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影响肾脏功能,干扰血红素合成。如果对电子废弃物处理不妥当,将其直接填埋或焚烧,会对土壤、水体、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其污染是长期的。一粒纽扣电池可以污染 600立方米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一号电池能使一平方米土地失去农用价

9、值,并造成永久性公害。 电子废弃物的粗放式处理,还有可能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形成一条危害人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污染链。 电子废弃物处理排放的铅、 汞等重金属和二恶英、 多氯联苯等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 地表径流等途径有可能导致周边地区的农产品和海产品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含量的升高,即所谓的“化学定时炸弹”。这些高风险区可能作为新的污染源在适当条件下像定时炸弹一样重新向环境释放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造成突发环境事件,从而影响周围低污染或未受污染的环境和食物链。 电子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可供回收利用的物资,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塑料以及一些能再利用的零部件等。有资料表明,电子产品化学组成中,金属、橡

10、胶塑料及玻璃材料约占 90以上。以电脑印刷电路板为例,其中含有铜、铝、镍等普通金属及金、银等贵重金属。广东贵屿每年从电子废弃物中回收塑料在 15 万吨以上,回收金、银、铝等金属 20多万吨。电子废弃物中的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值得关注。 电子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全球化的问题, 我国的形势尤其不容乐观。 处理好 “烫手”的电子废弃物问题,刻不容缓,意义深远。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2从全文看,电子废弃物的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分条概述。(3 分) 答: 13请指出第节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4 分) 答: 14生活中,电子废弃物还有哪些?请就如何处理电子废弃物提两条

11、合理化建议。(3 分) 答: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518 题。(12 分) 重拾阅读精神 中华民族无疑是一个有着良好阅读传统的民族,有关名人与书的趣事不胜枚举: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著书数百卷,连给女儿嫁妆时,亦是用满满一箱书; 资本论首位翻译者、经济学家王亚南,在乘船遭遇风浪、海轮颠簸不止时,要求服务员将其绑在椅子上以聚精会神地读书;诗人闻一多在结婚当日的早上不见踪影,后被友人发现在书房中如痴如醉地读书 然而,近些年来,我们更多地听到这样的故事。2008 年上海一家早教中心率先开设幼儿经典诵读班,由专家带领 l0 岁以下的小朋友诵读三字经、论语等经典作品。结果在短短 3 个月中,学员由原

12、先的 20 人减至 3 人。有记者采访退班孩子的家长,得到的回答竟出奇一致: “以后入学时又不看这些,还是把时间花在学英语、电脑、钢琴上更为实惠,这些可都是升学加分的。” 从什么时候开始,书籍已经不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沦为“耽误孩子升学的滑梯”?家长对于经典阅读先入为主的拒绝态度,不仅没收了孩子享受人类丰盛文化大餐的入场券,还间接导致了这些孩子长大后偏于功利的阅读习惯。在许多书店里,你看那“最畅销图书排行榜”上,显眼位置处净是些炒股、基金、管理类的书籍。 书店里的人头攒动,正和当代人填补不了的心灵饥荒形成反差讽刺的是,往往我们功利书读得愈多,便发现这种饥荒愈厉害 。捧着教辅书、“快餐”书

13、太久,我们的视野变得狭窄,只局限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进而造成精神上的乏力,思考社会、思考人性的乏力。 很难想象,一个精神乏力的民族,会有着什么样的未来。当人们津津乐道“世界读书日”4 月 23 日,也正是文豪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的辞世纪念日时,往往夸大了这其中的“巧合色彩”,而忽视了这些文豪们对于启迪思想、丰富文明的重要作用。 若你想说,莎士比亚们离我们太远,无论怎样读书,我也达不到他们的境界。那么就看看卡耐基吧,很多人在陷入人际纠纷、遭到解雇时,常常从他的人性的弱点中寻找“速效冲剂”。但卡耐基曾这样写道:人活着不只需要面包。有些百万富翁因缺乏人文精神的滋养而面临人性的饥饿;相反,有些穷人却在精

14、神上十分富有,远非百万富翁所及是一个人的精神令他的身体富有。 还记得邓清清吗?那位在地震后的废墟里打着手电筒看书的女孩,在被救出后,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 读书能缓解我们内心的恐惧,丰富我们的心灵,给我们精神的力量。就从今天开始,想一想我们为何设立“世界读书日”,重拾真正的阅读精神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从全文看,第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 分) 答: 16揣摩第节中“便发现这种饥荒愈厉害”这句话中“饥荒”的含义。(2 分) 答: 17说出第节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作用。(3 分) 答: 18结合文意,说说如何理解“重拾真正的

15、阅读精神”。(4 分) 答: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923 题。(18 分) 鸟巢的风味 彭晓玲 因为山青水秀,地处湘东的老家自然多鸟巢,不过,那还是在我年少时节。 那时候,我家门前,有几棵高大苍翠的大樟树。每望一眼郁郁葱葱的大樟树,我总有一种爬上去的欲望,只因在高高的树之顶端,有盘缠于树杈上的鸟巢,常有三三两两的喜鹊喳喳地来来往往。 喜鹊黑亮灵巧的翅膀,如豆的眼睛流转不已,飞姿自是美妙,乃至给飞翔留下足够的温暖。在美丽的春天,鸟巢里常隐约飘来小鸟叽叽之声,过路的人便自然而然沉湎于梦一般的清纯。 老家的鸟,大都很狡猾 。喜鹊高高在上,还有一些鸟则干脆将巢藏得深深的,或在树叶浓密之处,或在

16、树之尖端。总之,要么让人可望不可即,要么根本不让人看到。偶尔,常常是落叶时节,当孩子们玩得疯癫之时,一抬头,便发现不远处矮矮的树梢上,垂挂着一只小巧玲珑的鸟巢。不过,当发现它时,其实已是空巢了。 麻雀多得很。那褐色羽毛上布满了黑色斑点的小巧的鸟儿,一天到晚在屋檐下,叽叽喳喳,飞来飞去。它们的巢就藏在屋檐下的某个墙洞里,洞口黑洞洞的,若将手伸进去,常常能掏着几颗圆圆的麻雀蛋,或一两只丑丑的小麻雀,黄黄嫩嫩的嘴,不停地张开又合上 。可过一段时日,若是再去摸那个鸟洞,常常一无所获了。 后来,我离开了乡村,远离了鸟巢,也远离了鸟。在繁华的家乡小城,自是难以见到鸟的踪影,内心空落了几许,好在,时有鸟巢淡

17、薄苍灰的身影飘荡在我的梦里。不知为何,我执著地萌生了一种想法,真想成为一只美丽的鸟,翩飞在枯瘦的枝头上。变不了鸟的我,自是对鸟巢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 。 又是一个初春时节,我来到山东大平原。车窗外,一望无际的旷野上,多是光溜溜的树。很突然地,一棵高高瘦瘦的树傲然于眼前,那光光的树梢上,赫然苍黑一团。我张望再三,惊讶地发觉,那是一只鸟巢。谁知,从青岛至烟台,一直到济南,只只苍黑的鸟巢,竟绵绵不绝地撞击着我的视线。 试想,汽车在公路上奔驰,公路两旁,绵延着一排排光溜溜的树,隔不了多远,便有一只苍黑的鸟巢挂在树枝之上。可以说,所有的鸟巢,看上去都厚重,由一枝枝苍黑的树枝错落有致地搭成,爽朗,朴素。偶尔

18、,自苍黑的鸟巢,也会飞出一两只黑羽毛的鸟。虽不知其为何鸟,我仍被一阵翅膀的扑棱棱拍击声所震颤。 真想不到,在苍茫的平原上,鸟巢以一种全新的风味,令我无法回避无法平静,给了我异乎寻常的触动。而穿越时空的隧道,老家的鸟巢,以蒙太奇的手法,执著地闪烁。可我惊异地发现,南方老家的鸟巢,在森林茂密、山重水复的世界,莫名地迷失了飞翔的方向,有着一种战战兢兢的谨慎,如履薄冰。北方的鸟巢,则洋溢着关东大汉的坦荡,无遮无挡地走近世人,却得以守住自我的风味。 其时,一棵又一棵树,一只又一只鸟巢,自我眼前掠过,传递着鸟的声音,我有了一种行走于大地的心情。一种全新的感觉,一种渴望闯荡的锐气,渐渐地漫溢而来。 (选自散

19、文选粹,有删改) 19“老家的鸟,大都很狡猾”一句中,“狡猾”一词有何妙处?(3 分) 答: 20请从表达方式、词语运用等方面,赏析第节中划线的句子。(3 分) 常常能掏着几颗圆圆的麻雀蛋,或一两只丑丑的小麻雀,黄黄嫩嫩的嘴,不停地张开又合上。 答: 21文中写出了鸟巢的哪些“风味”?请简要概括。(4 分) 答: 22文中描写北方的鸟巢时,没有对鸟作详细描写,为什么?(3 分) 答: 23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作者对鸟巢“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5 分) 答: 第三部分 (60 分) 七、作文(60 分) 24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先贤的生活,令你神往;现实社会中,总有一些感人的生活,令你难忘;大

20、千世界中,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给你生活启迪人生旅途,五彩纷呈,人总是在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请以“像 那样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先在横线上填上一个恰当的词或短语,使题目完整;文体自定(诗歌除外);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 (30 分) 1呕 释 锲 暇 (共 4 分,每字 1 分) 2B(3 分。踌躇不前: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 3 (1)蒹葭苍苍 (2)直挂云帆济沧海 (3)塞上燕脂凝夜紫(4)大漠孤烟直 (5)却话巴山夜雨时 (6)千里共婵娟 (7)红杏枝头春意闹 (8)醉翁之意不在酒 (9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0 分,每句 1 分,错一字则该句不得分) 4例: (1)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 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2)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句式大体相同,用词恰当,语句通顺,无错别字。共 4 分,每点 1 分。 ) 5例: (1)人物:汤姆索亚 事迹:与蓓姬在岩洞中历险 精神:沉着勇敢,在死亡与恐怖的威胁中无所谓畏惧。 (2)人物:贝多芬 事迹:双耳失聪,疾病缠身却创造了音乐史上的奇迹。精神:不被病魔打倒,扼住命运的咽喉。 (3)人物:鲁智深 事迹:拳打镇关西 精神:疾恶如仇,勇而有谋,粗中有细 (4)人物:关羽事迹:刮骨疗毒 精神:镇定坚强,

22、具有常人不具备的勇气。 (简介事迹 2 分,评点精神 2 分,只写出人物不得分。 ) 6例:这里有朝气蓬勃的青春风采,这里有迎风搏浪的豪迈激情,这里有雄鹰展翅的宏伟志向。让我们在这青春舞台上,尽情地张扬个性,施展才华,放飞梦想! (5 分, “青春、展示”各 1 分, “舞台“1 分,修辞手法 1 分,语言通顺,没有错别字 1 分。 ) 第二部分(60 分) 二、 (6 分) 7、 (1)满头白发,愁苦不堪。 (2 分,每点 1 分。 ) (2)诗人眼中所见:山河破粹,春天的凄凉景象。 (2 分)诗人心中的期盼:亲人团聚,国家安定。 (2 分。意思对即可,只抄写诗句不得分。 ) 三、 (14

23、分) 8、一天天地 (2)怨恨 (3)犯罪 (4)确实、的确 (4 分,每个词 1 分) 9、C 10、 (1) (如果)从前我不做这个差使,就早已困苦不堪了。 (2 分,意思基本正确,且关键词“向” “病”翻译正确可得满分。关键词翻译不正确各扣 1 分,扣完为止。 ) (2)我之所以一定不赦免(他) ,正式因为这一点。 (2 分。意思基本正确,且关键词“赦” “为”翻译正确可得满分。关键词翻译不正确各扣 1 分,扣完为止。 ) 11、苛政猛于虎(1 分) ;不徇私情,法纪严明。 (2 分) (意思对即可) 四、 (10 分) 12、 (1)化学物质千差万别; (2)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及环境

24、难降解物质; (3)含有大量的可供回收利用的物资。 (3 分。每点 1 分) 13、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2 分,只答一种方法不给分,答出两种即可)具体突出地说明电子废弃物处理不当,将造成长期的、严重的污染。 (2 分) 14、例:废旧电视、废旧手机等(1 分) 。 (只写出文中的电子废弃物,不得分)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参与程度;建议统一的回收处理体系;提高处理技术水平等。 (2 分,写出两点即可。 ) 五、 (12 分) 15、 (1)结构上,承上启下。 (2)内容上,与上文形成对比; (3)引起下文对重拾阅读精神必要性的论述。 (3 分。每点 1 分。 ) 16、 (1)视

25、野狭窄(2)精神乏力,思考乏力。 (2 分。每点 1 分。 ) 17、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从阅读中获取精神滋养的重要性。 (3 分。论证方法 1 分,作用 2分。 ) 18、 (1)要保持中华民族良好的阅读传统。 (2)倡导阅读经典著作。 (3)阅读经典能给我们精神的滋养。 (4 分。答出一点 2 分,答出两点 2 分,答出三点得 4 分。意思对即可。 ) 六、 (18 分) 19、 (3 分)运用拟人手法(或贬词褒用) , (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家的鸟筑巢的习性,(1 分)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1 分) 20、(3 分)运用细节描写,(1 分)运用叠词,(1 分)表现出少年时我的童

26、真童趣(表现出少年时我对麻雀等小鸟的喜爱之情)。(1 分) 21、(4 分)(1)南方老家的的鸟巢:有着战战兢兢的谨慎。(2 分)(2)北方的鸟巢:厚重、爽朗、朴素,洋溢着坦荡。(2 分) 22、(3 分)使内容详略得当,(1 分)突出鸟巢不同的风味,(1 分)触发对人生的感悟。(1 分) 23、(5 分)(1)鸟巢寄托了年少时与鸟相伴的美好回忆。(2 分)(2)离开乡村后,已难见鸟的踪迹,内心空落时,鸟巢成为梦中的寄托。(2 分)(3)鸟巢引发了我渴望闯荡的锐气。(1 分) 第三部分(60 分) 七、作文(60 分) 24 (60 分,其中书写占 5 分) 作文评分标准:内容 55 分;书写 5 分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