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2950-2017 社会福利机构儿童常见病预防控制规范.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481746 上传时间:2020-09-26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60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 T 2950-2017 社会福利机构儿童常见病预防控制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34 T 2950-2017 社会福利机构儿童常见病预防控制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34 T 2950-2017 社会福利机构儿童常见病预防控制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34 T 2950-2017 社会福利机构儿童常见病预防控制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34 T 2950-2017 社会福利机构儿童常见病预防控制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03.120 A 0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29502017 社会福利机构儿童常见病预防控制规范 Norm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ildrens common diseases in social welfare institutions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09 - 15 发布 2017 - 10 - 15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2950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国市社会福利院、合肥

2、斯坦德尔德标准化管理有限公司、宣城市民政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林峰、郑志芳、伍爱华、李琴、贺冉冉、牛彦、刘璐、张毅、杨华、束道文。 DB34/T 29502017 1 社会福利机构儿童常见病预防控制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会福利机构儿童常见病预防控制规范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常规病症预防控制 措施、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传染性疾病消毒隔离要求、监督考核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社会福利机构儿童常见病预防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3、件。 MZ/T 010 儿童福利机构基本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MZ/T 010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儿童常见病 Common pedi atric diseases 儿童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疾病,包括常见的一般疾病及传染性疾病。 3.2 预防 precaution 借助各种临床治疗方法,对某些患病者及时治疗,防止恶化,使疾病早日康复,减少疾病的不良作 用,预防并发症和伤残。 3.3 控制 control 对影响患者健康的疾病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少其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4 基本要求 4.1 管理要求 4.1.1 应成立儿童常见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并制定小组职责。 4

4、.1.2 市、县级社会福利机构宜设置卫生部门许可的卫生医疗机构。 4.2 环境要求 DB34/T 29502017 2 4.2.1 儿童居室保持安静,室温 1826,湿度 5060,每日(定时)通风,避免直吹或对 流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消毒。 4.2.2 加大床位之间距离,适当加大患儿与非患儿空间距离(呼吸系统疾病除外)。 4.2.3 必要时加床档保护。 4.3 人员要求 4.3.1 医生、护士应持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专业资格证书。 4.3.2 孤残儿童护理员应持有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4 记录要求 4.4.1 记录应真实、及时、完整,重点突出。 4.4.2 页面应干净整洁

5、,无错别字,无涂改。 4.5 消毒要求 4.5.1 儿童居室应采用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进行消毒。 4.5.2 儿童用具、玩具应每天进行消毒。 4.5.3 儿童衣物、被褥、床单、棉胎、垫被、枕芯应每周一次日光下暴晒消毒,遇有污染应及时更换。 4.5.4 消毒应记录。 5 常规病症预防控制措施 5.1 上呼吸道感染 5.1.1 儿童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1.2 避免接触感染源,上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应尽量不去公共场所,必要时可戴口罩或服用板蓝根 等中药预防。 5.1.3 勤巡视病房,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变化,观察口腔黏膜、皮肤有无皮疹、神经系统症状 等,发现异常及时

6、报告医生。 5.1.4 髙热患儿养护参照 5.12。 5.1.5 及时清除鼻腔和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1.6 若患儿出现严重鼻塞,应按医嘱给予药物缓解症状。 5.1.7 定时给予口腔护理。 5.1.8 保证水分和营养的摄入,鼓励患儿多饮水,给予易消化清淡饮食,喂食、喂水时避免呛咳和噎 食。 5.1.9 发现患儿应及早隔离,如有流行趋势,及时进行空气消毒。 5.2 支气管炎 5.2.1 应注意温度的变化及时给儿童更换合适的衣物,注意儿童的均衡营养,激励儿童进行户外锻炼, 提高抵抗力。 5.2.2 与生病的儿童进行有效隔离,远离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 5.2.3 勤巡视病房,观察患儿体温

7、、脉搏、呼吸变化,观察皮肤有无皮疹,注意咳嗽的性质及神经系 统症状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2.4 及时清除鼻腔和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DB34/T 29502017 3 5.2.5 减少患儿活动,卧位时可抬髙头胸部,经常变换体位,较小患儿应定时超声雾化、拍背,鼓励 较大患儿咳嗽。 5.2.6 定时给予口腔护理。 5.2.7 高热患儿养护参照 5.12。 5.2.8 按医嘱给药,注意不良反应。 5.2.9 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患儿,注意观察有无缺氧症状,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吸氧。 5.2.10 保证水分和营养的摄入, 鼓励患儿多饮水, 给予易消化清淡饮食, 喂食喂水时避免呛咳和噎食。 5

8、.3 肺炎 5.3.1 冬季尽量不要让儿童到公共场合、人员拥挤的地方活动,房间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5.3.2 儿童应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3.3 儿童膳食应搭配合理,注意补充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5.3.4 易反复感染肺炎的患儿,在冬季来临之前应注射预防肺炎的疫苗。 5.3.5 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神态、面色等,及早发现并发症。 5.3.6 随时监测体温,维持体温正常,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及时报告医生。 5.3.7 及时清除鼻腔与咽部分泌物,分泌物粘稠者应用超声雾化或蒸汽吸入,分泌物过多影响呼吸时, 应用吸引器吸痰。 5.3.8 帮助患儿取合适的体位并经常更

9、换,翻身拍背,帮助痰液排出。指导和鼓励较大患儿进行有效 地咳嗽,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嘴,不应随地吐痰。 5.3.9 定时给予口腔护理。 5.3.10 有缺氧症状时应遵医嘱立即给予鼻导管给氧。 5.3.11 高热患儿养护参照 5.12。 5.3.12 重症时转院治疗。 5.3.13 护理操作应集中完成,以减少刺激,避免哭闹。 5.3.14 做好呼吸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不同病原引起的肺炎应分区域养护。 5.3.15 饮食宜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多喂水;少食多餐。喂食喂水时避免呛咳 和噎食。 5.4 腹泻 5.4.1 不随便换奶粉,防止孩子因不适应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5.4.2

10、 注意饮食卫生,饮食要合理营养要均衡。 5.4.3 应让儿童作息规律睡眠充足。 5.4.4 春捂秋冻要适宜,注意足、腹部保暖。 5.4.5 让儿童适当户外运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5.4.6 应密切观察患儿意识状态、眼窝及前囟的凹陷、皮肤弹性和尿量等变化。 5.4.7 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及腹泻量,收集粪便送检。 5.4.8 监测体温,体温过高遵医嘱给与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及时擦干汗液,更换潮湿衣服,多饮水, 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 5.4.9 加强患儿皮肤护理,保持臀部干燥,勤换尿布,尿布直选用清洁、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 每次便后温水蘸洗臀部,保持肛周清洁,防止臀红和尿道感染,必要

11、时用棉棍滚涂鞣酸膏。 5.4.10 预防交叉感染,儿童食具、衣物、尿布应专用,对腹泻患儿的粪便,被污染的衣、被进行消毒 处理。 DB34/T 29502017 4 5.4.11 调整饮食,暂停辅食,给予稀释牛奶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病情好转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 食。 5.4.12 重症时转院治疗。 5.5 癫痫 5.5.1 应密切观察有癫痫发作史的患儿,若出现发作先兆应立即卧床休息,及时报告医生。 5.5.2 癫痫发作时应有专人守护、观察和记录全过程,注意意识状态和瞳孔的变化,以及抽搐的部位、 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 5.5.3 对强直性痉挛患儿应扶持其卧倒,防止跌伤或伤人。 5.5.4 癫痫发

12、作时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a) 解开衣领、衣扣和腰带; b) 迅速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从患儿一侧的臼齿间插入并移至门齿间,防止舌咬伤,抬高下颌防止 舌后坠; c) 将患儿头部侧向一边,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并给与吸氧,以减少呼吸道阻塞和改善 缺氧; d) 如进食时癫痫发作,应立即停止进食,清除口腔内食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5.5 患儿抽搐致大小便失禁,应及时更换衣服、被单,保持患儿及床位的舒适清洁。 5.5.6 不应强行按压或用约束带捆扎抽搐的肢体以防骨折,宜用枕头或其他柔软物保护大关节不至碰 撞床栏等硬物,在背后垫一卷衣被之类的软物可防止椎骨骨折。 5.5.7 少数患儿在抽搐停止、意识

13、恢复过程中有短时间的兴奋躁动,应防止自伤或他伤。 5.5.8 观察用药后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5.5.9 减少声光及过冷刺激,保证睡眠,减少癫痫各种诱发因素。 5.5.10 严格遵医嘱准确、按时给药。 5.6 先天性心脏病 5.6.1 密切观察患儿情绪、精神、面色、紫绀、呼吸、脉搏、血压等状况,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5.6.2 建立合理的生活作息时间,保证睡眠,根据病情适当安排活动。 5.6.3 心衰患儿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尿量,严格记录出入液量。 5.6.4 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时,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氧气吸入。 5.6.5 患儿超过 48 h 无大便应报告医生处理,遵医嘱给

14、缓泻剂,禁止下地独自排便,防止发生意外。 5.6.6 患儿有明显情绪激动、哭闹对心脏有影响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5.6.7 遵医嘱,长期常规口服强心甙药物患儿,应在服药前测量心率,双人核对药物剂量,确认无误, 准确、按时给药,观察用药后的作用、反应,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 5.6.8 发生水肿的患儿给无盐或少盐易消化食物,根据病情定期测体重。 5.6.9 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宜,控制水及钠盐的摄入,保证每日摄入量。 5.6.10 患儿床单、衣服应清洁、平整、干燥。 5.6.11 重症时转院治疗。 5.7 唇腭裂 5.7.1 术前 5.7.1.1 改善营养状况,增强体质

15、,提高机体抵抗力。 5.7.1.2 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及口腔炎症,保持口腔、鼻腔清洁。 DB34/T 29502017 5 5.7.1.3 唇裂术前 3 天开始锻炼用小勺或滴管喂食乳汁或流食,建立新的饮食习惯,避免术后因吸吮 奶嘴损伤伤口。 5.7.2 术后 5.7.2.1 唇裂术后 3 周内禁用普通奶嘴喂养,可用滴管、小勺或选择专用奶瓶缓慢喂食,腭裂手术第 2 天喂食半流食,术后 2 个月内喂食软食,避免干、硬、有渣食物。 5.7.2.2 唇、腭裂术后适当约束上肢,防止抓伤伤口,造成伤口出血或裂开,如有少量出血轻轻擦拭。 5.7.2.3 腭裂术后观察有无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表现,发现

16、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5.7.2.4 唇裂术后伤口暴露,勿撞击、压迫。保持清洁,避免伤口及缝线上结痂,餐后用 75乙醇棉 球轻轻擦拭,减少感染机会。渗血者或己结痂者可以用生理盐水棉球湿敷,将结痂清理掉,用乙醇棉球 消毒伤口。 5.7.2.5 避免患儿大声哭闹。 5.7.2.6 每次进餐后用漱口液或生理盐水冲洗。 5.7.2.7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5.8 脑性瘫痪 5.8.1 根据患儿智力和瘫痪情况,配合患儿康复、语言、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5.8.2 脑性瘫痪患儿伴癫痫发作时的护理参照 5.5。 5.8.3 长期卧床脑瘫患儿应做好皮肤护理,经常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更换体位,减轻对

17、局部皮肤的压伤。 5.8.4 给予营养、易消化、多纤维饮食。喂食时避免在患儿牙关紧闭情况下强行抽出羹匙损伤牙齿。 5.8.5 更换尿布时不应强行掰开肢体,应采取分散患儿注意力方式。 5.9 苯丙酮尿症 5.9.1 观察患儿皮肤情况,剪短指甲或带防护手套,预防抓伤皮肤。 5.9.2 及时更换衣服,保持衣服清洁、干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出现湿疹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置。 5.9.3 观察患儿二便情况,便后用温水冲洗,勤换尿布,局部用鞣酸软膏涂抹。 5.9.4 及早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减少苯丙氨酸及其酮酸的集聚对大脑的损害。 5.9.5 随年龄增长,选用淀粉、蔬菜和水果等低蛋白食物为主,如大米、小米、白菜、

18、土豆、菠菜等。 5.9.6 青春期后可放松对患儿饮食控制,但出现烦躁、头痛等不适症状,应重新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 5.9.7 在苯丙氨酸饮食治疗期间,对患儿血中苯丙氨酸浓度进行常规监测,1 个月3个月 1次,调 整特殊饮食。 5.10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5.10.1 合理安排患儿休息、活动。 5.10.2 口腔炎、口角炎、舌炎患儿,应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5.10.3 口服铁剂时应在两餐之间服用,使用吸管,可与维生素 C、果汁等同时服用,避免与牛奶或含 钙、镁、磷酸盐、鞣酸等的药物和食物同时服用。 5.10.4 均衡饮食,及时添加辅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5.1

19、1 血友病 5.11.1 日常护理应动作轻柔,剪短指甲,患儿衣着宜宽松,减少或避免皮肤及关节损伤出血。 DB34/T 29502017 6 5.11.2 密切观察患儿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以及皮肤有无疼痛、肿胀或瘀斑,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 生。 5.11.3 指导患儿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或避免损伤出血;掌握必要的应急措施,如局部止血方法。 5.11.4 早期关节出血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外伤,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局部冷敷,抬髙患肢、制动并 保持肢体功能位。 5.11.5 出血停止可作适当体疗以防关节畸形,鼓励患儿逐渐增加活动。 5.11.6 皮肤、黏膜出血可局部压迫止血。 5.11.7 饮食应易消化,

20、避免辛辣刺激性、坚硬粗糙食物,避免引起牙龈和胃肠道出血。 5.11.8 掌握必要的应急措施,如局部止血方法。 5.11.9 重症时转院治疗。 5.12 高热 5.12.1 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神态、面色等,及早发现并发症。 5.12.2 随时监测体温,每 4 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一次,准确记录。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及时 报告医生。 5.12.3 宽衣解被,采取物理方法降温,如头罝冰袋、乙醇拭浴、温水拭浴。禁忌擦拭后颈、胸前区、 腹部和足底等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a) 头部冷敷或枕冰袋:冷疗时注意观察用冷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如出现皮肤苍白、青紫或有麻 木感,应立即停止用冷疗,避免冻伤:当体温

21、降至 39以下,即取下头部冰袋,注意随时观 察冰袋有无漏水,冰块融化后,应及时更换。 b) 乙醇拭浴:乙醇浓度为 3550,100 ml200 ml,温度为 3032,拭浴过程中,如 患儿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大量出汗、脉搏及呼吸异常时,应立即停止,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置。 c) 温水拭浴:水温低于体温 23,100 ml200 ml,拭浴以拍拭方式进行,在拭腋窝、腹 股沟、腿窝等血管丰富处,应适当延长时间,以利于散热,拭浴后 30 min 后需测量体温并记 录。 5.12.4 退热过程中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呕吐后及时清理,更换衣物、被单。 5.12.5 患儿口唇干燥可涂液体石蜡油或甘油,给予

22、淡盐水漱口或棉球擦拭,防止感染。 5.12.6 有高热、惊厥病史者,应及时降温,同时密切观察,如发生惊厥应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给镇 静剂。 5.12.7 服用退烧药 30 min 后测试体温并记录。 5.12.8 应给予营养、清淡、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12.9 补充水分,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补液。 5.12.10 重症时转院治疗。 5.13 呕吐 5.13.1 注意观察患儿呕吐次数、量、呕吐物的性质,及时报告医生。 5.13.2 对呕吐患儿采取右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被吸入气管引起室息。 5.13.3 呕吐后应清洁口腔,被污染的衣被应及时更换。 5.13.4 重症时转院治疗。 5.

23、14 尿布疹 5.14.1 保持臀部干燥,应勤换尿布,松紧适度;尿布应选甩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 5.14.2 患儿便后及时用温水蘸洗臀部,轻轻擦干,需要时用棉棍滚涂鞣酸膏。 DB34/T 29502017 7 5.14.3 尿布疹时应暂停使用尿布, 让患儿臀部暴露在空气中; 严重时采用远红外线照射, 并专人看护。 6 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6.1 基本要求 6.1.1 应密切观察患儿: a)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以及瞳孔、意识等传染病各期病情变化; b) 发热的热型、时间、热度及发热的伴随症状和体征; c) 皮疹及黏膜疹的类型、形态、大小、分布、出诊顺序和时间,以及皮疹以外的症状和体征

24、; d) 有无黄疸的发生,及其发展和消退情况,有无淋巴结肿大; e) 药物剂量、方法、疗效及其不良反应。 6.1.2 计划免疫接种按相关规定执行。 6.2 常见传染性疾病 6.2.1 麻疹 6.2.1.1 患儿应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 6.2.1.2 出疹期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以免影响透疹,体温超过 40通知医生处置。 6.2.1.3 保持床位整洁干燥和皮肤清洁,勤剪指甲,以防抓伤皮肤继发感染。 6.2.1.4 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6.2.1.5 呼吸道隔离至疹出后 5 天,有并发症者延至疹出后 10 天,接触的易感儿隔离观察 21 天。 6.2.1.6 发热期间

25、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多喂开水和热汤,利于排毒、退热、透疹。 恢复期应添加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6.2.2 水痘 6.2.2.1 衣被不宜过厚,以免造成患儿不适,增加痒感,服装应宽松、柔软,勤换衣服。 6.2.2.2 剪短指甲并保持手的清洁,婴幼儿可用布包裹双手或戴布手套。 6.2.2.3 患儿皮肤瘙痒或吵闹时,设法分散其注意力,用温水洗浴,遵医嘱处理。 6.2.2.4 发热患儿采用降低室温、多饮水、卧床休息的方法物理降温。 6.2.2.5 患儿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鼓励患儿多饮水。 6.2.3 流行性腮腺炎 6.2.3.1 观察睾丸有无肿大、触痛,有无睾丸鞘膜积液和阴襄皮肤水肿

26、。 6.2.3.2 腮腺肿大后 1 周左右密切观察有无髙热、嗜睡、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症状。 6.2.3.3 高热患儿应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或乙醇擦浴进行物理降温。 6.2.3.4 保持口腔清浩卫生,餐后用温水漱口。 6.2.3.5 急性期应给予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鼓励患儿多饮水。 6.2.3.6 采取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后 3 天;接触者检疫 21 天。 6.2.4 病毒性肝炎 6.2.4.1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状态、黄疸、出血及 24 h 出入量等,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 生。 6.2.4.2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随病情好转,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以患儿不感觉疲劳为

27、度。 DB34/T 29502017 8 6.2.4.3 勤换衣服,清洁皮肤,保持干燥,修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肤。 6.2.4.4 食具及个人卫生用品专人专用,定期消毒。 6.2.4.5 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后倾倒。 6.2.4.6 合理营养,给予低脂、低蛋白、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对摄入不足患儿,遵医嘱给予静脉供给。 6.2.5 猩红热 6.2.5.1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状态,有无眼睑浮肿、尿量减少及血尿等,每周送尿常规检查 2次。 6.2.5.2 高热时鼓励患儿多饮水,采用物理方法降温,忌用冷水或乙醇擦浴。 6.2.5.3 急性期患儿应卧床休息 2 周3 周。 6.2.5.4

28、急性期给予营养丰富的含大量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恢复期给予软食,提供 充足的水分。 6.2.5.5 遵医嘱给予溶菌酶含片或生理盐水、稀释 25 倍的复方硼砂溶液漱口,每天 4 次6 次清洁 口腔。 6.2.5.6 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清洗,禁用肥皂,勤换衣服,床褥、衣服应柔软,剪短指甲;脱皮 任其自然脱落,不可用手撕。 6.2.5.7 呼吸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后 1 周,连续咽拭子培养 3 次阴性解除隔离。 6.2.6 手足口病患儿养护 6.2.6.1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6.2.6.2 体温超过 39采取降温措施。 6.2.6.3 疱疹破裂者,遵医嘱局部用药。 6.2.6.4 清洁

29、皮肤,勤换衣服,衣着应宽松、柔软:床铺应清洁、平整、干燥;修剪指甲,必要时包 裹患儿双手。 6.2.6.5 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餐后用温水漱口,多饮温开水。 6.2.6.6 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后倾倒。 6.2.6.7 般应隔离 2 周。 6.2.7 结膜炎患儿养护 6.2.7.1 观察分泌物、视力、角膜等变化,如出现眼部刺激症状加重,视力模糊等应及时报告医生。 6.2.7.2 滴眼药前应清洁眼部,用棉签擦除伪膜后再滴药水,先滴健侧,后滴患侧,药水应专人专用。 6.2.7.3 急性期应每隔 l h2 h 滴 1 次眼药水,遵医嘱根据病因选用两种以上抗生素或抗病毒眼药 水,轮流交

30、替。 6.2.7.4 患眼禁忌包扎和热敷。 6.2.7.5 给予清淡饮食。 7 传染性疾病消毒隔离要求 7.1 基本要求 7.1.1 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根据病原菌和传播途径选用相应的消毒隔离方法,指定活动范围。 7.1.2 不同病种应分室居住,不得不住同一病室时(呼吸道传染病除外),应做好床边隔离,病床加隔 离标识,专人护理。 DB34/T 29502017 9 7.1.3 工作人员进入半污染区、污染区应着工作服,接触不同病种按规定更换隔离衣,穿隔离衣不得 进入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操作前后应清洁双手并消毒。 7.1.4 患儿使用过的治疗、护理及生活等物品应及时消毒,解除隔离后应终末消毒。 7.1

31、.5 医疗器械用后应消毒,执行国家相关规定。 7.1.6 溅出的血液和体液应消毒后再清洁。 7.1.7 患儿解除隔离或转院(区)前应洗澡,更换清洁衣服;患儿死亡遗体应消毒处理。 7.1.8 药车、药盘和饭车等不得进入病室。 7.1.9 治疗室、配餐室、病室、厕所等不同区域的抹布、墩布应标记,并分开清洗、消毒、使用。 7.1.10 应每日通风、空气消毒。 7.1.11 消毒应记录。 7.2 呼吸道、消化道隔离要求 7.2.1 呼吸道隔离: a) 病室通过走廊的门窗应关闭,出入病室随手关门; b) 进入病室应戴口罩; c) 护理患儿前后应洗手,接触可能污染物品后应洗手; d) 患儿分泌物应作消毒处理; e) 患儿用物用后应消毒; f) 病室内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 1 次,通风换气 2 次3 次。 7.2.2 消化道隔离: a) 同种病原体感染患儿可同居一室; b) 接触患儿应按病种分别穿隔离衣,护理患儿前后应洗手; c) 接触污染物时应戴手套; d) 病室应有防蚊绳、蟑螂设备; e) 患儿排泄物应作消毒处理。 8 监督考核 8.1 儿童福利机构应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8.2 应制定评价与改进方案,定期对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每季度至少一次对常见病护理质量进行考核 评价,发现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及时改进。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