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693-2007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冬枣操作指南.pdf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1483916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 T 693-2007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冬枣操作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DB37 T 693-2007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冬枣操作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DB37 T 693-2007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冬枣操作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DB37 T 693-2007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冬枣操作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DB37 T 693-2007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冬枣操作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7.080.10 B 31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693 2007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 冬枣操作指南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n Export Chinese Dong Jujube 2007-10-09 发布 2007-11-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7/T 693 2007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滨州市植物保护站、东营河口区植物保护站、无棣县植物 保护站。 山东省

2、植物保护总站、烟台市植物保护站、莱阳市植物保护站、寒亭区植物保护站。 本标准起草人:刘俊展、宋姝娥、李明立、张路生、孙洁、刘京涛、刘庆年、张秀安。 李明立、宋姝娥、嵇俭、缪玉刚、华则科、曹虎春、刘会海、刘三伟。 当进口国菠菜冬枣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发生变化,或需采用新的生产技术时,应由植物保护等有关专 家及时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滨州市植物保护站、东营河口区植物保护站、无棣县植物 保护站。 本标准起草人:刘俊展、宋姝娥、李明立、张路生、孙洁、刘京涛、刘庆年、张秀安。 I DB37/T 693 2007 良好农业规范 出口冬枣操作指南 1 2 3 3.1 3.2 3.3

3、3.4 3.5 3.6 3.7 3.8 3.9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出口冬枣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和各生产环节的监控管理措施。 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省出口冬枣的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5749 生活饮用水 GB/T 18407.2 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NY 5252 无公害食品 冬枣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点红果 sp

4、ot -red fruit 果实白绿色,着红色 30%左右。 半红果 half -red fruit 果实浅黄色,着红色 50%以上。 全红果 red fruit 果实着赭红色 80%以上。 枣头(营养枝、发育枝) (营养枝、发育枝) veget ative shoot 形成树冠骨架的生长性枝条。 枣吊(结果枝) bearing branch 着生枣树花、果的枝条。 枣股(结果母枝) bearing base shoot 着生枣吊的短缩枝。 结果基枝(二次枝) secondary tress 着生枣股的枝条。 环剥(开甲) band girdle 环状切除树干或主枝上适当宽度的树皮、韧皮部。

5、3 DB37/T 693 2007 有害物质 malfeasa nce matter 对人、生物及环境具有毒害作用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重金属等物质。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4 5 5.1 5.2 危害分析 hazard assessment 对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等潜在的风险进行判断、评估。 溯源体系 system of trace to the source 从种植(包括生产基地选择)到收获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有农事活动的原始记录。 IPM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安全间隔期 plant harves

6、t interval (PHL) 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收获间隔的天数。 农药残留 pesticide residue 残留在农产品中的微量农药原体及其有毒代谢物和降解物的总称。 有害生物 pest 危害植物或植物产品的病原微生物、害虫、杂草等生物。 记录保留 种植者应保留冬枣各生产环节的原始记录(附录 A),证实所有的农事操作遵循本标准的要求,从 而完善整个溯源体系。必要的记录应保留 2 年或更长时间。 质量标准要求 感官指标要求 符合 NY5252 的规定要求。 等级标准 根据单果重、含水量等指标,果实等级分 3 级,见(表 1)表 1。 表 1 冬枣果实等级标准 等 级 指标 1 2 3 单

7、果重 12g 8g 8g 含水量 67% 65% 62% 果形果质 果形正常,有本品种特 征,均为脆果,成熟度 为初红、半红或全红。 果形正常,有本品种特征,均为脆果, 成熟度为初红、半红或全红。 果形正常,有本品种特征,均为脆果, 成熟度为初红、半红或全红。 果皮 果皮轻微碰伤、擦伤总 面积不超过 0.3cm 2 ,果 实良好,无裂隙,无其 他缺陷和损伤。 果皮轻微碰伤、擦伤总面积不超过 0.3cm 2 ;已愈合的伤口不超过 3 处, 总面积不超过 0.1cm 2 ;果实良好,无 裂隙,无破皮、虫伤、病斑和萎缩。 果皮轻微碰伤、擦伤总面积不超过 0.3cm 2 ;已愈合的伤口不超过 5 处,

8、总 面积不超 0.2cm 2 ;果实良好,无裂隙, 无刺伤、虫伤、病斑和萎缩。 等外果 3% 5% 10%。 4 DB37/T 693 2007 5.3 6 6.1 6.2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7 7.1 7.2 8 8.1 8.2 质量安全标准要求 符合进口国质安全量安全标准要求,见(附件 B)附件 B。 基地选择与管理 基地选择 基地环境条件符合 GB/T18407.2 的规定要求,并填写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 (附录 A.1) 。宜选 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低,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疏松、理化形状良好的壤土地块

9、种植冬枣。 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放、污染区域,连片面积宜在 3hm 2 以上。 基地应远离工业“三废”排 放、污染区域,连片面积不少于 3hm 2 。 基地管理 环境监测 新建基地应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行环境质量检测,并进行风险评估。每 2 年3 年或环境条件发 生变化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及时进行检测,并填写 基地土壤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表 (附录 A.2) 、 基地灌溉水质检测结果表 (附录 A.3) 、 基地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表 (附录 A.4) 。 档案 每个生产冬枣地块应建立独立、完整的生产记录档案。 工作室 基地应建有工作室,面积 30m 2 以上。室内配备桌椅、资料橱等,水、

10、电、通讯配套齐全,放置有关 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 平面图 面积较大的生产基地应制作平面分布图,用来制定轮作计划和种植方案等,并贴挂于工作室内。 仓库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临时存放施药器械和未用完的种子、农药、化肥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 通风、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药配制量具、防护服、急救箱等;面积 20m 2 以上。 盥洗室 基地应设有盥洗室,且清洁卫生。 废物收集设施 基地应设有农药空包装和垃圾等废物收集设施。 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防止外源污染。 整地施肥 清洁田园 清除上茬作物残留枝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降低病(虫)源基数。 挖穴施肥

11、根据栽植密度要求,开挖树穴。穴径 80cm100cm,深 60cm。熟(表)土与生土分开堆放。穴底部 先铺易腐烂的秸草 2kg3kg,然后每穴施优质圈肥或堆肥 20kg30kg,磷酸二铵 0.5kg,也可拌入适 量的生物菌肥。将肥料与表土掺合后填入穴内,稍踏实, 穴底部略高于四周,呈丘状。基肥施用填写 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附录 A.5) 。 施用的农家肥应经过充分的沤制和腐熟,不得施用生活垃圾、工业废渣、污泥等。 栽植 品种选择 客商指定栽培品种的,按客商要求选定品种。客商未指定栽培品种的,选用当地优质、丰产、抗病、 抗逆性强的品种。授粉品种可选用梨枣、金丝小枣 1 号4 号或其它品种作授粉

12、树, 配枝比例 5:18:1, 并保留购苗发票。 树苗质量 品种纯正;植株健壮,枝梢成熟良好,无干枝、干根、皱皮现象,无机械伤;根系发达、完整,无 畸形根;接口愈合面积超过 90%;无病虫。 5 DB37/T 693 2007 8.3 8.4 8.5 8.6 9 9.1 9.1.1 9.1.1.1 9.1.1.2 9.1.1.3 9.1.1.4 9.1.1.5 9.1.1.6 9.1.1.7 9.1.1.8 树苗处理 剪去树苗死伤及过长的树根、二次枝,用清水浸泡 24h48h,使树苗吸足水分,备栽。 栽植时间 春、秋两季均可栽植。 春栽应在土壤解冻后至树苗萌芽前进行。 秋栽应于树苗落叶后至土壤

13、封冻前进行。 苗木起出后应尽快栽植,否则应进行假植,随栽随取。 栽植密度 普通枣园:行距 4m5m,株距 3m,44 株/667m 2 55 株/667m 2 。 密植枣园:行距 2m3m,株距 1m2m,111 株/667m 2 333 株/667m 2 。 栽植方法 以南北行向栽植为宜。 树苗扶正,使根系向四周自然舒展,边填土边轻轻提动树苗,让熟土灌满根际,生土回培在上层, 分层踏实。栽植深度与其在苗圃时的深度基本相同。然后,把剩余的生土围成穴堰,浇足水,使土沉实, 充分与苗根密接。待水下渗、划锄后,穴面铺盖地膜,保墒保湿。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附录 A.5) 。 栽培管理 修剪 以整

14、形为主。该期抽生发育枝数量少,单枝生长量大,修剪时要少疏多留。 幼树修剪 修剪时间 冬季修剪:从落叶到发芽前进行。 夏季修剪:从抽枝展叶期到幼果速长期进行。 截干 适于密植园冬枣树形的修剪。树干直径 3cm 以上,发芽前,从定干高度以上 4 节5 节处剪除树梢, 并从基部剪掉剪口下的第 1 个二次枝,以刺激主干抽生枣头培养中心干。然后选 3 个4 个方位适宜的 二次枝,各剪留 1 个2 个枣股,促其主芽萌发枣头,培养第 1 层主枝。其他枝条全部剪除。 清干 适于普通园和间作园冬枣树形的修剪。逐年自下而上清除树干上的二次枝和不能用做主枝的发育 枝。按选择的树形,留出所需要的树干高度,选留主枝。清

15、干高度不超过树高的 1/31/2,3 年5 年 完成清干。 培养主枝 按所整树形,在中心干的适当部位选留健壮的发育枝,用撑、拉、别等方法,调整其延伸方向和开 张角度,将其培养为主枝。 刻芽补枝 春季树液流动后到萌芽期,在缺枝部位选择较饱满的芽,剪除其近旁的二次枝,在芽上方 1cm 处横 切树皮,深达木质部,刀口长超过芽侧各 0.5cm,宽 0.3cm。刻芽枝条直径应在 2.5cm 以上。 重截发育枝 超过 1m1.5m 长的主、侧枝条,冬剪时在其 1 年生发育枝中部饱满芽处重截或回缩到多年生枝的 适当部位,疏除剪口下的二次枝或留 1 节2 节,促使剪口芽和重截的二次枝春季抽发新枝,培养成侧 枝

16、和结果枝组。 摘心疏枝 夏季(78 月)发育枝生长后期,对主、侧枝延长枝需要分生侧生骨干枝或结果枝组的部位摘心 或短截。冬季修剪时,剪去剪口下的 2 个3 个二次枝,促使 2 个侧芽春季萌发成新的延长枝和侧生分 枝。夏季摘心不宜过重过早,以免剪口芽当年萌发,长成弱枝,达不到预期目的。 培养结果枝组 选留主、侧枝两侧和斜上方的发育枝,以及主干四周适当部位的发育枝,采用摘心、短截等措施控 制其长势,促其转化成结果枝组。 培养结果枝组内膛一般以小枝组为主,中部以大枝组为主,外部以中小枝组为主。主、侧枝上的结 6 DB37/T 693 2007 果枝组同侧间距 0.6m左右,相邻结果枝组的基枝互不连接

17、,全树结果母枝 90 个/m 3 120 个/m 3 个为宜。 9.1.2 9.1.2.1 9.1.2.2 9.1.2.3 9.1.2.4 9.1.2.5 9.1.2.6 9.1.2.7 9.1.3 9.1.3.1 9.1.3.2 9.1.3.3 9.1.3.4 9.1.3.5 9.2 9.2.1 9.2.1.1 9.2.1.2 9.2.2 9.2.3 9.2.4 结果树修剪 修剪时间 同幼树修剪。 疏枝 从枝条基部剪除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过密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集中营养增强树势。 短截 主要截短枣头延长枝,刺激主芽萌发形成新枣头,促进侧枝生长,扩大结果面积。 回缩 剪除多年生的细弱枝、

18、冗长枝、下垂枝,使其更新复壮。 抹芽 春季萌芽后,抹掉不做延长枝和结果枝组培养的新生枣头,随生随抹。 摘心 主干或主、侧枝延长用的枣头,长到适当节位后,停止生长前摘除 1 节2 节嫩梢;用于培养结果 枝组的枣头及当年结果的枣吊从初花期开始,根据生长发育状况,分 2 次3 次摘除 1 节2 节嫩梢, 提高座果率。 拉枝 按树形要求,通过绳拉或棍撑等方式改变直立枝条的角度,调整树冠,均衡树势,促进花芽分化。 衰老树修剪 通过修剪使老枝更新复壮,延长结果年限。 修剪时间 同幼树修剪。 疏截结果枝组 冬季修剪时,全部重截回缩衰老的结果枝组,以培养新的结果枝组。 回缩更新骨干枝 按主、侧枝层次,回缩骨干

19、枝系。回缩长度为原枝长的 1/31/2。 停甲养树 长势较弱的枣树,1 年2 年内应停止开甲,增加树体营养,恢复树势。 调整新枝 从更新修剪的第 2 年起,选择部位好、长势强的发育枝,作为骨干枝新的延长枝培养,疏除细弱枝, 配置好结果枝组。用摘心、截顶和撑、拉等方法,调整、控制各个新枝的长势和角度。 施肥 需肥量 幼树需肥量(1 年4 年生) 每株树需有机肥 25kg60kg, 尿素 0.2kg0.4kg, 过磷酸钙 0.5kg1.0kg, 硫酸钾 0.2kg0.6kg。 结果树需肥量(5 年生以上) 每株树需有机肥 60kg150kg, 尿素 0.4kg1.0kg, 过磷酸钙 1.0kg2.

20、0kg, 硫酸钾 0.6kg1.2kg。 施肥时间和方法 基肥 春、秋两季均可施用。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少量,其中有机肥占全年需肥量的 50%70%,化 肥占全年用量的 10%左右。 基肥宜沟施,通常在树冠投影范围内距主干 0.5m 处,按放射状挖沟 6 条8 条,近树干处渐浅渐 窄,尽量少伤根系,或绕树挖一环状沟,或按东西方向挖沟 2 条(第二年调整为南北方向) ,深 20cm 40cm, 宽 30cm50cm。 将肥料掺土拌匀后施入,加土覆盖。也可将肥料全园撒施, 深翻树盘 20cm30cm。 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附录 A.5) 。 追肥 幼树:初栽幼树待缓苗后追肥一次。追肥方法:

21、在树根周围挖穴 3 个4 个,深 5cm8cm。每穴施 尿素或复合肥 40g60g,均匀混入坤奇尔生物菌肥 1 kg/667m 2 1.5kg/667m 2 ,施后浇水培穴。其后每 年发育枝旺长期追肥 1 次2 次。每次每株追施尿素 0.1kg0.5kg,缺磷的土壤,改用 0.15kg0.5kg 的磷酸二铵。也可叶面喷施 0.2%0.3%尿素或 0.2%磷酸二氢钾, 隔 7d10d,喷 2 次3 次。 7 DB37/T 693 2007 结果树:一般每年追肥 3 次4 次。第一次在萌芽期,肥料以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或氮素化肥为主, 施肥量占全年速效肥用量的 20%左右,同时均匀混入坤奇尔生物菌肥

22、1kg/667m 2 1.5kg/667m 2 。第二次 在花前期,以速效氮肥为主,配施少量磷、钾肥,施肥量占全年速效肥用量的 30%左右。第三次在幼果 期,氮、磷、钾配合,适当增施磷、钾肥(沤熟的饼肥或复混肥、灰肥等),施肥量占全年速效肥用量 的 25%左右。第四次在果实生长期,以磷、钾肥为主,施肥量占全年速效肥用量的 15%左右,其余 10% 与基肥混施。 追肥宜穴施或沟施。穴、沟深 5cm10cm,肥、土混匀后施入。追肥后如遇干旱土壤墒情差时,应 及时浇水。 每次施肥后,应及时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附录 A.5) 。 9.3 9.4 9.4.1 9.4.2 9.4.3 9.4.4 9

23、.4.5 9.4.6 9.4.7 10 10.1 10.1.1 浇水 初栽幼树:一般栽后每月浇透水一次,直到进入雨季,旱情结束为止。 结果树:应根据墒情确定浇水时间和次数,一般每年浇水 4 次,即催芽水、花前水、促果水和越冬 水。 浇水宜配合施肥进行,追肥后如遇干旱土壤墒情差时,应及时浇水。宜采取滴灌或分区浇灌,一般 2 行3 行树为一个小区。不具备滴灌或分区灌溉条件的,可采取树盘浇水或穴浇。 浇水后及时松土保墒,清除杂草。多雨季节,应及时排水防涝。 每次浇水后,应及时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附录 A.5) 。 促花保果 环剥 选树干平整光华处环剥。先刮掉一圈老树皮露出活树皮,宽 1cm2c

24、m,然后环切,深达木质部, 但不伤木质部,剔除韧皮组织。环剥刀口不留残皮、毛茬。 环割 用刀在枝、干或枣头下部切断形成层 1 圈2 圈,不伤木质部。环割适于幼树或弱树。 绞缢 适于幼树或弱树。用铁丝在干、枝或枣头下部拧紧勒伤韧皮部 1 圈,20d 后解除。 叶面喷水 在及时追肥、浇水的基础上,从盛花初期开始,每 2d3d 喷一次水,连喷 3 次5 次,可结合叶 面施肥或喷药进行喷水。 叶面施肥 开花前喷 0.3%0.5%尿素或天达 2116 植物细胞膜稳态剂 1 次。坐果期、幼果期喷 0.30.4%尿素 和 98%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液各 1 次,减少落花落果。果实发育后期喷坤奇尔复合生物菌肥 1

25、 次。每次施 肥后,应及时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附录 A.5)。 化学调控 花前枣吊长出 8 叶9 叶时,喷 2000mg/kg250 0mg/kg 多效唑一次,盛花初期喷施 0.002mg/kg 0.003mg/kg 芸薹素内酯或 10mg /kg 维生素 C,提高座果率,并填写 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附录 A.5) 。 疏果 第一次生理落果高峰后 1 周2 周进行人工疏果。宜留枣吊中部果。平均留果量:强树每个枣吊留 1 个果,中庸树 2 个枣吊留 1 个果,弱树 3 个枣吊留 1 个果。 生产投入品管理 农药采购与储藏 农药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农药。不得采购下列农药: z 非法销

26、售点销售的农药;、 z 无农药登记证的农药; 、 z 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 z 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农药;、 z 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完整的农药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合格的农药;、 z 超过保质期的农药; z 和进口国禁止使用的农药。 8 DB37/T 693 2007 采购的农药应填写 基地使用投入品表(附录 A.7)和农药质量检测结果记录表 (附录 A.8) 。 10.1.2 10.2 10.2.1 10.2.2 11 11.1 11.2 12 12.1 12.2 12.2.1 12.2.2 12.2.2.1 12.2.2.2 12.2.2.3 农药储藏 农药应储藏

27、于专用仓库。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避光、防腐、通风良好等的安全条件要求, 由专人负责保管,并配有急救药箱、配制量具等,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 肥料采购与储藏 肥料采购 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不得采购下列肥料: z 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肥料; z 非法销售点销售的肥料; z 超过保质期的肥料; z 和进口国禁止施用的肥料。 采购的肥料应填写 基地使用投入品表 (附录 A.7) 。 肥料储藏 肥料应妥善保存,放置于清洁、干燥的地方,与。农药隔开存放,不能与苗木不得与苗木、新鲜农 产品和农药存放在一起。如果无法做到,农药、肥料要隔开存放。 水源管理 水质监测 每年应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进

28、行一次水质检测。 灌溉系统 应有专用水源,如水井、储水池等,严防污染。水井井口应高出地面 30cm,并配有防护设施,防 止雨水倒灌、弃入污染物等。 宜建立水源管理系统,如供水管道、再利用体系、灌溉设备等。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种植者 种植者应经过 IPM 技术培训,或在植保员指导下按照本标准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植 保员应获得国家植保员职业资格证书,并填写基地人员档案表(附录 A.9)。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z 及时清园,清除田间杂草、枯枝、落叶、落果、树上残留枣吊和僵果; z 刮除主干及主枝基部的老树皮至木栓层,露红不露白; z 结合修剪,去除病枝、虫枝、枯死枝和衰弱枝、堵树洞、破虫茧、摘蓑囊,

29、刨除病死株; z 生长期及时去除病残体,集中清烧毁、深埋等; z 冬耕冬灌。耕翻树盘 20cm 以下,捡拾越冬虫、蛹,封冬前浇足越冬水; z 中耕除草。降雨或灌水后及时中耕除草,中耕深度 5cm10cm; z 植草或覆草。在枣树行间种植紫花苜蓿、三叶草等豆科植物,适时耕翻埋于土壤中做绿肥,或 于枣树株、行间覆盖杂草、秸杆,厚度 15cm20cm,上面盖一层土。树干周围 20cm 内不覆草。 物理防治 地膜 春季干旱的盐碱地区,在解冻后或发芽前灌水造墒后覆盖地膜,地温达 35时,膜上再加盖一层 2cm3cm 厚的细土,防止土壤越冬害虫出土危害。 粘虫胶 树干涂抹粘虫胶防止红蜘蛛、绿盲蝽等害虫上树

30、危害。萌动期(3 月中旬至 4 月上旬),刮除树干翘 皮后,在分枝下 5cm 左右缠绕宽度 2cm3cm 的胶带,上面涂一层均匀的粘虫胶,或直接将粘虫胶涂抹 于光滑的树干上。粘虫胶环应对接严密,不留空隙,并撤掉树体的支架、拉绳等与地面连接的物体。风 尘天气应及时刷除胶带上的尘土、飞絮和虫体等。3 个月左右,在涂抹 1 次粘虫胶。 电子杀虫灯 9 DB37/T 693 2007 诱杀金龟子、桃小食心虫等害虫,每 2 hm 2 左右悬挂 1 盏电子杀虫灯(220V,15W) ,于树冠上方 20cm 左右。 12.2.3 12.2.4 12.3 12.4 12.5 13 13.1 13.1.1 13

31、.1.2 13.2 13.3 13.4 13.5 13.6 13.6.1 13.6.2 13.6.2.1 生物防治 盛花初期,雨后树盘内撒白僵菌,杀死出土的桃小食心虫。 盛花初期,释放赤眼蜂(4d5d释放一次,共 3 次4 次,每次放 8 万头/667m 2 10 万头/667m 2 ), 防虫,促进授粉。 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 化学防治 针对不同时期的防治对象,选择适合的农药品种,适期用药,交替轮换使用。每种农药连续施用不 宜超过 3 次。多种病虫混发时,宜混合用药。施药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有益生物的杀伤,避免 对邻近作物产生药害,并填写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附录 A5

32、) 。 用药方案见附录 C。 施药器械 施药器械应专用施药器械宜分类专用。 对除草剂和进口国残留限量要求严格的农药,施药器械一定专用施药器械应专用。 施药前,施药器械应确保洁净并校准。施药用完后,施药器械应清洗干净放置。 剩余药液处理 剩余药液和所用容器的残留洗液,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或应将其喷洒到未施药的菠菜上或法规允许的 休耕地中,并填写剩余药液或清洗废液处理情况记录表 (附录 A.10) 。 农药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得重复使用、乱扔,应采取一定方式处理应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农药空包装物应清洗 3 次以上,并将冲洗液倒入喷雾器中。经彻底冲洗后,将其压坏或刺破,防止重复使用,必要时贴上标 签,

33、以便回收。空的农药包装物在处置前要安全存放空的农药包装物在处置前应安全存放。 收获及收获后处理 采摘 采摘时期 客商有要求的,按客商要求采,客商无要求的,应在果实着色后的脆熟期分批采摘,成熟一批,采 摘一批。 采摘方法 人工采摘。一手抓好枣吊,一手拿稳枣果向上用力抬起枣果,将枣果带柄摘下;或一手托牢枣果, 一手用蔬果剪从枣柄与枣吊连接处剪断。采下的果实要轻轻放入有软衬垫的包装物内,防止果实受伤。 不得用杆震落后捡拾。 分选 首先捡除病残果,然后按等级标准分选。分捡时应带棉织手套。 清洗 均匀冲洗或漂洗果实,至果面洁净为止,沥去多余水分,阴处晾干。 清洗水质应符合 GB5749 的要求。 包装

34、客商对产品包装有要求的,按客商要求办。无要求的,外包装宜采用泡沫箱和瓦楞纸箱,打适量的 通气孔,孔径 10mm18mm。内包装宜用清洁、无毒、无污染、透明、具有一定透气性的专用塑料保鲜 袋,并打有适量的通气孔,孔径 5mm6mm。 环境卫生 工作区应清洁卫生,附近设有盥洗室等卫生设施。 贮藏 常温贮存 果实应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 低温贮藏 预冷 冬枣入库前应当预冷,在 24h 内降至 0左右。 10 DB37/T 693 2007 小型冷库贮藏冬枣可直接预冷。每次入库量控制在总库容量的 20%,箱与箱之间留有适当空隙。气 调库应有专用预冷库。 当枣温达到 0时, 可分装至 0.04mm0.0

35、6mm 厚的专用塑料包装袋内, 每袋 1Kg, 袋上扎直径 5mm 的小孔 8 个,封好口后冷藏。 13.6.2.2 13.6.2.2.1 13.6.2.2.2 13.6.2.2.3 14 14.1 14.2 14.3 14.4 15 16 管理 控温 冷库温度应控制在 02,安全温差1,上下波动不得超过 2。 控湿 湿度控制在 90%95%。 气体浓度 氧气 3%5%,二氧化碳2%。 劳动保护 培训 凡使用、处理农业化学品的人员,以及所有操作危险或复杂设备的人员都应经过培训,并填写。 基地人员档案表 (附录 A.9) 、生产基地人员登记表 (附录 A.12) 。 施药保护 喷药时操作者应穿着

36、防护服施药时操作者应穿着防护服, 。严禁不得吸烟、吃东西,喷施完药后应 立即用肥皂清洗皮肤裸露部位,换洗衣服。 警示 施药后,现场应立即设立警示标志现场应立即设置警示标志。其他工作现场和危险场所附近亦应设 立警示标志其他工作现场和危险场所附近亦应设置警示标志。潜在危险区的警示标志应设于入口处潜在 危险区的警示标志宜设于入口处。 卫生 所有包装和贮藏场所,应干净卫生应洁净卫生,配备防鼠等控制设施。 环境保护 制定野生生物保护管理方案,对野生生物和环境进行保护,并填写基地现存生物种类调查记录表 (附录 A.13) , 将农事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产品编号 编号分两部分,共 17 位数

37、。前一部分 9 位数,是生产加工企业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域编码和检疫卫 生登记/注册号码。后一部分 8 位数,是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编号, 。其中,1-4 位是生产加工企业所在 地区的行政区域编码,5-9 位是生产加工企业检疫卫生登记注册号码,10-13 位是基地所在地区的行政 区域编码,14-17 位是基地序列号。基地序列号由出口生产加工企业负责印制或标记。 示例: 3702D02313702B012 表示山东青岛地区第 0231 号检疫卫生登记企业, 原料来源于 3702B012 出口生产基地。 11 DB37/T 693 200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A.1 基地基本情况记录表 基地名

38、称 基地编号 基地地址 基地面积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基地建成时间 植保员姓名 资格证书号 灌溉水源 周围环境情况 前茬栽培主要作物 拟种植的主要作物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A.2 基地土壤化学成分检测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检测单位 检测日期 检测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编号 检 测 结 果 检 验 项 目 标 准 值 检 测 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12 DB37/T 693 2007 13 A.3 基地灌溉水质检测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检测单位 检测日期 检测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编号 检 测 结 果 检 验 项 目 标

39、准 值 检 测 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A.4 基地空气质量检测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检测单位 检测日期 检测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编号 检 测 结 果 检 验 项 目 标 准 值 检 测 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693 2007 14 A.5 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话: 前 茬 作 物 作 物 品 种 播 种 时 间 播 种 量 (Kg/667m2) 株 行 距(Cm ) 田 间 农 事 活 动 记 录 日 期 活 动 内 容 投 入 品 名 称 使用量 使 用 设 备 天 气 状

40、况 操作人 技术负责人 注:天气状况主要记载温度、风力、降水等。 DB37/T 693 2007 15 A.6 基地种苗处理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作物品种 操 作 人 防治对象 药 剂 处 理 情 况 记 录 药剂名称与剂型 生产厂家 处理方式 处理剂量 处理日期 操 作 人 温 水 浸 种 水 温 浸种时间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693 2007 16 A.7 基地使用投入品表 商品名及 格 生产厂家 登记国家 中国登记证号 登记作物 防治对象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693 2007 A.8 农药质量检测结果表 商 品 名 剂型含

41、量 生产厂家 登记证号 采购单位 发票号码 检测单位 检测日期 检测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编号 检 测 结 果 检验项目 标 准 值 检 测 值 结 论 制表人: 制表日期: A.9 基地人员档案表 姓 名 性 别 民族 出生日期 职称/ 职务 电话 学 历 毕业学校 照片 籍 贯 健康状况 住 址 参加工作时间 培训记录: 制表人: 17 DB37/T 693 2007 18 A.10 剩余农药或清洗废液处理结果记录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基地负责人 电 话 操 作 人 电 话 剩余农药/ 清洗废液名称 数 量 处理地点 处理日期 处理方式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A.11 样品农药残留检

42、测结果表 基地名称 基地编号 样品名称 基地负责人 检测单位 检测日期 检测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编号 检 测 结 果 检 验 项 目 标 准 值 检 测 值 结 论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693 2007 19 A.12 生产基地人员登记表 姓 名 性 别 出生日期 学 历 职称/ 职务 参加工作时间 家庭住址 电 话 备 注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693 2007 20 A.13 基地现存生物种类调查记录表 调查单位: 调查负责人: 调查时间: 生物名称 学 名 分类地位 数 量 制表人: 制表日期: DB37/T 693 2007 21 附 录 B (规范

43、性附录) B.1 冬枣有害生物化学防治用药安全间隔期及残留控制范围 日 本 美 国 韩 国 欧 盟 药品中文名 药品通用名 药品 商品名 安全间隔 (天) 残留控制范围 (mg/kg ) 安全间隔 (天) 残留控制范围 (mg/kg ) 安全间隔 (天) 残留控制范围 (mg/kg ) 安全间隔 (天) 残留控制范围 (mg/kg ) 3-5 度石硫合剂 lime sulfur 石硫合剂 豁免 豁免 豁免 豁免 10% 吡虫啉 WP imidacloprid 大功臣 30 0.5 7 3.0 70 - 70 - 5% 噻螨酮 EC hexythiazox 尼索朗 14 1.0 14 1.0 1

44、4 - 45 - 25%噻虫嗪 WG thiamethoxam 阿克泰 7 1.0 14 0.5 21 - 21 - 10% 苯醚甲环唑 WG difenoconazole 世高 45 1.0 120 - 120 - 120 - 77% 氢氧化铜 WP copper hydroxide 可杀得 豁免 豁免 豁免 豁免 2.5%三氟氯氰菊酯 EC lambda-cyhalothrin 功夫 14 0.4 21 0.5 50 - 50 0.02 3% 多氧霉素 WP polyoxin 多抗霉素 14 0.1 28 - 28 - 28 - 25%腈嘧菌酯 SC azoxystrobin 阿米西达 7

45、 2.0 7 1.5 40 - 38 0.05 50%亚胺菌 DF kresoxim-methyl 翠贝 3 5.0 35 - 35 - 23 0.05 20%三唑酮 EC triadimefon 粉锈宁 21 0.5 45 - 45 - 30 0.1 注:农药残留控制范围是防治方案用药可控制的残留值,也是进口国规定的残留限量标准。 欧盟农药残留控制范围参考苹果规定的残留限量标准。 “-”无残留限量规定。 DB37/T 693 2007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C.1 出口日本、欧盟、韩国、美国冬枣有害生物化学防治方案 冬枣 生育期 防治对象 防治适期 用 药 方 案 兼治对象 萌动期 预

46、防病害 发芽前 3 波美度5 波美度石硫合剂淋洗式喷一遍。喷液量 75kg 100kg/667m 2 。 红蜘蛛 绿盲蝽 若虫初孵期 萌芽期 枣瘿蚊 虫叶率 1% 5%噻螨酮EC1000 倍1500 倍液25%噻虫嗪WG6000 倍 液,喷液量 75kg100kg/667m 2 。用药间隔 7d10d,防治 2 次3 次。 枣芽象甲、枣尺蠖 等。 绿盲蝽 百株有虫 50 头 25%噻虫嗪WG 6000 倍液2.5%三氟氯氰菊酯EW1500 倍 液。喷液量 75kg100kg/667m 2 。用药间隔 7d10d,防治 2 次3 次。 红蜘蛛、枣锈壁虱 叶枯病 初见病叶 抽枝展叶 期 疱斑病 初

47、见病斑 77%氢氧化铜 WP600 倍800 倍液10% 苯醚甲环唑 WG2000 倍液,喷液量 75kg100kg/667m 2 ,用药间隔 7d 10d,防治 1 次 2 次。 溃疡病、嫩梢焦枯病 绿盲蝽 百株有虫 50 头 10%吡虫啉 WP1500 倍液2.5% 三氟氯氰菊酯EW1500 倍 液,喷液量 75kg100kg/667m 2 ,用药间隔 7d10d,防治 2 次3 次。 棉铃虫、枣尺蠖 黑斑病 初见病斑 枣锈病 初见病叶 25%腈嘧菌酯SC1500 倍液3% 多氧霉素WP1000 倍液, 喷液量 75kg 100kg/667m 2 ,用药间隔 7d 10d,防治 1 次2 次。 炭疽病、轮纹病 花果期 灰暗斑螟 开甲后 7d 2.5%三氟氯氰菊酯 EW1000 倍液涂抹甲口,用药间隔 7d 涂抹一次,防治 2 次3 次。 黑斑病 病果率 1% 枣锈病 初见病叶 轮纹病 初见病果 方案一: 20%三唑酮EC1000 倍液25%腈嘧菌酯SC1500 倍液,喷液量 75kg100kg/667m 2 ,用药间隔 7d10d,防 治 2 次3 次。 方案二: 50%亚胺菌DF1500 倍液77% 氢氧化铜WP800 倍,喷液量 75kg100kg/667m 2 ,用药间隔 7d10d,防治 2 次3 次。 浆果病、缩果病、炭 疽病、 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