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I CS 备案号: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 DB6 3 / 7 1 9 2 0 0 8 冬小 麦 兰天 1 5 号 2 0 0 8 - 0 6 - 1 7 发布 2 0 0 8 - 0 7 - 2 0 实施 青 海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 DB63/ 7192008 I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资料性附录,附录 B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青海省农牧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种子管理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德庆、闫殿海、马玉清、杨晓花、陈英、杨生禄。 DB63/ 7192008 1 冬
2、小麦 兰天 1 5 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小麦兰天 15号的生物学特性、 植 物学形态特征、 经 济性状栽培技术要点、 生 产能 力 及适宜种植地区。 本标准可作为各级种子和农业科研、 教 学、 生 产、 农 技推广部门对该品种鉴别、 繁 殖、 推 广、 检 验 、 收购和销售时的依据。 2 技术内容 2.1 品种来源 2003年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从兰州商学院小麦研究所引进 ,其杂交组合为 Ibis/ 兰天 10 号 。 属普通小麦 Var: LutesensAL.变种。 2007年 12 月 19 日青海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 会 议审定通过,现定名兰天 15 号,品
3、种合格证号为青种合字第 0224号 ( 青审麦 2007003)。 2.2 特征特性 2.2.1 植株性状 芽鞘绿色,幼苗半匍匐,绿 色,无茸毛 。叶耳白色 ,叶色绿, 叶相中间。 株高 110.00厘米 3.00 厘米,株型紧凑,单株分蘖数 0.33个 0.01个,分蘖成穗率 37.30% 3.76%,主茎基部第一节间长 3.71 厘米 1.22厘米,茎粗 0.38厘米 0.10厘米,第二节间长 7.30厘米 1.63厘米,茎粗 0.36厘米 0.11 厘米,穗下节长 40.60厘米 3.91厘米。 2.2.2 穗部性状 穗长 7.25厘米 0.87厘米,每穗小穗数 16.90个 1.41个
4、,穗粒数 38.20粒 5.23粒,穗密度指数 22.00,小穗密度中等。穗长方形、顶芒、白色,颖壳白色、无茸毛,护颖长方形,颖嘴鸟嘴形,颖肩 方肩,颖脊明显到底。 2.2.3 种子性状 籽粒椭圆形、红色、饱满,腹沟浅窄,冠毛少。 2.2.4 属性及生育期 属冬性中熟品种, 在 贵德地区播种至出苗 11天 2 天, 期 间 0 积温 1 26. 50 1.55 , 出 苗至 抽 穗 220天 4 天, 期 间 0 积温 650.90 4.95 , 抽 穗至成熟 65天 2 天, 期 间 0 积温 1182.50 51.79 ,生育期 285天 4 天,期间 0 积温 1959.90 60.00
5、 ,全生育期 296天 4 天,期间 0 积温 2082.40 61.72 。 2.2.5 抗逆性 抗倒伏,口紧不易落粒,落黄好。 2.2.6 抗病性 抗条锈。 2.3 经济性状 千粒重 45.70克 2.20克,经济系数 0.42 0.02,籽粒容重 784.00克 / 升 9.90克 / 升 , 籽 粒 角 质 , 粗蛋白质 14.05%,湿面筋 30.94%。 2.4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适宜在中上等肥力的地块种植。深翻灭茬,精细整地,结合秋深翻施农家肥 45.000吨 / 公顷 - 60.000吨 / 公顷( 3000.00千克 / 亩 -4000.00千克 / 亩)。播前施纯氮 0.
6、062吨 / 公顷 -0.089吨 / 公顷( 4.10 DB63/ 7192008 2 千克 / 亩 -5.92千克 / 亩),五氧化二磷 0.069吨 / 公顷 -0.104吨 / 公顷( 4.60千克 / 亩 -6.90千克 / 亩)。播 种期 9 月中下旬,播深 4.00厘米 -5.00厘米,播种量 0.240吨 / 公顷 -0.300吨 / 公顷( 16.00千克 / 亩 -20.00 千克 / 亩 ) , 保 苗 450.000万株 / 公顷 -525.000万株 / 公 顷 ( 30.00 万株 / 亩 -35.00万株 / 亩 ) , 总茎 数 900.000 万茎 / 公顷
7、-1125.000万茎 / 公顷 (60. 00万茎 / 亩 -75. 00万茎 / 亩 ) ,保穗 525.000万穗 / 公顷 -600.000万穗 / 公 顷( 35.00万穗 / 亩 -40.00万穗 / 亩 ) 。 11月 上 旬 灌 越 冬 水 ,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浇返青水,并 追施纯氮 0.021 吨 / 公顷 -0.035吨 / 公顷( 1.38千克 / 亩 -2.30千克 / 亩),浇好拔节水。 2.5 生产能力及适宜种植地区 2.5.1 生产能力 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 6 . 000吨 / 公顷 -7. 500吨 / 公顷 ( 400.00千克 / 亩 -500.00
8、千克 / 亩) , 高 水肥条 件 下产量 7 . 500吨 / 公顷 -8.250吨 / 公顷( 500.00千克 / 亩 -550.00千克 / 亩)。 2.5.2 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适宜我 省东部黄河、湟水流域温暖灌区种植 DB63/ 7192008 3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品种观察地点基本情况 A.1 地点 贵德县河西镇 A.2 时间 2006年 -2007年 A.3 主要生态因素 海拔 2270.00米,年降水量 216.50毫米 -291.50毫米,年平均气温 5.40 -8.90 ,日平均气温稳定 通过 0 初日 3 月 9 日, 终 日 11月 6 日, 期 间积温
9、3236.90 , 日 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5 初日 4 月 8 日, 终 日 10月 19日,期间积温 2836.00 ,无霜期 226-240天。土壤类型厚黄灌淤土, 质地砂壤。 土壤有机质 1.580%, 全氮 0.080%, 全磷 0.160%, 全钾 2.060%, 碱解氮 89.60毫克 / 千克, 速效磷 19.35毫克 / 千克, 速 效钾 393.00毫克 / 千克。肥力水平中等,地区类型属黄河流域灌区,有灌溉条件。 DB63/ 7192008 4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生产能力情况 B.1 一般水肥条件下产量 6 . 000吨 / 公顷 -7. 500吨 / 公顷( 400.00千克 / 亩 -500.00千克 / 亩)。 2005年 -2006年在贵德县河西镇 江仓麻村种植 3.467公顷( 52.00亩),产量 7.193吨 / 公顷( 479.50千克 / 亩)。 B.2 高水肥条件下产量 7 . 500吨 / 公顷 -8.250吨 / 公顷( 500.00千克 / 亩 -550.00千克 / 亩)。 2004年 -2005年,在 贵德县河西 镇江仓麻村种植 0.187公顷( 2.80亩), 产量 8.145吨 / 公顷( 543.00千克 / 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