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 T 3437-2023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pdf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1542803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8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2 T 3437-2023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22 T 3437-2023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22 T 3437-2023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22 T 3437-2023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22 T 3437-2023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11.020 CCS C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4372023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the elderly 2023-01-13 发布 2023-03-01 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DB22/T 34372023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

2、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提出。本文件由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贾秋颖、史方舟、雒妍、李燚绯、周晓玲、夏燃、张博、田宇丹、李秀玲、石惠晶、崔美玉、左雨晴、王立新、郑娟娟、赵晟堃。DB22/T 34372023 1 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辨证论治、其他疗法和预防调护。本文件适用于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诊断和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

3、,FD 一组源自上腹部、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的症侯群,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上腹胀闷或早饱感或餐后饱胀、食欲缺乏、嗳气、恶心或呕吐等症状,但上消化道内镜、肝胆胰影像学和生化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4 诊断 4.1 中医诊断 4.1.1 胃脘部痞塞,胸膈满闷不舒,触之无形,按之柔软,但满不痛。4.1.2 可伴有食少纳呆、嗳气、反酸、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胃中嘈杂、善太息、胸闷、身重困倦、大便稀溏或排便不爽。4.1.3 起病缓慢,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在 2 个月以上。4.2 西医诊断 4.2.1 符合以下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4.2.2 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结

4、构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等),必须满足餐后不适或上腹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且明确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 6 个月,近 3 个月症状符合以上诊断标准。5 辨证论治 5.1 实证 5.1.1 饮食停滞证 5.1.1.1 证候 DB22/T 34372023 2 胸脘满闷,痞塞不舒,按之尤甚,嗳腐吞酸,不思饮食,或恶心欲吐,呕吐物为胃中宿食积滞,大便干稀不调。舌质红,苔厚腻,脉滑或实。5.1.1.2 治法 消食导滞,和胃降逆。5.1.1.3 方药 参见附录 A。5.1.2 邪热内结证 5.1.2.1 证候 心下痞满,胸膈满闷,按之濡软不痛,烦躁,口渴欲饮,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5.1

5、.2.2 治法 清热消痞,破结除满。5.1.2.3 方药 参见附录 A。5.1.3 脾胃湿热证 5.1.3.1 证候 脘腹痞满,食少纳呆,胃脘灼热,嘈杂不适,口干不欲饮,口苦或口中粘滞,身体困重倦怠,或恶心呕吐,小便黄而短赤,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5.1.3.2 治法 清热化湿,理气和中。5.1.3.3 方药 参见附录 A。5.1.4 痰湿内阻证 5.1.4.1 证候 胸脘痞塞,满闷不舒,呕恶,纳呆,痰多或咳出不爽,口淡不渴或泛吐清涎,头重入裹,身重困倦,小便不利。舌质淡,体胖大,苔浊厚腻,脉濡或沉滑。5.1.4.2 治法 化湿祛痰,理气和胃。5.1.4.3 方药 参见附录

6、A。DB22/T 34372023 3 5.1.5 肝胃不和证 5.1.5.1 证候 胸脘痞塞,胁腹胀闷不舒,攻窜作痛,痛连两胁,郁郁寡欢或心烦易怒,胸闷,善太息,常因情绪刺激而加重。嗳气,恶心,纳差,大便不爽。舌质红,苔薄白,脉弦。5.1.5.2 治法 疏肝解郁,和胃降逆。5.1.5.3 方药 参见附录 A。5.2 虚证 5.2.1 脾胃虚弱证 5.2.1.1 证候 胸脘痞塞不舒,病情时轻时重,食少,饥不欲食,倦怠乏力,胃脘部喜温喜按,少气懒言,气短,大便稀溏。舌质淡白,苔薄白,脉沉细或虚大无力。5.2.1.2 治法 益气健脾,温中和胃。5.2.1.3 方药 参见附录 A。5.2.2 胃阴不

7、足证 5.2.2.1 证候 胃脘痞闷,胃中灼热嘈杂,呃逆,嗳气,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或光红无苔少津,脉沉细数。5.2.2.2 治法 养阴益胃。5.2.2.3 方药 参见附录 A。5.3 寒热错杂证 5.3.1 证候 心下痞满,但满,按之不痛,呕恶欲吐,心烦口渴,肠鸣腹胀,下利。舌质淡红,苔白或黄腻,脉沉弦。5.3.2 治法 DB22/T 34372023 4 辛开苦降,和中消痞。5.3.3 方药 参见附录 A。6 其他疗法 6.1 针刺 6.1.1 主穴 足三里、中脘、内关。6.1.2 配穴 6.1.2.1 饮食停滞证 天枢、梁门。6.1.2.2 邪热内结证 期门、内庭。

8、6.1.2.3 脾胃湿热证 阴陵泉、内庭。6.1.2.4 痰湿内阻证 脾俞、丰隆、阴陵泉。6.1.2.5 肝胃不和证 太冲、肝俞。6.1.2.6 脾胃虚弱证 脾俞、气海,加灸神阙。6.1.2.7 胃阴不足证 脾俞、肝俞。6.1.2.8 寒热错杂证 内庭。6.2 揿针 外关、足三里、中脘、内关,可辨证加穴。6.3 穴位埋线治疗 6.3.1 主穴 DB22/T 34372023 5 中脘、天枢、三焦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脾俞、关元、肝俞、阿是穴等。6.3.2 配穴 6.3.2.1 脾胃虚弱证加阴陵泉、气海;肝胃不和证加肝俞、期门。6.3.2.2 痰湿内阻证加丰隆、阴陵泉。6.3.2.3 脾胃湿

9、热证加丰隆、三焦俞。6.3.2.4 胃络瘀血证加脾俞、膈俞、血海;胃阴不足证加三阴交。6.4 推拿治疗 6.4.1 指压法 6.4.1.1 主穴 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内关、章门,双侧同取。6.4.1.2 配穴 6.4.1.2.1 伴恶心者加内关。6.4.1.2.2 伴腹胀配天枢、腹结。6.4.2 按摩法 6.4.2.1 取穴 章门、期门、肝俞、脾俞、胃俞、三焦俞、大肠俞,若背部在压痛区,以按摩压痛区为主。6.4.2.2 方法 6.4.2.2.1 手法采取按揉为主 6.4.2.2.2 频率 80 次/min100 次/min,每日 1 次 6.4.2.2.3 20 次为 1 个疗程 6.5

10、 灸法 灸法多用于虚证患者。取足三里、中脘、气海、关元。6.6 穴位贴敷 6.6.1 药物制备 厚朴、柴胡、白芍、香附、陈皮中药研磨成粉状,以姜汁或黄酒调成丸状。6.6.2 取穴 中脘、内关、肝俞、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局部阿是穴等。6.7 耳穴压豆法 6.7.1 取穴 取肝、脾、胃、肾、贲门、小肠、大肠、腹胀区、交感、神门、消化系统皮质下、身心穴。6.7.2 方法 DB22/T 34372023 6 6.7.2.1 穴位消毒后,敷贴耳穴贴,按压 1 分钟。6.7.2.2 每日按压 5 次,隔 2 天更换 1 次,两耳交替进行治疗。7 预防调护 7.1 饮食 7.1.1 每日定时、定量

11、进餐。7.1.2 避免过食辛辣、热烫、油腻及坚硬难以消化的食物。7.1.3 戒烟戒酒。7.1.4 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7.2 心理 7.2.1 保持心情愉悦舒畅,避免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寻求专业治疗。7.2.2 加强对功能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疏导。7.3 运动 7.3.1 避免长期过度劳累。7.3.2 适度锻炼,避免餐后立刻运动。DB22/T 34372023 7 A A 附 录 A(资料性)治疗方药 A.1 饮食停滞证 保和丸或枳术丸加减:焦神曲15 g、焦山楂12 g、陈皮10 g、连翘15 g、茯苓15 g、莱菔子12 g、半夏9 g、枳实10 g、白术12

12、 g。A.2 邪热内结证 泻心汤加减。大黄15 g、黄芩10 g、黄连5 g。A.3 脾胃湿热证 黄连温胆汤、连朴饮或三仁汤加减。黄连5 g、茯苓15 g、半夏9 g、枳实10 g、竹茹10 g、陈皮10 g、厚朴10 g、杏仁10 g、白蔻仁6 g、薏苡仁30 g、通草5 g、竹叶10 g、石菖蒲10 g、栀子10 g、豆豉12 g、滑石20 g、芦根30 g。A.4 痰湿内阻证 二陈汤、平胃散加减。半夏9 g、陈皮10 g、茯苓15 g、厚朴10 g、苍术9 g、甘草10 g、生姜10 g。A.5 肝胃不和证 柴胡舒肝散、四逆散、越鞠丸、小柴胡汤加减。柴胡10 g、枳实10 g、白芍15

13、g、半夏9 g、川芎10 g、陈皮10 g、香附10 g、栀子10 g、神曲15 g、甘草10 g、苍术9 g、生姜10 g。A.6 脾胃虚弱证 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加减。党参30 g、炙甘草10 g、白术12 g、当归12 g、陈皮10 g、黄芪30 g、升麻10 g、柴胡10 g、茯苓15 g、枳壳10 g、麦芽15 g、生姜10 g、大枣15 g、砂仁6 g。A.7 胃阴不足证 益胃汤。沙参12 g、麦冬12 g、生地15 g、玉竹12 g。A.8 寒热错杂证 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9 g、黄连5 g、黄芩10 g、干姜15 g、党参30 g、大枣15 g、炙甘草10 g。DB22/T 34372023 8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