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DB43/T 6582021 湖南省地方标准ICSCCS 67.140.10B 05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茶树栽培技术规程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Anhua dark tea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ea cultivation 发 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08发布-292021-10实施-29代替DB43/T 657-2011DB43/T 6582021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保护范围 1 4 园地选址、规划和开垦 1 5 茶树品种和种苗 2 6 茶苗定植 2 7 田间管
2、理 3 8 鲜叶采摘 6 9 生产档案管理 6 附录 A(规范性)安化黑茶生产区域范围图 7 附录 B(资料性)安化黑茶茶园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8 附录 C(资料性)农业投入品档案登记表 10 附录 D(资料性)茶园生产操作档案 11 DB43/T 6582021II DB43/T 6582021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 DB43/T 6572011安化黑茶栽培技术规范。与 DB43/T 6572011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标准名称“安化黑茶栽培技术
3、规范”更改为“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 茶树栽培技术规程”;b)增加“保护范围”章节,增加“附录 A(规范性)安化黑茶生产区域范围图”;c)将“产地环境条件”、“园地选择、规划和垦复”合并为“园地选址、规划和开垦”;d)“环境空气、土壤质量应符合 NY 5020”更改为“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中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e)初垦深度“约 60 cm”更改为“50 cm”,复垦深度“30 cm 以上”更改为“28 cm30 cm”;f)“茶树种苗和品种”中增加“黄金茶”;g)“深耕”中增加“成龄茶园结合施基肥进行”;h)“施肥”中去掉“叶面
4、肥”内容,增加“基本要求”;i)增加“鲜叶采摘”和“生产档案管理”章节。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知识产权局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化县茶旅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安化县安化黑茶研究院、益阳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有限公司、安化云台八角茶业有限公司、湖南千秋界茶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庆、肖力争、李建国、曾学军、彭超、龚意诚、张伟、邓鹏飞、周旒阳、蒲永刚、刘芳梅、康胜良、谌秋霞、陶月平。本文件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43/T 6572011
5、安化黑茶栽培技术规程。DB43/T 6582021IV DB43/T 6582021 1 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 茶树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 茶树栽培技术的保护范围、园地选址、规划和开垦、茶树品种和种苗、茶树定植、田间管理、鲜叶采摘和生产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茶园的栽培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
6、标准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T 15063 复混肥料 GB/T 18877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NY 227 微生物肥料 NY/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 525 有机肥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T 5197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3 保护范围 地理标志产品 安化黑茶保护范围示意图见附录 A。其生产区域包括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桃江县、赫山区、资阳区的 32 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具体区域范围如下:安化县:清塘铺镇、梅城镇、乐安镇、仙溪镇、长塘镇、大福镇、羊角塘镇、冷市镇、龙塘乡、小淹镇、滔溪镇、江南镇
7、、田庄乡、乐坪镇、柘溪镇、马路镇、奎溪镇、烟溪镇、平口镇、渠江镇、南金乡和古楼乡的 22 个乡镇。桃江县:桃花镇、石牛江镇、浮丘山乡、鸬鹚渡镇、大栗港镇和马迹塘镇 6 个乡镇。赫山区:新市渡镇、泥江口镇和沧水铺镇 3 个乡镇。资阳区:新桥河镇(详见附录 A)。4 园地选址、规划和开垦 4.1 选址 4.1.1 新建茶园应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好,有电源、不渍水的平地或缓坡地。DB43/T 65820212 4.1.2 茶园周边应有较丰富的植被覆盖,不植茶的区域尽量保留原有植被和林木。4.1.3 茶园周边及上风口(或河流上游)无污染源,远离城市、工厂、居民区,距离公路铁路干线直线距离200 m。空气
8、质量应符合 GB 3095 中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4.1.4 土壤以红黄壤、砂壤和冰啧岩为主,pH 值为 4.36.0,有机质含量1.0。质量应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4.2 规划 4.2.1 应根据茶园的规模、地形、地势和地貌等条件规划茶园道路,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等。4.2.2 宜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实现能灌、能蓄、能排。4.3 开垦 4.3.1 茶园开垦分初垦和复垦两次进行。4.3.2 初垦深度50 cm。清理地面杂草、树木、乱石等,适度保留一些原有林木作防护林或遮荫树。初垦时将土层内树根、茅草根、竹根、石块等清除干净;梯式茶园结合修筑梯地时进行,梯
9、田内侧深耕。4.3.3 复垦应在种植茶苗前进行,深度 28 cm30 cm,并进一步清除土中杂物,适当破碎土块、平整土地。4.3.4 坡度在 5以下的茶园按直行式开垦,515的茶园沿等高线横向开垦,1525的茶园可以修筑梯田或者沿等高线横向顺势开垦。不规则坡面按“大弯随势,小弯取直”的原则开垦。4.3.5 茶园一般行距为 150 cm 左右,梯面宽度以 1.8 m2.0 m 为宜。种植沟宽 40 cm45 cm,深 40 cm50 cm,表土回沟,梯式茶园里低外高。5 茶树品种和种苗 5.1 应选用经国家农业部门登记的、适应安化产地环境条件,适制安化黑茶的茶树品种,如云台山大叶种、槠叶齐、湘波
10、绿、安茗早、安化群体种和黄金茶等,品种搭配应考虑企业产品结构。5.2 种苗质量应符合 GB 11767 的规定。5.3 出圃后应及时运送到种植基地,做到防压、避光、通风,必要时可喷适量水。5.4 茶苗运到种植基地后,分品种直立排放在阴沟或比较潮湿的地方,根部覆盖细土或稻草保湿,尽早种植。6 茶苗定植 6.1 施底肥 种植前应开沟施底肥,沟深不低于 50 cm,宽不少于 40 cm,每 667 m2一次性施入农家有机肥、厩肥、秸秆、绿肥、土杂肥等 1000 kg2500 kg,茶树专用复合肥 50 kg65 kg,肥土拌匀,尔后覆土至沟沿 10 cm15 cm。6.2 茶树种植 6.2.1 定植
11、时间 一般为 11 月至翌年 2 月下旬。DB43/T 6582021 3 6.2.2 种植规格 6.2.2.1 单行种植 行距 140 cm150 cm,穴距 30 cm35 cm,每穴 2 株。6.2.2.2 双行种植 行距 150 cm 左右,小行距 35 cm 左右,穴距 30 cm33 cm,每穴 2 株,成三角形栽植。6.2.3 栽植 6.2.3.1 栽植时应分品种进行,不应混杂。茶苗根系应在穴中散开,用细土覆盖至扦插苗上端 2 cm左右。6.2.3.2 栽完用手将茶苗向上提一下,并踩紧压实。栽后及时离地面 15 cm20 cm 处剪去主枝,浇足安蔸水。6.3 补蔸 定植后,根据缺
12、兜情况,于茶苗移栽期补兜。补蔸采用同龄茶苗或高度相当的低龄茶苗,每蔸补苗2 株并浇足安蔸水。7 田间管理 7.1 耕作 7.1.1 浅耕 每年在茶园行间浅锄 2 次4 次,深度15 cm,结合施追肥进行。7.1.2 深耕 7.1.2.1 幼龄茶园种植前未全面深垦的结合施基肥进行深耕。离茶蔸 30 cm 左右开沟,沟深 20 cm25 cm,以不伤茶根为原则,宜秋冬时期进行。7.1.2.2 成龄茶园结合施基肥进行。7.2 施肥 7.2.1 基本要求 7.2.1.1 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配合使用,宜多施有机肥料。7.2.1.2 微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应分别符合
13、 NY 227、NY 525、GB/T 15063、GB/T 18877 以及相关认证标准的相关规定,农家肥施用前应经渥(沤)堆等无害化处理。7.2.2 基肥 7.2.2.1 每年 10 月至 11 月,结合茶园深耕进行。7.2.2.2 幼龄茶园一般每 667 m2施腐熟的畜禽粪便 500 kg1000 kg 或菜籽饼肥 300 kg400 kg、钙镁磷肥 25 kg50 kg。7.2.2.3 采摘茶园一般每 667 m2施腐熟的畜禽粪便 1500 kg2500 kg 或饼肥 300 kg4000 kg,每隔DB43/T 65820214 2 至 3 年施用钙镁磷肥 50 kg75 kg。7.
14、2.3 追肥 7.2.3.1 幼龄茶园种植的茶苗成活后,应勤施、薄施追肥,每年 3 次4 次,以穴施或点施为宜。7.2.3.2 成龄茶园一般每年追肥 2 次3 次,2 月中旬至 3 月上旬施催芽肥及 5 月上旬至中旬、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各追肥 1 次。7.2.3.3 施肥方式:从茶蓬面边缘垂直向下开沟,沟宽 15 cm20 cm,深 15 cm20 cm,追肥数量以每 667 m2施纯氮 15 kg30 kg;其中催芽肥按年单产干茶 50 kg/667 m2施氮肥 10 kg15 kg/667 m2。7.3 水分管理 7.3.1 保水 深翻改土和增加客土;及时除草和退出间作物,铺草保水;
15、坡地茶园开横沟拦蓄地面降水,减少地面径流。7.3.2 灌溉 幼龄茶园在夏秋干旱连续 5 d7 d 时应及时浇灌,成龄茶园应适当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7.4 茶树修剪 7.4.1 幼龄茶树定型修剪 7.4.1.1 修剪时间为 11 月至翌年 2 月。7.4.1.2 第一次定型修剪于定植时离地面 15 cm 左右剪去主枝;第二次离地面高度 30 cm 左右修剪;第三次离地面高度 45 cm 左右修剪。以后修剪每年提高 10 cm15 cm,最终形成树高 70 cm80 cm,树幅 120 cm130 cm。7.4.2 成龄茶园整型修剪 7.4.2.1 轻修剪 宜在春茶后或秋茶末
16、修剪一次,剪去树冠表层 5 cm10 cm,下次在上次剪口上提高 3 cm5 cm。7.4.2.2 深修剪 对发芽瘦小、对夹叶多的茶树一般剪去树冠 15 cm20 cm 的鸡爪枝以复壮树势,宜在春茶后进行。7.4.3 低产衰老茶园更新修剪 7.4.3.1 重修剪 离地面高度 40 cm 左右剪去上部主要骨干枝。修剪后待第二年新梢长20 cm,新梢基部 5 cm左右半木质化时,在剪口上提高 5 cm10 cm 进行定型修剪。一般在春芽萌动前期或春茶即将结束时进行。7.4.3.2 台刈 7.4.3.2.1 一般在春芽萌动前期或春茶即将结束时进行。用手锯或台刈剪离地面 3 cm5 cm 剪去上部全部
17、枝叶。DB43/T 6582021 5 7.4.3.2.2 台刈后待新枝抽发后应进行疏枝,保留 5 枝8 枝,在次年春茶后离地 30 cm35 cm 进行定型修剪。7.4.3.2.3 茶树台刈后及时喷一次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清园消毒,并深翻重施有机肥。7.5 病、虫、草害防治 7.5.1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辅以生态调控和化学防治。病虫草害防治应符合 NY/T 5018 的规定。7.5.2 生态调控 7.5.2.1 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
18、病虫草害的发生。7.5.2.2 茶园周边及园内种植其它作物,丰富茶园植被,结合农事操作为茶园天敌提供栖息场所和迁徙条件,保护天敌种群多样性,形成良好的生态圈,发挥生态调控作用。7.5.3 农业防治 7.5.3.1 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并对当地主要病虫表现出良好抗性或抗逆性强的茶树品种。7.5.3.2 及时采摘,采取分期、分批、多次采摘方式抑制病虫害发生。7.5.3.3 合理修剪。春茶后进行轻修剪,可减轻长白蚧、黑刺粉虱的危害;秋末进行轻修剪,可明显压低叶螨类的越冬基数等。7.5.3.4 通过选用间作套种、中耕除草、秋末深耕结合施基肥、将茶园中的枯枝落叶及根际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等一系列措施进行
19、防治。7.5.4 物理防治 7.5.4.1 采用机械捕捉,灯光、色板、性激素诱杀和糖醋诱杀等方式清除害虫。7.5.4.2 采用机械或人工进行除草。7.5.5 生物防治 7.5.5.1 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松毛虫赤眼蜂、蜘蛛、瓢虫、寄生蜂、草蛉、捕食螨、蛙类、蜥蜴和鸟类等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7.5.5.2 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使用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7.5.6 化学防治 7.5.6.1 农药使用准则 7.5.6.1.1 严格掌握防治适期施药,农药使用应根据防治对象选择适宜的农药品种,做到对症下药,宜轮换用药,延缓病虫抗药性的产生。7.5.6.1.2 绿色茶园和有机
20、茶园的病虫害防治允许、限制使用的物质与方法,应分别根据 NY/T 393、NY/T 5197 以及相应认证标准中的规定执行,严格控制施药量。7.5.6.2 施药方式 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茶丛中下部害虫,提倡侧位有效低容量喷雾。DB43/T 65820216 7.5.7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茶园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 B。8 鲜叶采摘 8.1 采摘时间与标准 8.1.1 采摘时期一般从 3 月下旬开始至 9 月底。8.1.2 鲜叶采摘同批次鲜叶应均匀一致,做到按标准采、分批采、及时采,严禁老嫩一把采。8.2 采摘方式 8.2.1 鲜叶采摘方式分手工采摘和机械采摘。8.2.2 一般
21、可采用机采,对于原料嫩度相对较好、且采茶机不易操作的茶园,采用手采。8.2.3 采茶机应使用电动或无铅汽油采茶机。8.3 鲜叶储运 采用清洁、通气性良好的专用工具,采下的鲜叶应及时运送到茶厂进行加工,贮存过程中应轻放、轻压、轻翻。9 生产档案管理 9.1 建立农业投入品档案,包括农药、有机肥、复合肥等投入品采购、出入库、使用档案,包括投入品名称、来源、使用日期、使用方法、使用量、使用人、防治对象等信息。农业投入品档案登记表见附录 C。9.2 建立农事操作档案,包括植保措施、土肥管理、修剪、采摘等信息。农事操作档案见附录 D。9.3 档案记录应准确、完整、清晰,专人负责,并保存 2 年以上。DB
22、43/T 6582021 7 附 录 A(规范性)安化黑茶生产区域范围图 DB43/T 65820218 附 录 B(资料性)安化黑茶茶园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表 B.1 安化黑茶茶园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名称 防治时期 防治措施 茶小绿叶蝉 5 月6 月、10 月11 月为盛发期,第一峰百叶虫量6 头或虫量15 头/m2;第二峰百叶虫量12 头或虫量27 头/m2。1分批多次采茶,发生严重时可机采或修剪。2应用风吸式诱虫灯及色板进行诱杀。3喷施球孢白僵菌、苦参碱、印楝素。3喷施除虫菊素、联苯菊酯、茚虫威、虫螨腈。茶毛虫 一般危害期分别在 4 月5 月,6 月7 月,8 月10 月。
23、幼虫 3 龄前施药。1人工摘除越冬卵块及群集的虫叶,集中销毁;结合清园,中耕消灭虫蛹;采取灯光或性信息素诱杀。2喷施苏云金杆菌、印楝素、苦参碱。3喷施茚虫威、联苯菊酯、溴氰菊酯。灰茶尺蠖 一般5 月6 月下旬、9 月10月发生严重,幼虫数7 头/m2时即应防治。1结合冬施基肥深埋虫卵。2采用窄波灯光、灰茶尺蠖性诱剂诱杀成虫。31 龄2 龄幼虫期喷施茶尺蠖病毒制剂。4喷施 Bt 制剂、苦参碱、联苯菊酯或植物源农药苦参碱、除虫菊素。茶蚜 发生高峰期,一般为 5 月上中旬和 9 月下旬至 10 月中旬。有蚜芽梢率 45,芽下二叶百叶平均虫口7 头时,应即时防治。1保护天敌。2及时采摘。3可喷施矿物油
24、、苦参碱、茚虫威、虫螨腈。茶角胸叶甲 5 月中旬6 月下旬,成虫出土盛末期。成龄投产茶园虫量15 头/m2 时,应及时防治。1结合茶园中耕和冬耕施基肥,消灭幼虫。2利用成虫假死性人工振落捕杀。3幼虫期土施白僵菌制剂或成虫期喷施白僵菌制剂。4悬挂色板进行诱杀。5喷施联苯菊酯。黑刺粉虱 卵孵化盛末期,小叶种3 头/叶、大叶种5 头/叶时,应及时防治。1及时疏枝清园、中耕除草。2采用色板诱集(成虫)。3喷施矿物油、联苯菊酯。4喷施石硫合剂封园。茶橙瘿螨 一般为 5 月中旬至 6 月上旬、8 月9 月、11 月发生高峰期以前,叶有虫3 头/cm2,或指数值6 时,即应施药。1勤采春茶。2发生严重时,可
25、喷施矿物油、虫螨腈、炔螨特。茶刺蛾 幼虫数幼龄茶园10 头/m2、成龄茶园15头/m2时,应即时施药。参照灰茶尺蠖。茶饼病 春、秋季发病期,5d 中有 3d 上 午日照3 h,或降雨量2.5 mm,芽梢发病率35。1勤除杂草,茶园间适当修剪,促进通风透光,可减轻发病。2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冬季或早春结合茶园管理摘除病叶,可有效减少病菌基数。3喷施多抗霉素。4喷施波尔多液。DB43/T 6582021 9 表 B.1 安化黑茶茶园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续)病虫害名称 防治时期 防治措施 茶白星病 春茶期,气温在 1624,相对 湿度 80以上;或叶发病率6时。1加强茶园肥培管理,增施磷钾肥
26、,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抗病力。2秋季结合深耕施肥,将根际枯枝落叶深埋土中,减少翌年发病来源。3喷施多抗霉素。4非采摘期用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茶炭疽病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雨季到来前后。1加强茶园管理,适当增施磷钾肥,勤除杂草,促使茶树健壮生长,提高茶树抗病能力。2及时清理病叶,防止病菌传播。3在发病初期喷施甲基托布津。4非采摘期用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DB43/T 658202110 附 录 C(资料性)农业投入品档案登记表 表 C.1、C.2 给出了农业投入品档案登记表,包括 C.1 农业投入品出(入)库登记表、C.2 农业投入品使用登记表。表 C.1 农业投入品出入库登记表 序号 采购日期 产品名称 生产企业 规格 数量 经办人 领货日期 领货数量 领货人 表 C.2 农业投入品使用登记表 序号 使用日期 产品名称 来源 使用方法 使用量 使用人 备注 DB43/T 6582021 11 附 录 D(资料性)茶园生产操作档案 表 D.1 茶园生产操作档案 茶园名称 面积 序号 操作日期 操作内容 操作方法 效果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