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省宣汉县红峰中学九年级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28814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四川省宣汉县红峰中学九年级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届四川省宣汉县红峰中学九年级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届四川省宣汉县红峰中学九年级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届四川省宣汉县红峰中学九年级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届四川省宣汉县红峰中学九年级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届四川省宣汉县红峰中学九年级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字形都 有错误 的一项是 A 荇 藻 (xn)矫 揉造作 (ji o)寒喧一筹莫展 B 缜 密 (zhn)汗流 浃 背 (ji)迁徙手屈一指 C 提 防 (d)扣人心 弦 ( xin)脏款崭露头角 D挑 剔 (t)锲 而不舍 (qi)震撼所向披靡 答案: B 试题分析: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辨识字形,要根据词义字义结合和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偏旁部首。 B项中 “浃 ”拼音错误, “手 ”应为 “首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

2、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正确 的一项是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 高屋建瓴 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吴羽先生知道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 繁文缛节 。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 少作家都对他 趋之若鹜 。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 不绝如缕 。 答案:

3、 A 试题分析:了解成语,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B“繁文缛节 ”指繁琐的、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不形容语言文字,不符合句意; C“趋之若鹜 ”是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D“不绝如缕 ”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不符合句意,本句是说声音庞杂。故选 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_, _。_,

4、_, _, 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几个选项的内容是讲今天与昨天、明天的关系,所以 在首位,是总提,而 句中 “接力棒 ”紧随 句 “接力

5、 ”一词而说,故答案:为 C。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现代文阅读 阅读蓝色的蓝( 12分) 她报出她的姓时,我们都讶异极了。 “蓝,蓝色的蓝。 ”她笑着说,红唇鲜艳。继而介绍她的名,居然单单一个字,蓝。她的名字,蓝蓝。那会儿,我们正站在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倒映在湖中,如一大块蓝玉。她的名字,应和了眼前的景色。如此诗意,真是让人妒忌。 我们一行人游西藏,她是半道上加进来的。之前,她一个人已游完拉萨,还在一家医院里做了一天的义工。 “也没做什么啦,就是帮人家拿拿接接的。 ”她满不在意地大笑起来。灿若一朵木棉花。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

6、明丽得很。小导游喊同团稍上年纪的女人阿姨,却叫她,蓝蓝姐。 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 我们都羡慕她的明媚和精气神。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大家,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精神饱满得如枝叶葱茏。 “你真不简单! ”我们由衷地夸她。她听了,哈哈大笑,开心极了。 她爱笑,热情,说话 幽默。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哪。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

7、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仿佛她会变魔术。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 “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 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要翻过许多 座山,涉过许多条河。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知道她的故事,是在纳木错。面对变幻无穷、风光诡异的圣湖,她孩子一样欢呼奔跑,然后,突然双膝跪下,泪流满面。我们都吓了一跳,正愣怔着不知怎么办才好时,听到她喃

8、喃地说 :“感谢上帝,我来了。 ” 原来,她身患绝症已两年。医生宣判的那会儿,她只感到天崩地裂。她在意过很多,得失名利,都曾是她主题曲。 她玩命地去争,甚至因此忽略了家庭,让自己憔悴不堪。当她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短短三个月时,双手曾经紧握着的那一些东西,都成了浮云,她只要自己能活。 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养花种草,出门旅游,还常常去做义工,生命变得充盈起来。每天清晨睁开眼,看到窗外第一缕阳光,她的心里都会腾起一阵欢喜:感谢上帝,我又拥有了一天!她把每一天都当作是崭新的,是自己的重生。所以,心中时时充满感激。她活过了医生预言的三个月,活过了一年,活过了两年,还将活下去。 我们听得涟漪四起。生命

9、本是如此珍贵,当爱惜。我们不再说话,一起看湖。眼睛里,一片一片的蓝,相互辉映交融。 那是湖的蓝,天的蓝,广阔无垠。 (作者 丁立梅) 【小题 1】作者曾经说过: “什么是奇迹啊?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寻常人来说,奇迹就是你没有被打败,你战胜了你自己。 ”结合此言,说说文中的 “她 ”是如何创造奇迹的。( 3分) 【小题 2】请你按照题目要求赏析以下两句话。( 2分) ( 1)几天的西藏行走,我们早已疲惫不堪,高原反应也还在折磨着每一个人,一个个看上去灰头土脸的,她却饱满得枝叶葱茏。(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赏析) ( 2)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从修辞手段的角度赏 析) 【小题 3】结合

10、选文内容,回答:( 4分) (1) 2011年 3月 18日的扬子晚报刊登这篇文章时,删去了第 小节中划线的三个句子,请你比较阅读,你觉得删去好还是保留好,为什么? ( 2)文章开头写 “蓝蓝的湖边,蓝蓝的天空 ”,结尾处又写到了 “湖的蓝,天的蓝 ”,有什么作用? 【小题 4】这篇文章引发了大家对 “我想要的生活 ”的一场讨论,以下是部分读者的观点: 观点一:生活就应该像文中的 “她 ”一样, “养花种草,出门旅游 ”“去做义工 ”,这才是丰盈的生命。 观点二:在追求事业和成就的时候有得失名利之心,无可厚非,只要 合情合理合法,就不能苛责。 观点三:追求事业和成就应该是人生的主旋律, “她

11、”的生活是在生命只剩下三个月的情况下 “非常态 ”的选择。 观点四:功名得失、事业成就都是浮云,生活在于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享受。 你是怎么看的?你可以赞成上述某个观点,也可以反对某个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新观点。请阐明理由。( 3分) 答案:【小题 1】她战胜了自己,创造了奇迹。 她在 “身患绝症 ”“天崩地塌 ”之时,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 她看淡了自己曾经争过的 “得失名利 ”。 她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 “养花种草,出门旅游 ”,更热爱生活,珍惜每一天。 她常常去做义工,关爱他人,在帮助别人中感受生命的意义。(答对三点全分) 【小题 2】 (1)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把她和我们进行对比

12、,突出了她的明媚和饱满的精神。 (2)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她的热情、活泼比喻为 “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 ”,生动形象,同时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小题 3】 (1)示例 1:留好。因为 这几句话既能够体现 “她 ”美丽、健康的外在形象,又刻画了她爱笑乐观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喜爱之情。 示例 2:删好。 “红唇鲜艳 ”“灿若木棉花 ”,这是 “她 ”的外在形象,并非作者要着力表现的内在品性; “她笑着说 ”“她乐得眉毛眼睛都在笑 ”,固然表现了 “她 ”爱笑的特点,但这一特点文章多处涉及,一再写有罗嗦之感; 夸张失常。( 2)结构上首尾呼应,与文题相照应。内容上:开头交代了

13、“惊讶 ”的原因;结尾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生命本是如此珍贵,理当爱惜 ”,表达了对主人公的钦佩与赞美之情。 【小题 4】示例 1:我同意观点一 ,我觉得这是一种充实愉悦的人生态度。 “养花种草,出门旅游 ”为一朵花停留,为一片水感动,灵魂安宁,岁月不惊,何其美好! 更让人感叹的是 “义工 ”生活,心怀仁爱,常存他人,何其难得!所以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示例 2:我同意观点二, “追求事业成就 ”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追求、有担当,这是社会的正能量,这是时代的主旋律。 在追求的过程中为挫折失败而难过,为胜利荣誉而喜悦,这是人之常情,并且这些也是激励自己更加努力的动力,有何不可? 示例

14、3:我反对观点三。 事业和成就可以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不应该是主旋律,当人 们为了得失名利 “玩命去争 ”,甚至伤害家庭幸福和自身健康,那么也就失却了生命本真的意义。 “她 ”的生活并不是 “非常态 ”的选择,以下可同 “示例一 ”。 示例 4:我反对观点四。 前者是 “虚无主义 ”,如果人人都把事业成就看成浮云,那么社会正气何在?积极进取何在? 后者是 “享乐主义 ”,如果人人都抱着 “娱乐至死 ”享受生活的态度,那么社会进步何在?人类发展何来? 示例 5:我们需要脚踏实地的事业追求,也需要清风明月的灵魂生活。所以我认为人应该既有所追求,在奋斗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又应该于芜杂与烦躁中保有简单

15、和明净,释放自己 的心灵,体验生命的愉悦和美丽。 示例 6:我认为事业成就要追求,但得失名利要不得,我们要以出世的态度去做入世的事情。古人说 “功成拂衣去 ”何等洒脱!人生无事业不立,境界去功名更高。 示例 7:生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没有最好,只有适合。文中的 “她 ”认为曾经错了,今日对了,这是 “她 ”的选择;你也可以认为 “她 ”过去不错,今天错了。多元的生活才构成世界的精彩。我想要的生活就是我选适合我的生活。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是要求概括与主人翁有关的情节。阅读全文,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梳理情节,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情这个方面概括 情节点,语言要简洁,不必叙述细节。 考点:归纳

16、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首先要点明写作方法,第一句要抓住作者对 “我们 ”与 “她 ”的外貌描写,具体说明对比衬托的方法。第二句点明比喻的方法,从表现人物形象特点和表达作者的情感来概括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两句是人物的外貌描写,从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精神思想和表达作者的情感方面说明 “留 ”的道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 小题 4】 试题分析:了解各选项中的观点,赞同观点就要说明其观点所表达的意义所有,反对观点就要指出其错误所在,

17、并说明自己正确的观点。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科技说明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短文 过去 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以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地球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 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可利用各种 各样的线索。岩石可以揭示它们形成时期的环境信息,如许多岩石只能在有液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要了解更久

18、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如建立模型来研究各种长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因素。这些模型能显示数千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含量的变化,但是无法提供短期波动的信息。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 度有关,而海洋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关联。 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气候敏感性,是指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强度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根据相关研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 1摄氏度

19、。但是,当地球气候变暖时,很多因素都会跟着一起变化。倒如,气候变暖使大气中包含更多水蒸气,而水蒸气是一种强力的大气保温气体;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洋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联合国有关 机构最近预测:在考虑了这些反馈效应之后。计算机模型得出的气候敏感性在 2 4 5摄氏度之间,最佳估计值为 3撮氏度。其实,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如陆地冰原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预测的更高。 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型无法考虑长期反馈的影响,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唯一的

20、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为了使结果更准确,科学家研究了和现在相似的上新世早期 (约 450万年前 ),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 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 ),仅比现在高一点,但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 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 25米。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对上新世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敏感性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倍,平均气温升高 4 5撮氏度。 如果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那么可以预见,短期内地球平均气温会升高 3摄氏度左右,而且在接下去的几百年里,气温还将持续攀升,被全球气候变暖困扰的人类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小题 1】下列关于 “

21、气候敏感性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的条件下 ,气候敏感性 越高表明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越大。 B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目前只能够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气候的影响。 C联合国有关机构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气候敏感性时,充分考虑了随着气候变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 D不同时期气候敏感性不完全相同,研究上世纪早期气候敏感性对认识今天气候变暖颇有价值。 【小题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必然伴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反过来,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则意味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B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会 造成地球积雪的

22、减少和海冰覆盖范围的缩小,这样将使得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进一步升高。 C植物叶片气孔的疏密程度与其生长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关,根据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疏密程度,可分析这种植物生长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对上新世早期的研究发现: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即使幅度不大的上升也会造成平均气温升高,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永久冰盖面积缩小。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上有一些岩石是能够在没有液态水的地方形成的。 B分析南极冰盖微气泡里面的气体能够间接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 C测量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有助于了解特定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23、。 D变暖效应的长期反馈使地球气温上升可以持续数百年。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抓住句项表述的要点,搜寻文中有关信息,一一比较判断正误。 C表述错误,文中是说 “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思路同上。用反选排除法,先找出错误的项。 A理解错误,文中有 “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一句,说明二氧化碳浓度不是气温变化的唯一条件。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思路同上。 B错误,文中说 “测量南极冰盖

24、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要了解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 ”,意为要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不有只靠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必须用其它的 “间接方法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历史像条棉被一文( 11分) 历史像条夏天的棉被,时不时就得翻出来晒晒。 国人爱翻案。先是张艺谋在英雄中塑造了心怀天下的秦始皇,接着又有某些专家在教科书中把岳飞、文天祥 “清除 ”出了民族英雄的队伍。现在,轮到李鸿章了,在央视热播的走向共和中,李中堂从卖国贼一跃而成为忧国忧民的能臣干将。 历史

25、毕竟不是被子,可以翻过来掉过去。对有些事,越是翻案人们就越糊涂。就算是大学历史教授,也未必能说得清。前不久,偶然看了几集孝庄秘史,才发现当年的大清聂政王多尔衮也成了有情有义的好汉。在我的记忆中,多尔衮的名字似乎总与什么 “扬州 十日 ”“嘉定屠城 ”之类的惨剧联系在一起。连韦小宝都知道啊!这样的人也能翻? 我并不是要把所有的翻案文章一概否定。为秦始皇翻案,不能算错,对李鸿章大人也应该手下留情。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是李中堂提的吧,在 “祖宗之法不可变 ”的晚清,这就是进步。开办实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新式军队,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开创了中国近代许多第一。这不是一顶卖国贼的帽子就能压住

26、的。至少,李鸿章绝不是历史课本中描述的那种跳梁小丑。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班机坠毁,自然罪责难逃;但如果是飞机引擎本来就有毛病呢 ?风雨飘零的晚清,就像一架缺零件少机油的战机,坠落是必然的,责任并不能完全推到 “飞行员 ”李鸿章的身上。当然,并不是说李鸿章就能从一个卖国贼一步跨到民族英雄的行列,李中堂自有李中堂的局限。公平而论,李鸿章倒并非是一个坏得毫无道德和良知的人,李鸿章只是一个 “重实利者 ”。 历史应该得到尊重。有关中国近代的史书,永远藏着一条鞭 子,它把历史人物驱赶成两队,一列是神灵,一列是魔鬼。大忠大奸各归其列,只是不见了人的影子。关于李鸿章,比较普及的知识是他

27、是卖国贼。一个人的一生,浓缩为谈判桌前的卑怯;一个细节,遮掩了一个人 的一生。不是神灵,必然是魔鬼,人人得而唾之。直到出现走向共和,李中堂仍然不是神灵,但即使他是魔鬼,却血肉丰满。他媚上,他签约,他宣扬任人唯亲;不过,他不乏政治家的韬略,也有鲜明的政治主张,说明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 “共和 ”的蓝图,几乎可以用数学方式,测量出它的长宽高,堂堂正正载入史册。每一段历史,她的总体格局,像大江,像长城,在哪里拐弯,在某处奔腾,显而易见,不可篡改。而对 “蓝图 ”的施工者,显然不适合用数学方式去评判,去记载。 多少年来,一直被评判的英雄史观,其实是被很多人当成了研究历史的工具,他们 崇尚归类法,要么是

28、好人,要么是坏人,好人必然被描绘成英雄,英雄必然修成正果,必然成为神灵,被供奉,被膜拜。 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追述态度,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程度,唯有披露人的血肉,才能对历史有真实地考察。对李中堂们,我们需要的是尽可能接近真实,不是给了他血肉就是 “翻案 ”。甚至,不必非要把他们塑造成英雄,他们就是在某个位置上书写了一段历史的人而已。他们的得失,使我们对历史有更多的认知,对未来有更多的借鉴,对做人有更多的警示。 我们自己,正这样生活着,等待后人评说 最好不是上天堂,也不入地狱。 【小题 1】提炼 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简要说说怎样做才能符合作者的观点?( 4分) 【小题 2】文章第 和 段都引用了走向共

29、和中李鸿章的事例,分别有什么作用?( 2分) 【小题 3】文章第 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作简要分析( 2分) 【小题 4】请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文章观点,评析曹操这个历史人物。( 3分) 曹操在观沧海中写下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的诗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赢了袁绍;曹操借 “鸡肋 ”事件杀了杨修;曹操的救命恩人陈宫,是真君子,与曹操是两路人,却因 “宁死不肯归附 ”而最终为曹操所杀。 答 案:【小题 1】历史应该得到尊重。( 1分)不要把历史人物简单地归类为好人、坏人,( 1分)尽可能接近真实;( 1分)不必把他们塑造成英雄。( 1分) 【小题 2】第二段中

30、李鸿章的历史事例是论证 “国人爱翻案 ”的观点,( 1分)第六段中李鸿章的事例是从反面论证了不应该把历史人物简单分为两类,而不见“人的影子 ”。( 1分) 【小题 3】比喻论证 (1分 )。把李鸿章比喻成飞行员,具体形象地说明李鸿章不应为晚清的覆灭负全责,论证了不是所有的翻案文章都要一概否定。( 2分) 【小题 4】历史需要尊重,要客观、全面、真实地评价历史人物。( 1分)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表现了曹操宽广的胸怀和宏伟的抱负,官渡之战表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杨修之死和陈宫之死表现了曹操的奸诈,心狠手辣。曹操作为历史人物,不能简单地把他归为好人坏人,他只是某个阶段的历

31、史人物而已,他的得失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对做人有更多的借鉴和警示。(说明:观点 1分,结合曹操正反事例分析 2分,总结概括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议论文中,论点是作者发表的主要观点。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 “议论句 ”, 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但本文的中心论点比较难找,它在文章某一段文字中即第六段 “历史需要尊重 ”,也可以根据自己全文内容的把握,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心论点。解答本题第二个问题,要注意观察作者在文中反对什么,即反对随便简单地评判历史人物,胡乱翻历史的 “棉絮 ”,了解作者主张什么,提倡怎么做

32、。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从论证方法及作用方面解答这一问题,首先明确是举例论证,然后抓住两段段着总领句 “国人有翻案 ”“历史应该得到尊重 ”来体会作者反对什么主张什么, 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说明文有哪些常用的说明方法以及它们的特点,根据本段文字来判断。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 ”标明是比喻论证,根据本段中作者对李鸿章的评价来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要用评价语 “生动形象 ”。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

33、题 4】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所说到的有关曹操的一些历史事实,要从其文学才华、抱负才能、性格方面一分为二的一评介其人。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文言翻译,探究感悟,诗歌鉴赏与诗词默写( 17分) 【小题 1】将第三题文言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小题 2】 探究感悟:美段欣赏。(注意:两题任选其一作答)( 3分) ( 1)有人说【甲】文第 3段是全文最精彩之处。请就本段选择一个角度作简单赏析。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t多生怪柏,悬泉瀑

34、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这一段文字精彩 在于: ( 2)【乙】文第 段 “岳阳楼之大观 ”,虽然简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仔细体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请选择两个词语加以品味。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词语品味: 答案:【小题 1】略 【小题 2】 (1) 示例(选其一即可): 这一段美精彩在于景物有动有静。清波回旋,飞泉直下,岩上怪柏,动静交错,镜头清晰,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一段精彩在于烘托渲染,突出景物的特点。以倒影渲染水的清冽,树木的繁茂,以飞泉烘托山 势的高峻。 (2) 示

35、例:(选其中两个词语赏析即可)如:衔远山 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一 “衔 ”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 长江流经洞庭湖,用一 “吞 ”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 “吞 ”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 “衔 ”“吞 ”字连用,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 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了气势,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 连用两个数词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极有声势。此外如 “横无际涯 ”的 “横 ”,与 “广 ”近义,但作者用 “横 ”而不用 “广 ”,因 “横 ”字显 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 【小题 1】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

36、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迁客 ”“骚人 ”,第一句每个字要解释到位,第二句疑问语气要译出来,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几个方面来分析,点评生动的字词,指出其精彩巧妙之处。要用评价语 “形象生动 ”“突出 ”等。本题首先要了解句子描写的内容,再从运用 的描写方法和表现的作者情感上分析其作用,对生动的字词作一点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文言文阅读(

37、9分 ,每小题 3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文选段,回答 : 【甲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t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

38、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嗟夫!予尝求 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两岸连山,略无 阙 处城 阙 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虽乘 奔 御风,不以疾也

39、急湍甚箭,猛浪若 奔 C 属 引凄异 属 予作文以记之 D予观夫巴陵 胜 状高处不 胜 寒 【小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自 三峡七百里中 自 非亭午夜分 B不 以 物喜蒙辞 以 军中多务 C 或 王命急宣而 或 长烟一空 D满目萧 然然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小题 3】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把山与水结合在一起写,不仅突出了山的险峻,还写出了不同季节的江水特点;乙文展现的洞庭湖则水波浩荡,气象万千,气势雄阔。 B甲文引用渔歌,既突出了三峡的特点,又渲染了秋天峡谷萧瑟的气氛;乙文以 “古仁人 ”的思想为依据,推出 “先忧后乐 ”的名句。 C甲文写三峡四季景色,详

40、写夏秋,略写春冬;乙文写洞庭湖一阴一晴之景,通过对比,突出不同天气对人的心情的影响。 D甲文行文简洁,很少流露出作者的主观感情;乙文在写了迁客骚人的 “览物之情 ”后,以对比手法着重表现 “今人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旷达淡然的心境和气度。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B项中 “奔 ”皆为 “奔马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

41、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 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C项中 “或 ”皆为 “有时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疏通两文文字,了解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搜寻文中有关信息,一一比较判断。 D表述错误,乙文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句之前有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一句,显然重要表现的是 “古仁人 ”而非 “今人 ”。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回答:( 5分) 【小题 1】两首词都题为 “咏梅 ”,可词中并未见 “梅 ”,

42、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是咏梅的?梅花有何特点?( 3分) 【小题 2】根据下列两则材料,说说两位词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2分) 第一则:甲词作者陆游是著名的爱国词人,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他一贯主张抗金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 第二则:乙词是毛泽东写于 1961年 12月的一首词。当时正值国内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答案:【小题 1】甲词 “无意苦争春 只有香如故 ”几句,也把 梅 “严冬开放,春天绽绿 ”的特点与梅花虽落犹香的高尚品格,尽现读者眼前。乙词 “已是 枝俏 ”一句,在 “悬崖百

43、丈冰 ”的严冬季节,而 “犹有花枝俏 ”,非梅莫属;且 “俏也 她在丛中笑 ”四句,写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表露无疑。 根据两首词的描写,可知梅花有众多特点: 1不畏严寒(傲霜斗雪); 2不与群芳争春(淡泊名利); 3虽零落成泥和尘,也要保留原有香气等高尚品格。 【小题 2】从材料中看出:甲词表现出陆游性情孤高,决不与争功邀宠、阿臾奉承之徒为伍的高尚品质和不畏谗言、坚贞不屈的诤诤傲骨。乙词体现出当时的新中国没有被困 难吓倒,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小题 1】 试题分析:阅读诗歌,第一诗要抓住诗人人格化的描写比如 “寂寞 ”“无意苦争春 ”,第二首诗

44、要抓住环境描写如 “风雪 ”“百丈冰 ”、花的姿态的描写如 “花枝俏 ”和人格精神的点化如 “不争春 ”即可了解两诗所写的是梅。从两诗用环境烘托的方法和人格化的描写中体会诗人笔下 “梅 ”坚强不屈、乐观自信的形象。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阅读两则材料即可知,由于不同的时代,诗 人是不同的身份,所以陆游是感叹个人的命运郁闷中有孤芳自赏之情,而毛泽东是感叹国家民族的命运,表现出一个革命家的豪迈自信之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 的一

45、项是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 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答案: B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

46、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用反选排除法, A句 “自然条件 ”与 “地理环境 ”意义重复, C句 “失眠 是 感觉 ”主谓搭配不当, D“着力于中小学 ”动宾搭配不当,故选B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语言综合运用( 10分) 【小题 1】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共 5 分) ( 1)用说明性的语言简要介绍画面的内容。( 3分) 请谈谈你对 “一本好书,一生财富 ”的认识。( 2 分) 【小题 2】某社区是达州市级文明社区,五一节期间举办系列庆祝活动,积极实践 “低碳经济 ”的许多做法得到广泛的赞誉。社区举办了联欢晚会,舞台两

47、边的台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 上联是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 请你接写下联 : , 。( 2分) 【小题 3】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这是清代爱国名将左宗棠书塾的一副对联。我们知道,读破万卷,首推名著经典;神交古人,当交心灵品格。中外名著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有许多都值得我们 “神交 ”。请从下面推荐的四人中任选其一,先填写作品名称及作者,再用一句话概述你愿与之“神交 ”的理由。 贝多芬 孙悟空 诸葛亮 鲁智深 ( 1)我选 _,出自作品: _,作者: _ ( 2)理由: 答案:【小题 1】解题思路:第 (1)题,表述力求做到简明、连贯、得体、有条理。第 (2)题考查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把 “好书 ”与 “财富 ”联系起来,要点明“好书 ”与 “财富 ”的关系。 答案:示例: (1)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封面写有 “一本好书 ”字样,封底写有 “一生财富 ”字样。书的下面露出三双脚,分别代表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一个孩子,他们共同阅读这本书。( 2)一本好书能给人有益的知识,拥有知识就拥有了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小题 2】社区,让邻里更和睦 ;低碳,等 【小题 3】提示:本题 3分,作品名称、作者、理由各 1分。 “理由 ”示例:贝多芬:隐忍苦难 ,抗争命运,创造欢乐,给人们以安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