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江都武坚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288341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江苏江都武坚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江苏江都武坚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江苏江都武坚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江苏江都武坚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5学年江苏江都武坚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江苏江都武坚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综合实践活动。( 11分) 这两个囚徒高兴得忘乎所以。不过他们前进得很慢,因为坑坑洼洼相当的多,他们得小心提防它们。不就,他们遇上了一个大坑,只得停住。 但是时间长了,饥饿和痛苦的感觉压倒了恐惧。他们在泉水旁又心烦地等了一阵,接着又长长地睡了一觉,感觉就不大一样啦。 文段选自国作家的( 3分) 文中的他们指的是和,二人被困于。( 3分) 文段中的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请结合具体情节说说为什么?( 2分) 星期天,你在家里复习功课,这是爸爸的同事来了,并提出要在家里打麻将。你听到后想劝阻,可是怎么向爸爸说爸爸才能拒绝

2、同事的提议呢?(说话注意身份、对象,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3分) 答案: 美国 马克吐温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 蓓姬 山洞中 略(能结合情节概括人物性格,言之有理即可) 略(称呼,表意准确,委婉得体各占一分)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既有名著的阅读,又有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小题(一)这是对文学 及名著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学生要学会根据命题要求解答文学名著题。小题(二)为口语交际题,重点是指出谚语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它有天气预报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口语交际题做答时,要注意三点:一要有称呼,二

3、要扣题干要点;三要注意用词和说话语气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裨 ( b) 益 潜 (qin)移默化 模 (m)糊 干瘪 (bi) B腼 腆 (tin)撷 (xi)取挑 剔 (t)跻 (j)身 C 脊 (j)梁瑕 疵 (c)雕 镂 (lu)镌 (jun)刻 D 蓦 (m)然 哺 (b)育纠 葛 (g)自 诩 (x) 答案: A 试题分析:各项有误读音的正确读音分别是, B项,挑剔 (t)错误; C雕镂 (lu)错误; D项蓦 (m)然

4、纠葛 (g)错误。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等七类,复习时分类整理,建立适合自己的字音库,可帮助记忆。对多音字的把握,掌握 “音随意转 ”的原则。常见多音字标 “次读音 ”正确的可能性大,标 “常读音 ”正确的可能性小。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 ”的正确可能性大,标 “同声旁读音 ”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根据不同的命题形式,结合自己有把握读准 的字使用排除法,可提高本题的正答率。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

5、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 ”老师再三对我们说: “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 ” B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到学校去? C我们班要组织旅游,是星期六去好,还是星期天去好? D隔壁的小姑娘三、四岁的样子,非常可爱。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 加标点题 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

6、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A项说后面用逗号; B项不是疑问句,是陈述句,应该为句号; D项去掉顿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经过老师的讲解, 我 茅塞顿开 ,突然就明白了。 B语文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系很融洽,经常和大家一起说得 谈笑风生 。 C这场空难事故的 罪魁祸首 竟然是一只在机场上空飞翔的鸽子。 D这篇 咬文嚼字 的文章,读起来颇费周折。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7、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这个成语用在此处不合适。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 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B晚年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C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D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属于成分残缺,将句后加 “之一 ”; C项表意不明; D项搭配不当,应将 “的病 ”去掉。 辨析语病题的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

8、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繁星一文围绕繁星,按时间顺序依次写了 “从前 ”、 “三年前 ”、 “如今 ”、“有一夜 ”四个片段,表达了作者酷爱星天的感受。 B社戏是一篇小说,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按照 “盼看社戏 去看社戏 怀念社戏 ”的思路构思全文。 C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编写的论文集。 D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

9、、社会活动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等。 答案: C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识记的题型。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不是论文集。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母亲的心,回答后面的题( 14分) 母亲的心 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

10、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 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 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

11、颤抖 !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母亲思忖了很久,把 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 !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 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 “沙沙沙 ”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

12、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 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 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选文略有改动 ) 【小题 1】文 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依据提示,

13、在横线中补全 段的主要情节。( 3分) “我 ”想吃螃蟹 - - -母亲捞起螃蟹 - 【小题 2】 第 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 3分) 【小题 3】 阅读第 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4分) “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 ”母亲为什么 “咬咬牙 ” 又为什么 “闭起双眼 ” “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 沙沙沙 的挣扎声, 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母亲为什么 “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 【小题 4】 文章题目 “母亲的心 ”有哪两层含义 ( 4分) 答案:【小题 1】 (1)母亲翻找螃蟹

14、(2)母亲发现螃蟹 (3)母亲放下螃蟹 【小题 2】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表现了母亲的善良。 【小题 3】 (1)“咬牙 ”是因为母亲做出带走螃蟹的决定非常艰难; “闭眼 ”是因为母亲不忍看自己亲手将母蟹捉走的情景。 【小题 4】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 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小题 1】 试题分析:整体感知文本,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事件情节的内容。这是一篇亲情文章,本文通过写了一个为了给孩子增补营养的母亲翻找螃蟹到放掉螃蟹的故事,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母爱之情,这里以螃蟹为线索

15、概括找螃蟹、发现螃蟹、放螃蟹几个情节即可。因为题干中有一部分提示,此题较为简单。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了解常用的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其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 析,表述正确合理即可。这里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同时也为母亲放了母蟹这一善良的举动做铺垫。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在语言环境中推断和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能紧扣文章中心主题,联系上下文进行

16、理解概括。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1)能结合语境说出母亲当时的矛盾心理( 2)“沙沙沙 ”生动的挣扎声加重了母亲心中的负罪感,使她后悔带走了母蟹,于是急于送回。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 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赏析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这与为文章拟写题目有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应理解 “标题 ”的双关义。在这里 “母亲的心 ”一语双关,既要理解其表层含义,即母亲的爱子之心,又要理解其深刻内涵,即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

17、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话说重阳,完成后面的题。( 15分)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名称,据魏文帝曹丕说 ,我国古代以 “六 ”为阴数, “九 ”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故称之为 “重阳 ”,也叫做 “重九 ”。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 zhy),以求长寿。重阳节民间还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 “登高节 ”,相传始于东汉。 重阳节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个节日和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文学家有关。唐朝诗人王维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看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18、就是一首最为脍炙人口的重阳诗。其他诗人,凡写重 阳,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这两件事。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本草纲目说它气味辛辣芳香,性温热,可以治寒驱毒。重阳插茱萸,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时必须防虫。茱萸有小毒,有除虫作用。 至于登高,重阳节期间秋高气爽,适宜于登高望远,这大概也是后来重阳登高发展为以游览活动为主的重要原因。除此以外,民间恐怕还有生产上的原因。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正是 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农民管这种采

19、集叫 “小秋收 ”。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这上面来的。 重阳节登高,本来是要登山的,但平原地带,没有山,怎么登呢?这个问题大概古人是早已考虑到的,因此在重阳登高的习俗形成之初,就把它叫做 “登高 ”而不叫 “登山 ”。宝塔、城楼,通常都很高,是个理想的登高场所。没有塔和城楼的地方,总有亭台楼阁,也可以凑合。反正找一个比较高点的地方,大家去登临一番,意思也就到了。因为 “登高 ”除了避祸消灾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这就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登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登高 ”受人重视 ,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 “高 ”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 “登高 ”可以长寿。今天我们在重阳节

20、开展敬老活动,把重阳节称为 “老人节 ”或 “敬老节 ”,多少也有这个意思。但除了祝愿之外,还注入了许多敬老尊老的实质内涵,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社会风尚,从而使古老的重阳节获得了新的生命。 【小题 1】用简要的语言说出 “重阳 ”得名的由来,并列举出它的几种不同的名称。( 4分) 【小题 2】风俗习惯的形成,往往与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重阳节也不例外,根据上文内容,试作简要分析。你还能另外举出一个类似 例子吗?( 4分) 【小题 3】重阳登高,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文内容,试从 “文化 ”角度加以简要分析。( 3分) 【小题 4】你赞不赞成把重阳日定为 “老人节 ”或

21、“敬老节 ”?两个名称中你更倾向用哪一个?(都要简要说明理由)。( 4分) 答案:【小题 1】古人以九为阳,重阳节为农历九月九日,故名重阳。( 1分。意对即可。)重九、登高节、老人节(敬老节) 【小题 2】插茱萸是为了除虫防蛀,登高是为了 “小秋收 ”,类似例子如端午吃雄黄酒是为防虫咬。 【小题 3】登高的 “高 ”含 “步步高升 ”“高寿 ”之意。( 3 分,答一点可得两分 1 分。意对即 可。) 【小题 4】没有标准答案:。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答题很简单,因为文章介绍的很清楚,只要认真读文章就可以了。后一问文章中有一部分,但也需要日常对中国传统节日常识的积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

22、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要审清题 “日常的生活生产活动 ”这个角度来解答问题,文章对这一方面也有很详尽的说明,只要筛选出来加以整合即可。后一问需要日常对中国传统节日常识的积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3】 试 题分析:题不难,但要注意从 “文化 ”角度加以简要分析,这样原文中有说明,就可以直接引用解答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不管赞同不赞同,必须说出合理的正确的理由,不能以自己的片面之理解来解答这类问

23、题。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短篇,完成后面的题。( 14分) 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 也。一日,口为鼻曰: “尔何能,而位居吾上? ”鼻曰: “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 ”鼻为 眼曰: “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 ”眼曰: “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 ”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眉曰: “我也不能与诸君厮 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 ” (选自罗烨醉翁谈录) 注释 神:灵性。 厮:相互。 【小题 1】请解释下列加点字。( 2分) 反 归取之 以 丛草为林 【

24、小题 2】下列句子中的 “之 ”与例句中的 “之 ”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我若居眼鼻之下 A至之市 B反归取之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故时有物外之趣 【小题 3】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宁信度,无自信也。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 【小题 4】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 3分) 答案:【小题 1】同 “返 ”,返回 把 当做 【小题 2】 D 【小题 3】 略 如果这样,那么眉毛有什么本领,也在我上面呢? 【小题 4】示例: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能力,只有把自己置于群体之中,在团结和谐的集体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

25、小题 1】 试题分析:文言文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或虚词的含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虚词 “之 ”的用法。文中的原句 “我若居眼鼻之下 ”的 “之 ”是结构助词 “的 ”的意思。选项中只有 “故时有物外之趣 ”中的 “之 ”与例句意义相同。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 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

26、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留 ”“删 ”“调 ”“换 ”“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寓言故事的寓意的题型。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阐述的生活哲理。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 6分) 十五夜望月 望洞庭 王建 刘禹锡 中庭地白树栖鸦, 湖光秋月两相和, 冷露无声湿桂花。 潭面无风镜未磨

27、。 今夜月明人尽望, 遥望洞庭山水色, 不知秋思落谁家? 白银盘里一青螺。 【小题 1】十五夜望月中,你最欣赏哪个词语?为什么?( 2分) 【小题 2】两首诗同样是描写月色,却各有千秋。请从景物特点和情感两方面加以比较赏析。( 4分) 答案:【小题 1】 一个 “落 ”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无声 ”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 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地白 ”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能流畅地表述,言之有理即可)

28、【小题 2】甲诗描绘了一幅凄冷幽静的中秋月夜图( 1分),借景抒发思念家乡之愁苦之情( 1分); 乙诗描绘了一幅澄澈幽美的山水月夜图( 1分),借景抒发热爱自然山水的喜悦之情(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品析诗歌语言的能力。做本题时,不论选择哪个词语作为赏析的词语都要注意联系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考虑。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十五夜望月由题目可知写的是中秋的月夜图,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可知抒发的作者的情感是思乡愁绪;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可看出山水美景相映衬的月夜美景; “遥望洞庭山水

29、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写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默写 根据提供的诗句,将横线补充完整。( 8分) 成功的花, 乡书何处达, ,自将磨洗认前朝。 壁立千仞, 青山有幸埋忠骨, 但愿人长久, ,江春入旧年。 松间沙路净无泥, 答案:略 试题分析:本题的出题思想,主要考查学生的诗文背诵与默写水平,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本题的所有题目,都为上下句对接,背过会写字即可得分,但考生须注意第 小题,是下句要求写上句,有些考生思维会短路,导致写不出来。这就提示考生在备考前,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与归类,诗词各种考查题型 不可偏颇。总体上

30、看,这道题的难度不大。古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 “三不 ”: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书写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里)( 4分) 打开书页,让我们走进 chng jng已久的文学世界,让她用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 xun丽的色彩,引领我们在生命的河流中 chng徉,探索人生的真谛。 答案:憧 憬 绚 徜 试题分析:在书写这个词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同时还要注意这 几个词语的基本笔画,不要写成同音形近字。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31、A。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童年好似天空中的繁星,一眨,眨出了一个个神秘的故事;童年又好似海滩边的贝壳,一传,传出了一阵阵动听的歌声;童年还好似一支船桨,一晃,晃出了千千万万个好听的童话。童年更好似一朵洁白的蒲公英,被风一吹,就飘起了一把把小花伞,这些小花伞,就是我们那五彩缤纷的童年 请先将题目 “童年的 ”补全,写一篇文章。 要求: 记叙文, 600字左右。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 抄袭。 不得在文中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书写 3分,请认真书写。 答案:【参考例文】 童年的回忆 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暴风雨的彩虹

32、;五颜六色,炫丽无比;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又似那弯弯的小路,让你成长。风儿不可能将这温馨的回忆给吹掉;雨儿不可能把这一件一件感人的旋律掩没,只有可爱的阳光将它照射,将它保存 回想那一件件儿时不起眼的事儿来,事虽然小,但那些回忆是那样觉得感动,因为有了这些回忆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不断追断求,这样才 能成长起来,童年总叫人回想。回想那五彩缤纷的梦,回想起那丫丫学语的时候,回想起刚学走路的时候,第一次踏上舞台的时候,第一次叫出父母时,第一次那一刻刻 , 那一个个镜头 ,霎时间浮现在你的眼前。 那是一个无法忘记的回忆 ,无法忘记的童年,第一次背起了新书包上学的那一天,终干能和别的孩子

33、一样上学,对我而言这就是我的历史性的一刻,父母拿着照相机把这最开心最难忘的模样拍照下来,这也成了父亲和母亲最安慰的一项,这也成了家里最快乐的写照,这难忘的一刻 ,这么美好这么甜美,它一直在我脑海里浮现。可是美好的只是过去的, 在温长的日子里,一次次磨练后,把软弱的自己磨练得像钢一样坚硬,学习的压力,没有人会知道,没有人会可怜,在那树叶落光的秋天里,只有苦熬的干劲,只有失去了的快乐,这就是苦的。儿时在百花齐放的春天,拥有着 ,美好梦想的童年,一晃而过。 至今在现实的残酷面前不会掉泪,泪都是会被那乌云所掩盖。儿时的泪是那么软弱,那么小气。童年的梦是五颜六色的,像百花齐放般的美好,让人回味,让人忘返

34、,那时没有任何忧虑,没有任何烦恼。童年的梦又如在夜空中,那么宽阔,那么宁静,童年的梦又如无数的星星,它们只会眨着眼,不会说话,诚实和从容 无数的星星如无数的梦 ,灌入了小小的脑袋中 , 从此我思考着无数的问题。 蓝天下的成长,夜空中的梦想又如在沙滩上堆积起一座座小小的城堡,堆积起在蓝色海边的梦 ;儿是总是喜欢在榕树下玩耍,又喜欢在那静静地坐着,听着老人讲那古老的故事,那时的梦是绿色的 ;儿时总是喜欢在老家门前坐着,在落叶的秋天里欣赏那一片片穿着金色的叶子在漫天飞舞 , 那时的梦是金黄色的。儿时总是喜欢做梦,在梦里走着找不到出口迷宫,一次一次地被锁在迷宫里,心里那么迷茫,在现实生活中,激起我斗志

35、时,那时那梦是火一般的颜色 回忆让世界一切万物变得 安静 ,让人变得放松 ,让人感到温暖 ,让你回想起遥远而不遥远的梦 ,让你回想起在雨中 ,那雨儿是跳动的旋律。当你摔倒时,一种力量在看着你,让你回想起在蓝天下放飞纸飞机,放飞你一个个让你期待的梦。 时钟只有前进,不可能倒退。童年只有回味和回忆 童年只有回忆 ,梦只有创造 ,将来只有拼搏 童年以是过去的事了 ,只有回忆起那点点滴滴的事 ,只有积累更多的经验 ,这路才能走得更远更宽。每个人都拥有自己五彩缤纷的童年 ,童年是人生最珍贵的东西,它是你一生的开始,拥有着它那你就拥有一生,我们应该好好地珍惜它。 梦常常都会变化着,梦是人一生中追求的目标,只有奋斗和拼搏,那才会梦想成真,那才会成为现实。 试题分析: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要将题目首先补充完整。补充题目要注意补写内容应该是你熟知的生活,不能为了追求新奇选择艰涩难懂的内容填写,这样会影响文章的主体内容。如这个题目可以填写 “回忆 ”“小雨伞 ”“歌声 ” 这是提示语所给的提示,因此提示语必须得仔细阅读,它可以提示写作的方向。对于童年,你一定有很多怀念,有很多故事,有很多感悟。写记叙文,在叙述亲身经历的基础上,适当加以议论,巧妙地点明主题。总之,要发现生活的亮点,提 炼感人肺腑的瞬间和宝贵品质,写出真实的感受,抒发真实的情感。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