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盐城苏东双语学校初一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28835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江苏盐城苏东双语学校初一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学年江苏盐城苏东双语学校初一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学年江苏盐城苏东双语学校初一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学年江苏盐城苏东双语学校初一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学年江苏盐城苏东双语学校初一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江苏盐城苏东双语学校初一上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经典再现:( 8分) 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

2、感情的积累。大量 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 “硕士 ”“博士 ”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 “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小题 1】 “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这正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所写的 “_, _”。( 2分) 【小题 2】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1分) 【小题 3】如何理解 “有人说,一个

3、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 硕士 博士 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 高智商的野蛮人 ”这一句话的意思?( 2分) 【小题 4】仔细阅读选文,简要概括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所具有的三个方面的意义。(每条不超过四个字)( 3分) 答案:【小题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小题 2】亲近文学 途径 【小题 3】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 “硕士 ”“博士 ”或更高的学位,但也只能 是一个 “高智商的野蛮人 ”; 【小题 4】增长知识 提高修养 丰富情感 【小题 1】 试题分析:根据积累要求,积累合理即可。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2】 试题分析: “中心

4、论点 ”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所以读懂一篇议论文,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从文章的结尾部分来概括的。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 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在议论文中,学生应培养寻找中心句,总结概括文章的小分论点的能力。学生能从文章中找出支撑中心论点的分论点,能够提炼

5、和总结分论点。此处能从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三点来总结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选择题 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裨 益( b) 广 袤 ( mo) 蓦 地( m)摇摇欲 坠 ( zhu) B沉 淀 ( dng) 须 臾 ( y)浩 渺 ( mio)栖 息 ( q) C 迸 溅( bng) 骤 然( zhu) 撷 取( xi)势不可 当 ( dng) D 肇 祸( zho) 模 样( m)雕 镂 ( lu) 猝 然( c)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中应是 “蓦 地( m) ”; B中应是 “沉 淀 ( din) ”

6、; D中应是 “模 样( m)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选出字形有错的一项 ( )( 3分) A心旷神怡闲情逸致闻丝不动危言耸听 B轻飞曼舞不可救药鸡毛蒜皮相提并论 C走投无路谈笑风生小心翼翼潜移默化 D一视同仁油然而生陈词滥调眼花缭乱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中应是 “纹丝不动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世界上很难再找到像巴黎这样的城市,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时尚的潮流完美地融合为一体,既充满反差,又 相得益彰 。 B邻居张大伯经常故意说一些 骇

7、人听闻 的话,使不知底细的人信以为真。 C语文课上,他 夸夸其谈 ,口若悬河,出众的口才使大家十分佩服。 D我们班上的王刚模仿赵本山 的表演真是 栩栩如生 ,让大家不时地捧腹大笑。 答案: A 试题分析: B中 “骇人听闻 ”程度过重,不合语境; C中 “夸夸其谈 ”贬义词,不合语境; D中 “栩栩如生 ”一般指文学作品,这里应用 “惟妙惟肖 ”。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作品。 C深受人们

8、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中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 “通过 ”或 “使 ”; B中语序混乱,应是“大量的优秀作品 ”; D中搭配不当,应删去 “和规模 ”。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美文赏读:( 12分) 童年的酸鼻子树 乡下老家有棵酸鼻子树。 这是故乡山林中一种野生植物,叶扁,微长。果子椭圆,形状似枣,没成熟时,又硬又青,咬一口,酸得您眉毛鼻子皱在一起,涎水直流;成熟时,皮子呈黄色,捏起来软软的,撕开薄薄的皮子,将黏黏糊糊的果

9、肉放进口里,用嘴一吸,酸甜酸甜的,别有风味 。吃完果肉,用针线把土白色的大核穿成一串,就是和小伙伴们踢毽子的玩具,如果把核扔到地里,就会长出一棵酸鼻子树苗出来,好养得很。小时候吸酸鼻子肉时,有次不慎连核一起吸进了肚里,邻家大人过来拍拍我的头说,你娃儿等着,过两天你头上就长出一根酸鼻子树来了,吓得我好几天睡不着觉。 酸鼻子树在我老家屋旁的菜园地里,又高又直,年年见长。儿时,带给我无数的乐趣。因为枝繁叶茂,不少鸟儿选择到酸鼻子树上安家。父亲认为乌鸦是不吉利的象征,多次用竹竿把想在酸鼻子树上筑巢的乌鸦赶走; 喜鹊是报喜的使者,不但受欢迎,有时还能得到父母馈赠的食物。清晨,鸟儿用悦耳的歌声将我们叫醒,

10、傍晚,鸟儿归巢的情景动人。幼时,我们常站在树下看鸟妈妈给小鸟喂食。 酸鼻子的成熟期是在冬季。那时,家乡几乎没有水果,酸鼻子就显得格外难得。暖暖的阳光下,熟透了的酸鼻子经微风一吹,不时掉下几颗到地上,捡着了,仿佛捡着了水果糖似的,心里欢喜不已。菜园地里捡完了,就爬上崖去,扒开草寻。 第一次学会用劳动挣钱,也是从酸鼻子树开始。地上铺层稻草,爬上酸鼻子树,抱住树枝轻轻一摇,成熟的酸鼻子嗖嗖掉到稻草里,一个一个捡起来,轻轻放进背篼,用树叶盖上,背到十多里外的县城里去卖。成熟好看的,五分钱一斤,有点青涩生硬的,四分钱乃至三分钱一斤卖给小贩。大约 8岁那年,我第一次背了 6斤酸鼻子进城,卖了三角钱,高兴得

11、不得了,什么都舍不得买,回家后,如数交给了父亲。 随着林地的开发,乡村的山林也越来越少,许多鸟儿选择到我家酸鼻子树上安家,于是我家那棵酸鼻子树上,筑了好几个鸟巢,开始热闹起来。有天傍晚,酸鼻子树上忽然传来阵阵扑打嘶叫声,原来是一群群白鹤,前来霸占喜鹊的巢。喜鹊们惊恐地站在巢边,一边大声嘶叫,一边迎击入侵者,坚定地守护着家园。白鹤 仗着势众,扑扇着翅膀,一轮接一轮地强袭。我们拿着竹竿,甩着土疙瘩,大声吆喝着替喜鹊助阵。然而,没用,第二天清晨我们到酸鼻子树下一看,鹊巢已经易主。 酸鼻子树,把童年的情绪与记忆挂在树梢。 【小题 1】本文以 _为线索,叙述了 _,表达了 _。( 3分) 【小题 2】文

12、章回忆了童年的哪些往事?( 4分) 【小题 3】画线语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3分) 【小题 4】 “成熟的酸鼻子嗖嗖掉到稻草里, 一个一 个 捡起来, 轻轻 放进背篼,用树叶盖上,背到十多里外的县城里去卖 ”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2分) 答案:【小题 1】酸鼻子树 与酸鼻子树相关的童年往事 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加快和眷恋之情 【小题 2】吃酸鼻子核被吓;树下听鸟叫、观鸟;树下捡果;卖果换钱;观鹤占鹊巢。 【小题 3】说明( 1分) 准确介绍酸鼻子树及其果实的特点, (2分 )引出下文( 1分)。 【小题 4】不能。 “一个一个、轻轻 ”这些词,使描写更细腻,更能表达

13、 “我 ”珍惜、欣喜的心理。(大意写出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一定要围绕具 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比如本题,学生应围绕 “酸鼻子树 ”这一主题线索来概括,当然,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这里讲了与酸鼻子树相关的童年往事,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加快和眷恋之情。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学生能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避免的是前后相互交错,力求做到前后一脉贯通。如:吃酸鼻子核被吓。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考点重点考查对记叙、描写、

14、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理解辨别;恰当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分析体味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和效果。常见题型有:判断识别相关语句属于何种表达方式;根据语境要求和表达方式,补写出恰当内容;分析各种表达方式的运用效果。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赏析词语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就是分析删除或换用后表达效果,学生先说出原词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和否定删除换用后的含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 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删除后意思有何改变,如不符合实际等。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15、 D。 文言文阅读 玩味古典:( 14分) 【甲】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楚有祠者 ,赐其舍人 卮 酒。舍人相谓曰: “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 “吾能为之足。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祠者 :管祭祀工作的人; 舍人:手下办事人员;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小题 1】解释加点字。( 4分) 是 吾剑 ( ) 所 契 者

16、 ( ) 遂 饮其酒 ( ) 终 亡 其酒 ( ) 【小题 2】请选出下列句中的 “之 ”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2分) A入水求之 B心之所向 C数人饮之不足 D子安能为之足 【小题 3】请选出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 2分) A明 察 秋毫必细 察 其纹理 B拔山倒树 而 来舌一吐 而 二虫尽为所吞 C昂首 观 之作青云白鹤 观 D数人饮之不 足 蛇固无 足 【小题 4】翻译下列语句。( 4分) ( 1)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 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小题 5】【甲】文与【乙】文都是寓言故事,它们分别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2分) 答案:【小题 1

17、】是:这,这儿。 契 :雕刻 遂:于是。 亡:失掉,指未喝上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4】( 1)像这样找剑,不也是很糊涂吗? ( 2)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 (要求字字落实) 【小题 5】比喻有的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办糟了。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情况在不断变化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只凭主观做事情。 【小题 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

18、,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这里“亡 ”古今异义,失掉,指未喝上。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B为 “助词 ”,其他三项为 “代词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 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A中二者都是 “观察 ”; B:修饰 /承接; C:观看 /景象; D:足够 /脚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要遵循 “信 ”“达 ”“雅 ”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这里应注意关键词“

19、惑 ”“足 ”的理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这一题要在读懂语段的基础上完成,与内容理解题不同的是这一题的答案: 不再能从文章中找到。初中阶段我们接触到的文言文或写人或写事,有的还是寓意鲜明的寓言故事,这些文章涉及到主题不外乎这样三种:为人的道理、处世的方式、科学哲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本文主要是通过内容,来表达一种主题,回答时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诗歌鉴赏 诗词赏析( 6分)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2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小题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分 ) 【小题 2】作者用 “地白 ”写中庭月色,使人想起了李白的名句 “ ”沉浸在美的意境中。你能再写一句咏月的诗句吗?( 2分) 【小题 3】体会诗歌中 “落 ”的表达效果。( 2分) 答案:【小题 1】这首诗写了地、树、鸦、露、桂花、月等事物,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气氛,将离别思聚,希望与家人团聚、对月怀人大的情怀表现的委婉动人 【小题 2】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略 【小题 3】给人以生动的形象,仿佛那秋思是随着秋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似的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时就要紧扣 “情 ”或

21、 “景 ”,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 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这里诗人抓住了地、树、鸦、露、桂花、月等事物,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气氛,将离别思聚,希望与家人团聚、对月怀人大的情怀表现的委婉动人。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学生根据要求,积累合理即可。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3】 试题分析: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 “炼字 ”“诗眼 ”之说。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 境,学会

22、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这里 “落 ”给人以生动的形象,仿佛那秋思是随着秋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似的。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某校新成立一个文学社,取名为起航文学社。成立大会上,一位家长赠送了一幅画表示祝贺。请你从船、帆、天、云、风、海中选取三物,配写一段贺词。要求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包括标点符号不超过 50字。 (4分 ) 答案:示例:祝愿启航文学社乘着理想的风,聆听时代强音,描绘心灵画卷,在文学的浩瀚大海里扬帆远航,满载而归。 试题分析:综合性学习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这种题要求学生读题要细,明确要求,参透材料,创意要新,能展开美妙的想象,在表述上

23、要明确,表达准确,得体并富有层次感。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著导读 走进名著。( 4分) 【小题 1】走进安徒生童话。 “小人鱼向上帝的太阳举起了她光亮的手臂,她第一次感到要流出眼泪。在那条船上,人声和活动又开始了。她看到王子和他美丽的新娘在寻找她。他们悲悼地望着那翻腾的泡沫,好像他们知道她已经跳到浪涛里去了似的。在冥冥中她吻着这位 新嫁娘的前额,她对王子微笑。于是她就跟其他的空气中的孩子们一道,骑上玫瑰色的云块,升入天空里去了。 ” 上面语段出自 (国家)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 。其中的主人公小人鱼,为了能和王子在一起,她用自己的 交换巫婆

24、的药物,让巫婆帮她变成了 ,但最终她还是没能得到王子的爱情,只能变成了 _。 【小题 2】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 的影响下写成的。 【小题 3】繁星是诗集 ,由 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 “ ”,她认为 “ ”。 答案:【小题 1】丹麦 海的女儿 声音(舌头) 人 泡沫 【小 题 2】泰戈尔飞鸟集 【小题 3】爱的哲学 有了爱 ,便有了一切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这里学生了解安徒生和他的童话名篇海的女儿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25、【小题 2】 试题分析: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3】 试题分析 :这是对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的知识考查,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这里学生了解冰心和她的作品。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默写 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 ( 1)东隅已逝, 。 王勃滕王阁序 ( 2)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 3)东风不与周郎便, 。 杜牧赤壁 ( 4) ,病树前头万木

26、春。 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 5)沾衣欲湿杏花雨, 。 志南和尚绝句 ( 6)江山代有才人出, 。 赵翼论诗 ( 7) ,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 霜月 ( 8)为者常成, 。 晏子春秋 ( 9)谁道人生无再少? , 。 苏轼浣溪沙 答案:( 1)桑榆非晚( 2)海日生残夜( 3)铜雀春深锁二乔( 4)沉舟侧畔千帆过( 5)吹面不寒杨柳风( 6)各领风骚数百年( 7)青女素娥俱耐冷 ( 8)行者常至( 9)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

27、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 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幸福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我们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 “有家真好 ”;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灵时,你会感到 “有朋友真好 ”;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 “有这样的活动真好 ”;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 “有书真好 ”;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 “有梦真好 ”“ 真好 ”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真好 ”是一种幸福的感觉。请以 “有 真好 ”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 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28、班级; (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 3)字数 600字左右 ( 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答案:参考例文 有家真好 家,如那温泉般温暖,给我这个小小的心灵给予最亲切的保护,使我像一棵小树那样,顺利而开心地成长。 记得那天,是我的生日,本来就应该快乐,一年一次,应该直的庆祝,可是那晚竟然停电了,什么事也干不了。那晚,我极不开心躲在房间里生气。突然,妈妈走进我的房间,拿着一根蜡烛,亲切而温柔地对我说: “怎么了?你好不开心吗? ”“是的,今天是我的生日,竟然停电了,你不觉得很不适合吗? ”我 生气地说。妈妈微笑着说: “是的,是很不适合,没有电,也可以玩得更开心。你看,有月亮星星做伴,有妈

29、妈的温柔,你不觉的温馨吗? “那有星星啊,我怎么看不到呢? ”我反驳妈妈的话。 “好,那你闭上眼睛,我变出来给你看。 ”妈妈温柔地说。我轻轻闭上眼睛,只听见拍的两声,睁开眼睛,什么也没看到。我不理不睬地说: “妈妈,你骗人,什么也没有。 ”“不,你看看窗外。 ”我伸出头去,看了看窗外,可真的什么也没有。偶然看了一下地面。好多好多的小蜡烛,连成一片,看上去真的好像很多星星。我回过头去看了一下妈妈,接着跑下楼去。眼前一片亮光,蜡 烛那微弱的光照到我的脸上,那点点亮光把地面装饰得美丽极了。接着,家里的人全跑出来祝我生日快乐,哥哥还说: “满意吧。 “使劲地点点头。爸爸拿出我最喜欢的烟花,我们一家人快乐地在一起玩耍。我的 8岁生日,就在这一个温馨的夜里度过,是那么的温馨,那么的幸福。 虽然已经过了很久,但那一次在乡下没有电的温馨生日,我始终忘不了,那是我过得最特别,最快乐的生日。我不禁要高声说: “有家真好。 ” 试题分析:有 真好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这表明写作有很大的空间和灵活性。首先,在选材方面,以围绕着自己的经历写出真情实感。可以写成长的路上 收获的快乐,也可以写失落的烦恼,但无论那种材料,都应当写出与众不同的感悟,这就使自己的立意独具匠心,别具一格。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