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届江苏省兴化顾庄等三校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8分) 去年 10月 12日气候传播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以推动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自觉行动。为了响应这一号召,我市某中学决定举办 “应对气候变化,从我做起 ”综合实践活动,现邀请你一同参与。 【小题 1】 2014年夏季,中国南方持续高温,北方则连遭暴雨。各地轮番上演的极端天气正是气候变化的严重后果之一。为了让人们认识到关注气候变化的重大意义,学校宣传队拟了一副对联,上联是 “关注气候变化 ”,请你对出下联: ( 2分) 【小题 2】 “立冬 ”节气在每年的 11月 7日或 8日,我国古时
2、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但是,我国北方地区农历八月就已进入冬季,有古诗为证 “胡天八月即飞雪 ”,而我们兴化地区,现还处在深秋,平均气温在 15 左右。请你运用物候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3分) 【小题 3】小华的妈妈看了气候变暖的报道,忧虑地说: “这样下去可不得了,但我们普通群众也无能为力啊! ”其实,作为普通群众,同样能够为应对气候变化作贡献。如果你是小华,应该劝妈妈怎么做呢?( 3分) 答案:【小题 1】 “遏制极端天气 ”或 “守护美丽家园 ”等(内容关联、 结构对称、表意积极即可)。 【小题 2】因为纬度的差异,我国各地进入冬季的时间不一,越往北,气温越低,冬季来得越早。漠河
3、在我国的最北面,近期平均气温都很低,所以冬季来得最早;而兴化地区在我国的中南部,近期平均气温在 15 左右,所以还没有进入冬季。 【小题 3】妈妈,只要我们从自我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我们普通群众同样可以为应对气候变化出力。比如出门多骑自行车,少开摩托车;随手关灯、关电视;夏天少开空调;家里栽养绿色植物;购物多用竹制或环保菜篮、少用塑料购物袋等等,我们努力吧。 【小题 1】 试题:从对联的特点考虑 ,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下联的中心应是 “保护环境 ”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小题 2】 试题
4、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影响物候的原因的考查,能明白影响物候的原因:首先是:纬度的差异,其次是:高低的差异。然后分析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3】 试题分析:称呼,内容,理由充分。语气委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选择题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 有误 的一项( )( 2分) A沃尔沃汽车工厂是中国、比利时、瑞典三方经济技术合作的典范,在 “中国投资 ”和 “欧洲技术 ”之间架起了一座互利共赢的桥梁。 B故乡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C若是像讽诵高头讲章的读法,则虽 “读破五车,
5、”有何用处? D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 “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 答案: C 试题分析: C项:引号内的逗号,移到引号后。示例:若是像讽诵高头讲章的读法,则虽 “读破五车 ”,有何用处?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 句子中 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要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B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能否见成效,就要看各地在后一阶段贯彻的力度。 C通过学校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使广大学生成为实现 “中国梦 ”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 D学术研讨会结束后,全体与会者和外省参会成员在广场合影留念。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
6、学生对常见的 语病类型的分析, 常见的 语病类型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要求学生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识记常见的语病类型。 A项:语序不当, “改善 ”和 “关注 ”调换一下位置。 B项:缺少主语,在 “通过 ”或 “使 ”去掉一个。 D重复,把 “和外省参会成员 ”去掉,因为 “全体与会者 ”包含 “外省参会成员 ”。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长篇讽刺小说 ,写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 国的旅行经历 ,反映了十八世
7、纪 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B格列佛游记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有趣经历,想像奇异,讽刺尖锐而深刻。 C格列佛帮助小人国将不来夫斯古的军舰全部击沉在海港,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D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大人国里遭到一种像人的名为 “耶胡 ”的畜生的围攻,幸亏一匹具有智慧的马 “ 慧 ”来给他解了围。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笛福改为 “斯威夫特 ”。 C利立普特国不远处还有个小人国,两国之间经常交战,这次由于格列佛潜入水中,用长绳和钩子把那个小人国的战船都拉回了利立普特 国,利立普特国未发一兵一卒就大获全胜,所以格列佛就成了英雄。 D格列佛在 “慧 国 ” 考
8、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 10分) 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接近地面的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悬浮在空中,形成雾茫茫的天气,使视野模糊不清,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有轻重之分。 当水平能见度在 110 千米时称为轻雾,水平能见度低于 1千米时称为大雾,水平能见度在 500米以下的称为浓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等几种。 雾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在做饭时,大家总能看到锅的上方有雾气产生,雾的形成和它形成的原理相同,只是形成的范围大、维持的时间长而已。空气中能容纳一
9、定量的水汽。白昼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晚,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凌晨时分空气温度低,所以大雾经常出现在早晨。太阳升起后,由于温度的升高,小水滴或 小冰晶又变成水汽或降落到地面,雾又渐渐消散了。 大雾天气不仅对交通影响很大,而且还危害农业。如果连续几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作物生长,诱使病害发生。如小麦抽穗时遇上 3天以上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 专家提醒说,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很大的隐蔽性。
10、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锻炼或散步,随着活动量的增加呼吸会加深、加快,这样就会更多地吸收到雾中的有害物质,极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所 以,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既然大雾能给人们带来危害,那么人们能不能消除迷雾呢?回答是肯定的,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以提高能见度的行为。雾可分为雾区温度高于 0 的暖雾和低于 0 的过冷雾。目前一般有三种消暖雾的方法:一、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
11、,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汽附着在凝结核上成为大水滴。三、人工搅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 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 【小题 1】从雾的形成看气温与水汽的关系,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多 B 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多 气温愈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愈少 D气温的高低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关系不大 【小题 2】大雾天气有哪些危害?请分条概括。文章说明大雾危害时有详有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5分) 【小题 3】请分析第 段划线句子的表达作
12、用。( 3分) 答案:【小题 1】 A 【小题 2】 1、大雾天气影响交通。 2、大雾天气危 害农业。 3、大雾天气危害人体健康。( 3分, 1点 1分)大雾对交通的影响众所周知,所以略写,而对人体的危害具有隐蔽性,所以详写。( 2分, 1点 1分) 【小题 3】运用列数字、作诠释、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只要答到 2 点得 2 分),具体准确的说明了雾的种类(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段的理解和把握,答案:锁定在第 段, “白昼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晚,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
13、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 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凌晨时分空气温度低,所以大雾经常出现在早晨。太阳升起后,由于温度的升高,小水滴或小冰晶又变成水汽或降落到地面,雾又渐渐消散了。 ”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答案:锁定在 段。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 以便读者理解,
14、 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 2)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晰。( 3)列数字: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 4)作比较: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 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 。( 5)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 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 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
15、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安宁的轻放,完成后面小题。( 20分) 走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 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
16、下手里的东西,说声 “稍等 ”,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 “你可真是 光明使者 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 父亲却 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 “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 光明使者 ,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 我笑, “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 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
17、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 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 “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 ”父亲呷下一口酒,道: “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 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
18、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一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 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 “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 ”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 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 “啪 ”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 “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 我依然心
19、里憋闷,说: “可是我觉得这个人 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 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 “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 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 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
20、力。 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小题 1】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 4 分) 【小题 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8分) ( 1)请结合上下文谈谈第 、 段中加点的 “光明使者 ”的含义。( 4 分) ( 2)文章第 段写路人的表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 4 分) 【小题 3】说说第 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4分) 【小题 4】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4分) 【链接】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 说,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说 “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到中秋可是没有说,再
21、到年关也没有看见他。(孔乙己) 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文中父亲却劝 “我 ”不要催促,孔乙己的掌柜也没有催着讨要孔乙己的欠债。两人做法,看似相同,实则迥异。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父亲 ”和 “掌柜 ”的做法有何不同。 答案:【小题 1】 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 父亲打扫公共楼梯; 父亲主动与陌生人点头微笑; 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答对一点得 1分,答对两点得 3分,答对三点得 4分) 【小题 2】 “光明使者 ”一语双 关( 1分),一指购买并换好灯泡,从而使 “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 ”的父亲( 1分);二指只要个个都能不斤斤计较,心存善良,并付诸行动,那么人
22、人都能成为给别人带来方便、温暖和光明的人( 2分)。 动作、神态的描写( 2分),写路人的不安与慌乱,与父亲形成对比(或用路人的表现反衬父亲),突出了父亲的热情友善。( 2分)。 【小题 3】照应了题目 “轻放 ”( 1分);点明全文主题( 1分),告诉人们化解矛盾不能用偏激的方式,而应该用真诚、宽容、友善的方式对待;( 1分)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1分)。 【小题 4】父亲劝 “我 ”不要催促,表现了父亲宽容平和的性格和为人处事的智慧( 2分) 掌柜不再讨要,表现了孔乙己在他心中连十九个钱都不如(或 “孔乙己地位的低下 ”),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2分)( 4分,言之有理即可)
23、 【小题 1】 试题分析: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文章,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从前向后读选文,根据内容可见, 1 4段写了第一件事:父亲为公共走廊换灯泡。 5 6段写了父亲打扫公共楼梯并主动向陌生人点头微笑。 7 10段写父亲劝我不要催促朋友还钱。题干的要求是四件事,分 值是 4分,所以要把 5、 6段的事件分开。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 1) “光明使者 ”一词出自 “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 ”这两个句子,根据文章语境很容易写出表面意是
24、赞扬父亲的,是指父亲的到来使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这其实也是第一个 “光明使者 ”的意。再深入地思考一下,不难发现父亲所说的 “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具有很深的含义,指人不应该总埋怨别人,而自己却不 付诸行动。因此, “每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 ”中的 “光明使者 ”就具有了更深层的意思,即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人、给别人送去光明温暖的人。 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知道描写的种类及其作用效果:正面、侧面,其中正面描写有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描写等然后根据具体的文章做出判断,并把句子放到文章段落中加以理解,分析出描写的效果首先找到写路人的表现的句子,
25、即 “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通过分析可知, “诧异、慌乱 ”等是神态的描 写, “看、停、点一下头、离去 ”等是动作描写,写出了路人看到父亲的礼让与笑意时的慌乱、尴尬,与父亲的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有关父亲为人的情节内容,理解其思想情感,从尊重人际情感或提倡信用的角度来阐述轻放的含义。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4】 试题分析:注意阅读文中 “父亲
26、 ”所说的话,体会其语言所含的道理,再结合文章最后一句作者的感慨 “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理解分析。然后结合材料对比分析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百无一用非书生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10分) 常有人言: “百无一用是书生。 ”其实大谬 ! 君不见:蔺相如,书生也,完璧归赵,义折廉颇,谱就千古佳话;西汉张子房,书生也,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成大汉三百年锦绣江山;蜀汉诸葛亮,书生也,怀五湖四海之 志,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功成八阵图;北宋范仲淹,书生也,西陲守土,保疆卫国,令强寇丧胆;康有为、梁启超
27、,书生也,奋发意气,公车上书,励志图存,戊戌变法。虽只百日,却给暮气沉沉的晚清带来了一线生机。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一个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的读书人,以主宰国家命运的雄心壮志,以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的雄才伟略,以 “乌蒙磅礴走泥丸 ”的豪迈激情,让中国大地换了人间。 意气书生,不为帝王唱颂歌,只为苍生伸正义,社会在他们的呼喊声中变革,历史在他们的手里改写,世界在他们的智慧推动中前进 ;书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吟风弄月、舞文弄墨,本是看家本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更显超迈才情。悠悠华夏五千载,光辉灿烂的文明正是包括他们在内的千百万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由此可
28、见,百无一用非书生 ! 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书生的作用更是巨大 ! 国家的竞争中,科技和知识的实践者 书生们,理所当然地成为综合国力比拼中的决定因素 !科教兴国,各行各业的书生们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亿万书生正以一身所学,建设锦绣家邦,复兴伟大中华。 百无一用的书生,指的是那些只知道 “寻章摘句 ”的书呆子。真正的书生 绝非“纸上之阅历多,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经济之精神少 ”的书呆子,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真俊杰 ! 百无一用非书生,天生书生必有用 ! 【小题 1】文章第 段说 “由此可见,百无一用非书生 ”,请结合文章 一 段,简要
29、分析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个观点的。( 3分) 【小题 2】如果为第 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你认为应该选写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外国的还是中国的?请先作出判断,然后根据判断,为第 段划线句补写一个具体的事实论据。( 3分) 【小题 3】结合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 1)你怎样 理解第 段中 “寻章摘句 ”一词?( 2分) ( 2)真正 “有用 ”的书生具有怎样的精神?(用原文回答, 2分) 答案:【小题 1】首先指出 “百无一用是书生 ”说法的错误,接着举例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最后论证书生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顺理(势)得(推)出自己的观点:百无一用非书生。 【小题 2】略。(所举事例必须扣住第
30、6段的中心,扣 1分) 【小题 3】( 1)( 2分) “寻章摘句 ”原指读书只会摘记一些词句,不做深入研究,缺乏创造性。( 1分)这里是批评那些只知道死扣书本,脱离社会实践,无法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2)( 2分)以天下为 己任,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每点 0 5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怎样提出 ”,即要说明作者的思路,先说什么,即用什么方法引出话题;再说什么,即用什么方法讲什么道理;最后怎么指出观点。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举例要扣住两个要点,一是 “书生 ”,即知识分子,二是有所成就。 考点:分析论
31、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1)先直接解释该词的意思,然后再与 “书呆子 ”一词结合起来理解,即指死读书的状态,作者是批评 死读书的人。( 2)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可以在起领性和总结性语段中找,本题直接摘引最后一段最后一句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鲁相嗜鱼,完成后面小题。( 14分)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 “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对曰: “夫唯 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 受鱼,必有下人 之色;有下人之色,将
32、枉 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 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既无受鱼而不免相, 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 【注释】 唯 :正因为。 即:假如。 下人:迁就他人。 枉:歪曲。 给( j):供给。 【小题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 (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相 鲁而嗜鱼( ) 故 不受也( ) 其弟子 谏 曰( ) 则 免 于相( )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 2分) 例句:夫子嗜鱼 而 不受者 A佣者笑 而 应曰 B收 而 攻蕲 C借第令毋斩, 而 戍死者固十六七 D为坛 而 盟 【小题 2】请用 “/”划分下
33、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 2分) 一 国 尽 争 买 鱼 而 献 之 【小题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 4分) ( 1)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陶渊明桃花源记) 【小题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公孙仪的性格特征?( 2分) 答案:【小题 1】( 1) 做宰相 所以,因此 规劝,使改正错误或过失 罢免 ( 2) C 【小题 2】一 国 / 尽 争 买 鱼 /而 献 之(每处 1分) 【小题 3】( 1)您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呢?( 2分)( 2)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 2分) 【小题 4
34、】公孙仪认为接受了别人送的鱼,就欠了人情,顾虑到人情,执法就会有失公正。这表现了他清醒自律、廉洁奉公的思想性格。 (译文)公孙仪做鲁国的宰相,并且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都争相着买鱼来献给他,公孙仪先生却不接受。他的弟子劝他说: “您喜欢吃鱼而不接受别人的鱼,这是为什么? ”他回答说: “我正因为爱吃鱼,所以我才不接受。假如收了别人献来的鱼,一定会有迁就他们的脸色;有迁就他们的脸色,就会歪曲和破坏法律;歪曲和破坏法律我就会被罢免相位。虽然(我)爱吃鱼,这些人不一定再送给我鱼,我又不能自己供给自己鱼。如 果不收别人给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尽管(我)爱吃鱼,但别人不用送给我鱼,我能够长期自己供给自
35、己鱼。 ”12(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特别注意 “相 ”名词作动词,作宰相。 “夫子嗜鱼 而 不受者 ”的 “而 ”字解释为:转折连词,然而,但是。 A项的 “而 ”字解释为: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 “着 ”、 “地 ”,。 B“而 ”字解释为:然后。 C“而 ”字解释为:到。 D“而 ”字解释为:连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句读的掌握,要求学生熟读该句,读出含义,然后断
36、句。翻译为:全国的人都争相着买鱼来献给他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受 ”“绝境 ”“复 ”的含义。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诗歌鉴赏 阅读刘禹锡望洞庭,完成后面小题。( 6分)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色,
37、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长庆四年八月,刘禹锡被贬,在前往安徽和州途中,观望洞庭湖的景色,写下了这首诗。 【小题 1】下列诗文中同样是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项是( 2分) 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吴楚东 南坼,乾坤日夜浮 【小题 2】请从修辞手法或情景交融的角度赏析划线的诗句。( 2分) 【小题 3】请分析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怀。( 2分)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2分)运用比喻( 1分), “镜未磨 ”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1 分)。或者:间接抒情(情景交
38、融)( 1分),诗人描写湖光秋月和谐交融,相映成趣,表达了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分) 【小题 3】( 2分)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分),也表现了诗人轻松平和的心态。( 1分,意对即 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描写的是长江。 B项描写的是钱塘湖。 C项描写的是三峡。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赏析能力,根据题干提示,要求学生从修辞的角度或情景交融的角度,修辞:本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赏析即可,情景交融:采用了间接抒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细心分析,
39、加以联想,就能理解诗歌中炼字的妙处。学会品析诗歌,理解诗中的情感,是学习诗歌的目的之一。表现了诗人恬淡、平和的心境,蕴含了喜悦赞美之情。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著导读 回忆选文宫廷游戏和语言的妙用,回答问题: 【小题 1】利立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什么?( 2分) 【小题 2】我们来到了语言学校。三位教授正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他们共有两个计划分别是什么?( 2分) 答案:【小题 1】()利立浦特小人国用 比赛绳技 (跳绳)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1分)。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英国嘉德勋章、巴思勋章和蓟花勋章的绶带( 1
40、分,只要答出影射了英国的勋章即可)。 【小题 2】第一个计划是简化言辞;第二个计划是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格列佛游记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格列佛游记中的重要人物的了解,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默写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 分, 每题 1 分) ,壮心不已。 操千曲而知音, 。 为川者决之使导, 。 ,并怡然自乐。 急湍甚箭, 。 ,在河之洲。 且
41、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我在朦胧中, ,上面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答案: 烈士暮年 观千剑而识器 为民者宣之使言 黄发垂髫 猛浪若奔 关关雎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每空 1分,错、漏、多字均不得分) 试题分析: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所用小题都属于根据提示对出上句或下句即可。小题 1注意 “暮 ”的写法。小题 2注意 “器 ”的写法。小题 3注意 “宣 ”的写法 小题 4注意 “垂髫 ”的写法 小题 5注意 “若奔 ”的 写法。小题6注意 “雎鸠 ”的写法。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名句的默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 “三不
42、”: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书写 请阅读下面文字,将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写在方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 4分) 我俯身倾听着,分 bin着,心神犹如 rng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 l过心田,冲走污垢,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 xi想。 答案:辨、融、滤、遐 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 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最恰当的词语。注意 “辨 ”“遐 ”二字,形似字较多。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
43、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读下面几行诗,按要求作文。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春天 /原来,我只知道春天过了是夏天 我以为自己能读懂青春 /原来,我只把青春当成了一段时间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母爱 /原来,我把母爱当成了早餐 我以为自己懂得了友情 /原来,我把朋友当成了玩伴 请以 “原来我没懂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 600 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参考例文 原来我没懂 原来我没懂,什么也不懂。我以为我懂什么是生活,原来,我把生活当成了一种习惯;我以为我懂什么是青
44、春,原来,我把青春当成了一种过程;我以为我懂母爱,原来,我把母爱当成了一种依靠。 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或者别人的计划中,一成不变的遵循着,谁也不想去改变,我们就默默的遵循着,进行着,淡淡的接受着。我一直吃饭、睡觉、学习就是生活 ,现在,我才知道,我一直以为的生活,只是我们一直遵循的东西。我认为的生活,其实只是一种习惯,真正的生活,其实我也不懂,生活,应该是平静的,可以改变的,随着自己而变,是我们主宰生活,而不是生活主宰我们。 青春像烟火般绚丽多彩,像玫瑰那样带着数不清的刺,更像泉水般清澈见底。上了初中,我们就进入了青春这样一个让人充满着好奇与迷茫的世界。到了初中,我们接触了新的人,新的事。更
45、慢慢的变的不听话,有自己的思想,但是毕竟是半大不小的孩子,一些事,一些人分不清也道不明。青春很美,我们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貌,语言,甚至是穿着。攀 比,叛逆等一系列我们以前觉得不会有的事开始出现在自己身上,我一直以为,这样的青春才是青春,现在,我懂了,青春是在书海中度过,这样的青春,才是青春。 母亲,是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一处,母亲,是每个人的依靠。我一直以为母爱是无微不至的关照,是温暖的笑语,却不知道,母爱也可以不管不问不在乎。她只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在爱,用一种我们接受不了的方式在爱我们,她有她的方式,而我们有我们的方式,我们最后只能选择接受,知道那是爱,却总不能相信。母爱,我以为是一种依靠,却不知道,母爱,是一个人的全部,母爱,不是依靠,是你心灵的柔软 。 原来我没懂,什么都没懂,原来我没懂,但却,什么都懂 试题分析: “原来我没懂 ”是一篇命题作文,审题的着眼点放在 “原来 ”上,表面看起来,我是生活的主人,即所谓的 “无所不知 ”,实际上,很多东西我还没有真正理解。这给我们生活一个怎样的启示呢?所以选材时也要突出这一问题。兼顾到作文选材 “选新不选旧 ”的原则,更体现了作文说真话抒真情的审美要求。注意要素完整,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合理运用。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