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届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 ) A这一夜,只觉泉鸣不绝于耳,不知是梦,是醒? B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 C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D我心里默念道: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分号的用法的。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因此 “有雷无雨 ”后用分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 )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泰州市加大
2、了巡查整治力度。 B中国好声音没有让广大观众失望,学员们高超的唱功成功锁住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 C夏日的海滨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D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答案: B 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平时多阅读,增加语感。本题按照选项中的修改内容一一对应判断即可。 A项滥用否定词,去掉 “不 ”; C搭配不当; D项表意不明,多项对一项。 考点:辨析或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 正确 的一项是( 2分) (
3、) A质量监管人员的 火眼金睛 ,总能让刻意伪装的假冒产品一下子现出原形。 B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每一位中 学生 责无旁贷 的责任。 C日本某些政客,就侵略历史 推陈出新 大做文章,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 D国庆节期间,在泰州老街、桃园、望海楼等景区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 流连忘返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 B项语意重复; C项推陈出新: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
4、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这是一个褒 义词,用在此处不合适。 D项流连忘返: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根据意思此词用在此处不当。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放弃也是一种智慧一文,完成后面的题。( 10分) 人的精神境界和追求看似玄虚,实则大都有具体指向。老子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而人生百年极其短暂,有限的精力不可能方方面面都顾及,有时舍得放弃,也不失为一种智慧。 1998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崔琦, 在有些人眼里简直是 “怪人 ”远离政
5、治,从不抛头露面,整日浸泡在书本和实验室内,甚至在诺贝尔奖桂冠加顶的当天,他还如常地到实验室工作。更令人不敢置信的是,在美国科技研究的前沿领域,崔琦居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 “电脑盲 ”。他研究的仪器设计、图表制作,靠他一笔一划完成。而一旦要发电子邮件,也都请秘书代劳。他的理论是这世界变化太快了,我没有时间赶上! 放弃是一种睿智。放弃一些对你而言并不必需的 “精彩 ”,选定人生必需的 “目标 ”,持之以恒,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然而,贪婪是大多数人的毛病,有时候死死抓住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放,反而给自己带压力、痛苦、焦虑和不安。往往什么都不愿放弃的人,结果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正如柳宗元哀溺文的永之善游者,
6、就因为舍不得放弃腰千钱,结果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放弃其实是为了得到,知其不可而弃之,知其可为而为之。如果在放弃之后,烦乱的思绪梳理得分明起,模糊的目标变得更加清晰,摇摆的心变得坚定起,那么放弃又有什么不好呢? 【小题 1】本文的心论点是 ( 2分) 【小题 2】文章开头引用老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4分 ) 【小题 3】文章 - 段在论证 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内容加以阐述。( 4分) 答案:【小题 1】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小题 2】 引出心论点( 2分); 作为道理论据论证心论点( 2分)。 【小题 3】文章 - 段采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2分),第 段举 “怪人 ”崔琦的例子从正面阐明
7、只有学会放弃才能获得更多成功的道理,第 段举哀溺文永之善游而溺死者,从反面论证什么都不愿放弃的人,结果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小题 1】 试题分析: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 “议论句 ”,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题目即中心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议论文中开头引用名言或列举事例,作用是: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或论题;作为文章中的论据证明论点,此题就结合理论知识考虑。 考点:分析论据的类型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
8、析:此题考查这两个段落的论证思路。只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出所 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就将此题解答完整了。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低碳生活处处可为一文,回答后面的题。 (10分 ) 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
9、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 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 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 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
10、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 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 这种补偿就是所谓的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
11、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 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小题 1】 “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 ”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 “更多的 ”?( 3分) 【小题 2】第 段 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3】本文主要内容是介绍 “低碳生活 ”,但为什么还要谈 “高碳生活 ”?( 3分) 答案:【小题 1】它强调了与生产棉布衣服相比,生产化纤衣服将带来更多的碳排放。说明了生活中通过选择衣服也可以选择低碳生活。两个 “更
12、多的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语意相近即可) 【小题 2】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方法。运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说明了生活中个人是可以选择低碳生活的;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让人们更具体,更明确地知道了那一种烹饪方式更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人 们在生活中有效地选择低碳生活。(语意相近即可) 【小题 3】 高碳生活是无法回避的,必须正视,因此写高碳生活是对前面低碳生活内容的补充,使文章内容更加全面、完整。 高碳生活通过补偿可以降低碳排放,因此谈高碳生活有助于加强对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这一认识的理解。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的回答要从说明文语言特点方面考虑,说明文语言具有:
13、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然后具体分析。一句中连用两个 “更多的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有强调作用。围绕这两点联系句意答即可。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 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对说明方法的考查。可以抓关键词语。 “以土豆为例 ”可以看出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连用两个 “比 ”可以看出是做比较。说明方法的作用都是为了使说明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在联系句意谈具体即可。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做一对比既得答案:。首先谈 “高碳生活 ”为 “低
14、碳生活 ”服务,说明 “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另外突出说明文的严密性,因为 “高碳生活 ”不可回避。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莫言的短篇小说大风,完成后面的题。( 18分)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在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剖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
15、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 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 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带着我去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快,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提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 “看我怎么割。 ”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
16、几下子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 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
17、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 ” “风。 ” 爷爷淡淡地说, “使劲拉车吧,孩子。 ”说着,他弯下了腰。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 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在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 “爷爷,风过去
18、了。 ”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 ”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 ”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选自萌芽 2013年第 1期,有删改) 【小题 1】莫言说: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3分) 【小题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 (1)“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 爬行着 爷爷悲壮苍凉
19、的歌 声 ”句中, “爬行 ”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分) ( 2)品味 “我们 钻 进了风里 ”一句中 “钻 ”的妙处。( 2分): 【小题 3】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4分) ( 1) “爷爷,那是什么? ” “风。 ” 爷爷淡淡地说, “使劲拉车吧,孩子。 ”说着,他弯下腰。 (2)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3)“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 ”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 ”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小题 4】文中画线段描写了大风降临前 的情形,请简要赏析。( 3分) 【
20、小题 5】小说中 “我 ”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4分) 答案:【小题 1】爷爷和 “我 ” 起去割草;遭遇大风;与大风搏斗。答出三点意思即可。 【小题 2】( 1)形象写出了爷爷的歌声低沉有力、节奏缓慢。( 2分)答出 “低沉有力 ”、 “节奏缓慢 ”各 1分。 (2)写出了风之大,表现了祖孙俩敢于面对大风的勇气。( 2分,每点 1分) 【小题 3】爷爷是一个坦然镇定、刚毅坚强的人。答出 “坦然镇定 ”、 “刚毅坚强 ”各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4】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了大风来临前自然界的反应;用词准确生动, 富有变化。 角度 2分, “视觉 ”“听觉 ”“嗅觉 ”写出其中
21、两种即可;语言 l分。 【小题 5】以 “我 ”的口吻讲述故事,增强真实感;通过 “我 ”在大风来临前后的言行衬托爷爷的形象;表现祖孙情深,爷爷对 “我 ”关心疼爱, “我 ”对爷爷敬爱依赖。 【小题 1】 试题分析:根据 “时间 ”“地点 ”(环境)的变化,以人物行为为中心梳理情节,概括出什么人物做了什么事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在文意语境中体会 描写的作用,从表现事物(歌声、风)和人物精神特点方面理解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对人物行为的细节描写,抓住其中描写细节
22、的词语仔细体会,概括其所表现的人物 性格及精神品质特点。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处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属于环境描写,赏析这样的句子一要说明描写了景物什么特点,二要说明描写的作用,它的作用一般来说,有推动情节,有创造气氛,有烘托人物等。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 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5】 试题分析:第一人称的作用,可从文章的叙述线索、增加故事的真实感、表达情感、衬托人物形象等方面来考虑。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文言文阅读 阅读义田记,完成第后面的题。 范文正公 ,苏人也。平生好施
23、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 常稔之田 千亩,号曰 “义田 ”,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 ;嫁女者五十千 ,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 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 。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馀而无穷。屏 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 ,于是始有禄赐之人,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 ,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
24、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注释: 范文正公:范仲淹,字希文,卒谥文正。 负郭:靠近城郭。负,背倚。 常稔 rn 之田:常熟之田,良田。稔,庄稼成熟 。 缣 jin :细密之绢。 千:一千钱为一贯。 斛 h :古代量器,以十斗为一斛。 沛然:充裕的样子。 屏:指罢官或离职。 参大政:指导范仲淹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修其业:指主持义田之事。 【小题 1】(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平生 好 施与 ( ) 日 食 ( ) 尝 有志于是矣 ( ) 及 参大政 ( )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 A 既而 为 西帅 及 为
25、相 B 以 其所入 以 衾拥覆 C 而 终其志 择其善者 而 从之 D 此 其 大较也 常蹲 其 身 【小题 2】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 公 虽 位 充 禄 厚 而 贫 终 其 身。 【小题 3】翻译句子。( 4分) ( 1)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 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小题 4】 本文是钱公辅为范仲淹立的碑,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2分) 答案:【小题 1】( 1) 喜欢 每天 曾经 等到 ( 4分) ( 2) D( 2分) 【小题 2】公 /虽 位 充 禄 厚 /而 贫 终 其 身。( 2分) 【小题 3】( 1)选择关系亲近却很贫苦
26、、关系疏远却很贤能的人,都给他们以接济。( 2分 ) ( 2)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2分) 【小题 4】范仲淹置义田帮助自己的族人。 【小题 1】 试题分析:先要大到了解全文的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本题( 2)中的 D项 “其 ”前一个是代词,带前面介绍的范仲淹帮助人的具体情况;后一个 “其 ” 代词 ,指代 “我 ”作者本身。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 划分
27、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注意句子节奏外,还要注意到句子的意思。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 “留 ”“删 ”“调 ”“换 ”“补 ”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 :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首先要读懂原文,梳理文章情节,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
28、概括文章内容。本文是篇写人的文章,可以根据 “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的思路去考虑。 诗歌鉴赏 阅读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完成后面三道题。 驿外断桥 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 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 群芳妒,零落 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断桥 残破的桥。 无主 无人过问。 更著 又遭受。著,同 “着 ”,遭受的意思。 一任 任凭。 零落 凋谢。 【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 【小题 1】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的意境。下阕
29、则写出了梅花 、 的品质。( 3分) 【小题 2】 “已是黄昏独自愁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零落成泥碾作尘 ”中的“碾 ”字有何表达效果?( 3分) 答案:( 1)落寞凄清;高洁、坚贞(不慕名利、傲立风雪) ( 3分) ( 2)拟人( 1分); “碾 ”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 合之后的情景,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 【小题 1】 试题分析: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 “情 ”或 “景 ”,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
30、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此处上阕写出落寞意境,下阕赞美了梅花品质。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诗词理解与鉴赏,主要考查学生对诗 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往往从内容主题上语言表达上技巧手法上对诗歌进行鉴赏。要求学生能体会诗歌所描写和表达的情理景;同时从语言上抓住传神的字词;更要学会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手法角度来对诗词进行赏析。这里 “独自愁 ”将梅花人格化, “碾 ”更能表现出梅花的品质。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
31、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专题与综合实践( 7分) 本学期各班都开展了 “气象物候 ”专题研究活动,请根据掌握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 1)【诗海撷趣】王之涣的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一首描写我国季风气候的诗篇。诗中的 “春风 ”当指夏季风。请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为什么 “春风不度玉门关 ”。( 2分) 我的解释 ( 2)【实践探究】近年来,时常听到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的消息。学了气象物候专题后,联系有关知识,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 2分) ( 3)【口语交际】下
32、面是泰州 10月 29日的天气预报,电台计划播送时,在各条信息内加上一些体现人文关怀的内 容。请你为电台设计一段这样的话, 50字左右。( 3分) 10月 29日 小雨 温度: 1618 东风 3-4级 答案:( 1)甘肃玉门关一带,深居大陆内部,四周又有高山阻挡,来自海洋的温润气流,很少能到达这里,因此,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荒漠。( 2分) ( 2)维护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应从保护生态环境开始,从日常生活做起 :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降低噪 音,减少污染物 (废气、废水等垃圾品 )的排放 ( 3分) (3)今天全天小雨,温度 1618 ,东风 3-4级。天气转凉,请注意添加衣物;出门的朋友,要
33、带上雨具,雨天路滑,请 注意安全。 试题分析:小题( 1)根据所掌握的地理和物候知识,从地势的高低影响气温的变化来解释山上山下自然面貌不同的原因。小题( 2)说明人、动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分析问题,可从大力宣传提高环保意识、科学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惩治破坏环境的行为等三个方面来表达。小题( 3)是一道语言运用的题型,只要语言流畅、温馨,体现人文关怀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著 导读 走进名著( 5分) 与此同时,皇帝多次召开会议,
34、讨论应对我采取措施,我有一位地位很高的朋友,他参与了这桩机密事件。后来他们向我证实,因为朝廷面临种种困难,他们怕我挣脱逃跑,我的伙食费太贵,可能会引起饥荒。他们一度决定将我饿死或用毒箭射我的脸和手,那样很快就可以将我处死。但他们又考虑到,这么大的一具尸体,发出恶臭来,可能会造成京城瘟疫,说不定还会把整个王国传染开来。 ( 1)选段出自 ,作家 。( 2分) ( 2)格列佛曾立下战功,成为利立普特国举国称颂的英雄,但是哪些原因导致后来 “皇帝多次召开会议对我采取措施 ”?( 3分) 答案:( 1)格列佛游记,江奈生 斯威夫特 ( 2)利立浦特国在格列佛帮助下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 “不来夫古斯 ”
35、,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 ,使皇帝很不高兴。这时 ,皇后寝宫失火 ,格列佛情急生智 ,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 ,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于是 ,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文学常识了解。本题不难,是学生熟记的文学常识。阅读名著,了解文学常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一为自己写作 积累材料。平时学习中,了解文学常识时,应养成查阅资料的习惯,积累更多的知识。阅读教育部要求读的名著时,一定要深入其中,整本阅读。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默写 根据课文填空 ( 8分) 我劝天公重抖擞, 。 ,君子好逑。 这正如地上的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域民不以封疆
36、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猛浪若奔。 陈涉世家中陈胜发动起义的过程中,提出了 “ ” 这一千古流传的体现人人平等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名言。 请写出一句能反映物候与地势高下有 关的完整古诗句。 答案: 不拘一格降人才 窈窕淑女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急湍甚箭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语文课程标准在目标中强调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古诗文的背诵默写题成为承载这种理念
37、的题型。本题前 5句属于直接型默写题,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又称 “机械型默写题 ”,它要求考生写出指定的名篇佳作中的文句 ,或是出上句对下句,出下句对上句,或是出两头写中间。这是难度最低的一类题。后两个小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日常学习中要把握文意,选择出正确的句子。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书写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 散文犹如中国文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典名作,滋养着一代代炎黄子孙,每一篇佳作都是历史的折射,记录着历史的 c ngs ng。我们从中不仅能 jq 文学的精髓,还能了解时代的变迁。 答案:沧 桑 汲
38、取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拼音写汉字的题型 。因为此题有语言环境,并且出自于课文内部,因此写应该写错。但 “汲 ”是一个易错字,要注意。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远方的山是美丽的,远方的海也是美丽的。 幻想的翅膀让我们总觉得斑斓的远方,才是最精彩的去处。 然而又有谁知道,自己脚下那一小块驻足之地,才是最稳实可靠的地方啊!它能磨砺你的思想,敏锐你的目光,坚定你起步的脚板,充实你背负的行囊 请以 “我从脚下出发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可以写你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和明白的道理; (2)文体自定,诗歌除外;
39、 (3)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 “”代替; (4)不少于 6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我从脚下出发 在我们的童年时代,我们对未来有着各种各样的期待和憧憬,有许多美好的愿望,但长大以后很少有人真正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不然就通过自己的父母来满足自己,而不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愿望。我们仍有着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冲动,但几乎没有人能坚持下去,大多数的人早早的就放弃了,这在无形中便又增加了可怕的惰性。 我们从小就听过揠苗助长的故事 。宋国有个农夫,他希望自己的禾苗张快些,就天天去田里看,他总觉得禾苗没有张,心里很焦急。一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去,将禾苗一棵一棵的往上拔
40、,他从中午一直忙到天黑,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高兴地告诉家人禾苗长了一大截,他的儿子很纳闷。第二天跑到田边一看,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有惰性,应该循序渐进,就像实现自己的理想一样,不要急于求成,便依赖父母的帮助,或是坚持了一会儿便放弃,这样只能使我们与梦想的距离愈来愈远。 我们要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的走,不能一步登天, 也不能半途而废,从自己的脚下出发。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在追求理想的迢迢征途中,不可能有一条坦平的大道等着你去走。迎接你的,是充满着荆棘的荒野。路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这些荆棘不知道吓退了多少理想的探险者。有些人只看到自己理想中的光辉亮
41、丽,便企图依赖他人的帮助,等到 实现 理想时,只会摔得很惨。 从脚下出发,一步一个脚印,去寻找自己最初的理想。 从脚下出发 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有目标,但是要实现梦想,实现目标,并不是靠空想而是靠行动,靠踏踏实实的行动。 别看那些艺人、成功人士在世人面前是多么让人 羡慕,可谁知道他们未成名、未成功时的艰苦呢?要实现目标,并不是你随口一说,就能实现,我们必须从脚下出发! “万丈高楼平地起 ”,再美、再高的楼房也是需要从根基开始修建,不可能从半空中修筑起高楼。再者说,如果是根基不稳,万丈高楼又怎能屹立不倒呢? 就拿树来说吧。有棵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加固自己的根上,而其它的树都竭尽全力地往上长
42、着,顾不上加固根,因为对它们来说,高大美丽是更为重要的。因此,其它的树都对这棵树进行嘲讽。但这棵树依然不为所动,继续加固自己的根。突然有一天,刮起了一阵狂风,林子里的所有树都因为根部不 牢固而被大风吹倒了,只有加固根的那棵树安然无恙。这时,其它的树终于明白,在遭遇困难时,能让我们支撑下去的不是我们华丽的外表、迷人的形象,而是我们的根。所以要想屹立不倒,没有坚实的基础是不行的。 老子曾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足以说明要行之更远,达到目标,必须从脚下出发,实实在在,一步一步地向目标迈进。成功没有捷径可走,基础是很重要的。 既然基础很重要,那么如何来提高呢?可能很多人都下过围棋,有些人
43、成天想着如何发现一些出奇的招数和谋略来取胜,但这些人往往是失败的最多的,因为一个好的棋手并不是靠什么技 巧,也不是靠什么所谓的谋略,一个棋道高手最大的技巧莫过于在对手之前先发现自己的破绽,最大的谋略就是避免自己的失误! 人生如棋,只有那些善于发现自己失误的人,才会及时克服自己的失误,不给对手留下丝毫的破绽。而那些不能及时发现自己不足的人,他们的失误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破绽,也给对手一次次进攻的机会,于是他们被对手打败了。 生活中我们绝大部分人总是急功近利、好高骛远,不屑于对基础的稳固,偏执于对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的追求。任何高深的学问,都需要从脚下出发;任何宏伟的工程,也需从脚下出发;任何重大的功业,也同样需从脚 下出发! 试题分析:思路点拨:写这篇作文,首先要进行比较全面的审题。 “我 ”,表示要写与自己有关的体验; “出发 ”,要考虑到 “出发 ”的目的,它可以是一种生活理想,也可以是学习目标等; “从脚下 ”一词比较抽象,涉及生活的磨炼,为达到目标付出的努力与坚持等。当然,思考时不能光看题目,还要从材料入手分析。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