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四川省德阳绵竹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 4分) 对于热爱生活的人,它从来不吝 s。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试着用一颗感恩的心来体会,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人生。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你就没有了埋怨,没有了嫉妒, ,你也就有了一颗从容淡然的心! 【小题 1】给下面划线的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吝 s( ) 埋 怨( ) 【小题 2】根据上下文,为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2分) 答案: 【小题 1】 啬 mn 【小题 1】例: 没有了愤愤不平;没有了心中的不甘等。(句式一致即可,
2、 2分) 【小题 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根据汉字写拼音的能力。结合平时的积累以及具体的语境来书写汉字或拼音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根据例句仿写句子的能力。仿写句子时注意句式的一致、词性的相对等方面的细节即可。 选择题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文的核心是 “人 ”,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B “快回来! ”他一边追一边喊, “前面的路被堵上了! ” C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这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D让每一位老人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答案: B(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
3、一项是( 2分) A今年气候异常,我市防汛抗旱形势严峻,我们必须提前进行部署和研究。 B穿紫河两岸高楼崛起,流水清澈,绿树成阴,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C “三考 ”期间,市政府将继续采取禁噪措施,确保广大考生能静心迎考。 D太阳山盘古雕像已获得了吉尼斯纪录 “ 最多原生石垒砌的盘古坐像 ”。 答案: C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之所以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服了牛魔王,她怀恨在心。 B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 “武圣 ”,这位英雄是关云长。 C童年中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外祖母,
4、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光明的民间故事。 D水浒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塑造了一群豪侠仗义的英雄形象。 答案: A ( 2分)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13分) 转身 遗憾 ( 1)有时候一转身,我们就会彼此天涯;有时候一转身,那个身影就会被算月冲刷。然而,那个雪夜,那支玫瑰花,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淡远,只会因流年的脚步而涌上心来 ( 2)去年的 12月 25日,是一个冰花弥漫的雪天。那纷纷扬扬的雪,装点着已经洋洋喜气的圣诞,让人感到一阵狂热的雪色浪漫。 ( 3)夜晚,我们一家人去就餐,一直吃到了 10点。 ( 4)从餐厅的侧门出去,是一条僻静的几乎未经人踩过的
5、雪路,路面在冷清的月光下闪着暗光,不禁给人增添了几分寒意。 ( 5)忽然一个手拿数枝玫瑰花的年轻男人走到我的身旁,递给了我一枝玫瑰花。 ( 6)我摇摇手说: “谢谢,你的花很漂亮,但是今天我并不需要它。 ” ( 7)那个年轻男人微笑着说: “不管你买不买,这枝花就当是我送给你的,今天是圣诞节,祝你快乐! ” ( 8)我不禁有些愕然了,在这个寒冷的的圣诞节,居然有一个陌生人送我一枝玫瑰花!正是因为有了他的真挚祝福和他的花,我也有了别样的幸福和暖意。 ( 9)心里幸福、感动和温暖的我,走着走着,心里顿时萌生了一种愧疚。我想,一个人走在这样寒冷的冬天卖花,是多么的不易呀,而我呢,不但是白白接了这枝花
6、,也没有多在问候和感谢他。当我意识到,转身再寻找他时,在我眼前的,只有一片白茫茫的小路和飘飘扬扬的雪花! ( 10)夜,一次比一次深了,但都市的舞台仍是人影绰绰,灯火通明;那一棵棵缀满雪花的无名树,像是一对对情侣,享受着美丽浪漫的夜空。可是年轻人,为什么你不能再等一等、等一等我,哪怕再让我转一下身、再让我回一下头、再让我跟你说一声谢谢呢? ( 11)带着满怀的遗憾走在归家的路上,我把手中的玫瑰花拿到脸庞前:她的花瓣已经不再鲜艳;她的气味已不在芬芳。 是因为寒冷的天气吞噬了她的美艳,还是因为我的遗憾使她面容憔 悴 ( 12)回到家,我迅速地将花插到了水里,恳切地希望她能多吸一点水,重新获得自己的
7、靓丽,从而获得一点心理安慰。我想我现在能够做的,也只有奋力挽留住这仅有的美好了吧,错过了以后还能做些什么呢? ( 13)我望着这朵花,想着发生夜晚的一幕幕,突然感概万分:有些人有些事,错过了就是永远,一转身就是一辈子。每当我们转身回望,才发现曾经的日子已经走远,无法追寻;才感到自己对逝去生活的力不从心,怀有遗憾。亲爱的朋友,请珍惜你的时时刻刻,不要再因转身而错过! (本文作者郭文琛,选文有改动) 【小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 文的主要内容。( 2分) 答案: 【小题 1】( 1)渲染了寒冷的气氛( 1分),为人物出场和事情发展做铺垫。( 1分)( 2) “白茫茫 ”和 “飘飘扬扬 ”运用叠
8、词,使句子具有音韵美;生动再现了一个空无一人的场景;烘托了人物沮丧的心情。(两点即可, 2分) 【小题 1】拟人( 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打蔫的样子。( 1分)或运用借物喻人的修辞,( 1分),生动写出了花的打蔫和我的沮丧。( 1分) 【小题 1】赞成。( 1分)因为玫瑰花是文章的中心事物,后半部分都是由此展开来写的,改完以后,反而凸显了玫瑰花在我心中的地位,让我难忘。(意思对即可, 2分) 不赞成( 1分)因为 “转身 遗憾 ”这一题目很好地概括全文,与全文内容贴切,关联性强,而改动后不能体现这一特点。(意思对即可, 2 分) 【小题 1】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为:(
9、 1)渲染气氛,( 2)烘托人物心情。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先确定修辞手法,然后抓住“人物的心情 ”来分析作用即可。 【小题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围绕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谈是否 赞同的理由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10分) 低下头来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你说天与地之间的高度是多少? ”苏格拉底毫不迟疑地回答: “三尺。 ”那人笑了: “先生,如果天与地之间只有三尺,我们这些五六尺高的人,不把苍穹戳破了? ”苏格拉底也笑了: “是啊,凡是超过三尺的人,如果想立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下头来。 ” 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 2
10、000多年。人生在世,真的需要低头吗? 自然界的天地,是不需要低头的。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地挺起 自己的胸膛,扬起自己的头颅,迈开自己的步伐。走自己想走的道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人敢让我们低头,我们也从不向任何人低头。越难,就越要闯;越硬,就越要碰。挺胸,方具丈夫气概;抬头,才显英雄本色。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但有些时候,我们却不得不低头。比如,前边有一个山洞,里边充满了神秘,你也想进去探个究竟。而山洞的洞口,却低于自己身体的高度。这时候,你是低下头来进去?还是扬起头来返回?当看见有人从这个山洞里背着珍贵的宝藏出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低头也是我们所需
11、要的。在很多情况下,低下头来,是一种聪明和智 慧,也是一种大度和从容。能低者,方能高;能屈者,方能伸;能柔者,方能刚;能退者,方能进。 有时,在现实面前需要低头。想象和现实,往往会有很大的距离。你想骑马飞驰,可眼前能找到的,只有一头驴。是坐在那里等马?还是骑上毛驴先行?想当元帅,必须先当士兵;想当爷爷,必须先当孙子。不低头,就会碰得头破血流。 有时,在错误面前需要低头。人生在世,谁都可能犯错误。错误是对别人的伤害,只有低头才能弥补。低头不是屈辱,而是应该付出的代价。廉颇向蔺相如低头,不但没人笑话,反而传为美谈。很多的矛盾和纠葛,也不是在硬碰中解决的 ,而是在低头中令人悦服。 有时,在欲望面前需
12、要低头。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就像海里的水,喝得越多,越感到口渴。职务,总是看着别人高;权力,总是看着别人大;金钱,总是看着别人多。只有低下头来,才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是过眼烟云,身外之物。 有时,在法律面前需要低头。法律是什么?是一个框框。每一个人,都必须在这个框框里进进出出。有人感觉不舒服,为什么让它束缚我们的手脚?也有人自作聪明,想从框外找个漏洞钻过去。但和法律较劲,实在是太危险了。即便得逞,也是心惊一生。 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都有这样两种人。一种是经 常 “低头 ”的人,一种是经常 “仰头 ”的人。只要稍作对比,就会发现,那些人缘最好、事业最顺、进步最快的人,往往都是懂得 “低头 ”的
13、人。 【小题 1】文章开头的事例有何作用?( 3分) 【小题 2】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观点。( 2分) 【小题 3】文中的 “低头 ”有哪些具体含义?( 3分) 【小题 4】给第 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2分) 答案: 【小题 1】引出本文论点,作为本文论据,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一点一分, 3分) 【小题 1】人在世界上,有时候要懂得低头。(写 “必须低头 ”不得分)( 2分) 【小题 1】知错认错;承认现实;知足;守法。(三点即可, 3分) 【小题 1】三鹿事件、李真等。(群体事件可不举名,个体事件必须举名)( 2分) 【小题 1】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的作用。议论文开头的作用一般有:( 1)引出
14、文章的话题。( 2)作为论据证明论点。( 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题 1】本题考查分析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分析文章的中心论点一般从标题、开头、结尾来考虑,有时还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来分析 “低头 ”的含义即可。 【小题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 。围绕文章的中心论点来补充事实论据。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13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
15、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也。 (选自出师表) 【乙】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 之时也。 (选自后出师表) 【注释】: 并日而食:两天只能吃到一天的饭。 非计:不正确的计策。 进趋:赶快进兵。 【小
16、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2分) ( 1)故临崩 寄 臣以大事也 寄: ( 2)而 议者 谓为非计 议者: 【小题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 1)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 2)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小题 3】甲文中作者先后回顾了人生中有重大影响的三件事,其目的是什么?( 2分) 【小题 4】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 2分) 【小题 5】纵观甲乙两段内容,简要概括诸葛亮请求兴北伐的三个理由。( 3分) 答案: 【小题 1】 托付 议论的人( 3分) 【小题 1】( 1)这就是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2分)( 2)
17、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 2分) 【小题 1】表达了作者对先帝 知遇之恩的感激和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帝创业的艰难激励后主。( 2分) 【小题 1】内容 :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言之有理即可。)形式:结构清晰,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中心明确。( 2分) 【小题 1】 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 ; 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 ; 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 3分) 【小题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 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
18、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诸葛亮写出师表的目的来分析即可。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结构上:结构清晰,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中心明确:内容上 :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来概括北伐的理由即可。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目。( 5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 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请赏析 长烟落日孤城闭
19、 的妙处。( 2分) 答案: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答对一点得 1分,答对两点得 2分) 语言表达 仔细观察漫画啃老,完成下面的问题。(共 4分) 【小题 1】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2分) 【小题 2】说说漫画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 2分) 答案: 【小题 1】老人的儿女将老人拧成 “麻花状 ”,拼命想榨干老人的积蓄。( 2分) 【小题 1】 讽刺了那些已经成年并具有劳动能力的儿女,为维持自身需要而压榨父母积蓄的社会现象。( 2分) 【小题 1】本题考查学生描写漫画内容的能力。仔细观察,把漫画中的内容表现即可。 【小题
20、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漫画内涵的能力。扣住 “如今社会上年轻人的一些不良想想 ”来理解漫画内涵即可。 默写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6分) 【小题 1】足蒸暑土气, _。(白居易观刈麦) 【小题 2】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 雪) 【小题 3】苏轼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以 古人自比,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 。 【小题 4】 “水 ”是大自然的精灵。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含有 “水 ”字的句子,请你任意写出连续的两句: , 。 答案: 【小题 1】背灼炎天光 【小题 1】北国风光 【小题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小题 1】含有 “水 ”字并书写正确即可 作文 作文:寻找 要求: 若选择题目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 文体自定,字数不少于 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 20行); 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按中考评分标准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