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潮阳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terrorscript155 文档编号:28894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潮阳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潮阳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潮阳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潮阳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潮阳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广东汕头潮阳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6分) 【小题 1】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 hung mu( )的画面。 【小题 2】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xio shng n j( )。 【小题 3】近年来,由于引进 w ci bn ln( )的观赏鱼而给某些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 【小题 4】岩层的年龄为 6500万年,因此可以 zhu s( )到恐龙灭绝的年代。 答案: 【小题 1】荒谬 【小题 2】 销声匿迹 【小题 3】 五彩斑斓 【小题 4】 追溯 试题分析:

2、“荒谬 ”中的 “荒 ”易多写一点, “谬 ”是难写字,笔画较多。 “销 ”易写错偏旁。 “彩 ”易写成 “采 ”, “斑斓 ”中的 “谰 ”易写成 “王 ”字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和字形。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字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的积累,我们平时要经常把积累的内容拿出来读一读,写一写。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从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 ,至少运用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你读了某部作品之后的感受。( 80字以内)( 6分) 如果 -那么 无论 -都 只要 -就 洗礼 激荡 咀嚼

3、回味无穷 发人深省 受益匪浅 相得益彰 答案:须指出某部作品,感受要集中恳切,不可过于笼统,语言要优美连贯。 试题分析:题目的要求是 “读了某部作品之后的感受 ”,具体拟答时要注意 “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 80字以内 ”,先看几个供选择的词语,想好用哪几个,写什么感受。一般是采用总分式结构,先写读了某部作品后的整体感受,然后再举某个情节加以具体表述。写感受的词语如 “回 味无穷 发人深省 受益匪浅 相得益彰 ”等。注意写出的答案:词语(成语)使用要恰当,语段要通顺流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平时要养成多观察、多练笔的好习惯,最好是平时常记日记,积累一些好的语言,并在平时的

4、写作中加以运用,这样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越来越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2009年 3月 23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下面是从该报告中提取出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 调查发现, 78.3%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平时(不包括周末和 节假日)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在 8小时以上,韩国为 57.2%,而日本和美国几乎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56.7%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每天在家学习时间在 2小时以上,而美国、日本、韩国普通高中学生分别仅为 24.7%、 20.5%、 15.4%。 26.0%的中国普通高中学生在课外补习班或跟家教学习时间在 2小时以

5、上,韩国为 20.6%、日本和美国仅分别为 5.8%、 2.2%。 材料二: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休息日里常做的事(前三位)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中国 学习 29.8% 在家休息 14.6% 上网 14.1% 日本 体育锻炼 20.8% 学习 6.1% 在家休息 4.8% 韩国 看电视 23.1% 和朋友一起玩 18.3% 上网 14.3% 美国 和朋友一起玩 21.3% 看电视 10.8% 看电影、听音乐会等 9.2% 【小题 1】请综合两则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有关中国高中生的主要信息( 4分) 【小题 2】根据你的学习体会,请说说造成这一结论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两点)( 2分) 答案: 【

6、小题 1】中国高中生的学习负担最重。( 2)中国高中生的课余生活很单调(或中国高中生迫切需要休闲指导)。 【小题 2】(略) 【小题 1】试题分析: “中国高中生的主要信息 ”是题目的审题点,我们要认真阅读材料内容,从第一则材料中可知,中国高中生的学习负担相比而言是最重的(在校学习时间和在家学习时间较长)。从第二则材料中可知,中国高中生休息日常做的事 “学习 ”占第一位,课外生活较为单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及概括的能力。 点评:理解语段(表格)内容时,要抓住语段(表格)中的关键信息,然后根据关键语句(表头、表中文字),用自己的话概括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 2】试题分析: “根据你的

7、体会 ”是题目的审题点,我们要在阅读材料内容,得出结论的基础上 ,考虑中国高中生课业负担重和课余生活单调的原因。比如,我们的课程改革不够深入,父母对我们的学习期待过高,竞争压力较大,就业的途径相对较少,升学(尤其是考入好的大学)是改变生活境况的主要途径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平时要养成多看多想多思的好习惯,对于身边的事要多关心,多与同学交流,这样,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才会迅速提高。 选择题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把 “切忌 ” 改为 “避 免 ”) B中

8、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轮胎制造基地、全球第一耗胶大国,但天然橡胶的生产却不能自给。(修改:将 “的生产却 ”删去) C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修改:把 “不管 ”改为 “尽管 ”) D郴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桂东县常住人口数量比桂阳县少两倍。(倍数用错修改为 “少一半 ”)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切忌 ”“不要 ”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所表的意思与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了。改成 “避免 ”仍是同样的毛病,因此应去掉 “不要 ”或 “切忌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

9、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现代文阅读 茶还没有沏来,老车夫的头慢慢的往下低,低着低着,全身都出溜下去。 大家马上都立了起 来: “怎啦?怎啦? ”说着,都想往前跑。 “别动! ”茶馆掌柜的有经验,拦住了大家。他独自过去,把老车夫的脖领解开,就地扶起来,用把椅子戗在背后,用手勒着双肩: “白糖水,快! ”说

10、完,他在老车夫的脖子那溜儿听了听,自言自语的: “不是痰! ” 大家谁也没动,可谁也没再坐下,都在那满屋子的烟中,眨巴着眼,向门儿这边看。大家好似都不约而同的心里说: “这就是咱们的榜样!到头发惨白了的时候,谁也有一个跟头摔死的行市! ” - 一辆极破的车,车板上的漆已经裂了口,车把上已经磨得露出木纹,一只唏哩哗啷响的破灯 ,车棚子的支棍儿用麻绳儿捆着。小马儿在耳朵帽里找出根洋火,在鞋底儿上划着,用两只小黑手捧着,点着了灯。老者往手心上吐了口唾沫,哎了一声,抄起车把来, “明儿见啦,哥儿们! ” 祥子呆呆的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老者一边走还一边说话,语声时高时低;路上的灯光与黑影

11、,时明时暗。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直到已看不见了他们,他才又进到屋中。大家又说笑起来,他觉得发乱,会了茶钱,又走了出来,把车拉到电影园门外去等候曹先生。 - 一想到那个老者与小马儿,祥子就把一切的希望都要放下,而想乐一天是一天吧,干吗成天际咬着牙跟自己过不去呢?!穷人的命、他似乎看明白了,是枣核儿两头尖:幼小的时候能不饿死,万幸;到老了能不饿死,很难。只有中间的一段,年轻力壮,不怕饥饱劳碌,还能象个人儿似的。在这一段里,该快活快

12、活的时候还不敢去干,地道的傻子;过了这村便没有这店!这么一想,他连虎妞的那回事儿都不想发愁了。 及至看到那个闷葫芦罐儿,他的心思 又转过来。不,不能随便;只差几十块钱就能买上车了,不能前功尽弃;至少也不能把罐儿里那点积蓄瞎扔了,那么不容易省下来的!还是得往正路走,一定!可是,虎妞呢?还是没办法,还是得为那个可恨的 二十七 发愁。 【小题 1】请结合小说的相关情节说说祥子说的 “二十七 ”是怎么回事,结果怎样?( 5分) 【小题 2】请结合选文的相关描写分析一下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5分) 答案: 【小题 1】 “二十七 ”:是虎妞说自己怀了孕,要祥子在二十七日老头子生日那天,巴结刘四爷,认

13、他作干爹。待日后顺水推舟。( 3分) 结果:虎妞与刘四爷闹翻,摊牌,刘四爷将虎妞、祥子赶出家门。(或说赶走祥子)虎妞在一个大杂院里租到两间小北房与祥子结婚。( 2分) 【小题 2】 1) “这就是咱们的榜样!到头发惨白了的时候,谁也有一个跟头摔死的行市! ”其他车夫看到老车夫的遭遇,想到自己的将来。写出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社会低层的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2)从祥子的心理 看清了命运: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更体现了人是随环境变换而改变的动物,可谓是最不堪一击的。人性的丑恶在 此暴露无遗。老舍无情的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

14、让好人有出路。 3)祥子想放弃奋斗,得过且过及至最后的堕落:祥子就把一切的希望都要放下,而想乐一天是一天吧。揭露了把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 “变 ”成鬼的罪恶,。也揭示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 社会现实:写出了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社会低层的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同情。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 “变 ”成鬼的罪恶。也揭示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更体现了人是随环境变换而改变的动物,可谓是最 不堪一击的。人性的丑恶在此暴露无遗。老舍无情的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要答出其中两点,分析恰当) 【小题 1】试

15、题分析:语段中的 “祥子、老马、小马 ”等,提示我们这是老舍的骆驼祥子里面的情节,主人公祥子,他酒醉后误与车主刘四的女儿虎妞发生性关系,虎妞为了嫁给爱慕已久的祥子,假说自己怀了孕,要祥子在二十七日老头子生日那天,巴结刘四爷,认刘四爷作干爹,待日后顺水推舟,以便达成所愿。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名著的考查越来越深入,所以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 的知识 ,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 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小题 2】试题分析:老舍的骆驼祥子反映的社会现实,我们要

16、结合语段及自己对名著的了解,想一想写了些什么,要表现什么。选文中主要描写有两个:其一是对老马小马的描写,其二是对祥子心理的描写。从对小马和老马的描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悲剧;从对祥子心理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祥子看清了自己的命运,个人奋斗无法改变命运,这个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这一点是名 著导读中有介绍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情况。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课文及涉及到的名著,尤其是名著导读,不能偏颇,大致内容和主题以及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还是应该心中有数的。随着名著的考查的不断深入,在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理解得深刻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

17、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变暖的地球( 13分) ( 1)西藏那曲县那么切乡的普布家,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家的房子里,地面经常 会莫名其妙地往外冒水。水把房子的地基都泡了。普布原以为是住在湖边的缘故,但是当他们把家搬到离湖更远的地方时,冒水的事情依然发生,对此,即使是村里最年长最有经验的老人也无法解释。 ( 2)世代居住在高原上的居民未必清楚,但青藏高原的确发生着历史记载上从未有的变化:冰川在消融、冻土在解冻、沼泽在滋生。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已经敏锐地感受到地球变暖了。 ( 3)为了解气候变化的

18、规律,早在 100多年前,人类就在不同的地区建立起了多个温度测量站,开始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如今,全球有 2 万多个温度测量站,几乎遍布地球的每 一个角落。它们能够准确测量出陆地、海洋和空中的温度变化。所有的测量数据通过面积加权计算,就可以得出全球的平均温度。结果显示,最近 100年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 0.74 。 ( 4) 0.74 ,或许你会认为,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温度变化,因为任何一个季节和昼夜的温差都要比它大很多。其实,地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体系,全球温度的细微变化,在全球不同地区,却表现出了极为不同的变暖轨迹。赤道地区的平均温度变化并不大。但在北极, 50年内平均温度却升高了大约

19、 7 。在南极西南部, 50年内升高了大约 4 。青藏高原, 30年内升高 了近 1 。而在许多海洋地区,海表以及海面以下 3千米的海水也都在升温。地球上的一切其实都相互关联。因此, 0.74 的升温,并非微不足道。它会因为不同地区升温的差异,对地球整个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 5)近百年来,海平面平均升了 17厘米。 17厘米,看起来微小,但它却带来了巨大了影响。基里巴斯是太平洋上由 33个岛屿组成的岛国,最高海拔只有 4米左右,居民住房距离海岸仅 1 千米左右,海平面上升正在吞噬着他们的家园。2011年,基里巴斯政府表示,将考虑举国搬迁至类似大型石油钻井平台的人工岛屿。 ( 6)为什么海平面

20、仅仅上升了 17厘米,就让人们束手无策呢?大海并不总是平静的,由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种由台风或热带风暴将海水推入海岸导致海平面异常升高的现象。海平面上升会使潮流和波浪增强,从而进一步放大风暴潮的威力。 ( 7)遭遇这种威胁的不仅仅是岛国,还有广大的沿海国家。中国珠江三角洲,绝大部分 地区海拔不到 1米,有 13%的土地处在海平面以下。如果海平面继续上升,专家推测,到 2050年,海平面将比 2000年上升 30厘米,一旦海水越过防护设施,一半地区将会被淹没,珠江三角洲的中山、珠海等城市,都沦陷在海水之中,上千万人的 生命将受到威胁。 ( 8)全球有一半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线 5

21、0千米以内的沿岸地区。受到威胁的还会有更多我们所熟悉的城市。未来,地球变暖或许会使世界版图变成另一番模样。 【小题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第( 7)段划线句 “绝大部分 ”表范围,准确地说明了珠江三角洲海拔大多数不到一米,但也不排除例外, “绝大部分 ”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 B文章以西藏那曲县那么切乡的普布家的奇特现象开头,是为了激发读者兴趣,引起思考,同时也自然引出下文的说明对象。 C专家推测,不久的将来,一旦 海水越过防护设施,所有沿海地区将会被淹没,都沦陷在海水之中,上千万人的生命将受到威胁。 D第( 5)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2、说明了近百年来,海平面平均升了 17厘米,将会带来巨大了影响。 【小题 2】简述本文认为地球变暖的科学依据以及地球变暖的影响。( 6分) 【小题 3】请根据本文介绍的科学知识解释普布家地面冒水的原因。( 4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科学依据:(经过全球 2 万多个温度测量站测量计算,)结果显示,最近 100 年间 ,全球地表平均温度 上升了 0.74 ;影响:地球变暖已经使岛国、沿海城市遭遇威胁,家园正在被吞噬;如果地球进一步变暖,海平面继续上升,世界版图将变成另一番模样。(评分说明:科学依据 2分;影响共 2分,现在及未来影响各 1分。科学依据中不答出 “最近 100年 ”

23、、 “0.74 ”不给分;未来影响中不答出 “变成另一番模样。 ”不给分。) 【小题 3】 地球温度升高 ( 2分)。导致青藏高原 冻土融化 ,使原本封冻的 水从地下冒出来, 所以普布家地面冒水了( 2分)。(如果只答第 2段原句得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文中的 “专家推测,到 2050年,海平面将比 2000年上 升 30厘米,一旦海水越过防护设施,一半地区将会被淹没,珠江三角洲的中山、珠海等城市,都沦陷在海水之中,上千万人的生命将受到威胁 ”可知,选项C中的 “所有沿海地区 ”的说法是错误的,与原文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

24、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言文的大致内容、主题等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语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学的诗歌的相关知识去判断、去衡量。 【小题 2】试题分析:根据第三段 “为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早在 100多年前,人类就在不同的地区建立起了多个温度测量站, 结 果显示,最近 100 年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 0.74 。可以提取出第一问答案:。第二问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是四至文末,尤其是 “遭遇这种威胁的不仅仅是岛国,还有广大的沿海国家 ”“ 受到威胁的还会有更多我们所熟悉的城市。未来,地球变暖或许会使世界版图变成另一番模样 ”这些关键语句,给我们提示了文章的大致思路,也可以帮助我们提取出正确

25、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信息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 点评: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抓住里面切题的信息,用简洁的语句做答。当然借助原文中的 词语、句子组织成自己的答案:,是很明智的选择。 【小题 3】试题分析:根据全文内容可知,最根本的原因是 “全球变暖 ”,另外“变暖 ”导致第二段中所说的 “冰川在消融、冻土在解冻、沼泽在滋生 ”。综合相关信息由可知,地球温度升高是根本原因,青藏高原冻土融化是直接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信息提取和概括的能力。 点评: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抓住里面切题的信息,用简洁的语句

26、做答。当然借助原文中的词语、句子组织成自己的答案:,是很明智的选择。 还原善意的本来模样 故事发生在加拿大 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寒冷和积雪让往日川流不息的马路变得静谧而安详。在风雪的簇拥中,一辆白色的轿车像年迈的老人慢慢地向前蠕动,车上的鲁尼兹小小翼翼地驾驶着,他接到了儿子高烧住在医院的电话,作为父亲他必须赶到医院,守候在儿子身边。他心急如焚又全神贯注。 走出不远,鲁尼兹便看到在前边不远处,有一个蹒跚的身影在晃动。善良的鲁尼兹似乎连想都没想,就把车子缓缓地停在那个身影旁边。 “请问,需要我的帮助吗? ”他探出头大声地问道。 上车的是一个约有六十开外的老者,说前面不远处的农

27、场就是自已的家,上午出来办事,没有想到回来时,公交汽车因雪大停运了,只好徒步走回去。 主动搭载与人方便对鲁尼兹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了,可他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善举却非比寻常。 车在一个长长的斜坡上滑行,迎面有一辆矫车喘息着踉跄驶过来,鲁尼兹下意识的开始踩刹车,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车像醉汉一般,固执地调转车头,向路边撞去,一头撞在一棵大树上。 等鲁尼兹醒来,他已经躺在医院里,所幸,他只是断了两根肋骨,脑部受到震荡。他急于知道老人的情形,护士告诉他,老人做了开颅手术,还在昏迷中。鲁尼兹心里猛地一沉:他的好心,竟会给 老人带来如此深重的重创,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他又想起自己不太富裕的家庭,他不

28、知该如何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老人的家人来了,很友好地握了鲁尼兹的手,安慰并感谢他,感谢他对老人在风雪中的帮助。即便如此,老人的家人请来的律师还是如期而至,按着当地的法律,鲁尼兹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承担老人百分之七十的医疗费。 那一年的冬天似乎特别的寒冷, 鲁尼兹觉得心像浸在冰冷的白色里,不知什么时候能走出这长长的冬季。 老人在沉沉昏睡了二十多天后奇迹般地醒过来了,谁也没有想到,清醒后的老人,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是 “要感恩,不要 赔偿,善意都是美好的,不要伤了好人的心。 ”家人愣住了,接着,律师也怔住了,继而,小城里的人被震住了,老人肺腑之言在人们心里引起了共鸣。小城被感动了,人们纷纷走上

29、街头,打着 “让善意不再尴尬 ”“拯救爱心 ”的条幅,为仁慈的老人募捐。一时间,爱心像空中飘飞的雪花纷至沓来,收到的善款之多,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更令人钦佩的是,老人又把这些善款全部捐出来,成立了 “爱心救助基金 ”,专门用来帮助那些因爱而遭遇尴尬的好心人。 多少年过去了,老人早已离开了人世,但以老人名字命名的基金却像滚雪球一样的发展壮大, 爱与被爱也宛如吻合的 齿轮,互相带动,循环传送,小城的人们把人性中最高贵的品德 仁慈善良演绎的淋漓尽致。 在魁北克省举行的最受爱戴的人物评选活动中,人们毫无争议的写上老人的名字 卢森斯,人们这样评价老人:爱原本就是喜悦的关怀和无求的付出,当爱心遭遇法律的碰撞

30、,善意被扭曲时,是老人还原了善意的本来模样,让人们可以毫不戒备地去爱,再没有什么能比生活在和谐有情的社会更让人愉悦和欢欣的了。 “照亮世间的不是日月,而是人心 ”。倘若赠人玫瑰,手留尖刺,谁还愿赠与?每一颗爱心都是真诚美丽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赞赏;每一个善意都是美好的,都应该馥郁芬芳。 【小题 1】第 段中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5分) 【小题 2】请按记叙的要素填写下面的内容。( 6分) 时间: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 地点: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个小城。 人物:鲁尼兹、卢森斯老人及其家属、小城的人们。 起因: 经过: 结果: 【小题 3】阅读第 段,描写鲁尼兹当时的心理活动。( 6分) 【小题 4

3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 不恰当 的一项是( )( 3分) A故事中卢森斯老人的所作所为,充分肯定人们的善意之举,他是一位仁慈良富有爱心的老人。 B文中第 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老人善待善举的行为与爱心产生了巨大的无形的精神力量,唤醒了人们的本性的仁慈善良。 C题目的含义是善意都是出自人们善良的内心,即使是由此造成了一些麻烦,我们仍应该对它持褒扬赞美的态度,这样爱心才能延续。 D最后一段运用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深化主题,高度赞扬了爱心、善意都是真诚和美丽的,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赞赏。 答案: 【小题 1】环境描写( 1分):内容上:点明事情发生时的环境,或交代了下文车祸发生的客观原因。

32、( 2 分)结构上:为主人公的出场和故事的展开做铺垫 。或为积雪导致车祸埋下伏笔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2分)每点只答出 1点即可。 【小题 2】(每空 1分,意思对即可) 起因: 鲁尼兹 在赶去医院的途中 主动搭载 因大雪阻路而只能徒步回家的 老人 经过:鲁尼兹好心载老人回家却在途中 发生了车祸 , 老人受伤昏迷 ,其 家人要求鲁尼兹赔偿 ) 结果: 老人苏醒后不要赔偿 ,并利用社会给他的捐款 建立了爱心救助基金 ,帮助因为付出爱心而遭遇尴尬的人) 【小题 3】示例:真倒霉,我原本想让老人搭车回家,却没想到发生了车祸,不但让老人经受了病痛之苦,我还要赔偿这么一大笔医疗费,我家里的经济条件原来

33、就不好 ,这么一大笔债务我什么时候才能还完呀?为什么好心得不到好报呢?(痛苦失望和无助、不解,要联系上文) 【小题 4】 D 【小题 1】试题分析:选文第二段 “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寒冷和积雪让往日川流不息的马路变得静谧而安详 ”是环境描写的语句,读这个语句,并结合全文内容可知,它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环境,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作用的理解能力。 点评:语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既有内容上的,也有结构上的,还有情感上的。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要注意结合全文的内容与主旨,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才会有一个正 确的清晰的认识。另外语段的位置不同、内容不同,在文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34、要具体文章具体对待。 【小题 2】试题分析: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故事的来龙去脉,注意题目已给出的提示,即可得出,起因是鲁尼兹在赶去医院的途中主动搭载因大雪阻路而只能徒步回家的老人。经过是鲁尼兹好心载老人回家却在途中发生了车祸,老人受伤昏迷,其家人要求鲁尼兹赔偿。结果是老人苏醒后不要赔偿,并利用社会给他的捐款建立了爱心救助基金,帮助因为付出爱心而遭遇尴尬的人。概括时一定要注意把各部分内容交待清楚,不可太笼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和概括能力。 点评:记叙文一般有六个要素,我们在整体感知文章情节的基础上,要理清这六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对于记叙文中的事件

35、要经常性按这个标准去理解概括,这样,提取和概括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小题 3】试题分析:阅读第九段,尤其是 “鲁尼兹觉得心像浸在冰冷的白色里,不知什么时候能走出这长长的冬季 ”,并结合文段上下文内容可知, “冷 ”不仅是因为天气,更因为帮助别人却遇到了尴尬,另外老人的家境并不富裕,因而内心很伤感、无助、矛盾。揣摩时要把这些情感体会出来,并用语句表述。 考点:本题考 查学生对文章语句的揣摩能力。 点评:揣摩人物心理活动,一定要根据上下文内容、主题及人物的言行等加以推断。揣摩出人物有可能会有哪些方面的心理,然后结全文章内容用合适的语句表达出来。 【小题 4】试题分析: “最后一段运用描写和议论的

36、表达方式 ”的说法不正确,最后一段是在叙述故事的基础上加以议论抒情,没有描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大致内容、主题等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语句(语段),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学相关的文体知识去判断、去衡量。 文言文阅 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子谏楚庄王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 1】谏曰: “王之伐越,何也? ”曰: “政乱兵弱。 ”杜子曰: “臣患智之如目【 2】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 为盗【 3】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

37、,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故曰: “自见之谓明。 ” 【注释】 【 1】杜子:楚臣姓杜者,一本作庄子。 【 2】智之如目也: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 智:见识。 【 3】庄 :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盗:古时对农民起义的蔑称,可译成 “造反 ” 【小题 1】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臣 患 智之如目也 2)自见之 谓 明 【小题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小题 3】杜子是用什么方法说服楚庄王不攻打越国的?( 3分) 【小题 4】从文中可以看出杜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3分) 答案: 【小题 1】 1)担忧

38、 2)称得上、叫 【小题 2】 所以 要想 认识 到困难,不在于能否 看清 别人,而在于能否 看清 自己。(划线的词语翻译不准一处扣 0。 5分,大意对即可) 【小题 3】 比喻说理 或 摆出事实 ,(两点答出一点即可得 1分)杜子分析楚国的弱势,让楚庄王清醒的认识到楚国的形势。政治混乱军队软弱,并不在越国之下,却要讨伐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伐越的念头。(分析 2分) 【小题 4】杜子:善于进谏,讲究方法,能言善辩、有谋略(能够看清形势)(写出三个词语,符合语境即可,每词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患 ”是文言文中的多义字,根据语境即可解释出来。 “谓

39、 ”的意思在文言文中较为固定。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做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 题,一定要牢记课外考查看课内的原则。用心想一想,都能在课内找到这此词的影子,这样词语就不难解释了。但是平时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常规用法是必须知道的。 【小题 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在自见 ”等。 “在自见 ”是 “看清 自己 ”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

40、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 3】试题分析: “我担忧智慧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 ”是比喻说理, “楚国的政治混乱、军队软弱,并不在越国之下 ”是摆出事实。用这样的方法使楚王认清了自己,达到了说服的目的。 考点: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 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审清题干,然后在通读全文、理解解文章大致内容的基础上,精读语段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根据理解提炼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 4】试题分析:杜子能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进言

41、,可知他善于进谏,讲究方式方法。他对楚国形势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关心国事,对形势了如指掌的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点评: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还要提取出文中的关键语句,或是别人对人物的评价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 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 ,余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

42、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小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余 强 饮三大白而别 / 强 人所难 B湖中人鸟声俱 绝 / 绝 t多生怪柏 C湖中 焉 得更有此人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 D 是 金陵人 /是 非曲直 【小题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小题 3】本文作者的 “痴 ”表现他在 “ , ”的情况下,在 “ ”时分,划一条小船,“ ”去看雪。(用原文句子或词语回答)( 4分) 【小题 4】下

43、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第一段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及环境,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做铺垫。 B本文是一篇游记,叙事是行文线索, “到亭上 ”“ 及下船 ”,交代 了作者的游踪。 C “独往湖心亭看雪 ”中的 “独 ”字与江雪一诗 “独钓寒江雪 ”中的 “独 ”字表达的情怀是一致的。 D作者通过追忆一次在西湖诚舟看雪的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念和感伤的情怀。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湖上 冰花 一片 弥漫 ,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 白茫茫一片 。 【小题 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更定 独往湖心亭(每句 1分) 【小题 4】 C

44、 【小题 1】试题分析: B中的 “绝 ”第一个是 “消失 ”,第二个是 “极高 ”。 C中的 “焉 ”第一个是疑问词,第二个是语气词。 D“是 ”第一个是代词,第二个与 “非 ”相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 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沆砀 ”, “一 ”等。其中 “沆砀 ”指 “弥漫 ”,

45、 “一 ”应译为 “全、都 ”,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 3】试题分析: “用原文句子或词语 ”是审题的要点。分析语段内容,可以找到切题的关键语句,即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更定 ” “独往湖心亭 ”,根据题示即可锁写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

46、语段信息的提 取概括能力。 点评:从文中提取信息,一定要找准范围,然后从前向后找寻完整,并且要抓住切题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中的提示把切题的答案:提取概括出来。 【小题 4】试题分析:选文中的 “独 ”体现了作者与别人不同的情趣,特立独行的行事态度,而江雪一诗 “独钓寒江雪 ”中的 “独 ”则更多的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之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言文(诗歌)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把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体会出来,并加以比较辨识。 默写 古诗文默写( 12分) 【小题 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王维使至塞上

47、) 【小题 2】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小题 3】悬泉瀑布, , ,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小题 4】在石壕吏中,作者采用对比修辞写出差役的蛮横,老妪的痛苦的两句是: , 。 【小题 5】把杜甫的春望默写完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 , 答案: 【小题 1】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小题 2】萧萧斑马鸣 【小题 3】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小题 4】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小题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试题分析:默写时,除了要注意蓬雁、萧、漱峻茂、吏、烽、搔浑簪等易错字外;还要注意写完之后要完整的读一读,看看有没有

48、上下不通或张冠李戴的错误出现。 考点:本体考察学生古诗文名句的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对于古诗文考查的几种题型(上下句对接题、理解型默写题、归类型默写题、理解运用型题目)要心中有数。 作文 作 文( 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人们往往喜欢收藏一些自己最珍爱的东西。大到文物典籍、古玩字画,小到一枚书签、一张照片 .它都常常能给收藏者带来无限的精神的乐趣。其实,收藏的物品不仅仅是看得见的,也有更多的时候,我们收藏的是一些看不见的东西,而被收藏的东西往往不是摆在柜橱中,而是摆放在心灵深处。 请拟写一个含有 收藏 字样的题目,写一篇 600字以上作文,体裁不限,不写诗歌与戏剧。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