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289042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前洲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怅 罔 ( wng)分道扬 镳 ( bio) B恣 睢 ( su) 销声 匿 迹( n) C 望( lio) 诘 据( ji) D玲珑 剔 透( t) 繁 衍 (yn)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怅罔 ”应写作 “怅惘 ”, C、 “”应读四声, “诘据 ”应写作 “拮据 ” ;D项 “剔 ”应读一声。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和字形。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

2、误读误写字的积累。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 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 读到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时,我们就会知道,它的意思并不限于 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义 正常的状况,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 这是诗的一般规律, 了解它是欣赏诗歌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句中的 “这是诗的一般规律 ”, “这 ”指哪些句子呢?由此我们可以打开思路。 都

3、在谈 “诗的一般规律 ”,哪个句子应该在前,哪个在后呢?分析可知, 句是一个总说, 句是对 句的解说, 句又是对 句的进一步解说。所以应该是 的顺序。 句则是在 句 “思想准备 ”之后谈 “读 ”诗了,所以应跟在 句后。总体来看,本语段是由谈论诗的特点,读诗前应有的思想准备,谈到读诗的感受以印证前面所说的诗之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 点评: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与句之间关系的能力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 除了平时在阅读中注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于句意理解外,还要注意明显的语言标志,如关联词语,起总领、总结作用的词语等。做题过程中,要根据句意及语言标志,判断哪些

4、句子必须相连,哪个句子是首句,哪个是尾句。这样做起题来就有轻松有趣了。 名著阅读选择: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3分) ( ) A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最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讲述了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先后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 B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发现小人国是以绳技来选拔官员的。 C格列佛游记通过对 “飞岛国 ”的描述,表达了对现代科技的怀疑,并严词痛斥了殖民统治。 D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 “智马国 ” 游记中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下等动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中的 “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先后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

5、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 ”应该是 “先后来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国等地的经历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掌握情况。 点评: 此题的考查还是比较浅显的,但是只读相关课文和名著导读,已不能满足当前考查的需要。所以在平时的学习 中,除了老师做补充外,个人还要真正地阅读名著,每天读一点,积少成多,相信会有成效。当然,只读是不行的,还要进行积累和不断回顾。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 ) A考察期间,贺国强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解决贫困家庭学生上大学和大学生就业。 B如何管理、认识、把握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既关注又十分头疼的问题。 C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

6、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D中学时代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在此期间多背诵些优秀的诗文,就能打下扎 实的文学功底。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缺少句子成分, “解决 ”没有宾语,应在句末加上 “问题 ”。 B、“管理、认识、把握 ”三词不符合认知的规律,属逻辑混乱。 D、 “培养 ”与 “水平 ”拾配不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

7、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 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对下面文段中划线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 “君将哀而 生 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向 吾不为斯役,则久已 病 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 蹙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A生:使 活下去 B向:从前 C病:生病 D蹙:窘迫 答案: C 试题分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意思是如果从前我不做这个差事,那么我早就困苦不堪了。 “病 ”指的是生活的穷困。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

8、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然而,即使是那些被称之为明星的企业,它们也有 走麦城 的时候。 B他好久没说话, 潦草 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 C从事这项科研,年轻的专家 责无旁贷 地成为主力。 D某些不遵守 交通规则的人,对闯红灯总是 不以为然 ,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不以为然是指不认为

9、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多含轻视意。在此应用 “不以为意 ”,即 “不放在心上 ”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成语,包括文言文中出现的成语,是考查的重点。对于这些词语要做到知其意,善运用。平时要在积累上下工夫,对于易于混淆的词语成语要进行比较积累。 现代文阅读 花开的声音( 15分) 花开也有声音么? 一个夏季的晚上,我在住家的阳台上,就捕捉到昙花开放的声音。那棵昙花的花苞早在两三天前就显露出了雏形,这个 “雏形 ”的花苞越来越大,在枝头垂首有如纺锤。那一夜,我估摸它会开放的,便在阳台彻夜守护着,耐心地等待,等待。近午夜十一时,那美好的时刻终于在

10、焦灼的期待中来到了。它的花苞慢慢地鼓胀起来,好像原先干瘪的气球一下子灌进了风,紧接着,我便听到一声 噗 的响动,那是我盼望已久的昙花开放的声音。只见那由许多纤长洁白的花瓣组成的花蕊,快速、灿然地开放了。 痴迷间,眼前仿佛跳出了一个长袖善舞的倩女,只一刹那,便羞煞了天际那 半轮夏月,那美的光焰,撒向城市街道,使夜的峡谷为之闪闪发亮。 除了昙花,我还真切地听到茶花开放的声音。茶花的开放可不是那种 “急性子 ”,早在夏季时,它的蓓蕾就在枝叶间开始孕育,开头只有一粒米那般大小,和叶芽的形状几乎难以分辨,过了好几天,它的雏形才微微显露出来,又再过几天,它那结实的体态和叶芽松动的体态才泾渭分明。茶花花苞的

11、长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一个长途旅者,走过了夏天,又走过了秋天,到了冬季,那一头尖的椭圆花苞,那花瓣如鳞片重重包裹的花苞,才终于展现在你的面前,但距离开放仍有些日子。我栽在阳台的那一株 茶花,叫 五宝茶花 ,枝头共有十几个花苞,它们之间好像有个约定,谁先开谁后开。那一天是休息日,我终于看到第一颗准备开放的花苞有些异样了,它在微微地颤动、颤动,仿佛是个睡美人,在阳台上睡了许久、许久,此刻才在深绿色的枝叶间苏醒,惺忪的眼眸,抖动的睫毛,微微地张开,张开。那张开的声音,和昙花的那一声 噗 完全相反,它是那么细微,那么柔和,那么舒缓。昙花开放的声音是短促的,茶花开放的声音是悠长的,不管短促或悠长,

12、都是那么动听,那么迷人。由此我认定:花开的声音是自然界一种最美妙的乐曲,或者说是一种天籁吧! 花儿这样 ,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何尝不是如此。当它突然出现时,也会有一种异样的信息,一种类似花开的声音,那是一种文明之花开放的声音。美好事物的孕育、萌发、成熟,也有个渐进的过程,或许中间还会出现一波三折,受到某种压抑和禁锢。当它 “破茧而出 ”或 “破墙而出 ”时,会出现多大的冲击波啊,那一瞬间闪亮的冲击,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无限的惊喜。这种声音,你只有保持一份纯净、洁白的心态,于细微处才能听到。对于美好的事物,不要有疏离感,要把它置于自己的关爱之下,用自己的羽翼和体温去为它孵化和催生,这样,你就可以及时

13、地听到另一种 “天籁 ”了。 长时间以来,我都迷恋于谛听各种花开的声音。我始终认为,在人世间,倾述是一种方式,谛听也是一种方式。一个人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是十分幸福的,因为花开的那一刹那,会最充分地展开事物的内秀和外美,会给你带来一种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 (选自 2011年第 1期南方,有改动) 【小题 1】题目 “花开的声音 ”的深层含义是什么?怎样才能听到这种声音?( 3分) 【小题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 分) “痴迷间,眼前仿佛跳出了一个长袖善舞的倩女,只一刹那,便羞煞了天际那半轮夏月,那美的光焰, 撒向城市街道,使夜的峡谷为之闪闪发亮。 ”

14、【小题 3】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 “迷恋于谛听各种花开的声音 ”?( 4分) 【小题 4】观照全文,作者如何由物及理,从自然之花联想到 “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 “文明之花开放的声音。( 1分 ) 保持纯净、洁白的心态 ;于细微处谛听 ;对美好的事物要付出关爱。 (答到其中一点给 1分,答到两点给 2分) 【小题 1】比喻、拟人、夸张。(答到 1个不给分,答到 2个给 1分,答到 3个给 2 分)生动形象地凸现昙花破蕊而开的迅捷,开放瞬间的灿然美好。( 2 分) 【小题 1】花开的声音是自然界最美妙的乐曲,( 2分)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是十分幸福的。

15、( 2分) 【小题 1】作者先写昙花、茶花开放的声音动听、迷人,由此认定自然之花开放的声音是一种天籁;( 2 分)继而联想到 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 突然出现时,都会给人带来同样的惊喜,要用心谛听,感受其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纵观全文,文章由自然界中的花开的声音,写到人类社会中 “花开的声音 ”,所以本题的答案:应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寻找。后半部分有这样的过渡句子 “花儿这样,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何尝不是如此。当它突然出现 时,也会有一种异样的信息,一种类似花开的声音,那是一种文明之花开放的声音 ”,抓住这个关键语句,我们可知第一问的答案:。 第二问的答案:,还要

16、往后找。 “这种声音,你只有保持一份纯净、洁白的心态,于细微处才能听到。对于美好的事物,不要有疏离感,要把它置于自己的关爱之下,用自己的羽翼和体温去为它孵化和催生,这样,你就可以及时地听到另一种天籁了 ”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所在,但句子太长,所以要提取相关语句,不能直接抄下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 点评:看到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 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语句太长时,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小题 1】试题分析: “哪些 ”必定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找时要找全。本句中把花儿比作 “长袖善舞的倩女 ”是比喻, “羞煞

17、”等是拟人, “只一刹那,使夜的峡谷为之闪闪发亮。 ”又是一种夸张的修辞。三种修辞同时使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昙花破蕊而开的迅捷,开放时的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辞及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 点评:首先要知道常见的修辞有哪些,即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对偶等。并掌握其特点和区别,还要知道各自的 作用。做题时,根据语境内容人,描写对象,具体分析出其表达效果即可。 【小题 1】试题分析:首先要明确本题的答题范围是全篇,因为题干中明确指出是 “从全文看 ”。 “迷恋于谛听各种花开的声音 ”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其中不难发现 “一个人能听到花开的声音是十分幸福的,因为花开的那一刹那,会最充分

18、地展开事物的内秀和外美,会给你带来一种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 ”的关键语句。 联系全文, “各种花开 ”中的各种既指自然的,也指社会的,即文中提到的两种“天籁 ”。所以上文中的 “由此我认定:花开的声音是自然界一种最美妙的乐曲,或者说是一种天 籁吧 ”也是 “迷恋 ”的原因之一。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看到题目后,首先要在审题的基础上确定答案:的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将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提取出来做答。另外还要注意,答案:的范围确定的是不是完整,有没有考虑全面。 【小题 1】试题分析:此题实际上是对文章思路的概括。可以把文章分为前后两部分,分别概括两部

19、分的内容。即第一部分写昙花、茶花开放的声音动听、迷人,由此认定自然之花开放的声音是一种天籁;第二部分写 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 突然出现时,都会给人带来同样的惊喜,要 用心谛听,感受其审美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这样由自然之花联想到 “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 ”,由物及理完成全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能力。 点评:回答此类题目,一般先将文章分成有机的几部分,特别提示,划分时可抓住过渡语句或语段,另外划分也不必太准确,做到大致分开即可。然后将每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切题做答即可。 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

20、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 “晕 ”,俗称 “风圈 ”。 我们的 祖先,很早就对 “晕 ”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 “晕 ”字出现。到了西周, “晕 ”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 1630年,才有关于 “晕 ”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 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的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

21、长、折射角不同,才 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 “晕 ”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 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人们对 “晕 ”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 1980天中就曾出现过 1052次 “晕 ”,“晕 ”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 80。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

22、 “晕 ”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当“晕 ”的持续时间在 1小时以内 (俗称 “短晕 ”)时,未来的 12小时 36 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 “晕 ”的持续时间在 5小时以上 (俗称 “长晕 ”)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小题 1】第 段是从哪两方面来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的 ( 2分) 【小题 2】第 段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 是什么?( 2分) 答案: 【小题 1】 (1)鲜亮的程度 (2)色彩的排列 【小题 1】分类别 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不是所有的 “晕 ”

23、 都是风雨之兆 (或答 “短晕兆风雨,长晕天不变 ”等也可 ) 【小题 1】试题分析:题目的范围很明显,是第一段,读第一段可见,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这样的语句, “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 ”, 从其中的关键语 “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 ”“ 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 ”,可知,是从两方面来介绍晕和彩虹的不同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及概括的能 力。 点评:从原文中提取信息时,一定要抓住关键的语句和关键词语。并根据设定的分值来判断是几个方面(当然内容的理解还是最主要的,分值是参考条件),并用简洁的切题的语言概括出来。 【小题 1】

24、试题分析:读第六段可知,除了列数字外,第六段还分两种情况告诉我们,晕的持续时间与风雨天气的关系。因此是分类别。分类别的效果关键词是 “条理清晰 ”,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一般说明该段的中心句,即 “不是所有的晕 都是风雨之兆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 点评:对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即举例子 、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不断加强练习。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等,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

25、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即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是有规律可循的。 钱的极点( 4分) 小时候猜一道智力题,问:从地球上的什么地方出发,无论往哪里走,都是朝向南 答案:是:北极。现在无论同谁聊天,无论从哪说起,都会很快谈到钱。钱成了当今社会的极 点。 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虽是无钱之人,却凭医疗常识,想像钱的功能是有限的,理由从人的生理结构而来。钱能买来山珍海味,可再大的富豪也只有一个胃,一个胃的容积就那么大,至多装上两三斤的食物,外加一罐扎啤,也就物满为患了。你要是愣往里揣,轻则是慢性胃炎,重了就是急性胃扩张,后者有生命危险呢。更不用说,长期的膏粱厚味,引起高胆固醇糖尿病等等。钱能买来绫罗绸

26、缎,可再娇美的妇人也只有一副身段,一次只能向世人展现套在身体最外层的那套衣服。 人和动物在结构上实在是大同小异,从翩飞的蝴蝶到一只最小的蚂蚁,都有腹腔和眼睛 。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想,而恰恰在这一面钢铁盾牌面前,金钱折断了蜡做的枪头。 比如理想,比如亲情,比如自由 都是金钱的盲点。它们可以因了金钱而卖出,却不会因了金钱而被买进。金钱只是单向的低矮的闸门,永远无法积聚起情感的洪峰。 造物给予人的躯体是有限的,作为补偿,造物给人以无限的精神。人的躯体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是很容易满足的。造物以此来制约人对物质的欲望,鼓励思想的飞翔。于是人类在有了果腹的兽肉和蔽体的树叶之后,就开始创造语言、绘

27、画和音乐 积蓄了一代又一代的精华,于是我们有了文学,有了艺术,有了哲 学的探讨和对宇宙的访问 那都是永无穷尽的奥妙啊,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就会上天入地呕心沥血地寻找与提炼。 我们现在是站在钱的极点上,但人们在新的一轮物质需要满足之后,回过头来仍然要皈依精神。精神才是人类最大的财富。 【小题 1】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地概括作者的观点。( 2分) 【小题 2】本文第 自然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2 分) 答案: 【小题 1】钱是当今社会的极点,但精神才是人类最大的财富。( 2分) 【小题 1】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阐述了金钱在思想面前不堪一击,突出了思想的重要性。( 2分)

28、 【小题 1】试题分析:此文是一篇议论文,此题要求概括出作者的观点,即中心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句,在文章尾段,即 “我们现在是站在钱的极点上,但人们在新的一轮物质需要满足之后,回过头来仍然要皈依精神。精神才是人类最大的财富 ”。提取关键语句可知,作者承认我们现在是站在钱的极点上,便精神才是人类最大的财富。 这样思考之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 点评:寻找中心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最后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一定注意,中心论点是作者观点的完整 表述,形式上必须是一个表明确观点的陈述句。 【小题 1】试题分析:第三段画线句很明显

29、,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思想比作钢铁盾牌,议论文中论证方法即为比喻论证。这种论证方法的作用就是效果关键词 “形象生动地 ”加内容效果 “证明了思想的坚固不可破 ”。 考点: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点评:议论文论证方法常见的有四种,即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要熟记于心,同时它们各自的作用更要知道,这是老师们必讲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考点。 文言文阅读 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 “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 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头,以厉其余。 ”上 问: “谁也? ”对曰: “安昌侯张禹! ”上大怒曰: “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

30、罪死不赦。 ”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 “臣得下从龙逢、国神比干 游于地下,足矣! 未知圣朝何如耳? ”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 ”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 选自汉书 朱云传 【注】 尸位素餐:居其位食其禄而不管事。 上:指汉成帝。 龙逢、比干:古代因直谏而被杀的忠臣。 【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4分) 下 亡 以益民 使 其言是 固 当容之 勿 易 【小题 2】下列 “以 ”的意义和用法与 “断佞臣一人头,以厉

31、其余 ”的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 A令辱之, 以 激怒其众 B策之不 以 其道 C扶苏 以 数谏故 D不以物喜,不 以 己悲 【小题 3】对文段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 A朱云认为朝廷大臣都尸位素餐,杀张禹可以警戒他人。 B朱云面对 “罪死不赦 ”的重刑,仍然牵挂着朝廷安危。 C辛庆忌力谏不杀朱云,结果被摘掉官帽,解下了官印和绶带。 D汉成帝最后听取了他人的意见,修正了自己的错误。 【小题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 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2分) 未知圣朝何如耳?( 1分) 答案: 【小题 1】 同 “无 ” 假使、假如 本来 更换 (

32、每小题 1分,共 4分) 【小题 1】 A 【小题 1】 C 【小题 1】 你是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毁谤上级,在朝廷上侮辱我的老师,处以死罪,决不宽恕!( 2 分) 不知圣明的 汉王朝将会怎样(会有什么下场)!(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亡 ”在此处是通假字,同 “无 ”,根据语境可译为 “不能 ”。“使 ”根据语境可知是一种假设,译为 “假如,假使 ”。 “固 ”在文言文中是 “本来 ”之意,此常规意思。 “易 ”一般指交换,根据语境应译为 “更换 ”为佳。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做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题,一定要牢记课外考查看课内的原则。用心想一想,都能

33、在课内找到这此词的影子,这样词语就不难解释了。但是平时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常规用法是必须知道的。 【小题 1】试题分析:题干中的 “以 ”表目的,可译为 “来 ”,四个选项中只有 A中的同义。 B中该字译为 “按照 ”, C D中该字译为 “因为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掌握和辨析能力。 点评: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虚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虚词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 【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语段中的 “老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

34、,叩头殿下曰: ”这个关键语句可以得知,辛庆忌是自己摘掉官帽,解 下官印和绶带的。因此,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错误的选项就可以轻松选出来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段内容的能力。 点评: 根据文段的内容分析各个选项的正误,务必要结合文段的内容。对于文言文语段,首先要对文段有一个大致的正确理解,其次在审清各选项的基础上,从文段中寻找到相关语句仔细读一读,找找说法有没有出入。根据相关语句的内容把错误的选项挑出来。 【小题 1】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讪 ”“ 廷 ” 何如 等。 “讪 ”是毁谤的意思, “廷 ”是在朝廷上的意思, 何如 是如 何,即

35、怎么样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诗歌鉴赏 钟山 注 即事 (4分 ) 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注 钟山,南京的紫金山。王安石弃官后居 住在这里。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小题 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诗歌前两句中 “绕

36、 ”和 “弄 ”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2分) 【小题 2】末尾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2分 ) 答案: 【小题 1】 “绕 ”和 “弄 ”用拟人手法( 1分),使涧水和花草显得有灵性,充满生机与活力,更添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分) 【小题 1】表达了作者弃官退居故乡后闲适恬淡的心情。(要联系注解回答)( 2分) 试题分析:一小题要求赏析的两个句子中的 “绕 ”和 “弄 ”很明显是拟人的修辞,所以首选修辞角度加以赏析其佳处。效果的关键词是 “把涧 水和花草拟人化,内容上的好处是使涧水和花草有了灵性,表现出它们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小题要求指出后两句表达

37、的诗人心情,我们看两句诗中的关键字 “幽 ”,可知写出了山中的幽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幽。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赏析能力与整体感知能力。 点评:诗句的赏析与现代文中语句的赏析同理,角度很多,有修辞则优先选择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赏析时,一般由两部分内容,即效果关键词和表现内容。 揣摩诗人的情感一般要看描写的景物特点,有时还要结合人物的处境、身世、处世态度等。一般情况下,景与情是一致 的,景的特点即人物心情的反射。 语言表达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少人喜欢过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 材料二:据报道,春节期间,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了代表喜庆和吉祥的彩灯向华人拜年,

38、农历大年初一被定为该州的法定节日。在英国,近 50万人从英国各地聚集到有 “伦敦心脏 ”之称的特拉法加广场和唐人街,看龙腾狮舞,品中国小吃,享受鞭炮声和欢笑声中浓浓的中国年味。 你对上面两则材料中所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字数不少于 80字。 答案:观点一:我们要继承民族文化遗产。观点二:过节,只要快乐 就行。观点三:正确引导,健康过节。 示例:正确引导,健康过节。所谓 “节日 ”,就是一种纪念性的日子,过节就是精神的洗礼。不论是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过外来的 “洋节日 ”,都可视为文化的折射与传播,我们应该 “取其精华 ”,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家园更加温馨。每一个人对节日的看法

39、与过法不一样,我们应该加以正确引导,让那些节日过得更加健康,更有意义。 试题分析:纵观两则材料,我们不难看出,它们主要指出了近年来,我国不少人喜欢过西方的一些节日,而忽略了自己的传统节日,如春节;而外国人却把中国的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最主要的还是在提示我们 “传统文化缺失 ”的现实。提醒我们重视 “民族文化遗产 ” 的传承问题。 点评:对于材料分析题,首先要对材料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整体的把握。结合材料,谈看法时,我们的态度要鲜明、观点要具体明确,条理要清晰,表达要准确流畅。 默写 根据课文默写。( 10分) 【小题 1】 蒹葭苍苍, 。 【小题 2】 ,在河之洲。 【小题 3】陈涉太息曰:嗟

40、乎, 。 【小题 4】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小题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小题 6】 ,后天下之乐而乐。 【小题 7】浮光跃金, 。 【小题 8】 ,猿则百叫无绝。 【小题 9】 ,望峰息心。 【小题 10】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答案: 【小题 1】白露为霜 【小题 1】关关雎鸠 【小题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小题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小题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小题 1】先天下之忧而忧 【小题 1】静影沉璧 【小题 1】蝉则千转不穷 【小题 1】鸢飞戾天者 【小题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试题分析:默写时,除了要注意( 2)雎 鸠( 3)燕 雀 鸿 鹄 哉

41、( 4)疆( 7)璧 ( 9)鸢戾( 10)侯几个易错的字形。古诗文的默写错字落字均不得分,要求十分严格。 考点:本体考察学生古诗文名句的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凝视,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意思是:聚精 会神地看。其实 “凝视 ”有着更为丰富的情味:凝视山水,你会增长一些感动;凝视亲人,你会生发一份情感;凝视社会,你会升华一种认识。 请结合自身经历,以 “凝视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 1) 文中不可以出现真实的姓名,可用 “”表示。 ( 2) 字数不少于 600字。 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