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七年级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28906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七年级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七年级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七年级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七年级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七年级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朝宗实验学校七年级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选出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A嗥( ho)叫收敛( lin)偷窥( ku)博学多识 B炽( ch)痛磐( pn)石哽咽( y)义愤填膺 C玉簪( zn)花踌( chu)躇惩( chng)罚 淋漓尽致 D金柝( tu)镐( go)头骊( l)山炯乎不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窥 ”应读一声。 C “惩 ”应读二声。 D “骊 ”应读二声。 “踌 ”应拼为ch炯 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形和字音。 点评: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

2、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刘老师的课 抑扬顿挫 ,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同学。 B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老师和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 天伦之乐 。 C李丹是一个非常优秀而干练的学生,在学生会里,她 锋芒 毕露 。 D看到有落水儿童被救,正在旁边围观的人们纷纷 忘乎所以 地欢呼着。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课 ” 不能用 “抑扬顿挫 ”,因为这是形容人说话的腔调语气的。B “天伦之乐 ” 是形容家庭的

3、快乐的,不能用于老师和同学们。 D忘乎所以指因过度兴奋或骄傲而忘记一切,贬义词,用错了语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所学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出现较多的词语、成语、俗语,要做到知其意,善运用。平时要在积累上下工夫,对于易于混淆的词语、成语、俗语要进行比较、积累。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为了避免清明祭扫不出现交通拥堵,政府号召市民错峰出行以缓解交通压力。 B每当站在祖国地图前,使我产生无尽的感慨。 C家喻户晓的乐府民歌木兰诗,塑造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D目前,汉语在国外迅速升温,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重要表现。 答案: D 试题

4、分析: A“避免 ”与 “不 ”同时出现,表意反了,应去掉 “不 ”。 B没有主语,应去掉 “使 ”。 C搭配不当,应把 “动人故事 ”改成 “英雄形象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 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根据上下文,填写在空白处

5、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2 分)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 _从天边微波疯潮 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如同病牛一般。 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先要整体感知一下语段内容,可知本段在讨论海与山的区别。根据空后面的描写句,可知,最后一句应 ,因为它承接着空后面的写海的语句。把 C项前面的 三个语句读一读,可知,语序正确,因此应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理解能力。 点评:整体感知语句,分析语句所写内容,注意前

6、后语句中的标志性词语以及语句间的照应,根据这些加以选择。选好之后,还要读一读,看语意是否通顺,如果不通顺就要再检查一下,是哪个地方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加以修改。 为下列新闻拟一则恰当的标题( )( 2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昨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 H7N9禽流感病毒,既不能肯定也不能排除存在有限的人传人。家禽和野禽接触后,容易发生病毒重配,应杜绝家禽与候鸟有接触的机会。 ”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表示,根据目前开展的研究和观察,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源是禽类 ,仍未发现 H7N9禽流感病毒人际持续传播的确凿证据。目前,相关的研究观察资料显示,既不能肯定也不能排除存在有限的人传人。

7、 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个全新的禽流感重配病毒,其 8个基因片段全部来源于禽类。但与同样全部是禽源基因的高致病性禽流感 H5N1病毒相比, H7N9禽流感病毒对人群的侵袭力明显增强,可能会出现更多病例,也可能在更多地区报告发病。 A专家称应杜绝与家禽、候鸟的接触。 B H7N9禽流感病毒既不能肯定也不排除有限的人传人。 C 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个全新的禽流感重配病毒。 D各地可能会出现 更多感染 H7N9禽流感病例。 答案: B 试题分析:新闻报道的中心事件在第一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昨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 H7N9禽流感病毒,既不能肯定也不能排除存在有限的人传人。家禽和野

8、禽接触后,容易发生病毒重配,应杜绝家禽与候鸟有接触的机会 ”,最关键的语句是 “表示 ”后面的语句,即 “H7N9禽流感病毒,既不能肯定也不能排除存在有限的人传人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新闻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新闻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标题、导语和主体,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一般到标题和导语中提取,导语一般是新闻的第一 段或第一句。 现代文阅读 莺 布封 阴霾弥漫的冬天是毫无生气的季节,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时期:昆虫停止了生命,游蛇停止了运动,植物终止了生长失去了绿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抛弃流放,水族生命被关在冰冻的牢狱中,大部分陆地动物被囚禁在山洞、岩洞、地洞内,这一切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萧条

9、冷漠的景象。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 在森林的主人当中,莺科小鸟最多,也最惹人喜爱:它们活跃、灵巧、轻盈、好动,所有的动作看上去都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树木长叶开花时,这些小鸟来到了我们身边: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阴大道和树丛,不少钻进了大树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莺雀布满大地各个角落。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 我们不仅喜欢它们无忧无虑,还希望它们漂亮美丽;但大自然似乎只赋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却忽视了装

10、扮它们。莺雀的羽毛暗淡而缺少光彩:除两三种身上稍有斑点略能点缀,其余的浑身都是 暗淡的灰白色或褐色。 它们居住在花园里,树丛中,或是种植蚕豆青豆等的菜园里,一般在蔬菜架子上栖息;它们在这里玩耍、搭窝,不停地出入,直到收获季节。这时,它们迁徙的日期临近,该离开这块乐土,离开爱的家园了。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只歌结束。莺是轻浮爱情的象征,如同斑鸠是忠贞爱情的象征一样。莺总是快乐无忧,充满活力,它们实际上并非缺乏爱情,也不缺少对爱情的忠诚。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莺 生性胆小,

11、在与它同样弱小的鸟类面前都常常躲避,尤其害怕遇到最危险的敌人 伯劳。然而危险一旦过去,一切便抛至脑后,用不了一会儿,它又变得欢乐愉快,又唱又跳。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 在莺类中,黑头莺叫得最好听,声音最流畅,有些像夜莺。我们可以长时间地享受它美妙的歌声,甚至在春天的唱诗班销声匿迹之后,仍可以听到树林里黑头莺的歌。它们的歌喉 轻快纯洁,尽管音域不太宽广,但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有层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

12、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听到了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小题 1】本文说明对象是莺,为什么还要写冬景?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 3分) _ 【小题 2】唐诗中就有 “千里莺啼绿映红 ”“自在娇莺恰恰啼 ”的诗句。那么,作者笔下的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呢?( 2分) _ 【小题 3】说说下面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3分) 它 只在 树林中 最茂密处 唱歌,这时 总把 自己隐藏起来, 尤其 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 露面, 但很快 便又回到密林中去。 _ 【小题 4】领会 “听到了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这一结语在文中的内涵。(

13、3分) _ 答案: 【小题 1】 写冬景是为了把莺置于具体季节的背景之下,像舞台人物的出场一样,先有一个造声势的过程。(意思对即可)作者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冬景。 【小题 2】喜爱唱歌活泼好动生性胆小无忧无虑 【小题 3】划线的词语非常准确地写出了莺的活动区域、谨慎小心的神 情,将莺的胆小也写得十分有情趣。 【小题 4】 这一结语是作者无限感慨的自然流露。汲汲奔忙于这个俗世,为争名逐利而苦费心计的人们,面对这样的幸福鸟的歌唱,面对这样美妙的文字,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小题 1】试题分析:开头写冬天景色的萧瑟凄清,为下文写 “鸟类的回归带来了初春第一个信息,这些可爱的小生命唤醒了沉

14、睡的大自然,焕发了新的活力与生命,树木披上了新装,引来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闹,唱歌传情,到处生机勃勃 ”作了铺垫,表达了对莺科小鸟等森林主人的喜爱之情。本文的修辞手法有排比,如 “有些住进我们的花园,有些更喜欢林 阴大道和树丛,不少钻进了大树林,另有一些藏进了芦苇荡 ”等介绍了莺的生活习性。还有拟人,几乎通篇都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段与修辞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文章语段一定看语段写了什么,上下文又写了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由此对语段内容形成正确的认识。常见的修辞要知道,如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不仅能够判断,而且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小题 2】试题分析:从前

15、向后读全文可知,二至六段介绍莺的习性和特点,从中提取关键语句,如二段 “到处能听见它们欢畅的歌声,看到它们飞来飞去的欢快身影 ”,三 段 “我们不仅喜欢它们无忧无虑 ”,五段 “莺生性胆小 ”等,根据这些语句可知,喜爱唱歌、活泼好动、生性胆小、无忧无虑的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审题后要根据题干的提示,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确定题目的答案:范围。然后,在范围内,从前向后寻找中切题的语句。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的,一定要用原文语句作答。不能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但可借用原文语句。 【小题 3】试题分析: “它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唱歌,这时总把自己隐藏起来,

16、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但很快便又回到 密林中去 ” 句子中划线的词语非常准确地写出了莺的活动区域 “只在树林中最茂密处 ”,、谨慎小心的样子 “总把自己隐藏起来,尤其是在炎热的中午,只偶尔才在树丛边上露面 ”、胆小特别小的特点 “但很快便又回到密林中去 ”,并且写得富有情趣。 考点: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 点评:说明文语言的考查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生动性,二是准确性。生动性语言的体现主要是使用修辞,运用典故,引用诗句等;准确性则是运用一些限制性词语等。 【小题 4】试题分析: “听到了这些大自然的幸福鸟歌唱,谁能不为之动情呢? ”结合上文中的 “十分美妙动听,婉转而富 有层

17、次,这歌声仿佛涵养了树林的清新,描绘了恬静的生活,表达了幸福的感受 ”可知,这句话是作者对莺的歌声的赞美,也包含了无限感慨:汲汲奔忙于这个俗世,为争名逐利而苦费心计的人们,应该静下心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珍惜身边的幸福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的原则,结合语句出现的语段及上下文,并结合全文内容,做出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准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句的真正内涵。 老海棠树 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 影子里张望。 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

18、,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冲我唠叨: “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 ”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 “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 ”我说: “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 ”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她就呆呆地张望 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 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 “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 ”我跳下树,洗菜,

19、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 “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 ”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 “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吗? ”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了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沿抬起目光,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 “刷拉 刷拉 ” ,院 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外地。那时奶奶腰弯背驼。 “刷拉刷拉 ”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 “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 ”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 “咳,你呀!你还

20、不懂吗?我得劳动。 ” 这样我才明白,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爷爷在旧社会是个地主,奶奶的成分也就随了爷爷算地主。文化大革命时,有人说爷爷在旧社会剥削农民,说奶奶是 “吃了那么多年剥削饭! ”这话让她无地自容,这话让她独 自愁叹,这话让她几十年的苦熬忽然间变成屈辱。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她一定会有一天自食其力的。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这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和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 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所有的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

21、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的跟前: “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 ”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 “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地主帽子? ”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 “奶奶。 ”“奶奶! ”“奶奶 ” 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在我的印象里,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 “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 ” 这形象,逐年地定格在我的思念和

22、我永生的痛悔之中。 (作者:史铁生 有删改) 【小题 1】从对奶奶的描写中,你能看出奶奶是怎样的一个人?( 2分) _ 【小题 2】仔细阅读第 段画线的句子,说说这些描写分别表现了祖孙二人怎样的内心活动?( 3分) “我 ”的内心活动:_ 奶奶的内心活动:_ 【小题 3】 文中多次提到奶奶在海棠树下 “张望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奶奶在 “张望 ”着什么?( 2分) 【小题 4】结尾的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_ 【小题 5】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作者对奶奶在老海棠树下 “张望 ”的理解过程。(字数在 120之内)( 4分) _ 答案: 【小题 1】热爱劳动

23、、任劳任怨、做事认真,希望靠自己的劳动来证明,自己不是靠剥削人生活。( 2分) 【小题 2】 “我 ”的内心活动:知道自己的话触动了奶奶内心的伤处,很是后悔。奶奶的内心活动:对于没有理解报纸的内容感到很惭愧,丝毫没有对孙子的责备。 【小题 3】奶奶希望自己有一份自己的工作,能够自食其力;能够跟上时代。(共 2分,每个要点 1分。) 【小题 4】表达 了对奶奶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没能帮助奶奶学习并且伤害了奶奶的悔恨之情。(共 2分,每个要点 1分。) 【小题 5】作者开始认为奶奶没事找事,自己劳累自己;在奶奶说 “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吗 ”时,作者似乎又对奶奶有了一点理解;长大后,作者主动帮助奶

24、奶干活,并且明白了奶奶 “张望 ”的内容,就是要不断地参加劳动,就是要自食其力,要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共 4分,前两个要点各占 1分,后一个要点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从前向后读文章,可知全文写了春夏秋冬四季中奶奶在海棠树下的劳动,另外,还有一些关键语句,如四、五段中的 “咳, 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这样我才明白,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等。由此可知,奶奶是一个热爱劳动的人,她任劳任怨、做事认真,希望靠自己的劳动来证明自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点评: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

25、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小题 2】试题分析: “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 ”表明 “我 ”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的后悔莫及的心理。 “我记得 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结合上文可知,奶奶因为自己读不懂报纸而感到很惭愧,但却丝毫没有对 “我 ”说错话的责备之情。 考点: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能力。 点评:揣摩人物心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有的还要结合上下文以及全文内容,看人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有什么样的表情、反应等。根据这些揣摩出人物的情感有哪些方面,最后用通顺的语句把这些情感表达出来。

26、【小题 3】试题分析:从前向后寻找答案:,在第六段中可见 “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 就是她的张望吧,这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和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 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根据这些语句可知, “张望 ”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奶奶希望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能够自食其力,二是奶奶希望自己能够跟上时代。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和理解能力。 点评:审题后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然后精读并提取出切题的语句或词语,并结合上下文内容,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即可。 【小题 4】试题分析: “在我的印象里, 这形象,逐年地定格

27、在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之中 ”句中的 “思念和痛悔 ”点明了 “我 ”的情感。即对奶奶的思念之情,还有因为没能帮助奶奶且伤害过奶奶而感到痛苦和悔恨。 考点: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的揣摩能力。 点评:揣摩人物情感一定要结合全文内容,看文中人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对 “我 ”有什么影响与教益,尤其要注意文章中抒情议论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人物情感的直接表达。 【小题 5】试题分析: “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 ”表明 “我 ”最初认为奶奶没事找事,自己劳累自己; “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吗? ”这回是我不再吭声。表明作者似乎对奶奶 “张望 ”

28、的内 容有了一点理解; “这样我才明白,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表明 “我 ”明白了奶奶 “张望 ”的内容,就是要不断地参加劳动,要自食其力,要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能力。 点评:在审清题目的基础上,从前向后读文章,结合文中的关键语句的内容,揣摩并拟出切题的答案:。注意一定要切题作答,不可所答非所问。 文言文阅读 景泰 间,吉安刘公宣 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 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 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 。取解时,刘文恭公铉 主试,讶其文,谓

29、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焦 玉堂丛语) 【注释】 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 刘公宣:即刘宣。 卫使:人名。 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 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 “文恭 ”也同。 【小题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刘 文 恭 公 铉 主 试 A刘文恭公铉主试 B刘文恭公铉主试 C刘文恭公铉主试 D刘文恭公铉主试 【小题 2】解释文中加线的词。( 3分) ( 1)讶( ) ( 2)及( ) ( 3)语( ) 【小题 3】说说 “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的意思。( 2分) _ 【小题 4】用一个

30、短语或一句话分别评价文中刘宣、刘铉这两个人物,并结合现实谈谈感想。( 3分) _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对 感到惊讶 等到 告诉 【小题 3】 他日夜在马棚中读书,卫使起初不知道。 【小题 4】刘宣:苦读成才 刘铉:慧眼识才 【小题 1】试题分析: “刘文恭公铉主试 ” 的意思是 “(会试时)刘铉主持考试 ”,即句中的 “刘文恭公铉 ”是人名,是句子的主语,因此在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和诵读能力。 点评:首先要了 解语句的大意,课外的文言语句,要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意思。一般在主谓之间、动宾之间、较长的修饰语与中心事之间停顿。 【小题

31、2】试题分析: “讶 ”应译为意动用法,即 “对 感到惊讶 ”, “及 ”根据语境应译为 “等到 ”, “语 ”是文言文中意思较为固定的词,多译为 “告诉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 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 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 “使初不知 ”根据语境可知, “使 ”指上文中的 “卫使 ”, “初 ”译为 “

32、起初,最初 ”。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 ,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 4】试题分析:根据选文内容可知,刘宣 “昼夜读书厩中 ”,最终成才,因此可用 “苦读成才、勤奋刻苦等。而刘铉 “刘文恭公铉主试,讶其文 ”,可见其能慧眼识才,有知人之明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

33、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点评: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达到最基本的要求。 诗歌鉴赏 早梅 唐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小题 1】与本诗情境相似的一项是( )( 2分) A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D梅花香自苦寒来 【小题 2】对诗句内容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 “寒 ”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 B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独

34、开的环境。 C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 “近水 ”。 D末句意为经冬的大雪催着梅花开放,流露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1】试题分析:诗歌中的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 写出诗人远望早梅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这与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的意境相似。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 点评:做题时,要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并与下面的几个选项加以比较,把意境相同的一项选择出来。 【小题 2】试题分析: D“末句意为经冬的大雪催着梅花开放,流露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的说法不正确,根据对诗歌中的 “不

35、知近水花先发 ”可知,是 “近水 ”的原因 “花先发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诗句,并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及诗歌的相关知识加以综合评析和衡量。 语言表达 综合性学习( 4分) 为了让同学们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使大家懂得正确饮食才能健康,班级开展了 “中学生饮食与健康 ”的调研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小题 1】有同学从网上查找到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根据这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说出关注中学生饮食与身体健康的必要性。( 2分) 【材料一】调查显示, 95的学生喜欢吃肉类、 膨化食品, 88

36、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吃 “洋快餐 ”, 63.6的学生每月都吃 “洋快餐 ”, 73.6的学生选择放学后在路边摊买羊肉串、麻辣烫等食品。与之相反,只有 25.8的学生喜欢吃有保健益寿作用的五谷杂粮, 19.3喜欢吃富含各种微量营养素、保证各器官正常功能的青菜萝卜。 【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影响健康的十大类垃圾食品:油炸食品;腌制食品;加工肉食品;烧烤食品 这些垃圾食品仅提供一些热量,而不提供丰富的营养。长期食用,影响健康。 _ 【小题 2】为引导同学们正确饮食,有同学找到了以下材料。( 2分) 经医学专家、营养学家长期研究发现,小米、玉米、荞麦、黑豆、红豆等杂粮比起精制的面粉和稻米,其营养

37、价值更胜一筹。五谷中含有许多保健益寿的营养成分,具有辅助防癌的效能。另一方面,相对于鲜鱼大肉,青菜里含有更为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能提供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保证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而被民间尊为 “蔬菜圣品 ”的萝卜,则更是人们菜篮里的一剂 “良药 ”。 结合第 1、 2两则材料,请你向全班同学发出健康饮食的倡议。 _ 答案: 【小题 1】要点: 绝大多数学生在饮食结构上存在误区。(或将垃圾食品作为自己的首选) 会影响身体健康。 【小题 2】要点: 称谓 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反对不良饮食 倡导健康饮食 【小题 1】试题分析: “说出关注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必要性 ”是审题的关键,

38、从材料一调查和材料二的内容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吃的 食品是垃圾食品,没有什么营养。长期食用,影响健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理解能力。 点评: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仔细读语段,把各自的信息提取出来,找到它们的共性,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 2】试题分析: “对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认识 ”几则材料已告诉我们,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我们不能仅凭个人的喜好、口味,要从营养的角度来选择合理的饮食,要做到不挑食,这样才能营养全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点评:平时要养成多读、多看、多想、多思的好习惯,对于从生活中看到的现象,从读书中发现的问题等等 ,自己不仅要多思考,多

39、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做,还要多与同学交流、讨论,这样,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才会迅速提高。 默写 诗文积累填空。( 8分) 【小题 1】独坐幽篁里, _。 【小题 2】 _,云从窗里出。 【小题 3】 _,何人不起故园情。 【小题 4】春潮带雨晚来急, _。 【小题 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句子是_, _。 【小题 6】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一诗中借水天相映刻画清朗秀美意境的句子是 _, _。 答案: 【小题 1】弹琴复长啸 【小题 2】鸟向檐上飞 【小题 3】此夜曲中闻折柳 【小题 4】野渡无人舟自横 【小题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小题 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40、 试题分析:默写时,除了要注意啸、檐、柝、羌等易错字外;还要注意写完之后要完整的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上下不通或张冠李 戴的错误出现。 考点:本体考察学生古诗文名句的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对于古诗文考查的几种题型(上下句对接题、理解型默写题、归类型默写题、理解运用型题目)要心中有数。 作文 我们每个人都在无可避免地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有阳光,也有躲闪不及的风雨。但请相信,它们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幸福宁静的生活,让我们品评甜蜜;失败

41、彷徨的苦痛,让我们懂得坚强。未来生活就这样在成长中一一展现它的奇妙远景。在你的经历中,一定有些事、有些人;一抹微笑、一个拥抱;抑或是 永远地刻在你的记忆中,对你的成长起着非凡的作用。 请以 “_让我成长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作文不少于 500字。 2. 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3.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答 案:略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前有提示语。读提示语可知,题目中可补的内容很多,可以补词,如有些人、微笑、拥抱等;也可以补短语,如 “幸福宁静的生活、失败彷徨的苦痛等。不过,不管补什么,都应该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写出自己有了哪些 “成长 ”,如提示中

42、的 “懂得坚强 ”,由此联想开来,还可以写出懂得了亲情、友爱,懂得了什么是艰辛,明白了师长们的良苦用心,明白了成长在付出代价的道理,知道了挫折并不可怕,关键要有一颗永不言败的心,明白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等。然后想一想,自己最想写的是什么,有什么相关的素材,写出来 可以反映什么主题,所反映的主题是否积极向上。当然可反映的主题可以有很多,如体现亲情、歌颂真情、发出呼吁等。但不管选什么,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 “熟 ”的原则,即:素材熟、主题熟、结构熟,要选择自己易于驾驭的材料,平时擅用的结构,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这样,思考周全之后再将题目补全,最后落笔成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点评: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很关键,补出的题目显示了作文的选材、立意、情感态度及语言能力,同时也决定作文成败。 补全题目常用方法: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 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化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 .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人题目 .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 “大 ”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 “小 ”的题目;运用修辞手法。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可运用上修辞,使文章灵动,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