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浙江省八里店一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28913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八里店一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八里店一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八里店一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八里店一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2-2013学年浙江省八里店一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浙江省八里店一中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一双眼睛百种看法 ”说明汉语词汇十分丰富。请你写出三个表示 “往远处看或往高处看 ”的双音节词语。 _ _ _ 答案:眺望 远眺 遥望 望 仰望 极目等 试题分析:表示 “往远处看或往高处看 ”的双音节词语有很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看清题干要求,所写的词语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含义是往远处看或往高处看,双音节词,三个词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的积累能力。 点评: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将常用词语要进行分类积累。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

2、题。 在大自然神斧的造化下,黄山以其独特的风貌耸立在皖南山区。它似一幅天然的画卷,一首无声的诗。它广积华山之险峻、岱岳之雄伟、衡岳之烟云、匡庐之瀑布,是中国名山中一颗 cucn的明珠。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这样评价黄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北京人民大会堂客厅内亦悬挂一幅黄山迎客松;国画大师刘海粟曾于 1988年实现了十登黄山的宿愿,可见黄山是以多么瑰丽的雄姿吸引天下的游人。特别是近几年,四海近邻,五洲游客都慕黄山之美名,千里迢迢展转逗留,共赏这座值得中华民族骄傲的天下名山。 【小题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瑰( )丽 cucn( ) 【小题 2】文

3、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小题 3】 “在大自然神斧的造化下 ”中 “造化 ”的意思是 。 【小题 4】这段文字主要使用了 和 两种修辞方法。 答案: 【小题 1】 gu 璀璨 【小题 2】展转 辗转 【小题 3】创造演化 【小题 4】比喻 、拟人或引用 【小题 1】试题分析: “瑰 ”容易误读为 “gu”; “璀璨 ”容易误写为 “璀灿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能力,主要是字音、字形。 点评: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

4、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对汉字的书写,最常见的错误是形近致错,音近致错,形、音相近致错,随意简化字致错,意义相近而致错。字形的识记,一 要通过读准字音,发现词语中汉字的书写错误;二要通过形声字的形旁来领悟词义,辨析字形;三要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等等。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书写练习和理解运用。 【小题 2】试题分析:文中 “展转 ”这个词语书写错误,正确的应该是 “辗转 ”,在语段中的意思是:

5、转移;经过许多地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主要是字形。 点评:对汉字的书写,最常见的错误是形近致错, 音近致错,形、音相近致错,随意简化字致错,意义相近而致错。字形的识记,一要通过读准字音,发现词语中汉字的书写错误;二要通过形声字的形旁来领悟词义,辨析字形;三要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等等。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书写练习和理解运用。 【小题 3】试题分析: “造化 ”在段落中的含义是:创造演化,指自然界自身发展繁衍的功能。 考点:本题考

6、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点评: 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 【小题 4】试题分析: “它似一幅天然的画卷,一首无声的诗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黄山比作一幅画卷、一首诗。 “黄山是以多么瑰丽的雄姿吸引天下的游人 ”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这样评价黄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句话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中重要词语表达效果的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7、,然后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具体句子分析词语表现了什么 /表达了某种感情 /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等,而每一种修辞手法又各有其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进行分类整理,写作时可以恰当运用,以增加文章的文采。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小题 1】一到求神拜佛,可就 玄虚 之至了。 玄虚: _ 【小 题 2】他们在 前仆后继 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 前仆后继: _ 【小题 3】状元宰相的文章是 不足为据 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不足为据: _ 答案: 【小题 1】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小题 1

8、】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小题 1】不值得当作凭据。 试题分析:( 1)玄 虚:解释一:形容神秘莫测 , 使人摸不透。解释二: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根据语境,这里的玄虚应该是第二种解释。( 2)前仆后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3)不足为据:这个词语比较简单,不足以作为证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 现代文阅读 好好活着就是爱 李

9、晓 21年前的 3月 26日凌晨, 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轧过他的身体。那天,正好是他 25岁生日。 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然而这个叫做查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熬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在那个雨水淅沥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查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回了母亲居住的乡村,就在房门前 300多米的松树林边,垒起了一座土坟。 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在 21年 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为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 海生 1

10、5岁便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整个县城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放她深夜蒸好的白糕。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位诗人。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 “海生,去剪了吧 !”母亲走的那天,这位贫困的诗人找人借了 300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 50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了一群小鸡。经过了几天几夜的火车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母亲一直把装着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 蛋,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儿子塞给她的那 300元钱,听说至今还在 80岁的母亲的怀里揣着。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

11、300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然而,在母亲的眼睛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 ;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所以,我总觉得, 在春天里怀念这样一位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像一种剜肉剔骨的酷刑 。浩瀚无际的 天空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 我以为,那是密集的、轻盈的雨水与雨丝。那么,一个孩子对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 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 回答问题: 【小题 1】把握文意

12、。简要概括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小题 2】从记叙顺序的角度,解答:文章第 两段能否删去 说明理由。 【小题 3】品味词句。分析第 9段中画线句所表达的感情。 【小题 4】概括主旨。作者通过本文所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答案: 【小题 1】本文主要记叙海子自杀后母亲承受的痛苦。 【小题 2】不能删。这两段是插叙,这两段内容表现的是当年海子曾让母亲特别骄傲过,突出了海子在母亲心中不可或缺的位置。 【小题 3】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形象地表达了作者深深的痛惜之情。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那么早地结束生命,给母亲的内心留下了无法愈合的创伤。 【小题 3】略 【小题 1】试题分析:本文讲的是海子自杀后,他的母

13、亲日夜伴着他的坟,哭坏了眼睛,至今怀里还揣着儿子给他的 300元钱。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 ;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 、心房中。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关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找出关键信息。概括故事内容时,人物、事件、结果等这些信息都不能缺少,且语言要简练。 【小题 2】试题分析:不能删。从写作顺序来看,这两段是插叙,这两段内容表现的是当年海子曾让母亲特别骄傲过,突出了海子在母亲心中不可或缺的位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作用的分析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

14、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作答。一般情况下,文首的句子具有总领全文和点题的作用,文中的句子则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文末的句子则是总 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小题 3】试题分析: “在春天里怀念这样一位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像一种剜肉剔骨的酷刑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失子之痛比作剜肉剔骨般透彻心扉,跟更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失去儿子之后那种痛彻心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理解能力。 点评: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

15、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 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小题 4】试题分析:本文通过记叙海子自杀后给母亲造成的痛苦,告诉我们,不要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好好活着,便是对别人最大的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分析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联系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和语句,再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分析。 阅读我真的已经可耻地长大了(有删改),完成题。 我挂掉电话就后悔了。 今天第一次接到父亲电话是在报刊编辑的课堂上,看到来电显示出 “俺爹 ”两个字,我犹豫了一下,这是上大学以来父亲第一次用他的手机给我打电话,但最终还是 挂掉了。 这几天我一直在咳嗽,胸里老是闷闷

16、的,即使已经按照医嘱喝水喝得一到下课就往厕所冲。上周莫名其妙的发起烧来,一直在 39度左右徘徊,最终咬咬牙第一次走进了校医院。等到输完三次点滴后,我才鼓起勇气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简单地说一句: “大三了,终于感冒了。 ” 母亲狠狠地骂了我,从为什么不注意,到一定要再打几个星期点滴,再到让大夫多开点药云云 。我在电话这头一个劲儿嗯嗯嗯。母亲依然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唠叨着。我就跟母亲打哈哈,说要不你来看我呀! 结果母亲并没有来,父亲却要来了。 下课后又收到了父亲的第二个电话。 父亲在电话那头喘着粗气,我在火车站呢,下午六点半的车票,晚上十点多到,到了北京南站后怎么走? 我就那么在清华熙熙攘攘的主干道上怔

17、住了。我仿佛看到了父亲拿着大包小包里装满了感冒药和各种吃食,父亲那矮小的身材在十月一日前火车站里一定显得局促而又焦急。 父亲只来过一次北京,送我来清华报到的时候,他和母亲两个人认真研究了好久才学会了如何坐地铁。为了省一个晚上的住宿费,俩人在火车站的候车厅里硬是坐了一个晚上。这些都是后来他们当笑话讲给我的,还补充说北京的饭菜好贵,在火车站吃一碗泡面要 5块钱,加满开水还要再加 1块。 而此刻父亲又要来北京了,只是为了看一下刚得了感冒的儿子。父亲在电话那边讲着,早上母亲开车去县城买菜,也没跟他商量一声就去买了一张来北京的动车票。中午的时候,母亲催着父亲去理发,父亲说,又不过节怎么那么着急理发?母亲

18、说,有好事儿!于是,父亲才知道了自己要来北京看我。家里忙,必须有人守着,母亲便决定留下来。 我眼里一阵酸涩。 但所谓的理智马上让我回到了现实,我嗫嚅着跟父亲说,还是不要来了吧!这两天太忙。父亲说,没事儿,我一个人四处溜达就行。我说,那怎么行,还是改天我陪你吧,再说来一趟花上五六百块钱还没玩 儿好,多不值啊。父亲弱弱地说,那我去退票?我说,还有回家的公交车吗?父亲说,不知道啊,这里雨下的挺大的。 我说不下去了,压抑着疯狂想要咳嗽的胸膛,说,我打电话问问娘吧。 退就退吧,母亲说,我待会儿去车站接他。 我把母亲的电话挂了,挂掉电话我就后悔了。我有一堆理由去拒绝父亲的到来,却没有想想我也可以有无数的方

19、法去迎接父亲的到来。我忽然为自己的心狠而感到悲哀和厌恶,脑子里却乱成了一片了。 我掏出手机,找到位于通讯录最上端的 “俺爹 ”,拨了过去。几声忙音过后,父亲接起了电话:我把票退了,手续费只要十块钱,我 现在在回家的公交车上呢。 游子的心真是天底下最硬又最软的啊!我可以靠所谓理性把父母精心准备了一整天的希冀用一句话浇灭,我可以在电话这头抑制着咳嗽说病就快要好了,我可以想象到父亲望着车窗上雨水支离破碎的线条心境几多凄凉,我可以回到寝室后埋头在电脑前又开始大学的无聊和虚妄。 这一切我似乎都改变不了,只有神经在被触动的一刻想找个没人的地方结结实实地大哭一场。哭完了蓦然发现:在父母眼里,我依然是个孩子,

20、但我真的已经可耻地长大了。 【小题 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我 “因父亲来看望我 ”心情发生变化的词语。 犹豫 【小题 2】联系具体语境完成下列两小题。 ( 1)体会 “父亲 弱弱 地说,那我去退票 ”一句中加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 2)第 自然段画线句子有何表达作用? 【小题 3】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文章第 段的作用。 【小题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章标题中 “可耻 ”一词的理解。 答案: 【小题 1】犹豫 怔住 后悔 厌恶 愧疚(自责) 【小题 2】( 1)弱弱指说话有气无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在得知我千方百计找借口不愿意让他到北京的失望之情,也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体谅与关爱。( 3

21、分)( 2)从妈妈狠狠地骂我和一连串 碌幕坝镏校 蜗笊 匦闯鲆晃荒盖锥院 由钌畹毓匕 残闯隽四盖椎南钢氯胛 分);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1分)。 【小题 3】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我对父亲形象的回忆,引出下文父亲将到北京看望我的情节( 3分);内容上:插叙父母第一次到北京的情节,写出父母生活节俭的形象,更加突出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3分)。 【小题 4】 “可耻 ”写出了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却不能理解体谅父母的心,觉得自己可耻;也突出了我善于反省,知错改错,表达了我对父母的愧疚、自责之情( 2分)。 【小题 1】试 题分析: “看到来电显示出 “俺爹 ”两个字,我犹豫了一下 ”;但

22、刚接到父亲要来北京看望生病的 “我 ”时, “我就那么在清华熙熙攘攘的主干道上怔住了 ”;当 “我 ”找了个很蹩脚的理由拒绝父亲来看 “我 ”时, “我把母亲的电话挂了,挂掉电话我就后悔了 ”; “我忽然为自己的心狠而感到悲哀和厌恶,脑子里却乱成了一片了 ”; “这一切我似乎都改变不了,只有神经在被触动的一刻想找个没人的地方结结实实地大哭一场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 点评:根据文章的情节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从文章的情节,接着是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态。 要将人物的心理整合到文章中去等角度去揣摩。联系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文中叙述的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分析人物

23、的心理活动。 【小题 2】试题分析: “父亲 弱弱 地说,那我去退票 ”, “弱弱 ”指父亲说话有气无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在得知 “我 ”千方百计找借口不愿意让他到北京的失望之情,也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体谅与关爱。( 2) “母亲狠狠地骂了我,从为什么不注意,到一定要再打几个星期点滴,再到让大夫多开点药云云 ”,母亲狠狠地骂我,表现出母亲爱子心切,对我的关无微不至,同时为下文俩人商量着俩看我做好了铺垫。 考点:本题 考查学生对句子中重要词语表达效果的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首先要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再结合具体句子分析词语表现了什么 /表达了某种感情

24、/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等,而每一种修辞手法又各有其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进行分类整理,写作时可以恰当运用,以增加文章的文采。 【小题 3】试题分析:第 8段内容讲的是父母第一次来北京时的场景,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插叙父母第一次到北京的情节,写出父母生活节俭 的形象,同事也突出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作用的分析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作答。一般情况下,文首的句子具有总领全文和点题的作用,文中的句子则是承上启下的作用,文末的句子则是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25、 【小题 4】试题分析:本文的题目是 “我真的已经可耻地长大了 ”,从文中的内容来看, “可耻 ”一词,说的是我已经是一个大学生了,却不能体会父母的爱心,让他们为自己的担心,甚至连来北京看自己一次都被拒绝了。能觉得 “可耻 ”,证明我我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同时也表达 了我对父母的歉疚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题目的理解能力。 点评:标题通常有以下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明文章主旨(通常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回答时不能全部照抄照搬,需要根据文章实际灵活运用) 乌 米俄阿 马 高尔基 每当

26、早晨醒来,我便打开房间的窗户,倾听着从山上透过果园中茂密的绿阴向我传来的心事重重的歌声。无论我醒得多早,这歌声都已经回荡在充满着盛开的桃花和无花果的香甜气息的晨空里了。 清风从 阿伊 乩锷轿氲姆宥 道矗 胤鞫 盼掖扒芭 艿氖饕叮 饕兜捏 枭 添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歌曲本身并不优美,而且有些单调,整个曲调很不和谐。在看来本应该停顿的地方,听到的 却是悲伤而激动的呼号 ,随后这一惊心动魄的喊叫又同样出人意外地变作了 柔肠百转的怨诉 。这歌是一个苍老而颤抖的嗓音唱出来的,日复一日,从早到晚,什么时候都能听到这支像山溪一般流下来的唱不尽的歌子。 村民们对我说,这心事重重的歌声他们已经听了七个年头

27、。我问他们: “这是谁在唱? ”他们告诉我,这是一个叫乌米的疯老婆子唱的。六 年前她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出海捕鱼,至今没有回来。 从那时起,乌米便每天坐在自家土屋的门槛上,望着大海歌唱,等待着自己的亲人。一次,我去看她。我沿着蜿蜒的小道,经过几个伫立在山坡上的土屋,穿过一个个果园和葡萄园,爬上了高山。在山石背后翠绿树丛中,我看到了乌米老太婆的那所半坍塌的土屋。在从亚伊拉山顶滚下的巨石中间,长着几株法国梧桐、无花果树和桃树。溪水潺潺地流着,在它流过的地方形成许多小小的瀑布,土屋顶上长着青草,墙上爬着曲曲弯弯的藤蔓,屋门正对着大海。 乌米坐在门旁的石头上,她的身材匀称颀长,白发苍苍。她那 布满细小皱纹

28、的脸,已被太阳晒成了棕褐色。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 乩锷降幕疑 宥 约霸谔 粽找 潞 忪陟诘拇蠛 姓庖磺性诶先酥芪 纬闪艘恢炙嗄戮糙椎钠 铡谖诿捉畔碌纳狡律希 幸恍 懔懵渎涞拇迳帷腹 暗穆淌鞔钥慈 悄俏逖樟 奈荻 崴埔桓霰淮蚍 说难樟舷洹由较虏皇贝 绰砭叩亩鄙 褂谐彼 幕骱兜纳成成 级 箍梢蕴 骄奂 诩 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 声。 乌米一面唱,一面用笑脸迎着我。她的脸在微笑时皱得越发厉害了。她的眼睛年轻而明亮,眼里燃烧着专心致志的期待之火。她温存地打量了我一眼

29、,重又凝视着一片荒漠似的大海。 我走近前去,在她身旁坐下,听着她歌唱。歌子是那样奇特:满怀信心的曲调不时为忧思所代替,其中含有焦灼不安和疲倦的调子,它时而中断,寂然无声;时而又响起来,充满了喜悦和希望 但是不论这歌曲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乌米老太太的脸上却只有一种表情,那是一种坚信不疑的期待,一种满怀信心的、安详而喜悦的期待。 我问她: “你的丈夫叫什么名字? ”她粲然 一笑,回答说: “阿布德拉伊姆 大儿子叫阿赫乔姆,还有一个叫尤努斯 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他们正在路上,我马上就会看到船了。你也会看见的。 ” 她说 “你也会看见的 ”这句话时,似乎深信,见到他们父子对我说来也将是莫大的幸福,似乎当

30、她丈夫的渔船出现在海天之际,出现在她那被南方的烈日晒干了的、木乃伊般的棕色手指所指的那一道深蓝色的细线上时,我会感到莫大的快乐。 随后她又唱起了那支期待和希望之歌。我看着她,一面听,一面想: “就这样怀着希望该有多好啊!心里充满了对未来巨大欢乐的期待,这样活着该有多好啊! ” 乌米一 直在唱着,她微笑地摇晃着身躯,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在日光下闪烁着耀眼光辉的茫茫大海。 她完全沉湎在一种思念里,不理会任何别的东西了,坐在她身旁的我对她说来已不复存在。我对她这种全神贯注的神态满怀敬意,我觉得,她这种只怀着一种希望的生活很值得羡慕,我沉默着,情愿让她把我忘却。这一天海上风平浪静,它像一面明镜,映射出明亮

31、的天色,但并未使我产生什么希望。随后我便满怀惆怅悄然离去。身后传来了歌声和溪水响亮的淙淙声,海鸥在海上翱翔,一大群海豚在离岸不远的地方尽情嬉戏,远方是苍茫的大海。 年迈的乌米永远等不到什么了,但她将怀着希望活着和死去 【小题 1】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象,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各用一个词) 【小题 2】指出第 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小题 3】文中反复写她的歌声有何目的? 答案: 【小题 1】 坚忍(执着) 乐观 【小题 2】手法: 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 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 作用: 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 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

32、境; 暗示人物的命运。 【小题 3】 更充分地表现乌米复杂的内心世界,有利于揭示乌米的性格; 唤起读者对她的深切同情; 渲染气氛,使全篇笼罩在明亮与灰暗交织的基调中,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小题 1】试题分析:当自己的孩子和丈夫出海打渔再也没有回来之后,乌米就每天唱歌,等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回来,但是不论这歌曲表现什么样的情绪,乌米老太太的脸上却只有一种表情,那是一种坚信不疑的期待,一种满怀信心的、安详而喜悦的期待。从这些可以看出,乌拉是一个执着而又乐观的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 点评:做人物形象分析类题目时,要结合人物具体的言行来分析其精神品质。平时在阅读文章时,要善

33、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小题 2】试题分析: “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 下的阿伊 乩锷降幕疑 宥 约霸谔 粽找 潞 忪陟诘拇蠛姓庖磺性诶先酥芪 纬闪艘恢炙嗄戮糙椎钠 铡谖诿捉畔碌纳狡律希 幸恍 懔懵渎涞拇迳帷腹 暗穆淌鞔钥慈 悄俏逖樟 奈荻 崴埔桓霰淮蚍 说难樟舷洹由较虏皇贝 绰砭叩亩鄙 褂谐彼 幕骱兜纳成成 级 箍梢蕴 骄奂 诩 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 ” 这段的环境描写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乌拉的生活和山下人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营造的肃穆 静谧的气氛

34、更加突出了乌拉的不幸和孤独。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景物描写手法的的辨析及其作用的理解。 点评: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小题 3】试题分析:反复写乌拉的歌声,更充分地表现乌米复杂的内心世界 孤独和不幸,有利于揭示乌米的性格;同时激起了读者对她的深切同情;渲染了文章气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能力。 点评:推测写作意图就要知道写文章(段落、情节)是为了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它不仅要求了解内容,还要了解作者的口气,分析作者的 叙述方法,这样才能推断出写作目的。除此外,还要注意文章的主题大意。虽然写作目的和文章大意是两回事

35、,但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推测写作目的大有帮助。判断写作目的,还要注意作者材料的详略安排。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 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 生于深山薄丛 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

36、,不见 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 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 楚之逐臣:即屈原。 薄丛:贫瘠的丛林。 不见:不被人知道。 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小题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蔓不枝枝:长枝节 B亭亭净植植:种植 C自古人知贵兰贵:尊贵 D平居与萧艾不殊 殊:相同 【小题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 之 花清风过 之 B濯清涟 而 不妖雪霜凌厉 而 见杀 C花之隐逸者 也 来岁不改其性 也 D同予 者 何人不见是而无闷 者 也 【小题 3】下列对

37、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的莲花和【乙】文的兰花生活环境虽有区别,但都有高洁、纯朴的品质。 B【甲】【乙】两文都表明了要退隐山林、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才华的人生态度。 C【甲】文批判了菊和牡丹的傲然超脱;【乙】文则赞美了萧艾和兰花的清香宜人。 D【甲】【乙】两文都涉及到了作者所鄙视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会现象。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A 【小题 4】( 6分)( 1)( 3分)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

38、贴近去玩弄啊! ( 2)( 3分)(兰花)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芳香。 【小题 1】试题分析: B.“植 ”,笔直地。 C.“贵 ”,以 为贵。 D.“殊 ”,两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 2】试题分析: A.前一个 “之 ”没有实际意义,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是代词,代指兰花。 B.前一个 “而 ”表转折,却的意思,

39、后一个是顺接。 C.前一个 “也 ”是陈述语气,后一个是感叹语气。 D.两个 “者 ”都是表判断, 的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 3】试题分析: B.甲文写出了作者洁身自好、不甘屈服于世俗的高尚情操,表现了作者的 “出淤泥而不染 ”,从而与文章中所讽刺的庸人、俗人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C.【乙】文赞美了兰花的清香宜人。 D.【乙】文未涉及作者所鄙视

40、的那些追功名、逐富贵的社会现象。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及线索,筛选文章信息等多方面的能力。 点评:记叙文(这里指广义记叙文,包括散文和小说等)、说明文、议论文都会有这一考查方法,要求考生对文章内容探究的结果进行审查、鉴别,并作出选择或判断正误。题型有:题干中列出对文章主题、中心、主要信息等内容的探究,要求考生判断其探究是否正确、合理、准确、全面。这类题一般都是以选择题或判断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灵活多变,有的要求考生选出正确的项,有的要求考生选出 不正确的项;有的是单项选择,有的是多项选择。 【小题 4】试题分析:翻译( 1)时,要注

41、意把 “(观:观赏;亵玩:玩弄)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 2)时,要注意把 “(为:因为;芳:发出芳香) ”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语言表达 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 “ , ”,告诉他同学们迟早会了解他的,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答案: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试题分析:根据语境,横线上应该填的论

42、语中的语句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意思就是说人家不了解我 ,我也不怨恨、恼怒 ,不 也是一个有德的 君子 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情境的理解、还原、模拟,口语交际能力。 点评:做这种情境题,一定要联系具体场景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对话,有时候还要加进去 自己的猜测和揣摩,使整个情境衔接顺畅,再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体会,表达时,要文明得体,简洁准确,条理清晰。 作文 写作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常使我们悟出一些做人的道理。你一定会有这样的经历和见闻,对这些道理也会有自己的认识。请以 “做人要 _”为内容,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 1)必须从以下 10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

43、,与上面题干中 “做人要 ”组成一句话(如 “做人要诚实 ”)作为文章的中心或论点。这 10个词语是:诚实、真诚、守信、宽容、正直、尊重他人、有责任感、有孝心、有主见、有合作精神。(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如果写记叙文必须写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中心,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少于 600字。 答案:略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做人要 ”,比如 “做人要有原则 ”题目中的关键词 “原则 ”,写做人要有什么原则,或者写做人为什么要有原则,或者写做人没原则会有什么后果,等等。写作前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在写的过程中,选材一定要典型,尽量做到文从字顺,写出真情实感,内容具体充实。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另外,书写一定要整洁美观。 考点:本体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点评:这道 半命题作文题目,没有审题障碍,可写的内容也很多,只要是来源于生活的自己的体味与思索都可以写下来。平时要注意多观察生活,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写下来,以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