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1)(带解析).doc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289207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1)(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1)(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1)(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1)(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1)(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2013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1)(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 6分)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 ,以丰( rn) _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干荷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野花野草, _E_都年复一年地渴望着她的青睐,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 _A_的高梁,喂鼓了 _B_的豆荚,喂足了 _C_的西瓜,喂熟了 _D_的( yu)_子。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物的生生不息。 【小题 1】改正加点词中书写有误的字 ,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并将其依次工整地书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 ) 1. 2. 3. 4. 【小

2、题 2】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 A、 B、 C、 D处选填合适的词语。( 2分) 选项: 沉甸甸 结实 圆滚滚 肥胖 我会选: A_ B_ C_ D_ 【小题 3】请根据语境给文中 E处写上合适的语句。( 2分) 答案: 【小题 1】润 涸 粱 柚 【小题 1】结实 肥胖 圆滚滚 沉甸甸 【小题 1】山上的树林果林。 试题分析:一小题中的润 涸 柚 ”三个汉字均为易读错的字,要注意它们的读音才能正确写出汉字粱要注意其形近字和同音字二小题要注意词语的搭配,看后面的中心语再选择正确的修饰词语,如西瓜应用圆滚滚 修饰,柚子应用沉甸甸修饰,其余的两个再一一对号入座即可三小题与前面的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即可如

3、山顶上的苍松翠柏 ”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词语、句子的掌握情况。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字的积累,阶 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的积累。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对于词语的搭配,则要整体把握句子,注意句子的内容,注意标志性词语,做好正确的搭配注意搭配时先找容易的、明显的、把握大的选择出来填上,然后再做其它搭配仿写时则要注意例句的字数、结构、句式等 选择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2分) A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B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C那些无视他人健康而吸烟的人,难

4、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 D通过这次学习, 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前后矛盾, “估计 ”与 “肯定 ”矛盾。 B、搭配不当, “听完 ”与 “舞姿 ”不能搭配。 D、无主语,去掉 “通过 ”或 “使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 见病因一一加以衡

5、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 2分) A那一股足以 擎天撼地 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B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 “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等她 具体而微可真不容易啊! ” C当他 猝然长逝 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D赵本山夸张而诙谐的表演让观众们都 忍俊不禁 。 答案: B 试题分析: B、具体而微指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与本句父亲所说的话语意不一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成语,包括文言文中出现的成语,是考查的重点。对于这些词语要做到知其意,善运用。平时要在

6、积累上下工夫,对于易于混淆的词语成语要进行比较积累。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9分) 吴继慧 吃完中午饭,儿子围着一个装满土的空花瓶转了好几圈,我很奇怪,问他干什么。他说: “妈妈,我好久以前吃的龙眼籽埋进去了怎么还不发芽呢 我一听,乐了。怪不得他天天站在花盆前看,原来是等自己埋下的果核发芽呀 !为了不让他失望,我哄他说: “还没到时间呢,过一段它就发芽。 ”儿予听了我的话后高兴地说: “真的吗 那我过会再来看。 ”说完蹦蹦跳跳地跑出去了。 看着儿子快乐的背影,我却陷入了深思中。 小时候,我也经常埋果核,但没有一次看见从埋果核的小坑里冒出所期望的豆芽瓣来。那时大人们也是像现在我安慰

7、儿子一样安慰我。现在想起来,大人们安慰的话颇有些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的意思。那时我对大人们的话深信不疑,总以为埋下的果核一定会发芽的。而历经几十年的风雨之后我明白了人生并非任何时候都是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不是吗 就像小时候埋果核一样,埋下果核,每天给它浇水,充满希望地等待着,它却不发芽。你真诚地推心置腹 地将自己的知心话毫无保留地对朋友倾诉,只为一份肝胆相照的友情,却没想到他背弃了你;你认认真真、辛苦卖力地工作,却一直得不到领导的重用,才华难以施展;你埋下一粒充满希望的种子,它却在生活的泥土中慢慢腐烂成尘。人的一生中竞有这样许许多多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就像许多花开后,没有结

8、果一样。 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希望,放弃努力吗 其实,每个人都是一朵花,只是花的属性不同。有许多花开后即挂满了又香又甜让人眼馋、嘴里流口水的果实,有许多花开后结的是又苦又涩的果实,而有许多花只是绚丽地开放,却没能留下一粒果实。大自 然中没有果实的花不计其数。可是没有果实一点也不妨碍它的美丽。玫瑰无果,却能代表爱情:梅花无果,却能在寒霜中傲然绽放,为寒冬增添一份美丽的色彩,又给寒冬的空气增添一份芳香;牡丹无果,却一点也不影响它艳压群芳、独占花魁,名扬天下;月季无果,却依然月月为人们带来美丽而被人们喜爱地誉为 “花中皇后 ” 太多太多无果的花朵,虽然明知无果却依然不遗余力地绽放着,为世界增添一份又

9、一份的多彩多姿。 人生的奋斗过程,恰如花开的过程。结不结果,结什么样的果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能被人们接受的并非只有那些可以结满香甜果实的花,有 的果实虽丑陋却可入药治病。只要努力地绽放自已的花朵,开放过就不算白来世上一遭,怕的是在还没有开放时就不努力地汲取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不经受阳光的照耀和风雨的考验就枯萎。一个希望破灭了,我们还可以有下一个希望,总有一个希望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来。只要努力过,只要真心地付出过,只要不畏艰辛地奋斗过,只要尽全力地绽放自己的花蕾,总能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些色彩的。 【小题 1】开头细致描写儿子期待果核发芽的故事有怎样的作用 ( 2分) - 【小题 2】 “人生的奋

10、斗过程,恰如花开的过程。 ”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 3分) - 【小题 3】选文告诉你怎样的道理 ( 2分)请用简练的语言谈谈你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怎么做。( 2分) _ 答案: 【小题 1】 通过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小题 1】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人生要不断奋斗,就像一朵花努力开放,只要努力绽放自己的花朵,享受奋斗的过程,人生就是美丽的。 【小题 1】不要在意外界因素的好坏,应该执著地去奋斗,享受奋斗的过程美。今后在学习中应注重学习的过程,不要过于计较分数的高低,努力把每一科基础打好。 【小题 1】试题分析:通读全文不难看出,第一自然段的叙事是为了引出

11、第二段 “看着儿子快乐的背影,我却陷入了深思中 ”及后文 “深思 ”的内容,即后文的议论。因此,本段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 ,而且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考点:本题考查作者的写作意图。 点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要综合全文内容加以理解。要看一看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开头、结尾还是中间),与文中的其它语段有什么关系。这样整体感知之后,理解起作者的写作意图来才更准确。 【小题 1】试题分析:这句话是文章结尾段中的一句,读结尾段落不难看出,花开的过程什么样呢 “要努力地绽放自已的花朵,开放过就不算白来世上一遭,怕的是在还没有开放时就不努力地汲取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不经受阳光的照耀和风雨的考验就枯萎。一个希望

12、破灭了,我们还可以有下一个希望,总有 一个希望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来 ”,由此可知,人生就像花开一样,要努力绽放,心怀希望不断奋斗,这样的人生才是美丽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句的理解能力。 点评:语句出现的语段前后是理解语句和寻找答案:的关键所在。要精读该句附近的语句,借助它们提炼出答案:来。 【小题 1】试题分析: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议论的核心部分,尤其是只要努力过,只要真心地付出过,只要不畏艰辛地奋斗过,只要尽全力地绽放自己的花蕾,总能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些色彩的。 告诉我们要注重过程,努力付出,全力奋斗的道理。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不管是学 习还是生活,都要全心全意地努力,只有付出才会有收

13、获。 考点:此题考查学生的感知文章的能力及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点评:感悟一事一议的文章要做到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的语句(尤其是议论的核心段落。另外还要注意结合你的经历字眼,即一定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 阅读朱自清的春节选,完成文后题目。 (7分 )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 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

14、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 )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 )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 )着。 【小题 1】文中是从哪几个角度写春风的?( 1分)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 (2分 ) 【小题 2】这几段文字描绘了春景的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 【小题 3】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分) 答案: 【小题 1】从触觉、嗅觉、听觉的角度写春风,写出了春风的柔和、清新、悦耳的特点。 【小题 1】表达了作者对

15、春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小题 1】绿、逼、烘托、静默 【小题 1】试题分析: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是触觉,写出了其柔和的特点。“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是嗅觉,写出了其清新的特点, “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是听觉,写出了它动听的 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分析能力。 点评:首先要知道 “角度 ”这一术语,它包括人的五种感官即:触觉、嗅觉、听觉、味觉、视觉。然后要根据具体的语句加以判断。 【小题 1】试题分析:语段中所描写的春天是美丽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春风和春雨是细腻、柔和、清新、悦耳的,所以由此可以看出

16、作者内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写法的能力。 点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由景色的特点尤其是人物的心境、处境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做题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景色特点及人物的处境。 【小题 1】试 题分析:此段为背诵语段,根据识记的内容即可正确填写出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现代文的背诵默写能力。 点评:对于现代文名著中,只要课后要求背诵的内容,不管是整篇课文还是某语段,都要认真背诵并做到默写。还要体会其佳处,最好做到仿写。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11分) 孩子,请系好鞋带 那时,我还在读初一。学校每到年底都会组织游园活动庆祝新年的到来,记得那年的游园活动特

17、别热闹,游戏很简单,似乎所有的人都能中奖,所以奖品很快就剩得不多了。 我终于也挣得了一张票,便兴冲冲去领奖。领奖处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后几份 奖品,我也不甘示弱往前挤。高高的窗台,狭小的窗口,发奖的人根本看不见领奖人的脸,只能随意地从那些伸进窗口的挥舞着的手中接过奖票,再递给奖品。突然间,我感觉手心沉甸甸的,是一份奖品!还来不及高兴,旋即又感到手里轻飘飘的了 奖品被别人抢了!我忙抬起头四下搜寻,只见身旁一个大男孩正在冲我得意地笑。 我冲他喊道: “把奖品还给我! ”他边走边嚷: “每个人都有奖票,谁能抢到就是谁的了,凭什么还给你! ”我拽住他的衣角,近乎哀求: “我先拿到的,给我吧。

18、” 他猛地推开我,没想到竟把我趔趄在地,他一溜烟跑掉了。 从地上爬起来, 我再也忍不住委屈大哭起来。我边哭边走向办公区,这时我本能地想到了母亲,她是这所学校极有权威的老师,她一定能帮我! 母亲听我哭哭啼啼叙述完一切,沉默了半晌才说: “孩子,先系好你的鞋带吧。 ”我低头一看,真的,鞋带不知在什么时候已松开了。我迅速系好鞋带,然后期待母亲帮我要回奖品,没想到她却平静地说: “走吧,我们回家 ” 这件事早已过去,我始终没能要回那份本该属于我的奖品,为此,心里不止一次埋怨母亲。然而,随着渐渐长大,十多年来也曾经受了许多成败与得失,现在我才恍然明白,当年的母亲用心良苦! 她让我系好鞋带,她在 我因得不

19、到奖品而懊恼的时候,让我系好鞋带,因为,我确实应该这样做。如果我任由自己哭闹,我可能会一辈子对此事耿耿于怀,无法释然。生活中本来就有好多我们想要的东西却无法得到,我们又怎可以要求自己每次都能被满足呢?母亲这样做其实是想让我学会坚强 当生活不能如愿以偿或者不尽人意时,不是一味地计较和埋怨,而是一如既往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保持一份恬淡心情对待生活。 我知道,命运给予我们的磨难将远不止是失去一份奖品;我同样知道,对待磨难也并非系好鞋带就难解决这么简单,但我明白生活的真谛就在于此 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 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终有一天,我就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小题

20、1】找出表明本文属于回忆性文章的标志性语言。( 2分) 【小题 2】母亲让 “我 ”系好鞋带的内涵可用文中哪些句子来解释?( 2分) 【小题 3】你觉得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分) 【小题 4】 “孩子,请系好鞋带。 ”文 中母亲的一句话影响了 “我 ”一生。是啊,正确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同学们,在这十多年的成长历程中,父母对你说的哪句话你最难忘?这句话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4分) 最难忘的一句话: ( 1分) 这句话的影响:( 3 分) 答案: 【小题 1】那时,我还在读初一;这件事早已过去(两处都可) 【小题 1】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

21、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终有一天,我就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小题 1】沉着冷静,大度明理,教子有方 【小题 1】略 【小题 1】试题分析:文章第一段表明全文主要内容是回忆,即运用了倒叙的记叙顺序。那时,我还在读初一。学校每到年底都会组织游园活动庆祝新年的到来,记得那年的游园活动特别热闹,游戏很简单,似乎所有的人都能中奖,所以奖品很快就剩得不多了。 ”从这些语句中不难看出, “那时,我还在读初一 ”是明显的表明回忆的语句。文章倒数第三段 “这件事早已过去,我始终没能要回那份本该属于我的奖品, ”是回忆结束的标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审清题目求,整体把握文章 内容,

22、注意标志性语句或词语,一般回忆都有明显的开始或结束的标志。 【小题 1】试题分析:审题后,我们可以发现,答案:要在文章叙事之后的语段,即后三段中现在我才恍然明白,当年的母亲用心良苦!她让我系好鞋带, 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终有一天,我就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寻找,精读这一部分,更不难看出,本题的答案:,即 “真谛 ”所在 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气馁,不自怨自艾,永远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永远向前看,终有一天,我就能用生命的带子系住幸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能力。 点评: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找准答题范围,注意标志性词语,如本题中的 “真

23、谛 ”即是标志性的词语。要找的句子也是文章的关键语句,点睛之笔。 【小题 1】试题分析:文章对于母亲的描写就有一小段, “母亲听我哭哭啼啼叙述完一切,沉默了半晌才说: “孩子,先系好你的鞋带吧。 ”我低头一看,真的,鞋带不知在什么时候已松开了。我迅速系好鞋带,然后期待母亲帮我要回奖品,没想到她却平静地说: “走吧,我们回家 ” ”,抓住这一段中的人物语言、神态描写,我们可以看出 “沉默了半晌才说 ”孩子,先系好你 的鞋带吧 ”“平静地说 ”“走吧,我们回家 ”可见,母亲是个冷静、大度、教子有方的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点评: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

24、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小题 1】试题分析:这样的语句可选择的余地很大,只要是对自己成长有利的语句均可。即使不是父母说的,也可以安到父母的身上。如 “谦虚使人进步 ”“做人要诚实 ”“和同学搞好关系 ”“注意加着凉 ”等。 考点: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点评:对于生活要有感悟,有积累,对身边的人和 事要关心、关爱。 文言文阅读 阅读童趣,完成文后题目。( 9分)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账

25、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小题 1】解释划线的词。( 4分) ( 1)项为之 强 ( ) ( 2)徐喷 以 烟 ( ) ( 3)见藐小 之 物 ( ) ( 4)果如鹤 唳 云端 ( ) 【小题 2】翻译下列文言语句。( 2分) 必细察其纹 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我的译文: _ _ 【小题 3】你愿作一个富于情趣的人吧!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下面的几个词营造出一份物外之趣!( 3分) 湖水 斜阳 流云 答案: 【小题 1】( 1)同 “僵 ”,僵硬 ( 2)用 ( 3)的 ( 4)鸟鸣 【小题 1】一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

26、趣。 【小题 1】略 【小题 1】试题分析:这四个词语,有实词有虚词,还有一个是通假字,考查面较广,但都是文下注解 里的重点字。 “强 ”是通假字, “以 之 ”为虚词,根据语境很易推断意思。 “唳 ”为动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 1】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 “故 ”“ 时 ” 物外之趣 等。

27、 “故 ”是因此的意思, “时 ”是时常,经常的意思, 物外之趣 是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 1】试题分析:首先理解物外之趣的意思,即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因此在写句子的时候要加以想像。如把湖水想像成一面镜子、一片蓝天,流云想像成是缀在镜子上的一美女、逃生

28、的囚犯,斜阳是一道道利箭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点评: 运用给出的词语造句,要注意题目的要求,还要注意事物本身的特征,寻找与之特征相近的事物加以联想、想像,写得合情合理又富有情趣即可。 语言表达 请从下面 A、 B两句中自选一句进行品析。( 3分) 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B. 天儿越晴,水 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还有长枝的垂柳还要照个影儿呢! 我会品 _句: _ _ 答案: 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点。 B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济南冬天的水人的情态特征,把济南冬

29、天的水的温和,清亮的特点写活了。(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两个句子很明显都运用了修辞,第一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第二个句子运用了拟人。所以修辞是首先的赏析角度,结合语境、根据 里面的用词揣摩,回答出效果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 点评: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夸张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其中有修辞的句子要首先选择修辞。 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7分) 校园里,有不少同学的习惯不好:一次性包装袋随手乱扔,不喜欢的饭菜也挑出来丢在地上,把废纸撕成小片后从窗口抛下,为走近道而从草坪上穿过 为此

30、,学校组织系列教育活动,来矫正同学们的这些不良习惯。 【小题 1】请你设计一句广告词来宣 传这次活动 (2分 ) _ 【小题 2】如果你遇到一个同学有上述某种行为,你打算和他说什么?( 2分) _ 【小题 3】 “感受自然 ” 你最喜欢的一处自然美景是哪里?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下:( 3分) 答案: 【小题 1】示例:校园是我家,爱护靠大家;今天的好习惯将带给你明天的成功。 【小题 1】开放性试题。应该是入情入理的劝阻,避免用刺激性、教训的语言。 【小题 1】 略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的 “校园里,有不少同学的习惯不好 ” 可知,有些同学没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因此,从提醒的角度设计广告词即

31、可。如 “好习惯决定一生 ”“好习惯从我开始 ”等。第二个小题是口语交际题,针对没有好习惯进行劝说,可以指出不良生活、卫生习惯的害处,养成好习惯的益处,注意语言要委婉。第三个小题可写身边的,如校园一角、操场一角、甬道上的一棵树、一盆花等。也可写旅游时看到的风光等,只要符合美的特点即可。 考点:本 题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点评:广告词要突出主题,有针对性。做口语交际题,一要注意有称呼;二要注意扣题干,说话要有针对性;三要注意用词和语气,使人容易接受。语言表达题要审清题,用正确的表达方式来完成。 默写 根据所学的古诗文填空。(七题任选五题完成)( 5分) 【小题 1】 ?归雁洛阳边。 (王湾

32、次北固山下) 【小题 2】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小题 3】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 。 ”( 论语 ) 【小题 4】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小题 5】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小题 6】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争春的诗句是 _ , _ 。 【小题 7】论语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答案: 【小题 1】乡书何处达 【小题 1】曲径通幽处 【小题 1】勿施于人 【小题 1】青山郭外斜 【小题 1】何当共剪西窗烛 【小题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小题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试题分析:默写时,除了要注意( 3)于

33、( 5)烛()莺 燕 啄()罔 殆等易错字外;还要注意写完后要完整的读一读,检验 一下是否正确,有没有张冠李戴的低级错误 考点:本体考察学生古诗文名句的理解默写的能力。 点评: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 对于文言诗文的名篇不仅要背过会写,还要注意其文学常识 作文 作文( 40分) 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按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 “_之后 ”为题写一篇文章 . 题二:生活离不开理想 ;人生离不开梦想;科学离不开幻想。面对遍野的绿色,你会想到小 草顽强的生命力;

34、面对滚滚东逝的流水,你可能会想到飞逝的光阴 请以 “想 ”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 600字。( 3)书写工整规范。(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 答案:略 试题分析:作文为二选一,如果写第一篇,首先要考虑补题,即可以补什么,适合补什么,要以 “熟 ”为原则,选择与生活接近的,有感悟的内容来写,这样易于写出真情实感,易于打动读者。如我们可以补 “成功 ”“失败 ”“阅读名著 ” “拜读 ”“走近名人 ” “旅游 ” “争吵 ”等。第二篇则是提示语加要求的作文形式,根据 提示语中的语句,我们可知本作文意在让我们谈理想,说梦想,还可以有幻想,当

35、然也可以是针对某事某物的思考。因为是选题作文,所以自己感到哪一篇有话可写,哪一篇掌握的材料多,哪一篇易于写出真情实感,就选择写哪一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点评:补题作文一定要审清题目,看清题目的意向,做好最为关键的一步,即补题,为自己的作文打开思路。补全题目常用方法: .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 长的体裁着手来写;化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 .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人题目 .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 “大 ”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 “小 ”的题目;运用修辞手法。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可运用上修辞,使文章灵动,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提示语加题目的作文,一定要注意把提示语和题目两部分都要分析透彻,之后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确立主题,来完成构思与写作。写作时,要注意书写一定要整洁,标点符号要使用正确,关注作文的词语运用与描写,尽量让笔下的文字灵动起来。当然平时的练笔也是至关重要的,写作其实就是一种习 惯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