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浙江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等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amazingpat195 文档编号:28958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年浙江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等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浙江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等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浙江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等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浙江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等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2014年浙江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等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2014年浙江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等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3分) 并无奢华场面和明星阵容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一问世,便以其益智的清丽身姿和积极的文化情怀,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创下全国收视佳绩。你能找出下面词语中书写有误的字并加以改正吗? 无限暇想 好高骛远 润如油膏 发奋忘食 狼狈不堪 阿谀奉承 重蹈复辙 嗤之以鼻 恪尽职守 怒不可遏 _ 改 _ _改 _ _改 _ 答案:暇改遐 奋改愤 复改覆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段,在语境中根据词意和汉字形声的特点判断字义,注意形似音同的易错字,找出三个错别字。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

2、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今天,我们怎样阅读( 12分) 【百家争鸣】碎片化阅读的 “美丽 ”与 “忧愁 ”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 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 “美丽 ”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 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考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

3、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 “美丽 ”和 “忧愁 ”是共生关系。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任何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 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引自互联网) 【权威调查】 2010年、 2011年 1870 周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 年 度 人均纸质书 阅读量 人均电子书 阅读量 日均纸质书 阅读时间 日均数字化 阅读时间 2010年 4 25本 0 73本 16 78分钟 12 07分钟 2011年 4 35

4、本 1 42本 14 85分钟 16 64分钟 【注】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 MP5阅读等。 【媒体信息】 4月 20日, “左岸书店 ”店主发微博宣布:左岸书店将于五一节后关门谢幕。近年来,由于书店入不敷出,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相继关门。民营书店从 “诗意地栖居 ”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在各地逐渐衰弱。英国诗人多恩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 ”但愿,在全社会的关心下,我们的实体书店能够兴旺起来。(摘自现代金报 2012年 4月 22日) 【它山之石】 在加拿大,人们喜欢全家逛书店

5、,喜欢全家出动去图书馆,喜欢饭后一起围坐在暖烘烘的壁炉前读书。加拿大几乎每 座图书馆都有儿童读书区,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那里,自己放心地去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喜爱阅读的不仅只有加拿大人,据调查,以色列人均纸质书年阅读量达到 64本,日本为 40本,韩国也有11 本。 有资料显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国,对小书店的税率为零,瑞士、意大利的税率也只有 2%。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日本和韩国则由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证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此外,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为一些有地标景观性质的书店提供资助,用以保护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小题 1】什么是 碎片化阅读

6、?请用一句话概括。( 2分) _ 【小题 2】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碎片化阅读往往能让人们迅速获得海量信息,但也容易造成人们的思维惰性。 B很多外国政府对实体书店实行免税,并提供资助,以保护城市文化多样性。 C从前两年国民阅读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看,我国国民的阅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D深度阅读是构筑人们精神家园的有效办法, 这需要自身的努力和社会的关注。 【小题 3】阅读上述几则材料,推断民营书店衰弱的若干原因。( 4分) _ _ 【小题 4】阅读【它山之石】,结合前几则材料,说说获得的启示。(至少两点)( 4分) _ 答案: 【小题 1】( 2分)碎片化阅读就是

7、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 【小题 2】( 2分) B 【小题 3】( 4 分) 人们阅读方式发生改变,数字化阅读比重增加。 碎片化阅读(或数字化阅读)比纸质书阅读更方便、快捷。 碎片化阅读的阅读成本更低。 民营书店入不敷出。 我国国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不大,纸质书需求不大。 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造成冲击。(每点 1 分, 答出其中四点即可) 【小题 4】( 4分) 当前我国国民的阅读习惯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不少人热衷于碎片化阅读,我们应该静下心来深度阅读,会收益更多知识。 与世界上的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的阅读量较少,我们应该向爱读书的加拿大人、以色列人学习,积极

8、参与到全民阅读的行列中。 民营书店的逐渐衰弱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政府、民间组织可以学习国外好的做法,扶持民营书店。(至少写出2点,结合材料呈现现状,针对现状写出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将第一段第二句话压缩一下,变成 “ 是 ” 这样的判断句式即可。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各项句子内容,抓住内容的信息点,找到与此文段中与此有关的文字仔细辨别。 B 项错在,原文是说 “西方不少城市还有各类文化基金 ”,这不是国家政府行为,是地方政府或民间团体行为。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

9、题 3】 试题分析:阅读前三段文字和表格中的数据,抓住关键信息点,依次概括。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从中国实体店衰落的原因和国外一些地方保护 “实体书店 ”激发民众阅读实体书的做法上谈感受,即怎样减轻这些 “原因 ”的影响,怎样根据国情借鉴国外的做法。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身后的眼睛( 13分) 那是一头野猪。 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苞谷林上,也洒在对熟透的苞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 (A) 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 孩子的身后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那

10、是前几天他的父亲忙碌了一个下午的结果。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苞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惟一的武器和依靠。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说他会比父亲看护得更好。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孩子是吃了晚饭之后主动向妈妈提出来换父亲的。 野猪的肚子已经多次轰隆隆地响个不停了。野猪眼露凶光,龇开满嘴獠牙,它向前一连迈出了三大步。 (B) 孩子已经能嗅到野猪扑面而来的臊气。 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但孩子没有,孩子握着木棒,勇敢地向野猪冲上去,尽管只有一小步。这已经让野猪吃惊不已

11、。野猪没有料 到孩子居然敢向它反击。野猪嗷嗷地叫个不停。野猪的头猛地一缩,准备拼着全身的力气和重量冲向孩子。 在窝棚的一个角落,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双手拦住了汉子的猎枪。 汉子是孩子的父亲。拦住孩子父亲的是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一边悄悄地对孩子的父亲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 ! 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的目光全盯在孩子和野猪身上。月光洒在孩子父母紧张的脸上,一点也掩饰不住他们的担心。他们已经躲在窝棚的角落里有些时候了。 孩子没有退缩,也没有呼喊。他死死 地咬紧牙,举起木棒严阵以待。 野猪和孩子对视着。 野猪恨不得吞了孩子。

12、孩子恨不得将手中的木棒插进野猪龇着獠牙的嘴里。 野猪喘着呼噜呼噜的粗气。听得见孩子的心咚咚地跳动。 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一粒粒的细汗,从孩子的额头,缓缓地沁出。 野猪的身子立了起来。孩子的木棒举过了头顶。 他们都在积蓄力量。 突然,野猪扭转头,一溜烟地,跑了。 孩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一屁股瘫在了地上。 孩子的父亲母亲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他们走了过来。父亲激动地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 !父亲的脸上全是得意。 孩子看见父亲母亲 从窝棚里走出来,突然扑向母亲的怀抱,嚎啕大哭。孩子不依不饶,小拳头擂在母亲的胸上,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 一点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和顽强。 孩子的母亲抱

13、起孩子,重复着父亲的话,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 !母亲的脸上全是赞扬。 孩子继续不依不饶,哭着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 母亲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帮了你啊 !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 ! 孩子似懂非懂。他只好仔细地看了又看父亲母亲的眼睛,父亲母亲的眼睛和平时一模一样,怎么帮的啊 那孩子就是我。那年我七岁。 【小题 1】请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 ) _ 【小题 2】文中有两处划线句,请选一处,赏析其作用。( 3分) 我选( )处,_ 【小题 3】文章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孩子和野猪的对峙 而野猪逃跑了,孩子却瘫在地上嚎啕大哭,怪父母没有帮他。这样是否矛盾 ( 3分) _

14、【小题 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父母该如何培养教育孩子?( 4分) 【链接一】美国调查:继承 15万美元以上财产的小孩,会有两成放弃工作,多数一事无成,他们得到的越多,越不满足,甚至失去奋斗目标。这股 “富裕病毒 ”正席卷全球,从美国、日本到中国 【链接二】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16岁开始详细地记下自己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他也让孩子们学记账,不管买铅笔、玩具都一一记录,都要有合理的解释。此外 他拒绝儿女们进入自己的公司,他要让孩子知道,一切必须靠自己的奋斗。 【链接三】据了解,我市某校某生在看到家里的存折后对老师说: “我每天用50元,一直可以到死。 ”言下之意不想

15、读书。而有这种想法的学生不在少数。 _ 答案: 【小题 1】( 3分)我七岁那年,父母在背后用眼睛帮助我打败了饥饿的野猪。 【小题 2】( 3分)(任选一句写均可,写法 1分,作用 2分) 我选( A)处,景物描写 (环境描写),( 1分)突出环境的优美,预示孩子最终能取得胜利。( 2分) 我选( B)处,写野猪的饥饿和凶猛,( 1分)衬托出孩子沉着刚毅、倔强勇敢的性格。( 2分) 【小题 3】( 3分)不矛盾,孩子毕竟只有 7岁,并且是向父亲保证过的,才激发出一时的勇力,所以后怕很正常,( 2 分)这样也体现故事的真实性。( 1 分) 【小题 4】( 4分)没有标准答案:。参考要点,父母长辈

16、要相信孩子,为孩子留下单独面对困难、自主发挥潜能的空间,不要在物质上过分满足孩子,更不能越俎代庖。( 2分)结合本文和自身实际谈。(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内容,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包括结果)即可,比如本文中 “孩子 ”“保护谷地 ”“打野猪 ”“父母的赞赏 ”是关键信息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形容词、动词)说明其表现了什么(气氛),点明是什么描写和衬托的作用,说明衬托了什么。赏析句子要使用评价语,如“形象 ”“生动 ”“突出 ”,要点明写作方法,比如 “衬托 ”。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

17、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从文中的细节 “孩子向父亲 保证 ”以及孩子在孤立无援情况下激发的勇气来理解孩子的勇敢,再从孩子幼小对父母的依赖这个角落分析孩子哭的表现。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根据正反两方面材料结合本文故事说明,父母不应该让孩子有过多的依赖,要锻炼孩子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 10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恙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

18、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 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徒属皆曰: “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 1)吴广 素 爱人( ) ( 2)广故 数 言欲亡( ) ( 3)王侯将相 宁 有种乎( ) ( 4)从民 欲 也( ) 【小题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士卒多 为 用者吴广 为 都尉 B广起,夺 而 杀尉为坛 而

19、盟 C陈胜佐 之 ,并杀两尉辍耕 之 垄上,怅恨久之 D吴广 以 为然徒 以 有先生也 【小题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句子: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 _ 【小题 4】这段文字中最能凸显陈胜、吴广智谋的两个字是 、 。( 2分) 答案: 【小题 1】( 4分,每个 1分)( 1)向来 ( 2)多次(屡次) ( 3) 难道 ( 4)愿望 【小题 2】( 2分) B 【小题 3】( 2 分)即使仅能免于斩首,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答作 “就算侥幸不杀头,但守边而死的人本来就会有十分之六七 ”也正确。采分点: “籍第令 ”“十六七 ”各占一个得分点)

20、 【小题 4】( 2分,每个 1分) 故 诈 【小题 1】 试题分析:所学古文,对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要准确记忆,考时可根据记忆直接作答,节省时间。解释加点词义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根据句意准确理解每项中加点字中的意思,进行比较,运用排除法,将明 显不符合要求的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 A项 “为 ”一为 “被 ”一为 “是 ”, C项“之 ”一为 “他 ”一为 “到 ”, D项 “以 ”一为 “认为 ”一为 “因为 ”, B项 “而 ”皆是表示 “顺连 ”作用,故选 B。 考点:理解常

21、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联系句子在文中的前后句,疏通句意,把难解字理解清楚,比如 “藉第 ”“十六七 ”,准确翻译,最后疏通句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从写陈胜谋略策划起事的过程文字中找到两字。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 析综合 C。 戴胄犯颜 执法 上 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 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 ,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 “据法应流 。 ”上怒曰: “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 ”对曰: “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 大信

22、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 “卿能执法,朕复何忧! ”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 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上:指唐太宗。 擢:提升。 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布:昭示。 【小题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A上 / 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B上以 / 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 C上以兵部郎中 / 戴胄 / 忠清公直 D上以兵部郎中戴胄 / 忠清公直 【小题 2】解释下列加点

23、词的意思。( 3分) ( 1) 未几 ( ) ()陛下 忿 选人之多诈( ) ( 3)有诈冒 事 觉 者( ) 【小题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2分) 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 译文: _ 【小题 4】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格。( 3分) _ _ 答案: 【小题 1】( 2分) A 【小题 2】( 3分,每个 1分)( 1)不久 ( 2)愤恨、痛恨 ( 3)被发现、被察觉 【小题 3】( 2分)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 【小题 4】( 3分)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

24、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两方面品格 2分,结合文意分析 1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 “主谓 ”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开懂句子的意思。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判断句意,结束平学所学积累,推断字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读懂全文,找到句子在文中的位置,联系前后文,大致了解句意,对每个字进行推敲,把关键字词搞清楚,最后译句

25、。 考点:理解或翻译 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4】 试题分析:借助提供的注释,疏通全文,找出描写人物言行的文字,尤其是最后一句 “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分析其品质。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诗歌鉴赏 古诗词赏析( 4分) 浣溪沙 北宋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偶成 宋 朱喜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小题 1】这两首诗都是感慨光阴 ,前者说 “谁道人生无再少 ”,后者说 “少年易老

26、学难成 ”,你觉得苏轼和朱喜的说法是不是有矛盾,为什么?( 2分) _ _ 【小题 2】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这两句诗的表达好在哪里?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 2分) _ _ 答案: 【小题 1】( 2分)不矛盾,两者的出发点(写作目的)不同,苏轼说的人生之“再少 ”,并非企求 “返老还童 ”,而是说应该保持一种年轻乐观的心态;朱喜谈光阴似箭,是规劝人们珍惜少年光阴,莫轻易错过。 【小题 2】( 2分)(池塘生春草还未从美梦中醒来,台 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前句用拟人,后句用借喻,表达青春易逝,学问难成的道理,劝勉人们珍惜光阴。 【小题 1】 试题分析:从诗

27、人不同的心境和表达的目的的不同来分析,一是乐观豁达的心态,一是告诫珍惜时光。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先说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以,再说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综合性学习。( 6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开展 “光盘行动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我们学校也开展了校园 “光盘行动 ”的活动,请你也来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光盘 ”指吃光盘里的食物) 【小题 1】学校要在餐厅内贴出几条宣传标语,

28、请你也写一条。( 2分) _ 【小题 2】拒绝 “舌尖上的浪费 ”主题班会将邀请部分家长来校参加。某同学拟写的邀请书中有两处主要错误,请 修改。( 2分) ( 1) _ ( 2) _ 【小题 3】下面是人们就餐桌上讲排场的现象编的顺口溜, “奢华高档,才够诚意;多多点菜,才够热情;吃饱还剩,才算阔气。 ”假如你的父母也有这种想法,你会怎样对他们说呢?( 2分) _ _ 答案: 【小题 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做 “光盘 ”一族,成 “节约 ”达人;拒绝 “餐桌剩宴 ”,回归 “文明饮食 ”。(符合宣传标语特点,围绕饮食节俭即可, 2分) 【小题 2】( 1) “尊敬的家长 ”应顶格写。(

29、2)把 “请务必准时到达 ”改为 “敬请光临 ”。( “敬请指导 ”“请您光临 ”等亦可)( 2分,每处 1分) 【小题 3】围绕 “反对排场浪费,提倡节俭文明 ”说即可(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围绕 “节约粮食 ”主题来拟写标语,语言要生动精练,有宣传性。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 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2】 试题分析:从应用文的格式(标题、称谓、落款等 |)和用语的规范两方面判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小题 3】 试题分析: “自己 ”父亲,可直接称呼 “爸爸 ”“妈妈 ”,从 “表达真诚 ”的方式

30、和 “节约粮食 ”的重要性两个方面给父母讲道理,注意要用尊重的口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著导读 阅读下列名著片段,回答后面 4个问题。( 5分) (甲)林冲正喝着酒,忽听得门外劈劈啪啪乱响。他急忙起身,顺门缝往外一看,只见草料场起了大火。那火借着风势越来越大。他正要推门出去救火,就听外面有人说话。原来,太尉知道在野猪林没有害死林冲,大发雷霆,又派了心腹陆谦、富安到沧州,一定要杀死林冲,这二人买通了监狱的牢头,趁着这场大风雪放火烧了草料场,想把林冲烧死。三个人放完火,来到山神庙前, “这么大的火,林冲是跑不出来了。就算不被烧死,烧了草料场

31、也要定他的死罪! ”林冲在门里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怒火升上心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抄起花枪,大吼一声冲出庙门,一口气 杀了这三个仇人。 (乙)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 “不懂 ”,比不真诚的 “懂 ”,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 艺术家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虚心,更勇敢,更坚韧。 (丙)他让柳柳坐在了台阶上,然后脱掉柳柳的鞋。他看到柳柳的脚板底打了两个豆粒大的血泡。他轻轻地揉了揉她的脚,给她穿上鞋,蹲下来,对她说:“哥哥背你上去。 ”柳柳不肯。因为母亲几次对她说,哥哥病了,不能让哥哥用力气。 (丁)你知道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

32、故事情节吗? 【小题 1】请把(甲)文描 述的故事回目填写完整: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_ _。( 1分) 【小题 2】(乙)节文选自名著 _ 。( 1分) 【小题 3】(丙)文中的他是 _中的 _。( 2分) 【小题 4】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_ 。( 1分) 答案: 【小题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小题 2】傅雷家书 【小题 3】 草房子 桑桑 【小题 4】(孙悟空)大闹天宫 【小题 1】 试题分析:根据文段所述情节,回忆所读书中与此情节相连的内容。从文中出选出关键词, “林冲 ”、 “风雪 ”、 “山神庙 ”。注意,章回小说里章节标题都是对偶的,结构是大多数是前面是人物后

33、面是事件。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2】 试题分析:乙文是谈 “艺术 ”,根据自己所读所记,从告诫的语气来判断出是答案:。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题 3】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提到了人物 “柳柳 ”联想自己所读所学过的作品。平时阅读注意对作品有关信息加强记忆。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小 题 4】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 “反抗精神 ”,这是指孙悟空对比他地位高的势力的反抗,而不是指除妖打恶。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 A。 默写 按要求默写。( 7分) 【小题 1】鸡声茅店月, _。(温庭筠商山早行) 【小题

34、2】 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小题 3】 _,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 【小题 4】池上碧苔三四点, _。(晏殊破阵子) 【小题 5】江山如此多娇, _。(毛泽东沁园春) 【小题 6】刘方平月夜中与苏轼 “春江水暖鸭先知 ”有相同理趣的诗句是:_, _ 。 答案: 【小题 1】人迹板桥霜 【小题 2】零落成泥碾作尘 【小题 3】酒困路长惟欲睡 【小题 4】叶底黄鹂一两声 【小题 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小题 6】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试题分析:注意形似同音易错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字。 “迹 ”不为 “绩 ”, “零 ”不为 “凌 ”, “作 ”不为 “做 ”, “

35、惟 ”不为 “唯 ”, “鹂 ”不为 “鹤 ”, “竞 ”不为 “竟 ”, “折 ”不为 “拆 ”, “偏 ”不为 “扁 ”, “纱 ”不为 “沙 ”。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我不相信眼泪 (二)从另一个角度去 _(观察 感悟 思考) 【要求】 (1)若选题目二,须先从 “观察 ”“感悟 ”“思考 ”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卷 面整洁,字迹清楚。 答案:例文: 我不相信眼泪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

36、,一个人总会有遭到不幸、遇到挫折而伤心失意的时候,总会掉下痛苦的眼泪。但不同的是,有的人将痛苦一再延续,尽情宣泄着泪水,汇成足以淹没自己的苦海,最终被生活抛弃;而有的人,却能毅然擦掉眼泪,把泪水化作前进的动力,以顽强的拼搏来面对生活,以至于成为生活中的强人,被生活所接纳。 眼泪,对于胜利者来说,是成功时欣慰的喜悦;而对于失败者来说,却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生活不相信眼泪,生活相信不屈不挠的追求和奋斗。 “男儿有泪不轻弹 ”,眼泪为勇敢的男子汉所不齿,为生活强者所不屑。中国科普作家高士其,在他 23岁那年,因意外不幸全身瘫痪,头向左歪,口齿不清,两眼发直,连饮食都困难。然而他的心却没有衰竭,没有落

37、泪,他以顽强的毅力写了许多文章和诗。其中写过一篇知识小品题为笑。残疾者的 “笑 ”,是何等坚强的表现,是何等令人敬佩不已。 而海伦 凯勒、张海迪等残疾者又何尝不是以笑容面对生活。因为她们深知:生活不相信眼泪,未来的艰难路途需要自己去拼搏、去开创。 与此同时,我们也时常耳闻目睹一些懦夫的所作所为,他们忍受不了痛苦的折磨,抵挡不住生活风浪的袭击,失去了生活的勇气,甚至有的人自杀了。不论怎么说,他们都是生活的失败者。残疾者的 “笑 ”和懦夫的 “死 ”相比之下,残疾者愈加伟大,懦夫则愈加渺小无能。 不知为何,每个人从娘胎里出来时,都是 “哇 ” 的一声,哭着出来,或许他们已晓得来到这个世界上必定要饱

38、受酸甜苦辣。是的,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会一帆风顺,总有曲折和坎坷。生活是一个艰辛、持续的奋斗过程。只有正视生活,直面人生,方能百折不挠,积极进取,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成为生活强者。 用眼泪来向生活哭诉,渴望能得到上天的怜悯,赐 予其成功的机会,这是懦夫,是胆小鬼,也是徒劳的。 从来没有什么 “救世主 ”,只有扼住命运的咽喉,从挫折中奋起,才是生活的 “真谛 ”,也才会成为生活的宠儿。 生活不相信眼泪,我们也不应该相信眼泪。不幸者、失败者们!勇敢地拭去眼角的泪水,让我们用欢笑来对待生活,做一只生活的海燕,去接受暴风雨的洗礼;做一只浴火凤凰,在烈火中永生。 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 总会站在窗边远眺,不

39、为别的,只是因为用眼时间太长眼睛需要休息罢了。 每每我都会朝左手边远处的湘江望去,那里有一座水塔矗立在江岸前,还有一片未完工的楼盘。可在我 看来,朝夕的眺望观赏,却也只是一如往常。沉寂的江水太远,我无法观察到它到底有无被风吹起波浪,孤立的水塔太呆,我无法透视入内部看到里面到底是哪番景象,待工的楼盘太静,我无法知晓它到底多久才能甩开绿色的霓裳。一切的一切变化之微妙让我无法体会到。 是一个偶然,眼帘垂下,目光从远江收回,发现近处,在一片高楼大厦的拥护下有一个街心公园。透过镜片,花园里形形色色的人被我一收眼底。有脾气暴躁的大婶跟在绕着花园跑着的小朋友后面大吼大叫,有慈眉善目的老奶奶围坐在一起时不时的

40、拍拍腿上的孙儿的额头,有和颜悦色的老爷爷在活动筋骨, 有神采奕奕的骑在自行车上横冲直撞的孩子。花园很小,小得可能一个转身就会撞到一个正在欢快玩耍的孩子;花园很大,大得装载了所有人的欢乐,装载了伊始的童年,装载了悠悠的晚年。朝夕欣赏,花园好像变了也未曾变化。 不知为何,一向只在乎左手边光景的我也想着右边的风景线,不过因为阳台向左偏,所以要往右看还需要探出头来。楼层高,风也萧萧,让我着实透了透气。而右手边,远远地看去是蓝白相间的世界,我问妈妈,那是哪里,我怎么从来没有到过。妈妈说,那只不过是离这儿不远的八九年前建的房子罢了。八九年前,比我还小嘛。蓝色的屋顶,白色的 墙壁,好像是个在一朝一夕之间冒出

41、来的村庄。于我而言这又是多么新鲜的景象,但它又的的确确八九年都一直静静的躺在高楼大厦的怀抱里不曾变化 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很多不同的看法。无论怎样观察,都有在变的光阴,也有在守望的年华。 试题分析:第一题,不要盯在本文文题的文字上,要理解文题所表达的含义。“眼泪 ”,指的是 “痛苦 ”“悔恨 ”“绝望 ”,而 “不相信 ”又含蓄地表达了 “自信 ”“鼓励 ”“奋斗 ”这些意义。首先要理解好文题。文章开头可以罗列一些人在遇到失败挫折时的表现,在 “眼泪 ”中消磨意志,丧失斗志,泯灭希望。然后转入对自己经历 的叙述,记述自己战胜困难的事例(文题中有 “我 ”),最后再总述表达感慨, “不相信眼泪 ”

42、,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第二题,注意写作要求,须先从 “观察 ”“感悟 ”“思考 ”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不能选其它。文题中 “另一个角度 ”不可忽视,这是与人们做事处理问题的常规思维相对比的,说明 “另一个角度 ”下别有一番天地。可用一些小事例来说明这个道理,比如写自己有一次解数学题,用常规思路做起来很吃力,而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 ”,结果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自己总是不理解父亲或老师或某一个同学,彼此产生矛盾,但自己 “从另一个角度 观察 ”,发现他们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样,于是误会消除,人际关系融洽,等等。用这些小事例说明,我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事思考问题有时应该打破常规从 “另一角度 ”来 “观察 ”“感悟 ”“思考 ”,这叫 “智慧地生活 ”。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